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听得了意见就能做得对事

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清·印光法师

“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净宗家风,老实念佛。持斋是吃素,不与众生结怨仇,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改恶修善,要由内心里去改。培德植福,依此而行,在生能消除业障,临终神志清楚,稳生安养。真心照教规去作,方不虚度此生,才是三宝弟子。”

弘一法师很喜欢这段话,因为它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就是说叫我们按照宗师说的去做: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在现实生活中,知因识果也很重要。只有清楚了事情的因果关系,才能做到神智清楚,听得进别人的正确意见。

对于如何才能更好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弘一法师还说:“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这是告诫我们,当事者要站在事外来看看,建议者要置身事中想想。这样,当事者就能够听进去别人的正确意见,建议者就能够提供正确的意见。

三国时期的刘备虽然尊重贤臣,对别人的意见也善于采纳,但是在关羽之死上却无法听进去属下的意见,以至于殒命白帝城。

三国时期的刘备自桃园结义后,与义弟关羽、张飞弟兄三人想借“匡扶汉室”之名,成就一番事业。奋斗的前期一直是跌跌撞撞,没有成什么大气候,倒是经常被别的诸侯逼得东躲西藏。后来得到诸葛亮的辅佐才时来运转,得了荆州,进了四川。经过艰辛的斗争,好不容易在蜀地称帝。当时三国鼎立的态势虽已形成,但曹魏强大,吴蜀两国相对弱小的格局并未打破。蜀地周围少数民族经常袭扰,国家初立更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刘备要展宏图,本应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良机,或在自己的领地里励精图治,稳固基业,或者加强吴蜀联盟,一致北面抗魏。可是由于东吴利用关羽骄傲自满的情绪,赚取荆州,并杀了关羽,使刘备悔恨交加,决计举倾国之兵,东出伐吴,企图消灭吴国,为他的二弟关羽报仇。

赵云当时劝阻道:“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人神共怒,陛下可早日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刘备却回答道:“孙权害死我二弟关羽,我与他有切齿之仇,啖其肉灭其族,方雪我恨!你不要阻拦。”赵云仍坚持劝阻道:“魏国之曹丕是窃汉朝而王天下的国贼,我们与他的仇是公仇,讨伐东吴报杀弟之仇是私仇,但愿我主能以天下为重。”刘备愤愤地说道:“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因一时的愤怒,奋斗的大目标已抛至脑后,对赵云的正确意见半点也听不进去。

诸葛亮见这种情形。便率领文武百官当面劝谏。刘备也不听。后来诸葛亮又专门写成奏章,讲明伐吴的害处,刘备还是置之不理。学士秦宓再谏,刘备甚至要砍他的头。诸葛亮等人也只好由他去了。于是刘备亲自率领75万大军,出师伐吴。

起兵之时,蜀军一路上浩浩荡荡,气势恢弘,斩将夺关,蜂拥而来。此时东吴的大将周瑜、鲁肃、吕蒙已先后身故,孙权在危急之时,拜一懦生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并郑重地嘱托道:“京城以内的事,我自己主持,京城以外的所有疆土上的事,由你决策。”

刘备进军之际,打了几个小胜仗,已是喜不自胜,如今又听说东吴任命一介书生为帅,更是不放在眼里,便催促各路人马加速前进,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陆逊走马上任后,运用“持重不抢先,待机而制人”的战略严阵以待。

首先,陆逊宣布决策:“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许轻敌。”众将领开始对他这个白面书生统领大军就不大服气,今见他只下令死守不让出战,更是不理解,但碍于军令,勉强服从。当刘备大军压来,陆逊与吴将韩当并马而望,陆逊指着刘备的军马说道:“刘备兵刚来,又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他们正自得志,我们只要坚守不出,对方求战不得。俟时机成熟,我将用奇计破之。”韩当只是撇撇嘴,没说什么,心想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胆怯就是胆怯,还吹什么牛,心里很不以为然。可时隔不久,陆逊果真瞅准时机,率军动如脱兔,终于一把火烧了蜀军七百里连营。

陆逊趁蜀军混乱,率大军掩杀过来,加之火助风威,风助火势,导致蜀军全线崩溃。刘备带一点残兵抢占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又督各部兵马四面围攻。情急之下,刘备于夜晚乘黑冲出重围,靠沿途驿站焚烧将士丢弃的军车、铠甲等来阻断追兵,才逃回白帝城,所有舟船、军械等军用物资,丧失殆尽,蜀军尸骸漂满江面,顺江而下。直到此时,刘备还说:“我竟被陆逊所折辱,岂不是天意!”

刘备在临死之际仍没有幡然醒悟,还认为自己运气不好,是天在灭他,体会不到自己的惨败是因为自己听不见众人的正确意见、一意孤行所致。熟知历史的人,都为刘备深深叹息。既叹息他报兄弟之仇的义气之举,更叹息他由于不听正确意见而丢失了大好的局面。

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只有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智者才会做到这一点。在现实中,很多人在面对重要事情时,总是不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一意孤行,最终导致失败。此现象屡见不鲜,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r6ljwVQcnncMC69YMG3sUKGLBMTVyPBXRZGTJupPBlT4aQ+ZgOHP6pAoAyTZIrX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