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0章

成语“杞人忧天”就是用来讽刺那些具有多疑性格的人。说古时候杞国有个人,夜间走路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星星会掉下来砸在自己的头上。因此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夜晚不敢出门。而非州麦加圣地的一伙穆斯林教徒更是搞笑,总疑心星球大战即将爆发,人类毁灭大难临头、为避免未来耳闻目睹那残酷的“莫须有”的景象,竟逃到山林里去集体自杀。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在这里已经走入了无以复加的极端绝对化境地,竟极容易地把虚假相信为真实,以至闹出了如此让人费解的荒唐笑话。

多疑的性格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个致使陷阱。多疑有时可以济事和成事,有时可以误事和坏事。对某些难以把握的事情有一点猜疑之心,能使自己对生活中某些不测之灾早有心理准备,常能避免一些盲目的蛮干和冒然行止。但问题严重的是,有一些人似乎神经过敏,动不动就捕风捉影地胡乱猜疑别人,怀疑了许多本不该怀疑的人和事,也相信了许多本不该相信的人和事,把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都绝对化,这便陷入了涉足社会的心理误区。陷于这些误区也就很有可能陷入了人生败局之中。

多疑的性格,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多由于其生理气质没有健康正常地发展,没有乐观通达的处世态度和坚强的自信心理,忧心忡忡,一步一步地内向化,经常处在自我封闭状态。他不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完整的个性世界,哪里会人人都有闲功夫专门搬弄你的是非呢?他总是用一己的狭隘偏见为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即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人人都像他一样的思考,一样地见解。

其次是“心私则生疑”。这里的私主要是指自我意识太强,对周围人们的议论比较敏感,担心别人背后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于是便疑神疑鬼的,陷于一种自我恐惧的错误的自我防卫。渴望尊重和评价,又怕得不到,患得患失,无端的猜疑。

再次是误会。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即使双方感情。友谊深厚,也难免有时会发生误解。于是错误地理解他人的言行,轻信流言蜚语,造成疑心,形成裂痕。

总之,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断力,是造成好猜疑、神经过敏、判断错误、发生误会的主要原因。

具有多疑性格的人与别人交往时,往往抓住一些不能反映本质的现象,发挥自己的主观想像进行猜疑而产生对别人的误解,或者在交往之前对某人有某种印象,在交往之中就处处用这种成见效应与对方接触,对方一有举动,就对原有成见加以印证。虽然多疑性格有种种表现,但我们可以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没有事实根据,单凭自己主观的想像;抓住“毛皮”,忽略本质,片面推测;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只是相信自己,怀疑他人,挑剔他人。具有多疑性格的人把自己置于一种苦恼的心态中,对别人采取不信任的态度,严重的甚至对自己的感觉也产生怀疑。

多疑性格往往导致心理偏执。这种人常常敏感固执、谨小慎微,事事要求十全十美。这样不仅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

人家本来对你怀有好感,或曾经还是好友,你却以人家的某一句无意识的话,某一细小的无意识的动作或一个眼神,便怀疑别人在搞你的名堂,在暗中捣你的鬼,在议论你,在说你坏话,从而对他生出偏见,或中断与他的交往,断绝与他的友谊。你还可以把一对男女的一次极为正常的交往,猜疑为偷情。你可以把所有女人给你丈夫的信都疑为情书,或者把所有男人给妻子的信都疑为情书。如果没有任何把柄,就疑为精神恋爱。所以,对一个家庭来说,好猜疑往往是造成夫妻不和、家庭分裂的原因之一。因夫对妻或妻对夫之间无端猜疑引起、本来无事却生出了事、本来忠贞的因被怀疑不忠而导致后来果然不忠的事时常发生。或者,因一方无法忍受另一方长期的无端猜疑而产生厌恶和烦恼,以致最后决裂的事时常发生。

没有几个人愿意与多疑性格的人交往。害怕引出一些无端的麻烦,他们大多对你避而远之。故好多疑性格的人多为孤独者,而这种孤独却不是哲学家高雅的孤独,这种是处在得不到别人帮助的孤独,一种卑贱的孤独。多疑性格的人会处处行路难,其生命的能量无法施展,其智力和才华也无法展开,事业很难有成。

多疑性格又行动果敢的人是极罕见的,培根曾说亨利七世是一个这样的人,更多的多疑性格者伴随着胆怯和畏惧的个性,这更加要命,不克眼这种性格缺陷,就只能去凄凄惨惨戚戚地经营人生。

我们必须认识到,猜多疑性格是人心理上的劣根性,多疑流淌在我们的血管里,如果我们不采取解毒的手段,它的后果就会像毒品一样把我们整个民族推向“窝里斗”的水深火热之中,哪里还有精力去搞发展呢?多疑是“窝里斗”的祸根,多疑是化友为敌的障眼帘,性格多疑是造成自杀和他杀的毒品!

那么,具有多疑性格的人该如何来调适自己呢?

你如果怀疑某个人、某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与那个人交谈,坦诚而友好地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真实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理解了,你就不会再挂在心中,不再记恨那个人了。

消除误会的办法就是面对面地交流。这比任何旁敲侧击,迂回了解、间接道听途说都省事而见效。

多疑性格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的目标,没有真诚善良的心。

因此,具有多疑性格的人还应当培育爱心,从对小动物的爱到对人的爱,猜疑总是从坏的方面猜,是没有爱心的表现。

以外,还需要培育宽容的心理品质。宽容就是承认差异,降低对别人的要求。能够宽容别人是坦诚与人相处的首要条件,因为宽容是深思熟虑的素养,是内心深处去除荆棘的法宝。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这样才会拥有那份轻松快乐的心情,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

2.过于死板,认死理

过于刻板和认死理也是性格中的致命陷阱。由于过于死板,便会死咬着自己的观点不放,即使是得罪人也是在所不惜。一旦坚持什么观点,就别想轻易地扭转他,非要把对方弄得死去活来才罢休。这种性格的人认为他们的东西好,那就是好,你的就是差。他们认为你差,你就差。过于死板的人太认死理,钻牛角尖,事事较真儿,这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最不受欢迎的性格,有这样一个人,周围的人都觉得不舒服。

过于死板的人弱点还表现在不会灵活地办事,又缺乏必要的交际能力,并且情绪波动很大,喜欢感情用事,往往被不合理性的情绪所左右,感情代替了理智,后果变得异常糟糕。

另外,过于死板的人,往往把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他所追求的伟大事业中去,从而无暇顾及爱情,其爱情运不佳。因此,对于有这类性格的人一定要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要充分认识到坚韧型性格存在的弱点,从不足处改造起,花大力气改变,使自己变得真正机智、灵活起来。

3.刚愎自用,自取灭亡

刚愎自用的性格是自信型性格的另一种极端表现方式,其性格弱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容易被已有的成绩蒙住双眼。

刚愎自用的人,或者在某一方面的确有过人的能力,或者获得过骄人的成绩。这样的人不会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总是以己之长较人之短。

这样一比起来,就会觉得自己威风八面不可一世,既可呼风唤雨,又可点石成金。形成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唯我为大的心态。由于对前景盲目乐观,对发展估计不足甚至错误,对对手轻视懈怠,从而步入失败的境地。

二、难以听取他人意见,也不会尊重别人。

刚愎自用的人一般都容不下不同的意见,更憎恨反对自己的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属下在他们这里拥有市场,而忠言良士却遭到排挤。他们肯定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心态。

这样,刚愎自用的人身边只剩下小人、好人,忠诚果敢之士纷纷离他而去,他也就成了孤家寡人。什么事也做不成,什么事也办不了,在过去的成绩上坐吃山空坐以待毙。这样的人不被对手打死,也得活活饿死。

三、固步自封,游离于现实之外。

刚愎自用的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他人、社会、时代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会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要知道,一个演员演技再精,如果没有好剧本、好导演、好配角、好舞台、好灯光,演出来的戏也是独角戏,不仅没有艺术性,也谈不上观赏性。

刚愎自用的人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游离于社会之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自己在自我的空间里独尊,逐渐地会变成有智商没智慧,有体力没能力,有青春没热血,有勇气没毅力,说的比做的多,想的比干的多。

四、刚愎自用,得不偿失。

刚愎自用的人多表现得狂妄自大、自以为是,做事矝慎武断,固执已见,自认为是天下第一,只有他的才是最正确的。因此,这样的人做事情就会盲目冒进,其结果只能一败涂地,别无二法。

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三国大将关羽。关羽一生战功赫赫,对刘备忠心耿耿,始终不渝;智勇盖世,过五关斩六将,履战履胜,所向无敌。但这些优点导致了他刚愎自用的性格特征。“大意失荆州”正是关羽自负傲慢的性格使他忘乎所以,目中无人,才不可避免了他的悲剧命运。

4.偏执狂、不易融入社会

叛逆型性格的人,如果处处反抗和反叛传统,却没有认清时局,就注定他必然要失败。不管他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宏大的,还是渺小的,如果不识时务就可以断定他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求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上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得好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这样的行为又与社会现实显得格格不入,从而在心理造成挫折感,导致悲观厌世,甚至认为自己满身才华而又无处施展,牢骚满腹而又一无所成。

叛逆型性格的人由于喜欢表现以显示与众不同,更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惧怕别人对他们有什么样的看法,所以缺乏必要的谨慎,加上容易冲动,犯错就不可避免了。这类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胸怀大志,富有生命的激情,只是当他们面对社会的具体现象时,不能保持应该的认识,在行为倾向上常持有过激的态度。

叛逆型性格的人,大多心直口快,不愿强忍,尤其不愿遭受侮辱,所以在受到类似的情况时,有时就会头脑发热,做出一些常人认为不理智的事情来。具有强烈反叛性格的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由于接受不了他的妻子和别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事实,决意要和与他妻子传有绯闻的丹特士决斗,尽管丹特士一再声明他追求的是普希金妻子的姐姐,但普希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决斗,才华横溢的诗人就这样走完了自己38岁的人生。由此可见,叛逆型性格如果不加以遏制,悲剧则很容易发生。

叛逆型性格虽然不是太坏,但其性格的劣势表现也是相当突出的。其后果严重的,还会导致人们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缩等。

5.事必躬亲,劳体伤神

性格谨慎的人遇事多思孝周主。但这种性格最大的缺陷就是事必躬亲,劳休份神。

一说到“事必躬亲”,我们有许多人想到《三国演义》中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军师诸葛亮。这个为了帮助刘备以及刘备的儿子恢复汉室的丞相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为了使摇摇欲坠的蜀政权不至于加速灭亡,可以说做到了“事必躬亲”。

可惜的是,诸葛亮的本事再大,也没有能挽狂澜,最后只好抱病死在了五丈原。不过,诸葛亮与其说是病死的,倒不如说是累死的,他就是让“事必躬亲”活活地累死了。

所以说,诸葛亮是聪明了一世,也糊涂了一世。他的聪明我们人已熟知,而他的糊涂就在于太相信自己,而没有将别人也可以做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没有充分“放权”。因为你诸葛亮的能耐再大,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由于性格谨慎者全部心思用于人、用于事上,很少关心自己的健康,即使认识到自己的健康问题,又无可奈何,因为“事必躬亲者伤神”,而且他们“伤神”更多。

当然,并不是说谨慎会“伤神”、会短寿,关键是性格谨慎的人不该思考的也要分神考虑一下。自古军师、谋士乃至县府师爷多属谨慎型性格,多以短寿告终,至多刚及中寿。

俗语说得好,浑身是铁能碾几个钉子?一个人的精力必然有限,凡事都要自己去做,那终将会被事务压垮的。要学会相信别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相信别人也能做得好,因为人人都有责任心,也许某些事情放在别人那里去做会比己干得更出色呢!

7.消极悲观,难以适应新环境

乐观性格或悲观性格,是人类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两种性格倾向,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美国医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患者服用安慰剂。安慰剂呈粉状,是用水和糖加上某种色配制的。性格乐观的患者相信药力,治疗效果就显著。如果医生自己也确信这个处方,疗效就更为显著了。性格悲观的人,无疑是以悲剧收场。有一个意外的事故证明这一点。一位铁路工人意外地被锁在一个冷冻车厢里,他清楚地意识到他是在冷冻车厢里,如果出不去,就会冻死。不到20个小时,冷冻车厢被打开时人已死了,医生证实是冻死的。可是,仔细检查了车厢,冷气开关并没有打开。那位工人确实死了,因为他确信,在冷冻的情况下是不能活命的。所以,在极端的情况下,极度悲观会导致死亡。一位性格乐观的人总是假设自己是成功的,就是说,他在行动之前,已经有了85%的成功把握。而性格悲观的人在行动之前,却已经确认自己是无可挽救了。

在如铁般的现实里,每个人都不可避免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打击和挫折:因为高考落榜而精神萎靡或是因为失恋而痛苦忧伤,因为无法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而丧失斗志……这些心理多半是人们意志薄弱,性格不成熟的一种表现。而这些异常的心理、悲观的性格往往导致痛苦的人生,往往影响对环境的正确看法。性格悲观的人实际上是以自己悲观消极的想法看待客观世界,在性格悲观的人心中,现实是或多或少被丑化了的。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对未来和生活,常常持有一种悲观的迷茫心理。对自己的过去,不管有无成败,不管有无辉煌,都一概加以否定,心理上充满了自责与痛苦,嘴上有说不完的遗憾。对未来缺乏信心,一片迷茫,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事都干不好,认知上否定自己的优势与能力,无限放大自己的缺陷。

性格悲观的人往往来自于对环境驾驭的一种挫折感。所谓“挫折”,即人们在某种动机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阻碍因素无法克服而滋生出的紧张焦虑状态与情绪反应。造成挫折情境的因素多种多样,导致挫折情境的原因轻重、程度各不相同,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对挫折情境的反应也有很大差异,这三者构成了挫折情境圈的基本运行机制。

在遭受挫折情境时,能摆脱挫折对心理的困扰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是挫折的耐受力。从社会历史角度看,对挫折压力承受能力较差的有三种类型人,他们往往会在应对环境时产生悲观的心态,这三种类型分别是:一是个体在由童年到成熟过程中没有或很少经受挫折,长期受到过分的保护与溺爱,造成情感比较脆弱,从而难以应付挫折局面;二是个体在由童年到成熟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保护和支持,并受到不断产生的挫折压力与打击,难以或无法承受挫折焦虑;三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优裕,而后境遇骤然下降。由于二者反差过大,致使个体产生往昔沉浸情绪,以对以往幸福的回忆取代对现实挫折的抗争。从客体角度看,人对于挫折的耐受力又与下述四种因素有关:(1)挫折驱力的强弱;(2)挫折驱力范围的大小;(3)挫折出现的频率;(4)伴随主体反应可能出现的挫折加重(如惩罚)、减低或消失程度对其的反馈影响。上述的各方面内容往往纠缠在一起,对受挫主体产生复杂而广泛的作用。

对挫折压力承受能力较差的人看待事物往往容易悲观。而拥有悲观心态的人往往命运不佳,因为他们怀疑自己,总是在重大抉择中选择消极的做法。悲观会使一个本来充满生气的人变得消极服从、唯唯诺诺、习故安常、不喜变化和墨守成规,使人的精神变得萎靡不振、毫无生气、毫无远见、毫无斗争勇气、毫无社会责任心。

悲观会让人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希望,那些悲观的人们自己为什么总把阳光挡住?

8.“自卑”消得人憔翠

自卑是自信的天敌,自卑是人生的陷阱。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何等豪迈的气势!心理学家读到此句的时候,肯定还会再加上一句:这是何等的自信!现代人周围充满竞争,眼前常有机遇,尝试成了现代人相当时髦的人生信条。每当人们走向新的挑战之前,总是向挑战者或竞争者显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次胜利非我莫属!但是,在人生舞台上,有些人却低低哀叹:天生我材……没用。这种自卑的“自白”与自信者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自信者相信自己的力量,竭力去做人生舞台上的主角;自卑者则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只适合当观众。自卑是个人由于某些生理缺陷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而产生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其他各方面不如他人的情绪体验,表现在交往活动中就是缺乏自信,想像失败的体验多。自卑是影响交往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它直接阻碍了一个人走向群体,去与其他人交往。

性格自卑的人大多是由于缺乏成功的经验,缺乏客观的期望和评价,同时消极的自我暗示又抑制了自信心,加上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恶劣的生活境遇等等原因导致了自卑心理的产生。是有这种性格的人常表现为抑郁、悲观、孤僻。如果任其发展,便会成为人的性格中难以抺灭的一部分,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抑制人的能力发展。

那么,具有自卑性格的人是不是存在着某种缺陷呢?很显然,除了极少数人有些生理缺陷外,绝大多数人与常人毫无两样。但是,他们却有着比有缺陷者还要严重的自卑性格,这又从何谈起呢?也许下面一句话可以对其做出很好的解释:人自认为是怎样的一个人比他真正是怎样的一个人更为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他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而行动的。性格自卑的人正是自认为自己能力差,从而表现出更多的自卑心理,产生自卑感的。自我认识不足和过低的期望是具有自卑性格的人的致使伤。性格自卑的人在认识自己时,通常都是建立在不正确的比较上,他们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或者是与某方面的“显要”人物去比,这样比当然是越比越觉得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就会形成自卑的性格。性格自卑的人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期望也过低,在任何活动之前,由于认识不足,他们常有一种“我很难成功”的消极自我暗示,因此自己的期望不高。这种自我损害的倾向会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抑制了能力的正常发挥,结果造成活动的失败。而活动的失败又恰恰验证了他们的自我认识和期望,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自我认识,使他们的自卑感加强。此外,期望不高,还使得他们一直将自己的交往局限在旧有的交往范围内,不敢涉足新的交往情境,从而他们的交往水平很难提高,这又使他们降低了对自己交往能力的评价,变得更加自卑。

内向的性格是形成自卑心理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性格内向者多愁善感、忸忸怩怩,见人便害羞、语塞,看到别人善于交际,更是自惭形秽。这种人还特别敏感,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所以事事退缩、处处回避,结果本来就很少的交往活动变得更少,使他们对人生的重要活动——交往,只能以忧虑和恐惧相待。这些情绪一经产生,如果再得到强化,那么离自卑就只有一步之遥了。所以性格内向者如果不敢交往、害怕交往,不去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和技巧,是很容易发展成自卑的性格。

挫折的经历和不恰当的原因也会导致自卑性格的形成。人的交往活动很需要积极的反馈和成功的经验,它有利于一个人的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建立。但是,事与愿违,有些人在交往中屡战屡败,得到的尽是消极的反馈,挫伤了他们交往的锐气,使他们在冷淡和嘲笑中变得苍白无力,渐渐地便会导致其自卑性格的形成。例如,尝试一种新的活动没有成功,应该说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活动难度过大或外界条件不完善,也可能是缺少必须的技能或运气不佳,应该说各种原因都有一定的可能,可是有些人却抱定“缺乏能力”一项不放,不去作其他原因的解释了。这样会使得一个人从此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限制了原有能力和潜力的发挥,并且不再期望以后活动会成功。单单一个挫折因素已经足以让人抬不起头了,不恰当的归因则更加快了一个人自卑性格形成。

一个人的自卑性格一旦形成以后,不仅会严重地阻碍他的交往生活,使他孤独、离群,而且还会抑制他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的发展,抑制他的能力的发挥和潜能的挖掘。特别是当他的某种能力缺陷或失败的交往活动被周围人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性格会大大加强,甚至以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给自己、他人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和损失。由于这种自卑性格对交往和个人发展的危害性,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克服它,性格自卑的人要从自设的陷阱里走出来,潇洒地走进人群,享受人际交往的乐趣。

9.畏畏缩缩,难成大器

并不是所有畏缩型性格的人都是政治运动的牺牲品,如今已没有大规模的群众性政治运动,而畏缩型性格的人仍然层出不穷。这种性格的人中虽然有人会有天赐良机,去给老板当文秘,会计、翻译等,但那毕竟只是一少部分人。如果没有天赐机会,而又不具备成为作家、学者、艺术家的天赋,如何面对那难免出现的下岗和失业呢?难道只能讨饭、抢劫吗?

一般地说,性格畏缩的人一般给人的印象很沉静,实际上在不为外人所知的心灵深处,却存在着非常的难以捉摸的胆怯感。

这种类型的人执著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擅长于追求诸如“人生是什么”之类的哲学命题,以及数学定理式的抽象命题。在这一领域里,他们经常产生大胆的设想,具有不易动摇的自信和勇气。即使有人反对,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意见。就像一味追逐着自己的思路、构筑唯心理想王国的康德一样。

遗憾的是,这种类型的人在把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方面,十分笨拙。性格畏缩的人对外界——即自己周围的世界和事物,几乎毫无兴趣。因此,他的想法往往脱离现实,乍一看头头是道,但往往在现实中行不通,成为纸上谈兵。

而且,当到了发表自己的思想理论去说服人们的阶段,他们却突然胆怯起来,手段拙劣。因为不愿意自我吹嘘,缺乏实践能力,所以这种类型的人,较难在社会上得到较高的地位。

枉自己的内心世界称王称霸的畏缩型性格的人在外面的世界里,是平常而笨拙的人。在待人接物时比较冷淡,态度不好。因为这是很明显的一种不关心人的态度,所以,擅长社交的人看到这些,会理解不了。

由于对别人的关心不够,所以可能会受到别人的“冷淡”、“我行我素”、“旁若无人”等恶评。这也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

但是,这其中也不乏有非常客气、懂礼仪,和平常人一样和蔼可亲的人。乍看起来,好像不是这种性格的人,你看他努力装出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

实际上,畏缩型性格的人对他人表示社交性礼节时,正是为了在这一环境中保卫自己。他们认为,在自己的周围筑起礼貌、亲切的围墙,就不会被人们说二道四了。

当然,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也有把心交给别人的时候。当能够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出现时,他们马上变得欣喜、亲切起来,一改以往那种冷面孔。

如果爱恋上了这一类畏缩型的人,发起进攻很简单。只要关心他、接近他,给他戴个高帽子就行了。

总之,这一类型的人是孤独者,对流行和现实的反应很迟钝。这种人也比较难接近。因此,这也是一种不好的性格。

第二节 正确看待和避开自己的性格弱点

1.耿直的同时不妨多一些变通

耿直是人们一直推崇的优良品质,它的特征就是嫉恶如仇。无论是在和平的岁月还是在战乱年代,我们越发感受到耿直性格的伟大与崇高,耿直之士悲壮剧烈的命运也深深激荡着我们的心理。

但是,性格耿直的人在纷繁复杂的人世行走,显得尤为艰难,由于他们不善于迂回战术,因此经常四处碰壁,几乎每个耿直型性格的人,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殉道者。他们回馈给社会是坦诚和真实,他们为了真理和思想的自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得到的却是无人理解无人认同的结局。古龙笔下的主角大多是些耿直之士,自然也无疑是位英雄,然而,他们在江湖上行走,往往缺乏洞察前机的智慧,任何一个背叛与阴谋陷害足以致命;耿直不知灵活变通的性格,而固执与坚持的人,往往是死得最快的。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是于谦清正廉明的写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个性的剖白。治国他是一位能臣;治军他是一位儒帅。就是这样以为铁骨诤臣,由于秉性正直,不会曲意逢迎,最后落得个冤死的结局。人们一面推崇耿直,又一面亲手共同谋杀耿直的天才,这是历史的悖论,同时也是人类发展悲哀。

所以耿直型性格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还是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艺术,坚持原则性问题,但某些小事不妨装点糊涂,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保持灵活机动的态度,这样才能行走于世而少许多磕磕碰碰。

2.自信需要正确估计自己

自信是一种好的性格,一个人要想干好任何事,都必须首先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自信的人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了不起;或是过分地张扬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这两种偏向是自信型性格不好的方面,因此,如何对自身能力以及才干合理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信的人表现为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表现谦虚、不自诩;自负的人夸大自己的能力,自以为了不起;锋芒太露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但太过张扬和显露。自信是成功者的性格;自负不可避免地导致故步自封和停滞不前;而锋芒太露令人讨厌,到处树敌,没有不招致失败的。

那么,相信自己、过高地估计自己与显露自己似乎很难用确切的标准量化,这正是我们主张不能简单化地看待一个人的性格的理由,也正印证了我们关于一个人的性格是个复杂体的论断。对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你怎么判断他是自信、自负,还是锋芒太露呢?

自信主要是内示行为,其目的也主要是鼓舞自己达到成功;自负虽然也是内示行为,但它自我膨胀,看不到任何高于自己的人和事;而锋芒大露是向外的,夸罐自己才能的目的是给外边人听或看。当然,自信有时也表露或直泄,但其方向仍是对内加强自省自励,以达胜利;自负则是自我陶醉、自我欺骗;而锋芒太露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则完全是故意向外人炫耀自己。

自信的人在攀登高峰时、在克服困难时、在接受挑战时表现得尤其勇敢而无畏。他为的是事业、为的是科学、为的是工作、为的是理想。自负的人孤芳自赏,并无很远大的追求,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而锋芒太露的人,不管他怎么把自己说得高尚,说到底都是炫耀自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自己的升官,为自己能出国等。封建社会,帝王对锋芒太露的人几乎整你没商量,直整得你永世不得翻身,而封建士大夫都要练就藏功(隐蔽自己的才干),才敢去蹈仕途。

由于人的性格是很顽强的,不让其锋芒太露几乎不可能,所以有的人即使到了中老年也很难克服自负和锋芒太露的毛病,尤其是在人们盛赞“自信”是多久伟大、多么富有魅力时,人们往往把自负、锋芒太露说成是自信的表现,这就更显性格是个多面体、多棱镜,从而把自信型性格弄得复杂而难以搞清,这样似乎才能彰显自己的魅力。

因此,一定要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对你自己究竟偏向哪一种,这样才能避免自己从自信走向自负或锋芒太露的偏差。如果你有在公众或他人面前自我炫耀、自我显露的癖好,那无疑你的性格就有锋芒太露的侧面。如果你在内心中老是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总觉得比这个也强、比那个也不弱,那你肯定有自负的倾向。若有了这两种倾向,你只要学会谦虚就等于调整好了你的性格偏向。因为能力、才干是客观的,你何必要自夸呢?你何必要显露呢?既然才干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你自认为比谁强就比谁强,那你又何必去傲无谓的比较呢?当你学会了谦虚,能够不故意显示自己,能够保持心态平静,不在内心与别人较劲,那你就是一个既不自诩如何如何好,也不自馁如何如何差的具有自信品格的人了。

3.别让“完美”毁了你

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态,也是人的一种典型性格。对许多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从未想过,正是这种似乎无关紧要的态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进一步分析,有些渴望完美的人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安全感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假如一个人缺乏自信,生活上屡遭挫折,那么他的安全感就受到了伤害。这种伤害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加以补偿。

无需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生活中每干一件事就想把它做得完完美美的人,并不是一个强者。恰恰相反,这些追求完美者企望毫无瑕疵的结局,只把自己保护起来,免受他人的指责和讥讽。

心理学研究证明,试图达到完美境界的人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追求完美给人带来莫大的焦虑、沮丧和压抑。事情刚开始,他们在担心着失败,生怕干得不够漂亮而辗转不安,这就妨碍了他们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而一旦遭到失败,他们就会异常灰心,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避开去。他们没有从失败中获取任何教训,而只是想设法让自己避免尴尬的场面。

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带有以下6个特点:(1)神经非常紧张,以至于连一般的工作都不能胜任。(2)不愿冒险,生怕任何微小的瑕疵损害了自己的形象。(3)不能尝试任何新的东西。(4)对自己诸多苛求,毫无生活乐趣。(5)总是发现有些事未臻完满,于是精神总是得不到放松,无法休息。(6)对别人也吹毛求疵,人际关系无法协调,得不到别人的合作与帮助。

很显然,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用说在事业上谋求成功,而且在自尊心、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他们抱着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他们永远无法让自己感到满足,每天都是焦灼不安的。

只求完美,害怕失败,只能使我们处于瘫痪的境地。如何从追求尽善尽美的诱惑中摆脱出来?专家的建议是:

1.对自己的潜能有个正确的估计

既不要把得太高,更不必要过于自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你如果事事要求完美,这种心理本身就成为你做事的障碍。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自己的能力估计人竞争。而是要在自己长处上培养起自尊、自豪和工作的兴趣。

2.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

一次乃至多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仔细想一下,如果从不经历失败,我们能真正认识生活的真谛吗?我们也许一无所知,沾沾自喜于愚蠢的无知中。因为成功仅仅只能坚定期望的信念,而失败则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的经验。

人只有经受住失败的悲哀才能达到成功的巅峰,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更不必要为了一件事未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没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地追求一个虚幻的境界只能是劳而无功。我们不妨问一问:“我们真的能做到尽善尽美吗?”既然不行,我们就应该尽快放弃这种想法。

3.请你为自己确定一个短期的目标

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办事也会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和更有成效。实际上,你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你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绩。

目标切合实际的好处不仅于此,它还为你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能使你循序渐进地摘取事业上的桂冠。同时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丰富起来,变得富有色彩,充满了人情味,并不像你原来所想的那样暗淡。

4.争强好胜未必赢

好强的性格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秉性,只是强弱的程度不同罢了。每一个小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没有争强好胜的精神,赛场上就没有你追我赶,就没有拿金牌、破纪录。可以肯定,赛场上的运动健儿都是具有争强好胜性格的人。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人的争强好胜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好胜的人从小就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别人所具有的我必具有。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从不放过迎接挑战的任何机会,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机会。他们认准的目标绝不放弃,不管那个目标看上去是多么难于到达。遇到困难也不罢休,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四处奔忙。个性特别好强的人,决不能落后于别人,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决不放弃,学到新东西如获至宝,对于好强型性格的人来说,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成功并不代表快乐、幸福,争强好胜的人虽然在事业上更容易做到出类拔萃,但是如果在爱情、婚姻、家庭中不加以收敛,那么处处攀比,而极易导向另一个极端,雄心勃勃,脾气暴躁,常常为一些小事就可以大发雷霆,常常与人“争风吹醋”。这争风吃醋更是令旁观者看不明白。他可以没有对手时自己认定人家是对手;他可以因“争风”而把“醋”泼向毫不相干的人……情场上的争风吹醋是争强好胜性格的变态反映和登峰造极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过于追求事业和功名,对个人的健康却常常忽视,他们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常使自己整天处在紧张和压力之中,因此压力过大,目标过高,梦想过多,自律过严,特别容易导致精神抑郁、行为的脱轨。过得不快乐,甚至是一生痛苦。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名著《侠客行》中的梅芳姑。 hkntKj4iYPwL2xxnJD2OhqLsAyIEZd/qg0xtv1M+eXmS2GGvkfapA41NtuCBPca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