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9章

过村某村民2005年花了2000多元钱为家里购置了一台电脑,通过村里面的电脑培训,全家现在几乎每人都能够上网查资料。对于人均收入每年2000多元的村民来讲,300多元的上网费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了。但他们认为值得,他们说:“通过上网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农业信息,它帮助我们使更多人了解了自己的产品,这成了我们致富奔小康的又一途径!”

平心而论,河南省的整体还不富裕,但河南人民却并未因此而停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80%的人口都是农业人口。如今,看到河南新农村欣欣向荣的风气,河南灿烂的明天也就在不远处。

4.汉魏故都喜开颜

坐落在河南境内的许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位于中原之中,下辖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和魏都区6个县(市、区)。早在远古时期,炎帝后裔部落酋长许由率众耕于此,故称许地。西周初期,被封为许国。秦朝改称许县。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使之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许昌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许昌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的汉魏故城、关羽辞曹挑袍的灞陵桥、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曹操射鹿台、练兵台、屯田处、曹丕登基受禅台、神医华佗墓等三国胜迹独具胜名。因其三国文化丰富,许昌被国家列入“三国文化旅游圈”重要城市。

许昌又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许昌所辖禹州市,历史上因为大禹治水而得名。大禹死后把位子禅让给了启,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朝。启建立夏朝以后,在禹州市城区筑高台,搞建筑,举行大典。举行大典的高台叫钧台,钧台遗址现还在禹州。久负盛名的禹州钧瓷,因钧台而得名。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为北宋五大名瓷之一,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北宋徽宗年间钦定为御用贡品,只许宫中使用,不许民间私藏。因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被誉为“国之瑰宝”。2003年和2004年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上,钧瓷“祥瑞瓶”、“乾坤瓶”作为国礼,馈赠与会各国政要。

许昌也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许、陈、钟、方等姓氏之根深植许昌大地,是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感情纽带。

历史的厚重并非让许昌人民陶醉于此,许昌人民在秉承古老传统之际,仍然立足于继往开来。“要致富,先修路”,在许昌境内,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311国道都从许昌通过。此外,还在陆续修建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许昌-开封-山东日照的高速公路;许昌-禹州-登封-洛阳的高速公路;同时,还有许昌-周口-安徽亳州接江苏的高速公路、郑州-禹州-鲁山的高速公路、许昌境内襄城-禹州的高速公路。这7条高速公路全部建成通车后,许昌将是河南省高速公路密度最高的城市、区位优势最好的城市,将是继省会郑州之后,成为中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个中心。

许昌是一个现代化与传统并济的地方,农业人口占了总人口的80%之多,因此农民问题是市领导们最关心的问题。怎么样让农民增收,在这方面许昌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从1995年,许昌就开始创建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6月,国家6部委在许昌召开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讨会,正式确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地位。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只有22个,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河南省唯一的一家。

走科技致富道路的许昌,其成效是显著的。许昌人民审时度势,看准了花卉苗木这一高产值项目。历史上最有名的鄢陵腊梅,始于唐,兴于宋,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许昌以腊梅为主发展花卉苗木。而全市的花卉苗木已经发展到42万亩,有2000多个品种。目前,花卉区的农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5000元左右,每年每亩地效益最高的达到了1万元。另一方面就是开发中药材。禹州市是一个中药材集散地,而且相传“药不经禹州泡制不名”,“药不过禹州不贵”。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就长期在禹州行医、采药。现在禹州已经有近25万亩的中药材,在此基础上,投资3亿元建设了一个中华药城,是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是国家批准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蔬菜也是许昌农业科技园区的重点项目。以襄城县为主,全市有80多万亩蔬菜,其中有将近5万亩无公害蔬菜。另外还有优质小麦和优质茶叶。全市有11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有近30万亩优质烟叶基地。许昌通过园区示范,搞规模经营,搞集约经营,搞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其中涉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方面,包括三个地方,陕西省的杨陵、山东省的寿光和河南省的许昌。许昌既不沿边沿海,又没有大的国家扶持政策的支持,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路子,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许昌工业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且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一是电器产业。其中尤以许继电器闻名。许继集团是全国工业企业的一面旗帜,下属许继电气等21个子公司。许继集团计划到2020年,建成中国高科技电气城,实现销售收入1550亿元。二是烟草产业。许昌是国家优质烟生产和烤烟出口基地,有将近30万亩的优质烟叶,有两个烟叶复烤厂、一个烟机厂、一个烟草研究所和一个烟草学校,还有一个以“帝豪”牌为主、年产量75万大箱的许昌卷烟总厂。三是发制品产业。发制品是许昌出口的龙头产品,国际市场上每年发制品的市场份额是8亿美元,许昌市2003年发制品出口是2.06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25%,占全国出口美国市场的85%,占美国市场本身销量的45%。四是超硬材料。黄河集团作为中坚力量,下属一个上市公司和21家分公司。2003年人造金刚石产量8亿克拉,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利税1.75亿元。五是制鞋业。许昌的童鞋是闻名全国,产量长期居于全国第一,其中90%的童鞋出口到欧美。仅骆驼鞋业公司吸纳的就业人员有1万多名。六是纺织业。许昌是国家重点优质棉花生产基地,鄢陵县是全国最大的棉短绒加工基地。豫中纺织厂、许昌裕丰纺织公司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不断提高。七是食品加工业。河南众品公司是国家命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食品能力达到15万吨,居全国第9位,现在正与上海华联合作,成功打造生鲜食品物流供应链。八是能源、电力行业。禹州龙岗电厂投资35亿元建设的2×35MW的发电机组运行良好,二期2×60MW的发电机组已通过论证并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襄城县首山一矿在与平煤集团十三矿合作的基础上,拟建设4×60MW的发电机组;市区拟建设2×20MW的热源厂。

除了打造优势产业外,许昌还积极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构建了经营城市的投资融资平台,走出了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路子。目前,许昌市区面积已达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8万。在城市建设方面,一是按照国家政策,凡是可以通过市场配置的城市资产,都要进行市场配置,扩大增量,搞活存量,用经营城市方式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目前经营城市已经见到了明显的成效。二是规划许昌市区向北发展,与许昌县尚集镇、长葛市连接,形成带状城市。靠特色农业、特色工业,支撑城市发展。三是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使许昌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许昌作为汉魏故都,曾经历经了汉、魏王朝的更迭,开始了三足鼎立的旷世奇局。而今故都依旧在,只是在新时代的号角引召下,更是发生了翻开覆地的变化。也许,我们铭记的不仅是过去那厚重的文化底蕴,更应看到的是许昌在新形势下的可喜变化。

5.“黑炭之家”展新貌

曾几何时,焦作这个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城市留给人们的曾是“黑色印象”:灰暗的天空下,黑色的煤山,黑乎乎的煤矿工人,撒满煤灰的道路和建筑……

而今的焦作,绿色园林遍布其间,绿色通道连接城乡,昔日“煤城”两个字,已被“绿色主题”逐步取代。在“黑”与“绿”的变换中,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焦作,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转型之路。

焦作市在1956年建市伊始,就以煤炭工业为基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到1995年,资源型企业有1233个,从业人数8.8万人,年矿产2109.85万吨,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90%以上。后来,随着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加之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更新缓慢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原因,全市资源型企业效益下滑,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到1999年,全市GDP比上年下降了13%,财政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了24%和12.2%。整个“九五”期间,在全国GDP年增长率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焦作GDP年增长率仅为3.5%。

如何摆脱因资源枯竭而衰的厄运,这是焦作人民需要思索的一个大问题?焦作市委、市政府立足本市市情,以“第三次创业”为标志,做出了做强做大铝工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决策。

首先就是对现有的能源、化工、机电、建材等工业进行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全面改造,强力实施了“三个战略性转移”,即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原料化工向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煤矿机械向环保机械、粮食机械、汽车机械;水泥建材向新型建材、环保建材的战略性转移。这一系列的战略转移耗资30多亿元,但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全市18家重点骨干企业通过科技嫁接,销售收入绝大多数较5年前翻了一番,2003年,18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36.9%。单晶铜、丙烯酰胺、纳米氧化锆等100余个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13.7%。

“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是焦作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一环。焦作市也有其得无独厚的条件,其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独特的区位优势、地质结构以及气候条件,造就了焦作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

从1999年开始,焦作开始把目光由地下矿产资源转向地上山水资源,先后投资6亿多元,开发建设焦作山水峡谷极品景观,形成了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五大景区和十大景点的大旅游格局。为了把焦作山水推广出去,焦作还先后举办了旅游大篷车、国际太极拳年会、山水旅游节、红叶节等多种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引来了国内外的百万游客。2003年、2004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等主要指标都以三位数的速度递增,特别是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市各景区共接待游客305.8万人,门票收入5359.6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1.3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全市旅游业的综合收入由3年前占GDP的不足1%,增长到9.4%。其后,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五大景区,通过整体包装、资源整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作为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不能挖了,那么取之不竭的农产品资源应是可利用的重中之重的资源。焦作是粮食高产地区,几年来,焦作市按照突出特色、建立支柱、扶持龙头的思路,强力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这一思路引导下,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小麦、玉米和四大怀药的年加工能力已分别达110万吨、95吨和8000吨,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的问题,而且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型资源工业。

铝工业原本不是焦作的优势,1995年全市氧化铝、电解铝的产量分别只有20万吨和6.2万吨。为了把铝工业做大做强,焦作先后投资30多亿元,实施了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280KA槽电解铝等一批国家级技术改造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使铝工业的优势地位很快突出出来。2003年,全市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已分别达到85.1万吨和22.1万吨,铝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3.6%,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

从坐山吃资源老本,到积极至力于科技开发,从发气矿山到开发旅游,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焦作城市的转型使经济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2001至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1.4%、12.1%和11.8%。煤炭工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由过去的9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6%。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9%和36.6%。

城市经济的转型,也使焦作的城市建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曾经笼罩城郭几十年的烟尘终于散去,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市区北部太行山的大规模绿化,使城市有了绿色屏障、绿色背景;中心城区的拆旧建绿、拆墙透绿、园林绿地建设,使焦作市俨然成了一座大花园。如今,焦作已和“煤城”渐行渐远,绿色成了这个城市的主题。

6.大河之子的金色人生

他们在茫茫人海之中普通的一群人,在他们身上没有奖章,社会媒体上也没有他们的名字和身影,他们是大河里的一滴水,大地上的一粒土,田野里的一棵庄稼、一株草。可是,当我们走近了他们,发现他们再也不是一滴水一粒土一棵庄稼一株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亮丽的光环。

一个背影的离去,感动了中国

李学生,一位来自河南商丘的农民工,正成为2005年感动温州的第一人。2月20日,距合家团圆的元宵节仅3天,他在呼啸的列车前舍己救童,几秒钟的壮举,将36岁的生命谱写成一曲“舍生取义”的悲壮之歌。

温州人一齐把目光投向了这个来自异乡的“平民英雄”,温州城重新传唱起“英雄之歌”。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2005年2月20日下午发生在金(金华)温(温州)铁路温州市黄龙段马坑隧道口那悲壮的一幕:在列车呼啸而来之际,路过此处的河南籍外来务工青年李学生飞身救出一个穿越铁道的男童。当他再次冲上铁道救另一个女童时,与飞驰的火车迎面相撞,不幸牺牲。事情虽然过去,可那一幕悲壮依然清晰在目,永远不能淡忘。

李学生走了,走得是那样的仓促,却又是那样的义无反顾,在生死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自我。如果说,李学生第一次冲上去,是一种原始的冲动。那么第二次在电光火石般抉择间,李学生表现出了一种真正的崇高,一种人性美在其身上迸发出了灿烂的光辉。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定格成一种永恒的美丽。

毫不掩饰地说,时下的河南人并不应该作为口诛笔伐的对象,他们也是一个大写的中国人。可是,他们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国性大讨伐。

当然,社会出现的这种歧视心态,有多年来二元结构带来的定性思维,也有个别外来河南人不洁身自好,损害了河南人的整体形象。“一损俱损”,许多优秀的河南人就淹没于这种歧视之中、偏见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的地位。而李学生就是这千千万万河南人中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的高尚行为,不但让某些自许为高贵的人感到汗颜,更深刻地诠释了河南人真、善、美的朴实情怀和崇高品质。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李学生就是这种舍身求义的人,是时代的先锋,是学习的楷模。他的事迹见诸于报端后,社会评价他“感动了温州全市”。其实,李学生的英雄壮举,又何至感到了一个温州?分明感动了整个浙江,感动了整个中华民族,并将为三个文明建设注入深刻的内涵。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学生走了,但他永远活着。

河南开出科技之光

在河南的科技发展史上,吴养洁是一个响亮的名字。2003年11月,他成为近亿人口的河南省本土培养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于许多和他接触过的人来说,吴养洁是一个耀眼的标尺。无论是作为一位科技工作者,还是一名党员,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赞赏、学习。

吴养洁并不是地道的河南人,他于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由于早年丧父,他是在山东的一家恤养院(孤儿院)里长大的。正是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不幸和坎坷,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个性,也使他在此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中百折不挠,一次又一次取得了硕果和殊荣。

1958年,从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留学归来,牢记祖国培养之恩的他抱着“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满腔热情,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当时刚刚建校两年、实验教学条件还较差的郑州大学。

他到了这里后,做的一件事,就是为郑大建立一个放射化学实验室。

“化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门实验科学”,他认为,“拥有了高质量的实验室才能做出高水平的科学实验成果。”

吴养洁是个有心人,他在留苏期间就特别留意莫斯科大学的有机化学实验室,认真分析研究了该室的设计和设备安装特点,大到总体布局,小到每个实验台的长短、高低尺寸他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在新实验室的建设中,他实地勘察,亲自画出了设计图纸,并带领工人们安装好了放射化学实验室所有的设备。

从此,郑州大学的放射化学实验室成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前来参观,并得到了一致称赞。

实验室已成为吴养洁生命中不可剥离的一部分。

还在前苏联求学时,埋头苦干的风气就已在他和其他同学身上形成。有一次,学校送来莫斯科大剧院的招待戏票,当作任务分派给他们,竟无一人要去,结果挨了大使馆的批评。

“要以实验室为家。”这句话,几十年前曾被批判,但他却始终矢志不改。

他始终孜孜不倦地进行着科学研究,其中,他在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5年他应邀在莫斯科大学召开的《现代有机化学问题》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的学术报告,得到了国际化学界的好评;他在不对称合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这是当前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涉及许多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他还与张国安、杨德兴等人一起完成了1972年国务院农药调查组下达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一项项重大成果的突破,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使国际化学界将目光聚焦在中国河南,投向一直在实验室默默无闻的吴养洁。

他经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一个人要学会感恩,要懂得报恩。要爱国,要知道是祖国和人民培养了你,你要牢记祖国的恩情,把你的青春和学识贡献给祖国和人民。”

吴养洁的学生许文俭博士感叹说:“做吴老师的学生很苦,基本上没有假期;我们都很‘怕’吴老师,他对我们要求总是很严,时间观念很强,治学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但这样能使我们真正学到东西,能够更快地成长起来。”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每逢节假日总是默默地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有的大年三十还在实验室做实验。

除了孜孜以求的精神,吴养洁严谨求实的学风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学生的论文,他经常推敲来推敲去,数据一个一个仔细核对,遇到语法问题他要改,看到标点符号错误他也不放过。久而久之,学生们中间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论文只要过了吴老师这一关,发表就是早晚的事了。

不少人问吴养洁,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说,培养出好的学生做我的接班人。

而今,吴养洁已指导了50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从实验室里走出的每一位学生,都要留下一个小玻璃瓶子,里面装着他们的实验成果。每天,当吴养洁工作时,灯光照在实验室内的试管和一个个小玻璃瓶上,折射出水晶般璀璨的光芒,映射在他眼中,熠熠生辉。

商业娇子--刘志华

现任京华实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刘志华可以说是河南商界的娇子,她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优秀女企业家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称号。在她的带领下,一个一名不闻的京华成为了著名的“乡村都市”。

位于新乡市西南行30公里处的新乡县小冀镇东街村,是一片风格迥异的建筑群,在绿树红花丛中,有欧式的,美式的,伊斯兰式的……,使你仿佛来到了万国建筑博览会,又仿佛置身都市--不过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乡村的田野上。创造这个“乡村都市”的是这个村第五村民小组的村民。他们所属的企业集团叫“京华实业公司”,如今固定资产达到2.1亿元,人均50余万元。2001年创造利税703万元,人均1.8万元。家家住的是人均面积为35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从幼儿园到大学,不出村可以享受全程教育。他们的领头人叫刘志华,如今是全省和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入选“全国十大女杰”,女杰确有她的过人之处。

1938年刘志华出生在小冀镇中街村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当年准备结婚时,却遭到了家里的强烈反对,于是刘志华就和黄占山悄悄到新乡市办了结婚登记,带着自己的铺盖卷没花一分钱就嫁了过去。当时黄家只有老母亲,二间破草房。刘志华长得很漂亮,黄占山则相貌平平。有人问刘志华:“你图他什么?”刘志华回答:“就图他人好,有才。”事实证明,刘志华的选择没错。黄占山后来参了军,又考上了北京大学,分配到国家文化部工作。但他不仅没有抛弃一直当农民的刘志华,反而辗转回到新乡县支持她干事业。后来干脆辞了县文化局长的官,进京华公司当了顾问,成了决策参谋。

刘志华虽然是农民出生,但她不甘平庸消沉。1972年老队长因对又穷又乱的局面束手无策而撂了挑,而此前队里所有的男性公民都已轮流当过了队长,也不愿接这个担子。当时刘志华勇敢地“毛遂自荐”:男的没人干,俺女人干!我愿当队长!当年她就让群众吃上了饱饭,摘掉了“穷队”的帽子。接着她又向第二个目标冲击:办工厂搞副业。村里人不同意贷款,刘志华向大家保证:“赚了是集体的,赔了是我的。”靠着500元贷款,逐步滚雪球,他们先后办起了12个企业。

在市场经济的生态园里,刘志华是一只早起的虫儿。她当了生产队长后三年内使粮食亩产达到了800公斤以上。但她发现,仅靠土里刨食还是摆不脱穷字。所以从1957年起,她就只留5%劳力种田,让95%都去办企业。到了市场经济兴起时,刘志华带领群众已在商海里闯荡了10年,抢占了市场先机,又练就了竞争本领。这时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他们生产的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受到竞争挤压。刘志华就果断调整产业结构,放弃不赚钱的项目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如今宾馆、游乐园、浴池、饭店“日进斗金”,每天稳赚近2万元。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刘志华像一个弄潮的好手,总是立在潮头。

刘志华虽然是个女人,是个农民,但是她身上没有小农意识,没有自私狭隘。她当队长以后,下台的老队长因和她父亲结过怨而迁怒于她。她就“三顾茅庐”,请对方给自己当顾问。虽然吃了一次次闭门羹,甚至受了侮辱也不计较,终于感动了对方,化解了矛盾。她坚持原则管理得罪了一个农户,一家人手持棍棒、镰刀将她打伤。刘志华忍着伤痛,反倒将自家粮借给对方。她说:“吵嘴打架是公事,我借粮给他们是私事。公是公,私是私。”刘志华为了群众过上好日子拼搏了30年,连3个孩子的教育都耽误了,但她至今只拿一份总经理的工资。儿子、儿媳在公司里工作,犯了制度照样被惩罚。

刘志华的人生目标是让乡亲们富起来,不仅富口袋,而且要富脑袋。所以,多年来,刘志华紧抓村民素质提高不放。公司里刚有一点儿家底,她就力主建农民文化宫,让村民们定期在这里看电影看戏,唱歌跳舞。而且,在各个企业的场区办公室,到处都挂着名人的名言警句。给村民分配的公寓里配有书房,每月给每户村民订3份报纸。公司还和平原大学联合办班培训职工,十几年来从不间断。全公司具有初、中、高级职称者占职工总数的50%以上,持证上岗的职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了让下一代受到良好教育,在京华没办学校前,全部子弟均送到新乡市最好的学校读书,学费由公司出,每天用公司的三部专车接送。如今,京华公司投入2500万元巨资办起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下一步还要办大学。刘志华说:著名华侨陈嘉庚倾其所有办学是教育救国,我们京华办学是教育兴国。

改革开放以后,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农民企业家,但近些年不少风云人物纷纷落马归于沉寂,而刘志华却凭借着自己的敢作敢为,思想的开放,胸怀的宽广,目光的远大,成为一棵长青树至今不败。

信阳儒商刘晓林

刘晓林,被人称为“亦儒亦商”。

二十多岁时刘晓林狂热地挚爱着文学,整天整夜地写。后来在银行里工作了,工作几年之后,他感觉激情和自由受到了约束,于是走出悠闲的办公室一去不回头。下海之后,他没有走墨守成规的商业套路,而是径直奔向新兴的太阳能产业。当有人打击他,问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做饭时,刘晓林非但没觉得失望,反而对这样一个沙漠一样的市场充满了创作作品一样的冲动。

创业之初,他骑上三轮车在小区里往门缝里塞科普报,人家说不要不要不买药,刘晓林就陪着笑脸说不是药,是太阳能高科技。在信阳剧院,他在现场搞科普,经常忙到下半夜一两点钟。一个月之后终于卖出了第一台,刘晓林高兴得把店门一关,所有店员都去创作第一件“作品”去了。他亲自系上安全带,手脚哆嗦着把太阳能提了上去。中午肚子饿得咕咕叫,直到下午3点多才安装完。而晚上,却搂着被子做了个从楼上掉下去的恶梦。几年过去了,刘晓林对“处女作”依然记忆犹新,犹如初恋。

刘晓林是个激情燃烧的人,没有激情创作力就减弱了,没有激情就什么事也做不下去。当太阳能科普打开销路之后,为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成立了元康商贸公司。因为他的儿子名字叫开元,所以他希望企业和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他对员工的要求很高,在招聘和培养上都把好关,他还建立用户信息处理系统,打算办一份《元康商情》,向企业和社会宣传自己的元康理念。在产品上,他计划在太阳能基础上拓展思路,为用户提供成套的绿色文明的热水供应方案。现在,他一年营业额达到了几百万元,他成了信阳市及豫南地区太阳能龙头老大,同时也创作了名为“元康”的又一篇浪漫主义作品。

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商人就是满身铜臭味,利益至上,但亦需亦儒的刘晓林却是十分重情的。他还是在银行工作的时候,老行长给他提供了宽松的工作空间,并给他的发展道路很多有益的指点。老行长不仅给了他机遇也影响了他,影响了他对公司员工对人的态度。在他看来,用人要用所长,因此,他尽可能地把每个员工都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上,让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他对员工的生活也是关心周到,员工也真诚地爱护公司,人们说元康就像一个大家庭。有一个员工已经辞职离开过公司两次了,最后因找不到好的差事又找到了他,刘晓林还是接纳了她。这位员工说:“刘经理是个宽厚的人,我再也不离开了。”而刘晓林说:“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元康是我们大家集合起来谋生的一个家,公司的爱心一定会换来大家的诚心。”

现在元康公司正在稳步发展中,刘晓林又想追求更大的价值,他把公司交给了妻子,自己则云游四方畅游书海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他读先秦文化的书籍,研究圣贤思想。从老庄到厚德载物,从易理到崇阳书院,他希求在祖先的文明之光中寻找到自己的发展轨迹。他还广泛拜读西方文艺复兴的书籍,他从中寻找个人的全方面自由和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因由。

刘晓林还想写一部惊世骇俗的大作品,他读孔孟精典,他读西方哲学,他在思想的王国中已经走得很远。但他还想还作品于社会现实。只有在社会的土壤中扎得越深,地上的作品之树才会长得越高。他的“元康”就是一个时代的折影,就是一个现实的社会恩赐。他不仅能亲近激情的创业,也能安守长途路程的再发展;他不仅能精工绘制公司室内景致,也能在社会的大门前身体力行地感受市俗细微,放下清高正直的面孔搏击商场的邪风逆雨;他能把社会化、市场化的元康公司和元康品牌做实做长做大做强,也能从厚重的历史中觅得社会现实的价值。亦儒亦商,商业价值又何尝不是一种极限人生呢?财经作品又何尝达不到阳春白雪的文以载道的彼岸呢?从儒家的皇粮本位、仕本位和道家的隐者归宿、书香留世归宿等等历史窠臼中走来,刘晓林在商品大潮中奋力博击。当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又向政府及其唤作舆论提出更高的要求时,他始终是站立在浪尖的弄潮儿。

我们常感觉到这样一种现实,当经济轮子飞转的时候,思想领域的诸多教条仍在沉睡着。刘晓林却让我们在迷雾般的商品经济中,感悟到人性中的另一种至诚、至美的理性追求。

新乡智商王洪昌

在商海中搏击,光有蛮力是不行的,没准一个大浪打过来,也会有呛水的危险。而王洪昌却不同,他刚投入太阳能市场的时候,就买了一个高倍望远镜爬到市内最高的楼顶上观望,看看楼顶上太阳能的数量他发现了市场的潜力。然后,他的经销店才紧锣密鼓的开张。店面选在繁华的一个长十二米面积三百平方米、装修豪华、产品整洁的专卖店。这么一来,消费者对太阳能的印象发生了转变:原来太阳能还这样高级!自此之后,新乡市场太阳能经销店面貌在王洪昌的带领下全部焕然一新。接着,他大手笔进行宣传策划:在新乡电视台做了一个每天二十四遍的广告,并在最大的干道上搞促销活动,在“315”进行声势浩大的科普咨询。在老百姓心里凡是能这样做的都是大企业,很快他的品牌知名度大幅度提高。

王洪昌不仅注重外部造势,还注重“整体高端”的实施。高雅的专卖店内,产品一尘不染。店员都穿着统一服装、配带标准胸牌、说着普通话。很多太阳能店里还摆着采暖炉,有消费者问你这儿为什么不卖采暖炉?店员说我们的太阳能冬季也好用,我们用不着卖采暖炉。去小区做促销,门卫大爷不让进,促销员就给清理楼道内脏兮兮的广告贴,很快给大家一个文明的形象。顾客购买产品,填写印刷规范的太阳能订单和配件清单。服务人员上门安装维修,进门之前先套上脚套。在繁华区向人群发放宣传笔、雨伞、盒尺等精致的礼品,让人感受品牌温馨。

在做好宣传和外部形象的同时,王洪昌深知诚信在于服务。过去安装工是兼职,他经营后确定为专职服务工,这样虽然人工成本增加,但有效保证了服务质量。过去售后是三轮车,市场反馈慢、形象差,后来,他买了两部面包车专用于售后工作。只要用户电话打过来,不管刮风下雨,工作人员很快赶到。他说,服务换诚信,诚信无价可以换来更大的市场。

仅一年时间,王洪昌就奇迹般地卖了将近百万元,而整个新乡市场也因他的引领销售额增加了几倍。零售之外,他还与房地产公司联合搞“太阳能房地产项目”。凭借和几千年前那个河南籍商人吕不韦一样的智慧、勤劳和诚信,王洪昌正在创造着一个财富的新神话。

王洪昌在下海经商前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任单位服务公司的总经理。多年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手中捧着人人艳羡的铁饭碗,但他却义无反顾地走出了二十多年相伴的企业的大门。为什么王洪昌初涉商海就爆发出这么大的活力呢?这与他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高学历是分不开的。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穿过体制和机制的丛林,其实释放出人的能量的“以人为本”才是某种意义上的真正归宿。

…………

巍巍太行依旧,蜿蜒黄河依旧,炎黄子孙依旧。

从农民工李学生到科技之光吴养浩,从“乡村都市”创办者刘志华到信阳儒商刘晓林,我们看到了人性之光,看到了智慧,看到了厚重,看到了诚信,看到了仁义礼智信等一切一切祖先留下来的传统美德。他们并不伟大,但他们身上继承了炎黄始祖永恒的因子,他们是中国底层社会的普通模块,是中国先人和中国当代社会吹下的一片树叶。

这里有皇天厚土的积淀,也有时代风潮中的云卷月歌。有喻于义的君子,当然也有喻于利的小人。河床被冲涮了几千年冲涮出了腐土,社会前行了几千年也遇到了群体关系在更高层次上的屏障,留下了几千年的沉疴。但,能以此否认中原人的脊梁吗?不能的。能以此否认生养我们的母亲河吗?不能的。

这就是五千年文明之邦的大河之子,这就是东方世界的真实底色,这就是真实的河南人。滚滚黄河涤荡,从远古中来,还要到远古中去。

河南在历史进程中的沉沦是一种事实,昔日辉煌一时的中原文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今,除了那些夸大其辞的骂声,能听到河南的地方真的很少。从中原到边缘的嬗变,河南人真的接受了吗?河南人的出路在何方?这一切,还需要河南人自己来回答。

1.母亲河的呼唤

洛阳的牡丹依旧开放,但已不再为王侯将相独赏。开封的龙庭依然屹立,为昔日光华再添神彩。

曾经,养育了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有着最朴素的品性。这种品质,成为人类和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但是,当在改变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时候,当地域文明走向世界文明的时候,当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时候,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接轨的时候,母亲河却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

今非昔比,蓦然回首已是百年身。

环境在改变,大河和大河儿女的外张性性格也应在新的时代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新的土壤,找出自己流向文明大海的滔滔之源,做出与时代俱进的现代化变革。

而这种变革就是新时代的“中原精神”,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曾几何时,河南头簇美冠,“农业大省、矿产资源大省、商贸重镇、全国铁路网中心地带、九朝古都旅游……”等美誉都是镶嵌在美冠上的明珠。而今,河南省却从昔日的繁华走向了衰落,由当初的大哥变成了如今的小弟。反思开来,是诸多发展的瓶颈与困惑迷茫了河南人民的双眼。

土地和农业的根系几千年来已深深地扎进了这片黄土地,厚重得难以自拔。 6Ouo0sN46mrqffNYFSZrJ2c5S9Em+/2CuYqWmLJrPGldXGxaq6kBQw9kx5nM/X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