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谨慎做事,细节影响你的效率1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句话中辟乾坤。”办事需要小心谨慎,你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都会给对方以触动,影响到对方给你的判断和决定。所以,千万不要因为不注意小细节而踩到对方的雷区,最后得不偿失。

1.不要揭开别人的隐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有时难免做一些不适当的事,甚至是错误的事。而每个人又都不愿自己的错误或隐私在公众面前被揭开,因此,在指出对方错误时,要把握好分寸,既要指出错误,又要给人留面子。

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

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对方的错处或隐私,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但不可过分,只须点到为止。

在一家星级酒店,一位外宾吃完一道茶点后,顺手把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悄悄地“插入”自己的西装内衣口袋里。

这一切被服务小姐看在眼里,她不露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擎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绸面小匣子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景泰蓝食筷爱不释手。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经餐厅主管批准,我代表本店,将这双图案最为精美并且经严格消毒处理的景泰蓝食筷送给您,并按照大酒店的‘优惠价格’记在您的账簿上,您看好吗?”

外宾当然明白这些话的弦外之音,当即表示了谢意后,随即解释道:自己多喝了几杯酒,头有点晕,误将食筷放入内衣袋里。并借此“台阶”说:“既然这种食筷不消毒就不好使用,我就‘以旧换新’吧!”说着取出内衣口袋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上,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不失风度地向付账处走去。

这位服务小姐做得可谓恰到好处,既给对方留了面子,又把事情圆满解决了。

另外,当对方自己由于某种原因处于尴尬境地的时候,同样你也可以为对方留足面子。既能使当事者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这才是最巧妙的办事智慧。

有时遇到意外情况使对方陷入尴尬境地,这时,你在给对方提供“台阶”的同时,如能采取某些妥善措施,及时为对方面子上再增添一些光彩,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会使对方更加感激你。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找到一份工作是很困难的。有位小女孩幸运地在一家高级珠宝店找到了一份销售珠宝的工作。

一天,珠宝店里来了一位衣衫槛褛的青年人,那人满脸悲愁,双眼紧盯着柜台里的那些宝石首饰。

这时,电话铃响了,女孩去接电话,一不小心,碰翻了一个碟子,有六枚宝石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拾起其中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到。

此时,她看到那位青年正惶恐地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意识到那第六枚戒指在哪儿了。当那青年走到门口时,女孩叫住他,说:“对不起,先生!”

那青年转过身来,问道:“什么事?”

女孩看着他微红的脸,一声不吭。

那青年又补问了一句:“什么事?”

女孩这才神色黯然地说:“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找工作很难,是不是?”

那位青年很紧张地看了女孩一眼,变红的脸才浮出一丝笑意,回答说:“是的,的确如此。”

女孩说:“如果把我换成你,你在这里会干得很不错。”

终于,那位青年退了回来,把手伸给她,说:“我可以祝福你吗?”

女孩也立即伸出手来,两只手握在了一起。女孩仍以十分柔和的声音说:“也祝你好运!”

那青年转身离去了。女孩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盗窃案,在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不外乎大叫抓偷窃者或报警。

但是,这位女孩却巧妙地运用了暗示,既没惊慌也没声张,使小偷归还了偷窃物,那小偷也没有当众出丑,体面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假如那女孩大喊大叫,说不定她还会受到伤害。

暗示是一种既温和婉转又能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的谈话艺术,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

说话者特意说些与本意相关的话语,以表达本来要说的意思。这是处理事情中的一种缓冲方法,它能使本来也许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领悟到真正的含义。

暗示的显著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够诱导对方去领会你的话,去思考那言外之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委婉暗示的话,不论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是劝说对方,都能比较适应对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对方容易赞同,接受你的说法,进而也就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生活中有很多尴尬的事情发生,如果直截了当,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甚至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此时,不妨巧妙地旁敲侧击,用暗示的方式重击他的“隐痛”,将会起到明显的效果,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会伤了和气。

2.赞扬是成功的敲门砖

求人办事,很多时候必须在他人身上细思量、狠下功夫,做到细致入微。而赞扬他人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默壳集团公司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预定于一个特定日期之前,在费城建立一幢高大的办公大厦,一切都照原定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大厦接近完工阶段时,突然,负责供应大厦内部铜器装饰的承包商宣称,他无法如期交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整幢大厦都不能如期交工,公司将承受巨额罚金。

长途电话、争执、不愉快的会谈,许多努力都没效果。于是杰克奉命前往纽约,要当面说服铜器承包商。出发前,他仔细考虑了如何顺利完成任务的相关细节。

“你知道吗?在布鲁克林区,用你这个姓名的,只有你一个人。”杰克先生走进那家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之后,立刻就这么说。

董事长有点吃惊:“不,我并不知道。”

“哦,”杰克先生说,“今天早上,我下了火车之后,就查阅电话簿找你的地址,在布鲁克林的电话簿上,姓你这个姓的,只有你一人。”

“我一直不知道。”董事长说。他很有兴趣地查阅电话簿。“嗯,这是一个很不平常的姓,”他骄傲地说,“我这个家族从荷兰移居纽约,几乎有二百年了。”

一连几分钟,他继续说到他的家族及祖先。当他说完之后,杰克就恭维他拥有一家很大的工厂,杰克先生说他以前也拜访过许多同一性质的工厂,但跟他这家工厂比起来就差得太多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干净整洁的铜器工厂。”杰克如此说。

“我花了一生的心血建立了这个事业,”董事长说,“我对它十分骄傲。你愿不愿意到工厂各处去参观一下?”

杰克爽快地答应了。在参观过程中,杰克恭维他的组织制度健全,并告诉他为什么他的工厂看起来比其他的竞争者高级,以及好处在什么地方。

杰克还对一些不寻常的机器表示赞赏,这位董事长就宣称是他发明的。他花了不少时间,向杰克先生说明那些机器如何操作,以及它们的工作效率多么良好。他坚持请杰克吃午饭。

到这时为止,你也一定注意到,杰克一句话也没有提到此次访问的真正目的。

吃完中午饭后,董事长说:“现在,我们谈谈正事吧。我知道你这次来的目的。我没有想到我们的相会竟是如此愉快。你可以带着我的保证回到费城去,我保证你们所有的材料都将如期运到,即使其他的生意会因此延误也无所谓。”

杰克先生甚至未开口要求,就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东西。由于那些器材及时运到,大厦就在契约期限届满的那一天完工了。

用赞扬对方的方式开始,就好像牙医用麻醉剂一样,病人仍然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却能消除苦痛。要想改变一个人而不伤感情,不引起憎恨的话,应该学会从称赞和满足对方人手。

3.处处留心,才能把事办好

一个人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须时时刻刻向别人学习,学习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这就要求每个人必须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做到处处留心,不放过身边每个细节。

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秦和李明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大型农贸市场,二人开始干的都是一样的工作,从最底层干起。但不久后,小秦好像受到总经理的特别青睐,一再被提升,实现了职场的三级跳,从职员到领班最后直到部门经理。李明却一直在最底层混,而且也没有被提升的迹象。李明始终不明白,自己工作并不比小秦弱,可是为什么呢?他在反问自己。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表达了对总经理的强烈不满,抱怨说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李明这个人,工作肯吃苦是毫无疑问的,但似乎还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一时还讲不清楚,凭口说他也不服。这时,总经理忽然有了个主意,这也许能够让李明知道他为什么不被提拔了。

“李明,”总经理说,“现在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市场上有什么卖的。”

李明点头应是,迅速跑了出去。他很快就从市场回来了,说道: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菜农拉了一车白菜在卖。

“那车白菜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

“这个……我还没有问。”说完,李明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

“价格是多少?”李明还是不知道,无奈再次跑到市场上。

李明回来后,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你先休息一会吧,看看同样的一件事情,小秦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小秦对他说:“小秦,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小秦也很快从集市回来了,他向经理说:“市场很冷清,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菜农在卖白菜,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还不错,我带回两棵白菜让总经理看看。另外,这个农民告诉我,过一会儿,他还将拉来几箱西红柿,据我看价格还比较合理,我还留了那个菜农的电话,什么时候要货可以给他打电话。”

这时,总经理看了看脸红的李明,认真地对他说:“职位的升迁不仅是要靠肯吃苦,而且还要靠能力,靠工作中的细节。眼下你最好再学一段时间,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做的,你就会进步了。”

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发现,在以能论职的同时,要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须关注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并且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生活中,很多人在训斥别人不会办事时,常说这样的话:“没吃过肥羊肉,还没看过肥羊走吗?别人办事为什么那么好,你不会,难道还不会学吗?”说这样话的人,虽然有点自以为是,但却清楚地点明了一个简明而实用的道理:那就是通过细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可以学到很多办事技巧,提高自己的能力。

话还得说回来,一个人办事是否周全、细致、圆滑,固然与他的天生素质有关系,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那些受人欢迎,办事能力强的人,有很多东西都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培养、锻炼出来的,绝非天生的。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工作中,每个人身边都有能说会道,办事干练的人,这些人的言行举止都是我们应仔细注意观察和学习的。学习他们如何与领导说话,如何求同事帮忙等细节。然后,动动脑筋分析一下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看看他们这样做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样,时间长了,你也就能成为会办事的人了。

舞蹈家冯某对北京某大酒店的一位门厅服务员,就曾做过细心的观察。当他第一次来到该酒店的时候,这位服务员向他微笑致意:“您好!欢迎您光临我们酒店。”时隔不久,当他第二次来到该店的时候,这位服务员马上就认出他来,边行礼边说:“冯先生,欢迎您再次到来,请里边走。”随即陪同冯先生上了楼。几个月后,当冯先生第三次来到该酒店大门时,那位服务员笑容满面:“欢迎您又一次光临。”冯先生十分高兴地对他的朋友说:“不呆板,不机械,很灵活,工作很仔细!”

这位服务员应当受如此表扬。他不仅能够根据实际情境的变化运用不同的客套话,而且观察仔细,充分展示了他对工作的热爱和说话的艺术。

在平常的生活中,每个人观察和学习他人的机会很多,亲自锻炼的机会也不少,这时就要仔细一些,认真一点。比如,在家里,来了客人,在应酬客人的时候,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在单位里,看客户怎样与领导洽谈,掌握其中的细微变化。只要做个处处留心的人,认真观察学习,就能提高我们的办事能力。

4.办事时,注意运用礼貌语

谈吐有礼貌,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融洽彼此的感情。不要小看说话的用语问题,一般来讲,一个办事比较顺的人,谈吐都是很讲究的,因为他们懂得良好的谈吐可以为他们增光添彩。

办事重视细节的人往往善于说话,而这些善于说话的人也很容易办成事。因此要想顺利办事,必须培养良好的谈吐。

人类用来沟通的工具或媒介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语言和文字,也有态度、表情和姿态等。而其中最普遍、最有效的工具则是语言,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沟通都是由语言来完成的。由此可见,良好的谈吐对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有位名叫亚诺本奈的小说家曾说:“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冲突都起因于恼人的声音、语调以及不良的谈吐习惯。”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你就会发现身边人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谈吐的缺陷导致个人事业的不幸或危害所服务机构的荣誉与利益,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父子不和、夫妻离异、兄弟反目乃至人际关系的紧张恶化。

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谈吐习惯,不仅能够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办事也比别人更易于成功。反之一个人如果谈吐有障碍或者表达能力不足,则会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甚至被人低估了能力。

你也许会发现,办事注意细节的人平常说话有许多口头的“敬语”,可以用来表示对人尊重之意。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敬语,它们会给说话的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请问”有如下说法:借问、动问、敢问、请教、借光、指教、见教、讨教、赐教等;“打扰”有如下词汇:劳驾、劳神、费心、烦劳、麻烦、辛苦、难为、费神、偏劳等等委婉的用词。如果你在办事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这些词汇,那么相互间定可形成亲切友好的气氛,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口角。

当你在和人相见的时候,道一声“你好”,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可不要小瞧这声问候,它传递了你的丰富信息,表达了你的尊重、亲切和友情,显示了你的礼貌、教养和风度。

在国际上,日本人说话的时候,善于说“谢谢”。有人曾经做过统计,一个在百货公司工作的日本职员,最高一天平均要说571次谢谢,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被认为不是一个好职员。这个数字或许有些夸张,但有一点须承认,顾客如果买了东西,营业员对他说声“谢谢,欢迎再来”,顾客自然很高兴;如果顾客不买东西,只是逛了一圈,你仍对他说声“谢谢,欢迎光临”,那么顾客再买东西的时候,当然愿意来这样的场所买。

美国人说话则爱说“请”。说话、写信、打电报都用,如请坐、请讲、请转告。美国人即使在打电报时,宁可多付点电报费,也绝不省掉“请”字。正因为这样,美国电话总局每年从请字上就可多收入一千万美元。

在欧洲,英国人说话少不了“对不起”这句话,凡是请人帮助的事情,他们开口总少不了对不起。比如,对不起,我要下车了;对不起,请给我一杯水;对不起,占用了您的时间。更让人值得学习的是,英国警察对违章司机就地处理时,先要说声“对不起,先生,您的车速超过规定”。如果一旦发生两车相撞的事故,双方都先彼此说对不起。在这样的气氛下,双方发生争吵的几率自然降低了。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我们发现我们自己似乎还欠缺了点,有些人做得还不够。比如马路上,骑车者碰倒了行人,有的骑车者会先发难:“长眼没有!你怎么不闪开?”而被撞者是受害方,自然不会让步。于是,双方开始谩骂,甚至于发生厮打的事情。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假如骑车人开始真诚地说声“对不起,您没伤着吧”,被撞者再大度一些,一场争吵也许就避免了。

人们说,一滴甜蜜糖比一斤苦汁能捕获到更多的苍蝇,的确不错。良好的谈吐,会令人心花怒放,洋溢着和谐的气氛。

语言沟通与个人的人格特质关系密切。人格是一个人恒常固定的行为模式。要想改善语言的沟通办事能力,可以参照以下建议:

学会赞扬别人。赞扬别人要对事赞扬,并表示真诚的意愿,而非做作;

尽量避免争辩,因为它是伤害人际关系和友谊的毒箭,任何事情都要以商量和协调为第一选项;

说话不可任意下断言,也不说扫兴话。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不要借嘲弄来讽刺别人;

说话的时候,语气要温和客气,即便自己不满和愤怒,也要用客气的语气来处理,顶撞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避免采取教训别人的态度对待人,或者为了面子而勉强接受他人的意见,那对彼此都无好处。要平心静气地讨论问题的本身,对事而非对人;

要学会聆听别人说话,欣赏别人的意见,仔细分析他人说话的意思。要常常提醒自己,任何难题都会解决;

当你被他人激怒的时候,应该控制自己,对自己说“让我想想”,争取十几秒钟的时间,让自己不说话。这样,你的情绪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过激的语言也就不致脱口而出。

今天,说话在办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它对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办事过程中把握住良好的谈吐细节,会使你事半功倍。

5.善于了解、精于观察

一个善于习惯性地了解、观察他人的人,就会比其他人更能获得宝贵的社会经验财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人战胜自我,比战胜别人还要困难,这句话在李嘉诚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在经历了父样去世、自己辍学的凄惨现实后,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只有放下书包,走向社会去挣钱来养活家人。几经努力,李嘉诚终于凭着毅力、韧性和真诚在港岛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一份工作。

工作并不容易,他必须每天凌晨5时左右赶到茶楼,为客人准备茶水茶点,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

舅父送了一只小闹钟给他。李嘉诚就把闹钟调快10分钟,每天都最早一个赶到茶楼,最后一个离开。

这个习惯,他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李嘉诚的手表始终是快10分钟,成为商界交口赞誉、津津乐道的美谈。

但是,并没有人知道李嘉诚这一真诚敬业树立的口碑,赢来了多少人的敬佩和信服,而又因此给他带来了多少生意。

茶楼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三教九流,无所不容。

李嘉诚是个有心计的人,他绝不放过这个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的绝佳场所和机会。他在努力干好每一件事的同时,给自己定了两门必修功课。

其一是时时处处揣测茶客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然后找机会验证。

其二是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在高兴之余掏腰包。

李嘉诚对顾客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了如指掌。如谁爱吃虾饺、谁爱吃干蒸烧麦、谁爱吃肠粉加辣椒、谁爱喝红茶、谁爱喝绿茶、什么时候上什么茶点,李嘉诚心中都有一本账。

正是这一点,他能赢得顾客并能让顾客乖乖掏钱,自然也获得了老板的欢心。功夫没有白费,李嘉诚是春茗茶楼加薪最快的堂倌。

李嘉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自觉训练,使他赢得了作为一个堂倌十分出色的业绩,并迅速地了解了社会和各种各样的人。

茶楼也是一个生意信息场所,李嘉诚从茶客的谈话中暗自学到了许多做生意的诀窍。

自觉养成观察人的习惯,对李嘉诚日后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推销员,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基础。李嘉诚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富豪的巅峰。

需要说明的是,李嘉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为生活所迫后天有意培养的。

成事在天,谋事却在人。要从商,必须得用心。做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只要你肯花费心思,都会有所收获。

6.拒绝他人的小技巧

每个人都有过向别人提出要求,而被人直接拒绝的感受,这种感觉的确不好受。但是,人生就是需要不断地说服他人,以求合作发展;反过来,人生也是不断地遭到拒绝和拒绝他人的过程。如果能把拒绝的话说得有方有圆,那么自己就会进可攻退可守了。

在社会交往中,有人需要你帮忙,但你却由于某方面原因而不能帮他时,就需要拒绝他。而直截了当说出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也怕别人误解。为此,我们就必须掌握拒绝他人的技巧。

在拒绝他人时,关键要态度和蔼。不要在他人刚开口要求时,就断然拒绝他,不要对他人的请求迅速采取反驳的态度,或流露出不高兴的表情,或者去藐视对方,坚持永不会妥协的态度等,这都是不妥当的方式。应该以和蔼可亲诚恳的态度,用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应对。

拒绝对方时,要明确说出事实。要据实言明,不要采取模棱两可的说法,这样会导致对方摸不清你的真正意思,而产生许多误会,这就容易使彼此之间产生一种隔膜,关系越来越淡。

拒绝时,千万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你有过帮助的人来拜访你,要你帮他做事。为了情面,的确是非常难以拒绝的。不过,只要你能表示出尊重对方的意愿,率直地讲出自己的难处,相信对方也会理解你、谅解你。

拒绝对方,也要给对方留一个退路,留一个台阶下,也就是说要给对方留面子,要能让他自己下梯子。你必须自始至终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当你完全听完对方的话后,心里有了主意时,再来说服对方,就不会使对方难堪了。

有时拒绝不能把话完全说死,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某个异性当面向你表示爱意,如果你不乐意接受其爱,就可用拖延法说“不”。他邀你跳舞,你可以这样回答:“以后吧,有时间我会约你的。”

在拒绝人时,如果自己很有把握可以拒绝对方,只管与对方面对面相坐。如果要拒绝的是一个“难缠”的人,拒绝他时,最好不要和他视线直接接触,选择位置时要以斜、横为佳。

当你知道怎样选择地点来拒绝对方时,你还要注意到时机问题。有时候,拖延一段时间,选择一个好机会,再予以拒绝,会使得原来紧张的局面完全改观,这也是一种拒绝人的技巧。

你需要拒绝人时,不妨用下列方法试一试:

(1)有意推托

如“我转告她一声倒是可以,就是怕她误会了,还是你直接同她说为好”。“这件事由我出面恐怕不会太好吧”。

(2)尽量回避

“哦,是这样呀,我没看清楚”,“我没注意,也不是太清楚”。

(3)故意拖延

“今晚还有事,以后再说吧”。

(4)保持沉默

“嗯,让我再考虑考虑……”

(5)另有选择

“好是好,不过我更喜欢……我想那个会更好。”婉言回绝。“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这样做,对你我都没有好处,你仔细想想。”

说起海瑞这个名字,大部分人都会把清官这个两个字与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的确,他是明朝中一位品格刚正、耿直、廉洁的清官,百姓都称他为“海青天”、“活包公”。

海瑞为官一生,为民为国操劳一世,反对一切邪恶势力。在海瑞所到之处,贪官均闻风丧胆,百姓欢迎。

海瑞之所以是一个受百姓爱戴的清官,与他懂得如何巧妙地拒绝一些“小人”的要求是分不开的。

一次,在海瑞严厉地处罚仗势侵夺民田的董其昌时,一些官员来替董其昌解围,对海瑞说:“圣人不做过分的事。”

海瑞却说:“诸公岂不知海瑞非圣人耶!”仅仅一句话,就把说客顶了回去。这句话既巧妙地表达了海瑞秉公执法严办董其昌的决心,又使得说客碰上了软钉子,无言以对,这是在拒绝一些“小人”要求时最好的办法。

人活在世上,总会有些同窗好友,或同志、同事等朋友,相处的日子久了,自然会相互求帮忙。如果我们能办到的话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办,假若朋友提出的某些要求很过分,我们不能办到,不是我们个人力所能及的时候,这就出现了如何拒绝他人的问题。很多人往往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感到很棘手,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拒绝,明知道一些事情办不成,可又怕伤害了朋友之间的友谊,而应承下来。那么怎样开口拒绝,才不会伤害对方呢?

这就需要在拒绝时,让对方了解你之所以拒绝的苦衷和歉意,而且说话态度要诚恳,语言要温和。

尽量避免模模糊糊那一类的回答。如我再考虑考虑等,这种讲法或许你自己认为表示拒绝了,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可能认为对方真的替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而耽误了对方。所以,拒绝时不要使用语言含糊的字眼。

以诚恳的态度明确地说出自己不得不拒绝人的理由,直到对方了解你是爱莫能助,这是一种最成功的拒绝方法。 t/vLvkM23MAMKuJ8+FmwvJyswK3vn4Tm2tIdrAEAphegNQP7ywMBhKens6H5k9c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