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第三章迂回说服,拐个弯说话(下)

6、移花接木,妙语激将

说服别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方式方法。移花接木、妙语激将便是方法之一,此法虽然听起来有诡辩之意,但如果能正确地加以运用,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虽然不能让枯木逢春,至少可以提高说服的胜算率。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服周瑜,贯彻“联吴抗曹”的战略时,运用的就是移花接木的方法,使周瑜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诸葛亮的要求。

一天晚上,诸葛亮在鲁肃的引领下来见周瑜,周瑜出门而迎,双方寒暄过后,分宾主就座。此时,鲁肃率先打开了话题,他对周瑜说:“目前曹操率领大军南侵,我们是与曹操讲和还是应战?我们主公尚未决定下来,说要听将军您的意见,不知道将军您作何打算呢?”周瑜答道:“曹操自命为天子,他的军队实力不可小视。我们决不能轻敌啊!如果出军应战,失败是必然结果,投靠曹操才能得到安稳。我意已决,来日见到主公,便当遣使乞降。”周瑜表面上说要向曹操投降,实际上是在挑拨诸葛亮,希望诸葛亮来求他,以显示他的威严。因此故意说些欺诈性的反话,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鲁肃性格憨厚,没有听出周瑜的弦外音,大为惊异地说:“这种说法欠妥,江东的基业,已经历了三世,怎么能这么轻易地就被毁了呢?伯符临终之前,把军务大事托付给将军您。如今出兵抗曹,正是维护江山社稷的时候,将军怎么能背信弃义呢?”

周瑜诡辩地说:“江东大郡,有无数百姓;如果发起了战争,百姓必然会埋怨我,所以,我才决定投降的。”听到周瑜这样说,鲁肃更着急了,争辩说:“将军所言不对,凭借将军的英雄气概和东吴的险固,即使曹操的势力再大,也未必能称心如意。”此时,诸葛亮将他们二人的争辩全部听在耳里,已胸有成竹。

周瑜见状,笑着问诸葛亮:“孔明先生笑什么?”诸葛亮说:“我不笑别人,只是笑子敬不识时务。”这句话,把老实憨厚的鲁肃搞得稀里糊涂,不知所云,问:“先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笑我不识时务?”诸葛亮说:“周瑜打算向曹操投降,是非常合理的。”鲁肃用疑惑的眼光看着诸葛亮。诸葛亮继续说:“曹操善用兵,天下没有人能阻挡他。以前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他对抗。可如今这些人都已经被曹操争取过去了,所以,天下就再也没有人是曹操的对手了。也惟有刘备不识时务,硬要与曹操抗衡,如今落得孤军奋战,生死存亡还是个未知数。将军此计不但可以确保妻子老小安然无恙,还可以过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至于国家的兴衰存亡,就听天由命了,这有什么值得顾惜呢?”

诸葛亮的言外之意是在贬损周瑜,说他不敢与曹操对抗,不能称得上是真英雄,只是个贪图虚荣、安逸,不惜牺牲国家利益来满足自己私欲的小人。周瑜听到诸葛亮这番话后,气得难以忍受,自觉颜面无光。但诸葛亮认为这么说还不够,又接着说下去:“我有一条妙计,不用带着酒、印,也不必献上金银珠宝,只派两个使者过江,曹操看见此二人后,便能体会到你的投降之意,百万之众自然会卸甲卷旗而退。”

周瑜听到这里,不禁问道:“谁有如此大的本事,能使曹操退兵?”诸葛亮说:“我曾经听说曹操在漳河造了一个铜雀台,非常美丽壮观,希望用天下的美女将其充实起来,曹操原本就是一个好色之徒,早就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大的叫大乔,小的叫小乔,有惊天绝世的容貌。曹操曾就此发誓,‘生平一定要实现两个愿望,一是统一四海,成就大业;二是得到江东二乔,放在铜雀台,以供晚年享乐。’现在,曹操的百万大军在江南虎视眈眈,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二乔’罢了。将军为什么不去找乔公,重金买下这两位美女,派人将她们送给曹操呢?曹操一旦得到这两位美人,必然心满意足、班师回朝。这可是范蠡献西施的计策,为什么不赶快效仿照办呢?”

周瑜问:“你所说的话可有证据?”

诸葛亮继续说:“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文才出众,妙笔生花。曹操曾经命他为铜雀台做赋,赋中的意思是说,他的父亲乃是天子,发誓要迎娶二乔。这首赋文辞华美,其中有几句是,‘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风。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与之共。……愿斯台之永远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到此,勃然大怒,站起身指着北方大骂道:“老贼欺人太甚!”诸葛亮见状,连忙起身劝慰道:“以前单于频频入侵疆界,汉天子为了求和曾用和亲的方式寻求和解,特将公主嫁了过去,如今仅送两个女子,将军又何必动怒呢?”

周瑜说:“你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的妻子,而小乔就是我周瑜的妻子呀。”

诸葛亮故意装作吃惊地说:“我实不知情,信口胡说,该死该死!”周瑜说:“我与老贼势不两立!”

诸葛亮假意劝道:“将军可要三思而后行啊,免得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诸葛亮的一番“激词”,使周瑜意志坚定起来,朗声发誓:“我已经接受了孙伯符的委托,怎么能屈身投降于曹操呢?我早有北伐之心,即使是刀斧架在头上,也不会改变志向。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共同完成讨伐曹贼的大业。”

至此,诸葛亮的移花接木、妙语激将法已经发挥了效用。他假借诗中“二桥”的谐音,把曹操的意图转移在“二乔”身上,使得周瑜勃然大怒,从而达到了此行的目的。

激将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根据对方的自尊心做文章,一旦对方的心理防线被突破,事情就很容易办成了。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人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打击,必然会产生愤怒、消极、亢奋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人处于不理智状态,思维容易被人控制,所以,此时是说服别人最好的时机。大凡社交高手在求人办事时,一般会采用激将法,去攻击对方的自尊心,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这种策略要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才能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呢?

第一,正确掌握对方的性格特点。

一般来说,自尊心强、性格外向、感情浓厚、自制能力低的人,比较容易产生激动情绪,对这样的人使用激将法,一般情况下不会失败。而对那些心思细腻、思维逻辑严谨、谨小慎微、性格内向、比较理智的人,不宜运用此法。因为这些人比较敏感,他们很可能把这种反面激励的话,当作一种讽刺和嘲笑,内心深处会产生抵触情绪,对你严加防范,这对成功说服没有任何好处。

第二,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意图。

使用激将法,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表露自己的想法,否则,容易使别人产生被利用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说些对对方有利,或者能使对方的才华显露的话,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定目的。

移花接木、妙语激将法是说服别人的一种策略。在求人办事时,这种办法是十分有效的。当然,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因人、因事、因特定的环境而定。

7、循循善诱胜于苦苦哀求

有些人喜欢直截了当地去劝说别人,有些人则喜欢使用哀求性的语言,这两种方式都不能起到预期效果,与其直截了当、苦苦哀求地去说服别人,还不如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更有效。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循循善诱的说服方法呢?不妨参考如下几点:

(1)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化解别人的愤怒

伟大的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象征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队攻占了。当时,俄国的农民们打着火把,嚷着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将皇宫付之一炬,以解他们对沙皇的仇恨。一些有知识的革命工作人员出来劝说,但无济于事。

列宁同志得知此消息,立即赶到现场。面对着义愤填膺的农民,列宁同志很恳切地说:“兄弟们,皇宫是可以烧的。但在点燃它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看可以吗?”

农民们一听这话,列宁同志并不反对他们烧皇宫,立即允诺道:“完全可以。”

列宁同志问:“请问这座房子原来住的谁?”

“是沙皇统治者。”农民们大声地回答。

列宁同志又问:“那它又是谁修建起来的?”

农民们坚定地说:“是我们人民群众。”

“那么,既然是我们人民修建的,现在就让我们的人民代表住,你们说,可不可以呀?”

农民们点点头。

列宁同志再问:“那还要烧吗?”

“不烧了!”农民们齐声答道。

皇宫终于保住了。

迁怒于物往往是情感朴直、思维简单的一种表现,解决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疏导。面对激动的群众,列宁几句循循善诱的问话,理清了群众思路,提高了其思想认识,保住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他采取的方法是:

首先,理解和赞同群众的观点,这样,争取了引导群众的时间和机会;

其次,正本清源,使农民们懂得,皇宫原来是沙皇统治者居住的,但修建者却是人民群众;如今从沙皇手中夺过来,归还人民群众,就应该让人民代表住,这个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农民们点了头。

最后,强化迂回诱导的结果,让群众明确表态:“皇宫不烧了”,从而完全达到了目的。

(2)用循循善诱的方式求人办事

美国《纽约日报》的总编辑雷特就是用诱导的方式,求得一位贤才鼎力相助的。

当时,雷特是《纽约论坛报》的总编辑,身边正缺少一位精明干练的助理。他的目光瞄准了年轻的约翰海,他需要约翰海帮助自己成名,同时帮助《纽约论坛报》成为一家大的出版物。而当时约翰海刚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卸除外交官职,正准备回到家乡伊利诺州从事律师行业。

雷特看准了约翰海是把好手,可他怎样才能使这位有为的青年抛弃自己的计划,而在报社里就职呢?经过思考后,一天,雷特请他到联盟俱乐部去吃饭。饭后,他提议请约翰海到报社去玩玩。从许多电讯中间,他找到了一条重要消息。那时,恰巧国外新闻的编辑不在,于是他对约翰说:“请坐下来,为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消息的社论吧。”约翰自然无法拒绝,于是提起笔来就做。社论写得很棒,格里莱看后也很赞赏,于是雷特请他再帮忙顶缺一星期,渐渐地,干脆让他担任这一职务。约翰海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放弃了回家乡做律师的计划,而留在纽约做新闻记者了。

雷特凭着这一策略,找到了出色的人选,而约翰在试一试、帮朋友忙的心理下,又觉得很轻松,在不知不觉中扭转了他人生航船的方向。而在事前,雷特一点也没有泄露他的意思,他只是劝诱约翰帮他赶写一篇小社论而已,但事情却很圆满地完成了。

约翰在不知不觉中就被雷特留下了,雷特既没有要求什么,也没有劝说什么,只是通过点滴的循循善诱,便达到了自己的初衷。

生活中,当你要引起他人对你的计划热心参与,或者给予帮助的时候,必须先诱导他们尝试一下。如果可能,不妨使他们先做一点容易的事情,这种诱导的方式,或许会使对方更加心甘情愿地进入你的轨道。

生活中的事情往往就是:当你苦口婆心地去劝说他的时候,他也许不领情,如果你采取一种诱导的方式时,或许他会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你的请求。

当你需要别人参与你的事情时,最好首先让他从易入手,引起他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而当你要让他人做一些比较容易的事情的时候,就要先让他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从侧面去诱导他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无论是什么级别的领导,都懂得这是使人与自己合作的重要策略。

(3)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商务谈判

一位经理安排推销员小李到某客户处安排一次促销,并结算上一笔的货款。

小李去了之后,将促销计划告诉了客户,马上又提出办款的事情。客户于是向小李提出了一大堆的市场问题,小李一听,完了!自己一个也解决不了,款也办不到。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没有使用循循善诱的方式,陈述自己的观点。那么,在商务谈判中,该如何使用循循善诱的说话方式呢?

首先,在与客户谈判之前,要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个个写出来,做好回答准备。将谈判的步骤、要谈及的问题全部罗列出来,并安排好先后顺序。

在实际的谈判中,往往会有一些谈判者,被客户牵着鼻子走的局面,而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谈判没有策划,没有自己的思路。在谈判过程中,被客户打断,就失去了自己的主线。等谈完后,才发现与客户在某个问题上纠缠了几个小时,其他的事项却根本没有提及。整个谈判也就以失败告终!如果在谈判之前,先进行策划,再按计划的思路进行,当客户提出疑问或者故意想引开你时,你只需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做简单的回答,马上就回到原来的步骤中继续谈判。

要想在谈判中取得成功,就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如果对方故意提出一些引开话题的问题,要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学会重新把话题引到正题上。

其次,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太快,要注意说话顺序。在没有弄清楚对方的需求之前,切忌将自己的底牌很快抖出。

就上面实例而言,小李在谈判中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不但没有做好谈判准备,而且太急于求成了。他应该先到客户那里了解市场情况,客户肯定会向他提出许多市场问题,等客户将市场问题说完了,再告诉客户,经过认真考虑安排一次促销来缓解、解决市场问题,并就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情况与客户探讨,最后提出办款的事。

不妨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是客户,会拒绝办款吗?相信大家都不会拒绝办款的。谈判的技巧,总的来说是:步步为营,逐渐引诱,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及时出手!掌握住这二十字,在谈判中就胜券在握了。

再次,谈判的过程,是一个讲条件的过程,谈判时,不要将自己的问题全部说出,要一个一个陈述,一个个商讨解决方案。

不要在第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就抛出第二个问题,要循序渐进。

否则,把第二个问题说出了,你就马上会陷入被动的、没有结果的新谈判之中,而这样的谈判可能不会成功。

最后,也可以把谈判当作是一场陷阱游戏,故意设一些善意的“陷阱”,引诱客户“就范”。

循循善诱的说服方式,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无论是社交场合、商务谈判还是日常生活中,循循善诱的说话方式,都是说服他人时的最佳选择。

8、借人口中言,传己心腹事

有些话借助第三者的口来说,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某些特殊情况下,一些问题自己不方便开口询问,但又不得不问。这时如果能借别人的口问自己的话就再好不过了。不但不会得罪人,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个推销员到一家文化公司推销办公用品。他事先得知,该公司老总与他的一个好兄弟是铁哥儿们,于是,便找到了该公司老板的住处,略备薄礼,前往拜访。几句寒暄后,他说出了来意,该公司老总的脸立即阴沉了下来,见状,推销员机智地说:“这次能找到您的门,多亏小赵的帮忙,他还特地要求我代他向您问好呢!”

该公司老总对推销员提到的小赵产生了兴趣,问到:“是赵小雨让你来的?”

推销员继续说:“是啊!我听他说您的公司需要一批办公用品。所以,就前来拜访了。”

该公司老总先前阴沉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喜悦,他高兴地说:“这小子不知最近怎样了,亏了他还惦记着我。”说罢,将推销员迎进了门。

第二天,这个推销员再次出现在文化公司老总的家里,这次不是为了推销,而是该老总向推销员签下了很大一笔订单,二人正在开心地签合同。

推销员最高明的地方,就是有意忽略自己,用别人的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很快拉近了与客户间的距离。这种借人口中言,传己心腹事的说服技巧,很快就令对方接受了。

推销过程中,经常要与陌生人打交道,由于不了解客户的脾气禀性,很可能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借人口中言,传己心腹事,是很容易促成交易的。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变得复杂起来,在推销产品时许多人利用第三者去消减客户的防范心理。

一位保险推销员带着朋友的介绍信,来到一位作家家里推销保险。相互寒暄一阵后,推销员就展开了进攻,他说:“能够见到您真是荣幸之至,我的上司是您的忠诚读者,非常敬佩您,叮嘱我若拜访阁下,务必请您在这本书上签名。”说罢,从公文包里拿出该作家最近出版的一部著作。于是,该作家不由自主地对推销员产生了好感。其实,上司的仰慕和签名不过是推销员找的一个借口,目的是消除该作家的防范心理,拉近彼此距离。

一般情况下,人在被恭维、夸奖后,虚荣心便得到了满足,思维一直处在陶醉状态之中。此时,会身不由己地任凭他人摆布,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这种推销手段,确实令人难以招架。

推销要按照一个非常严谨的程序运行,只要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可能破坏一次交易。推销时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况也时有发生。这时,你可以巧借第三者的口,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方法,很可能使推销顺利进行下去。

用什么方法借人问话,借什么人问话,是借他人之口问己之话的关键所在。具体该怎样做呢?不妨参考如下几点:

(1)借亲人之口,传己之事

数学家陈景润与爱人相识时,双方互有好感,都有结为百年好合之意,但出于矜持,双方又都不愿将各自的心意说出口。此时,聪明绝顶的陈景润巧借父亲之口,问了自己想问的话。

一天,陈景润与心上人在研究某一问题时,收到了父亲的一封来信,信中提到:“我知道你和她恋爱很久了,你们什么时候结婚呢?”陈景润把信拿给身边的心上人看后,一对有情人终于结成了夫妇。

陈景润巧借父亲的口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问题,这一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用到。

小王与小张恋爱几年了,仍然没有结婚,小王心里非常着急,碰上女友是个内向人,所以小王不知怎样向女友求婚。

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小王带着女友去参加表哥的婚礼。回来的路上,小王说:“表哥真会说话,他问什么时候能喝上咱俩的喜酒。”不久,小张与小王也结婚了。

结婚后,小王一直想要个孩子,于是,他再次借家人之口,问了自己想问的话。他说:“你妈一直想抱外孙,成天逼着我问咱们什么时候要个孩子。”这一次,他又“得逞”了。

一些比较具有倾向性的话,如上面提到的结婚、生子之类的话题,当事人一般不好开口,而借助家人之口问自己想问的话,就成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这种方式,于情于理都比较容易令人接受。

(2)借上级之口,传己之事

工作中,与一些嚣张的同事共事是在所难免的,那些人在同事面前颐指气使,只有在领导面前才肯收敛锋芒,与这类人打交道时,如果以自己的名义向他提要求,很可能碰一鼻子灰,此时,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借上级的口来问自己想要知道的事。

例如:出于工作需要,你要向李经理了解某个项目的进度,恰巧李经理是一个善摆高姿态的人,在同事面前喜欢摆谱,在领导面前却非常谦逊。与这样的人共事时,你不妨这样说:“李经理,总经理让我问你这个项目进行到哪个阶段了?”这样一来,他不得不耐心回答你的问题了,你也不至于因他那傲慢的模样而生气了,因为你是以总经理传话者的身份与他交谈的,即使他再不愿意与你交谈,迫于领导的压力,也不敢怎样了。

借上级的口问自己想问的话,如:“组织对这一问题很重视”、“某领导认为这一问题非常值得研究”等等,虽然听上去有些官腔官调的味道,但却可能是惩治傲慢同事的杀手锏。

(3)借陌生人之口,传己之事

秘书小杨随总经理外出谈判,可谈判持续了一个星期,仍然没有结果。小杨想知道谈判究竟进行到何种程度才能返回,可她又不好意思开口问。于是,她灵机一动对总经理说:“王总,刚刚服务台小姐打来电话,说她们新添了预订机票的服务项目,问我们是否需要。您看我们现在需要回复她吗?”总经理低头想了一下,回答道:“你问问她们能不能给我们订后天的机票。”这样一来,小杨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做好了返程的准备。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自己不便直截了当地询问,如果不顾一切地将疑问抛出去,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当遇到某些事自己不方便问,但身边又没有其他人的口可借时,也可以借陌生人的口来问自己想知道的事。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可能遇到一些难为情的事,如:向医生咨询一些令人难以启齿的问题时,可以这样说:“医生,您看我朋友的病可以痊愈吗?”、“我同事请我代问一下……”。这种问话方式,可以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

(4)借“大家”之口,传己之事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类人,当某人向他询问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或比较深奥的学术问题时,他总采取避而不答的态度,遇到这样的人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大家都想了解一下……您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代表大家向您请教……”。

一般人都会认为凡是“大家”提的问题,都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在公众面前塑造好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借用“大家”的口发问,往往比较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细心人不难发现,记者在采访某一公众人物时,比较喜欢借“大家”的口问自己想知道的事。这就给被采访者制造了一个假象:这是大家希望知道的事情,记者只是代为传话而已。

借人口中言,传己心腹事是说话的一大技巧,运用得当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反之,则可能得罪人。 U4mgrXT46tTXIQ3hHNXhYwcRehSdHvcyH4HIyVb4tch2jazqMcWoFFlQkwUpjj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