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愉快交往,把握细节左右逢源3

10.女性赴宴应注意的细节

现代社会,女性去参加各种宴会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女性可以出入各种公共场合,这给女性拓展了更广阔的交际空间,同时也使许多女性拓展了施展自身魅力的空间。这时就要注意一些赴宴过程中的小细节,为自己增光添彩。

一般来讲,女性应该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细节:

(1)注意用餐事宜

其实所谓餐桌细节,是为了让餐膳可以不受阻碍和破坏而得以顺利进行,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达到预定目标。以下提及一般人常犯的小错误,如果你在这些细微地方都表现得大方得体,定会提高你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

第一,赴约前多加打点

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十五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赴约时尽量不要带太多随身物,先买东西后赴约显然是不恰当的安排。

进入餐厅时男士通常会让女士先行,这时不妨自信地跟着侍者到预订的座位,不要坚持做他“背后的女人”。来到座位前无须第一时间拉椅就座,因为对方可能已准备好为你拉开椅子,给他一个表现绅士风度的机会。

坐在椅子上时应坐直,不要紧靠在椅背上,双眼正视前方,别只顾垂头逃避对方的视线。手腕(不是臂肘)可自然地放在桌子边缘上。椅子离桌边的距离不宜太远,否则进餐会增加身体移动的机会。等对方拿起餐巾后,你便可把它放在大腿上。如果餐巾很大,可对折成长方形或三角形,较小的则可直接把餐巾放在大腿上,以防用餐时汁液弄污衣服。

第二,点菜时自己拿主意

自己应选定想吃的食物,如果看遍菜牌也没有头绪的话,可请服务员为你推荐餐厅的招牌菜,但要给对方明确的表示。如想吃海鲜、不吃红肉等,切忌事事拿不定主意,只说“是,但……”的人只会为同台客人添加麻烦。通常服务员会站在主人家(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男方)身旁,记下你们点的菜单。如果想表达你对对方的尊重,可告诉男方你想点的菜,再由他向服务员落单。这样强调了他主人家的角色,并暗示你对他的信赖。

第三,用餐时的细节

用餐要注意的细节甚多,但其实大部分也是日常的礼仪,只要保持冷静,不做大动作,不出声响或阻碍别人用餐的事已算合格。如果要显得优雅,还需要注意一些事情:用餐前以餐巾角轻印嘴唇,可减淡唇膏留在杯上的痕迹。喝水、酒时尽量固定一个位置喝,以免整个杯口都布满唇印。

第四,晚餐间轻轻梳妆

如需要补妆,可选一道菜与另一道菜中间的空档,向对方小声说明便可。拨头发、弄衣服或涂唇膏等动作只可在洗手间内进行。离席时,可将餐巾放在椅子上或桌上,要将干净的一面向外。

(2)家庭宴会事宜

单身女性与朋友会面时,在家里请客是最好的。

第一,邀请的方式

当单身女主人偶识一对夫妇,而她又想和他们继续交往时,可以适当而有礼节地用写信或电话的方式,邀请他们来吃个便饭,要注意的是致函、致电的对象是妻子而不是丈夫。

第二,客人的人选

在邀请女客人时,有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邀请了魅力四射的女友来参加聚会,会反客为主。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女主人邀请面容姣好、性格开朗的女客人好处多多:她可以让客人们,尤其是男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出类拔萃了,自己也差不了。

第三,礼待新客

参加聚会的客人一开始都会有拘束感,这就需要女主人在客人走进会客室的时候,介绍给其他人,让其心情放松。如果女主人正和其他客人交谈,脱不开身,这需要她安排一个人去招待一下,比如去将新来的客人引进门等一些事情。

第四,如何待客

正式的宴会,很少女性会独自去筹办,除非经济条件可以,而且还有亲朋好友相助。如果筹办的话,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女主人要精心安排宴会的场地。家宴的时候,宾客的座次有一定顺序,一般以向门一面为主宾席,主人背门而坐。上菜时应该由左首上右首下,上菜顺序为:冷盘--主菜--热菜--甜菜--点心--汤。上菜时机也应该选好,防止空盘堆积过多;上最后一道菜时应暗示酒宴已经到了尾声。上菜时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应“鸡不献头”、“鸭不献尾”、“鱼不献脊”,即不应把鸡头、鸭尾、鱼脊面对主宾。每上一道菜,主人可以适当介绍并邀请主宾先动手品尝,或者给客人布菜。酒水可以分为三种:白酒、葡萄酒和饮料。席间男性如果有不喝酒的不可以用饮料代替,而女性如果不饮酒的话,应以软饮料代替。斟酒顺序应以顺时针方向依次从右手斟酒,注意酒杯不能离席,若有尊长者或贵宾、远客,可以先斟,以示尊重。小场面的便饭。聪明的女主人应该预先安排,这就不需要很多帮手,以防自乱阵脚。另一方面,安排一个代理男主人,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他可以用鸡尾酒,坐在主人席上招待来宾。在这种场合最好别忘了,也许有人会要利口酒。没有助手的情况下,女主人要提前安排菜单。用餐完毕女主人应该带客人离开餐厅去客厅饮用咖啡,不要去管那些碗碟,更不要让客人清洗碗碟。

掌握了以上各种赴宴礼仪,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肯定会让你的魅力有增无减,赢得更多的尊敬和朋友。

11.不要拿称呼当小事

在日常交际应酬中,称呼是礼仪的开始,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称呼是联系彼此的纽带,每个沟通的开始都是从称呼起步的,做个细心人,在称呼上打动别人,促进人际沟通,就能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称呼,就是对他人的称谓。怎样称呼他人,既体现出礼貌问题,又表现了对待他人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称呼与被称呼两者间关系是近还是远。所以,在社交应酬中一定要掌握好称呼的艺术。

(1)亲朋间的称呼

对于长辈来说,应以亲属称谓去称呼他们,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姥爷、姥姥、姑姑、舅舅等。这时如果直呼其名就不太礼貌了,亲属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对平辈来说,可互称其名或用亲属称谓如哥哥、妹妹、姐姐、弟弟等;年龄稍大的平辈可直接称年少者的名字,若已成年且年龄小的,则用亲属称谓礼貌些。夫妻俩,可互道姓名,还可以用昵称,但应注意场合,在父母、孩子面前、公开场合最好不要使用;对晚辈可称呼其亲属称谓,当然直呼其名也是可以的,这样显得更加亲切。当晚辈成了家并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时再直呼其名就显得有些失礼了。

(2)对熟人的称呼

针对关系的密切程度,大致可按照自己亲属的性别、年龄、身份等来确定称呼,可以用“姓加亲属称谓”、“名加亲属称谓”、“姓名加亲属称谓”,如“王奶奶”、“李叔叔”等。

在正规的场合,可称熟人的职务、职业,或“姓加职务、姓加职业”、“名加职务、职业称谓”、“姓名加职务、职业称谓”等等。

辈分职务较高的人对年纪较轻职务较低的小辈称呼姓名,这样的称呼显得亲切、明快爽朗。反之,辈分小职务低的对辈分高职务也高的直呼姓名,则显得非常没有礼貌,没有家教。

(3)陌生人间的称呼

陌生人之间的称呼,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根据人的具体年龄、性别、职位称其为“同志”、“朋友”、“先生”或“小姐”等。对男人可称为“先生”。对未婚女性可称为“小姐”,已婚女性可称为“夫人”、“太太”。如果称未婚女子为夫人,那么对方肯定会认为你在侮辱她,这是一种极不尊重的称呼。所以,宁可把“太太”、“夫人”叫做“小姐”,也不能反过来称呼。

第二,可以用亲属称谓相呼。根据与对方的关系、性别、年龄等情况相称。如“大伯”、“阿姨”、“叔叔”、“老爷爷”、“大嫂”、“大姐”、“大哥”等。

用好称呼有利于沟通,一句亲切的称呼,一句良好的问候,一下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消除了沟通的障碍。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日常交往中的称呼。

12.交际礼节不可小视

人无论做什么、从事什么行业都离不开交际,而交际礼节更不可小视,这将会影响到你的交际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交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掌握了它们对你是非常有益的。

握手的细节

握手,是日常交往中常见的礼节,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是现代交际和应酬的礼仪之一。

握手,既是一种礼仪方式,又可称之为人类相同的“次语言”。深情、文雅而得体的握手,往往蕴涵着令人愉悦、信任、接受的契机。

两人见面,若是熟人,不用言语,两手紧紧一握,各自的许多亲热情感就互相传导过去了;若是生人,则一握之际,就是由生变熟的开端。

握手,多数用于见面致意和问候,也是久别重逢或多日未见的友人相见或辞别时的礼节。

握手,有时又具有“和解”的象征意义。据说握手是西方中世纪骑士相互格斗,势均力敌的时候,作为和解的表示,把平时持剑的右手伸向对方,证明手中没有武器,相互握手言和,发展到后来,便演变为国与国之间言和的象征。

握手除了作为见面、告辞、和解时的礼节外,还是各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如对方取得某些成绩与进步时,赠送礼品以及发放奖品、奖状,发表祝词讲话后,均可以握手来表示祝贺、感谢、鼓励等。

(1)与女性握手应注意的问题

与女性握手,应等对方首先伸出手后,男方只要轻轻地一握就可。如果对方不愿握手,也可微微欠身问好,或用点头、说客气话等代替握手。一个男子如主动伸手去和女子握手,则是不太适宜的。

在握手之前,男方必须先脱下手套,而女子握手,则不必脱手套,也不必站起。

客人多时,握手不要与他人交叉,让别人握完后再握。按国际惯例,身穿军装的男子可以戴着手套与妇女握手,握手时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这是一种惯例。

握手时,应微笑致意,目光不可向别处看,或另与第三者谈话。握手后,不要当着对方的面擦手。

与女性握手,最应掌握的是时间和力度。一般来说,握手要轻一些,要短一些,也不应握着对方的手用劲摇晃。但是,如果用力过小,也会使对方感到你拘谨或虚伪敷衍。因此,握手必须因时间、地点和对象不同而区别对待。

(2)与老人、长辈或贵宾握手

与老人、长辈或贵宾握手,不仅是为了问候和致意,还是一种尊敬的表示。除了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平辈、朋友或熟人先伸手为有礼,而面对老人、长辈或贵宾时则应等对方先伸手,自己才可伸手去接握。否则,就会被看做是不礼貌的表现。

第二,握手时,不能昂首挺胸,身体可稍微前倾,以示尊重。但也不能囟对方是贵宾时就显得胆小拘谨,只把手指轻轻接碰对方的手掌就算握手,也不能因感到“荣幸”而久握对方的手不放。

第三,当老人或贵宾向你伸手时,应快步上前,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这也是尊敬对方的表示。并应根据场合,边握手边打招呼问候,如说:“您好”、“欢迎您”、“见到您很荣幸”等热情致意的话。

第四,遇到多人在一起时,握手、致意的顺序是:先贵宾、老人,后同事、晚辈,先女后男。还必须注意,不要几个人竞相交叉握手,或跨门坎甚至隔着门坎时握手,这些做法也是失礼的行为。

第五,在社交中,除注意个人仪容整洁大方外,还应注意双手的卫生,以不干净或者湿的手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

如果老人、贵宾来到你面前,并主动伸出手来,而你此时正在洗东西、擦油污之物等,你可先点头致意,同时亮出双手,简单说明一下情况并表示歉意,以取得对方的谅解,同时赶紧洗好手,热情予以招待。

第六,在外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领导人,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或表示欢迎,但不要主动上前握手问候,只有在对方主动伸手时,才可向前握手问候。

介绍的细节

介绍,是社会交往中人们互相认识、建立联系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主要指从中沟通,使双方建立关系的意思。在社交场合中,介绍和被介绍,是一种经常采用的形式。

(1)介绍在社交活动中的作用

介绍最突出的作用,在于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两个不相识的人总难免会互有隔阂,但通过介绍,就能使新的朋友相识,新的友谊形成,甚至新的事业开始。

介绍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帮助扩大社交的圈子,加快彼此间的了解。介绍还可及时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2)介绍的方式方法

在社交场合中,介绍有各种方式。如按交际场合来区分,有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按被介绍的人次区分,有集体介绍和个别介绍;按介绍者来区分,有自我介绍和他人介绍;按被介绍者的地位、层次来区别,有重点介绍和一般介绍;按被介绍者的性质和介绍采取的形式,又可区分为商业性介绍、社交性介绍和家庭成员介绍等。

第一,正式介绍,是指在较为正式、郑重的场合进行的介绍。总的原则是:年轻的或后辈被介绍给年长的或前辈,男性被介绍给女性,一般来客被介绍给身份较高的人等等。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如果把一个男人介绍给女士,在介绍过程中,女士的名字应先被提到,然后再提男人的名字。但如果你要介绍一男一女相识,而男方的年纪比女方大得多,则应该将女士介绍给这位男士,以示尊敬长者。

在同性别的两人中,应该是年轻的被介绍给年龄大的,同样是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在年龄相差无几的男人中,并不讲究先介绍谁。但如果其中一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或德高望重时,另外一位应当被介绍给他。另外,通常是未婚的被介绍给已婚的,除非是未婚的男人(或女士)年龄比已婚的大得多。

介绍时,最好是把对方的工作单位或就读的学校顺便提一下。当你被介绍后,通常要做的礼仪是握手,面露笑容并说一声“您好”,在需要表示庄严郑重或特别客气时,还可以略施一躬,如果见到某人特别高兴,则可以说,“见到您真高兴”。

第二,非正式介绍,是指在一般的、非正式场合所做的介绍。这种介绍不必过分讲究正式介绍的规则,如果大家都是年轻人,就更可以轻松、随便一些。

如介绍人可先说一声,“让我来介绍一下”,然后就做简单的介绍。也不必遵循先介绍谁、后介绍谁的次序,最简单的介绍方式是直接报出被介绍者各自的姓名,当然也可加上“这位是”、“这就是”之类的话以加强语气。采用这种较为随便、朋友式的介绍方法,可使被介绍者感到自然、亲切。至于把一位朋友介绍给大家时,只要说一句,“诸位,这位是张三”,也就可以了。

第三,一般介绍,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介绍。它要注意两条原则:一是把男人介绍给女士;二是在简单介绍中,必须先提女方的名字,然后再说男方的名字。

第四,在集会上的介绍,一般在宴会、舞会、或普通集会上,由于来宾较多,这时不必逐一进行介绍,主人只需介绍坐在自己旁边的客人相互认识即可,其余客人可自动和邻座聊天,不必等主人来介绍。在家庭的聚会上,可以适当地向一小部分人介绍后到的客人。

第五,自我介绍也是社交场合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在聚会的场合要与一个不相识的人谈话,如主人忘了介绍,你也可与人交谈。你可以先做自我介绍,等对方也做自我介绍后,便可进行交谈。

使用名片的细节

名片是社交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社交工具,能否用好名片也不是一个小问题。

(1)名片的分类

名片有普通社交名片和公务、职业名片之分。后两者与普通社交名片的区别在于:它们除了姓名、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外,还应把使用者的单位名称、现任职务以及职称等印在名片上。现在我们常用的名片,实际上都是公务或职业名片,但因它们在社交场合经常通用,所以人们一般就不加区别了。

(2)名片的使用

名片一般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一种是用于商业性的横向联系和交际;另一种是社交中的礼节性拜访,还有一种是用于某些表达感情或表示祝贺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名片比较多地运用于后两种情况。

拜访用的名片,多数用于以下情况:

第一,在赠送礼物时,将名片包在礼物里面或附在礼物外面(不过需注意,只有当礼物要别人代送时才需这样做)。

第二,在赠送鲜花或花篮时,把名片附在花束上。

第三,在非正式邀请中,例如约很熟悉的朋友相聚,可用名片代替请帖,只需在名片上写几句话和写明时间及地址。

第四,当朋友请人送来礼品或书信时,可将名片代作收条或谢帖。

(3)注意事项

名片应双手呈递,接受名片时态度一定要恭敬,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名片很感兴趣。

接过名片后,一定要仔细地看一遍,绝不要一眼不看就藏起来。有看不明白之处可向对方请教,对方一定会很高兴地告诉你。

名片放在桌子上时,切忌随手乱丢或在上面压上杯子、文件夹等东西,那是不礼貌的表现。

有时,你想得到对方的名片,但他却并未给你,那最好不要直截了当地说:“请您给我一张名片!”而应该以请求的口吻说:“如果没有什么不便的话,能否请您留一张名片给我?”若对方确实已没有名片,一般会婉言说明的。

交谈的细节

交谈,是社交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一门艺术。既要注意谈话时的态度、措辞,顾及周围的环境、场合,更要讲究所谈的内容。掌握好交谈的气氛,不但有利于结识新朋友,还能通过思想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逐步建立持久、深入的友谊。

(1)谈话气氛

开始交谈时,交谈者要善于创造一个融洽的谈话气氛。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开始时适当地寒暄。如果是熟人、老友,可先谈谈别后的情况,如是初次见面,则不妨各自做一番简单介绍,等气氛融洽后,再“言归正传”,如一见面就谈正题,往往让人感到突然,势必影响交谈结果。

第二,在交谈中,态度要诚恳。开诚布公,坦率谈话的态度,能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意见也易被对方接受,如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夸夸其谈,盛气凌人,就会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尴尬局面,使对方产生反感。

第三,交谈时神态要专注,双方都应正视对方,以示尊重。切忌东张西望,似听非听,或翻阅书报,甚至自顾自地处理一些与交谈无关的事情。

也不要在交谈中随意打呵欠、伸懒腰,显出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或者不时看钟表,显得心不在焉。这些都是极不礼貌和轻慢对方的表现。

第四,要有平等的谈话态度,即使自己对某一问题有精辟的见解,也不能以居高临下、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话,那样只会给人留下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的印象。

相反,以平等态度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意识地请对方谈谈有什么想法,这样,既便于深入讨论问题,也是对交谈对方的尊重。

(2)谈话忌讳

要使交谈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应讲究谈话的气氛外,还须注意交谈中的忌讳。

第一,交谈的内容应以双方共同感兴趣、需要商量的事为宜。对别人不愿谈及的事或容易引起悲痛伤心的事,应尽量回避,以免使对方情绪不快。如不得已而提及,语言也应婉转含蓄。

第二,谈话中应避免提及对方的生理缺陷,它易使当事人因此而产生沮丧、痛苦、自卑等消极情绪。

一般说来,谈话中除非出于必要,均不宜涉及此类话题,即使出于关心也是如此。总之,不要让对方感到你在注意他的生理缺陷,或对他有所歧视。

第三,一般不应随便议论长者和名人,特别不应把他们的私生活当作谈话资料,那样会给人留下庸俗无聊的印象。

第四,如果在交谈中无意地涉及某些话题,刺伤了对方,应立即道歉,请求原谅,这是社交中应有的风度。

打电话的细节

作为现代通讯工具的电话,由于具有传递迅速、使用方便和效率高的优点,已成为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如果缺乏使用电话的常识与素养,不懂得打电话和接电话的礼仪规范要求,往往会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甚至会使本单位的良好形象受到损害。因此,重视电话礼仪十分重要。

(1)电话礼仪

一般来说,电话通讯礼仪,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间选择

主要包括选择打电话的时间和电话交谈所持续的时间。除紧急要事外,-般不宜在早上七点以前或三餐饭时或晚上十点半以后打电话。

同时,还应注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时差,以便选择最佳时间进行电话联系。

电话交谈所持续的时间,以3-5分钟为宜。如时间需要5分钟以上的,那么,就应首先说出自己要办的事或大意,并征询对方是否方便;如对方此时工作太忙或开会,就请对方另约时间联系。

第二,注意文明用语

由于语言是电话交谈的惟一信息载体,而电话通讯礼仪主要是指语言交往礼仪,因此应特别注意语言的文明。

如果打电话拨错了号,则应道歉后才搁电话筒;受扰者则应体谅地说“没关系”或“不要紧”。

如是打给对方的总机,需转分机的,总机接线员就应说,“您好,这里是(单位名)”或加上“请问要哪里”;你应礼貌地说:“请转xx分机(或部门名称)”。

如遇占线,接线员应说:“对不起,占线,请稍等(或请等一会儿再打来)。”

如接通分机,那么打电话的人应说:“请问xx在吗?”切忌说:“你是谁?叫xx接电话!”等不礼貌用语。此时,接电话者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下列文明用语,如“您好,请讲”、“请稍等”、“对不起,他刚走开,请问有什么事可转达?”切忌用“喂,你找谁?你是哪里?”、“不知道!”“等一会儿!”(语气不耐烦)等不规范用语。

假如你是某单位秘书,对方找的是你的经理,刚好又不在,最好说:“对不起,经理不在,请问您是哪一位?’需要我留话吗?”而不要先问对方是谁,然后再告诉他经理不在,以免给人造成实际上是在的,而不愿意接他电话的误会。

一般来说,结束谈话,致告别语是由打电话一方提出来的。如对方是长辈、上级、外宾或女性,应听到对方放下话筒后再挂电话。

现在,有不少家庭在电话上安装录音装置。外出时将装置打开,以便把打来的电话留言记录下来。在录制自己的话音时,应注意措诃的语调,如“这是xx的家,因有事外出,请您听到信号后留言,请说清您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回来后会尽快给您去电话,谢谢”。你听到留言信号后,有什么话照讲就是。

第三,注意语气语调和情绪控制

语气语调最能体现细致微妙的情感。如语调过高、语气过重,往往会使对方感到尖刻、生硬、冷淡;语气太轻、语调太低,会使对方感到无精打采,有气无力;语调过长又显得懒散拖拉;语调过短又显得不负责任。一般来说,语气要适中,语调均应以不影响别人办公为度,同时要使对方感到亲切自然。

在电话交谈中,讲话的态度一定要诚恳,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即使在自己心情不佳但需要打电话处理事务时,也切忌让急躁、烦恼的情绪影响语言以使对方感到不舒服。

(2)注意事项

第一,接电话的人一般应在听到完整的一次铃响后,立即拿起话筒,不要让铃响多次,才慢腾腾地接电话。

第二,最好在电话机旁准备一本来话记录本和笔,以节约时间和防止遗忘重要事务和电话号码。

第三,交谈要口齿清晰,说话要简洁明了。谈话时嘴里不含、不吃东西,不与身旁人谈话。如确有急事需与身边的人说一两句,则应向对方道歉后用手捂住话筒。如谈到人名、地名、数字或重要的句子,最好重复一遍。如有听不清楚或不明白对方所说的话,可请对方再说一次。如碰到对方在讲到某一问题有为难之处,则可婉转地转移话题或另约时间,这样做,往往会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

第四,在使用公用电话时,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尽可能缩短通话时间。 62J3/3PTvk41OzZSQ2lWvEvigk5HFSM6yFk7474/URNfy4N4bfObe2QzBBqIG6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