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第四章多听少说,必要时保持沉默

有人将听与说视为一对矛盾体,认为说比听更重要,这种认识未免显得有些肤浅。大凡社会阅历较深的人,会把听放在说的前面,必要时还会以沉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说话的最高境界。

1、用倾听赢得他人信赖

用心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礼貌的象征,是对讲话者钦敬、赞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与人交谈时,如果能把倾听当做一种习惯,一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赖。

重型汽车推销员米德在朋友的介绍下,去拜访一位曾经买过他们公司汽车的商人。米德礼貌地将自己的名片递上去,客气地说:“您好,我是重型汽车公司的推销员,我叫……”

还没等米德介绍完,该顾客就毫不客气地打断了米德的自我介绍,开始抱怨买车后的种种不快,例如汽车质量不好,内部装配不科学,售后服务态度不好,汽车价钱太高,耗油量太大等等。客户喋喋不休地说着,米德只好站在旁边静静地倾听着。过了一会,顾客见米德闭口不言,自己也不再唠叨了。

当他停止抱怨时,才发现这个推销员看起来非常陌生,似乎不是卖他汽车的那个人,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冤枉好人了。他不好意思地对米德说:“小伙子,你贵姓呀?你们公司有没有好一点的汽车啊?把价目表拿来看看,顺便给我介绍介绍吧!”

米德离开的时候,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因为该客户向他下了两辆车的订单。

米德在拜访客户的整个过程中,没有说几句话,一直处于倾听状态,而最后却成交了,原因何在呢?那位顾客道出了购买汽车的原因,他说:“在他的倾听中,我体会到了诚意、尊重与赞美,在我的一大堆抱怨中,他并没有选择辩解,更没有用严厉的言语指责我。由此我认定,他是一个非常诚实且守信用的人,我愿意与这样的人合作。”

有时,静静地倾听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以上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

著名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非常伟大,其一是倾听,其二是微笑。”他正是依靠这两种力量才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之所以说倾听最伟大,是因为听的时间越长,讲话者越愿意与你接近。但是,还必须仔细地去倾听。据了解,许多推销员向客户推销产品时,不能全心全意听顾客讲话,这便是他们无法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

乔吉拉德对这一点的感触颇深,因为这是他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一次,乔吉拉德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说服了一位客户购买自己推销的汽车,当客户向乔吉拉德的办公室走去时,自豪地说:“我儿子考上普林斯顿大学,立志要成为一名律师。”

乔吉拉德附和着说:“恭喜您!先生,那简直是太好了。”

俩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客户拉住乔吉拉德,说:“乔,怎么样,我是不是养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啊?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得非常聪明了,当时我真的非常高兴。”

乔吉拉德心不在焉地说:“那么他的成绩一定是数一数二的吧?”

客户自豪地说:“当然啦!在他们班上,他是最棒的了。”

这时,正在东张西望的乔吉拉德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他高中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客户一怔,显得愤怒起来,说:“乔,我已经和你说过了,我的儿子考上了普林斯顿大学,立志当个律师啊。”

乔吉拉德连忙改口说:“对不起,你的儿子太棒了。”

那位顾客看了乔吉拉德一眼,生气地转身离开了,留下乔吉拉德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

到手的一笔买卖就这样黄了,乔吉拉德对此感到莫名其妙。下班后,他回到家里苦思冥想了许久,也没找出原因。为了弄清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次日上午,他给昨天的那位客户打了一个电话,以诚恳的语气说:“您好,我是乔吉拉德,我这里又进了一款新型车,我想推荐给您,您是否能过来看一看。”

顾客冷冷地说:“是吗,可我并不想在你那儿买车了,昨天我已经在别人那里买了。”

乔吉拉德有些失望,嘴上含糊地说:“是吗?”

那位客户说:“是的,我很喜欢那辆新车,更喜欢为我推销的那名推销员。当提到我的儿子时,他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述,我在他那里体会到了被尊重的感觉。”顾客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你知道吗,乔?如果你能用心听我讲话,我会在你那儿购买汽车的,可你的表现令我非常不满意。你真是个笨蛋!当别人跟你讲他的喜恶时,你应该仔细倾听,而不是以那种三心二意的态度对待别人。”

这时,乔吉拉德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去一个准客户了。自己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没有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

乔吉拉德内疚地对客户说:“先生,如果您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在我这里买车的话,我承认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我无话可说。如果是我买车,也会像您一样转身离开的,对此,我向您真诚地道歉,真的很对不起,请您原谅我。不过,我希望您能听一下我的想法。”

客户说:“你说吧!”

“在我眼里您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养育了一位出色的儿子,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我衷心地为您高兴。您一定觉得我是一个没用的推销员,从内心看不起我,不过,您的意见我会时刻记在心里,把它当做一次教训,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您能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吗?”

客户用温和的口吻问:“什么机会?”

乔吉拉德继续说道:“倘若某天,您能再来我们公司,我一定会用行动向您证明,我是一个很忠实的听众。其实,我明白倾听对推销员来说意味着什么。当然,经过昨天的事,您也许不可能再次光临我们公司了。”

然而,两年后,这位顾客却再次光临了乔吉拉德的公司,并向他购买了一辆汽车,而且该顾客还将自己的许多朋友介绍到乔吉拉德这里,因此,乔吉拉获得了许多订单。

乔吉拉德吸取了这次经验教训,每当与客户谈生意时他从不分心,而且每当有客户上门时,他都会热情地向顾客询问其家人的健康状况,以及职业、爱好等,然后,开始认真倾听每一位顾客的谈话。

就这样,他赢得了大家的好感,凡是与他打过交道的顾客,都会不由地对他竖起大拇指。

只有耐心倾听,才能真正理解对方意图,洞察对方心理,为说服对方做好铺垫。

古希腊有一种说法:“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西方还有一句著名的话:雄辩是银,倾听是金。针对听与说的关系,中国也流传着“言多必失”和“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样的警世名言。

无论是西方的说法,还是我国的名言警句,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与人交往时,尽可能少说而多听。这有利于了解说话者的脾气禀性、兴趣爱好,然后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说出不同的话,这样比较容易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去,从而达到说话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喜欢滔滔不绝,总希望用说话来表现自己的才华,希望用言语把自己塑造成博古通今的博学者。这样的人,自认为很聪明,别人会对他们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殊不知,别人却把他们当成了爱耍宝的小丑。大凡聪明、有社会阅历的人,都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少说或者不说。当然,这并不是告诉人们,与人交谈时只充当听众,不能发表任何言论,而是告诉人们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要张口。

社会经验丰富的人都知道,有些时候倾听比说更有效。如果双方只是泛泛之交,随便聊些家常、寒暄一通倒是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是,对于一些敏感性话题还是不说为妙,因为并不清楚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也不知道对方的脾气禀性、兴趣爱好,如果贸然把话说出去,说不定会触及对方忌讳的地方,势必出现不愉快的场面。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充当个听众,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了解对方以后再开口说话也不迟,这不但能说出别人爱听的话,还能为自己的形象加分,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

多说无益,倾听才是硬道理。任何人说话说多了,都难免会出现纰漏,因为人们在说话过程中,总希望把好的一面展现在他人面前,把不好的一面隐藏起来,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说错话就是难免的事了。因此,多说多错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这就要求人们在与人交谈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听,除非在非说不可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2、有效倾听,听出水平

倾听也需要技巧,俗话说:听话听音。在倾听他人谈话时要听出弦外之音,然后对症下药,说服他人。

富有魅力的人大多善于倾听,当然,他们在倾听过程中,并非是“左耳进,右耳出”,而是用心去听。在倾听过程中,不断搜集谈话者的兴趣爱好,了解谈话者的脾气禀性,然后在适当时候提出一些中肯的观点。他们的这种做法赢得了他人的好感,从而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可。

阿雨是某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从事推销工作已长达15年了,可称得上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行家,业绩在公司内部也处于领先地位。

与其他保险推销员不同的是,她在劝说顾客买保险时,从不采取正面劝说的方式,而是将倾听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他保险推销人员习惯性的做法,是把几本小册子摆在客户面前,然后跟顾客讲明上保险的好处,以及何时交钱、何时受益等,不管顾客的反应或意见如何,口若悬河地以一种非常熟练的语调,反复讲述投保的好处。阿雨的习惯性做法是,与客户交谈时,先把自己摆在听众的位置上,静静倾听顾客的谈话,然后发掘客户的购买欲望,以及最担忧的是哪些方面,然后从客户最感兴趣的地方说起。在交谈过程中,稍微穿插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给顾客介绍最经济实惠的险种。这样一来,客户很容易放松警惕心理。然后,她继续听着,并为对方的讲述感到钦佩和惊叹。客户说着说着就会将话题转移到生活上来,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落入了她的“圈套”。此时,她仍然使自己处于倾听状态,当客户说出内心的烦恼时,她不失时机地给予安慰,当客户谈及自己的理想与希望时,她又在恰当的时候给予鼓励与支持,尽可能让顾客说出购买保险的话题。就这样,她每次都能称心如意地拿到顾客的买单。

阿雨是个倾听高手,能在倾听过程中打破顾客的心理防线,发掘顾客的购买欲望以及兴趣爱好等。正是因此,她的工作业绩才使普通保险推销员望尘莫及。

有效倾听,可以了解顾客的需求。当一位客户提到孙子在上幼儿园时,作为一名房地产经纪人就应该知道,给该顾客推荐的房屋附近应有一家优质的幼儿园。至于房屋环境问题对该顾客来说,不是十分重要;如果客户说:“我们的生活非常简单,平时就喜欢看看书、练练书法”,这样的顾客应该给他推荐环境幽雅、宁静的住宅小区。

对于推销人员来说,客户的意见就是促成交易的重大线索。一旦能满足客户的意见,就能实现成交的心愿。

作为一个推销员,如果把客户的意见当成耳旁风,把客户的需求当成题外话,不把客户发出的信号放在心上,可以肯定地说,这种人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推销员。

倾听是说话的前提,有效倾听则是沟通双方心灵的桥梁,只有能有效倾听,才能理解别人的意思,揣摩他人的心思与性格特点,然后对症下药,说出别人爱听的话。

3、让别人先说,自己后说

上帝造人的时候,只给人一张嘴,却给人两只耳朵,为什么呢?这是要求人们要多听少说,唯如此,才能从对方的谈话中挖掘更多的信息,才能对加深相互了解或深度交谈有所裨益。

英国一家大型汽车公司准备采购一批汽车坐垫。为了争取这个大客户,三家生产汽车坐垫的公司都做好了样品,等待汽车公司高级职员的检验。为了买到最好的汽车坐垫,汽车公司的高级职员准备让这三家坐垫生产厂家进行最后的较量。于是,给三个坐垫生产商各发了一个通知,让各厂代表准备最后一次角逐。

汤姆是三个代表之一,当他代表公司与汽车公司高级人员商谈时,正患着咽喉炎。当汽车公司高级职员要求他描述自家产品的优越性时,他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尊敬的先生们,我嗓子哑得厉害,几乎不能发出声音。因此,我把说话权交给在座的各位。请原谅我的不礼貌。”

汽车公司总经理看到这段话后,说:“我来替你说吧”,他陈列出汤姆带来的样品,非常仔细地描述了它的优点,在座的每位领导都发出了赞叹的声音。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一直替汤姆说好话,而汤姆只是象征性地点点头或微微一笑。不料,这样的洽谈却赢得了汽车公司的青睐,汤姆与汽车公司签订了价值180万的订购合同单。

后来,汤姆回忆说:“当时如果我和其他厂家的代表一样,对自家产品侃侃而谈,说不定我会失去这次合作机会。我之所以能在其他代表中脱颖而出,是因为我把说话权交给了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而我却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听众。通过这次经历,我真的发现把说话权交给别人,有时是多么有价值啊!”

一个商店的售货员,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拼命称赞自家产品,不给顾客说话的机会,很可能失去一位准客户。因为,不给顾客说话机会,就不会了解顾客的需求,尽管把自家产品夸得天花乱坠,但却不符合顾客的需求也是枉然,所以,让自己充当一名听众,并没有什么不好,倾听也是一种收获。

把说话权交给别人,有时比自己唠叨更有价值。事实上,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忽视,都希望自己成为交谈中的主角,一旦别人能满足自己的这个愿望,就会由衷地愿意与这样的人接触。反之,如果别人一味地把自己当成听众,势必会让自己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对方对自己不够重视。

威森是一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青年,他的工作是向一家专门替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设计花样的画室推销草图。连续三年,威森先生每个星期都去拜访纽约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从不拒绝接待我,”威森先生说,“但他也从来不买我的东西。他总是很仔细地看我的草图,然后说,‘不行,威森,我想我们今天谈不成了。’”经过一百五十次的失败,威森终于明白自己过于墨守成规了,于是他下定决心,每个星期抽出一个晚上去研究与人交谈的哲学,以拓展新观念,创造新的热忱。

不久,他就急于尝试这一新方法。他随手抓起六张未完成的草图,冲入买主的办公室。“如果你愿意的话,希望你帮我一个小忙,”他说,“这是一些尚未完成的草图。你能否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有所帮助?”

这位买主默默地看了看那些草图,然后说:“把这些图留在我这儿,几天后再来见我。”

三天以后,威森又去了,拿着草图回到画室,按照买主的意思把它们修改完。结果那位买主全部接受了。从那时候起,买主又向他订购了许多图案,双方还成了知心朋友,不仅如此,买主还把威森介绍给了他的其他朋友。

其实,图案都是根据买主的想法画成的,威森却净赚了一千六百多美元的佣金。“我现在明白,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一直无法和这位买主做成买卖,”威森说,“我以前只是催促他买下我认为他应该买的东西,而现在,我的做法正好相反,尽量把说话权交给对方,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方觉得这些图案是他自己创造的,确实也是如此。如今我用不着去向他推销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才能把说话权交给别人呢?

首先,控制自己的说话量。

也就是说,不要自顾自地说个没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坏习惯,只要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地难以止住。其实,这并不是聪明者所为,而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一方面,说的话越多,给别人传递的信息就越多,别人在你身上学到的知识就越多。另一方面,你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为别人传递信息,别人不但不会感激你,反而会认为你是一个善于炫耀自己的人,更何况,所说的每一句话不可能都是别人爱听的,也许一句说得不到位就可能得罪人,从此对你敬而远之。看来,那些口若悬河的人确实该改改,否则会吃更多的亏。

尤其是从事推销这一行业,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推销员的目的是为了推销产品,使对方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观点,购买自己的产品,所以,在说话这一问题上必须得多多留意,应该做到让对方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才能在对方的话语中,揣摩到对方的性格、心思、购买欲望。

在与人交际过程中,如果自顾自地说个没完,不管对方的来意、兴趣爱好,是很容易被误解的,那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当然,对于对方的提问也不能爱理不理,这样是不礼貌的,容易刺伤对方的自尊心。因此,对于别人的提问要耐心地听下去,抱着一种开阔的胸怀,把别人的话听完。真诚地鼓励对方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把想法表达清楚。

当然,也不能只把自己当成纯粹的听众,偶尔也要跟着说几句,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对方说:“我很喜欢月季花。”这时你可以顺应对方一句:“我也很喜欢,特别是红颜色的。”这样一来,对方就会顺着你的话继续说下去了,从而为彼此间的谈话,制造了愉悦的气氛,谈话也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可是,如果你说出一句大煞风景的话,不但不能继续话题,还可能破坏双方感情,为顺利交际制造障碍。

与人交谈也有一定的规则,虽然它不像交通规则那样呆板,但是也得遵守着红灯停、绿灯行的原则。否则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误入雷区。在社交过程中,与人谈话并不能像与家人谈话那么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它需要讲究一个方式方法,不能单纯地把自己当成主角,还要适时地充当听众。在恰当的时间里,把谈话内容扩大,以便继续谈下去。而且还要不时地与交谈对象互换位置,这样才能使交谈平等地进行下去。

交流是双向的。在听完对方的谈话后,自己要发表一下意见或建议。如果只是沉默地听取而不做任何表示,交谈很可能陷入一片死寂的气氛中,这不利于交谈顺利地进行。再者,当别人发表完意见后,无形中就等于把说话权交到了你的手里,此时,完全可以毫无顾虑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表现自己。

其次,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上面已经谈到了,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只给人一张嘴,却给了人两只耳朵,其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人们要养成多听的好习惯。曾有科学家做了一项调查研究,研究对象是一批受过训练的保险推销员。科学家把成绩最好的10%和成绩最差的10%做对比,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受过同等训练的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出在他们每次推销产品时,在讲话的时间长短上,业绩差的那一部分人,每次推销时说话时间累计为30分钟;而业绩最好的那一部分人,每次推销时说话时间累计只有12分钟。

人们或许不明白,为什么只说12分钟的推销员,会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说的少,听的自然就多了。在倾听过程中,他们能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而且,他们可以利用倾听的时间,思考、分析顾客的各方面信息。然后,针对顾客的各种情况、疑惑、内心想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业绩自然优秀。

善于倾听不但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好处,对企业而言,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很好的听众,这也是松下电器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他说,如果你对手下人提出的意见、建议不加理睬,那长此以往,他们就不愿再提了,这样容易使下属产生懒惰的恶习。他们认为提了也没有用,你也不会听,干脆光听你的不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下属的积极性还能高吗?脑子还会开动吗?智慧还能被激发出来吗?显然不行,这样一来,公司就会显得死气沉沉,效益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把说话权交给别人,还能提升自己的人气指数,使自己有个好人缘。

每个人都喜欢讲,而不喜欢听,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必须意识到多听比多讲效果要好。让自己尽可能地充当好听众的角色,这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大的好处。

一次,卡耐基到一个著名植物学家的家里做客,植物学家津津有味地给他讲述植物学的专业知识,卡耐基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植物学家的讲话爱理不理,他似乎对植物学非常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像个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不时还要向植物学家提出问题。

两人像遇到知己一样,谈得越来越开心,直到半夜,植物学家意犹未尽地告诉卡耐基说:“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谈话专家。”

把说话权交给别人,就是告诉人们,要强迫自己喜欢别人的话题,以足够的耐性去倾听对方的意见,就像去电影院看一场自己不喜欢的电影一样,要耐着性子把它看完。如果自认为电影不好看就一走了之,那么买电影票的钱也就白花了。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不喜欢对方提出的话题时,一走了之,这种行为很可能伤害到对方,影响双方感情。所以,在交际这个大舞台上,不要总把自己当成主角,要适时地把说话权交到对方手上。否则,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很难得到他人的尊敬。

社交场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每个人的个性、爱好都不尽相同,如果只要求别人去适应你,听你一个人讲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在社交过程中,不会交到真心朋友,更不会办成事。所以说,与人交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说话权交给别人,这不但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好处,还可以帮助你结交朋友、办好事。

4、无声胜有声

有时候,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沉默是最好的表白。有句话说得好,“此时无声胜有声”。

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得手后,美军损失极为惨重,整个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美国许多议员已决定放弃对日本宣战。

当时,罗斯福已经将战争形势分析得十分透彻,他清楚地明白如果不趁日军尚未立足之前发动战争,美军肯定要吃苦头,一旦日本站稳了脚跟,整个战势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在一次议会上,罗斯福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其他议员为了战争问题争论不休,他把所有人的意见都听进了耳朵里,记在了心上。他明白大家之所以反对向日本宣战,是因为,一战中美国是最后一个参战的国家,而战场并未在美国本土,因此,美国大发了一笔战争财。如果这次向日本宣战,国内经济必受影响,而且胜负难以预料。倘若形势对美国不利,将如何收场呢?

就在大家争论得难分高下时,双腿残疾的罗斯福忍着剧烈的疼痛,从轮椅上吃力地站了起来。白宫的两名侍卫见他如此吃力,纷纷上前帮忙,不料罗斯福倔强地推开了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罗斯福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痛苦,但他并没发表任何言论,只是默默地看着周围的人们。

全国人民通过电视转播看到了这一惊人的画面,无不为之感动。罗斯福用沉默告诉人们一个大道理: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于是,国会很快做出决议:立即向日本宣战。

日本金牌保险推销大师原一平也是一位沉默高手。一次,他去访问一位出租车司机,对方非常坚定地认为原一平不会打动他,他之所以肯接见原一平,是因为原一平家里有一台可以放彩色有声影片的放映机,出租车司机从来没有见过这玩意,自然觉得比较新鲜。

原一平根据出租车司机的这一好奇心理,放了一部介绍人寿保险的影片,结尾还附上了一个问题“它将为你及你的家人带来些什么呢?”影片看完了,二人仍静悄悄地坐着。几分钟后,出租车司机动心地对原一平说:“哪种保险最适合我?”

最后,原一平成功地将一份高额人寿保险,推销给了出租车司机。有些时候,沉默胜于雄辩,与其他语言一样,如果将沉默运用得恰到好处,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亲人依依惜别或知己久别重逢,此时,千言万语都无法形容这种或悲或喜的感觉。唯有默默无语两行泪,将那分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情侣间花前月下,相偎相依、柔情蜜意、缠绵悱恻,却默默无语,彼此能感觉到对方的心跳,这个时候,再多的表白都显得非常累赘,都如同画蛇添足。

沉默是金并不是要人们闭口不言,而是告诉人们要见机行事,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最贴切的话,力争把话说到点子上。遇到下列几种情况时,不妨以沉默应对:

(1)遇到不该说的对象时

求人办事时,如果遇到热心肠的人,可与之交谈,反之则应保持沉默,因为说了也等于白说;如果遇到性格比较沉稳的人,可与之交谈,相反,如果遇到性情比较急躁的人,最好闭口不言,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遇到性格比较腼腆的人,最好不要与之乱开玩笑,否则会破坏谈话气氛,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2)遇到不该说的事时

该说的事情便说,不该说的事情当然不能说,这是众所周知的一条说话原则。

(3)在不适当的时候

当别人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的时候,说些令人振作的话还好,如果说些不着边际或打击性的话,必然会惹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下,说了还不如保持沉默。

沉默是另一种语言艺术,是变相地倾听,沉默的过程也就是倾听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的过程,为发表言论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沉默还可以被认为是说话的前提,为把话说得更动听奠定基础。

5、与其争论不休,不如保持沉默

保持沉默,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在激烈的竞争中,一般有能力的人,大都会遭到他人的嫉妒与暗算。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们可能不择手段排挤你,如果这时你沉不住气,与对方发生争执,就上了对方的当。所以,你不妨耍个心眼,用保持沉默的方法对付他,任凭他如何争论,也无可奈何。

阿旺是某机关一名职员,工作能力十分出众,但他从不因此而炫耀,平日只是默默工作。同事闲谈时,他总是面带微笑站在一旁静静地倾听。

机关里来了一个忌妒心非常强的职员,名叫阿才,只要他发现有比自己能力强的同事,就要主动向对方发起攻击,因此,机关里的老员工不是辞职就是请调。最后,老员工中只剩下阿旺一个人,阿才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终于将矛头指向了阿旺。

一天,阿才无意中抓到了阿旺的把柄,立刻点燃火药,劈头盖脸地向阿旺发起了一阵猛攻。不料,阿旺不但没有被阿才激怒,反而向他送去一抹微笑,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偶尔蹦出一个字:“啊?”

阿才见此状况,灰溜溜地离开了阿旺的办公室,心里一肚子气,却不好发泄。

半年后,阿才却向机关领导递上了辞职报告。

其实,阿旺并非听力不好,而是深知职场生存之道--与其争论不休,不如保持沉默。争论只能加深同事间的矛盾,而沉默却可以把争论扼杀在摇篮里。

阿旺与阿才是职场中两个典型的代表人物,或许有人认为阿旺过于阴险狡诈,用沉默的手段击败同事。但是,那也是自保的一条原则,倘若阿旺没有用保持沉默的态度对待阿才的挑衅,而是与阿才针锋相对,一同陷入争斗的旋涡中,阿旺恐怕早已被阿才赶出了机关。

阿才代表了那些忌妒心强,为了保全自己,不择手段排挤他人的那种人,虽然他很成功地挤走了机关中许多老同志,但是阿旺却没有让他的阴谋得逞,反而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有争斗,要做好面对外来袭击的心理准备。

人们可以不去加害别人,但为自己披上一身“防弹衣”,还是有必要的,而保持沉默就可以起防弹衣的作用,让任何争论望而却步。

每个人都清楚一个道理:与痴癫人争斗,那是自讨苦吃,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到头来只能将气咽到肚子里去。

生活中,很多人既不聋也不哑,每每听到不顺耳的话,就要以同样甚至更强的力度回敬对方。

殊不知,这样的蠢行正好中了对方的计,如果采取沉默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挑衅,对方自然觉得没趣。如果对方再与你僵持下去,自己只能落得个无理取闹的名声。挑衅者多半会在你保持沉默时,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

如果你持久地沉默下去,并且不时地表现出一副不解的神情,发出一些疑问的声音,如“啊?”,那么,对方更觉得没有面子,只能结束争吵。

沉默是对无理争吵进行反击的有力武器,与其卷入争吵的漩涡当中,还不如以沉默的方式,使自己置身是非之外,这既是说话的艺术,也是保身之道。 1Mg9EouDEBkvHXMfvO4zGmvrD8Axqo2cAiDyjtNJGrzmb5fSaJmZTpIKjEYp4E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