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九章(下)

6、愤怒常常等于无知,温和友善要比愤怒和暴力更强有力

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动怒,愤怒情绪也是做人的一大弱点,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它病一样,可以使你重病缠身,一蹶不振。也许你会说:“是的,我也明知自己不该发怒,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若你是一个欲成就大事者,你就应该注意了,能不能消除愤怒情绪与你的情绪控制能力有关。

其实,并非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说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精神愉快、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

愤怒既是你做出的选择,又是一种习惯。它是你经历挫折的一种后天性反应。你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方式消极地对待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现实。事实上,极端愤怒的结果是精神错乱--每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便有些精神错乱。因此,每当你气得失去理智时,你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愤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部分,就总有理由接受愤怒情绪而不去改正。

但只要你不去改正,你的愤怒情绪将会阻止你做不好事情。成大事者是不会让愤怒情绪所左右的。历史上有好多这样的事例,他们中能压下怒火的大多就能成功,而凭着这一怒之气行事的则大多失败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在三国时期,关云长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杀,此事激起刘备怒火中烧,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之谏皆不听,实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赵云所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宜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中原……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诸葛亮也上表谏止曰:“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刘备看完后,把表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谏。”执意起大军东征,最终导致兵败彝陵,而刘备也郁郁而终。

从上面的事例中,就可看出,在关键时刻是不可以让怒火左右情感的。不然你会为此付出代价。那么怎样消除愤怒情绪呢?下面几种方法我们可以借鉴。

(1)愤怒的误区

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自己心中愤怒的火种,你可以以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然而,你不妨想想,你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且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愤怒的情绪,既然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

每当你以愤怒来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应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而且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这一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让自己经受情感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惰性。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怒;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上述这种生理上的心理病症。真的,你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这一误区。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其中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忿忿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的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心想,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忿。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以致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为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

“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寻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

“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愤怒的误区。”

所以,为了消除了这一误区,首先你要以平静的方式勇敢地表示出自己的愤怒;然后,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使之转为内在控制;最后,不再对任何人的行为负责,不因为别人的言行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你可以学会不让别人的言行搅乱自己的心境。总之,你只要自尊自重,拒绝受别人的控制,而不会用愤怒折磨自己。

(2)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幽默

生活中有些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严格得近乎呆板,这当然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只有我们观察一下周围那些精神愉快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善意的幽默感。让别人开怀大笑,在笑声中观察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这是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对于“幽默”这个词,我们也许并不陌生,然而,究竟什么是幽默呢?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人的个性、兴趣、能力、意志的一种综合体现,它是语言的调味品。有了幽默,什么话都可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它是引力强大的磁铁。有了幽默,便可以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引入它的磁场,让每个人的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它是智慧的火花,可心说,幽默与智慧是天然的孪生儿,是知识与灵感勃发的光辉。

幽默中渗透着一种紧张的意志。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一个奋力进取者。

幽默也能展示人的一种乐观豁达的品格。半夜时分小偷光临,一般不会令人愉快,可巴尔扎克却与小偷开起了玩笑。巴尔扎克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却常常手头拮据,穷困潦倒。有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觉,有个小偷摸进他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乱摸。巴尔扎克惊醒了,但他并没有喊叫,而是悄悄地爬起来,点亮了灯,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就更别想找到啦!

幽默,实在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

你的生活是否过于严肃,以至于你看不到这些生活的荒谬之处?要是一个人从来不笑,那他可能有些变态。每当你的言行过于严肃时,提醒自己,你所享有的时间只是现在。当开怀大笑可以使你如此愉快时,为什么要以愤怒折磨自己呢?

笑吧,为笑而笑,这就是笑的理由。其实,你并不需要为笑寻找理由。只要笑,这就足够了。冷静地观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人--包括你自己,尔后再决定选择愤怒还是幽默。请记住,幽默会使你和其他人都得到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笑。开怀大笑吧,笑声会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3)愤怒的表现形式

不管在什么时候,你都可以看到人们动怒的情形。不管在什么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人们陷入不同程度的愤怒里面--从轻微的烦躁不安到严重的咆哮大怒,尽管愤怒是一种逐渐形成的习惯,但它也是一种侵蚀人际关系的癌症。下面是人们愤怒的常见情形。

a当他人干事马虎、丢三落四时动怒--不但你的怒气很可能会鼓励别人继续自行其是,而且你自己也会继续气下去。

b对无生命的东西动怒--要是你胫骨给撞了或大拇指给锤子砸了,尖叫一声倒可以减轻不少痛苦。但如果你为此大动肝火并做出某种行为,如以拳头砸墙,那么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使你更加痛苦。

c因丢失东西动怒--不管你怎样咆哮大怒。丢失的钥匙或钱夹都不会物归原主。相反,它只会阻碍你有效地寻找遗失的物品。

d因个人不能控制的天下大事动怒--你可以不满意政治局势、外交关系或经济状况,但你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惰性却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愤怒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会妨碍你的生活。同其他所有误区一样,愤怒使你以别人的言行确定自己的情绪。现在,你可以不去理会别人的言行,大胆选择精神愉快--而不是愤怒。

总之,你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别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办成大事。

7、贪图安逸=无所做为=无法成功

懒惰、好逸恶劳乃是万恶之源,懒惰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就像灰尘可以使铁生锈一样,懒惰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

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后,他有幸目睹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亚历山大注意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们厌恶辛苦的劳动,却只想舒适地享受一切。亚历山大不禁感慨道:没有什么东西比懒惰和贪图享受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辛勤劳动的人们更高尚的了。

(1)懒惰是成功的天敌

有一位外国人周游世界各地,见识十分广泛。他对生活在不同地位、不同国家的人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当有人问他不同民族的最大的共同性是什么,或者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时,这位外国人回答道:“好逸恶劳乃是人类最大的特点。”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懒惰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因此,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垂青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懒惰是一种恶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负,人们一旦背上了懒惰这个包袱,就只会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丧、无所事事,这种人完全是一个对社会无用之人。

有些人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无论干什么都舍不得花力气、下功夫,但这种人的脑瓜子可不懒,他们总想不劳而获,总想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止思维活动,他们一天到晚都在盘算着去掠夺本属于他人的东西。正如肥沃的稻田不生长稻子就必然长满茂盛的杂草一样,那些好逸恶劳者的脑子里就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杂草”。懒惰这个恶魔总是在黑夜中出现,它直视那些头脑中长满了这些“思想杂草”的懦夫,并时时折磨他们、戏弄他们。

那些游手好闲、不肯吃苦耐劳的人总是有各种漂亮的借口,他们不愿意好好地工作、劳动,却常常会想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辩解。确实,一心想拥有某种东西,却害怕或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劳动,这是懦夫的表现。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才能愈加珍惜它。即使是一份悠闲,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份悠闲也就并不甜美。不是用自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东西,你就不配享用它。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无论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层,他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身份,他都必须或者说有义务去努力劳动。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是身居要职还是普通市民都必须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各尽所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2)拖拉将会导致一事无成

干什么事情,只停留在嘴上是不够的,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

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而不注重实干的人最令人反感,成功也永远不会光顾这种华而不实、说而不干的人。

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并不是在那些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的人,也不是那些把一切都设想得极其美妙的人,而是那些最脚踏实地去干的人。

即使是那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只要他对工作充满热情,只要他是一个有心人,经过努力,他必将赢得他想获得的成功与地位。贫寒的出身、卑贱的地位并不意味着不可冲破、不可改变。重在实干、贵在真想。

除了崇尚空谈外,办事拖拉,也是懒惰最常见的表现手段。

懒惰使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有些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并不都是有意义的,有些甚至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浪费时间,也是我们事业中的一大敌人。

浪费时间,有两种浪费方法。一种是主动浪费,一种是被动浪费。所谓主动浪费,是指由于自身的原因而造成时间的浪费。譬如说,你明明知道睡一觉时间会白白地逝去,可你偏偏要睡一觉。所谓被动浪费,是指由于他人的原因或突发事件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比如说在你工作时,你的同事与你白白闲聊了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就是被被动浪费了。

人都有惰性。睡在阳光下:暖洋洋地不想起来;坐在树阴下聊天不愿工作或沉迷于娱乐厅中流连忘返,致使好多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也使好多本应成功的人平平淡淡,其罪恶之首,就是懒惰。懒惰是一种习惯,是人长期养成的恶习。这种恶习只有一种成果,那就是使人躺在原地而不是奋勇前进。因此,要想具有一定成就就要改掉这种恶习。

一天的时间如果排得满满的,让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促使你尽最大努力地投身到工作中去,你就会无形之中在忘我的工作中改掉懒惰。

“在家有父母,出外有朋友”,这是很多人养成依赖心理,导致懒惰的根源。如果把你放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你就会自食其力,改掉懒惰的习惯。

有的人在工作中,稍有压力就放下不干了或等待明天再干,这样一拖再拖,就有很多的事情给拉下来,而时间却悄无声息地流失了。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那你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我们周围,总有许多人办事拖拖拉拉,他们经常要做的是包括闲谈、喝咖啡、削铅笔、阅读书报、处理私事、清理文具、看电视以及其他几十种小事,而很少花时间干正事。

有一个方法可以戒掉这个毛病,就是命令你自己:“我现在很好,马上可以动手,再拖下去就完蛋了。我要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正事上。”许多人的拖拉,是因为形成了习惯。对于这样的人,无论用什么理由,都不能使他自觉放弃拖拉的习惯。因此,需要重新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积极工作的习惯。

一个人再拖拉,到了非干不可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干了,正如房子着火了,他就不得不迅速逃生一样。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他就不会再拖拉下去,以免造成危害和其他人的不满。

“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管他多么和蔼可亲、令人尊敬,不管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不管他的名声如何响亮,他过去不可能、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是劳动,劳动就是生活。让我看看你能干什么,我就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一向认为,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劳动是保持良好品德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工作、尊重劳动,才能抵御各种卑劣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抵抗各种低级趣味的引诱。我想进一步说明,只有热爱劳动、尽职尽责,才能摆脱由于沉溺于自私自利之中而带来的无数烦恼和忧愁。无论是谁,他既不可能躲避烦恼和忧愁,也不可能避开辛苦的劳动。”

有些懒惰的人总想干点轻松的、简单的事情,但大自然是公平的,这些“轻松的”、“简单的”事情对于懒惰者而言也会变得很困难、很艰难。那些一心只想逃避责任的懦夫也迟早会受到应得的惩罚,因为这种人总是对高尚的、有利于公众的事情不感兴趣,于是他的私欲、各种卑劣、庸俗的念头就会在他的大脑中膨胀起来,这种人的心思本来可以用在有益的、健康的事业上,结果都由于私心杂念过于膨胀,自己的心智脑力被各样各样琐屑、卑鄙、甚至是幻想出来的烦恼和痛苦白白地耗费了,许多无所用心的人的脑力也是这样白白地浪费了。

青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将来的生活才会有充满快乐、幸福,才是成功的,而快乐与幸福的方法之一就是劳动。经常从事一些适宜的劳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一旦离开这种经常性的、有益于身心的劳动,人们就会百无聊赖、无精打采,就会无所事事,精神萎靡不振,进而会头昏眼花,神经系统也会紊乱不堪,久而久之,身体自然会莫名其妙地垮下来,精神也会一蹶不振。千万不要陷入这种状态之中。战胜无聊和苦闷的最好办法就是勤奋地工作,满怀信心地劳动。一个人一旦参加了劳动,快乐自然就会来到你身边,无聊和单调的感觉就会逃之天天。工作,勤奋地工作;劳动,愉快地劳动,总是去干这样或那样有益的事情。

大家都很信任脚踏实地的人。他们都会想:这个人敢说敢做,一定知道怎么做最好。

幸福是辛勤汗水的结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战胜无聊和苦闷的最好办法就是勤奋地工作,满怀信心地劳动。

每个人都期望幸福,对于成大事者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劳有所获。

辛勤的劳动是成功的阶梯,勤劳的习惯是成功的动力。

那些形成了工作习惯的人总是闲不住,懒惰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痛苦。即使由于情势所迫,他们不得不终止自己早已习惯了的工作,他们也会立即去从事其它工作。那些勤劳的人们总是很快就会投入到新的生活方式中去,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寻找,挖掘出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青年人要享受成功的幸福,首先得要有勤的习惯来付出你的辛劳汗水,只有这样,你才会收获耕耘的快乐。 Q3j1Pi8KwTNmSYDNDbYgb2FtcJ+We+276zobMIIXSlqbPIXRroq8/dXhgOybTWs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