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当心高血压患者出现心慌、气短

心慌、气短往往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心脏的功能出现了明显减退,满足不了人体正常活动的需要,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临床检查时会发现左心室已经扩大,肺组织淤血的表现。随着高血压病加重,心功能逐渐减退,病人心慌、气短越来越明显,并常在体力活动后加重,有时平卧发生干咳、憋气。若伴有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早搏等,病人可有心悸、胸闷等症状。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不大也会发生心力衰竭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咳嗽喘憋、不能平卧睡眠,经医生确认已经发生了心力衰竭,可查来查去,心脏并没有增大。这是因为该类患者的心脏病变具有特殊性,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心脏的硬度增加,不能很好扩张,不能很好接受回到心脏的血液,所以,发生了血液在肺内淤滞,引发心力衰竭。

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夜间憋醒现象

高血压病人当心功能受损时,在午夜睡眠中,常因呼吸困难而憋醒,被迫坐起一段时间后,呼吸困难逐渐平息,此种情况被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发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夜间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性相对增强,冠状动脉收缩使心脏供血减少;(2)平卧位后横膈上升,双肺受压,影响呼吸;(3)平卧位时心脏血液回流增强,心搏量增加,使肺部瘀血加重而影响呼吸。

高血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的原因

高血压病人有时会感到手指、下肢、面部和舌头麻木,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血压升高、精神紧张、血管收缩等引起,通常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高血压动脉硬化使肢体供血不足而造成的症状通常局限于受累的肢体,如一侧下肢麻木。多发性大动脉炎也可使某一肢体或某些肢体产生麻木的症状及无脉的体征,如左上肢或两下肢。

高血压病人如突然出现单侧肢体麻木应引起注意,并做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或证实是否为“卒中”。

高血压患者出现跌倒或短暂意识不清的原因

高血压病人突然出现跌倒或短暂意识不清应想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可能。突然无故跌倒,但神志清楚;短暂性可逆性意识不清称为一过性晕厥。短暂性、反复发作是一过性脑缺血的特点,通常认为是卒中的先兆,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腔隙性脑梗死(一种小面积的梗死)当病灶很小时,临床表现也可呈短暂性,应注意与一过性脑缺血相鉴别。发病数日后做脑CT检查有助于两者的区别,前者有脑部梗死病灶,而后者则无。

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流口水的原因

高血压病人突然出现不由自主的口角流涎(流口水)很可能是高血压病引起了脑血管意外,产生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表现为口角歪斜、不能鼓腮、吹气及流口水等。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可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症状,但常在面部受凉后发生,而且病变侧眼睑不能闭合,病变同侧额纹消失。这是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不同的地方。

高血压病人出现肢体活动不便的原因

肢体活动不便是随意运动肌肉肌力的减退或消失造成的,前者称为轻瘫或不全瘫痪,后者为全瘫。瘫痪是中枢神经的锥体束、前角细胞、周围运动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等各个部位损害的共同表现,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确诊瘫痪时,首先需与肌肉挛缩及骨骼等局部病变引起的随意运动受限、癔病以及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失用症、共济失调等区别。高血压病人如果出现血压突然变化、突然肢体活动不便,特别是一侧肢体活动出现障碍,很可能是卒中所致。体检可发现患侧肌力减退,并有病理反射。有的病人可能还伴有意识障碍。

高血压病人出现眩晕的原因

眩晕是病人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或平衡感觉发生障碍,是一种运动错觉。发作时病人感觉周围事物在一定平面上向某一方向旋转,以致不敢睁眼,也可感到自身在一定平面上转动或摇晃;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向及倾倒;并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搏及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高血压病人发生高血压危象时,全身动脉发生痉挛产生的循环障碍可影响各个脏器,当供应前庭和耳蜗内的听动脉发生痉挛时,可产生类似内耳眩晕的症状即突然出现眩晕。除眩晕外,尚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和气急等一系列症状。体检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血压突然升高,收缩压可达26.6千帕(200毫米汞柱)以上,心率加快。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也常出现眩晕症状,有时伴耳鸣、重听、呕吐或肢体运动与感觉障碍等。体检时无明显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有时因迷走反射作用而心率减慢。

高血压病人出现头痛和呕吐的原因

高血压常可引起头痛,尤以舒张压超过13.3千帕(100毫米汞柱)者多见。疼痛多为慢性钝痛或跳痛。当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剧烈升高时,可引起高血压危象,如脑血管产生过度紧张性收缩可引起头痛加剧;脑血管痉挛时间过长可使颅内压升高,引起更剧烈的头痛并有恶心、呕吐及视力障碍等现象。进一步损害脑部可发生多个小血栓和脑水肿,这时可出现严重症状,如弥漫性严重头痛,烦躁不安、兴奋或精神不振、嗜睡等意识改变,或昏迷、抽搐、喷射性呕吐。需采取紧急措施降低血压及颅内压。

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阳痿

阳痿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是指性兴奋时阴痉不能勃起或勃起不满意,或不能持续一定时间,以致不能正常性交。阴茎勃起的神经支配中枢在脊髓的骶脊段,该中枢除自身接受刺激产生反射外,并受大脑皮质活动(思想活动)的控制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一些继发性高血压,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一方面引起睾丸萎缩,另一方面引起肾上腺分泌的雌激素过多,使男性高血压病人出现性功能减退和阳痿。有一点应该指出的是:很多降压药物对性功能有一定不利影响,包括大部分的交感神经抑制药(利舍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胍乙啶、甲基多巴、可乐定等)、β受体阻滞剂及一些利尿药(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螺内酯等)。它们或者影响交感神经与中枢神经的功能,或者使大脑皮质的活动异常,或者使内分泌性激素水平产生变化,从而导致性功能障碍、阳痿等症状。药物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停药后会逐渐消失,故病人不必惊慌。还有两种情况也要提一下,一是不少高血压病人对性生活顾虑重重,甚而导致精神紧张,引起心因性阳痿;二是严重高血压病人卒中后产生瘫痪,这对性功能的影响比较容易理解。

专家帮您诊断高血压

如何早期发现高血压病

高血压早期常无症状,主要靠测量血压诊断。要早期发现高血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查体,检查血压。这一点对于易患高血压的高危人群更为重要。所以,早期发现高血压尚涉及社会有关部门,例如动员卫生机构与有关部门进行单独高血压普查或健康体检,可以发现早期高血压。

高血压和高血压病不能混为一谈

人们经常把“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混为一谈。确切地讲,“高血压”是一种临床表现,可以出现于多种疾病,而“高血压病”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的名称。人们常常把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混同起来,认为只要发现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或者简单地把高血压病称为高血压,后者又叫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脏、肾脏、脑、眼底的损害。

教你如何准确测量动脉血压

准确测量血压对于高血压的明确诊断、药物剂量的调整非常重要。测量血压的具体方法: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测的上肢(一般为右上肢)裸露,肘部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弯横纹上2~3厘米。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触接,不可压得太重,不得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在袖带下。尔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脉搏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7/4.0千帕(20~30毫米汞柱)后,开始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按Komkofff分期法,第一次听到声音时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第一期),随后汞柱下降,声音逐渐加强(第二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三期),然后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第四期),最终声音消失(第五期)。声音消失时汞柱所示的数值即为舒张压。

准确测量血压,必须注意下面5点:

(1)成人用的气袖:宽度要求12.7厘米。使用时应该均匀而固定地缠在手臂上,不可折叠起来,捆缚不可过紧过松,以服帖为度。听诊器不能压得过重,也不能压在袖带底下测量。

(2)一般测右臂肱动脉,以坐位血压为准。测压时上臂不要被紧小的衣袖所压迫,手掌向上要放松,手臂的高度应相当于心脏的高度。

(3)测量前情绪要安定:静坐休息15分钟,不要紧张地思考某件事,或对自己的血压反复推测预计,或怀着忧虑的心情。尤其第一次测量血压的病人,更不必恐慌,否则都会影响血压。测量时手臂稍会发麻,没有什么痛苦。

(4)初次测量血压的人,测得的血压数值若很高,应让他休息1小时后再行测量。

(5)每次测血压,必须量两次。若两次舒张压相差0.5千帕(4毫米汞柱)以上,则须测至连续两次舒张压相差在0.5千帕(4毫米汞柱)以内时为止。并取平均值为准。

正常人双上肢血压不一定一样高

目前,我们所说的血压值常常是指上臂肱动脉处测得的压力。肱动脉是锁骨下动脉的延续部分,但左、右锁骨下动脉的起源不同,左锁骨下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弓部,右锁骨下动脉发自无名动脉,而无名动脉又发自主动脉弓部。由于左、右上臂肱动脉的解剖起源情况不同,两上肢测得的血压就不可能绝对相同。正常人双上肢的血压差别一般不超过1.33千帕(lO毫米汞柱),少数可达2.7千帕(20毫米汞柱)。若两上肢血压差超过2.7千帕(20毫米汞柱)即有临床意义,应做详细检查,是否存在下列疾病的可能: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动脉导管未闭、锁骨下动脉发育异常及主动脉夹层血肿等。

正常人上肢和下肢血压不一致

正常人下肢血压略高于上肢血压,至少不低于上肢血压。下肢血压可高于上肢血压2.7~5.3千帕(20~40毫米汞柱)。即使是高血压病人,测量出来的血压也是下肢高于上肢。如果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超过5.3千帕(40毫米汞柱)则应视为不正常,多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疾病,也可能由于测量下肢血压的袖带不合适,例如用测量上肢血压的袖带来测量下肢血压均会偏高。上肢血压高于下肢血压属于不正常,可见于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肿等。

偶然一次血压升高应正确区分对待

某学生在升学查体时,发现血压为18.6/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父母忧心重重,担心孩子有问题,以后经过多次检查血压保持正常,类似的情况很多。完全没有必要为一次偶然的血压升高而杞人忧天。由于血压存在着波动性,又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首次偶测血压和以后的偶测血压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必须正确看待偶测血压的结果。为了提高偶测血压的准确性,在测量时除按操作步骤做外,还要注意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如环境要安静、被测者的情绪要稳定、尽量在静息状态下等,并经常重复测量,尽量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样对确诊高血压和对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的观察才是准确有效的。对在体格检查或普查中偶测血压而检出的高血压者,应隔l周或数周后多次进行复查,以便了解机体各种情况下的血压动态情况。

动态监测血压十分必要

为了避免手测血压的偶然性,准确、详细了解人体血压不同时间段的变动情况。科学家发明了动态血压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ABPM)与普通血压测量不同,动态血压监测是由仪器自动定时测量血压,可每隔15~30分钟自动测压(时间间隔可调届期),连续24小时或更长。可测定白天与夜间各时间段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水平,准确评价某种药物的降压效果。

美国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于1997年11月发表的第六次报告认为正常人动态血压白天应<18.0/11.3千帕(135/85毫米汞柱),夜间应<16.0/10.0千帕(120/75毫米汞柱)。

需要动态血压监测的几种情况

美国医生提出动态血压监测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1)临界型高血压伴靶器官损伤者。

(2)顽固性高血压对联合降压治疗无效者。

(3)“白大衣高血压”、偶测血压升高而自测血压正常者。

(4)降压治疗中出现低血压症状者。

(5)阵发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6)晕厥的鉴别诊断和起搏器综合征。

(7)夜间出现心绞痛和非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者。

(8)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

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诊断的意义

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诊断的意义:

(1)临床上有一些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早晨5~6时或下午17~20时升高,而就医时测血压不高。诊室测量血压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天24小时血压,所以,以诊室血压为诊断依据,会有部分高血压病人漏诊。而24小时血压测定则能弥补偶测血压的不足。

(2)通常正常人和高血压病人夜间睡眠中血压均有下降的规律,但在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或复杂高血压病人中表现出夜间血压水平不下降或略有下降。因此,使用24小时监测血压的方法,可及时了解到夜间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有助于高血压的鉴别诊断。24小时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与没有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的心、脑、肾等器官是否有损害呈线性关系,即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越高,并发症的严重性就越大。

(3)有部分正常人见到医生后,因精神很紧张而导致血压升高,这种现象医学上叫“白大衣现象”。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见不到医生的情况下,可记录到真正的血压。

教你如何选择血压计

什么样的血压计最准?最适合家庭用?

常用血压计有3种: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汞柱式血压计的汞含量必须足量,而且刻度管内的汞凸面正好处在刻度“零”处,所用的表尺必须垂直。玻璃管上端不能堵塞,管内的脏物及氧化物应及时清除干净。汞柱上升速度不能太慢,否则所测血压值不准确。气压表式血压计要经常和汞柱式血压计校对,通常半年校对1次,否则因其机械故障而影响读数的准确性。电子血压计使用方便,但亦必须与汞柱式血压计校对后方可使用。

血压计的选择取决于使用状况及维修能力。最好选用汞柱式血压计,因为所测得的血压比较准确、可信;缺点是携带不方便,易漏汞,测量时要用听诊器。气压表式血压计尽管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但测得的血压值准确度较差,刻度数字较小,视力、听力较差的老年人使用不便。电子血压计是近年设计生产的新型血压计,体积小,携带使用方便,操作也不复杂,但价格高,所测得的血压值也不够精确,变异较大,易造成误差。手表式血压计、腕式血压计、指头血压计等,准确性难以肯定,价格也贵,最好不使用。

教你正确保养血压计

(1)使用时按说明书把各部件摆放好、平放,汞柱(或称水银柱)不要倾斜,避免倾倒及受外力冲撞。

(2)橡胶充气球、胶管,特别是连接头,安放在机盒右侧空间,防止压破玻璃示值管。

(3)血压计在使用时,加压切不可超过39.9千帕(300毫米汞柱),防止汞溢出。用完后汞柱降至“零”刻度时,及时将开关置于“关”的位置,避免血压计平放后汞流出。

(4)适时检查血压计内汞量是否充足,玻璃示值管内必须定期清洗,防止管内由于氧化物附着而影响测血压。

(5)至少每半年请维修人员校准一次血压计,其间如果发现测压有误差应随时校准。

高血压病的定义及分期

对18岁以下成人血压主要根据两次或更多次正确测量的坐位血压的平均值而定。被检测者应测量两次或两次以上。

根据我国高血压指南,按血压升高程度尚可将高血压分为轻度18.6~21.2/12.0~13.2千帕(140~159/90~99毫米汞柱)、中度21.3~23.8/13.3~14.5千帕(160~l79/100~109毫米汞柱)和重度24.0/14.6千帕(等于或超过l80/110毫米汞柱)。

《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于2003年提出,将高血压分为1期高血压和2期高血压。

l期高血压为收缩压在18.6~21.2千帕(140~159毫米汞柱)的范围或舒张压在12.0~13.2千帕(90~99毫米汞柱)的范围,相当于以往分期的轻度高血压。此期要改变生活方式,并考虑使用药物,多数考虑用噻嗪类利尿剂,也可以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CCB)或联合使用。

2期高血压为收缩压在21.3千帕(16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在13.3千帕(100毫米汞柱)以上,相当于以往分期的中、重度高血压。在此期的患者除改变生活方式之外,应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如果收缩压等于或超过24.0千帕(180毫米汞柱),舒张压等于或超过14.6千帕(l10毫米汞柱),必须尽快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2期高血压的患者多数需两种药物联合使用,通常为噻嗪类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或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CCB)中一种联用。

高血压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

为了方便判断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程度,从而对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危险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世界卫生组织(WH0)的高血压专家提出了“心血管危险分层”的概念,并制定了详细的分层方法。什么是心血管危险分层呢?通俗地讲,就是综合病人血压高低以及合并的其他危险因素来判断病人的心血管危险程度是属于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还是极高度危险。

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血管危险程度分层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看高血压的分级。根据血压水平高低分1、2、3级,即l级高血压18.6~21.2/12.0~13.2千帕(140~159/90~99毫米汞柱)、2级高血压21.3~23.8/13.3~14.5千帕(160~179/100~109毫米汞柱)、3级高血压24.0/14.6千帕(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

二看有无危险因素。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有以下5项:(1)年龄:男性超过55岁,女性超过65岁;(2)吸烟;(3)总胆固醇大于5.72毫摩尔/升;(4)糖尿病;(5)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小于55岁,女小于65岁)。

三看有无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检查证实)、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为106~177毫摩尔/升、x线或超声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眼底检查有视网膜动脉狭窄(以上靶器官损害表现相当于以前WHO的II期高血压)。

四看并存的临床情况(多为重要脏器并发症或合并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浓度大于177毫摩尔/升)、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症状性动脉疾病如间歇性跛行)、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以上所说的危险并不是患者本身的高血压病有多么的危险、多么的严重,它主要是表示该高血压患者以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小,危险性越高,发生的几率就高。

世界及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

全世界究竟有多少高血压患者尚无准确统计数字,仅美国2亿4千多万人口中,患有高血压者高达40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西方国家大规模的人群调查研究结果,成人确诊高血压患病率在8%~18%,美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7.5%,而日本高达17%~22%。

最近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者人数逐年增加,患病率为18%以上,据此粗略估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可能高达1.9亿以上,较之1964年人口标化患病率9.63%(确诊5.20%,临界4.43%)有增高趋势。据此估算,全世界至少有6~7亿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不仅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成倍增加,也是造成脑血管意外,心、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高血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年龄、地区差异、卫生习惯、职业、性别、遗传、环境因素、城乡差别等均可影响高血压的患病率。

我国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及控制率极低

由于绝大多数高血压属于缓慢渐进性疾病,在相当长时间内(几年至几十年)可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轻微,因此,常常不被患者察觉或重视,不少患者直至发生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时才被发现原来患有高血压病,却已为时太晚、悔之不及。即使在科学高度发达的美国,在4000万高血压患者中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数也只有3000万,换言之,尚有1000万左右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是美国3500万初诊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尽管目前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低于20lO年健康人群达50%的目标,30%的个体仍不知道患有高血压。据1991年统计,在我国1.2亿高血压患者中,城市居民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的只占高血压总数的36.2%,农村更低至13.7%。换言之,我国竞有7000万~8000万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更谈不上如何防治。在这么低的知晓率下要做好高血压病防治必须政府重视,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全民动员,做好高血压宣教和普查普治工作,惟此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高血压病“三高、三低、三不”现象

我国高血压病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要有效降低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必须控制“三高、三低、三不”现象。

1.“三高”

(1)患病率高:11.26%(超过1亿人)。

(2)危害性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3)增长趋势高:人口老龄化,危险因素增加,认识严重不足。

2.“三低”

(1)知晓率低:高血压病人中只有35.6%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2)治疗率低:高血压病人中只有17.1%进行治疗。

(3)控制率低:高血压病人中只有4.1%坚持服药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三不”

(1)不规律服药。

(2)不难受不吃药。

(3)不爱用药。

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

多种因素通过各种各样的机理影响着血压的高低。血压升高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1)性别和年龄: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尤其35岁之前;35岁之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可能与女性妊娠、孕期及产后饮食习惯和内分泌变化有关。无论男女,平均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其中收缩压增高比舒张压更明显。

(2)肥胖和超体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高血压、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往往合并存在,而高血压和糖尿病常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因此,减肥不仅可降低血压,对控制糖尿病和冠心病均有俾益。

(3)吸烟:吸烟不仅对呼吸系统有不良影响,也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并可使血压升高。烟草中含有烟碱并且微量元素镉含量较高,吸入过多的镉和烟碱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使血压升高。

(4)饮食与血压:业已证实,摄入过多钠盐、大量饮酒、长期喝浓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饮食中饱和脂肪酸过多、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均可促使血压增高;相反,饮食中有充足钾、钙、镁和优质蛋白,则可防止血压增高。以素食为主者血压常比以肉食为主者低,而经常食鱼地区的居民的血压水平也往往较低。由此可见,饮食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遗传:高血压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孪生子女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单卵双生者。父母均患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几率高达45%;相反,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仅为3%。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于某些先天性遗传基因与许多致病性增压因素和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6)地区差异: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不尽相同,我国北方地区人群血压平均值比南方地区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其可能原因与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外,不同种族之间人群血压水平差异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7)精神心理因素:精神紧张、不良的精神刺激、文化素质、经济条件、噪声、性格等均可能影响血压水平。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力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且发病年龄早,其可能原因与生活紧张程度、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职业有关。但最近的资料显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有不少在二三十岁就患高血压病的,职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没那么重要了。

传统中医的高血压分型

我国传统医学将高血压病分为以下几型:

(1)肝热型(肝阳上亢):多因长期精神紧张或忧思郁怒,使肝气内郁,郁久则化热而伤阴,形成肝阳上亢。此型属于一期高血压。

(2)肝肾阴虚型:肝属木,肾属水。肝肾为“母子”关系,肾阴亏损,水不涵木。故肝肾相互影响,且肝肾阴虚往往同时存在。此型属二期高血压。

(3)阴阳两虚型:多因久病不愈,长期的慢性消耗,使阴阳俱伤而阴阳两虚。此型多属于三期高血压,往往有心、脑、肾的损害。

(4)卒中型:此型属于恶性高血压,在以上基础上,气血上冲不已,引起以脑部损害为主的症状。

(5)充任失调型:肝肾不足,冲任失调。多见于绝经期前后或进入更年期的妇女。这种类型血压变化较大,随着这一时期的度过,高血压有可能不治而愈。

高血压病并不只光顾中老年人

不少人认为高血压、冠心病和卒中都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无论是高血压还是冠心病,其发生和发展往往在青少年甚至婴幼儿时期已经开始,只是这些病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潜伏期,到了中老年以后才逐渐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应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起就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均衡营养,定期检测血压,一旦发现有血压升高迹象就应定期随访和及时诊治。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这种损害往往要经过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显露,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不多,因此,相当多病者常不重视或采取知而不治的错误态度,一直等到出现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后再来治疗则已为时太晚。患者因半身不遂整天躺在床上拉屎拉尿,弄不好屁股生褥疮,不仅对病者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极大痛苦,同时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沉重负担,此时即使把血压控制再好也已无济于事,悔之莫及! kH/3KbHXQkZT9+qYj+z+FwItLV9BiLcfIknrOHbnjnO0+2wcDnBbvnWgxzo3k+C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