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是一种信仰
陈润 |
本书由磨铁数盟出版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在辽阔的土地上,撒下一片种子,会长成一片森林,但是参天大树却屈指可数,木秀于林的风光只属于少数人。我们能体会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艰难,或许小鸟觅食,洪水浸泡,狂风卷走,烈日暴晒……任何一个小小的不确定因素,足以让它在萌芽之前远离生命的气息。但是,罗斯柴尔德创始人梅耶用生动的故事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怀抱财富的种子,你就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关键在于赚钱的本能何时爆发。这是一个提倡“活得有尊严”的时代,社会应该尊重每个人对富足生活与生俱来的权利。
做不了富二代就做富一代
最早创立国际金融体系的是谁?答案是:犹太人!
怎么会是犹太人呢?在人类发展史上,犹太一直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民族。他们因“将耶稣绑在十字架上杀掉的罪人”而备受迫害,没有耕地,也不准学习耕作或其他手工艺,不准从事贸易活动,几乎所有的职业都不接受犹太教徒。
“当上帝关上一扇门,他便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仁慈的上帝也为犹太人开了一扇天窗,并因其射入的阳光雨露而枝繁叶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不允许收取利息,因为这是“罪恶的事情”,犹太教是个例外,他们可以向异教徒收取利息。于是,游离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投身贸易结算、黄金保管、高利贷、债券等行业,恐怕在当时连上帝都没料到他们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命脉的主宰。
在今天看来,金融家、银行家们都被戴上富翁、高贵的闪亮光环,华尔街成为众多商学院毕业生心驰神往的天堂。不过在18世纪的德国,这些风光并不属于犹太人,他们只能像“犯罪嫌疑人”一样被监视居住。
第一代罗斯柴尔德就是在从娘胎里就带有“嫌疑”的处境中出世的。罗斯柴尔德本非家族姓名,而是“红盾”的德语翻译。或许是为了方便顾客识别,这家犹太人总是在店门口放置一个红色的盾牌,后来人们逐渐称这个家族为“红盾”,翻译成德文就是:罗斯柴尔德。
挂红盾的年轻人名叫梅耶-阿姆谢尔-鲍尔,在有“罗斯柴尔德”这个姓氏之前,这是他唯一的名字。如同曹雪芹这类后天成名的人一样,没有人能准确说出梅耶的出生年月,只能模糊却不无严谨地记载为1743年或1744年,而关于其父母、祖父母及先辈的记载就更少了。西方人认为死亡和纳税是人一生中难以避免的两件事,可梅耶的先辈们连着两件事都无据可查地“避免”了。
不过,有一些事实是确凿的。当时德国正处在战争的阴霾中,隔三差五的暴动已是家常便饭,真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在战火中,高墙内的犹太人依然过着死水般的日子,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
梅耶-阿姆谢尔-鲍尔应该很少愿意主动回忆灰暗的童年:那是一条突兀地孤立于城墙与沟渠之间的黑暗小巷,大约12英尺宽(大概三米半的样子)。房屋在这片棚户区里挤成一团,而居住者又将低矮的房屋填充得不留余地。污水和脏臭的怪味整日弥漫,长年居住的人嗅觉早已迟钝。这块城中村是受保护的,犹太人为此必须按法律规定交纳人头税以及各种人口与财产保险,甚至连结婚人数都严格把关:犹太家族成员限制为500人以内,一年只允许12人结婚;如果某个家族人丁衰落有断掉香火的危机,才稍稍允许放宽限制。他们不准在夜晚、星期天或节假日走出居住地,不许住公共旅店,不能在城市的街道和广场散步……
梅耶的父亲是个追求学问的小生意人,总喜欢抽时间研究犹太法典,儿子完成小学学业后就被父亲送到希伯来语学校学习。在梅耶9岁那年,家里遭遇一场重大变故,父亲因为生意红火引起同行妒忌被诬陷,并在随后的法庭诉讼中落败而被判200盾的处罚。典当家产后只凑够一半,父亲不得已又借了100盾的高利贷才交上罚款。饱受不公正待遇的父亲老泪纵横地说:“我们犹太人命太苦了,失败时被人唾弃,成功时又遭人嫉恨,得不到任何保护,生命如草芥。有时候我真想一死了之,只有死,才能让我从现在所受的痛苦中解脱!”
也许那时梅耶暗自下定决心要学好法律,将来为更多的犹太人提供“保护”。不过他的学业很快被迫中断。1755年,父亲真的“从痛苦中解脱”了,第二年,母亲也随之而去,他们都死于瘟疫。那年,梅耶刚刚12岁,在亲戚的鼓励和资助下到汉诺威的欧本海默家族银行当银行学徒。因为父亲在世时对梅耶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在借贷等商业知识、货币兑换生意方面悉心调教,他干得很出色。
聪明才智的树根是不会被环境的积雪压垮的,一旦有机会它还是要发芽。后来,梅耶果然创造了奇迹:在西方,从学步孩童到耄耋老人,没有人不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美国大选中民主党是摩根家族的,共和党是洛克菲勒家族的,而摩根和洛克菲勒都曾经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就连大名鼎鼎的诗人海涅都奉承说:“如果金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上帝,那么,罗斯柴尔德就是它的先知。”
以冯仑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喜欢用“野蛮生长”这个词来诠释在夹缝中创业的挣扎与艰辛,这是一种本能的向上的力量。不过与梅耶-阿姆谢尔-鲍尔相比,冯仑们显然要幸运得多,在“被保护”的牢笼中,“野蛮”是一个奢侈的词语,能够“生长”就是最大的幸运。
不过,无论以何种方式,他们都在生长,因为在他们内心都有一种对财富的本能渴望,尽管诞生在一个富豪的家庭,不是由我们来决定的,但我们能够选择自己--做不了富二代,就做富一代!
前几年,坊间很流行这样一个不无调侃却意味深长的段子: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和一个犹太人一起在餐厅吃饭,三人各点了一杯饮料,并同时发现三个杯子里各浮着一只死苍蝇。中国人摇摇头把苍蝇捞出来继续喝,美国人皱完眉头招手让人重新换一杯,犹太人捏着苍蝇怒不可遏道:“把你喝下去的给我吐出来!”
听罢这则经渲染和夸张的故事,有人难免高谈阔论:犹太人吃不得亏,小气吝啬,竟同一只死苍蝇斤斤计较!事实并非如此,对于成本、费用去处犹太人会刨根问底,但对待长远机会他们很能隐忍,深谙“放长线钓大鱼”的东方哲学。罗斯柴尔德这个古老的家族的发家史,也得从吃亏说起。
在梅耶-罗斯柴尔德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开始教授他做生意的诀窍。从父亲那里,梅耶不仅学到了赚钱的技巧,而且培养了对古钱币和其他古董的兴趣。他十分起劲地收集中东、俄国以及欧洲的古旧钱币,加以整理并出售。通过跟古钱币打交道,他还有幸结交了那个社区里的几个著名的钱币收藏家。
要知道此时的小罗斯柴尔德还不满12岁,小小年纪就具有犹太人做生意的天赋,犹太人天生就有的准确的判断力和在生意场上讨价还价的技巧,并不因为小罗斯柴尔德年纪小、经验不足而使他逊色于其他人。在所有的生意往来中,梅耶都保持着诚实正直、讲信誉的好作风,不久他被人们称为“诚实的犹太人”,名声传遍了整个法兰克福,很快就有许多朋友给他介绍客户,为他带来了更多有利可图的生意。
有一天,梅耶得到了向一位将军兜售的机会。他把收集到的古钱币统统拿出来给将军和他的朋友们观赏,并侃侃而谈每一枚钱币的来历和有关的典故。这位将军就是埃斯多夫(Estorff)上校,两人很快就结成了莫逆之交。
埃斯多夫毫不犹豫地把梅耶当作一个“诚实守信的犹太商人”,推荐给了狂热的古钱币收藏家--威廉王子,梅耶很快就得到了王子的召见。会面之前,精明的梅耶即通过自己哈瑙商界的朋友,把威廉的底细打听得一清二楚--这位对于金钱有着天然的狂热,以向别国“出租军队”赚钱而闻名的未来君主,极为热衷各种投机生意,尤其是漂亮收藏品。如果不是注定要继承王位,威廉王子必定是一个天才商人。
梅耶被引进威廉的接见厅后,他躬身行了礼,然后小小翼翼地拿出夹在腋下的一个精致的对折羊皮本,向威廉一展,说道:“殿下,我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小古董商,能见到亲王殿下是我莫大的荣幸。我这次来,不是为了向殿下推销东西。承蒙埃斯多夫将军阁下告诉我,您对收集古钱币感兴趣,今天我特地给您带来一套已经绝版的15世纪图林根银币,请您赏脸笑纳。”
当时,收藏古钱币是欧洲绝大多数王公贵族的一项雅好。而图林根银币因为图林根公国已为萨克森王国所灭不复存在,所以其收藏价值水涨船高,在欧洲钱币收集圈里被视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即使是零散的图林根铜币,也能卖到100英镑一枚。威廉亲王一看到这一套市场罕见的图林根银币,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他喜不自胜地抓过老罗斯柴尔德呈上的收藏夹,逐个抽出嵌套在夹子里的古银币,爱不释手地欣赏起来。
威廉亲王逐个把玩了片刻,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对埃斯多夫将军耳语道:“将军,你看这些是不是真货?不会是那些骗子仿造的吧?”“是真货。”埃斯多夫回答道。为了讨好威廉,将军马上又补上一句:“殿下,这套钱币是罗斯柴尔德的镇店之宝,全法兰克福的古董商都知道这套币,上次魏玛公爵出五万盾要买,罗斯柴尔德说什么都不卖!”
威廉听到这席话,才放下心来。他清了一下嗓子,拿足架子,对端坐在客座上的老罗斯柴尔德说:“罗斯柴尔德先生,埃斯多夫将军多次向我推荐你,说你是一个精明诚信的商人,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法兰克福离哈瑙不远,以后如果你有什么好货色,尽管拿来便是,本王一向喜爱收集古钱币,在价钱上不会亏待你,这点你大可放心。”
“感谢殿下的赏脸。我不会辜负殿下的信任,只要碰到最好的古董,我会第一时间呈送殿下。殿下公事繁忙,我就不多打扰了。”言毕,老罗斯柴尔德向威廉与埃斯多夫将军各施一礼,然后恭恭敬敬地退出了接见厅。
梅耶前脚刚迈出大厅,威廉就快步走入内室,他的生意脑子又开始高速运转了。 几天后,在哈瑙宫廷内,威廉举行了盛大舞会,他邀请了哈瑙周围50位最富有的德国王公贵族来参加,很快这套古币就被符腾堡国王以六万二千盾的高价买走。威廉心里乐开了花。他想,这个叫罗斯柴尔德的老头,是一个能给自己带来财运的人哪!
听到这一消息的梅耶开心地笑了。为了让威廉记得他的好儿,他再次登门拜访,这次他带来了更加价值不凡的漂亮收藏品,包括稀有的钱币、纪念章和金链子,然后以几乎等同于白送的低价“卖”给了王子。
有句古话说得好:“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本的生意没人做”,为什么梅耶要吃眼前亏呢?以小损而换大益是战争中的重要战术,这种重要战术又被称为“损”战,在商场中是一种明亏实赚的把戏,梅耶当然也深谙此道,有时候,吃的亏是明显的、表面的,但占的便宜却是无形的、长远的,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加大对威廉王子的“投资”力度,梅耶投下“重磅炸弹”。一天夜里,他对店里的伙计吩咐:“再给我挑几套15世纪的古币,明天我有妙用。”在伙计挑选古币时,梅耶并未闲着,他正忙着秉烛给威廉王子的宫廷事务大臣写信。除了表达对王子的忠诚与感激之外,他还亲自编制了一套专门为王子量身打造的古币目录,里面收入了大量珍奇古币。此外,梅耶还将这些古币都明码标价,与市场价相差无几,唯独最昂贵的那几套15世纪的古币却以半价出售。
不到三天,收到古币目录的宫廷事务大臣就寄来回信,威廉王子要求以目录价购买十几套古币,尤其是半价的15世纪古币一个都不能少。收到回信,梅耶立即雇辆马车,将古币悉数为王子送上门。不久,威廉王子高价专卖古币的消息便传遍收藏界,梅耶笑得意味深长。以后的日子里,这种半卖半送的交易一直持续了四年,二人心照不宣,配合得天衣无缝。
到1769年春天,梅耶终于决定出手了。他深情地回顾了四年来自己的忠诚服务,并且对王子高雅的艺术品位赞不绝口。为了以更方便更优质更长久的服务向王室表达感激之情,这位犹太商人希望王子恩准自己成为“王室供应商”的请求,这对于王子来说只是小事一桩,对于梅耶来说却是无上的荣耀。或许被这些措辞打动了,威廉王子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四年隐忍,一朝收获,老罗斯柴尔德默默地吃了四年的亏,最终换得的回报也非常可观。他大智若愚,舍得之间尽显少年老成的稳重与智慧。“吃亏是为了占便宜”的道理通俗易懂,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如此足够的耐心和决心。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地活着,尽管吸收雨露阳光却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因为人们根本没有看到你。第二种是像树一样成长,即使被人踩进泥土也依然能够吸收其中的养分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长不大,但是十年、二十年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这是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渲染过无数遍的励志桥段。如果非要为这段哲理性十足的文字找出生动形象的注脚,梅耶-阿姆谢尔-鲍尔的成长故事最贴切不过。
梅耶-阿姆谢尔-鲍尔在奥本海默银行当了四年听差之后已经被提升为办事员。如果他愿意再当10年办事员、然后再当10年信贷员的话,他有可能在第三个10年升为首席会计师,这样他也许能在60岁时成为银行的合伙人。面对比公务员的职务升迁还稳当的铁饭碗,梅耶却选择了放弃,“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任何人都不可靠”是犹太人从小就铭记的信条,他不愿在汉诺威做一名看起来衣食无忧的打工仔,而是选择回法兰克福自主创业。
不过梅耶选择的行业着实令人跌破眼镜--捡破烂。当时德国兵荒马乱,回到老家的梅耶一时找不到好的生财之道,就加入到拾荒者的行列,到垃圾堆里捡有钱人不要的衣服洗净后再低价转卖给穷人,并逐渐由“破烂王”转行为二手服装店老板。
在“二手市场”的所有店铺中,梅耶发现就古董店生意火爆,尤其是一些破衣烂衫的流浪小孩总是穿进穿出,进出门时总是一副兴高采烈的表情。中国人投资有句行话叫“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可到这边怎么行不通了呢?通过长期观察,梅耶终于刺探到对方的商业机密:
统一之前的德国是由300多个小公国组成,各自发行不同的货币,这类似于秦始皇之前战国七雄的社会状况。各国的贵族们为了炫耀或攀比,千方百计搜罗各国勋章、货币用以收藏,商人们也因此看到投资价值,交易市场就此形成。在古董店穿梭的那些流浪小孩是从垃圾堆捡来旧钱币、旧勋章然后卖出,他们并不知道其收藏价值,能换点小钱就十分高兴了,古董商从中赚取的高额利润是卖二手服装的梅耶无法相比的。
从此,梅耶又干起捡破烂的老本行,只是这回改成了找旧钱币、旧勋章,他甚至为此将库存的二手服装低价处理了。与那些在垃圾堆里盲目找寻的人不同,由于梅耶曾在银行当过学徒,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不少的钱币知识,因此他基本对各国的货币了如指掌,被常人当作垃圾处理的不起眼的“辅币”,梅耶都视为至宝,被人捡走他也会低价将其收购过来,直接将生意做到垃圾堆上。白天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忙碌不停,晚上还要将收集的旧钱币、旧勋章分类整理,清洗打磨,再将光彩照人的成套收藏品卖给古董店,收入十分可观。
不过请不要忘记当时犹太人在德国的卑贱地位,纵使在商业上有所起色他们依然摆脱不了弱势群体被歧视的身份。对于梅耶来说,比垃圾堆弥漫的臭气令他更难忍受的是不公正的社会环境,他和同胞们在失去尊严和没有平等的日子中苦苦煎熬。
有一天,梅耶碰到了三个社会闲散人员,他们显然是想在这位犹太人身上找乐子,找回被社会践踏得完全扭曲的面子。在梅耶的耳旁,三个流氓声色俱厉地不断重复一句话:“犹太猪,履行你的义务……”
在当时的社会礼仪中,犹太人只要听到这样的“问候”就必须向对方脱帽行礼,不管是面对三岁小孩的童言无忌还是地痞们的故意找茬。尊严是犹太人从娘胎里就被剥夺的奢侈品,梅耶只得照办,向三个流氓一次次地鞠躬致敬,对方像复读机一样不断重复“问候”,梅耶就得像鸡啄米一样不断点头弯腰致敬。
围观的人群为这样的街头闹剧不断喝彩,叫好声不绝于耳:
“干得漂亮,犹太猪越来越不懂得尊重人了!”
“让犹太猪再鞠个躬!再鞠一个!”
“叫他老实点,不听话就揍他!”
梅耶没有丝毫反抗之意,他全部照做,还满脸微笑。三个流氓都折腾累了,其中的头目又有新花样,他将右脚伸到梅耶面前说:“今天大爷高兴,就不为难你了。不过,我的鞋子有些脏了,你马上给我擦干净!不然……”
还没等他说完,梅耶已经蹲下身子掏出手帕认真擦鞋,看热闹的人本打算离开,见这阵势又哄笑起来,好戏显然还没完。流氓头目似乎受到鼓励,一脚把梅耶踹倒在地,并且大声吼道:“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蹲着给我擦鞋,你给我跪着擦!”梅耶赶紧爬起来,然后双膝跪下,替他继续擦鞋,直到将一双鞋擦得干干净净。
人群里发出嘲讽口吻十足的规劝:“犹太猪,我看你还是当基督教徒吧!免得受这份罪!”
流氓头目终于开口了:“犹太猪,今天算你走运,你可以滚了!”骂完他还不忘朝梅耶身上啐一口痰。
梅耶依然满脸露出恭敬的微笑,向三个流氓各自鞠躬,然后抹掉痰迹,拍掉膝盖上的灰尘,像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一样继续赶路,这段经历简直就是汉朝名将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的翻版。当别人问梅耶为何要忍气吞声这么做时,他一脸平静地说:“我蹲下,跪下,是为了能跳得更高!”
西方圣经有言:“如果别人打你的左脸,那么就将右脸伸过去。”老子的《道德经》有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种胸襟和忍耐力一般人很难具备。东西方的至理名言后来演变成一句话:“世界不是掌握在嘲笑者手中,而是掌握在那些遭到别人嘲笑、怀疑却依然能在困境中不断前进的人手中。”
懂得用梦想驾驭个性和冲动是一种智慧。罗斯柴尔德家族从第一代起就擅长克制和忍耐,而“我蹲下、跪下,是为了能跳得更高”这句朴素却意味深长的话也一直传承至今。
危机的另一面是机会
青蛙变王子一夜成名的童话我们并不陌生,苏乞儿从武状元到乞丐的一落千丈我们也很熟悉。踩在财富的云端,难免会萌生高处不胜寒的隐忧。暗流涌动的商海深不可测,风浪袭来又该如何应对?
1982年,密特朗担任法国的总统,在他的政府中有4名共产主义者部长。在50%支持、29%反对的法国民意下,密特朗政府决定履行“将银行和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国有化的承诺。法国政府要求将所有存款超过10亿法郎的银行变成大众持股的企业,39家银行,包括罗斯柴尔德银行全被一网打尽。罗斯柴尔德家族控股的银行(BanqueRothschild)因而变成了国有的法兰西银行--欧洲银行。虽说密特朗政府按照1980年底的股票价值以及所分配的红利对罗斯柴尔德进行了补偿,但补偿金却远远少于市场价值,并以退税的形式支付,其中只有35%分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名下。自二战结束之后,这恐怕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遭受重创最大的一次。在许多观察家看来,罗斯柴尔德银行想要从国有化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很多有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书里,常常会提到这样一句话,当别人悲观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家族看到希望的时候。当时,很多私人银行退出了这个市场,别人都看不到机遇,可是经历了无数次惊涛骇浪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却把它看作是一种机会--甚至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好机会!
大卫-罗斯柴尔德爵士一番冷静考虑后,认为没有必要撤出法国--被国有化的银行之所以被国有化,与接下来大卫所要办的私人银行截然不同,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恰好可以借机整合英法银行之间的优势。
不久,罗斯柴尔德家族从200年前先辈詹姆斯创办的银行办公大楼搬到一个非常小的办公室,当时只有大卫-罗斯柴尔德跟父亲以及秘书,一共四个人。密特朗政府对他们的限制是:几年之内不能再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名字开银行。罗斯柴尔德的品牌已经传承五代,在金融界保持了良好的声誉,不能用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来成立银行--其巨大打击可想而知。显然这太不公平了,但是这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去打破这种不公平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