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用细节完善说话的作用2

6.关键时刻以妙语对之

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令自己处于尴尬境地的时候。这时运用幽默的语言,把思维的潜在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冷静、乐观、豁达,使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活跃的状态。如此,才能说出机智而又幽默的语言,摆脱尴尬的境地,并把事情处理好。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同周总理谈话时,看到桌上有一枝美国派克钢笔,就带着几分讥讽的口气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何要用我们美国的钢笔呢?”

这话里有话,周总理自然明白,但他仍不失风度而又风趣地说:“提起这支钢笔,颇有来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嘛,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这支贵国的笔。”

挑衅的记者无话可说。周总理针对美国记者企图讥讽、讥笑中国贫穷落后的意图,巧借话题,说了这番风趣幽默而又有分量的话语。周总理用“战利品”、“做个纪念”等词语暗示了中国的强大。

江红原来是光明乳业老总王佳芬的助理,后来,他离开了光明加入到了蒙牛集团,为蒙牛在上海市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次,江红陪上海农委潘副主任到蒙牛参观全球样板工厂。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谈笑风生。突然,潘问江红:“你既跟了牛根生又跟过王佳芬,那么你认为他们两个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无法说谁“是”谁“不是”。潘微笑着看着江红,这时机智又有分寸的江红斩钉截铁地说:“他们的确有很大的区别!”潘立即停下脚步,追问道:“什么区别?”

江红笑了:“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

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生活俭朴,经常戴着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富人嘲笑他:“你脑袋上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巧妙地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由此看来,安徒生用机智、幽默的话语反击了对方,而且反击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对方虽然先搬起了石头,却砸到了自己的脚。

难怪人们总把激烈的语言交锋称为唇枪舌剑。有时候两片嘴唇一条舌头,比真枪实弹的威力还要大。

海涅是犹太人,经常遭到一些“大日耳曼主义者”的攻击。一次晚会上,一个自称是“素有教养”的旅行家,对海涅讲述了他环球旅行中发现的一个小岛。

他说:“你猜猜看,在这个小岛上,有什么现象最使我感到惊奇?”“在这个小岛上,竟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听后,不动声色地反击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只要我和你一块儿到小岛上去一趟,就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了!”

旅行家的本意是想侮辱犹太人,海涅却机智巧妙地将对方比作驴子,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7.注重言谈礼仪

言谈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若要使之在人际交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做到言词达意外,还应力求以语言的“礼”吸引他人,以语言的美说服他人,进而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以下着重介绍一下直接言谈礼节和间接言谈礼节以及日常交谈法。

(1)直接言谈

即听者与言者在同一场所面对面交流。在直接言谈中,有以下几点须多加注意:

第一,谈吐仪态

不论言者还是听者,交谈时双方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表情自然大方和颜悦色;站立寒暄也好,坐着聊天也罢,两人均应正视对方,以示尊重;两人之间的距离可因关系的亲疏而定。

第二,话题的选择

所谓话题,就是言谈的中心。话题的选择反映着言谈者品位的高低。选择一个好的话题,使言谈双方有了共同语言,往往就预示着言谈成功了一大半。因此,首先要选择交谈者喜闻乐见的话题。如天气状况、风土人情、体育比赛、电影电视、旅游度假、烹饪小吃等。其次,要回避众人忌讳的话题。如个人的私生活(包括一个人的年龄、婚姻、履历、收入、住址等其他方面的家庭情况)、令人不快的事件(疾病、死亡、丑闻、惨案等)以及某人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政治主张等均少谈或不谈为好。最后,不宜谈自己不太熟悉的话题。

第三,言者的表达

谈话者语言表达应准确明了,语意完整,合乎语法,语言轻柔,语调亲切,语速适中。同时,要顾及听者的情绪与心理变化,不可滔滔不绝,更不能选择只有少数几个人听得懂的外语或方言。不雅的口头禅甚至粗、脏的语言在言谈中应杜绝使用。

第四,听者的反应

与言者相比,听者在交谈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全神贯注,认真聆听是其首要任务。在聆听时要适时做出积极的反应,以表明你聆听的诚意。如点头、微笑或简单重复对方的谈话要点等。同时,恰如其分的赞美不可缺少,它能使交谈气氛变得更加轻松、友好。轻易地打断对方的讲话或随意插话,是听者的忌讳。因为这对言者有不敬、失礼之嫌,故应尽量避免。当然,在交谈中做“永远”的听众,一言不发也是很令人扫兴的。

(2)间接言谈

间接言谈主要指电话交谈。由于交谈双方不直接谋面,就更需要讲究言谈艺术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话已成了人们必需的通讯工具,因此电话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选择好通话的时间

打电话应该是有限的、得体的,需要掌握好时间,尽量在对方方便的时间内通话,以免影响对方的休息与工作。除非有要事相告,否则一定要在通话刚开始时向对方致歉、且交谈时间越短越好。

第二,电话接通即争取主动

当电话一通,打电话一方就应立即主动问候,报明自己的身份与姓名。让接电话一方做到心中有数,并可以随即进入正题。若需总机人工转接,报完分机号后,应对接线员道谢,以示尊重。

第三,通话内容简单明了,有礼有节

要口齿清楚,表意简单,音量适度,呼应积极,方能保证对方的收听效果。而接电话一方应在接听过程中不时以“对”、“是”、“嗯”、“好”等作为呼应信号,以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

第四,通话结束前要礼貌道别

为了表示互相友好,通话双方均要用“打扰了”、“麻烦您了”、“谢谢”、“再见”之类的礼貌用语来结束通话。电话接通后,打电话方要主动说话、打招呼,接电话一方要待对方挂上话机之后再放下话筒,这一顺序不应颠倒。

第五,代接电话定要慎重

若对方报明姓名并指定受话人时,应说声“请您稍候”然后立即帮助寻找受话人;若指定受话人外出,应客气地询问:“您是否有事需要转告?”或“您愿意留言吗?”不宜立即挂断电话,或对来电者无端盘问。若有留言,应及时、准确地转达,必要时留言应做笔录。

第六,误拨号码时,应主动致歉,请求谅解。若接到错打电话,则应以礼相待,向对方说明后轻放话筒,而不应用冷言恶语数落误打者。

(3)日常口语交谈方法

日常口语交谈关键是在交谈中多使用礼貌用语,是博得他人好感与体谅的最为简单易行的做法,也是交谈的技巧。所谓礼貌用语,简称礼貌语。

例如,初次见面,要说“久仰”;许久不见,要说“久违”;客人到来,要说“光临”;等待客人,要说“恭候”;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等等。

生活中如果多学几句万能语,在日常口语交谈中都可以借用。所说的“万能语”,顾名思义就是在任何场合中都可以借助的字眼了,这些语言也是交谈的技巧。

万能语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的。

第二,你早、你好、早上好、晚上好……

第三,请多指教、请多关照。

第四,非常抱歉、不好意思。

第五,太感谢您了!

第六,哪里,哪里,不敢当,不敢当!……

无论在什么场合,平易近人的“万能语”都能派上用场。它可以使对方很容易接受,让人感到你很懂礼貌。

这种不必劳神费心就能说出来的语言有很大好处,我们可以多学点儿、多说点儿。

在社交中,尤其要学会下述五句十字礼貌用语,经常加以运用,多多益善。

您好:“您好”,是一句标准的问候礼貌语。在口语交谈中,都会遇到相识者与不相识者,不论是深入交谈,还是打个招呼,都应主动向对方问一声“您好”。若对方先问候了自己,也要以此来回应。有的地方,人们惯以“你吃饭了没有”、“最近在忙什么”、“身体怎么样”、“一向可好”等来打招呼,但都没有“您好”简洁通行,而且效果也非常好。

请:“请”,是一句礼貌语。要求他人做某件事情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不合适,低声下气、百般乞求也是不对的。在此情况下,多用上一个“请”字,就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赢得主动,得到对方的照应。

谢谢:“谢谢”,是一句致谢的礼貌语。每逢获得理解、得到帮助、承蒙关照、接受服务、受到礼遇之时,都应当立即向对方道一声“谢谢”。这样做,既是真诚地感激对方,又是对对方的积极肯定。

对不起:“对不起”,是一句道歉的礼貌语。当打扰、妨碍、影响了别人,或是在人际交谈中给他人造成不便,甚至给对方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失与伤害时,务必要及时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这将有助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且有助于修复双方关系。

再见:“再见”,是一句道别的礼貌语,也是一种常用的礼貌用语。在交谈结束、与人作别之际,说上一句“再见”,可以表达惜别之意和对他的尊重之心。

日常口语在社会交往与交谈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语言本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际交往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

在社会交往与交谈中,运用口才帮助自己成功,就要诚恳、亲切、谦虚、热情、生动活泼、富有风趣,要让对方喜欢听,这样才能有吸引力。

交谈时最好说普通话,力求规范化。最低限度是让人听懂听清,不致产生误解。要吐字清晰,声音悦耳,给人一种美感,让人很想再跟你继续交谈下去。

说话的技巧关键是要讲究方式方法,需含蓄的含蓄,需婉转的婉转,要善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在日常口语交谈时,切忌任意贬低别人,揭人之短。应尽量避免谈到对方以前的过失,生理上的缺陷,或个人隐私。以免伤害对方,结下怨隙。

8.以事论事,对症下药

求人办事时,讲话不能只顾自己,要善于抓住对方语言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这样才能靠机智取胜,事半功倍。

“对症下药”,就是在游说之前,要对游说对象做客观了解,把握对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然后针对不同对手,采用不同的游说对策。倘若不了解对手就仓促上阵,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有祈求之心,却是事与愿违。倘若能知人知己,因人施言,必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春秋时的孟子,在游说齐宣王时,就成功地运用了此法。

闻名副遐迩的齐宣王在战国时尤好大喜功,爱讲排场。他不但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欣赏300多人一起吹竽的热闹场面。于是这支乐队里就混进一个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而且还一直混到齐宣王驾崩之后,才被爱听独奏的新齐王吓得逃之夭夭。

据《孟子》记载,齐宣王还好狩猎,为了寻欢作乐,曾在临淄城郊建了一个方圆40里的猎场,专门畜养麋鹿等珍禽异兽以供他狩猎之用。这么大的猎场,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可算是破格的了。但是,即使这样,齐宣王还嫌猎场小,又恨齐国老百姓反对他建猎场的抱怨之声。

于是他问孟子道:“当年周文王的猎场方圆70里之阔,有这事吗?”

孟子一到齐国,就知道宣王建猎场的事,而且了解到齐宣王滥杀进场百姓的残酷行为。当宣王询问他关于文王的猎场时,他立即答道:“听说有的。”

齐王一听,果有此事,便进一步问道:“果真如此,那他的猎场算不算大?”

“很大,但老百姓还认为它太小!”

齐宣王一听,马上说:“可是我的猎场才40里,老百姓却嫌它太大,这是什么道理?”

孟子一见齐宣王满腹牢骚的样子,便乘机进言道:

“文王的猎场虽有70里,但他多放养幼小的动物,而且与民同游同猎,老百姓嫌它太小,不是正常的吗?我来到齐国,一进国门先要问有什么禁忌然后才敢入内。又听说你建有40里的猎场,倘若有人捕杀其中的猎物,罪同杀人,处以重罚。所以虽说只有40里,却像一口深深的陷阱立于国中,老百姓认为它大,不也是正常的吗?”

宣王听完这些话低头想了好一会儿,认为果真如此。从那以后,他不再觉得猎场小了,也不再禁止百姓入场捕猎了。

孟子此次游说齐宣王为什么能成功?应该说与他善于对症下药,运用因势利导的技巧有很大关系。孟子来齐国的目的,就是让宣王废旧制,开放猎场与民同乐。但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形下才能实现游说的目的呢?恰好,齐宣王主动征询他关于文王建猎场的事。于是,他针对齐宣王好大喜功、好讲排场的秉性,还根据齐宣王经常以周文王的故事为引证的心理,先顺水推舟,因势利导地回答70里的猎场属实,而且“民犹以为小也”。

这样做,一来顺着宣王的性子,展开问题的讨论;二来也能逐步顺着话题引出齐宣王抱怨本国老百姓嫌40里猎场规模太大的不满情绪。两个截然相反的猎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此时的齐宣王是想知道下面的答案。可以说这时孟子第一步游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接下来,他有条不紊地展开说辞:你不是喜欢效仿古代圣王之事吗?但你要知道文王的70里猎场是与民同乐的,所以老百姓嫌它小,而你齐宣王呢。猎场虽只40里,然而有“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的虐民律令,此犹如一口深深的陷阱立于国中,老百姓能不怨其大吗?齐宣王终于明白了猎场面积不在大小而在于其是为己还是为民的道理,最终,接受了孟子的劝说。

某公司老板陈先生眼下资金周转不灵,如不及早筹措到位,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意和声誉。他本想向银行贷一笔款,但是,银行却不愿意再多借给他一分钱。

就在这个时候,陈老板忽然想到找朱先生帮忙。此人身为一个纺织公司的董事长,却是一个非常吝啬、一毛不拔的人。如果照常理推断,钱是绝对借不到的,不过陈老板还是想试试看。

陈老板深知如果用一般的方法来和他借钱,绝无成功的可能。他经过片刻思考后,就下定了决心,打电话给朱先生,约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陈老板很早就搭车前往,然而在离朱先生家还有150米时,他就下车开始全速跑向朱先生家。那个时候正好是夏天,陈老板当然是满身大汗。朱先生见了他非常诧异地问:“咦!你怎么搞的?”

“我怕赶不上约定的时间,只好跑步赶路!”

“那你怎么不坐计程车呢?”

“我很早就出门了,坐公共汽车来的,不过因为路上发生了车祸,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我又怕时间来不及,只好下车跑来了,所以才会满身大汗呀!”

“像你这种人也会坐公共汽车吗?”

“怎么?您不知道我是个吝啬之人吗?我怎么会坐计程车呢?坐公共汽车既便宜又方便,而且自己没有私车的话,也可以省了请司机的开销。”

“父母赐给我的这双脚最好了,碰到赶时间的时候,只要用它跑就可以,既不花钱,又可强身,多好呀!我这种吝啬的人哪会像你们大老板一样坐计程车呢?”

陈老板已经事先调查过朱先生并没有私家轿车。

“我也很小气啊!所以,我也没有自家的车子。”朱先生谦逊地说。

“您那叫节俭,我这叫小气,所以才有‘小气鬼’的绰号。”

“但是我从来没听说过你是这种人。其实,我才真的被人认为是吝啬鬼!”

“朱先生,人不吝啬的话,是无法创业的,所以,人不能太慷慨。我们做事业的人都是向银行或他人贷款来创业的,当然是应该节俭,千万不能随便地浪费钱啊!”

“我们要尽量地赚钱,好报答投资的人。钱财只会聚集在喜欢它、节俭它的人身上……我经常对属下这么说。”

陈老板的这些话使朱老板产生了共鸣,于是很反常地借钱给这个相见恨晚的陈老板。

面对一个吝啬的人,就必须说明吝啬的好处,以引起对方的同感,这样才有可能办成事,陈老板游说的成功,正在于他巧妙地运用了对症下药的方法,正是这种对症下药的说服力,成了挽救他事业的最大力量。

当你看到别人寥寥几句话就能够做成一件大事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恰到好处的语言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如同你在酝酿成功事业的醇香美酒一样,累积了多年的岁月,才能使他人醉倒。

9.说话要抓住关键,紧扣主题

说话是有技巧的,不能攻击到对方的要害,就起不到什么作用。对于那些善于操纵说话技巧的人,在处理事情时不是与对方不停地周旋,而是抓住问题关键,一语击中要害。这一点如果发挥得恰到好处,就可以帮助你成就大事。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愿意穷其一生去学习科学、文学和其他各种知识,但他们却完全忽视了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常常使他们显得木讷呆板。也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造诣很高,但在社交场合却羞于开口,沉默不语,像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还有比这更令人沮丧的吗?看到那些才能不及自己十分之一的人,在公众场合滔滔不绝,自己却静静地坐在一旁,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其中的区别只是,一个是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个却是毫不在意。

谈话如果抓不住重点、拐弯抹角、不着边际,容易让人厌倦。

假如与一个说话不着边际、洋洋万言却切不中要害的人谈业务,他人肯定会疲惫不堪,甚至会感到厌烦和恼火。

有一种人,你永远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他总是在问题的周围绕来绕去,尽力避免问题的实质。他们的思想衔接不起来,让人无法理清他们的思路。倘若说话总是如此不着要点,会让人无法忍受。

在生活中,人们都不喜欢和说话拐弯抹角、滔滔不绝,并且还是没有主题的人打交道。他们每次都会使人失去耐心,即便你多次看手表,提示时间,他们好像视而不见,似乎没有完的时候,这样的人讨厌至极。

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不能有这种习惯。这种习惯对事业的发展有严重影响,是成功的敌人。凡是工作效率高、有很高管理才能的人,无不说话简练、利落、主题明确。而人们喜欢和这样说话的人做朋友,他们恰恰也是事业有成、口碑极好的人。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地通电话,他们不会有多余的问候和致谢,而是三言两语,直奔主题,还没有等你反应过来,他们已经说“再见”了。和这样的人打交道真是一种享受。他们不会烦人,更不会无端耗费别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这种人是思维敏捷、善于决断,以及高效率工作的人。如果一个人很早就注意自己的不足并能加以改进,做事思想集中,说话言简意赅,就可以培养出很高的经营管理才能。在与他的交往中,肯定能够体现出雷厉风行的素质。

可见,谈话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是最重要的,说多了会给人一种厌烦,有时候这种厌烦就会转变为疑惑。

汉代著名丞相萧何说话就很注重关键,并能紧扣主题。有一次,他向汉高祖刘邦请求将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让给老百姓耕种。

上林苑是为皇帝游玩、嬉戏、打猎、消遣的园林。刘邦一听萧丞相居然要缩减自己的园林,不禁勃然大怒,认为萧何一定是接受了老百姓的大量钱财,才这样为他们说话办事的。于是下令把萧何逮捕入狱,同时审查治罪。当时的法官廷尉为讨好皇上,只要皇上认定某人有罪,廷尉官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

就在这紧要关头,旁边一位姓王的侍卫官上前劝告刘邦说:“陛下还记得原来与项羽抗争以及后来铲除叛军的时候吗?那几年,皇上在外亲自带兵讨伐,只有丞相一个人驻守关中,关中的百姓非常拥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么关中之地早不是陛下的了。您认为,丞相会在一个可谋大利的情况下而不谋,反而会贪占百姓和商人的一点小利吗?”

简单几句话,句句击中要害。刘邦深有感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鲁莽,对不起丞相的一片诚心,自己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当天便下令赦免萧何。

汉代的另一位开国元勋周勃,曾经帮助汉室铲除吕后爪牙,迎立汉文帝,有定策安邦的大功。可后来当他罢相回到自己的封地后,一些素来嫉恨周勃的奸伪小人便趁机向汉文帝诬告周勃图谋造反。汉文帝竟然也相信了,急忙下令廷尉将周勃逮捕下狱,追查治罪。按汉代当时的法律,凡是图谋造反者,不但本人要处死,而且要灭家诛族。

就在周勃大祸临头的时候,薄太后出来劝文帝说:“皇上,周勃谋反的最佳时机是您未即位时,当时先皇留给您的玉玺在他手上,而且他还统率着主力部队,但是周勃一心忠于汉室,帮助汉室消灭了企图篡权的吕氏势力,把玉玺交给了陛下。现在罢相回到自己的小小封国里居住,怎么反而在这个时候想起谋反呢?”听了这话,文帝的所有疑虑都没了,并立即下令赦免了周勃。

抓住说话的重点,是每一个想要成大事者都必须修炼的,通过短短几句切中要害的话,也许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

10.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会说场面话是疏通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场面话说得到位不到位,会影响你人脉网的广与狭。但是,听场面话时,必须要动动脑子,认真辨别真伪后在确定诊及真假与是非,否则吃亏上当的还是你自己。

李强在一个单位埋头苦干了许多年,一直都没有升迁,为此他很苦恼。有一天,李强的一个朋友告诉他,另一个单位的营销部有一个空缺,李强便通过朋友牵线搭桥,拜访了那家单位人事部的一位主管,希望能走走他的后门,把自己调到那个单位去。

当时,那位主管热情地招待了李强和他的朋友,对李强的请求拍着胸脯说:“绝对没有问题,你就回去等待佳音吧!”李强得到了该主管的承诺后,兴高采烈地回家等消息。可谁知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办调动的事一点消息也没有,李强给朋友打电话,想知道到底出了什么情况,朋友却告诉他,那个位子已经被人抢先占了。他气得顿时火冒三丈问朋友:“既然答应我了,而且还拍胸脯说没有问题,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状况?”他的朋友对李强的质问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其实,那位主管拍着胸脯承诺李强的话,不过只是碍于情面的场面话而已,可李强却没有认真辨别他的场面话的可信度,就信以为真了,所以才吃了个哑巴亏。

“说话”在人类社会交流中,被当做是一个工具使用,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应用它。因此,场面话是待人处事中不可缺少的客套话,你所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可能影响你的成功。

总而言之,在待人处事中,场面话该说还要说,有时候,不说场面话真的很难脱身,而且还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说场面话的重要作用。既然场面话不可缺少,那么怎样才能说好场面话呢?

高祖刘邦灭楚、平定天下之后,开始对他的臣子论功行赏,这时就出现了彼此争功的现象。刘邦认为论功劳萧何最大,封他为侯最合适不过,给他大量的土地也实属应该,可是其他人却不服,私下里议论纷纷。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12次伤,而且攻城略地最多,论功劳他应该最大,应当排第一,要封地他也应该占最多。”

刘邦心里知道,因为封赏问题,委屈了一些功臣,对萧何是偏爱了一点,可是,在他心目中,萧何确实应该排在首位,可身为皇帝又无法对这一想法明言。正当为难之际,关内侯鄂君似乎揣摩出了刘邦的心思,不顾众大臣反对,上前厚脸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场面话:“群臣的意见都不正确,曹参虽功劳很大,攻城略地很多,但那只不过是一时的功劳。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丢掉部队、四处逃避的事情时有发生。是萧何常常从关中调派兵员及时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才保汗王不受太大的损失。楚、汉在荥阳僵持了好多年,粮草缺乏时,是萧何转运粮食补充关中所需,才不至于断了粮饷啊!再说皇上曾经多次逃奔山东,每次都是因为萧何,才使皇上万无一失,如果论功劳,萧何的功劳才称得上是万世之功。现如今,汗王即使少一百个曹参,对大汗王朝又有什么影响呢?难道我们汉朝会因此而灭亡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排在第一位,而曹参其次。”

刘邦听了关内侯鄂君的话,自然是非常高兴,因为关内侯鄂君的场面话,说到了刘邦心坎里去了。刘邦连忙说:“好,好,就这么定了。”关内侯鄂君因揣摩出刘邦一直想封萧何为侯的心思,然后顺水推舟、投其所好,挑刘邦爱听的话说,刘邦自然非常高兴,刘邦的心愿落实了,鄂君也因此被刘邦封为“安平侯”,封地超出原来的一倍。由此可见场面话的重要作用,假如关内侯鄂君没有趁机将场面话说出去,刘邦也不会给他封侯,扩大封地面积。所以说,场面话该说时还要说,但必须掌握好度,不能太不切合实际。

有人认为:“说场面话是一件可耻的行为,那是对说出去的话不负责。”话虽有些道理,但是身处现代社会,有时不说场面话又寸步难行,所以场面话还是要说,只是在说之前考虑清楚,管好自己的嘴,尽量说一些贴切实际的恰当的话。

11.模棱两可的问题,含糊其词地对待

针对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最好含糊其词地对待,这样比较容易脱身,也是机智、敏锐的一种表现。如果遭到别人似是而非问题的刁难时,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绝对不能胡言乱语或与其抬杠,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含糊其词对待。

现实生活中,有些话没有必要也无法说得太实太死太具体,太过于绝对很可能让不怀好意者钻了空子。遭受他人刁难,面对两难问题时,冥思苦想毫无意义,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用含糊的语言回答他含糊的疑问,借此摆脱困境,让对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王元泽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之子,年幼时就表现出其过人的智慧。有一次,一位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个笼子里,让王元泽分辨哪个是獐,哪个是鹿。王元泽的回答不但说得头头是理,还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他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那位客人对王元泽的回答没有了说辞。尽管王元泽回答得含糊其辞,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不但回击了刁难他的客人,也表现了自己的聪颖之处。假设王元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不但显示不出他的过人之处,得不到客人们的赞赏,还可能给王安石丢脸,别人会笑他养了这么个愚钝、木讷的儿子。

从前有一个财主,因晚年得子而兴奋不已,他决定在儿子生日那天大宴宾客。当天,财主问前来道喜的客人说:“你看这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客人答道:“这孩子眉宇间散发出一种贵气,将来定能当大官!”财主听后,笑得合不拢嘴,奖赏了他。财主又问另外一个客人说:“依你之见我的儿子将来会怎么样?”另一位客人回答说:“看这孩子的面相,即是大福大贵之人,将来肯定能发大财!”财主听后,又是欣喜万分,当场奖赏了另外一名客人。

财主又问第三个客人说:“你看我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这位却毫不客气地说:“将来他肯定会死。”财主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气急败坏地命人把他毒打一顿,赶出宴会。由上面的故事看来,一些真话,直接说出来会遭人白眼,令人讨厌,而说假话又是违背良心的一种行为,许多人都不愿说,从而就产生了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含糊其词应付了事。既然不愿说假话,又不愿令人讨厌,最好的办法是模棱两可的问题,含糊其词地对待。

12.该说的留一点,不该说的莫开口

做人要做到该说的话留一点,不该说的话莫开口。因为,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既然说了,就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何人也无法预测一句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说不定哪句不该说的话被你说出口后,会为你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无论你身处什么位置,也不管你财富、势力有多雄厚、强大,话语既能帮你平步青云也能使你遗臭万年。所以,管不好自己的嘴,就相当于在自己身上绑了一颗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生活中,免不了有这样一些人:心里藏不住话,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后,不管事情真相如何,就像大喇叭一样四处传播,这种行为正是愚蠢的表现。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的就是多嘴多舌导致的后果。

说话一定得看场合,看时机,权衡一句话说出后的利弊。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也不考虑结果,往往会惹出祸端,遭人嫌。尤其是处事尚浅的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大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不分场合,不论时机是否成熟,口无遮拦,滔滔不绝,虽然有时言者无意,但听者有意,这样可能会吃亏上当。

日常生活中,因说话惹出风波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不负责任背后瞎说,捕风捉影四处乱传,闲言碎语添枝加叶,都给许多人造成痛苦和烦恼,有些还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有这样一个因说话不恰当而酿成笑话的故事:

一位工会主席要召集委员开大会,但是开会的时间早已过了,可到会场的却只有3个人。他叹气说道:“唉,怎么会这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啊!该来的都不来!”到场的一个委员听了这话后,感到很不舒服,心想:该来的都不来,难道我是那个不该来的人?随后也悄悄地离开了。主席见状,又叹道:“唉,该来的人还没来,不该走的又走了!”其余的两个委员听了这句话后,心中十分不悦,误认为他俩才是该走的人,于是一气之下全走了。

可见说话不当的后果,会议不但没有开成,还得罪了人。哪怕工会主席对在座的说几句场面话,也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以上的故事给了人们一个做人的启示:在说话前必须考虑清楚,用脑子想想再说,“投其所好”,说别人爱听的、顺心的话。

13.直话巧说,难事好办

现实生活中,说话是一门艺术,有些话不能直说,直说轻则伤人,重责会引起祸端,所以要注意说话技巧,为了不伤人又达到办事的目的,不妨直话委婉说。

有话不能直说,直说不仅于己不利,有时也会伤害别人。很多人都能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战国时,赵国自恃兵力强于燕国,遂起伐燕之念。苏秦当时在燕辅佐昭王,为减少合纵内部的摩擦和实力消耗,共同抵御强秦的武力威胁,前去游说赵惠王,希望通过和平外交途径解决两国争端问题。

然而当苏秦到达赵国时,赵惠王并不想谈赵燕争端问题,于是故意避开这一话题,只是礼节性地说:“苏卿远道而来敝国,寡人有失远迎,失礼!失礼!”苏秦也知道惠王的用意,便只字不提两国争端之事,更不说自己的来意,而是十分客气地同赵惠王寒暄了一番,然后又漫不经心似的与赵惠王聊起天来:“臣今天来的时候,途经易水河,见蚌打开盖正在晒太阳,此时一只鹬上前直啄其肉。蚌急忙合壳而紧紧钳住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日不下雨,你蚌即死矣!’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抽不出来,明天抽不出,你要变成死鹬了!’两者互不相合,最后一渔翁连鹬带蚌,一同得之。”

赵惠王听了这个故事,觉得挺有趣,便随口说道:“从没听说苏秦你还懂野兽的语言呀!”

苏秦笑了笑,沉吟一会儿后,又说道:“现在赵国想讨伐燕国,赵、燕两国倘若久以刀枪相见,血流飘杵,恐怕秦国会收渔翁之利啊,大王何不再好好考虑考虑昵?”赵惠王听到这里,方知苏秦聊天的用意。沉吟片刻后,惠王脱口而出道:“好!从今以后,赵、燕就没有刀枪相见的时候了。而要坐到一起,友好地进行外交谈判。”

两国相争,气氛中自然充满了火药味。因此,作为被征伐国的代表苏秦这时来游说征战国的赵惠王,可以想象是何等艰难之事!因此,当苏秦到达赵国时,赵王就明确摆出拒绝的态度,只是一味做礼节上的寒暄与客套,哪里有什么丝毫的诚意听苏秦游说。苏秦此时若是单刀直入,说明来意,直陈说词,很可能要吃闭门羹。所以,苏秦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以一种曲折委婉的方法不讲来意,而是佯装与赵王闲聊,给赵王说了个“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麻痹赵王,等到赵王在随和的气氛中,在津津有味的闲聊中解除了敌对游说心理与情绪后,才话锋一转,一语点破故事的真意,使赵王如梦方醒,才使赵国未对燕国用兵。

西楚霸王项羽素以“杀星”闻名,因为他所攻占的每一个城市,其百姓总被屠杀净尽。

魏相彭越联汉抗楚,夺楚国十七城,恼得项羽眼冒火星,亲率大军围攻彭越占据的外黄城。彭越难支,半夜逃走,外黄城开门投降。项羽入城后,首先下了一道命令,城里凡15岁以上的男子都集结于城东,准备全部活埋。此令一出,全城呼天号地,悲痛欲绝。

这时,一个年仅13岁的小孩,要求去楚营求见项羽。项羽听说小儿求见!倒也惊异,问他:“看你小小年纪,也敢来见我吗?”小孩说:“大王是人民的父母,我就是大王的儿子,儿子见父母,有什么不敢呢。”耳根软的项羽听了这小孩的一番夸奖,欣喜得不得了,问他还有什么事情?小孩不慌不忙地说:“百姓久仰大王恩德,只因彭越突然攻来,无奈暂时投降,但仍然整天盼望大王来救。今天大王驾临,赶走了彭越,百姓非常感激。但大王军中有一种谣言,说要把15岁以上男子都活埋了,我认为大王德同尧舜,威过汤武,不会这样做的。况且屠杀后,对大王有害无益。所以请大王颁布明令,稳定人心。”

听了此话,项羽虽觉入情入理,却又碍于面子,于是威胁小孩说:“如今我杀死这些人,即使无益,也不见得有害。你要能说出有害的理由,我就下令安民;要说不出,连你也要活埋。”小孩听到威吓,并不慌张,反而严肃地说:“彭越守城,步兵特多,听说大王来攻,怕百姓做内应才紧闭城门,他见人心不向他,才夜里逃走。假如百姓们甘心助逆,同心坚守的话,大王能在多长时间内入城,恐怕最少也得十天吧!今天彭越一走,百姓立即开城迎驾,可见人民拥戴大王。如果大王不能体察民情,反要坑死壮丁,外黄以东还有十几城,听说了谁还敢迎降,降也死,不降也死,抗拒倒还有一线希望。试想,彭越必然向汉求援兵来攻,大王处处受敌,就算是处处打胜,也得把心力费尽。由此还不能说明有害无益吗?”

当时的项羽本来就和大司马曹无伤约定好了半月回去,现在已过了几天,如果后面十几城遇阻,就会耽误时间坏了大事。他反复考虑利弊后,终于答应了小孩的要求,还取了几两银子送给小孩。

这样,外黄城百万人的性命由一个小孩曲折委婉的言辞而获得了重生。人们不得不佩服这个小孩的胆量,但我们更佩服的是他人情人理的分析,从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兵”的道理。从古至今,你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有许多人都是凭借他们卓越的口才,缜密的思维,入情入理的分析,最终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一个被人们铭记于心的成大事者。 HKcqsX3L7O47whsQth0IV80scC1edVfdJALWwsyhgV7BqgTQ4vn7Qpsp793uoP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