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用细节完善说话的作用1

每个人都会说话,但是如何能够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得圆满,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究其原因,在于说话者没有抓住说话过程中的细节,忽视了细节的作用。

1.说话时,要开好头是关键

“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增进彼此间了解和友谊的一种工具,但是,在交谈中想把话说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说话时,一定要开好头。

大多数情况下,彼此不了解,不熟悉对方,不知道对方的性格、嗜好和品性,又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做了解或考虑,而又不宜冒昧地提出特殊话题。这时就地取材、细心观察是比较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即按照当时的环境寻找话题。

相遇的地点不同,当然说出的话也不相同,比如相遇地点在朋友的家里,或是在朋友的喜筵上,那么对方和主人的关系可以作为第一句。

举一些例子来说:“听说您和某先生是老同学?”或是说:“您和某先生是同事?”还有一些话听起来尽管老套,可是能引起其他的话题,如:“今天的客人真不少!”“这种天气跑生意一定很辛苦吧?”这样不仅说到了天气,而且还把一些相关的话题也引出来了,让人听了感觉特别的舒服,同时也开启了一个稳当得体的话题。

有些人害怕说话,更不知道开头怎么说。其实,说话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你只需要从最简单的问题人手,把开头想好就可以了。

2.不要忽略谈话的话题

寻找“话题”看似简单,却是复杂的事情。谈话双方如果能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话题,交流起来才能既愉快又有意义。

关于话题,最普遍的误解是:只有那些令人兴奋刺激的才值得一谈。因而便苦苦地搜索,想找一些奇闻、惊心动魄的事迹,或是令人神经错乱的经验,以及最不平凡的事情。

这一类话题,-般人听起来都会产生兴趣,如果在谈话的过程中,讲出了如此动听的事情,无论听的人,或者是讲的人,都应该是一种满足。但这类的事情,毕竟不多,有些则是轰动社会的新闻,根本不用等你来讲,别人就早已听过了。

找谈话的内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有些人喜欢与别人谈一些哲学理论方面而且很抽象的话题。如果以这样一个话题开场,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即便你准备得很充分,也不会受人欢迎。所以,在一般场合下,你也就找不到恰当的谈话内容了。

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多加留意,任何题材都可以成为良好的谈话资料。比如谈足球、篮球和羽毛球;或是谈生命、谈爱情;谈同情心、谈责任感、谈真理、谈光荣;也可以谈一些食物、饮料、天气之类的;可以谈到某个人物的意见,同时还可以陈述一下对其某篇论文的观点。当然这也是一个活的话题,也可以做一下调换。

交际的场合中,想要探出对方的兴趣和嗜好,拓展谈话的领域,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每个人都能了解,每个人都能交流意见。比如:看到了一件雕刻品,指着这件雕刻品说:真像xx的作品。或听见鸟鸣就说很有门德尔松音乐的风味。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要了解对方在这方面不是一个外行才可以,否则不仅不能讨好,还有可能让人烦。

如果不知道对方的职业,不可胡乱问,因为失业的人太多了,自尊心很强的人非常反感,所以像这样的话题要尽量避免。

很想知道一个人的职业时,可以说:“阁下常常去游泳吗?”

他说:“不。”

那你就可以问他:“整天都是很忙吗?经常去哪儿消遣呢?”

这也是想知道对方职业的一种试探法,这样就可以试探出对方每天是否有固定的工作。如果他回答说是星期日或每天五点后,不用怀疑是有固定职业的,否则的话,就不必再细问了。

一旦确定了别人在工作,才有资格去问他的职业,如此一来,就可以和他谈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了。

3.同陌生人交谈的小窍门

与自己不认识的人谈话,是训练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口语交际中的一大难关,处理得好,可以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处理得不好,又可能导致四目相对,局促无言。

与陌生人交谈最重要的是寻找双方的共同点,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和陌生人间的相同点呢?

(1)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就是要寻找与陌生人的共同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都或多或少会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

一位退伍军人乘车时同一陌生人相遇,其位置正好在驾驶员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之后,还没有修好。

这位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这位退伍军人感到他的这一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

于是试探道:“你在部队呆过吧?”“嗯,呆了六七年。”“噢,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据说后来他们还成了好朋友。这就是在察言观色之后,找到了双方的共同点的结果。

很显然,这察言观色发现的东西,当然还要与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这个也很感兴趣,这样的话才有可能打破沉寂的气氛。否则,即便是发现了相同点,也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同时也会给对方带来一些尴尬。

(2)用话语进行试探,找出共同点

如果两个陌生人要相处很久,一直保持着沉默就会感到无聊。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借火吸烟,这样也可以发现对方的特点,找出双方共同点。

两个年轻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南京,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从南京来走亲戚的。”

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是走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双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到家里做客。

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非常偶然,实际上也有原因:“火力侦察”,发现了共同点。

(3)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去朋友家串门的时候,突然遇到朋友家里有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当然会很快出面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以及爱好等,这样从主人的介绍当中就能够了解到自己与对方有何相同之处。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县中学教师与县物价局的一位科长,在一个朋友家里见面了,主人为这对陌生人做了一番介绍后,他们找到了彼此之间的共同点都是主人的同学,他们就以“同学”为话题,这样进行了谈话,相互认识了,并了解了,最后也变得熟悉起来。他们能够相互熟悉也是因为在听介绍的时候,仔细地对对方进行了一下分析,一旦了解了相同点以后,以此为话题进行交谈,再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这样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

(4)领会谈话,探索共同之处

陌生人之间虽说有共同点,但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发展,这个时候就需要留心分析、加以揣摩与对方谈话时的一些话语,从而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

在广州的某百货商店里,一位顾客对服务员说:“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还把“我”说成字典里查不到的地道的苏北土语,而在他身边的一位顾客也是苏北人,在广州某陆军部队服役。听了前者这句话的时候,他就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字里行间都渗透苏北乡土气息的话。使这两位陌生人相视一笑,买了各自想要买的东西后,就走出了商店,开始谈了起来。从自己的老家谈到部队,从眼下任务谈到几年来走过的路,并介绍着将来的打算。

两个人的亲热劲,不知情的人无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由于揣摩对方一句家乡话而引起的。显而易见,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内容的确可以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还可能发展成为好朋友。

(5)步步深入,挖掘共同点

发现一些相同点是很容易的,这也是谈话初级阶段的需要。随着交谈内容的继续,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

一个度假的大学生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在一个朋友家聚餐。经过主人介绍认识之后,两个人就谈了起来,慢慢地二人都发现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相似的看法,不知不觉中展开了讨论。

他们从令人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谈到产生土壤沙化的根源,从民主与法制的作用,谈到对党和国家的期望。越谈越深入,越谈双方关系越亲密,越谈双方的共同点越多。

如此一来双方都认为这次的交谈对大学生认识社会,对法院同志了解外面的信息和群众的要求,均有一定的益处。

另外,寻找一些相同点还有其他方法,例如面临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一旦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后,陌生人之间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打破的。

4.抓住对方的性格心理说话

人的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行为举止,而善于说话的人正是抓住了人的这一特点,针对不同性格心理的人采取不同的说服方法,不用费力,就能够达到成功说服他人的目的。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善于用不同的方法说服不同的人。例如,针对张飞和关羽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说服方法:针对张飞暴烈、倔强的性格特点,往往使用“激将法”比较容易说服,做事怕他不行或怕他喝酒误事,激他立下“军令状”,而不用费很多口舌去说服;针对对关羽自负的性格,诸葛亮则常使用“推崇法”。如关羽提出要从荆州到四川与马超比武,诸葛亮便给他写了一封信进行说服:马超只能与张飞等人为伍,怎能与你“美髯公”相比呢?再说,你担当镇守荆州的重任,如若有失,罪莫大焉!关羽看了信后说:“孔明知我心也。”就不再坚持要比武了。

诸葛亮在说服关羽时,实际上是激起对方的自尊心,让对方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他就愿意接受你的观点。

而说服孙权与刘备联手抗击曹操一事,更充分地体现了诸葛亮的这种说服技巧。

当时,刘备兵败樊口,无力反击,要与曹军抗衡,则必须与孙权联手。于是派诸葛亮去江东说服孙权。

为了请求对方的援军,如果是一般的使者,一定会低声下气。但是诸葛亮却相反,而是摆出一副强硬的态度,以打动孙权的心:“将军您是否也要权衡自己的力量,以处置目前情势。如果您的军力足以和曹军抗衡,则应该早早和曹操断交才好;若是无法与曹军相抗衡,则应尽快解除武装,臣服于曹操才是上策。”

年轻气盛的孙权自尊心果然受到了触动:“照你的说法,刘备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

诸葛亮便说:“你知道田横的故事吗?他是齐国的壮士,忠义可嘉,为了不愿事二主而自我了断。更何况我主刘备乃堂堂汉室之后,钦慕刘君之英迈资质而投到他旗下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不论事成或不成,都只能说是天命,怎可向曹贼投降?”

此时,孙权的自尊心被诸葛亮充分激发起来,他激动地表示:“我拥有江东全土以及十万精兵,能受他支配吗?我意已决。”

刘备能在“赤壁之战”中反败为胜,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诸葛亮说服孙权的功劳。

由此可见,在说服他人时,要抓住对方的心理,打动对方的自尊心是第一要诀,这也是说服他人的一大技巧。

激将法是一种说服人的方法与技巧。使用激将法往往能够使被说服者冲动,从而去做一件他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做的事情,激将法还可以激起对手的愤怒、羞耻感、自卑感、嫉妒感或羡慕感等。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激动之中的对象,也许不会想到上了激将者的当。

5.语言表达的注意事项

人们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是有差异的,有的长于谈吐,有的怯于启齿,仅这一点差异对人的生活、事业方面的影响就非常大。

有些人在工作中被推上了与人交往的前台,讲话、交谈的对象多了,那么层次就复杂了,要求就高了,怎样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就成了重要的课题。那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口才呢?

(1)表达要流畅,清晰、准确

这是口头表达的基础。这一点,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达到的。一些人,很有才华和见解,但一开口,却语塞言滞,满腹经纶难以说清,说者费劲,听者着急;也有的人讲起话来口头禅很多,打乱了正常语流;有的抑扬不明、顿挫无序。这些,都妨碍了思想的准确表达,使讲话效果大打折扣。

在纠正语病的时候,要提高表达的能力,只要下一番功夫,就可以办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曾以雄辩的口才,劝服美国总统罗斯福提供援助。就是这位伟人,原来讲话时总是结结巴巴的,而且口齿不清。

他曾因口才不济,第一次在下院演讲时,只讲了一半就败下阵来。而他却毫不气馁,潜心研究演讲诀窍,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总结出演讲“节奏、措词、比拟和中心”四要素。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丘吉尔终于成为世界级的演说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步入政坛之后,为了努力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都做了不懈的努力。撤切尔夫人还特意请来教师,指导自己发声,使讲话更加悦耳、更富有魅力。

(2)要言简意赅,勿冗长繁杂

有这样一种说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某某来讲话。”反映了人们对“逢会必讲,一讲就长,没完没了,空洞无物”的某些讲话者的厌烦。

有人认为,说话时,如果“分量”不重,就不易引起重视。因此,为了加重“分量”,讲出效果,反反复复,多次强调,不厌其烦地一一列举,说起了“车轱辘话”,开起了“中药铺”。殊不知过犹不及,冗音赘语,淹没了重点和主题;逻辑混乱,往往使听者抓不到要领。特别是有几种情况,讲话万万长不得。联欢、庆祝、娱乐、礼仪性活动的开场白,在场者的兴奋点不在于听人说教,绝不可不合时宜地发表长篇大论。

露天集会,群众精力不易集中,滔滔不绝,只能适得其反,临近午、晚,时间很紧,要理解别人心情,尽力精炼压缩谈话内容;座谈、对话、了解群众意见,更要讲短话,少讲多听,让别人有更多表达意见的时间和机会。话在实而不在长,语言在精而不在多。

要努力提高讲话的提炼能力和概括能力,增强讲话的逻辑性、条理性和层次性,善于运用凝缩性很强的哲理、成语。在“时间就是效率”的今天,使自己的口语更简洁精炼、详略得体、语短意丰,对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3)讲话应该要注意场合、情境和对象

黑格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既然要产生一种好的实践效果,首先演说家要充分地考虑到演讲的场合和听众理解能力和一般性格,否则语调就会由于时间、地点和听众多而不能表达到所向往的实践效果。”讲话的目的是让人接受,一定要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言从己出

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言为心声,情真才能词切。大部分的演讲词都是由演讲者自己去写的,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强调一个“情”字。只有演讲者自己动情,才能打动听众。这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每一个都是独特的、举世无双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是位杰出的演讲家,他从政28年,做过无数次成功的演讲,他成功的秘诀之一是每次演讲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写演讲稿。

1954年,为了欢迎英国首相丘吉尔,他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准备了一份只讲一分钟的欢迎词。

演讲者面对公众发表演讲,其目的在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所以演讲者必须有“自我”思想的闪光,以影响和感染他人。

(5)得体表遮

有些人在讲话时表现得过急、过冲,容易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

因此,要特别注意摆正自己和工作对象的关系。给人一种平等、谦逊之感。

口才,其实是一个人的知识、气质、性格乃至思想观念的综合反映。一个人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拓展眼界和知识,并且加深学识和生活积累,才能使口才与才干成为事业腾飞的双翼。 Umr7QHIgYgLDd6aHh066AYOto4hOHT2FcO+FQZktICGaBpxvH1j5E/zNo2QvTr8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