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1

现实生活中,事情的成功率,很多时候取决于个人决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果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经济界的重量级人物,还是娱乐圈的明星大腕,亦或是你周围的那些优秀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做事灵活,善谋善断、雷厉风行,决不畏首畏尾,自己认准的事情绝不会轻易地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因此,他们才能够比普通人更快地脱颖而出,更早地出人头地。

1、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成大事者不仅要有在关键时刻随机应变、果断行事的能力,更要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这样才能把难事办成、办好。

在中国历史上,抓住机会成就大事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的成功事例读之引人入胜。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中“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就体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高明战略。

当时孔明兵出祁山,连战连捷,所向披靡,令关中的局势很紧张。魏主曹睿不得不“御驾亲征”,率军前往长安,抗拒蜀军。当时,出任新城太守的原蜀军降将孟达,由于没有被曹睿重用,又被“朝中多人嫉妒”。所以便想趁曹魏后方空虚之际,举兵谋反,直取洛阳再归降诸葛亮。孟达此举若能成功,必会使曹魏陷于前后夹击的不利境地。与此同时,曹睿为了抗蜀,重新起用正在宛城闲居的司马懿。孟达谋反的消息被即将前往长安的司马懿得知了,在这危急时刻,他当机立断,自作主张,一方面令大军向新城进发,并传令“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另一方面,他又派参军梁畿赍乘轻骑星夜先一步赶往新城,“教孟达等准备征进,使其不疑”,并制造司马懿大军已“离宛城,往长安去了”的假情报。

孟达果然中计,丝毫未加防范。结果几天之后,司马懿率大军突然出现在新城城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预谋的叛乱。

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战争多是在敌人失去戒备或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实施突然袭击取得成功的。司马懿克日袭孟达一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这一仗,真可谓是以快制快、先机破敌的典型战例,也体现出了在关键时刻,军事指挥员随机应变、决断行事的重要价值。孟达由于作战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造成了对敌情的错误判断,结果导致大败。这一教训,引人深思。

要想实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功效,首先必须要想方设法隐蔽作战意图。袭击孟达一战,司马懿在这方面干得十分漂亮。当他得知孟达企图谋反的消息后,采取了一系列欺骗麻痹手段,使孟达自以为得计,疏于戒备,为达成战斗的突发性创造了条件。

如果想为突袭行动争取到极为宝贵的时间,就必须做到根据敌情果断灵活地实施指挥。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行动神速是实现出其不意的重要条件。但对一支军队来说,神速的行动并不单单表现在部队的行动能力上,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军事指挥员当机立断的决策水平上。

当时司马懿刚刚被起用,身在宛城并非朝中之臣。按照规矩,采取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必须“写表申奏天子”,待奏准后才可行事。

孟达也正是这样判断这个问题的,他认为“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来回要费去月余时日,这就可以使自己从容地做好迎敌准备。但聪明的司马懿并没有死搬教条,他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在事关安危的决策问题上,敢于先斩后奏,毅然采取了果断的行动。结果,使原先企图乘虚直袭洛阳的孟达,反被司马懿这一突然袭击打得晕头转向。

所以,若想成就一番大事,应该具备卓越的决断能力,在关键时候,能把握时机,随机应变,出其不意,扭转局面,把事情办好。

2、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快速出击

寻找契机是指寻找和创造有利条件或抓住有利时机实施自己的计划。在市场竞争中,及时发现和利用这种机会,是寻找交易伙伴、实现交易合作的重要方式。同样,在做事情时,契机也很重要,一旦发现了契机就要迅速抓住它,决不要让它溜走。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讲的是动与静的关系,如果引申到商业上,可以理解为在未得到商业信息之前,静观其变,等发现机会就马上行动,快速出手,决不拖泥带水。

亚默尔是美国的一个实业家,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翻阅着报纸,浏览一条条小标题。突然,他的眼睛发出了光彩,他看到了一条几十个字的时讯:墨西哥可能出现了猪瘟。

他立即想到:如果墨西哥出现猪瘟,就一定会从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州传入美国,一旦这两个州出现猪瘟,肉价就会飞快上涨,因为这两个州是美国肉食生产的主要基地。

亚默尔看到消息后,内心非常兴奋,他的脑子也在高速地运转。

他迅速拨通了他的家庭医生的电话,问他是不是要去墨西哥旅行。家庭医生一时间弄不清什么意思,满脑子的雾水,不知怎么回答。亚默尔只简单地说了几句,就又对他的家庭医生说:“请你马上到野餐的地方来,我有要事与你商议。”

那天正好是周末,亚默尔已经与妻子约好,一起到郊外去野餐,所以,他把家庭医生约到了他们举行野餐的地方。

亚默尔与妻子和他的家庭医生很快聚集在一起了,他满脑子都是这个消息的前景,对野餐已经失去了兴趣。他说服他的家庭医生,请他马上去一趟墨西哥,证实一下那里是不是真的出现了猪瘟。医生立即飞往墨西哥,很快证实了墨西哥发生猪瘟的消息是真的,亚默尔当即动用自己的全部资金大量收购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的肉牛和生猪,很快把这些东西运到美国东部的几个州。

亚默尔的预料是正确的,瘟疫很快蔓延到了美国西部的几个州,美国政府的有关部门下令一切食品都从东部的几个州运往西部,亚默尔的肉牛和生猪自然在允许运送之列。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国内市场肉类产品奇缺,价格迅速猛涨,亚默尔抓住这个时机狠狠地发了一笔大财。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足足赚了100多万美元。

为什么亚默尔能够赚到这样一大笔钱,而其他人却不能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能准确地把握商机,而且一旦发现商机就果断出击、绝不犹豫不决。

委内瑞拉著名的石油大亨拉菲勒杜戴拉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创建了价值10亿美元的产业。他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善于抓住一切机会来扩展自己的事业。

在20世纪60年代,杜戴拉已经拥有了一家玻璃制造公司,但他对此并不满足,一直渴望能进入石油行业。为此他不断地寻找时机,当他得知阿根廷准备在市场上买3000万美元的丁二烯油气时,他认为这是个机遇,不能错过。于是,他来到阿根廷,想看看能否获得合约,但是当他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才发现他的竞争对手是实力雄厚的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他虽然无法与实力强大的对手竞争,但他并不愿意就此善罢甘休。他了解到阿根廷牛肉生产过剩,他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形成了自己的计划,并决定紧紧抓住这次机会。

于是,他找到了阿根廷政府说:“如果你们愿意向我买3000万美元的丁二烯,我将向你们采购3000万美元的牛肉。”当时阿根廷政府正在为牛肉的事情发愁,听了杜戴拉的条件后,认为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事,就把这个合约给了他。

杜戴拉得到许诺后,迅速飞到西班牙,那里的造船厂因无活可接而濒临倒闭,西班牙政府却一直没有解决。杜戴拉对西班牙政府说:“如果你们向我买3000万美元的牛肉,我就在你们的制造厂订造3000万美元的油轮。”然后,杜戴拉又马不停蹄地飞到了美国的费城,这是他最关键一次谈判,杜戴拉做了详细的准备。他对太阳石油公司的经理说:“如果你们愿意租用我在西班牙建造的3000万美元的油轮,我将向你们购买3000万美元的丁二烯油气。”太阳石油公司没有提出异议就同意了。杜戴拉以此为契机,顺藤摸瓜地进入了石油行业。

杜戴拉的成功看似有些偶然,但他却是紧紧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并顺势果断地实行了自己的计划,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商业上如此,生活也同样,在平时办事时,当发现良好的机会时,不要犹豫不决,要果断地做出判断;不要拖泥带水,要迅速地把握机会,积极地采取行动,主动出击,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善于创新才能柳暗花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人做不好的事,不一定就是难做的事。善于思考,懂得创新,不仅可以走出困境,也会把事办成功。

在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时候,举国欢庆,这成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的一大盛事,这不仅是因为举办奥运会是国家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一个“香饽饽”,一块“肥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20世纪后半期,举办奥运会却是让人害怕的事。

曾经,有几届奥运会的经济严重亏损让主办方心灰意冷。1972年第20届奥运会在联邦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最后主办方欠下了36亿美元的债务,很久都没有还清;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行,最后亏损了10多亿美元,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个大包袱。1980年第22届奥运会在前苏联的莫斯科举行,当年的苏联比上两届举办城市耗费的资金更多,一共花掉了90多亿美元,造成了空前的亏损。

面对这种前车之鉴,举办1984年的奥运会几乎到了无人敢涉足的地步,最后美国的洛杉矶看到没有人敢拿这个烫手的“山芋”,就以惟一的申办城市“获此殊荣”。美国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其泱泱大国的实力,但是,等“夺取”了举办奥运会的权利之后,美国政府却公开宣布对本届奥运会不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而且洛杉矶市政府也说,不反对举办奥运会,但是市政府不提供资金支持……

情况有些令人尴尬,那么谁能够出来挽救这场危机呢?洛杉矶奥运会筹备小组不得不向一家企业咨询公司求救,希望这家公司寻找一位高手帮助解决当前的问题,使政府不必补贴一分钱就能举办好这届奥运会。

这家公司没有懈怠,根据奥运会筹备小组提出的要求,他们动用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用计算机进行广泛地搜索,这个时候,计算机不时地反复出现一个名字:彼得尤伯罗斯。

彼得尤伯罗斯,1937年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文斯顿的一个房地产主家庭。大学毕业后在奥克兰机场工作,后来又到夏威夷联合航空公司任职,半年后担任洛杉矶航空服务公司副总经理。1972年,他收购了福梅斯特旅游服务公司,改行经营旅游服务行业。1974年,他创办了第一旅游服务公司,经过短短四年的努力,他的公司就在全世界拥有了二百多个办事处,手下员工一千五百多人,一跃成为北美的第三大旅游公司,每年的收入达2亿美元。

从他所取得的业绩来看,不能不说是惊天动地,他非凡的管理才能由此可见一斑。在这样的情况下,彼得尤伯罗斯被选中承担这个重任,担任了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间。

他虽然接手了重任,但举办奥运会的难处是他始料不及的。一个堂堂的奥运会组委会,居然连一个银行账户都没有,于是他只好自己拿出100美元,设立了一个银行账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他拿着别人给他的钥匙去开组委会办公室的门,可是手里的钥匙居然打不开门上的锁。原来房地产商在最后签约的时候,受到了一些反对举办奥运会人的影响把房子卖给了其他人。事已至此,已经没有了退路,尤伯罗斯果断决定临时租用房子--在一个由厂房改建的建筑物里开始办公。

从此,尤伯罗斯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决策,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他经过充分的思考,不失时机地、果断地砍出了三斧头。

第一,拍卖电视转播权。彼得尤伯罗斯是这样分析的: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对体育感兴趣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不惜花掉多年积蓄,不远万里去异国他乡观看体育比赛,但更多的人是通过电视来观看体育比赛的。而事实的发展证明,在奥运会期间,电视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很显然,电视收视率的大大提高,使广告公司也因此大发横财。

彼得尤伯罗斯看准了这举办奥运会的第一桶金子,他决定拍卖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要拍卖就要有一个价格,于是有人就向他提出最高拍卖价格1.52亿美元。尤伯罗斯听后,笑着说:“这个数字太保守了,还不止这些。”他手下的人都用一双惊奇的眼睛望着他。这些人一致认为,1.52亿美元都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而且在历史上也绝无仅有。那些嗜钱如命的生意人能够拿出这样一大笔钱就已经不错了。大家都觉得他的胃口太大了。

精明的尤伯罗斯早就看出了助手们的心思,不过只是笑了一下,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知道,这一仗关系重大,对以后的计划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于是,他决定亲自出马,来到了美国最大的两家广播公司进行游说,一家是美国广播公司(ABC),一家是全国广播公司(NBC)。同时,他又策划安排了几家公司也参与竞争。一时间报价不断上升,出乎人们的意料,仅电视转播权的拍卖一项就获得资金2.8亿美元,这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第二,拉赞助单位。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也是各个大企业之间的广告竞争,因为很多大企业都企图通过奥运会宣传自己的产品。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尤伯罗斯设法巧妙地加剧了这种竞争。奥运会组委会作出了这样的规定:本届奥运会只接受30家赞助商,一类产品仅选择一家,每家至少赞助400万美元,赞助者可以取得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某项产品的专卖权。在这种有选择的竞争诱惑下,各家大企业都纷纷抬高自己的赞助金额,希望在奥运会上取得一席之地。

以饮料行业为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两家竞争十分激烈的对手,两家都有志在必得的想法。可口可乐采取的战术是先发制人,一开价就喊出了1250万美元的赞助标码。百事可乐根本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对手拿走了奥运会的专卖权。

而在照片胶卷行业就更具有戏剧性了。在美国,乃至在全世界,柯达公司的名气都是响当当的,自己也认为是“老大”,摆出来“大哥”的架子,与组委会讨价还价,不愿意出400万美元的高价,拖了半年的时间也没有达成协议。就在这个时候,日本的富士公司乘虚而入,拿出了700万美元的赞助费买下了奥运会的胶卷专卖权。消息传出之后,柯达公司十分后悔,懊恼之余,把广告部主任给撤了。

由此可见,当时竞争的激烈程度。最后经过多家公司的激烈竞争,尤伯罗斯获得了3.85亿美元的赞助费。

第三,“拍卖东西”。在别人那里,奥运会是赔本的买卖,但对尤伯罗斯来说却不一样,他手中拿着奥运会的王牌,在各个环节都让富豪们及有钱的人掏腰包。

火炬传递是奥运会的一个传统项目,每次奥运会都要把火炬从希腊的奥林匹克村传递到主办国和主办城市。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传递路线全程高达15000公里,最后传到主办城市洛杉矶,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

以尤伯罗斯为首的奥运会组委会在传递上又开始做文章,他们规定:凡是参加火炬接力的人,每个人要交3000美元。很多人都认为,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是人生中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拿3000美元参加火炬接力也“值”。就是这一项,他就又筹集了3000万美元。

另外,奥运会组委会还规定:每个厂家要到奥运会做生意,必须赞助50万美元才可以去,结果,有50家杂货店或废品公司出了50万美元的赞助费,获得了在奥运会上做生意的权利。

除此以外,组委会自己还制作了各种纪念品、纪念币等,以高价出售……

洛杉矶奥运会不但没花美国政府和洛杉矶市政府的一分钱,而且还盈利2.5亿美元,创造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奥运会的举办权成了各个国家争夺的对象,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尤伯罗斯之所以能够在危难之中创造奇迹,关键是因为他的奇思妙想和果断决策的能力,他善于发现可以赚钱的东西,善于发现市场的竞争点,更重要的是他有极强的创新精神,他能在困境中及时捕捉关键的机会并能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

不要以为创新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产生创新的灵感;也不要以为现在有那么多的创造发明,自己已经“无新可创”了。只要是“有心人”,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就会找到出路。

4、利益当前,适当取舍

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道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当利益摆在面前时,是否要放弃,这既是一种取舍的体现,更是一次决断意识的体现。

1899年,约瑟夫霍哈出生于波罗德海沿岸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里。由于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约瑟夫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母亲来到美国谋生。他14岁时就开始混迹于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露天市场里,注意当时的金融动态了。

17岁,虽然还很年轻,但是,他已有3年股市行情的经验了,约瑟夫自信有能力独立开创自己的事业了。他辞去了爱默生留声机公司的职位,依靠仅有的255美元,开始创构自己的金融基业了。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可是这句话在他这里似乎失灵了。作为股票场外的市场经纪人,依靠这仅有的255美元,居然能一帆风顺。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竟利用股票差价的买进与卖出净赚16.8万美元,创造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奇迹。

他为自己购置了一套漂亮的衣服,为受尽苦难的母亲买了一幢宽大的房子。此时的他不禁沾沾自喜地想到,对于金钱的管理,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有犹太人那样的天赋。可是很快,他便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约瑟夫不听别人的劝告,固执地用低廉的价格买下了雷卡瓦那钢铁公司,结果由于战争迅速结束,雷卡瓦那钢铁公司的股票暴跌,他也赔得只剩下4000美元了。本想做一次聪明的投机生意,赚一笔大钱,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约瑟夫的公司已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了。

通过这次失败,他深切地体会到:除非十分了解内情,否则千万不要只图眼前利益,去买减价的东西。这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金融家的肺腑之言。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又决定重新白手起家,坚定地走下去。

的确,对于金钱,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有犹太人那样的天赋。1924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未列入证券交易所买卖的某些股票实际上有很大的利润可图,而这些股票并不被某些金融大亨所看重。而且,买卖这种股票虽然周期略长,但风险却极小。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这正是摆脱目前困境的最佳时机。于是,他毫不犹豫,立即放弃了证券的场外交易,把精力放在了这些股票的交易行情上,开始做起未列入证券交易所买卖的股票生意。

起初,由于资金不足,他只能购进少量股票,做着薄利多销的经营。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他终于开办了自己的证券公司--霍希哈证券公司。到1928年,约瑟夫已成为一个成功的股票经纪人了,他的公司每月利润都达到20万美元左右。这一年,他刚满28岁。初出茅庐的他,在当时美国的金融界已经有了令人羡慕的一方领地。约瑟夫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不为眼前利益所动,能够在貌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的危急关头悬崖勒马。

纽约的股票交易变化快速,阴晴不定。第二年春天,股票交易轰轰烈烈,一浪高过一浪,股价也像疯了一样愈炒愈高。人们都疯狂地跑去做股票生意,似乎人人都看到了一个遍地黄金的大好时机。

本来,约瑟夫也准备用50万美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买一席单,但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放弃这个念头。后来,他回忆道:“当你发现连医生都停业去做股票投机生意的时候,那么,一切都已经乱了。大户买进公益事业股票,然后又把它们抬高价码抛出,这真令人害怕。所以,我在8月份就把全部股票抛出,结果在股票大幅降价之前净赚了400万美元。”就这样,约瑟夫坚定不移地在世界金融市场中开拓前进,最终成了世界金融领域的骄子。别人都赔得一塌糊涂,而他却赚了400万美元,这当然是个奇迹。 k38jFhwA0BQBidK6x005oKxD/FaRdri8iEgRnnLRj9av/sO2alyyNNdkJlakmVf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