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章打破常规,老套路中寻找新突破2

艾柯卡还邀请各大报纸的编辑到迪特南斯为新车大造声势,他供给每人一部“风神”车进行大赛,同时还邀请200名记者亲临现场采访。这样吸引了大量普通观众,间接地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艾柯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巧妙地使用了障眼法,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赛车活动,实际上,这是一次极富广告韵味的宣传活动。事后有数百家报纸、杂志争先恐后地报道了“风神”车大赛的盛况。

艾柯卡并不仅仅满足报纸传媒的造势,他把精心策划的宣传攻略进一步拓展到了电视领域。选择电视媒体做宣传,其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广告宣传的覆盖面,提高产品知名度,从而使产品家喻户晓。从“风神”上市一开始,各大电视网就不厌其烦地每天重复播放“风神”车广告。

这部电视广告片也是经过周密策划的,而且艾柯卡还花巨资启用了国内广告界最强的阵容。它是由汉森广告公司制作的,其内容是: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中,一个渴望成为一流赛车手的年轻人,驾驶着漂亮的“风神”车在飞驰。随后飞扬的风沙逐渐形成了广告词“出人意料”。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令每一个看过此广告的人都久久难以忘怀。

艾柯卡的目标是让每一个角落里的人都能了解“风神”汽车的优越性,因此他还竭尽全力在美国各地最繁忙的17个飞机场和360家假日饭店展览“风神”汽车。以实物广告形式激发人们的购买欲,并且选择最显眼的停车场,竖起巨型的“风神”广告牌以吸引过往的行人。

在上述计划完好地付诸实施以后,艾柯卡还向全国各地几百万小汽车车主,寄送广告宣传单和实物。此举是为了达到直接促销的目的,同时也表示公司忠诚地为顾客服务的态度和决心。

毫无疑问,艾柯卡导演了一部称得上具有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之势的广告巨片,在上述几大步骤实施后的一周内,“风神”便轰动整个美国,风靡一时。

在“风神”上市的第一天,就有超过数以万计的人涌到福特代理店购买或预订,大大突破原先设想的销售量为8000部的广告指标,后来销售数字增加到20万部,取得空前的成功。

这一骄人的成绩,使艾柯卡一举成为“风神车之父”。由于艾柯卡策划有方,取得了成功,被破格提升为福特集团的总经理,很多美国人把他看成是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电视广告作为传媒业新兴的骄子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艾柯卡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在投入巨资的同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不仅推销出一辆辆崭新的汽车,更把自己成功地推向企业管理的前沿。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利”与“善”的因果关系链的终端就是令人心动的机遇。任何一名成功的营销人士都懂得了解顾客的情况,因为这是制定灵活多变的营销政策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

同样,在解决一些事情的时候,也要勇于打破常规,把握机遇,在老套路中寻求突破,这样会把事情解决得更好。

6、把着眼点放在对方得意处

从对方得意的地方说起,这是办事速成的一条捷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得意的地方,不管别人怎样看,他都坚持自己的看法。办事时,如果能预先清楚对方得意之处,并在沟通中有意无意地提到,会令对方心生好感,这样,办事会更顺利一些。

一偏僻小学无钱修缮校舍,校长多次按规定层层请示上级,却始终没有回音,不得已之下,校长决定向本市水泥厂的经理求援。

校长之所以打算找该经理,是因为这位经理重视教育,曾捐款一万元并发起成立“奖教基金会”。

遗憾的是,听说近两年由于国家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实行达标验收,该厂治理污染用去了一大部分资金,使经营有了一定的困难。校长深感希望渺茫,但是想到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只好“背水一战”。

经过准备后,校长敲开经理办公室的门。校长:“经理,久闻大名。我近日在省城开会再一次听到教育界同仁对您的称赞,实是钦佩!今日散会返校,途经贵公司,特来拜访。”

经理:“不敢当!过奖了。”校长:“经理您真是一位远见卓识的人,首创‘奖教基金会’。不但在本市能实实在在地支持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您的思想的影响力很大。‘奖教基金会’由您始创,如今已由点到面,由本市到外市,进而发展到全国许多地区,真可谓闻名遐迩……”

校长紧紧围绕经理颇感得意之处展开谈话,夸得经理满心欢喜。

此时,校长诉说了自己的“无能”和悔恨,“身为校长,明知校舍摇摇欲坠,干扰学生的学习,危及师生的生命安全,却束手无策。要是教育界领导都能像经理这样,真心实意爱护人才,支持教育,只要拨一万元钱就能卸下我心头的重石,可是至今申报十几次,仍不见分文。”

听到这里,经理的脸上立刻起了微妙的变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校长,既然如此,你就不必再打报告求三拜四了,一万元钱我捐献给你们。”校长听完后,非常高兴,他紧紧握住经理的手,表示由衷的感谢。

这位校长可谓精明之人,他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用美誉推崇的方式打动了对方并获得了募捐。首先,他对经理远见卓识,首创“奖教基金会”的行为,从思想影响到实际成效给了充分的肯定和恰当的赞扬,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其次,悲诉自己的“无能”和悔恨,得到了对方的同情,从而深深地打动了对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称赞对方得意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对对方人生价值的肯定,有谁不喜欢自己得到社会的承认呢?看到他人的闪光点,既是对奉献者的尊重,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良知。

求他人办事,很多时候必须在他人身上细思量、狠下功夫,最好不要把所要办的事情直接说出来,而是要从对方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这是说服对方的关键所在,选中了切入点,事情可能会大功告成。

海蓝集团公司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在费城建造一幢办公大厦,一切都照原定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大厦接近完工阶段的时候,负责供应大厦内部铜器装饰的承包商却宣称,由于情况变化,他无法如期交货。如果这样,整幢大厦都不能如期交工,公司将承受巨额罚金。

经过协商与洽谈却仍没效果。于是杰克奉命前往纽约,当面说服铜器承包商。

“你知道吗?在布鲁克林区,用你这个姓名的,只有您一个人。”杰克先生走进那家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之后,立刻就这么说。董事长有点吃惊,“不,我并不知道。”杰克先生说:“今天早上,我下了火车之后,就查阅电话簿找您的地址,在布鲁克林的电话簿上,有您这个姓的,只有您一人。”“我一直不知道。”董事长说。

这时,他很有兴趣地查阅着电话簿。“嗯,这是一个很不平常的姓,”他骄傲地说,“我的家族是从荷兰移居纽约,几乎有二百年了。”几分钟过去了,他继续说到他的家族及祖先。

当他说完之后,杰克就恭维他拥有一家很大的工厂,杰克先生说他以前也拜访过许多同一性质的工厂,但跟他这家工厂比起来就差得太多了。“我从未见过这么干净整洁的铜器工厂。”杰克如此说。

“我花了一生的心血创建了这番事业,”董事长说,“我对它十分骄傲。你愿不愿意到工厂各处去参观一下?”杰克爽快地答应了。

在参观过程中,杰克恭维他的组织制度健全,并告诉他为什么他的工厂看起来比其他的竞争者要高级,以及其好处在什么地方。杰克还对一些不寻常的机器表示赞赏,这位董事长就宣称是他发明的。他花了不少时间,向杰克说明那些机器如何操作,以及它们的工作效率多么良好。

中午到了,他坚持请杰克吃中饭。到这时为止,杰克却一句话也没有提到此次访问的真正目的。吃完中饭后,董事长说:“现在,我们谈谈正事吧。我知道你这次来的目的。我没有想到我们的会面竟是如此愉快。你可以带着我的保证回到费城去,我保证你们所有的材料都将如期运到,即使其他的生意会因此延误也无所谓。”

杰克并没有开口要求,就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东西。那些器材及时运到后,大厦就在契约期限届满的那一天顺利完工了。

在求人办事之前先赞扬对方一番,就好像牙医用麻醉剂为病人治牙病一样,病人仍然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剂却能减轻苦痛,最后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在办事过程中,要想说服一个人而又不伤和气,不遭人讨厌,应该学会从称赞和满足对方入手。

7、白脸与黑脸要换着演

人生就如一个大舞台,谈判亦如此,谈判双方在这个舞台上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然是演戏,就少不了黑脸和白脸之人。若想要演好这出戏,黑脸与白脸应该相互配合,成为舞台的主宰。

有一次,亿万富翁休斯计划购买几十架飞机,谈判开始时,休斯亲自出马与飞机制造厂商洽谈,但却怎么谈都谈不拢,最后这位大富翁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休斯仍旧不死心,他决定找一位代理人,帮他出面继续谈判。休斯告诉代理人,他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只要能买到他最中意的那十几架,他便满意了。

而谈判的结果是,这位代理人居然把他所要的那些飞机全部买到手。休斯十分佩服代理人的本事,便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代理人回答:“其实也没有什么困难,每次谈判一陷入僵局,我就问他们,你们到底是希望和我谈呢?还是希望再请休斯本人来谈呢?经我这么一问,对方就说,算了,那就照你的意思办吧!”

这位代理人的谈判技巧就是利用了“白脸”和“黑脸”的战术,而要使用这种战术,就需要有两名谈判者,两名谈判者不可以一同出席第一回合的谈判。

两人一块儿出席,若是其中一人给对方留下了不良的印象,必然会影响其对另一人的观感,这对第二回合的谈判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首先出现的谈判者唱的必须是“黑脸”,他的责任在于激起对方“这个人真不好惹”、“碰到这种谈判的对手真是倒霉”的感觉,如此,在认识问题上,就给对方一个高度。而第二位谈判者唱的自然是“白脸”,也就是扮演“和平天使”的角色,使对方产生了“总算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就这样,二者交替出现,轮番上阵,直到谈判达到目的为止。

不过,这样的战术,只能用在对方极欲从谈判中达成协议的场合中。当对方有意借着谈判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是不会因对第一个谈判者的印象欠佳,而中止谈判的。

所以,在谈判前,先设法探求对方对谈判所持有的态度,如果是“可谈可不谈”,那么“白脸”与“黑脸”战术便派不上用场了,还需要另谋出路。

“白脸”与“黑脸”战术的功效,实际是源自第一位谈判者与第二位谈判者的“起承转合”。第二位谈判者就是要利用对方对第一位谈判者所产生的不良印象,继续其“起承转合”的工作,让对方感觉还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谈判的时候,参加者通常不止一人。在这种“以一对多”或“以多对多”的谈判中,最适合采用的方法就是抓住主要点,采取进攻。实际上,谈判对手中握有最终决定权的,不过是其中一人而已。在此,姑且称此人为“敌方组长”,称其余的谈判副将们为“敌方组员”。“敌方组长”是在谈判中需要特别留意的人物,但这并不是说要忽略“敌方组员”的存在。

谈判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你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说服“敌方组长”,在这种形势下,就应该转移目标,向“敌方组员”展开攻势,让“敌方组员”了解你的主张,再借由他们来影响“敌方组长”。这也相当于“白脸”与“黑脸”的相互配合与互换,这样的过程也许较一般谈判辛苦,但是,既然要谈判,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持之以恒,再接再厉,才能获得谈判的最后成功。

如果无法说服“敌方组长”或者“黑脸”,就要另辟蹊径,把攻击的矛头指向“敌方组员”或者“白脸”。这正如古时候的攻城掠地一样,只要先拿下城外的要塞,就可以围而攻之了。办事情也如此。 K4P7K2R24w7KqG242Hm7ChCMwJmZIlv/Kp8V0BTCSbOWf8WEKIJkd/9bxyXKS3L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