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才能避免婚姻的不幸呢?最简单而有效的忠告是:结婚前两只眼睛都睁着,结婚后闭上一只眼睛,保持和气的心态。也就是说对对方尽量宽容、和气,起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对方保持自己的个性
夫妻的恩爱,是建立在双方愿意平等地承担义务之上的,这才是亲密关系的坚强核心。婚后生活的矛盾是夫妻双方造成的。两人发生意见分歧时,你要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而不要过分地要求对方改变观点、习惯,因为惟一能改变的就是你自己,可笑的是许多人总想用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对方,不时强加给对方一些所谓的新情趣和新思想,殊不知这些做法往往事与愿违。既然你选择了对方,就应该让对方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多些理解和宽容
夫妻之间要相互体贴并善于体贴。在清晨或就寝之前,夫妻坐下来交流一下思想,交换一下意见,比如家庭计划、困难、分歧甚至误会及其他生活问题,尽管这些事情只是生活琐事,但是一旦这种交流思想和交换意见的习惯逐步建立起来,婚后生活中发生的摩擦和紧张就会轻易地缓和下来。通过这种形式,男方要了解女方的心理特点,了解感情在她心中所占的比重、因为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她们的感情既细腻,又极为敏感。与妻子的小冲突常常要靠温存、沉默和忍耐去解决,而说理则往往无济于事,如果男方老是计较女方的情绪波动和日常琐事,势必造成夫妻不和。气量大是爱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气质,男方尤其应该如此。
三、相互尊重和信任
可以说,没有信任就没有爱情,而彼此的尊重、必要的礼节,也不能和虚情假意相提并论。在此前提下,还要互相忍让,因为它是婚姻这架机器上的润滑剂。
女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自尊心强得要命。女人最清楚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因此,她们拼命掩饰,不让别人有机会触碰它。所以人们说,要与女人疏远或断交,最佳办法是伤害她的自尊心。反之,要取悦女人,最起码须小心防范,避免触及其弱点。当然,如果有办法提高女人的自尊心,则会让女人乐于与你交往,做你长久的朋友。
这一点,做丈夫的千万记住。对你的妻子,不要伤她的自尊,要想办法提高她的自尊心。
有人错误地认为:“好夫妇彼此应该是坦白无私的”。有此心态的夫妇,常要对方无条件忠于自己,要求对方在心灵上没有任何隐私。倘若偶尔发现,便耿耿于怀,妒火中烧。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它不对外开放,也不准人强行入关。由此不难发现,夫妇双方的隐私内守比坦白相陈要明智得多。当然,有些不动摇夫妇感情基础的思想向对方表露出来,比等待着对方来查阅你的大脑要好些。你同时应切记:最好不要强迫你的丈夫或妻子向你交出所有的个人机密。
列宁在和克鲁普斯卡娅结婚时,双方订立了一个公约:“互不盘问,决不隐瞒”。这两条订得好!“互不盘问”表明夫妻双方的相互信任;“决不隐瞒”表明了夫妻双方的相互忠实。两者结合起来,就组成了一种比较和谐的夫妻关系。
“互不盘问”也表明了对对方人格的尊重,“决不隐瞒”则表明了自己要值得对方尊重。
要做到夫妻之间长相知,不相疑,相互间首先要有深刻的理解。作为妻子,要常常同丈夫交流感情,有了误会应及时说个明白;其次是要有高尚的情操。爱情和婚姻具有排他的特点,但并不等于自私。嫉妒、猜疑都源于自私的阴暗心理。只有把丈夫作为独立的人来爱,才能获得丈夫真诚的爱的回报;第三是要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只要你的婚姻是自愿的,对方总有所爱的地方和一定的吸引力。就算丈夫在学识地位上与你有了距离,你也千万不能自卑,而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完善自我来增加吸引力。人总有长处,只要确信自己也有强于丈夫的方面,婚姻双方便是平等的、互补的、互相需要的、互相吸引的。
2、做一个懂礼节的人:无礼是侵蚀爱情的祸水
丹姆罗希与勃雷的女儿结婚了,勃雷是美国一位有名的演说家,曾一度成为总统候选人。多年前,他们在苏格兰卡耐基的家里认识以后,丹姆罗希夫妇就一直过着令人羡慕的快乐生活。那么他们幸福快乐的秘诀是什么?
“除了慎重选择自己的伴侣外,”丹姆罗希夫人说,“我以为结婚后的礼貌是最重要的。年轻的妻子们对她们的丈夫应该像对刚见面的人一样有礼!无论哪一个男人都要逃避一个泼妇的口舌。”
无礼,这是侵蚀爱情的祸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而且我们又都会感觉到这一点,我们对陌生人比对自家人或亲属要更加客气有礼。我们绝对不会想到要阻止陌生人说:“哎哟,你又要讲那旧故事了吗!”我们决然不会未经许可而拆朋友的信,或窥探他们私人的秘密。而只有家中的人,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才敢因为他们的小错而侮辱他们。
让我们看看狄克斯所说的一句话:“那是一件惊人的事,但惟一真实地对我们说出刻薄、侮辱、伤感情的话的人,都是我们自家的人。”
在荷兰,当你进入屋子以前,必须将鞋脱在门口。这里我们可从荷兰人学到一个教训--将我们每天工作中的烦闷在进家以前清除掉。
詹姆士有一次曾写过一篇文章--《人类的某种盲目》。“本文所要讨论的人类的盲目,”他如此写道,“是我们人人都患有的关于与我们不同的动物及人的感情的盲目。”
“人人都患有的盲目”,许多男性决然想不到对顾客,或对他们工作中的伙伴说出锋利难听之言,却不假思索地对他们的妻子狂吼。而从他们的个人快乐角度来看,婚姻比他们的工作更加重要,关系更加密切。
婚姻幸福的普通人,比幽居的天才快乐得多。俄国著名小说家德琴尼夫受到文明世界各国的敬仰。但他说:“如果什么地方有个女人关心我回家吃饭,我情愿放弃我所有的天才及我所有的书籍。”
婚姻幸福的机会究竟如何?我们已经说过,狄克斯相信一半以上是失败的,但鲍本诺博士想法不同。他说:
一个男人在婚姻上成功的机会,比在其他任何事业上都多。所有进入杂货业的男人,70%失败,进入婚姻的男女,70%成功。
与婚姻相比,出生不过是一生的一幕,死亡不过是一件琐屑的意外……女人永远不能明白,为什么男人不用同样的努力,使他的家庭成为一个发达的机关,如同他使他的经营或职业成功一样……虽然有一个妻子,一个和平快乐的家庭,比赚100万元对一个男人更有意义……女人永远不明白,为什么她的丈夫不用一点外交手段来对待她。为什么不多用一点温柔手段,而不是高压手段,这是对他有益的。
大凡男人都知道,他可先让妻子快乐然后使她做任何事,并且不需任何报酬。他知道如果他给她几句简单的恭维,说她管家如何好,她如何帮他的忙,她就会节省每一分钱了。每个男人都知道,如果他告诉他的妻子,她穿着去年的衣服如何美丽、可爱,她就不会再买更时髦的巴黎进口货了。每个男人都知道,他可把妻子的眼睛吻得闭起来,直到她盲如蝙蝠;他只要在她唇上热烈的一吻,即可使她哑如牡蛎。
而且每个妻子都知道,她的丈夫都知道自己对他需要些什么,因为她已经完全向他表白过,她又永远不知道是要对他发怒,还是讨厌他,因为他情愿与她争吵,情愿浪费他的钱为她买新衣、汽车、珠宝,而不愿为一点小事去谄媚,按她所迫切要求的来对待她。
3、夫妻之间要有空间,有利于“家庭大统一”
有人认为夫妻之间应当不再有什么秘密,毫无保留才能证明夫妻感情的真实,实际上,夫妻之间如果彼此有一点私人的空间,不能视之为对爱情的不忠,这是一种夫妻相处的艺术。
夫妻之间应该无所保留,我有一位朋友向来是持这个观点,夫妻之间真的应该无所保留吗?他开始怀疑。
夫妻之间应该有所保留!他得出了这个结论。
这一思维轨迹是他从自己的亲身经中逐渐悟出来的。
那晚,他去参加一个联谊会,与坐在身旁的一位女士相识。也许是联谊会的氛围易于使人敞开心扉,他们竟一见如故,无所不谈,彼此为结识对方而感到欣喜。
到家后兴奋尚未涤尽,他便与妻子谈及刚才的一切,自然免不了赞扬那位新结识的女士几句,当然言辞中决无过份阿谀之处。他哪里料想到由此会点燃导火线,炸药爆炸了--
“怪不得那么晚回家,与新朋友谈得热乎呢!什么联谊会!婚姻介绍所!”
“嗬,婚姻介绍所?参加者差不多全是结过婚的人,鼓励重婚?”他故作幽默,尽力不想使事态扩大。
“差不多。”她虎着脸,“再去联谊联谊,老婆也用不着了。”
“你!你怎么把这么高雅的形式庸俗化了?”不悦之情开始在他脸上呈现。
“我是庸俗,没人家高雅,你找高雅去吧。”她说着,面壁而卧,表现出明显的生气。
一股无名火倏地从他胸间窜上来。你居然还有权利生气?仿佛我真的干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
“是的,你是庸俗,俗物,俗不可耐!”他吼叫了。
于是,一场无法断定孰是孰非的争吵拉了幕,结果两败俱伤。
这以后,他很少与她谈起其他女性,即便谈得也十分谨慎,表情淡淡的,语气平平的;
他发现效果不差,他们之间激烈的争吵逐渐消失了,他对自己说:原来有所保留有利于安定团结。他同时发现,自己似乎成熟了不少。
然而夫妻间的安定团结与社会的一般标准不一样。自从实行某方面的“有所保留”后,他竟觉得“无所保留”部分的内涵愈来愈模糊,甚至在被吞噬。他无法妥善地处理好两者关系。渐渐地,他竟感到差不多所有的生活内容都可以“有所保留”了,因为她对他不保留的那些话题并没有多少兴趣,听时懒懒的,漫不经心的。于是,他也就经常“懒懒的”了。
他们相安无事,却过于冷漠。
他尝试着回到“无所保留的时光”,但失败了。积累许久的“有所保留”阻碍着他们走回过去。
他忽然又怀疑了--夫妻间真的应该有所保留吗?
因为眼前的一切与他向往家庭理想境界相去甚远,该怎样去达到这一境界呢?他又很茫然。
朋友的这种生活经历其实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在当今的中国家庭里,特别是年轻的家庭,“过去的恋人”、“别的男人和女人”、“私房钱与小金库”,应该说是极易引燃夫妻矛盾的“三大地雷区”。这些只存在于家庭的琐事,有时弄得夫妻双方争吵不迭,沸沸盈盈,甚至家庭的解体。
到底是应该“有所保留”,还是透明无余?生活的道路上既然有了伴,还可不可以有心灵独语?
恐怕有十之八九的新婚者,都会象那位丈夫起初一样,赞同应该“无所保留”的观点。他们轻松地说:都二位一体了,还需要什么隐瞒避讳?
可是,话多伤人,“嗑”唠多了,无意间,夫妻二人便走进矛盾的“雷区”,走进了“猜忌”、“怀疑”的危险地带。犹如连锁反应,一枚‘地雷”引爆之后,其它“地雷”也蠢蠢欲炸,从此矛盾丛生,使本来和谐美满的家庭无端增添了不少烦恼。
其实,说夫妻二人是“二位一体”,莫如说是“独联体”更切实际。因为在狭小的二人天地里,无论怎样“一体”,他们总是独立的、活生生的两个人,长着两个头脑,两付心肠,你愿并非全是我愿,我乐也并非代表你乐。有些话,有些事,也是该说的则说,不该说的就应缄默不言。夫妻间有所保留,这不能视之为对爱情的不忠,这是一种夫妻相处的艺术。
所幸的是,文首写到的那位朋友,已经意到了自己步入了“无所保留”的误区,走进了“有所保留”的新境地,倍感欣慰的是成果不小,安定了家庭团结,使自己也更成熟了。然而不幸的是,他又步入了另一个误区:无所不留。渐渐地他感到差不多所有的生活内容都可以“有所保留”了,因为她对他不保留的那些话题并没多少兴趣,听时懒懒的,漫不经心的。于是他也就经常“懒懒的”了。虽然相安无事,却过于冷淡生活。从一种烦恼走入了另一种烦恼。
其实这位朋友大可避免这种“茫然”,寻回夫妻间从前欢乐的“影子”,那就是投其所好,寻找二人感兴趣的共同话题,诸如,持家理财,教儿育女及其它能够引起对方兴趣的题目。这样,“爱”便会重新“火热”,家庭会重新成为有情有趣的“安乐窝”。
夫妻之间最好是要亲密“有间”。让夫妻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块自由活动的绿地,谁也不要试图挖空心思地去改造对方,而是要设法适应对方,让对方有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和适度自由的生活圈。
欣赏一幅油画,太近了看着不大象画,太远了象画又看不清楚,只有不远不近,恰到好处,才能看出“效果”。
是的,请你给我一个距离。有距离才有吸引,但是,千万不要大远啊!当我在痛苦或迷惘中沉沦的时候,不要让我牵不到你的手!
4、夫妻之间不必争出输赢,重礼谦让为最妙
夫妻间只要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和经常地与对方调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很多矛盾都能够得到谅解、理解和化解,彼此僵持的局面就会很快冰释。真正的爱情对男女双方来说并不是谁是谁或谁给谁的,彼此爱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双方共负。
--记住,爱情领地里,不是双赢就是双输,决没有一输赢。
一位妇女愤愤地说:“我后悔结婚,那无休止的争吵,我已经精疲力倦了。我的性格是轻易不服输,而他居然与我一样,也从不让人,所以就没完没了的吵。譬如他认为下班回到家中,应该享受温馨一些气氛。可是他又不是不知道,我八小时下班回家,在厨房里又继续上班,哪有什么兴致去培养温馨气氛。这时候就得吵,他说我不象一个妻子,我说职业妇女中,没有一个真正的贤妻良母。他就举报刊上的例子,我就举身边的例子,结果谁也赢不了谁,便怄气,晚饭常常吃不安生。还譬如,有时候我累得要命,他却异想天开,说晚饭后到闹市区去逛逛,看场电影,可我却只想睡觉。这时,准得吵。到头来他肯定不会再有兴致去看电影。可不看就不看呗,却窝在家里与我斗气,结果又是两败俱伤…我们都说理,都引经据典,都就近取例,企图说服对方,可最后老是分不出输赢。”
其实,夫妻双方在矛盾冲突时赛输赢是很愚蠢的,又没有听众和观众,无非是为了自尊。是不是“输”了就被践踏了自尊呢?仔细想来,并不是。在婚姻上,不是双赢就是双榆,一赢一输,其实是不存在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起码的是非,而是说,从感情角度而言,企图分出输赢是不可能的。家庭生活中,有些事情无法以是与非论之,而是靠彼此的感情调节。你要赢对方,必然同时亦让对方赢你。你认了输,对方亦就立刻输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输就是赢,双输亦就双赢了。
譬如说,丈夫回到家中,说温馨的气氛不够,你如果认不反驳便是服输,那么就会企图赢他。而他亦认为被你驳倒便是认输,亦就必然反过来企图赢你。大家都想用‘一赢一输’的方式作结局,到头来呢,两败俱伤。这才是感情领域的双失败呢。假如你一开始就服输--“是吗,那你赶紧打开录音机,把家庭气氛调弄得温温暖暖的吗,再尝尝我的手艺。你看你多有福气。”他能不服输吗?肯定会乖乖地按你的指示去按录音机,说不定还会对你的辛劳表示关切。但是如果你面孔拉长了,他会“自轻自贱”地跟你逗乐?照你说他这样的脾气,他是不会围着你滴溜溜转的。但这样的男人决不是不懂体贴的人,也许他们要比光会向老婆献殷勤的男人有出息得多。
在家庭里,除非夫妻二人中确实有一个太“坏”,否则是不会存在一方轻视一方,或轻易践踏对方自尊的问题,所以不必不知疲倦地比赛输赢。绝对地说,在爱情领地里,不是双赢就是双输。因为你也许能够在某个问题上驳倒和战胜对方,但也许同时“输”了爱情,这是无法勉强的。所以许多夫妻上法院闹离婚,说来说去亦说不出个是非。其实哪里是是非问题呢,分明是感情问题。有了爱情,那些“问题”全都不成问题了……
走出了“输赢”的误区,夫妻二人才能成为真意义上的爱情和家庭上的主人。
5、夫妻一家人还要讲客气?家庭里还要讲“礼仪”?
居小王新婚宴尔。大礼拜天,难得的轻松,小夫妻俩兴高采烈,改善口福,煎、炒、烹、炸、不亦乐乎。熟料,小王毛手毛脚,一转身,将一盘刚炒好的菜碰翻在地,溅了妻子一脚,险些烫伤。怨愤之气便从妻的心底陡然而生,又见小王毫无歉意、满不在乎的样子,更是火上眉头,于是乎,一席脏话出口,二人争吵不迭,结果闹得乌烟瘴气。美味先未享受,倒先闹了一肚子气。家庭和谐茫然无存,夫妻感情的“光盘”也刻出了几道抹不去的痕迹。不妨设想、假若小王将菜碰翻后,说句对不起,赶紧找抹布去给妻子去擦,并表露出极其心疼的样于,小王妻子嗔上一句“看你,尽毛手毛脚的,也不小心一点,”那么,结果,又是怎样?
俗语说;家人不拘常礼。在一般人眼里,一家人天天生活在一起,讲礼仪,客客气气,未免太繁琐、太累了。殊不知,家庭也是个小社会,虽谈不上法制约束,但也需要礼仪规范。人世间不文明的地方,现代家庭可算一个所在。这里的约束机制最薄弱。有的庶几为零,故而一些粗俗、粗暴等不文明甚至反文明的现象,在一种相宜的气候和土壤中得以滋生的蔓延。
一般说来,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表现也来源于他居家的表现,也有外出是天使,在家变魔鬼;或是在家是天使,出外变魔鬼的“两面神”。这与一个健全人格乃至健全家庭的标准和要求,相距甚远。
礼仪失修,家风不纯,严重的,往往造成家庭乐章的不和谐。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家,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夫妻关系之间出现“冷冷热热”的现象,时有发生。做婆婆的常叹息:媳妇终究不是自己养的;媳妇呢,也常常恨得“理直气壮:”婆婆毕竟不是亲娘。基于这种认识,家庭矛盾又怎能不愈演愈烈呢?
家庭不讲礼仪,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孩子。君不见,如今的一些小、中、大学生,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来不相参、去不叫辞者有之;肆意给老师起绰号、混名,背后对教师直呼其名者有之。夏季,跟着拖鞋,与其父“相映成趣”地出入一些庄重的公共场合的中小学生不乏其人;至于霸气、匪气、流气、俗气等不良精神气质,也在一些青少年中常见。这些除外界影响所致,恐怕家庭父母不“为人师表”也难辞其咎。
教育理论是很看重环境对人的影响、渗透和陶冶功能的。家庭是一个无可选择、无可规避的环境。近朱近墨,孰赤孰黑,兹事体大,小觑不得!
提倡家庭礼仪,构建家庭礼仪文化,其要旨正是为了营造一方既饶清纯家风,又不失温馨人伦的氛围。若离析而论,家庭礼仪文化的“文化”,当是特指礼仪之于每个家、每个家庭成员,既是一种常识,即使在家里,也适度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和作出高雅举止,剔除某些禁语、禁举;更是一种素质,它像健康活泼的鲜血,像美好恰人的芬芳,持衡地流贯在我们身上,盎溢在我们中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浓缩着整个社会。只有当每个细胞都健康,我们才有资格自豪:我是生活在千年礼义之邦!
6、经常交谈总是有好处的
常言说:灯不点不亮话不讲不清,理不说不透,夫妇二人经常陷入恶性循环的争吵之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少交流沟通,缺少对对方的理解抚慰和自我批评。
一对夫妻陷入了一个唠唠叨叨抱怨,一个置之不理的情况。妻子说:“我经常向他唠叨抱怨,说他不收捡东西,又不帮我的忙。他出于自卫,置之不理。这样更给我火上加油,对他更加唠唠叨叨。”丈夫到了最后终于忍无可忍,就跟妻子大吵一场。“我知道自己比不上你那样有条不紊,”他说,“但我不喜欢人家总是提醒我。”
最后这位妻子终于承认,真正令她不满的,是丈夫不够亲热,她把丈夫一贯含蓄的作风,看作对她不够体贴,不够关心。“我以为多对他唠叨挑剔,会令他表现得亲热一点,实际上,适得其反。”
“她也有点道理”,丈夫承认说:“我从不热情流露,不是如她所希冀的那么亲热。可是在她向我发火的时候,我实在很难亲热起来。”
但在有些时候,争吵可能是关系不健全的真正危险信号。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夫妇很少是关系密切的,经常都觉得对方不爱自己,遭对方轻视。但要是他们终于面对现实,解决争端,便会学得如释重负。
这种情形发生在许多夫妻身上。
“我们主要是为了他周末去钓鱼而吵起来,”妻子说。他要星期六、星期日两天早上都打网球。她觉得夫妇应当轮流去照顾两个小儿女。
最后,妻子对丈夫说,她明白钓鱼对他是多么重要,决定不再为这件事发牢骚。“我把他的优点都一一记了下来,再检查我们的婚姻。我认为,这样美满的婚姻破裂太可惜了。”几个星期后,丈夫自动提议两人在周末轮流照顾孩子,一个早上让妻子外出,另一个早上让他去钓鱼。结果,这样安排大家当然都很满意。
“妻子现在批评我时,”丈夫说,“我不再自动否认。我会说‘让我想一想。’有时候她说得对,我便向她承认;有时候她错了,我也让她知道。我们不再重复那些讨厌的话,比以前好多了。”
双方建立在互相信任基础上的互相谅解是多么重要啊!
7、猜疑,一条横亘在爱路上的毒蛇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譬如说猜疑,它常常平白无故地惹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事端。
容易误事和坏事的心理障碍其实就是猜疑。猜疑是各种不确切的信号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中汇聚而成的疑惑。它有时可以济事和成事,有时可以误事和坏事。对某些难以把握的事情有一点猜疑之心,使自己对生活中某些不测之灾早有心理准备,常能避免一些盲目的蛮干和冒然行止。但问题严重的是,有一些人似乎神经过敏,动不动就捕风捉影地胡乱猜疑别人,怀疑了许多本不该怀疑的人和事。也相信了许多本不该相信的人和事,把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都绝对化,这便陷入了涉足社会的心理误区。陷于这些误区也就很有可能陷入了人生败局之中。
有位伟人曾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黑暗中起飞”。猜疑之心令人迷惑,乱人心智,甚至有时使你辨不清敌与友的面孔,混淆了是与非的界线,使你的家庭和事业遭受损害和失败。
人家本来对你怀有好感,或曾经还是好友,你却以人家的某一句无意识的话,某一细小的无意识的动作或一个眼神,便怀疑别人在搞你的名堂,在暗中捣你的鬼,在议论你,在说你坏话,从而对他生出偏见,或中断与他的交往,断绝与他的友谊。你还可以把一对男女的一次极为正常的交往,猜疑为偷情。你可以把所有女人给你丈夫的信都疑为情书,或者把所有男人给妻子的信都疑为情书。如果没有任何把柄,就疑为精神恋爱。所以,对一个家庭来说,好猜疑往往是造成夫妻不和、家庭分裂的原因之一。因夫对妻或妻对夫之间无端猜疑引起、本来无事却生出了事、本来忠贞的因被怀疑不忠而导致后来果然不忠的事时常发生。或者,因一方无法忍受另一方长期的无端猜疑而产生厌恶和烦恼,以致最后决裂的事时常发生。
没有几个人愿意与一个好猜疑别人的人交往。害怕引出一些无端的麻烦,他们大多对你避而远之。故好猜疑者多为孤独者,而你的孤独却不是哲学家高雅的孤独,要去世俗之外寻找新的生命和思想。你是处在得不到别人帮助的孤独,一种卑贱的孤独。你会处处行路难,其生命的能量无法施展,其智力和才华也无法展开,事业很难有成。
行动迟缓,遇事犹豫不决,经常使人陷在进退两难境地。好猜疑又行动果敢的人是极罕见的,培根曾说享利七世是一个这样的人。更多的好猜疑者伴随着胆怯和畏惧的个性,这更加要命,不克服这种个性缺陷,你只能去凄凄惨惨戚戚地经营人生。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譬如说猜疑,它常常平白无故地惹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事端。
好猜疑之人,不止一味心思地去揣测、怀疑别人,而且经常捕风捉影般地猜疑自己,白日做梦般地担忧灾难即将临头。
疑心病便是一种自我担扰的毒瘤。脉搏少跳了一下,怀疑自己的心脏出了毛病;有人患小儿麻痹症,自己的颈子有点僵,就害怕得要命;略微有点热度,就愁眉苦脸。幸而大多数人的这种忧虑只是不长久的。但是真正患疑心病的人,无时不在忧愁自己生病了。他们到处求医,反复进行各种身体检查。虽然检查结果并不支持任何躯体疾病的诊断,但是他们却不相信这无病的报告,仍坚持以自己躯体症状的自我感觉作为疾病的证据。甚至自己胡乱地买来--些白以为对症的药物大量吞服,直至缠绵床第这才心安。
成语“杞人忧天”是说古时候杞国有个人,夜间走路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星星会掉下来砸在自己的头上。因此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夜晚不敢出门。非州麦加圣地的一伙穆斯林教徒总疑心足球大战即将爆发,人类毁灭大难临头:为避免未来耳闻目睹那残酷的“莫须有”的景象,竟逃到山林里去集体自杀。怀疑一切和相信一切在这里已经走人了无以复加的极端绝对化境地,竟极容易地把虚假相信为真实,以至闹出了如此让人费解的荒唐笑话。
某大学曾对3200名男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在生活中,你最害怕什么?”有2800多名学生回答是:“怕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如此高的比例,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多数青年总是猜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这反过来讲,就是青年人在社会交往中又总是对别人有疑心。
有这种猜疑心理的人对别人总是抱有不信任态度,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生带有很大的虚伪性,因而很难有什么信任度可言。于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总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存有戒心,自己不肯讲真话,戴着假面具与人交往。这种人实际上是不可能交到至友,往往会显得很“夹生”。因此,疑心是交友的大敌,它会使双方之间经常处于怀疑他人的紧张戒备状态,防范犹恐不及,哪里还有精力和心思去增进相互了解。
疑心,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多由于其生理气质没有健康正常地发展,没有乐观通达的处世态度和坚强的自信心理,忧心忡忡,一步一步地内向化,经常处在自我封闭状态。他不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完整的个性世界,哪里会人人都有闲功夫专门搬弄你的是非呢?他总是用一己的狭隘偏见为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即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人人都像他--样的思考,一样地见解。
其次是“心私则生疑”。这里的私主要是指自我意识太强,对周围人们的议论比较敏感,担心别人背后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于是便疑神疑鬼的,陷于一种自我恐惧的错误的自我防卫。渴望尊重和评价,又怕得不到,患得患失,无端的猜疑。再次是误会。大干世界,万事万物,错综复杂,即使双方感情。友谊深厚,也难免有时会发生误解。于是错误地理解他人的言行,轻信流言蜚语,造成疑心,形成裂痕。
总之,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断力,是造成好猜疑、神经过敏、判断错误、发生误会的主要原因。
因此,克服多疑,克服神经过敏的缺陷,就得从走出自我中心开始。把自己从内向的趋势拉转到外向的趋势,面向外部世界,面向他人,多去交往,多去了解,以获得对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
在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气质,形成乐观通达的开朗个性。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不能理解的,没有一件事是不能理解的。
你如果怀疑某个人、某件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与那个人交谈,坦诚而友好地与他交流自己的看法,获得真实的认识,从而达到理解。一旦理解了,你就不会再挂在心中,不再记恨那个人了。
消除误会的办法就是面对面的交流。这比任何旁敲侧击,迂回了解、间接道听途说都省事而见效。
相信别人,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走出神经质和绝对化的阴影,这样你才会拥有那份轻松快乐的心情,你才会拥有和谐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