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解囊助徐世昌

袁世凯结婚以后,即使有娇妻相伴,他也无心在老家长住,外面的世界好精彩,他的心早就飞到大都市去了。结婚半年不到,他就赶回北京,继续追随在叔父身后。此时,袁保恒已从户部调任刑部左侍郎。袁世凯因为乡试落第,这一段时间,便帮助叔父跑跑腿、办办事,这样,他便开始直接在官场上穿梭来往了。凭着他的灵性和对官场习气的耳濡目染,其钻营官场的本领和技巧也迅速熟练地掌握了。

此时的袁世凯已完全从丧父落第的悲哀中恢复过来。十八青春,朝气蓬勃,只等混上一年半载,有了资格,奠定了基础,便可借助叔父的提携,捞个一官半职,便可以到仕途上直奔前程。

1877年冬,河南大旱,袁保恒奉命调往开封府帮办河南赈灾公务。袁世凯也随堂叔一同前往。在这里,刚刚被引上路的袁世凯又一次面临着新的考验:他的叔父袁保恒到开封的第二年5月,不幸染上了当地的流行病,卧床不起。袁世凯到处奔走,寻医找药,竭尽全力而终于没能保住叔父的性命。临终前,袁保恒盯着床前躬立的侄儿,张大的嘴动了几动,想对他讲点什么,终于没能讲出来。

料理完叔父的丧事,重新变得一无所有的袁世凯,又郁郁寡欢地回到故乡项城县。这一年,袁世凯刚满18岁。对他来说,自从7岁随嗣父离乡,先后转赴济南、扬州、南京、西安、兰州、北京、开封等,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都市断断续续生活了12年。对都市生活和官场的魅力,他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并产生了强烈的眷恋,他知道自己无法甘心在闭塞的乡下老家淡泊一生,他要过另一种生活,要沿着自己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造物主是英明的,它为这个世界大舞台提供了种类齐全的演员。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奴才,点头哈腰、唯命是从是与生俱来的;也有的人天生就是配角的材料,察言观色,能说会道,见风使舵,计谋多端,在朝廷是好丞相,在军队是好军师,在企业是好管家,在家里也是妇唱夫随的好典范。

袁世凯则完全不属于上述两类人,他是真正属于拿破仑所划分的那一类人——迫切想当将军的士兵。不论大戏,还是小品,他都想当主角,即使导演把他放在配角的位置上,他也要不自觉地表现自己,突出自己,与主角争位置——因为他天生就是当主角的料。他的天赋秉性再加上他身处的环境对他的熏陶,注定他的一生不可能平平淡淡、默默无闻,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要么是兼而有之。

袁保恒故去使他失去第二座靠山的那段日子,他蛰伏在项城,老家,虽然有新媳妇、热炕头,但他无法安于现状,他总想着干点引人注目的事。

在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环境里,能干什么呢?唯有舞文弄墨的文人能赢得乡人的尊崇。于是,袁世凯开始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文人诗酒生活。

虽然袁世凯的八股文章写得并不怎么样,但在北京刻苦复习应考的那段时间,至少使他的古文辞句章法有了一些基础,再加上他敏捷的天性,写出来的诗也小有名气,于是就决定在家乡做一回文人领袖。

他联合了一些读书人,组织成立了两个文社,一名丽泽山房,一名勿欺山房,也有人说他给文社起的名字叫“观善社”。

这些当然已是无关紧要。他为自己所筹办的文社提供处所房屋和所需的所有费用,对诗文优秀者,特备奖励,并按月赠给膏火费。自古文人多寒士,在这偏僻之处,如今冒出了一位这么不遗余力扶持诗文的有钱公子,一时间是名声大振,附近文人如蚁趋附,而袁世凯的那些据说写得确实不算赖的诗文,也因此换来了一片称颂之声。

在家乡筹办文社,担当文人领袖,不仅仅满足了他的虚荣心,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一批文人,其中有一位在他日后的仕途上,还将发挥极关键的作用。

有一天,袁世凯正在他家的仰山堂读书,有一位秀才登门拜访,袁世凯赶忙起身迎接。相见礼毕,两厢坐定,一壶茶上来,两个人是一见如故。从日中谈到日落,用过晚餐,两人继续高谈阔论,直至夜深人静,仍觉谈兴未尽。于是,两人遂换帖结拜为兄弟。

此人是谁?他就是后来曾作为袁世凯的心腹和左右臂,为袁世凯登上大总统宝座出谋划策,并在袁世凯死后,曾一度亲自担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

徐世昌(1855~1939年),字卜武,号菊人。因其祖上是从河南迁往天津,故也算是袁的河南老乡。当时,徐世昌正是落魄之时,屈身在陈州府授馆课童,因家道败落,穷困潦倒,连北上应试所需的盘缠都没有。

得知这位盟兄弟的窘境,袁世凯二话没说,立刻解囊相助,送给他几百两白银。徐世昌眼含热泪,与世凯告别,赴京赶考。

揭榜之日,徐世昌差点没激动得晕过去,他果然中举了!他当夜修书一封,捎给项城的盟兄弟,报告这一喜讯。同时又一鼓作气,继续加倍用功苦读。1886年春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从此以后,袁世凯对他的知遇之恩、相助之恩,他铭记心中,终身不忘。袁世凯后来宦海30年生涯,徐世昌始终是他最知心、最可靠的谋臣。而他自己也由翰林院修升至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民国初任袁世凯内阁国务卿。

袁世凯死后,于1918年曾被段祺瑞控制的国会选为大总统,直至1922年被直系军阀赶下台。

徐世昌科场得意,吉星高照,而他的盟兄弟袁世凯却在科举场上倒透了霉,弄得头破血流。1879年,袁第二次乡试,再次落第,连区区乡试都不能通过,这对袁世凯的仕途之梦,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也是他的性格和自尊心所无法接受的。

盛怒之下,袁世凯不顾家人劝阻,冲击书房,把他几年来所有的诗文书稿、复习资料,连同朋友书信,文房四宝,统统扔到院子里,付之一炬。熊熊火光映红了他那张扭曲了的脸。 9L9y+T9GAhs+PX+sjK7yPFsJDAss2WwYzD5iU43HjSIFbBK0CkeOJHWZ/fuo/7X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