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3章

第二天清晨,禅师打坐起身,看到昨天他披在小偷身上的衣服放在了他的房门口,叠得整整齐齐。禅师脸上露出了微笑:“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这位禅师所表现出来的慈悲宽容之心,令人感慨。宽容的心可以感化小偷的灵魂,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化解的呢?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宽容之心,那么就可以化开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有一句话说得好:“宽恕别人是对自己最好的解放。”如果总是把别人的过错和自己的失败存在心里,那么时日一久,心灵就会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更别说享受生活的乐趣了。所以,快乐的人都善于用她们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有时甚至将自己心灵的明灯去照亮别人。就像那位禅师,他在宽容别人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得到什么,可是他却从宽容别人、点醒别人中得到了宁静平和的心态,他的心里已经一片沉静,相信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的生活一片混乱的了。

同样,面对工作中的种种混乱,要具有一种宽容豁达之心。是我的便是我的,别人抢也抢不去,不是我的也不用去强求。这样的心态会让你不再斤斤计较工作中的得与失,不会再纠缠于上司的刁钻、同事的陷害,而专心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东西能够比事实更能证明一些事情呢?你做得好,自然会有人看见,自然就会有人称赞,何必让暂时的困扰把自己的心情打乱呢?宽容一点,就是给自己打开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而在面对家庭和感情的时候,更需要宽容之心。因为自己的爱人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去宽恕他,那你的宽容之心用到哪里去了呢?世界上的爱有千万种,可以是风花雪月,山盟海誓;也可以是轰轰烈烈,死去活来。但是一段感情过了初期的狂热之后总是要归于平静,生活中的种种不和谐也就会相应产生。这时,忍让的爱,宽容的爱就显得十分珍贵了。以爱的方式善待对方的缺点,用包容的胸怀宽恕自己的爱人,给他一个悔悟的机会,留一个自省的空间,于无声中加深感情的积淀,即使不是传奇式的爱情也会变得永恒,再平淡的婚姻也会令人流连。

同时,还要学会宽容自己。很多人都有“遇事想不开”的心理倾向。其实人生最可怕的就是一辈子背着心灵的包袱前行了,一辈子不断地用自己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不断的责备自己。可是,这样的折磨已经是毫无用处了的,事情已经发生,无可挽回,何不抛开包袱,重新拥抱生活呢?再说你的痛苦也会影响周围的人,你的亲人、爱人也会因你的痛苦而受到心灵上的炙烤!

6.让自己的风度受人赞美

风度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它是人的相貌、举止、言谈、姿态、作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度。比如,有的人潇洒,有的人文静,有的人诙谐幽默,有的人雍容华贵,有的人热情似火……千差万别,各有特色。

风度是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美,这种美因人而异,但不是说与众不同就是美,风度所展现的美,应该是一种高贵和典雅的美。

风度是可以培养的,经过长期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培养出动人的风度。但好的风度,须是自然表现出来的,培养风度的结果,应是自然的风格,而不是做作与拘泥。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棘,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颇有大将风度。后来,孙权想求关羽的女儿作儿媳,这本是巩固两国联盟的大好机会,谁知关羽不愿意也就罢了,反而对来使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这话出口伤人,完全失去了大将的风度。可见性格与风度确实是密切相关的。”

性格是表现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心理特质,由于它是透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与风度密切相关。如性格孤傲的人,风度就显得傲慢、孤芳自赏、咄咄逼人;性格温文的人,风度就显得纤细、委婉、优柔;性格强悍的人,风度就显得大而化之、粗犷、叱咤风云的样子;性格文静的人,风度就显得淡雅、恬静、文质彬彬;性格活泼的人,风度就显得洒脱自如;性格刻板的人,风度就呆滞、沉郁、缄默无言……当然,也有一些伪君子,故作姿态,用伪装的风度迷惑人,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

诚然,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谁能在性格上没有弱点呢?谁能在风度上没有缺陷呢?“坚强者易流于固执,果断者易流于粗率,活泼者易流于轻佻,严肃者易流于呆板,温柔者易流于怯懦,威猛者易流于凶残,自信者易流于刚愎自用,谨慎者易流于优柔寡断”,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然而,孔子说得好:“性柜近,习相远。”人的品性,是后天教育和修养的结果,我们要使自己的风度得到别人的赞美,就应该像托尔斯泰要求的那样:胆大而不急躁,迅速而不轻佻,爱动而不轻浮,服从上司而不阿谀奉承,身居职守而不刚愎自用,胜而不骄,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欺人,刚强而不执拗,谦虚而不做作,认真而不迂腐,活泼而不轻浮,直爽而不幼稚……

7.深谋善断方能决策人生

好运人生的突出特点就是性格果决,多谋取善断。

决策果断是人格心理的优良品质,它影响到人的行为的成败。

缺乏果断品质的人,遇事优柔寡断,在做决定时,往往犹豫不决,而在做出决定之后,又不能坚决执行。缺乏迅速果敢和机动灵活应变能力的人,只能坐失良机。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关于诸葛亮多谋果断的故事,有很多描述。

西蜀的街亭被司马懿夺走之后,司马懿又率大军50万去夺取诸葛亮驻守的西城。当时城中只有2500名老弱残兵,这是一座空城。面对强大的敌人,战也不能战,守也守不住,又不能逃跑。在这千钧一发的困境中,诸葛亮毫不犹豫地隐匿兵马,城门大开,令少数几个老兵装作平民百姓打扫街道。他自己登上城楼,面对城外而坐,弹琴,饮酒,怡然自得,好一派永庆升平的景象。正是这场“空城计”,使司马懿仓惶逃走,诸葛亮扭转了战局,由败转胜。诸葛亮决策果断,堪称典范。

影响果断品质的因素有多种:

第一,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谋略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知识面广才能足智多谋,孤陋寡闻的人,只能导致智力枯竭。诸葛亮在未出茅庐之时,就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就已经制定了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对抗战略。可见他能果断地制定“空城计”的谋略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果断是经过充分估计客观情况,认真研究和掌握交往对象的各种情况而产生的谋略。曹操率领百万大军进犯江东孙权疆界,东吴朝野上下,主战主降者各执一词,孙权也犹豫不决。出使东吴的诸葛亮,详细分析了曹操的各种情况。诸葛亮认为,曹操号称百万之师,其实不过四五十万,而且降兵将多,军心不稳,没有战斗力,曹兵皆北方人,不服南方的气候、水土,不习水战,难以致胜。这样的分析,使孙权点头折服,接受了诸葛亮的东吴与西蜀联手抗曹的谋略。这从降到战的转变,正是由于分析和掌握作战对象的情况而制定的。

诸葛亮设计“空城计”,也正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司马懿心理状态的正确判断。正如诸葛亮后来所说:“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非吾行险,概因不得以而用之。”

第三,对较为复杂的交往活动,为了实现谋略,往往需要同时设想多种方案,以便主体能得以选择最理想的交往谋略去指导交往。

第四,要把握时机,适时地做决定。俗语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交往的谋略要适合一定的机会,一定的谋略总是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功,谋略也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曾讲述过这样一段故事:保尔?柯察金在途中见到自己的占友朱赫来被敌人的一个士兵押解着。这时,保尔的心狂跳起来,猛然想起自己衣袋里的手枪。于是决定等他们从身边走过时,开枪射死敌士兵,但是一个忧虑的念头又冲击着他:“要是枪法不准,子弹万一射中朱赫来……”就在这一刹那之间,敌士兵已走近面前,在这关键时刻,保尔出其不意地一头扑向那个士兵,抓住了他的枪,死命地往下按……朱赫来终于得救了。

这段故事充分表现了保尔?柯察金的这个决定是果断有力的。

果断不同于冒失或轻率。果断是经过深思熟虑,充分估计客观情况,迅速做出有效的决定;在根据不足,又容许等待时,善于等待,并进行准备;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又善于根据新情况,及时做出新决定。

8.你笑,世界会跟着你笑

没有人喜欢那些忧郁、阴沉的人,正像不喜欢那些带给人们不良感觉的噪音一样。我们会本能地愿意接近那些和蔼可亲、趣味盎然的人。

人们不应该使自己成为感情的奴隶,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你都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你从不幸中解脱出来。

假如你能够拒绝那些夺走你快乐的魔鬼,假如你能够不让它们闯入你本来十分安静的心扉,那么它们也就不会再来骚扰你了,努力培养一种愉快的心情;假如你本来没有这种心情,只要你能努力,就一定会具有这种习惯的。

一位心理学家专家告诉人们,他发明了一个治疗忧郁症的新方法。他劝告他的病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要笑。强迫自己,无论心中喜欢不喜欢,都要笑。“笑吧!”他对病人说,“连续着笑吧!不要停止你们的笑!最低限度,试着把你们的嘴角向上卷起。这样不停的笑时,看你感觉怎样!”他就是用这种方法治愈他的病人的。

把忧郁在数分钟之内驱逐出心境,这在一个精神良好的人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但多数人性格的缺点就在不肯开放心扉,让愉快、希望、乐观的阳光照进,相反却紧闭心扉想以内在的能力驱除黑暗。他们不知道外面注入的一缕阳光会立刻消除黑暗,驱逐出那些只能在黑暗中生存的心魔!

笑是精神的阳光,没有阳光,万物都不可能生长。你在生活中,同样需要笑容,在笑容中观察五彩缤纷的真实的生活。

贝特丽丝伯恩斯坦已70多岁了,她两次寡居,但她仍尽情地生活——探望儿孙,读书、旅行,义务演出,过着快乐的一生:

“我已经过了生命的巅峰,但仍然享受下坡的快乐,做了快9年的寡妇,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充实且愉快的生活。”

“借助青年旅行的计划,我和同龄人一起环游世界,他们和我有同样嗜好,也需要伙伴。自退休后,我所进行的最有价值的计划,就是参加活跃退休者活动。活动中,我在内坦亚的看护中心担任祖母的角色,要照顾从18个月到3岁的小孩子。没错,有时工作很烦很累,但是能提供服务,付出爱以及得到爱,这为我带来一种就像照顾自己亲生孩子般的快感。”

在伯恩斯坦太太76岁生日时,满屋的朋友共同举杯祝福她:“祝您活到120岁!”伯恩斯坦太太的笑绽开了额头的皱纹:“我也许刚好可以活到那么老,可就剩下了44年了。”

丘吉尔曾经说过:“我认为,除非你理解世人最令人发笑的趣事,否则你就不能解决最为棘手的难题。”

其实生活也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就好像露出笑容一样。

为笑而笑,这就是笑的最好理由。其实,生活中最廉价也最为珍贵的礼物便是笑,因为它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第三节 完善你的性格资本

1.好心性修得好性格

心性因年龄的增长而成熟,许多人因岁月流逝,人世更迭,更加体味到日常心念与生活的关系,因而修炼心性,心态也随之更加平和、完善。

所谓的心性,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善恶成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如何判断自我与外界关系的一种综合反映。

人是很奇怪的,对同样的一件事物,今天可能这样看,明天也可能就那样看。人生中的某些艰难与不顺,甚至危险与可怕的事件,往往也就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上事先形成了。

说“事先”是因为人的动态左右了许多事情。世间的不少事,皆是人为形成的,是人的动念起因,决定了那个后果。人想去谋利,想去得名,或想去做贼,或想变得崇高,这些想,都是“事先”动念。念先有了,事才会跟上。

动了什么念头,想去往哪里,这就是心性了。心性好坏也能映射你性格的好坏。

长期以来,人们把个人的品行过于社会化,个人品行的好坏,在更多的时候,只被强调为一个人社会公德的如何。仿佛只有在公众的场合里,品行才能显示它的好坏。而对个体的自我无妨。

其实,心性最主要、最直接的,并不在对外部他人的影响力,而最严重的,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做事的成功与否,生活得是否美满,乃至悲欢离合的遭遇,都是在这个“心性”之中,由这个心性在作怪。

心性健康的人,会注意到阳光、友情、温暖,寻找到欢乐,不缺乏自我安慰的办法,并有回避危险的能力。在这个自然的层面上,好心性的人,会把日子过得舒畅,就是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整,能较自然地处在一种对事物的全面理解中。

这种心性,使人保持了一种健全的生活基调,人生的和谐也由此而生。

而心性糟糕的人,生活起来便会遇到问题,总是事多。往往也总处在不畅顺中,内心黯淡,日日阴郁。这种人,往往也是过分自利的人,人在过分自利的状态下,本身就是一种艰难,负担会很重。心性丑恶的人,自然常常存有不好的念头,生出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容易走入偏狭,自身也会产生郁闷,步入迷雾,常与谬误为伴而不知。内心也总是阴云密布。这样的人,就是不做什么事,也已经活得很累,很不开心了。

心性自然是指人的内心,连我们自己也并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能够看得很清楚。好的心性与坏的心性,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区分开的。但它却明明白白作用着一个人对事物和生活的整体看法,指导着人的每一个行为,紧密联系着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感往往就从这里出发。人生的幸福与不幸福,命运的畅通与否,甚至你到底能作多大的事,你的成功与失败,在长时间的过程中,往往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性。

为了良好的性格,为了自己的幸福与命运的畅顺,我们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心性,有意地修炼出一种好的心性,以作为生活的保障。

2.学会控制情绪

愉快的、稳定的情绪是健康的重要心理条件。而不良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身心疾病。因此培养良好的情绪对增强健康、防治疾病是很重要的。

1.正确的人生观

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联系起来,并对此抱有希望与期待,才能经常保持乐观,心情舒畅。碰到问题,要正视,要向前看,要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并泰然处之,从容对待。

2.强烈的事业心

工作是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会从中得到乐趣。要知道,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工作和学习,乃是医治一切痛苦、不快的最好药物。

3.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最易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人际关系友好,引起满意的愉快的情绪反应,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

4.关心家庭并培养多方面兴趣

不论怎么忙,都应关心自己的家,应该保持一个健全的家庭,以及和谐的家庭内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懂得“结发夫妻丑也好,粗布缝衣衣也牢”以及“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当然,也要结识良师益友,与周围人多接触,寻求安慰和支持。同时还要有一些业余活动的兴趣,丰富生活情趣,藉以转移注意方向,松弛精神紧张。

5.学会控制情绪

人的情绪是受人的意识和意志控制的,应该善盂驾驭自己的情绪。遇到心理刺激时,要学会主动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使各种矛盾得到缓解,情绪得以安定。比如,当怒气涌上心头时,不妨赶快冷静一下,默默地从一数到十,利用这个间隙想一想,认识到发怒实在不值得,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苦恼;也可以看看书报杂志、听听音乐、眺望远处的景色等;或通过咬咬牙齿,紧闭嘴唇、作深呼吸等小动作,藉以转移注意力,求得暂时的缓冲。

6.积极锻炼体魄

人的情绪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一个人身体健康往往表现精力充沛、心情开朗。一个人长期疾病缠身,则容易抑郁。因此,积极锻炼身体、合理安排生活、适当睡眠是情绪饱满与安定的基础。

3.心想才能事成

一个敢于拯救自己的人相信:“心想事成!”此话一点也不假,思考中若带有坚定的目标和不屈不挠的决心,其力量之大真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尤其当你有一股深切的渴望,要把行动目标和决心转化为财富或其他实质的目标时。

你就是你所想的那样的人。你的思想决定于你的性格是优质的,还是恶劣的。

为了进行正确的思考,你必须抛弃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的心态,你必须运用推理的方法。讨论推理或正确思考的科学叫做逻辑学。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不可避免地运用到逻辑学推理,这样才能帮助你学会正确地思考。

人就像宇宙中无数的天体一样,他们都在按照自己的轨迹不停地运转。然而,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来讲,他们虽活于世,却无法找到自己生活的轨迹,因为他们失去了人生的自我。他们只是按照别人的意愿而生活,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他们无法把握自己人生的幸福,他们不能保持自己的健康,他们不能拥有自己的现时生活,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充满惰性的人生……这是许多人生活的第一大误区。

亨利博士曾写下了有警世意味的名句:“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船长。”他想必是希望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也是自己灵魂的船长,因为我们有控制自己思想的能力。

他也一定想告诉我们,我们心中的信念会使我们的头脑化为磁场,然后不明所以地牵引那些与之共鸣的人、情境和力量亲近我们。

然而,要主宰自己,首先就得摒弃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甚至误以为真的荒谬观点。例如,人们总是认为,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要看他能否解决复杂的问题,能否在阅读、写作或计算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能否迅速地解答出抽象的数学方程式,等等。要主宰自己,你还需要培养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这可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社会中的许多其他因素有碍于个人去支配自己。

人类的通病,就是一般人对“不可能”一词的习以为常。所有行不通的法则大家都耳熟能详。所有做不来的事,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成功只降临在那些自觉会成功的人的身上。

失败则降临在满不在乎、任由自己自觉会失败的人的身上。

很多人都有的另一个弱点,就是以自己的成见来测度一切人、事、物。有些人会坚信他们无法思考致富,因为他们的思考习惯已沉浸在贫穷、缺乏、失败和不如意之中,无法自拔。其实,这是相当危险的一种想法。牢记一点,性格本身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关键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

(全书完) rEQk+2znrBzaBbm3rStnxb9U8+3JDMeYSxdxC96Hm1BXsoJan5FDKpQWbqIfEz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