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多一分恭敬,就会多一分福慧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清·印光法师

“要想从佛理中得到实际的好处,就必须以恭敬的态度感悟它,有一种恭敬的态度,就可以消除一些罪业,获得一些福业。”这是印光法师的一句话,从中可以看出恭敬的态度对于尊佛、礼佛者是多么的重要。

弘一法师很赞同这个观点,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恪守这一点。

1922年,弘一法师欲拜庆福寺的寂山长老为师,寂山长老感到很不安,他认为自己佛学修为甚浅,而弘一法师声名远扬,自己非常尊敬弘一法师。于是,再三推辞,不肯接受。弘一法师越发谦虚恭敬,再三恳求,又请壁华、孟由二居士劝说,寂山长老这才答应下来。

拜师的那一天,弘一法师按照拜师的礼仪去拜见寂山长老。后来,他又郑重其事,在报上刊登声明。在此之后,无论在何种场合,或者书信往来,均以师礼待之。

从弘一法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谦卑、恭敬的高尚之人,也正因为弘一法师具有这种胸襟和态度,才使他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景仰。

有人说:谦卑是智慧的开始,恭敬是福气的源泉。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百喻经》记载了一则猎人赠予四个商人儿子猎物的故事。

在梵授王统治的波罗奈国有四个富商。他们各有一个儿子,都长得风流倜傥,且喜欢结伴而行。有一天,四位商人之子又一起出城,途中坐在路边休息,互相交谈自己近来的所见所闻。这时,有一位猎人打猎回来,车上装了许多猎物。猎人驾着马车疾驰而来,准备进城卖掉这些猎物。

四个年轻人看到满载猎物的马车驶来,其中一个迅速从地上站起来,说道:“我向猎人要块肉去。”话音刚落,他已经走到马车前,很不礼貌地说:“喂!打猎的,割块肉给我!”猎人见这个年轻人如此傲慢无礼,便不卑不亢地回答:“向人索要东西,怎么能以这样的口气呢?要和气换和气才对呀!我不会拒绝你的要求,但是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说完这番话,猎人便念了一首偈语:

“公子所要肉,出言欠和逊;按君言粗鲁,只配得筋骨。”

第一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骨,悻悻地退回原来坐的地方。

第二位商人的儿子也站了起来,说道:“我也向猎人要块肉。”他来到猎人面前,和颜悦色地说:“大哥,能给我一块肉吗?”猎人笑着说:“当然可以。我也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接着,猎人扶着车把,也念了一首偈语:

“人说尘世中,兄弟手足情;按君言辞和,送君鹿腿肉。”

第二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腿,高兴地回到路边。

第三位商人的儿子也站了起来,说道:“你们都向猎人要了肉,我也去。”他来到猎人面前,满脸笑容,用温和、尊重的语调说道:“老爹,请给我一块肉好吗?”猎人也报以一笑,很爽快地说:“我会按照你的言辞决定给你哪一块肉的。”说完这话,他又念了一首偈语:

“呼我一声爹,为父心头颤;按君言辞敬,赠君心头肉。”

第三位商人的儿子拿着猎人给他的鹿心,愉快地回到年轻的朋友们身旁。

第四位商人的儿子迎着他站起身来,说道:“我也去向猎人要肉。”他来到猎人面前,含着亲切的微笑,诚恳而又尊敬地说:“朋友,打猎辛苦了。能否赏我一块肉?”猎人也礼貌地微微颔首道:“没问题,朋友,我将会按照你的言辞来决定给你哪一块肉。”第四次念起偈语:

“村中若无友,犹孤居森林;按君言辞美,赠君倾我车。”

猎人恐怕年轻人没听清楚,再次强调:“朋友,上车来吧!我要将这整车猎物都送到你家里去。”第四位商人的儿子也不客气,让猎人驾车把满车鹿肉送回自己家。他吩咐仆人卸下肉后,让厨子马上烹煮,热情招待猎人。他俩边饮酒边交谈,吃喝了整整一夜,尽兴而散。

向同一位猎人索要鹿肉,但是因为态度不同,结果也大不相同。态度傲慢、言语不敬的年轻人得到的只能是筋骨;和颜悦色,以兄弟相称的年轻人得到的是鹿腿;满脸笑容,用温和、尊重的语调相称的年轻人得到的是鹿心;真诚、恳切,把对方视为朋友的年轻人得到的是满车鹿肉。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人多一分恭敬,自己就收获一分福慧。所以,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要想获得更多的福慧,就要努力做到以恭敬的态度对人。 laCGPjv4b1L30nHlxzqPgKSfGVyhbQsx+Cg62NBHgbJFctf99jxGyK+z358+9ZV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