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大麻烦(上)

刚回到省城,黎江北就听到了孔庆云出事的消息。

消息不是舒伯杨告诉他的,那天舒伯杨本打算直接接他去省政协,半路上突然接到电话,说是政府这边有个临时会议,让他去参加,舒伯杨只好遗憾地将他送回家,临分手时,舒伯杨叮嘱道:“这两天哪儿也别去,等我电话。”

舒伯杨的电话没等来,却等来孔庆云被带走的消息!

“这怎么可能?”黎江北猛地从椅子弹起,他的动作吓坏了陈小染。自从校长被带走,陈小染整天处在惶惶不安中。好不容易等到黎江北回来,他就急忙赶来汇报了。

“黎教授,现在江大乱哄哄的,都在看校长的笑话,我都不知道该去找谁。”陈小染哭丧着脸,这些天,他在江大格外孤独,看见谁都觉得是在嘲笑他。陈小染毕业于华东师大,后来考取江北大学教育学系研究生,也是黎江北的弟子。黎江北原来想将他留下来给自己当助手,不料孔庆云看中了他,愣是将他调到了校长办公室。孔庆云竞选校长成功,陈小染也前进一步,他现在是校办教育科科长兼校长秘书。孔庆云一出事,他的日子当然不会好过。

黎江北没理会陈小染,这个消息太过突然,他还处在震惊中,醒不过神。过了好长一会儿,黎江北才说:“小染,我问你,校长最近跟你说过什么没有?”

“没有。”陈小染摇摇头,说完不放心,又把出事前几天的情况仔细回想了一遍,最后确定地说:“校长最近一直在忙搬迁的事,这方面从没透过半个字。”

“他是没听到风声还是……”黎江北像是在问自己。

“校长绝对不知情,这点我能肯定。那天我也在场,看见纪委的人,校长自己先就愣了。”

到底怎么回事?黎江北愈发纳闷,难道庆云真的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可能,纪委不是铁打的桶,就算他们保密工作做得再好,这种事也不会漏不出消息。或者是庆云知道,只是瞒着他们?

黎江北正想着,陈小染又说:“黎教授,这次真的没一点消息,就连夏老也被蒙在了鼓里。”

夏老?黎江北心里一亮,连忙问:“这两天,你去过夏老那儿吗?”

陈小染再次摇头,这两天,他担心纪委会随时找他,吓得哪儿也不敢去。今天他是给自己壮了好几次胆,才到黎江北这儿来。

黎江北有些灰心,本来还想从陈小染嘴里了解点夏老的态度,陈小染这一摇头,他也不好再问什么了。

“你先回去吧,这事儿容我想想。”黎江北无奈地说。他心里尽管一千个一万个不相信,但人真的被带走了,这是事实。黎江北不得不慎重。联想到去年城市学院院长被带走的事,黎江北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冲动,事态没有明朗以前,切不可感情用事!

去年城市学院院长被纪委带走,黎江北就犯了一个大错误,当时他听信院长家属及学院个别领导的话,在案件还处于保密阶段时,就带人为该院长请愿。结果后来查明,该院长以十分隐蔽的手段,先后贪污公款五百多万,以联合办学和委培名义,为六百多名公职人员伪造假档案,变相出售文凭,收受贿赂一百多万,而且还在私底下养着小情人。不仅如此,他还长期对该院一名女教师进行性骚扰。等真相大白后,黎江北后悔不已。后来他向校党委、厅党组做了深刻检查,承认自己感情用事,缺少理性。这事儿对他影响很大,本来他是政协常委候选对象,就因这件事,政协不得不重新考虑,最后才将孔庆云补充到常委。

等到第三天,舒伯杨打电话让他过去。黎江北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不可能吧?”

舒伯杨的心情也分外沉重,他跟孔庆云算得上至交,出了这样的事儿,他脑子里也有些转不过弯来。

“我也希望这事不可能,但它确确实实发生了。”舒伯杨说。

“庆云同志我了解,他怎么会?”两天过去了,黎江北还是不相信孔庆云会搞腐败,他怀疑这里面有别的名堂。这两天他反复地想,越想越觉得庆云遭暗算的可能性大。

舒伯杨却不敢跟他抱同样的想法,毕竟,他是政协秘书长,他找黎江北是有重要工作谈。

“黎委员,江大发生这样的事儿,让太多的人震惊,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大难度。江大是我省高校界一艘巨舰,在全国排名第11位,是教育部今年确定的重点教学改革单位,也是全国政协要调研的重点院校之一。这个节骨眼上,孔庆云同志却……”舒伯杨本来是用公事公办的口气在说话,说到这儿,嗓子一哽,说不下去了。

黎江北没有心思听这些,江北大学到底有多重要,他比谁都清楚,他现在只想知道,孔庆云校长到底犯了什么事儿,为什么纪委要在这种时候将他带走?

“能透露得详细一点吗?”他求助似的盯住舒伯杨。

舒伯杨轻轻摇头。省委已经作出重要指示,关于江北大学校长孔庆云涉案一事,目前属于严格保密阶段,消息控制得十分紧,除了具体参与案件的几个人,外人很难打听到。再说,作为秘书长,他也不能乱打听,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可黎江北问得如此恳切,他又不能拒绝得太硬。

“江北,这事儿能不能不谈?”他也用同样恳切的态度问。

黎江北看着舒伯杨的脸,沉默了好长一阵儿,才道:“好吧,谈工作吧。”

“江北啊,这次抽你参加调研组,可是费了一番周折的,你也知道,你提交给全国政协的那份提案,高层很重视,也正是因为这点,我才执意让你到调研组来。这些年,你为政协的调研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高校教育及改革方面,你的提案总是能引起很大反响。不过江北,这次调研不同往常,这次是全国政协的重点调研项目,是为两会做准备的。”

黎江北的心情慢慢沉静下来,舒伯杨这番话,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还有与身份同在的责任。舒伯杨说的那份提案,是春节前他跟金江教育界几个委员联手提交的,内容就是对江北高教的成果重新评估,特别是扩招以来出现的诸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里面还对省上兴建的闸北高教新村提出质疑,特别是围绕闸北高教新村引起的新一轮高教投资热,他们提出了与省政府截然不同的观点。这份提案被省政协称为“高教一号案”。收到提案后,政协迟迟不表态,后来黎江北找到省府周正群那儿,周正群也不表态,激动之下,他跟三个委员直接去找省委书记庞彬来,在庞书记的过问下,这份提案才转到有关部门,并按程序上报了全国政协。但是时至今日,关于这份提案,私下议论的多,正式答复的文字,黎江北却还没收到。

当时去见庞书记的三个委员当中,就有孔庆云。

“江北,过几天调研组就要到了,这次任务艰巨,困难重重,你一定要把委员们的心声反映到中央,要配合调研组,拿出最有说服力的报告。”说到这儿,舒伯杨停下来,直视了黎江北片刻,然后轻声道:“懂我的意思吗?”

从这句话里,黎江北似乎意识到什么,他忽然明白,今天舒伯杨找他,不只是代表政协这个组织,更多的,怕是在替委员们跟他谈心。他的心里涌上一层湿热,这些年,他在江北委员们当中,向来是一个热点人物,也是一个核心人物,这核心不是靠权力形成的,而是靠他的热情,还有思想。

他郑重地看着舒伯杨,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跟舒伯杨告别后,黎江北并没回学校,自从他辞去江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除了上课或开会,他就很少到学校去。为方便工作,江北大学提出在校外给他租几间办公室,黎江北拒绝了,他一个人住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妻子和孩子都不在内地,正好可以用来办公。平日,他的几个助手都在他家办公。

回到家中,助手小苏说,他博客上有几条留言,请他看看。

黎江北是江北大学第一位公开自己博客的教授,在金江市,政协委员公开自己的博客,征求民声民意,在博客上跟群众交流,黎江北也是第一人。不少新闻媒体还报道过此事,说他开了一个好头,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广泛地了解与参与政治决策。当然,也有不少批评意见,有人说他哗众取宠,有人嘲笑他作秀,想借此炒作自己。黎江北不为所动,他始终认为,利用网络快捷、方便、能听到真话的优势,可以使自己更好地跟百姓联络与交流,更广泛地了解民心民意。

“网络时代宽松的利益表达,将催生民意型决策时代的来临。”这是他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的坦言。

黎江北打开电脑,登录到自己的博客,果然见博客上新增了不少留言和评论,浏览一遍,其中两条引起他的重视。

一条是网名叫“路透社”的留下的,这位网友口气很不友好,他责问黎江北:“政协委员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对身边的腐败视而不见?江大作为中华名校,岂能容腐败分子掌舵!”

另一条是名叫“水晶鱼”的网友留下的:“校方恶意关停网站,用意何在?校长神秘失踪,官方应对全校师生有个交代,是白是黑,让全校师生评说!”

黎江北反复揣摩这两条留言,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说明目前为止,校内对孔庆云出事有不同的看法。校方紧急关停网站的事他已听说,据说就是这个“路透社”把不该发的消息发了上去,有人怕江大出现混乱,紧急通知校方暂时关闭了网站。

黎江北忽然想到,这个“路透社”到底是谁,怎么会在第一时间得知孔庆云被调查的事?还有,他怎么敢断言孔庆云是腐败分子?

这事非常蹊跷,黎江北一时也不好乱揣测。不过他发现,常来他博客遛圈儿的“西拉里”和“天行健”已经有好几天没在他博客上踩下脚印了。

“这个‘路透社’,你们了解吗?”黎江北问几个助手。

几个年轻的助手摇头,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小苏突然说:“我查过这人的IP,他就在江大。”

“是吗?”黎江北问了一句,没等小苏回答,他便离开电脑。小苏见他对此人并不是太上心,便也没多说话,忙自己的事去了。黎江北来到书房,点上一支烟,静静地望向窗外。窗外景色很美,四月的金江,到处争奇斗艳,空气更是清爽得叫人陶醉。

望着望着,黎江北脑子里忽然就冒出一张熟悉的脸来。

金江的天气就像俏佳人的脸,说变就变,上课前还晴空万里,一节课上完,外面竟是阴霾密布,大雨倾盆。

夏可可走出教学楼,往花坛那边的二号楼走去,学生会在那里办公。

“可可。”有人在后面叫她。

夏可可停下脚步,扭头一看是曹媛媛,外语系三年级的学生,人称系花。在刚刚结束的学生会竞选中,曹媛媛击败十多位美女帅哥,成为学生会新一届网络部部长。

“找我有事?”夏可可问。

曹媛媛紧赶几步,来到夏可可面前,抹一下脸上的雨水,悄声道:“请愿书我打印好了,什么时候去找强部长?”

强部长就是那位总也不讨夏可可和周健行他们喜欢的宣传部部长,在江大,校办网站还有几个论坛归校方宣传部管。

“什么请愿书,你别乱说!”夏可可忽然阴下脸,审问似的提醒曹媛媛。曹媛媛吐了下舌头,一双杏眼扑闪了几下,不好意思道:“对不起,我把你的批评给忘了,应该叫报告。”

夏可可没有心情跟曹媛媛说笑,其实在私下,她也管这些东西叫请愿书。但她现在是学生会主席,说话办事得讲原则。

“这事先放一放,等我跟周健行碰过头再说。”

“你们两个还要碰头啊?”曹媛媛故作惊讶道,她的脸上染满坏笑,说出的话更是不怀好意。

夏可可没理她,她知道曹媛媛对周健行有意思,所以拼命往学生会挤,一半目的,就是为了周健行。她还听说,曹媛媛为追求周健行,有过两天不吃饭的伟大纪录,她还一夜间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12首情诗,都是写给周健行的,写得很肉麻,可惜周健行不理她。

曹媛媛还站在那里,夏可可已掉头走了。一会儿工夫,曹媛媛的衣裙已被淋湿。曹媛媛向来在穿着上很讲究,她母亲开着金江最有名的时装店,她总有穿不完的时尚衣服,可惜今天穿的这件有点透,也过于前卫,这阵儿一淋雨,衣服便紧贴在了身上,她骄人的曲线逼真地显了出来,怪不得身边一下多了那么多男生。

“色狼!”曹媛媛骂了一声,红着脸朝夏可可追去,刚到跟前,就听夏可可说:“把你的嘴唇给我漂过来!”

曹媛媛呀了一声,这张唇可是她花一千多元漂的。有次陪母亲去美容院,母亲漂了唇,曹媛媛觉得蛮好看,第二天便逃课溜到那家美容院,忍受了好几个小时的疼痛,才漂了这张唇。没想这张嘴唇害了她,不仅周健行不喜欢,骂她涂了一张乌鸦嘴,夏可可更是不欣赏,非要逼她再漂过来。

眉不让绣,露脐装不许穿,唇也不让漂,早知这样,还不如不进学生会呢!曹媛媛心里抱怨着,把要说的正事给忘了,等反应过来,夏可可早已进了二号楼。

“老太婆!”曹媛媛嘀咕了一句,满心不悦地朝公寓走去。

夏可可走进学生会办公室,周健行正在跟几个部下神吹。在学生会,吹牛是周健行的强项,别看他平日不爱说话,那是装的,一旦在他的王国,在学生会这块天地,周健行的真面目就会显露出来。这阵儿,他正在跟几位学弟吹海军陆战队的事,周健行有个叔叔在部队,听说就是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他便以此为资本,经常拿那些道听途说或网上查来的消息蒙学弟,你还别说,这家伙仗着有一张好嘴巴,还真能把假的吹成真的。那几个学弟听得正入神,夏可可进来他们都没察觉,等她重重地将资料袋掼在桌子上,几个人才醒过神来。

“你来了,主席阁下。”周健行忙嬉笑着问。

夏可可没理周健行,这些日子她谁也懒得理。父亲的事不想不可能,一想又弄得心情更沉。昨天她刚跟姥爷保证过,绝对不会因父亲的事影响学习,更不会把学生会的工作落下,她要对得起自己,更不能辜负父亲对她的期望。

“主席,校办安排的演讲比赛各项事宜已落实,就等你去检查。”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说。

“我没工夫,你自己去检查。”

宣传部部长讨了没趣,转身朝自己的桌子边走去。夏可可瞪着周健行,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开心点,别老拿冷脸子吓他们。”周健行走过来悄声道。见夏可可眉头还是蹙在一起,他又说:“晚饭别在食堂吃,我请客。”

看着他满是讨好的脸,夏可可的心忽然一松:“你跟我来。”

等走进夏可可的办公室,周健行脸上就多出一份沉重,他想问,校长的事到底有没有消息,又怕问了会惹得可可更加不开心,索性乖乖地站在桌子边,摆出一副挨训的架势。

“我想让你帮我一件事。”夏可可没心思跟他开玩笑,直截了当地说。

“什么事?”周健行脸上立刻露出一层喜悦,夏可可终于主动跟他说话了,而且有事求他!

“你替我查查,这个‘路透社’到底是何方高人?”

一听夏可可这么说,周健行脸一暗,不过他还是积极地说:“我正在查,这家伙隐蔽得很,虽然知道他就在校园,但让他现身,还真是有难度。”

“不管多难,都要查到,而且要快。”夏可可说完,又觉得口气硬了点,转而柔声问道,“你能帮我这个忙吗?”

“遵命!”周健行啪地收起双脚,摆了个立正姿势。

夏可可没被他逗笑,周健行好失望,也感觉滑稽,自己什么时候在女孩子面前变得这样傻帽儿了?

“还有,这件事是你我之间的私事,别让其他人知道。”夏可可说完,就急着往外走。周健行拦住她:“大雨天的,你要去哪儿?晚饭说好了我请客,麦当劳还是肯德基,你说。”

“我没胃口。”夏可可丢下一句,也不管周健行怎么想,脚步匆匆地离开学生会,往楼下去。周健行心里一凉,他咋这么没出息啊?听见脚步声远去,周健行一跺脚,冲办公室几个学弟喊:“晚上公不离婆火锅,谁去?”

几个学弟一听他要放血,当下兴奋得发出一片大叫。

周健行他们迈着大步往火锅店去的时候,夏可可淋着雨回到了姥爷家。自从父亲被带走,夏可可就再也没在学校住过,无论多忙,她还是坚持回姥爷家住。

夏可可怕姥爷孤单,也怕姥爷承受不住打击,更重要的是,在姥爷家,她能跟母亲和姥爷一同想办法,比起一个人闷在学校,在家里的感受好多了。

母亲正在做饭,听见门响,问道:“是可可吗?”母亲这些天憔悴多了,尽管她故作坚强,但那份憔悴是掩饰不住的,夏可可甚至从声音里就能感觉出。她走过去说:“妈妈,我回来了。”母亲像是哭过,眼睛红红的。“妈--”可可叫了一声,感觉自己的眼睛也要湿。她爱母亲,爱这个家,她从没想过有一天暴风雨会降临到她家,可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先去看会儿电视,饭马上就好。”夏雨强撑笑脸,她不愿在女儿面前把脆弱显出来。就在这时候,姥爷在书房叫她了。夏可可离开厨房,来到姥爷身边,姥爷正在练字,她真是服了姥爷,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居然不急不慌,还能专下心来练字。

“怎么样,新官上任,火烧起来没?”夏闻天放下笔,笑着问夏可可。

“还行。”夏可可勉强回答。夏闻天笑了笑:“还行是什么话,可可,你这个学生会主席一定要当好,不能让姥爷失望。”

“姥爷!”夏可可有些忍不住了,“你真是能耐得住啊--”

“又来了不是,昨天刚表过态,今天就又给忘了?”

夏闻天收拾起笔砚,脸上仍然保持着微笑,见夏可可像煞有介事绷着个脸,夏闻天收起笑容:“耐不住怎么办,你让姥爷去闹,去吵,去找他们要人?”

“那也得打听他们到底把爸爸带到了哪儿,会不会真的有事?”

“可可!”夏闻天猛然抬高声音,“我再三说过,这事不要你操心,怎么又分心了?”

“他是我爸爸!”

“你爸爸怎么了,犯了错误一样得接受处罚!”

“什么……你是说,他……真的有罪?”夏可可的脸一下子就白了,弄了半天,原来姥爷也是这么想的。她的身子战栗着,像是要倒下去。联想到学校听来的那些可怕传闻,她似乎觉得,父亲真就回不来了。

夏闻天见外孙女吓成这样,忙道:“我什么时候说他有罪了,他有没有罪,不是姥爷说的。”

“那……”夏可可抖着嘴唇,不敢问下去。

“走,先吃饭。”

“我不吃!”

“不吃就饿着。”夏闻天也生了气。夏雨赶忙走过来,硬将可可拉到饭桌上。

这顿饭吃得极不痛快。

吃过饭,夏闻天将她们母女叫进书房,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这样的事,大家的心情都一样,我也盼着他早点把事情说清楚,尽快回来。但我要提醒你们的是,他的事情很复杂,怕是一天两天说不清。我们这个家庭也不允许他犯错误,如果他真的有罪,就应该接受惩罚,这点上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当然,有没有罪,不是哪个人能定得了的,得等组织最后下结论。”见母女俩脸色紧张,夏闻天又说:“我说这些,并不是意味着他真有罪,不管怎样,你们不能消沉,不能坐等消息。一句话,该干什么干什么。从今天起,家里不许谈他的事,这是原则,记住了吗?”

母女俩谁也没反应,感觉夏闻天这番话有些怪,他怎么突然这样说呢?这不像是一个父亲一个姥爷的语气啊。

沉默了许久,夏雨勉强点点头,她不能不听父亲的话,庆云出了事,她的心情乱得一塌糊涂,若不是父亲,她是撑不过去的,她不能再让父亲伤心。

“你呢,记住了没?”夏闻天又将目光转向夏可可,非要逼她表态。夏可可内心里不想表态,但碍于姥爷的威严,最终还是艰难地点了头。

“这就对了,可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无论家里发生什么事,你都要乐观。从今天开始,你要把这件事情彻底忘掉,绝不能影响你的学习,懂我的话吗?”

夏可可模棱两可地摇摇头,表示对姥爷的话听不懂。夏闻天笑笑,他这一笑,缓解了夏可可的紧张心情,夏可可忽然觉得,父亲的事不会那么严重,都是自己乱想的。她的脸上终于绽开一丝笑,不过还是不放心地问:“姥爷,你不会撒手不管是吧?”夏闻天揽住可可:“他是我家的人,我当然要管。”

这话让夏可可放心许多,她心里念着别的事,跟姥爷说了声谢谢,到自己卧室去了。夏闻天让夏雨坐,说有事跟她说。夏雨见父亲神色异常,不安地坐在了他对面。

夏闻天斟酌许久,道:“雨儿啊,那件事爸帮不了你了,本打算要跟正群说说,庆云这一出事,怕是我也不好跟他开口了。”

“爸--”

“这么着吧,你再找找妇联和体委,自己想想办法,困难一定会有,但你一定要把它办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夏雨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天生日宴上,父亲几次要跟周正群说的,并不是孔庆云的事,而是她们残联筹办智障人特殊运动学校的事。

这事由她具体负责,残联想建一座学校,为智障孩子提供学习和训练的机会,计划好久了,先是资金无法落实,资金落实后,地皮又一直落实不下来。夏雨心里急,奥运会之前要在中国上海举办特奥会,夏雨想赶在特奥会之前把学校所有手续跑下来。

夏雨感激地看了一眼父亲,这事她跟父亲曾经提起过,原以为父亲听听也就罢了,没想到父亲一直挂在心上。

春江市撤地设市十周年庆典暨政府办公大楼剪彩仪式搞得既热烈又隆重,当然也不乏奢侈。这是目前无法根治的顽疾,中央虽是三令五申,省上也再三强调,但一旦下面搞起来,还是轰轰烈烈。

作为贵宾,周正群不便多说什么,一切早已准备好了,具体仪程还有庆典规模和费用春江市早在一个月前就向省委汇报过,省委讨论时,省委书记庞彬来同志只强调了一句:“能简单就简单,不要搞得让老百姓骂街。”周正群他们抵达春江的第一天,春江方面汇报说,庆典方案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大的调整,砍掉了一半项目,费用也压减了一半。周正群没发表任何意见,这次庆典,省上四大班子来了六位领导,加上部委负责人,浩浩荡荡一个代表团,带队的是省委副书记,他只是代表团成员之一,不便多说话。

庆典搞了整整一天,早上8点开始,结束时已是下午5点,中午只给了一小时休息时间,就这样,还有五个节目没表演。周正群大约统计了一下,这次庆典,春江方面动用了有一万人,一半是学生,还有武警官兵、工矿企业职工,老年歌舞团有四支,约五百人。看来,春江市的老年文娱活动开展得不错。

晚宴搞得更为隆重,春江大饭店一楼大厅座无虚席,说是吃工作餐,其实这餐的标准绝对不低。听说外面还有两家酒店,同时举办庆典宴会。单是这一笔开支,就够他这个副省长心疼的,但他只能入乡随俗,况且是现在这种时候。

周正群他们被安排在三楼贵宾厅,由市上领导作陪。坐在人声嘈杂的贵宾厅,周正群忽然心里烦烦的,一同来的六位领导就属他最没精神,庆典仪式上讲话时居然出现了口吃,这在他多年的从政生涯中,几乎是没有过的。

怎么会把我牵连进去呢?他又想到了这个问题。孔庆云被带走的第二天,庞书记单独约见过他。庞书记并没回避或者躲闪,开门见山说:“想不到吧,孔庆云也会出这种问题。”

“是想不到,不过……”

“不过什么,不相信?”

周正群点点头,那天赴宴途中金子杨突然打来电话,问他是不是要去参加孔庆云老丈人的生日宴?他说是,金子杨紧跟着道:“你还是不去了吧,免得到时候令你难堪。”这话莫名其妙,他追问道:“到底什么事,请你把话讲明白点。”金子杨客气道:“就算我给你打个招呼,详细情况,还是到会上讲吧。”

那天他犹豫过,凭直觉,他已料定孔庆云要出事,并不是他有什么证据,而是金子杨的口气,还有金子杨在电话里的那份客气。省委常委中,谁都知道他跟金子杨不和,会场上公开争论已不是一次两次。闹得最别扭时,两人有过三个月不说话的纪录,还是庞书记出面调解,双方才把态度放下来。金子杨怎么就热心到给他提前打招呼呢?

事实证明,他的预感没错,联想到之前省委高层间的传闻,还有对孔庆云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他不得不担心,孔庆云这次在劫难逃。

让他震撼的是,检举孔庆云的十一条问题中,其中三条就跟他有关!尽管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这三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从庞书记的话语里,他已听出一层深深的不安。

“正群啊,这事儿我也意想不到,本打算事先要跟你通通气的,一想信中检举了你三条,都还很致命,我就让他们带人了。”

“三条?”当时他的表情一定很吓人,过后回味那一刻,仍觉得脊背发冷。

“是三条,具体内容我就不告诉你了,纪律面前,我们谁也不能逾越。不过有句话我要告诫你,从今天起,你要给自己提个醒,以后讲话还是做事,要注意分寸,别老授人以柄。”就在他打算为自己辩解点什么时,庞书记又说:“还有,这件事你绝不能干预,必要时候,你也要配合调查,这是原则。”

配合调查,原则。坐在贵宾席上,周正群反复揣摩着这些话,越揣摩越觉心不能静。这天的晚宴他毫无胃口,没吃多少便离开宴会厅,往宾馆去。

杨黎等在房间,他也没参加晚宴。见周正群进来,杨黎紧张地站起身:“周省长,我刚刚收到一封信。”

“信?”周正群疑惑地看着他,“什么信?”

“一封检举信。”

“检举什么?”这些年,通过各种渠道递到杨黎手上的告状信、检举信多得数不清,周正群并没把杨黎的话当回事。

“周省长,你还是自己看吧,这封信内容不一般。”

“哦?”周正群警惕地从杨黎手中接过信。

这封信是手写的,有二十多页,周正群看了几行,就感觉不大对劲儿。他问:“你从哪儿收的,写信人是谁?”

“是一位老干部,他打电话叫我,说是有要事,我回到宾馆,他把信交给我就走了。”

“老干部,他没再说什么?”

“没。”

周正群想了一会儿,道:“你先回去吧,信我等会儿看。”

杨黎刚走,周正群就急不可待地看了起来,这封信真是一枚炸弹,周正群还没看完,身上的汗已下来了。如果说这些年,他身居高位,已养成遇事不惊不乱沉着冷静的好习惯,那么这封信,让他乱了,惊了,而且,愤怒了。

信是检举和揭发春江市委、市政府整个班子的,写信人以确凿的证据、详尽的事实,揭露出春江市在政府大楼新建工程中不顾群众反对、强行拆除有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惠院,毁去二十多棵古树,十几块门匾,使这座伤痕累累的明代老院毁于一旦。文惠院周正群知道,在春江市区,它算是唯一幸存下来的明代古宅院,这院五进三轴,是明代宰相文坤的故居,原占地面积三千多平米。在历史的风雨中,文惠院几经劫难,加上年久失修,已败落得不成样子,但它的文化价值却奇高。周正群在春江工作的时候,也有人动过该宅院的脑子,认为宅院既然已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可能倒塌,还不如将它毁了。周正群屡次摇头,后来他还提过一个方案,打算募集资金,重修文惠院。方案还没弄成熟,他便离开了春江。谁知几年后,文惠院真的就不在了。其实在庆典仪式上,周正群也想过这个问题,最初确定的春江市政府办公大楼并不在现在的位置,后来春江市政府以多种理由,硬是将大楼地址往西移了一公里,这样一来,文惠院就影响了新大楼及政府广场的建设。不过如果真心想保存,还是能保存下的,可惜--

周正群很清楚他们的心理,在春江,民间有这样的传闻,说整个春江市的地脉都在文惠院这一块,这是块风水宝地。春江上一届班子出过事,市委原书记因贪污腐败锒铛入狱,原市长又在一次抢险救灾中不幸遇难,因公殉职。个别人心里就钻进了鬼念头,一心想寻块风水宝地新建办公大楼。再加上文惠院所在的位置属于城西,地势开阔,离码头港口都近,这些年春江也确实存在城西发展比城东快的事实。但这些,能成为理由吗?

周正群苦笑了一下,一些地方的政府班子中,讲究风水、讲究地脉的说法非常盛行,做法更是千奇百怪,政府大兴土木搞搬迁工程不能不说有这方面的原因。当然这是暗地里的,明着他们会找出堂而皇之的理由。周正群在下乡调研中还听过更荒唐的事,一个县新上任的县长在入驻自己的办公室时,竟然请了风水先生,为他择吉日良时,吹吹打打搞了半天,最后听说办公室里桌子怎么摆,人朝哪个方向坐,花盆摆在什么位置等等都听风水先生的。这种事儿,要是认真追究起来,怕是多得追究不完。

一座古院子就这样毁了,周正群说不出是悲凉还是愤怒,接下来看到的检举内容,就让他不得不惊心动魄了。

大楼兴建过程中,施工方挖出了陶器,大小一共二十多件,谁知一夜之间,这些陶器却神秘失踪,等文物部门闻讯赶到时,施工方绝口否认,拒不承认有什么陶器。文物部门的专家后来从挖出的泥土中找到了碎片,依据碎片鉴定,这批陶器比江北省已经出土的陶器要早上千年,是罕见文物,对研究春江历史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史都有重要价值。

如今陶器一案成了悬案,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最初跟建筑公司交涉的春江文物局局长半年前被撤职,原因是他在深圳玩了六合彩。其他几个专家也相继被调离出文物局。

周正群轻轻合上信,凭直觉,他相信写信人没说假话,更不会凭空捏造,造谣诬陷。因为他面对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春江政府。但也正是这点,让周正群感到事情的复杂性。春江是江北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他在春江担任地委书记时,春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二。撤地设市后,春江情况有所好转,特别是这一届政府,搞了几个大项目,提出五大战略,推动了春江经济的大发展,去年全省排名,春江跃居到第四。省委对这一届班子是持肯定态度的,庞书记还在多次会议上讲过,要在全省推广春江经验,将春江的五大战略再行完善,让它成为指导全省经济工作的一个范本。这个时候冒出一个“陶器事件”,无疑会对春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对全省下一步的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况且,写信人并没指出是哪家建筑工程公司。据周正群了解,凡是竞标参与春江政府搬迁工程建设的,都是省内叫得响的建筑巨头,这事要是弄不好,是会引起一大串连锁反应的。

周正群难住了。后来他想,写信人为什么要把这封信交他手上,他完全可以寄给纪委,或是……

不对,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文章!

当天夜里,周正群暗暗约了一个人,此人在春江算个人物,人称“万事通”。周正群在春江工作时,跟他有些交情,当时他还依靠这个人,挖出了春江一起腐败案,将江龙县委、县政府两套班子五个腐败分子揪了出来。正是凭借这件事,周正群的政治威望才树立了起来,在几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提拔为省级领导。

周正群跟“万事通”的谈话持续到午夜12点多,具体谈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包括秘书杨黎。

次日,周正群按照自己的工作计划,离开春江前往江龙县。江龙县是周正群的联系点,每年他都要下来一次。作为包点领导,周正群到江龙不只是检查教育工作,江龙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跟他有关系。去年江龙受了灾,暴雨期间5处河堤决口,淹没农田20万亩,冲毁房舍两千多间,6个村子被卷走,一万多名农民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万元。眼下梅雨季节马上要来,一进入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会出现连续阴雨天气,降雨量时大时小,有时甚至会暴雨成灾。去年就是防范不到位,思想上有麻痹,结果酿成大祸。今年说什么也得提前预防。加上江龙县境内的干流河道蜿蜒,河道极不稳定,属重点治理河段。这次下去,周正群就是要检查对重点堤段、重点工程、危险河道等“两重一危”的治理与加固,对防洪与航运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紧解决,马虎不得。

车子是下午3点到达江龙的,江龙县四大班子的领导候在那里,县委书记和县长也是参加完庆典后,早周正群一步赶来的。一阵儿寒暄后,车队朝县境内的A5号堤段赶去。A5号堤段是最最让人揪心的一段河堤,全长26公里,是三条河道的汇集处,堤下正好是江龙县城。这段河堤从周正群当地委书记时就开始重点治理,到现在,隐患还未彻底排除。去年那场洪灾中,A5号段就差点决堤,是一万多名部队官兵誓死保卫,日夜加固,后来拿人体筑起了河堤,才算是保住了江龙县城。那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周正群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心在狂跳不止。

车子率先来到朱家台分洪工程建设地段,这是江北省委省政府“十五”期间提出的重点治理工程,在江龙县和春江境内建设以朱家台分洪工程为主的一批分蓄洪区,将春江市的有效蓄洪容积扩大500万立方米。同时抓紧完成乌龙嘴、天岘峡等具有防洪作用水库工程的建设,再配以涵闸建设,使江龙暨春江的防洪能力提升两倍。 +YpOc4GIUFnS4boppU813A5iwJmOIRLVWtusPRAsgfBAPv0r76UKYR0+dNal/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