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2章

那个失去脚趾的人确实说对了,人实在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造的心灵的笼子。说道理潇洒,为人处世总难得潇洒。成功、失败、优点、缺陷、幸福、痛苦、贫困、富有……人生所有,特别是自己与别人比较突出的特点,尤其成为大的心灵的笼子——强人之处,产生骄傲的毛病,是自己的一种负担,不如人处,产生自卑心理,更是一种精神负担,这不都是心灵的笼子么?

走出来,天地宽广,活得潇洒。

然而,众多的人却走不出这笼子!

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说不可为名而忘实、为实而背名,都是说为人做事处世,都不要给自己做一个精神包袱,使自己处处被动。正当的倒是应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俗话说福至心灵,有些玄乎,但为人做事如果身心轻松、聪明智慧确实可增加几倍。

拿瓦砾作赌注的人,心灵手巧;拿银钱作赌注的人,便很害怕只输不赢;拿黄金作赌注的人,便更是心神迷乱。他们的进赌场的技巧是一样的,但心理状态却大不同,就是因为对外物的态度有区别。凡是以外物为重的人,内心总是昏聩的。

心病还需心药医,不要自己吓自己,自己才是人生路上的坎,迈过这个坎,就会天高云淡。

5.不要轻易动怒

喜,我不会过头。怒,我也不会火冒十丈,怨发冲冠。

季老认为,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动怒,动怒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他病毒一样,可以使你重病缠身,一蹶不振,后悔叠起。愤怒者不仅仅表现出厌烦或生气,如果这仅是一种外在表情倒也罢了,但很多情况下,时常发怒往往是滋生痛苦的引爆线,让你身陷痛苦而无可自拔。

留心四周,到处都可以找到正在生气发怒的人们。商店里,也许顾客正在和营业员吵架;出租车上,司机也许正因交通堵塞而满脸怒色;公共汽车上,也许两人正在为抢占座位而大打出手……

其实,并非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出自己的愤怒情绪,时常发生这种习惯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说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精神愉快、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看待“愤怒”的。这里我们所提的愤怒是指当某人在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情绪反应。它的形式有勃然大怒、敌意情绪、乱摔东西甚至怒目而视、沉默不语。它不仅仅是厌烦或生气,它的核心是惰性。愤怒使人陷入痛苦,其起因往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大千世界要与自己的意愿相吻合。当事与愿违时,便会怒不可遏。

愤怒既是你做出的选择,又是一种习惯。它是你经历挫折的一种后天性反应。你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方式消极地对待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现实。事实上,极端愤怒是一种精神错乱——每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便有些精神错乱。因此,每当你气得失去自制时,你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愤怒可能会破坏情感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情绪。总之,它使你后悔而不愉快。你可能不相信这种观点,因为你或许听说过发火要比生闷气更有助于身心健康。是的,生气时把气发出去比把气憋在心里要好得多,但是,还有一种比发火更好的办法——根本不动怒,为什么不采用这种方法呢?这样,你便不会为决定是发火还是生闷气而自寻烦恼了。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愤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

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自己心中愤怒的火种,你就可以通过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然而,不妨想想,你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用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惰性的愤怒。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却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于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

你或许认为,愤怒可以使你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发怒是有道理的。关于这一说法,我们可以先看看下面这一情形:

假设你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她正在街上玩耍,而且很可能会被车子撞上,你板起脸大声叫她回来。如果你觉得这样高声说话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别在危险的地方玩耍,那么这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然而,如果你因此而真的生气,气得脸发红、心跳加快、乱摔东西就不应该了。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教育孩子,根本犯不上自寻愤怒。你可以这样想:“女儿在街上玩很危险,我要让她懂得在街上玩耍是不能允许的,我要高声叫她回来,以表明我的坚决态度,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为此勃然大怒的。”

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每当孩子淘气时,她总是大发脾气。可是,她越是发脾气,孩子们就越淘气。她惩罚他们,把他们关在屋里,大声叫骂,激怒不已。与其说她在当妈妈,带孩子,倒不如说她在带兵打仗。她光知道大声叫骂,一天下来,犹如从战场归来,累得筋疲力尽。

你看,孩子们知道他们淘气会惹妈妈生气,可他们仍然不听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愤怒就是这样捉弄人:它根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使别人更想控制动怒的人。如果要上面提到的孩子们说出他们淘气的理由,他们或许会这样告诉你:

“知道怎样让妈妈动怒吗?只要说这样一句话,做那样一件事,就可以控制她,让她气得发昏。你会在屋里给关一会儿,那是无所谓的。既然我们能对妈妈施加这么大的影响,我们应多这样逗逗她,看看她会气成什么样。”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生活中,不管对什么人动怒,它只能使别人继续自行其是。尽管惹人生气的人有时会后怕,但他同时也知道他可随意叫对方动怒,从而在感情上控制对方。可怜的是,发怒的人往往认为可以通过愤怒来控制对方。

也许你属于这样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忿忿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以为,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忿。虽然有怒便发比积怨在胸好得多,但你会慢慢懂得,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以致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为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

“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自寻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

你也可以这样想:

“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痛苦。”

总之,你只要自尊自重,拒绝受别人控制,便不会再用愤怒折磨自己,没有了愤怒,当然你也会少了后悔。

发怒,完全是一种可以消除与避免的行为,只要好好地把握自己,你就可以让自己走出这种坏习惯。下面是消除愤怒情绪的若干具体方法。

(1)试试推迟动怒的时间。如果你以前总是一遇事就开始发火,那么下一次你不妨先推迟15秒钟,然而再照常发火;再下一次推迟30秒,然后不断延长间隔时间。一旦你意识到可以推迟动怒,你便学会了自我控制。

(2)当你确实想动怒时,不妨通过一些外在形式的转化,比如提高嗓门或板起面孔,但千万不要真的动怒,不要以愤怒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痛苦来折磨自己。

(3)请你身边的朋友帮助你。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动怒时,便提醒你。你接到信号之后,可以想想看你在干什么,然后努力推迟动怒。

(4)你可以讨厌某件事,但你仍不必因此而生气。要知道,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而生气是完全不值得的。

(5)当你发怒时,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如果一味禁止别人这样做,只会延长你的愤怒。你要学会允许别人选择其言行,就像你坚持自己选择言行一样。

(6)写“动怒日记”,记下你动怒的确切时间、地点和事件。强制自己诚实地记录所有动怒行为。只要持之以恒,你很快会发现,记录动怒的行为本身将促使你少动怒。

(7)当你要动怒时,尽量靠近你所爱的人。一个人是不会对自己真正所爱的人发火的,当你靠近他并试图握着他的手,那么你会感到有股力量注入你的体内。

(8)在大发脾气之后,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大声宣布,现在你决心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今后不再动怒。这一声明会使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表明你是真心实意地改正这一错误。

(9)当你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对方最容易使人动怒的那些言行,然后商量一种办法,平心静气地交流看法。

6.服丹药不是长生之道

长生不老,过去中国历史上,颇有一些人追求这个境界。那些炼丹服食的老道们不就是想“丹成入九天”吗?结果却是“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最终还是翘了辫子。

历史是一面镜子,季老对于历史是深有研究的,他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那些妄图长生不老而服食丹药的人们的可悲,而这些当中却不乏聪明绝顶、学识渊博之辈。我们这里就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就是被称为圣君明主的唐太宗李世民。

晚年的唐太宗,气疾缠身,越来越严重,健康状况大不如前,还不到50岁,却已临近暮年。48岁那年,他从辽东返回京师的途中,患了毒痈,差点丧命。后来,他又得风疾,瘫痪在床,眼看一病不起。至公元647年8月,齐州人段志冲上书劝太宗传位皇太子。太宗虽然很不高兴,但也没有给段志冲治罪,因为他确实感到已经精力难支了。这年11月,太宗病愈,却只能隔三日上一次朝。

在此期间,太宗大量服用方士炼制的“金石”之药,希图长寿。公元648年,唐借吐蕃兵击败天竺,俘获一万多人,被解至长安。俘虏中有一位方士名叫那罗迩娑婆,自称能配制金石秘剂。太宗如获至宝,大加赞赏,把他请至金飙门宫内配制延年之药。唐太宗本来较少迷信思想,他还曾讥笑过秦始皇、汉武帝为图长寿求神仙的事,并说:“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不烦妄求也。”可是封建统治者的本能,使他也同样走上了这条荒唐的道路。

吃了那罗迩娑婆的金石秘剂,太宗不但未见康复,反而使病情大为加剧。而高士廉、马周、房玄龄、李靖等重要大臣也相继去世。贞观时代的名臣至此已所剩无几。唐太宗不能不伤感万分,这似乎预示着贞观时代即将在历史的长河中逝去。

公元649年3月,唐太宗因金石药毒发作,濒临垂危。他只叫了李治和长孙无忌、褚遂良三人在身边,写下遗诏,当面嘱托长孙无忌、褚遂良辅佐李治。之后,便静静地逝世了。享年52岁。

剥削阶级不可抑止的奢欲,使这位功绩卓著的封建政治家,由于误食金石之药而可悲地结束了生命。

唐代还有一位聪明绝顶的人,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也死于金石之药。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而且是当时思想文化界反宗教迷信的领袖人物。他甚至还写过《李于墓志》这样强烈批评丹药之害的文章。没错,他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韩愈。

白居易在他的《思旧》诗中写道:“闲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退之服硫磺,一病迄不愈。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惟余不服食,老命反延迟……”

这里的“退之”指的正是韩愈。其余“微之”是元稹,“杜子”乃杜元颖,“崔君”即崔玄亮,都是当时名重一时的名士。

关于韩愈死于丹药的说法,除了白居易的诗,还有很多证据。

首先,在《李于墓志》中,曾写到一种炼丹的方法“其法以铅满一鼎”正是铅汞一派合炼的具体方法,这说明韩愈是深知丹药炼法的。如果说知道方法并不代表炼制服食的话,那么同一篇文章中提到友人孟简给他“秘药一器”则说什么也无法掩饰过去了。试想,如果韩愈真的那样嫉“药”如仇,友人给他炼药的用具又做什么呢?

还有,韩愈晚年的《寄随州周员外》中写“金丹别后知传得,乞取刀圭治病身”(《韩昌黎集》),已经是明明白白地把话说出来了。韩愈晚年身体极差,他想靠丹药来维持余生。关于这一点是为韩愈晚年好药的有力证据,早在宋时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

第三,韩愈一生是为纯儒,他力辟佛道,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唐代,炼丹已经不是单纯的一种宗教行为了。比如在1970年西安出土的盛唐晚期遗物中,就有丹砂、钟乳石、紫石英、琥珀等炼丹药物和炼丹器、温药器、研药器等物品。从世人拿这些东西陪葬,我们可以看出,炼丹术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宗教活动,演变成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一种社会风气。同时,《太平广记》也有许多和尚炼丹的例子,这就更能说明炼丹已经发展成为社会行为了。

另外,韩愈之死,连《韩文公神道碑》和《韩文公墓铭》中也没有说明。时人似乎只有白居易含含糊糊的说了那么一句,却又引来后人无限的附会。我们从侧面想一想,若是病死,写墓志时大概未必要那么避讳吧。

历史往往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韩愈之死给后人敲响了警钟,有时候我们表面上对一些不好的事情反对的死去活来,其实骨子里未必不上他的当。可见,人的意志力并不如我们期望的那般强大。

据说韩愈和当时很多人一样,是相信道家修炼学说的,而且在方法上很有创意。他晚年养了一群公鸡,在给公鸡的饲料里拌上道家修炼常用的硫磺,喂到1000天以后,韩愈就吃公鸡。

这么费劲的吃公鸡办法,当然不只是为了吃鸡,韩愈相信这是有效的长生之道。除此之外,他大概还学习了一些直接服食丹药的方法,因为他最后就是因为服丹药而死。

从上面两个例子看来,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追求健康长寿是元可厚非的,但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态,如果急功近利,希图长生,那就不可取了,反而往往会身受其害。

7.做一个生命的强者

尽管人的寿夭不同,这是人们自己无能为力的。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过得幸福,过得美满,过得祥和。

季羡林先生告诉我们,人的寿命长短是个人无法左右的,也是不可强求的,但是抱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你的一生,却是由自己来决定的。他认为,做一个生命的强者,才能过得愉快、幸福、美满,详和,才不虚此生。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世界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意志坚强的人,另一类是心志薄弱的人。后者面临困难挫折时总是逃避,畏缩不前。面对批评,他们极易受到伤害,从而灰心丧气,等待他们的也只有痛苦和失败,但意志坚强的人不会这样。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体力劳动者,有商人,有母亲,有父亲,有教师,有老人,也有年轻人,他们内心中都有股与生俱来的坚强特质。所谓坚强的特质,是指在面对一切困难时,仍有内在的勇气承担外来的考验。”

在纽约的一个小镇上有位名叫吉姆的男孩,他是个天生顶尖的运动好手。不过在他刚入中学不久腿就瘸了,后来,腿病又恶化为癌症。医生告诉他必须动手术,他的一条腿便被切掉了。出院后,吉姆拄着拐杖返回学校,高兴地告诉朋友们,说他将会安上一条木头做的腿:“到时候,我便可以用图钉将袜子钉在腿上,你们谁都做不到。”

足球赛季一开始,吉姆马上回去找教练,问他自己是否可以当球队的管理员。在练球的几星期中,他每天都准时到球场,并带着教练训练攻守的沙盘模型。他的勇气和毅力感染了全体队员。

有一天下午吉姆没来参加训练,教练非常着急。后来才知道他又进医院做检查了,并得知吉姆的病情已恶化为肺癌。医生说:“吉姆只能活6周了。”吉姆的父母没有将此事告诉他。他们希望在吉姆生命的最后时期,能尽量让他正常过日子。吉姆又回到球场上,带着满脸笑容来看其他队员练球,给其他队员加油鼓劲。因为他的鼓励,球队在整个赛季中保持了全胜的纪录。为庆祝胜利,他们决定举行庆功宴,准备送一个全体球员签名的足球给吉姆。遗憾的是吉姆因身体太虚弱没能来参加。

几周后,吉姆又回来看球赛。他脸色十分苍白,除此之外,仍是老样子,依旧满脸笑容,和朋友们有说有笑。比赛结束后,他到教练的办公室,整个足球队的队员都在那里。教练还轻声责问他:“怎么没有来参加餐会?”“教练,你不知道我正在节食吗?”他的笑容掩盖了脸上的苍白。

队员们拿出要送他的胜利足球,说道:“吉姆,都是因为你,我们才能获胜。”吉姆含着眼泪,轻声道谢。教练、吉姆和其他队员谈到下个赛季的计划,然后大家互相道别。吉姆走到门口,以坚定冷静的目光回头看着教练说:“再见,教练!”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明天见,对不对?”教练问。

吉姆的眼睛亮了起来,坚定的目光化为一种微笑。“别替我担心,我没事!”说完这句话,他便走了。

两天后,吉姆离开了人世。

吉姆对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能坦然接受,没有丝毫的退缩。这说明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积极思考的人。他将悲惨的事实转化为富有创意的生活体验。或许,有人会说,吉姆还是死了,积极思想最终也未能帮他多少忙。其实,这并不完全对,因为他凭借信仰的力量,在最坏的环境中创造出令人振奋而温暖的感觉。他不像鸵鸟那样将头埋进沙堆,逃避事实,而是完全接受了命运,决定不让自己被病痛击倒。虽然他的生命如此短暂,他去用心珍惜它,把勇气、信仰与欢笑永远留在他所认识的人们心中。一个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他的人生已充满意义。

这种积极心态的力量,便是意志坚强,这便是拒绝被打败,这也就是尽你一生所有勇敢面对人生。

如果你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引导它为你明确的生活目标服务的话,你就能享受为你带来成功环境的成功意识;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独立的经济;出于爱心而且能表达自我的工作;内心的平静;没有恐惧的自信心;长久的友谊;长寿而且各方面都能取得平衡的生活;免于自我设限;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智慧。

相反,如果你抱有一种消极心态来面对生活,就会影响你的工作,你将会品尝到贫穷与凄惨的生活;生理和心理的疾病;使你变得平庸的自我设限;恐惧以及其他破坏性的结果;限制你帮助自己的方法;敌人多,朋友少;产生人类所知的各种烦恼;成为所有负面影响的牺牲品;屈服在他人的意志之下;过着一种毫无意义的颓废生活。

面对两种心态有些人或许会产生疑问:“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一生中就碰到过许多困难与挫折,每当这些时候,我也读过不少积极心态的力量的书,可是仍解决不了问题。”或许还会说:“是的,我也认为那一套有用。我的事业正陷入低潮,我也试过持有积极心态,但我的生意依旧毫无起色。积极思想无法改变事实,要不然我怎么还会遇到失败呢?”

如果产生如此疑问,只能说你并不完全真正了解积极心态力量的本质。一个有积极心态的人并不否认消极因素的存在,他只是能够不让自己沉溺其中。积极心态要求你在生活的一时一事中学会积极的思想,积极思想是一种思维模式,它使我们在面临恶劣的情形时仍能寻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结果。换句话说,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即使举步维艰,仍有所指望。事实也证明,只有维持好的心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积极思想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种主观的选择。

积极能使一个懦夫成为勇士,从心志柔弱变成意志坚强,由软弱、消极、优柔寡断的人变成积极的人。

如果你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并且相信成功是你的权利的话,你的信心就会使你成就所有你所制订的明确目标。但是如果你接受了消极心态,并且满脑子想的都是恐惧和挫折的话,那么你所得到的也都只是恐惧和失败而已。

如果你不能得到立即回报,却仍以愉快的态度提供更多服务,就是在培养你积极且愉悦的心态,而这正是培养引人注目的个性的基础。

当你培养出吸引人的个性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愿意依照你的意愿为你工作。所以说培养吸引人的个性,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应以相同的态度对待对方;多多动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金科玉律,如果对方没有立即给你回报,你应该再接再厉。

亚布拉罕林肯说过:“人下决心想要愉快到什么程度,他大体上也就愉快到什么程度。你能够决定自己头脑中想些什么。你能控制着自己的思想。”

成为积极还是消极的人,全在于你自己的抉择。没有人与生俱来就会表现出好的态度或不好的态度,是你自己决定要以何种态度看待你的环境和人生。做一个生命的强者,用积极的心态处理人生的挫折。

8.面对生命,要“想得开”

我认为,周一良先生的四“得”的要害是第四个,也就是“想得开”。人,虽然自称为“万物之灵”,对于其它生物可以任意,杀害,也并不总是高兴的。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两句话对谁都适合。

季老认为,生死无常,故而人应该顺应生死之自然,既不贪生怕死,也不无趣轻生,而应该生则随生,死则随死。在自杀率偏高的今天,这番言论更具有警世意义。人只要活着,就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了,那么还有什么想不通,值得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呢?在最为宝贵的生命面前,还有什么不能放弃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别人做的事情都是大事,或者运作上亿的资金,或者年少已是某知名企业的带头人,或者星运亨通,而自己做的全是蝇头小事,打打字,上上网,为某一个项目的琐碎细节奔走,被某个恼人的客户缠得焦头烂额,却得不到什么,于是怨愤,悔恨,甚至轻生。

如果你不够珍爱自己,如果你总觉得不满,如果你连怎么活着都已淡忘的话,那么请你去看看西方拍摄的一部科教片《亚马孙蝌蚪》。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会受益匪浅,尤其是对如何保持内心平静,幸福愉悦地走完自己的一生深有启迪:

大约是夏末初秋的季节,亚马孙蝌蚪被大蛙产了下来。这时的所谓亚马孙蝌蚪,只是一团上万只黏在一起的卵子,除了一团白色的泡沫,什么也看不出来。这团白色的卵子,被大蛙产在河塘上的一片阔大的荷叶上。

这之后,卵子就要靠自己的生命力来慢慢孵化,这时候的大蛙再也管不了这些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孩子了。而此时的亚马孙河两岸,艳阳高照,万物充盈,正值初秋最美好的时光。整个亚马孙河上,到处都是一片金黄的景象。

这个时候,满天的红蜻蜓,也正处于交配的旺盛期。它们在水面上飞来飞去,自由地飞翔,远远望去,丰饶如海,真是美极了。

然而这些美丽得让人心动的红蜻蜓,却是以大蛙的卵子为食物的。这就是亚马孙蝌蚪遭遇的第一次危险。

这时的它们,尚无任何能力抵挡天敌的吞食,在还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时候,便已经被红蜻蜓吃掉了多半。确切地说,红蜻蜓的存在,是仰仗于亚马孙蝌蚪的存在而存在的。当剩下的亚马孙蝌蚪有了一点形状之后,一种叫蓝水鸟的亚马孙水鸟,不早不晚,正好长大。它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种食物,正好也是亚马孙蝌蚪,一切就像是准备好的一样。这种上苍安排的食物链,让亚马孙蝌蚪只好为自然界中的一道牺牲品。

亚马孙蝌蚪,要想从一团卵子,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蝌蚪,最少也要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而这个季节,又是亚马孙河最为变化莫测、万物争荣的季节。这段日子,对于亚马孙蝌蚪来说,真是既漫长又艰辛。危险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数不胜数,然而,作为生命,这时的他们没有一点能力可以逃脱或是躲避,他们只能一直呆在荷叶上,任天敌肆意攻击。

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在整个秋季,亚马孙蝌蚪的弱小卑微,简直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它们是靠着数量的众多,看谁更幸运一些罢了。或者更干脆地说,这要看他们的天敌,饱餐之后剩下的到底是谁,命运是如此,别无选择。

能逃过蓝水鸟这一劫的亚马孙蝌蚪,马上要赶上的,是一场惊涛骇浪般的暴风骤雨。亚马孙河的最后一次潮汛这时已经形成,整个亚马孙河上终日白浪滔天,河水猛涨,不期而至的暴风骤雨会带着嘶鸣突然从天而降,把惊恐布满天地。比豆粒还要大的雨点,会将大多数已经成形的小蝌蚪打烂撕碎,连同荷叶一起,抛洒到湍急的河水中,一泻千里。

看到这种景象的人都会想到那句“命如纸薄”的话。暴风骤雨过后,能留下来的亚马孙蝌蚪,只能被视为一种奇迹。

当这些残留于世的蝌蚪,艰难地成长为可以活动的、带腿的动物时,它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从还没有被摧毁的残叶上尽快地滚落到河里,然后慢慢地变成一只幼蛙。这看似已经结束了的危险阶段,却又被一种新的,更危险的情景所取代。

一种叫做红扁嘴的大头鱼,这时会准时来到一片片荷叶的下面。日夜守候在那里,仰望着头上的叶片。红扁嘴的这种行为,完全是由于基因所致,它们能准时准点地从几十里,甚至几百里外的亚马孙河上游汇集到这里,等待着刚刚在千辛万苦中长大了一点点的小蝌蚪。

已经成形的亚马孙蝌蚪,为了生存,这时正开始拼命地向荷叶的下面滚去。谁想,滚下一个,红扁嘴就张开大嘴,接住一个。红扁嘴要在这里等候一个星期,直到把亚马孙蝌蚪基本吃光为止。能够逃过这一劫,而又幸免于难的亚马孙蝌蚪,就更是一种神奇了。用“虎口脱险,死里逃生”等任何句子来形容它们的命运都不足为过。

而这时水中的一种绿得不能再绿的草蛇也会跟着来凑热闹,它们爬上荷叶,或等在水里,将一只只成形的亚马孙蝌蚪吞进肚里……

到了这个时候,一团上万只的亚马孙蝌蚪,能剩下三五只,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很多时候都是整团卵子全军覆没。如果它们真的能够滚落到河里,又逃过红扁嘴鱼和草蛇的袭击,成长为一只大蛙,那实在是上苍赐予它们的一种神奇。好在它们并没有思想,并不知道这一路活过来的苦难和艰辛,自然也就没有了抱怨。

经过重重的劫难,没有被吃掉的亚马孙蝌蚪,似乎已经获得了自由,然而,随着它们身体的长大成形,它们身边的天敌却数倍增加。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路上跑的,喜欢以亚马孙大蛙为食的动物,这时会猛增到20多种,真是天罗地网,密密如丝地罩着这些弱小的生命。只是这时的它们,出于本能,多少也已经懂得了一点躲藏与逃生的本领。

是的,亚马孙蝌蚪的幸存,始终都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

它们始终处于挣扎的命运,与波澜壮阔的亚马孙风光总有些不相符合。从降生的数万只亚马孙蝌蚪看,最后能剩下的,还不到万分之一。因此,亚马孙蝌蚪的一生,是被公认的最为不幸,最为险象环生的一生。

当法国摄影师德塞克将亚马孙蝌蚪一生的经历拍成影片后,每一个片段竟然都成了生死场,每一分钟里,都有惊心动魄、让人揪心的场面。事实上也是如此。亚马孙蝌蚪最终能成为大蛙的可能性小得微乎其微,令人无法想像。

当人们为它们终于在千难万险中,长成一只大蛙而庆幸时,它们的命运却猛然陡转,又一场多灾多难的经历重新开始了……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到了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已经不忍再看。

这时长成大蛙的亚马孙蝌蚪,会同它们的父母前辈一样,勇猛地跳上阔大的荷叶,为繁衍后代而不惜任何代价。惊险而揪心的情景也就再次出现了。为寻找配偶,它们毫无顾忌,日夜不停地对天鸣叫,这种响彻世间的蛙鸣,给他们带来的危险是毁灭性的,会招来所有的天敌。但为了赶在雨季之前产下卵子,它们只有奋力一搏。

白天,一种叫做长尾燕的大鸟循声而来,把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大蛙从荷叶上一嘴叼住,衔向万里晴空,景象惨烈而又壮观。夜晚,猫头鹰从几里之外便能听到呱呱噪噪的蛙声,它们从天空直落到荷叶上,一口将大蛙吞进肚里。而为了繁衍后代,大蛙们不但不会躲避这些猛勇的天敌,反而会相互挤在一起,高叫不止,比着谁的歌声更为嘹亮,用彼此的牺牲,保护着彼此。同时,这也是它们为繁衍后代吸引配偶的全部所在,有些义不容辞的味道。

结果,不少亚马孙蝌蚪,虽然经过千辛万苦长成了一只大蛙,可是在这最后的一刻里,还是无法幸免于难。

同样的故事,对于那些过于执着于名利的人同样有警示意义。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幸福。如果求得了财富、名位,却失去了幸福,这样的人生是没有希望,没有意义的。

在森林的一条小路上,一个商人和一个樵夫经常相遇。

商人拥有长长的驼队,一箱箱的绫罗绸缎都是商人的财富。

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斧头和绳子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脸,他不快乐。樵夫每天歌声不断,笑声朗朗,他很幸福。

一天,商人又与樵夫相遇,他们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

“唉!”商人叹道,“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穷得叮叮响,怎么那么快乐呢?你是否有一个无价之宝藏而不露呢?”

“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拥有那么多财富,怎么整天愁眉苦脸呢?”

“唉!”商人说:“虽然我是那样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总是为了钱财吵得不可开交,就觉得自己无依无靠,很是孤独。”

“他们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比其他人拥有更多,却没有一个想到为我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真情实意。当然,我一回到家他们就会喜笑颜开,可是我始终弄不明白,他们是对着钱笑还是对着我笑。我虽家财万贯,但我却常常感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我能快乐吗?”

“哦,原来如此!”樵夫道,“我虽然一无所有,但我时时感觉到我拥有永恒的幸福,因为全家人都是我的靠山,所以我经常乐不可支。”

“是么?那么你家里一定有一个贤慧的妻子?”商人问。

“没有,我是个快乐的光棍汉。”樵夫道。

“那么,你一定有一个不久就可迎娶进门的未婚妻。”商人肯定地说。

“没有,我从来没有过什么未婚妻。”

“那么,你一定有一件使自己快乐的宝物?”

“假如你要称它为宝物的话,也可以,那是一位美丽的姑娘送给我的。”樵夫说。

“哦?”商人惊奇了,“是一件什么样永恒的宝物,令你如此幸福呢?一件金光闪闪的定情物?一个甜蜜的吻?还是……”

“这个美丽的姑娘从来没有同我说过一句话,每次在村里与我相遇,她总是匆匆而过。三年前,她去了另一个城市生活。就在她临走之前,上车的时候,她……”樵夫沉浸在幸福之中了。

“她怎么样?”商人急切地问。

“她向我投来了含情脉脉的一瞥!”樵夫继续道,“这一瞬间的目光,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我幸福一生了。我已经把它珍藏在我的心中,它成了我瞬间的永恒。”

商人看着幸福无比的樵夫,心中说道:

“真正的富翁应该是他,我才是个名符其实的穷光蛋。”

亚马孙蝌蚪生活的艰辛,我们再想一想自己所遇到的挫折,什么失恋、失业、没考上大学、工作辛苦等等,这些都还是问题吗?值得为它们而烦恼吗?人世间没有什么想不开的,我们要像故事里的樵夫那样,知足常乐。惟有如此,你才不会消沉、无奈,才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会长寿。

1.不完满才是人生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在季老看来,世间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事物,人生也如此。那些整天追寻完美的人,只能整天生活在烦恼之中,这个也看不上,那个也瞧不起,反观他的自身,比别人反而更不完满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人,他一辈子独身,因为他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当他七十岁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一直在到处旅行,从喀布尔到加德满都,从加德满都到纽约,从纽约到伦敦,你始终在寻找,难道你没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甚至连一个也没找到?”

那老人变得非常悲伤,他说:“是的,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个发问者说:“那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们不结婚呢?”

他变得非常非常伤心,他说:“怎么办呢?她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人们以为只要当他们找到一个完美的男人或一个完美的女人,他们才会爱。那么,你将永远找不到他们。因为完美的女人和完美的男人是不存在的,即便他们存在的话,他们也不一定会在意你的爱,他们将不会对人的爱感兴趣。

爱情如此,人生更是如此。年轻的朋友们,请记住这样一个忠告: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一个完美的事物。

请不要再幻想做一个完美主义者,现实点!

老子曰:大成若缺。最完美的东西表面看上去也有缺陷。可见世间没有终极的完美。完美只是一种假设,存在于想象中。所以极力追求完美就会被完美所累,就会不快乐。

不完美代表一种缺憾,一种距离,有了这种缺憾和距离我们才会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从中获得快乐,如果失去了这种追求的快感和距离的美感,人生该是多么的枯燥、单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席勒在《遗失的部分》一书中有一个写给中学生的寓言:

一个圆的一部分圆弧被切去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就四处寻找它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它得以沿途欣赏花草的芬芳、阳光的明媚,并与蚯蚓娓娓而谈。途中它也发现了许多圆遗失的部分,但没有一片能与自己相匹配,因此它不得不继续寻找。

有一天,圆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那部分,与自己相配得天衣无缝。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个完美的圆。它又开始飞快的滚动,快得连花都看不清楚,更不用说与蚯蚓谈话了。它发现在快速滚动中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了下来,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那一部分丢在路旁,然后慢慢地滚动着行走。

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缺憾时拼命追求完美,而一旦拥有了完美的一切,反而没有梦想,没有渴望,没有奋斗的激情与快乐。

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是许多人的一种普遍的心态。对许多青年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从未想过,正是这种似乎无关紧要的态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生活有太多的不尽人意太多的遗憾,比如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比如高考不能金榜题名,比如事业不能大展宏图,比如子欲孝而亲不在……刻意去追求完美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

你不必因为一次考试少几分而耿耿于怀;不必因为说过一句错话、犯一个小过错而久久内疚;不必因为好朋友的一个小缺点而感到遗憾;不必因为一顿不可口的饭菜而埋怨;不必因为一次评比名落孙山而垂头丧气;不必因为错过一次提拔机会而怨天尤人;不必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你的全部计划。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找到它生长的土壤,不是所有的付出最终都有回报,不是所有的好心都得到好报。 xG3dAhHLiJ1TSf1yVYkFZJWe4P3OnLSFLkoLln+Fz782xmC4yc5zS2URZfjTq0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