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人体免疫力与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重点。20世纪50年代有人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抗体,称之为狂乱素,认为精神病态的出现主要由于免疫球蛋白lgG的存在,故提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的理论,随着免疫学技术的提高,促使精神分裂症免疫机制的研究更加深入。有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比对照组患一种或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会的可能多七倍。而且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出现精神症状,除了一般的焦虑,紧张,忧郁等非特异症状外,妄想和幻觉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其他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的因素

1.病前个性特征:德国学者认为病前人格异常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就存在着某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表现为孤僻、内倾、怕羞、敏感、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有些学者对身体结构进行研究,证明了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联系,因此认为气质和体形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瘦长、虚弱型多属内向性性格,称分裂型气质,较易患精神分裂症。

2.出生因素:据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包括左利手)较多,第一胎出生者较多,因此估计可能与围产期损伤有关,同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日大多在冬季,推测与病毒感染有关。

3.还有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多发生在正处于青春期前后的青壮年,有的也会在妇女分娩后急性起病,并且处于更年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率相对也较高,这说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患者本身的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

总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疾病,影响其发病的因素也较多,部分患者具有神经生化病理改变和脑结构形态异常,但并不能说明精神分裂症的真正病因,因而,无论精神分裂症的内因还是外因,以及与其他相关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精神分裂症有哪些表现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的高致残性、高复发性疾病,其预后的好、差与是否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直接相关,由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仍停留在对症处理上,所以“三早”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日常生活中发现您的家人、朋友或同事有下述征兆,千万别不当回事或去找巫婆、游医、神汉乱治,以免延误有效治疗时机,导致患者自伤、伤人、毁物等严重恶果,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危害及不幸。应及早到专科医院咨询以便获得医学上的帮助,于己于人都是有益的,请相信医生!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是指疾病的基本症状或临床特征性表现还未明朗化,或者说患者的病情还没有进入到充分的发展期以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往往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但也可以较短,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界限。所以早期诊断精神分裂症较为困难,但通过细心观察,仍能发现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表现。

社会适应能力和日常行为的早期异常表现

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无原因地出现情绪不稳定或沉闷少语或自感记忆力差,同时伴头疼、头晕、耳鸣、多梦及食欲减退以及自觉周身不适等症状;工作能力下降,常出差错和完不成任务,尤其是表现对原来所熟悉的技能和工作渐渐不能胜任。部分患者的早期表现多为一种社会责任心的下降,如逐渐地出现不遵守工作和学习纪律,上班或上学常迟到或早退,甚至出现无故旷工或旷课;个性孤僻,较少参加,甚至不参加集体活动,逐渐发展到后来对个人生活也缺乏规律性,甚至连日常个人卫生也懒于料理,如晨起不刷牙,就寝时不洗脚,平时也不注意整修边幅;有的患者早期可表现为好发脾气,常常是无缘无故地出现,给人一种心事重重的样子,家人或同事往往都会从各自的角度去猜测:是不是他(她)近来工作上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是不是他(她)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不便于说出口来?算了吧,这几天不要理他(她),让其自己渡过这一段时间?有的患者早期表现是对待亲人逐渐变得无礼,常因小事对哥姐(或弟妹)进行殴打或漫骂,或找小动物发泄怒气,残酷地迫害小动物,让人不忍目睹。有的患者早期还表现为在大庭广众之下开一些不得体的玩笑,别人都为他(她)感到别扭,他(她)自己却感受不到;有的还甚至追逐异性,不注意小节,受到纪律处分或家人的规劝,患者也表现的无动于衷;个别人甚至出现小偷小摸,手淫时不注意场所等行为;还有的患者一改往常的习惯,办事草率,说话时常突然冒出让别人难以理解的语句,或说话说半截后突然停止,很快就转往另一主题,让人摸不着头脑,给人一种离奇古怪的印象。

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约半数以上早期表现可有上述的异常情况,但并不是都会出现上述情况,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早期表现中往往不十分突出,也不十分明显,不具备精神卫生知识的人很难辨明是否为病态。如不仔细分析和判断,常被当作思想问题而延误诊治。

精神分裂症早期情感及情绪的反常表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就已表现出对外界的兴趣减退,甚至对患者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逐渐变得漠不关心,对亲人的安危,对个人的前途,对子女的学习状况,对妻子和父母的起居情况都表现的无足轻重;对家人或同事的好心关切无反应,对亲朋好友渐渐疏远淡漠,逢喜遇悲无动于衷,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兴趣明显减少,甚至悲观厌世。原来活泼好动,喜欢社交,性格开朗的人却变得日趋孤僻、离群。在与人交谈时,常显得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注意倾听或很少回答或很少提问,面部表情平淡或显得紧张不安或恐惧、困惑不解,或茫然无措。早期表现还可以出现在情绪上的变化多端,如可因小事而大怒或灾难将临却显得无所事事;部分患者还出现窃笑或无故表现出喜乐非凡,旁人问之不答或简短说自己高兴而为,追问其有何快乐事时则不回答或发怒,认为别人的关心是多管闲事。有的患者经常出现独处哭泣,仔细询问不作回答,常突然出现悲哀和心情沉重,忽然又显得高兴异常,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甚至有的患者在情绪高涨,引吭高歌时突然转变为莫名的烦躁不安,坐卧不宁,欲夺门外出但又很快回转。有的患者早期可以表现出一种抑郁悲观和焦虑的心情,但是患者往往不主动与别人讲出内心的感受,在旁人的引导下说出内心的感受,但又让人难以理解,因为这种情绪的出现往往是缺乏现实原因的。

精神分裂症早期在情感反应方面的异常表现是不受环境影响的,且表现多变,来去突然。

精神分裂症早期思维联想及观念的改变

患者早期在思维方面的异常,可表现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冥想、空想、甚至是前后矛盾的哲理样说教、判断推理不符合逻辑规律或出现零散的观念或妄想。患者给人一种近来变得高深莫测的印象,好思考一些与工作和学习无关的深奥的问题,如纠缠人类为什么至今还未发明出永动机和黄金制造机?宇宙和人类的起源与高等数学的之间的关系?患者可以整天不出门,研究哲学、研究人为什么一定要长出两条腿而不是三条腿?有的患者平时少言语,近期忽然爱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如耳朵为什么不能用来吃饭?令人听来难以置信。患者可以整天沉浸在冥想苦思之中,所思考的问题多与现实生活无关,与当时环境和形势也无任何联系,在与患者交谈时,患者的谈话往往概念不清,好纠缠一些细节,给人一种谈话主题不明确、思路不清晰、结论荒谬的感受。也有的患者与人交谈时,显得思维贫乏,多问答一,或需要多次重复提问,方答一句,或答句简短,常以不知道、没什么、没想过等做答。有的患者在与人交谈时,经常变换谈话主题,连患者自己都没能注意到这种现象,或者正在说的当中,莫名其妙地插入了几句无关的词语和话句,听者往往要打断患者的谈话,让其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患者早期思维异常表现在旁人的提醒之后,可以有所领悟并改进,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则逐渐失去自我认识和批判力。精神分裂症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在早期都有一定程度的思维障碍,在概念形成、判断、理解、推理和结论的各个环节上或轻或重都有所表现,早期尚可与环境有一定的联系,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失去了联系,愈显荒谬和不可理解性。家人或同事可以发现在与之交谈时,明显感到困难,难以有效交流,或在与患者交谈时,患者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显得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患者在与人交谈时自述脑子很乱,自称头脑中一阵阵涌现出许多杂乱无章的思想,对别人说这些思想很陌生,有的患者还比较生动的叙述这些想法就像是不属于自己的思想,有的患者本人并无追忆过去的想法,但就是无法控制这种思想上的意念,它们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一个一个地涌现,不能遏制,甚至多年以前的经历也能清晰的涌现,患者感到就像是有什么特别的人现在将其与相联系,感觉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她)。

精神分裂症早期性格改变、感知觉异常及类神经症表现

早期性格的改变可以表现得敏感多疑、孤僻任性,或逐渐变得沉默少语,少与人接触,甚至多年的熟人也是如此。不讲卫生,不注意小节,在家人的提醒下感到无所谓的样子,或不知礼貌,在特殊场合开一些不得体的玩笑,让人难以理解,或变得专横跋扈,脾气暴虐,任意打骂家人,对家人或同事的好心规劝常大发脾气。有的患者变得自私傲慢,或偷窃欺骗,或奢侈挥霍和放荡不羁。有的人做事总是担心的时候多,放心的时候少,做事渐渐变得谨慎小心,畏首畏尾,而过去却是一位性情爽快,做事泼辣果断的人。有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整天妄加猜疑、疑神疑鬼,无中生有地认为有人暗地里企图陷害他(她),或捕风捉影地认定爱人对自己不忠,别人说话或耳语,常在一旁偷听。认为报上的文章或电台的广播内容也与自己有关,无根据指责他人,不断制造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凭空听到、见到、闻到、尝到实际并不存在的事物,或感到自己身体会变样,变得不像自己了,或感到外周一切全不真实、不熟悉了,或凭空感到自己与外周在运动。对别人说自己的思想已不属于自己了,或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被外界所操控。

值得注意的是性格改变往往与行为上的异常相伴随,如:有的患者早期表现生活懒散、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不知整洁,整日卧床不起,蒙头大睡,衣食住行均需要别人督促。经常在上课、开会时思想开小差,被老师和上级领导提醒和批评,学习、工作成绩日趋下降。或者出现有收藏果皮、布头、烟蒂、废纸等废物的怪异行为。有的患者早期常违反劳动纪律和公共道德,甚至口吐秽语、吞食污物,而患者的过去却是一位作风严谨,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人。有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常无故发脾气,摔东西,看什么都不顺眼,遇小事无理取闹,经常纠缠不休,而过去却是一位性情温顺,涵养较强,受人尊敬的人。还有的患者早期表现为突然出现暴怒行为,如无故摔碎一只杯子,然后又若无其事地走开,或说出一句难以使人理解的话,或者是经常发呆、发愣,两眼发直或长时间地伫立在一处,需要别人反复提醒才能回过神来,或经常夜间起床,无目的的到处乱走。或终日关闭在暗室内,乱写东西,到处告状,见领导的汽车就上前阻拦。

早期患者可以出现一些特殊的身体不适感,这种现象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患者早期可以述说自己的头部有重压感、脑内似有帷幕与外界相隔的感觉,看环境模糊不清,或感觉自己的脑子一侧重于另一侧,身体已经失去了平衡。有的患者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大脑两侧半球时分时合,或有一股凉水从头顶向下哗哗流淌。有的患者突然感觉到了自己的一只手比另一只手短了许多,或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飘浮了起来,到了半空中。有的患者自觉头颅已与躯体分开,自己的面部发生了某种可怕的变化。有的患者在早期可以有片断出现只闻其声而未见其人的感觉,“听见”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她),这种现象可以是时有时无,或瞬间即逝,患者自知这是不存在的情况,初期尚能辨别。

有的患者早期以类神经症(类神经官能症或假性神经官能症)为主要表现,需要仔细加以辨别。早期的类神经症表现常有头痛、头昏,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失眠、多梦等。患者的类神经症症状可以是在某些病态的观念基础上出现,如在强迫性观念或强迫性行为发生时出现,患者可以伴发一些特殊的躯体不适感,并出现情绪上的忧郁,或焦虑不安,早期还可自知,随着病情的演变,则逐渐失去判断能力。有的患者还可由此继发出疑病观念,甚至出现惶惑不安,坐卧不宁,情绪焦虑易怒,或哭泣。有的患者虽然可以觉出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感,但要他讲出确切的部位,却讲不出来,或讲出来也让人感到他(她)部位不固定、内容也比较杂乱无章,或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他早期表现: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正好处于更年期,此时身体日渐虚弱,会经常出现头疼、头昏等症状,容易激动,干点活就迅速疲乏,生活情趣日渐下降,认为自己一生所作所为处处对不起子女,情绪也比较忧郁、自责、自罪、想死、多疑。假如在此阶段我们没有全面而又详细地了解情况,则断定患者一定是患了更年期综合征,这样就可能会给部分患者造成诊断上的错误。比如患者同时还伴随有一些幼稚如童,自私,固执、小动作多,经常无目的地碰碰这,摸摸那,甚至有的敏感多疑,整日回忆无聊的往事,把久远的事件回忆出来,认为自己受迫害已有多年,并将前后毫不相干的事件固执的串并起来,煞费苦心的向外人述说自己的受害经过。其实上述表现很有可能就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而被误诊。还有的患者早期对自己所出现的一些想法、情绪及动作明知不对,但是无法克制出现苦恼,或许在家人及同事的劝说下,到专科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患有了“神经症”,从此在任何场所都总是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患了“神经官能症”,即便是随着病情的演变成为较为典型的精神分裂症,也不去就医或完全否认自己患了精神分裂症,就是部分患者的家属也深怕自己的亲人患了精神分裂症,也总是认为只不过是神经症而已,也不送患者就医造成病情上的延误。

总之,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患者对自己的部分症状尚可有一定程度的自知力,也许可以因为躯体上的一些不适或出现了一些不可遏制的杂乱无章的思维的干扰而求助于医生,但是只要仔仔细细观察,就可以或多或少查出一些有鉴别意义的迹象,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知力的不全,或诉说病情不全面,或采取避重就轻的方法叙说病情,同时患者对治疗的心情不迫切,大多数的患者早期就对自己的人格改变和行为及情感上的异常漠然置之,甚至根本就不承认是病情所为。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18岁,高二学生。患者的母亲有精神分裂症病史,据患者父亲声称她已“痊愈”多年。

患者从2年前的阶段考试之后逐渐开始出现失眠,以后便每次临考之前便不准同宿舍的学生在他上床之后说话,否则就大发脾气。

1年前患者开始好看课外书籍,常常是一大早起床就拿书看,不叠被子,不整理个人卫生,甚至经常忘记刷牙、漱口和洗脸。旁人发现他所看的常常是一些哲学或文学方面的书,经常抄录一些格句警言,装定成册,经常见其独自徘徊在学校的荷塘边上背诵。同学们发现他爱记一些怪癖的词和字,经常在作文里显现出来。后来干脆将这些词和字用毛笔大写于教室的墙上、门上,甚至学校的大门上。同学和老师多次劝说,但不奏效,向其母亲反映上面的情况后,他母亲认为不必大惊小怪,他是“书读多了的缘故”。后来同学们发现患者待人不同以往,变得很不热情,常敷衍了事,恨不得让同学快快离开。个人生活懒散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但并未引起重视。

4个月前,患者在一次考试时,突然中途起身离开教室,认为教室里的空气让他憋得透不过气来。结果该次考试不及格,当天晚上患者给父母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经常头晕脑涨,记忆力差,常感觉筋疲力尽。次日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门诊诊断“神经衰弱”收入院治疗。在住院期间,患者的睡眠情况良好,能被动接受检查和治疗。在住院期间还认真学习,声称要把住院期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但在住院期间患者的个人生活仍显得懒散,经常都要由护士提醒。由于未发现有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患者虽然好使用生僻的词和字写文章,但文理尚通顺,用词尚恰当,住院40天出院。出院时仍考虑“神经衰弱”的诊断。不过医生也发现患者在住院期间与病友的关系显得十分淡漠,也不主动向医生叙述自己的病情,也不十分关注自己病情的演变和预后,对治疗的方案不闻不问,对同学们来院关切的问候也不十分动情,有时连感谢的话语都很少,所以医生对家长交代要注意观察出院后的病情变化,或许会演变成为精神分裂症,但家长不以为然。

2个月前,患者的日常生活大体同前,但个人卫生的料理懒散加重,几乎不主动洗澡换衣,自己桌上和床上布置零乱无序,却对宿舍的其他同学横加指责。一日突然大喊大叫,抱头窜出宿舍,向老师求救,声称有人要害他,问有谁害他,但又讲不出人名何由。夜里经常不眠,起床查看自己白天进食用的碗筷是否有人动过,下课时一定要走在同学们的最后,称有人害他,埋伏在路上,让同学们先走就可以打乱坏人的阴谋。上课也无法专心,经常是东张西望,警惕四周的动静,仔细留意同学们的眼神。平时常见其低声嘀咕,旁人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无法维持学业,无奈之下被家人送往医院就诊。医院诊断精神分裂症。 L6n+MUwfLCNMkscYLN3MIaMwSmMG+TFwVG1iXv2yzz/Sl6c6lRzih9N8QPT6mRe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