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发现,他原来是“皇上帝”的第二子
太平天国领袖是洪秀全。
洪秀全本名火秀,据说是因为本命八字五行缺火,有相生相克之嫌。而按族谱辈分,取名仁坤。洪秀全名字,据他自称是“皇上帝”所赐,其实是他自己所取的。
1814年1月1日(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出生在广东花县官禄饰的一个农民家庭里。
这是一家自耕农,有几亩田,还有两头耕牛。当年在风行划农村阶级成分的时代,有些权威著作,今为古用,亦步亦趋,曾为历史上农民领袖划成分,如陈胜为雇农,吴广下中农,而洪秀全是中农,意为他还是有革命因子的。
洪秀全父亲洪镜扬,很早就病死了。洪秀全在此后的诏书和其他文字里,也极少提及他。这大概是身为天王的洪秀全,发现他自己本是“皇上帝”第二子,是流着皇家的高贵血液的。洪镜扬不过是凡间之父而已,即“肉父”,所谓“肉身之父”也;他却不同寻常,乃是代表上帝爸爸降生“小天堂”,为“万国之主”的。
此处所称“万国之主”,乃是洪秀全伟大的创造。既然天父皇上帝是世人共戴,他是上帝之子。理当所然的必应是君临天下“为万国太平真主”(东王杨秀清答英使语),“视天下为一家,合万国为一体”。因而当他后来在天京先后接见英、法、美各国外交官,用的是“诰谕”,命他们“禀奏”,也就顺理成章了。由此当洪秀全认定上帝作父后,皈依本源,有关这位“肉父”的文字,因宗教的强化,几乎在太平诏书中消失了。
洪镜扬先后娶有王氏和李氏。王氏早死,李氏跟着洪秀全到南京,给了一个“君王母”的高贵称号。“君王母”即“太后”。
根据不同记载,有说洪秀全哥儿们都是王氏所生,李氏无出;也有说,李氏就生了一个儿子,那就是洪秀全。
洪秀全出生时,已有两个哥哥,即十岁的洪仁发和八九岁的洪仁达;一个姐姐洪辛英。他没有妹妹,所谓妹妹为洪宣娇,乃出自误传,尔后以误传误,误走一个多世纪了。
哪里跳出来的天妹洪宣娇?
本世纪以来,洪宣娇是有很高的知名度的。
她被说成是太平天国的女英雄,第一坤角。
没有妇女,就没有英雄,也就缺乏悲壮缠绵、儿女情长的故事。因此一部包含文化因子的作品里,不能不摆上几个女性,而且多是高大的、能支配男子、左右乾坤的女性。
太平天国的形象思维作品,都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洪宣娇其人其事。
1905年,黄世仲宣传反清的章回小说《洪秀全演义》,就编写了很多光怪陆离的洪宣娇故事。始作为俑,20世纪20年代末,为柳亚子推崇的张恂子《红羊豪杰传》,又将洪宣娇着墨深浓地捧了一番。此时,上海共舞台推出的京剧连续剧《太平天国》,洪宣娇俏身,更是飒爽英姿,亭亭玉立在台上奔波;尤其是她为萧朝贵复仇那场戏,浑身着白,大为舞台增添风采。三四十年代,阳翰笙《金田村》、《天国春秋》、魏如晦(阿英)《洪宣娇》和陈白尘《大渡河》或据此改编的电影,也都把洪宣娇捧为红坤角。在戏中,她是举足轻重,因与东王小秘傅善祥争风吃醋,而导致天京内讧。这是一个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间跳来跳去的女人。
洪宣娇的作用可谓大矣。
因而,长期以来洪宣娇是作为历史人物驰骋在历史舞台上的。不少写太平天国的史传和若干历史博物馆都把她视为能顶半爿天的太平天国女英雄。诸如二十年前推出的《辞海·近代史分册》,太平天国人物收了四十四人,其中就有洪宣娇。
其实,这里仅是一个文化人物洪宣娇造型。
洪宣娇是有这个名字的。她本来叫黄宣娇,世代居住广西桂平县平在山,以耕山务农为业;幼年即过继于杨家,改姓为杨,因而改叫杨宣娇。后人据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太平天国起义记》转译为杨云娇。老子一气化三清。由黄宣娇误作杨宣娇,又嬗化为杨云娇,为此,还有人说她是杨秀清的亲妹妹,凭空制作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她后来嫁与萧朝贵为妻。冯云山在紫荆山宣传拜上帝教,杨宣娇和丈夫萧朝贵也是虔诚的信徒。两年后,洪秀全也来紫荆山。据说,有次洪秀全拜访萧朝贵夫妻,在谈话时,杨宣娇也顺着洪秀全口气说,在十年前也曾生有一场大病,灵魂升天,看见一位慈祥的老人。老人对她说,十年后的今天,有一个人从东方来,教人敬拜上帝,你们可要真心听从。她分明是与洪秀全作唱和。
洪秀全听了特别高兴。
杨宣娇的灵魂梦见上帝,就不胫而走,传遍了桂平平在山区,也传遍了拜上帝会所在的地区。她是仅次于教主洪秀全见到上帝的人,理当所然,是极其难得的,她的身份也就跳龙门,显得尤为高贵。据称洪秀全就因与她同见上帝,同属上帝子女,由是义结金兰为兄妹,称之为“天妹”。后来还排次为上帝的第六女。
杨宣娇由是也飘飘然,对丈夫萧朝贵也就少了几分温柔而多了几分倔强。萧朝贵在托言“天兄”附身传言后,就借机对她规劝。有次甚至说她屡教不改,好“逞高张”“不遵天命乱言题”的品性难改,当场借执行天法,责打数十大板。杨秀清也帮着萧朝贵,借“天父”传言对她规劝、惩罚。
从此洪宣娇不常露面,她必须按《太平礼制》规定,只能“女理内事”,妻唯“三从”了。
因为与洪秀全结拜,时人也有称她叫洪宣娇的。
这就是与文化人物洪宣娇大见反差的历史人物杨宣娇即洪宣娇原型。
他为考上秀才再接再厉,可是命运多舛,考了四次仍是落第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洪秀全幼时,家庭望子成龙,节衣省食送他上蒙馆读书,企盼他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他也懂得父兄的苦心,因而读书非常用功,也会动脑筋。相传与他同桌的同学,就是后来太平军围攻长沙时的湖南巡抚骆秉章。有天,洪秀全情绪激动地说,我总有一天要造反,推翻它。骆说,你要造反,我就打倒你!后来两人的话都得到应验。
出生在大地主家庭的骆秉章要比洪秀全年长二十岁。洪秀全还在穿开裆裤时,他已是进士及第,金榜题名了。此说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也看出人们对少年洪秀全的性格塑造。
洪秀全读了几个私塾,十六岁始,就在家乡当了塾师,以后十多年间,他是以塾师为业,维持生活的。就在1829年,他首次赴广州应试,但名落孙山。
公元1836年,洪秀全又是七年寒窗攻读,再赴广州应试,他的自我感觉极为良好,以为必取无疑,不料仍未中式。在广州时,他在街头获得一册华籍传教士梁发写的《劝世良言》,带了回来,当时只稍作浏览,并没有认真阅读。
翌年,洪秀全第三次赴广州考试,又落第。希望顿成绝望,忧郁成病;回到家中,因病势加重,卧床多日。在病中,由于高烧、神志昏愦产生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幻觉,这是他多年梦呓考试及第向往的一种折射和浮现。这时的洪秀全说是在梦幻里见到一个慈祥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一把剑。叫他在人间铲除鬼魔。他对父亲洪镜扬说:天上至尊老人,已令全世的人,归向我了,世间万宝皆归我有的了。
此后,洪秀全趾高气扬,有时还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有诗为证:
鸟向晓兮必如我,
我今为王事事可;
身穿金乌灾尽消,
龙虎将军都辅佐。
手握乾坤杀伐权,
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过西北江山外,
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
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
易象飞龙定有天。
一天,洪秀全用朱笔写了一行字“天王大道君王全”于纸,故意塞在门缝里,让家人发现。他说,这是做梦,上天赐给他的话。由是改名“秀全”,还说自己将为“天王”。洪秀全此时的思维,并非他包含有造反愿望;它还只能视作是不第秀才的一种想象,以此来补偿自己心理的空虚。
为什么取名“秀全”,“秀”字来自原名“火秀”,“全”字为“人王”。《通鉴》说五代朱温为唐皇赐名“全忠”,他人多不服,说是赐名规格太过分了。盖“全忠”,即“人主中心”也,洪秀全也有所借鉴。对于此名,有趣的是,“文革”中也有说取名“秀全”,乃“禾王”意。“禾王”,农民领袖也。“农民领袖”是现代人送给洪秀全和黄巢、李自成等的桂冠。洪秀全确也自命为“禾王”,但决非是“农民领袖”别解。“禾王”者,万物之王,他后来自认为要做天下万国之主的。但取名之时,还没有这样的超前意识。
洪秀全为他这场大病,尔后还编织了很多离奇的故事,不断丰富他自编自导的天授人权理论。
这场大病,对洪秀全后来性格的形成颇有影响。他原来具有的语言幽默、性情开朗、活泼的外向型性格不见了,而替代的却是沉默寡言、喜怒不露于色,但稍有不顺当,就易暴跳如雷。这也影响了日后洪秀全对太平天国的决策和治理。
但他对科举仍未死心。
1843年,三十一岁的洪秀全第四次赴广州应试,又落第了。
从十六岁就参加科举,历经十五个春秋,仍是一个了无功名的童生,他是绝望了。这场应试,使他想通了。行路难,一个小秀才的功名,十五年都难中式,那么要中式比它高的举人、进士呢?显然是长夜漫漫了。
科举之门不是为他这样层次的人开敞的。
他惘然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从此洪秀全走上另一条路,一条能找到表现自我价值的光辉之路。
难道这本薄薄的《劝世良言》,就是从西方寻得的“真理”吗?
洪秀全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所提到的四个代表人物: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只有洪秀全没有去过欧美,他甚至没有到过刚沦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
他只读了几本与西方文化有关的书籍,那就是《旧约》、《新约》和那本《劝世良言》。
《劝世良言》为他的政治思维开拓,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洪秀全原来对这本小册子是不屑一读的。在他第四次考试落第归来。有一天,他的表亲李敬芳从他处借得《劝世良言》,还书时即说此书内容奇极,大大不同于中国寻常经书。洪秀全这才将它逐字逐句潜心细读。
这是一本据基督教教义,宣传基督教的一本小册子。虽然编译得不高明,但对正在寻找出路的洪秀全,却如荒漠得甘泉。
他最欣赏的是一神说。
《劝世良言》宣扬天上只有一位真神,独一无二,他就是“上帝爷火华”,“所有富贵光荣,皆由之而下来,亦是全世界众人之大父”。还说“神爷火华日:除我外而未有别个神也”。洪秀全就据此说活学活用,从中华先秦著作所找到的“上帝”加以佐证,指出此西方上帝也就是中国上帝,合二而一的。
洪秀全说,世界各地区所走的道路本应该都是相同的,大家最初都崇拜上帝;只是西洋各国是一直崇拜上帝,在大路上走到底;中国从秦汉伊始就走了歪路,不再崇拜上帝。这是因为妖魔僭称了“皇帝”。他后来著书立说。而且作为太平天国根本大法:只有上帝才能称“皇”称“帝”,今人不得称“皇”称“帝”,今人称“皇帝”的就是妖魔,所以清朝皇帝是“妖头”。
《劝世良言》给了山村塾师洪秀全创造性的新思维。这大概是他从西方找到的一个真理,在天国只有上帝才是真神,其他都是邪魔,中国最终皈依在上帝名下。因此若干年后,当那美国传教士罗孝全来到天京时,洪秀全就拉着他的手,走下殿来,要与他一起跪下对天叩头,说:让我们一起来拜谢上帝吧!
在洪秀全的思维世界里,斩邪留正,最后是人人崇拜上帝。
西方古谚语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十二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有句非常时髦的话,是维·米·莫洛托夫说的:我们的时代,条条道路通向共产主义。洪秀全的上帝世界共有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单单是说,纸上谈真理,当然无用。因此为了将上帝和自己能天人合一,洪秀全就联想到了自己那场梦,即六年前因神经分裂症而引起的那场幻梦,于是就用《劝世良言》论证他在那场大病中所产生的种种莫名其妙的幻觉,敷衍出一个赴上天承命的宗教故事。这出升天异梦的有趣荒诞剧,为着证实是确有其事的,十五年后,即1859年,还以他那两个颟顸庸碌的哥哥洪仁发、洪仁达的名义向全军全民颁布《王长兄王次兄亲耳亲目共睹福音书》,再次表明,在洪秀全死去两日复苏之间,乃是在上天受命到凡间救世安民;他是顶顶正宗的真命天子。三年后,由洪秀全主编,其实出自冯云山之手所推出的,太平天国钦定的唯一的当代革命史《太平天日》,更是非常详细地叙述这个故事。此书后来刻印多部,向全军全民颁发,还作为礼品分赠访问天京的外国朋友。它的目的是要将上帝和天王合一,天王是上帝之子的绝对真理,让天下人人都知道。
洪秀全从《劝世良言》中得到新思维灵感,还将它作为上帝传言的天书,推荐给最最亲密的朋友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阅读。
冯云山和洪仁玕也都是乡村私塾教师。冯云山赴广州两次应试未中式,洪仁玕一次应式未中式。这两位与洪秀全有相同命运的不第秀才,后来都是拜上帝会和太平天国的极其重要人物,也都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
同声相求,同病相怜。冯云山和洪仁玕对《劝世良言》也颇有兴味。他们产生了共鸣,彼此还经常议论。洪仁玕日后回忆当时与洪秀全谈论情景时说:“每与谈经论道,终夜不倦,言笑喜怒,未尝敢薄待己身;时论时势,则慷慨激昂,独恨中国无人”(《英杰归真》)。
洪秀全说,他在梦中奉命和天使一起,把孔子捉拿解押给他老爸上帝发落
1843年,洪秀全创建了拜上帝教,它只供奉上帝不敬邪神。
最初参加的有李敬芳和冯云山、洪仁玕。
拜上帝教的宗旨开始只是用基督教教义,即平等观,劝人为善,莫要作恶,以改革社会的陋俗恶习。
按照洪秀全所规定的,凡是拜上帝教信仰者,只能信“独一真神皇上帝”,其他都是邪神、恶魔。即使儒家祖师爷孔子也不例外。
洪秀全几次考试未中,因而所产生的逆反心理,使他最痛恨的乃是孔子。
要树立上帝的绝对权威,也必须打倒孔子在世俗社会的精神权威。
大破大立。洪秀全在编造异梦时,这时又增添了一个皇上帝痛斥、责打孔子的有趣故事。他说在梦中看到上帝怒责孔子,批评他于经书中不曾清楚发挥真理,孔子听了低头无语,似自愧而又自认其罪。这段话后来在写进《太平天日》时,更将孔子形象丑化了。
梦里的皇上帝命令还排列三种书:一种是上帝自己的书,是真书,无有差错;一种是基督下凡所遗留的书,也是真书,无有差错;再一种是孔丘所遗传的书。皇上帝对洪秀全说,这就是你在凡间所读的书,此书甚多差谬,连你亦被它教坏了。上帝因此怒责孔丘说,“你因何这样教人糊涂了事,致凡人不识我,难道你的声名比我还响亮吗?”孔丘开始强词夺理,后来自知理亏、无话可说。这时天兄基督也责备孔丘说:“你编造出这样的书教人,连我的胞弟(指洪秀全)读了,亦被它教坏了。”天使们也异口同声斥责孔丘。孔丘见天上人人都责备他,他便私逃下天,妄想与妖魔头一起躲藏。上帝即差洪秀全和天使追拿,将孔丘捆绑解押由上帝发落。上帝更为震怒,命天使鞭挞孔丘。孔丘跪在基督脚下,再三讨饶,鞭挞甚多。孔丘哀求不已。
洪秀全鞭挞孔丘之说,颇得人心。后来广大的拜上帝会成员包括不识字的文盲和略识字的半文盲都拥护这个故事。他们极大部分都是穿短衫的庄稼汉和烧炭工。即使有穿长衫的小知识分子,也多是和洪秀全相同的没有任何功名的读书人,十年寒窗一场空,如卢贤拔、曾水源、曾钊扬。人以群分,他们也都蕴含有科场失意而产生痛恨孔子的逆反心理。
在封建社会,书院私塾和学宫都设有孔子牌位。孔子是读书人的最高偶像,是精神文化领域的绝对权威。洪秀全却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孔子作决裂。他将自己私塾正桌供奉的孔子“至圣先师”牌位,当着学生面撤除;接着,当他接纳冯云山和洪仁玕进入拜上帝教时,又分别将两人书塾中的“至圣先师”牌位撤除。
洪秀全对孔子牌位行为,真可谓是史无前例。他虽然立即遭到家乡父老和世俗社会的强烈反对,但却为他日后开拓、发展拜上帝会打好必要的基础。
打倒孔子,孔子是洪秀全打倒的第一个“邪神”,也是对缺乏文化的民众最有号召力的一个非常行动。
身无分文,靠贩卖笔墨图小利作旅费,云游四方
洪秀全创建的拜上帝教,捧出一个洋化的皇上帝,它在传统文化浓醇和鸦片战争后广东沿海地区,很难取得人们崇拜和尊敬,相信他的人是寥若晨星。家乡父老指责洪秀全是不务正业,“拜上帝是从番”。番,番邦,即指外国。后来太平天国称外国也就是“番”。
1844年春,洪秀全家乡福禄水村欢度灯节,举办迎神赛会。洪秀全和洪仁玕因为拒绝乡亲父老所嘱写诗文或对联歌颂神仙偶像,又兼在去年撤去私塾孔子牌位等事,受到指责,刁难阻挠。这时,他们更感到在家乡很难展开拜上帝教活动,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们决定云游花县周边地区,宣传拜上帝的好处。
这年四月,洪秀全、冯云山等外出传教,寻找能崇拜上帝不拜邪神偶像的同志。洪仁玕比洪秀全年轻九岁,家人不许他远行。他们一行沿途贩卖笔砚,以稍获的薄利充旅费。一个多月,风尘仆仆地行走了广东十几个县,收效极微。
洪秀全和冯云山继续西行,赴广西传教。
行行复行行,他们到过瑶族聚居的八排山,也在秀丽的浔江上运行,最后到达贵县赐谷村,在洪秀全表兄王盛均家落脚。
洪秀全、冯云山在赐谷村展开了拜上帝教活动。
赐谷村民,大多是来自广东的客家人,操客话,持客家风俗。洪秀全家族本亦是从广东嘉应州(梅州)迁来的客家人,彼此语言、习俗相通,这使他们很易相处,也较易相信和接受“教人真心拜上帝有福享,迷信鬼神落地狱”。在赐谷村的五个月,竟然有一百多人接受了洗礼仪式,其中也包括王盛均兄弟五人和子侄,也都高高兴兴地接受洗礼,参加了拜上帝会。所谓洪秀全式的洗礼,就是依照最基本的宗教仪式以水浇头,自施洗礼。
千里之行,必有收获。这是洪秀全、冯云山获得成功的开始,至今赐谷村民众还传诵从前辈口碑中流传下来的洪秀全行事:“洪秀全身材高大,面红红的,坐在椅子上满满的”,“赐谷村的大禾场,从前曾是一个小圩场。洪秀全常常在晚上到那里向人‘传教’。”民间传说,洪秀全在那里打了一口井,供人饮用。
因为王家经济贫困,洪秀全和冯云山又先后离开了赐谷村。冯云山去了桂平,洪秀全打道返回官禄饰。
这份几千字的《原道觉世训》,堪称是《圣经》知识与本土实际结合的新产品
破旧立新。凡是要推翻旧的政权,必须要制造自己的理论。洪秀全回到家乡,在以后的一年零八个月里,一面继续做私塾塾师,一面就埋头写作。他要思考这几年拜上帝教活动,将实践嬗化为完整的理论。
1845年,他终于写完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两部著作。《原道救世歌》,约二千字,它劝人要做正人,提倡政治上人人平等;打破封建制度的等级特权。《原道醒世训》,一千二百余字,提倡男女平等、贫富平等;它根据“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基本原则,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
有诗为证:
天父上帝人人共,
天下一家自古传。
盘古以下至三代,
君民一体敬皇天。
(《原道救世歌》)
上帝原来是老亲,
水源木本急寻真;
量宽异国皆同国,
心好天人亦世人。
兽畜相残还不义,
乡邻互杀断非仁。
天生天养和为贵,
各自相安享太平。
(《原道醒世训》)
洪秀全这些平等思想,显然比古中国农民宣传的“均平”、“平均”是大大前进了。它已含有西方基督教文化所执持的博爱因子。但是洪秀全当时的基督教文化上还只是那本《劝世良言》,而且对它也不是段段都弄懂弄通的。他的思维定势,无非是打着皇上帝的堂而皇之旗帜,号召能在中国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王国。
1847年2月,洪秀全和洪仁开专程赴广州向美国浸礼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基督教教义。他第一次读到《圣经》的《新约》、《旧约》原本,附带也接触到西方的若干历史、地理以及阴阳历一类的全部西方科学文化。这就是洪秀全找到的全部西方真理。
四个月后,洪秀全回到家乡,将读得的《圣经》知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完成了他的又一部代表作《原道觉世训》。
《原道觉世训》,近四千字,它把广大民众与当权者分别幻化为宗教领域的神和妖魔。神妖不共戴天;在迷信神权的封闭世界里,给广大民众一种敢于造反的勇气,使他们敢于反对偶像。值得注意的是,洪秀全在文中特别推出一个所谓“阎罗妖”。他说,“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多作怪多变,迷惑缠捉凡间人灵魂”,为要人们注视,还将“阎罗妖”三字的四周加上一个别致的方框。为一个名词的四周加框,这在过去古籍里是没有的,现见的太平天国颁发的印刷品里,也是只此一处,别无分店。这也是洪秀全的别致创造。
洪秀全的三篇著作,1852年太平天国将它合编成集,取名《太平诏书》,作为领袖重要著作镌刻出版,后来又多次重刻。当时印数应该是很多的,但因为印制过滥,时人和收藏家出于偏见也忽视它应有的文献价值,加上战争的毁坏,致使它和其他太平天国印刷的书籍几多在国内残缺无遗,以致像现藏于德国普鲁士图书馆的这本《太平诏书》初刻原版本,可能也是沧海遗珠了。
1847年8月,洪秀全再赴赐谷村,表兄王盛均等对他说,冯云山已在紫荆山建立了牢固的据点,传教事业兴旺发达,发展了两千多名拜上帝会众。
几日后,洪秀全来到紫荆山,冯云山喜出望外,前来迎接。现在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理论和冯云山的实践行为有机地结合,看来一场暴风骤雨就要降临了。
冯云山脱下长衫当短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什么苦活都干
1844年7月,冯云山和洪秀全在贵县赐谷村分手后,来到桂平县。他要寻找能在广西继续活动下去的门路。但却孑然一身,没有一个朋友,全凭个人的坚强毅力和意志去开拓,后来听说县北有座紫荆山,觉得是个发展拜上帝会的好去处,就决定前去。
紫荆山区是一个群山环抱、形势十分险要的地方。山区里包括有西北面的白马山、双髻山,西南面的鹏隘诸山。西面以双髻山为孔道,南面以风门坳为门户。群山罗列,险峻巍峨。
冯云山从桂平赴紫荆山,先到了新墟。新墟是一个大市集。他站在牛行大榕树下,等人来雇佣,直到日落西山,要散集了,还没有雇主,只得再向北走,投宿古林社;古林社是个紫荆山口的村落。第二天,冯云山为求谋生,就借了个畚箕、扁担,在荒野捡牛粪过活。他脱下长衫当短工,有时挑泥挖土,有时割禾打谷,什么苦活都干。在劳动中,他接近周围的劳苦大众,宣传拜上帝,解脱苦难,并对前程万里充满信心,常吟诗明志,其中一首是:
孤寒到此把身藏,
无食无衣也着忙;
拾粪生涯来度日,
他年得志姓名扬。
有一天,冯云山到监生曾槐英家去帮割稻,挑稻回来,汗流浃背,熏风南来,一阵凉爽。他一时高兴,随口朗诵道:“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古风,相传是虞舜所作。曾槐英正躺在窗下竹榻乘凉,听了很是诧异。他问冯云山:“你读过书吧!为何到这里来做雇工?”冯云山说:“我曾读书应试,在敝乡做塾师。只是久仰紫荆山奇水秀,想来观光,但人地生疏,不做雇工,便无缘前来。”
冯云山侃侃而谈,指点经史,了若指掌,曾槐英听了非常敬服。这年冬天,他推荐冯云山进紫荆山,在大冲做塾师。
当时大冲附近的平在山,聚集了很多以烧炭为生的穷苦人们,冯云山就常去那里,向他们问饥问寒,宣传上帝最爱护穷人,人人都是上帝儿女,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应该同拜上帝;拜了上帝,人人有衣有食,无灾无难。他的话引起诸人认同。这样他因势利导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平在山创立起拜上帝会组织。
由此联系到《天情道理书》,大张旗鼓宣扬杨秀清、萧朝贵的苦出身光荣,以贫穷作为骄傲的政治资本,也就可以理解了
平在山拜上帝会成员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力量。没有他们,很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就不可能像几年后那样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席卷大半个中国。他们的杰出代表人物,就有卢六、杨秀清、萧朝贵。
卢六是紫荆山高坑冲人,壮族。是冯云山进入紫荆山时,第一个参加拜上帝会的成员。他还帮助冯云山联络、组织当地烧炭工、农民。卢六的家也就是最早的联络站,冯云山以及后来进山的洪秀全往来的落脚点。
杨秀清出生在鹏隘山下新村附近东旺冲一个农家。从小生活就非常艰苦。太平天国官书《天情道理书》说,“至贫莫如东王,至苦亦莫如东王,生长深山之中,五岁失怙,九岁失恃,零丁孤苦,困厄难堪,足见天父将降大任于东王,使之佐辅真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乃天之穷厄我们东王者,正天之所以玉成我们东王也。”杨秀清出生穷苦,孤苦伶仃,相传他只有一个早就远嫁的姐姐。太平天国史书里的东王兄弟杨辅清、杨雄清、杨元清、杨润清等,都不是他的亲兄弟或家庭血缘圈成员。那是他看着其他几个王兄弟成行,家族兴旺,为了别苗头,拉山头,拉同姓的人权充为家庭成员的。如杨辅清,原名杨金生,乳名阿七,人称杨七麻子,本系1851年随兄杨根元在广西永安州(蒙山)参加太平军的。
萧朝贵,平在山人,因他继父萧玉胜乃是自武宣迁来,所以通常把他定为武宣人。他也是烧炭为业。《天情道理书》说:“西王僻处山隅,自耕而食,自蚕而衣,其境之逆,遇之啬,难以枚举。”他也是在自然经济社会圈子里,过着衣食不足的艰苦生活。
冯云山对杨秀清、萧朝贵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他们经常长谈到深夜。冯云山发展杨秀清拜上帝,并没有晓以“防止蛇虎伤人”的大道理说教,而是因人施教。他对杨秀清说:“你以烧炭为业,实无出路,长此下去,只有苦一辈子,不如大家共图大事,求谋根本出路。”还说:“凡是立大志的人多能成大事,自古以来不少伟人是从贫苦中起来的。我们能结成患难兄弟,创立拜上帝会,发展会友,共图义举,就必有出头之日,千万贫苦人民亦可得救”(《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这话是后来人追忆,很多掺进了现代人的思维和语言,但仍可找出杨秀清、萧朝贵这些人穷则思变,一张白纸可以绘美丽的图画的渴望。他们所处的困境和社会地位是很易接受冯云山语言而产生共鸣的。越穷越要革命。由此联系到《天情道理书》大张旗鼓,宣扬杨秀清、萧朝贵的苦出身光荣,以贫穷作为骄傲的政治资本,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在太平天国领袖的共识,唯穷苦者对拜上帝事业最坚定最忠心。
这是太平天国的社会基础和依靠力量,也是日后极其宽厚元老级干部,按资论辈的一大原因。
太平天国非常重视这些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优遇。
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时,就设立颇为别致的勋位制度:凡在金田参加庆祝天王生日起义的,无论职位大小与否,都可在官职或姓名前冠以“功勋加一等”;凡金田出发以后,从永安州突围北上,在到达南京(天京)前参加的,无论职位大小,都可冠以“功勋”。它也算是一种平等,但只是靠资历授勋位,这种荣誉称号,也是任何后来人建有任何功劳都不能替代的。因而在金田起义前的拜上帝会成员,更以见资格老,备加宠遇。那是在太平天国前夕,还未形成气候的一批人,在曙光还未到来时就参加了拜上帝会,足见有信念、有远见、义无反顾、忠贞如一,凭这点资本也就够格了。
为了嘉奖,太平天国还不断提高元老们的官阶。现见的1860年12月22日以幼主诏旨名义所颁发的天字号“红头”文件,内有“平在山勋旧,俱升封义爵”。也就是说,凡是当年冯云山进入平在山所发展的拜上帝会成员,不论是谁,没有升天,尚留人间的,或者是升天的,都享受同样级别待遇。在这里,人人都在同一台阶上,活着的,即使是安居天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死去的,为一方统帅,功劳极大如林凤祥、曾天养,也都按序并列,一律封为义爵。义爵在当时官阶是非常高的,仅次于王爵。它也是与平在山勋旧的高规格殊荣。
《天条书》人手一册,男女老小都要背诵,不能熟记者,斩首不饶
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家乡来到广西贵县赐谷村王盛均家,当他了解到冯云山在桂平紫荆山建立拜上帝会,已是生根、开花、结果,皈依入教竟有两千余人时,十分高兴。
两天后,他在表侄王维正陪同下到紫荆山找冯云山,在高坑大冲卢六家,阔别三年的好朋友见面了,洪秀全更是高兴。
冯云山有很高的文化素质。他在紫荆山传教非常辛苦,往来奔波,但他从不突出个人,却都是打着洪秀全的旗号,疏通民众,开展工作的。紫刑山区民众都知道有一位“洪先生”,却从不见其人。人们越是没有见到过洪秀全,也就越想见到他,因此随着冯云山工作的顺利开展,蓬勃壮大,洪秀全的名望也就自然树立起来了。他被公认是上帝的代言人、救世主,拜上帝会的正宗教主。
现在的洪秀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将他从花县家乡带来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三篇大做传播。他和冯云山,也许还有其他人,如曾水源、卢贤拔、曾钊扬和何震川,他们都是平在山拜上帝会老兄弟,有点文化。四人中除了何震川是秀才,其他三人都是没有功名的落魄书生,大家日夜抄写了多份,四出散发,扩大影响。这样,作者洪秀全的威望更高了。在紫荆山周边的象州、郁林、博白、贵县、藤县等处,都知道洪秀全先生。当时远在藤县大黎乡的雇工李以文(李秀成)就是,他后来回忆说,“每村每处,皆悉有洪先生而已,到处人人恭敬”。
拜上帝会的队伍又扩充了,更多的是举家举族参加了拜上帝会。这是拜上帝会凯歌行进时期,参加者不仅有农民、烧炭工人,也有地主,其中就有曾天养。
曾天养是紫荆山茶调村人,也有说是古林社人,他家每年可以收租二百四十担。在拜上帝会的浪潮中。他和兄弟曾天诰都是举族参加了,他们是从广东惠州来的客家人。当时紫荆山、贵县龙山、那帮、陆川陆茵、博白旱坳等地都是有客家人密集的聚居区。洪秀全和冯云山以客家人特有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相通,更有利地发动和组织他们参加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的队伍仍不断在扩充。
现在摆在洪秀全和冯云山等面前的任务,是如何组织这支队伍。仅仅是靠尊敬、信仰上帝真神和权威,那是不够的。要有一个人人都须遵守、奉行的条规约束,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洪秀全是绝对聪明的人。这几年,他就为拜上帝教编制过不少教义和有关通俗读物,如《百正歌》;在到紫荆山后,他目睹星罗棋布于各处的拜上帝会众,决定编制一部条款,让人人遵守,个个执行,它就是后来太平天国年年重刻的《天条书》。
当时,洪秀全在紫荆山事务忙繁,经常有教徒找上门来求教、开导。于是他躲在贵县乡间闭门编写。白天睡觉,夜间读书教拳,经考虑再三,终于写出了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切合实际的《天条书》。
《天条书》分两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每个拜上帝会成员和后来的太平军将士必须无条件执行的。它的第一部分,乃是钦定的对上帝祖先祷告时所采用的文字范式,如悔罪规矩、悔罪奏章,朝晚拜上帝,食饭谢上帝,灾病求上帝,凡生日满月嫁娶一切吉事祭告上帝,凡作灶做屋堆石动土等事祭告上帝,升天祭告上帝,七日礼拜赞颂上帝,等等。这些对上帝的祷告,其中多篇是人人必须诵读的,如早请示、晚汇报的《朝晚拜上帝》:
“小子○○○小女○○○跪在地下,祈祷天父皇上帝恩怜救护,时赐圣神风,化恶心,永不准妖魔迷蒙,时时看顾,永不准妖魔侵害。托救世主天兄耶稣赎罪功劳,转求天父皇上帝在天圣旨成行,在地如在天焉。俯准所求,心诚所愿!”
又如三餐饭前,都要起立,鞠躬如也,背诵《食饭谢上帝》:
“感谢天父皇上帝,祝福日日有衣有食,无灾无难,魂得升天。”
第二部分是所谓“十款天条”,这是洪秀全仿自《旧约·出埃及记》第二十章的摩西十诫。它的内容有:崇拜皇上帝;不拜邪神;不妄题皇上帝之名;七日礼拜要颂赞皇上帝恩德;孝顺父母;不杀人害人;不奸邪淫乱;不偷窃抢劫;不讲谎话;不起贪心。
十款天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全心全意地崇拜皇上帝,不得拜邪神,即借所谓皇上帝的绝对权威,奉行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统一指挥,建立一支在洪秀全领导下的反清武装。后面六条,就是源自《原道救世歌》所举的“六不正”条例规定。它在平时可充作拜上帝会成员和后来的太平军将士生活规则,战时就变为军事纪律了。
太平天国领袖们非常注重《天条书》,视为根本大法。为保证执行,后来还在《太平刑律》作有规定:“凡《天条书》中各条,如有违犯,斩首不留。”更有甚者,它还规定每个将士,不论老幼大小,都须背诵背熟《天条书》。《太平刑律》就列有“凡兄弟俱要熟读赞美天条,如过三个礼拜不能熟记者,斩首不留。”
十款天条不能熟记,也要砍头,这说明太平天国刑律过严,但也从另个侧面说明太平天国对它的重视。这部《天条书》刊刻遍布,每馆一册,后来是人手一册,供男女老小朝夕诵读,人人都要背诵。它是太平天国书籍发行量最多的一种。
洪秀全脚步刚踏进甘王庙堂,就神经兮兮地大声喝道:朕是真命天子,尔识得朕么?
洪秀全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必须确立皇上帝的绝对神权,那就要捣毁原有的庙宇,使广大民众只拜上帝,不拜邪神。
当时在紫荆山地区,到处都设有社坛,立神庙。仅从大冲到三江圩的十五里路,就有盘王庙、雷王庙和郎厂庙。在大湟江口的孔圣村,几十户人家,就夹杂了李家庙、刘姑庙、金莲寺等三庙。神庙栉次鳞比,像锁链穿串在人们的心灵。
洪秀全决定要捣毁神庙,他选择了象州的甘王庙。
“甘王”是当时广西城乡信奉面甚广的杂神,祀奉它的庙宇遍及桂平、武宣、永安(蒙山)和象州等州县。民间流传象州大樟古车村的甘王庙最为灵验。据说,有次象州州官路过,甘王显灵,把他拉下了轿,要他送龙袍,州官送出龙袍,甘王才放他过去。还说甘王不准闲人对他评三论四,否则他便作怪,搞得人们不得半点安宁。洪秀全听后,与冯云山商定后,就选择了甘王庙,作为第一座砸烂对象。洪秀全等人是很有头脑的,当地的紫荆山雷王庙香火比甘王庙还要旺盛,兔子不吃窝边草,为的是暂时避免本地人的误识和冲突。
1847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洪秀全、冯云山和卢六等人走了百里地,来到了象州古车村。正好这天清晨,州官为甘王神像披挂新袍礼献仪式结束。洪秀全找了一根长竹竿,脚步刚踏进庙堂,就狠狠地向甘王偶像一竿子,大声喝道:“朕是真命天子,尔识得朕么?”接着又厉声骂道:“丁酉(1837)年朕升高天,朕天父上主皇上帝命朕同众天使战逐你们一切妖魔,尔今好速速落地狱矣。”
他又数点了甘王敢冒上帝功劳,迷惑上帝子女等十大罪状,说这是天理难容,因而必须把他送进地狱,永世禁锢。说完,就与冯云山等人一起推倒偶像,挖去眼珠,砍断手脚,还将龙袍撕得粉碎。痛快之余,洪秀全在庙壁上题诗一首:
题诗行檄斥甘妖,
该灭该诛罪不饶。
打死母亲干国法,
欺瞒上帝犯天条。
迷缠男妇雷当劈,
害累世人烷(火)定烧
作速潜藏归地狱,
腥风岂得挂隆(龙)袍。
冯云山也在墙壁题诗一首:
奉天讨伐此甘妖,
恶孽昭彰罪莫逃!
迫我弟妹诚敬拜,
诱吾弟妹乐歌谣。
生身父母谁人打,
敞首邪尸自我抛。
该处人民如害怕,
请从土壁读天条。
在墙壁上,他们还抄写了“天条”和“此妖永不准在世作妖作怪,迷惑害累世人”等布告示众。
洪秀全等砸烂甘王庙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当地官绅原先要捉拿肇事者,但撼于拜上帝会人多势众,就借所谓甘王附身某儿童传言:“此等人皆是诚心的,你们不要伤害他们。你们只要重修我的神像便算了事吧。”他们虽借助邪神,自搬梯子下台,息事宁人,但是这样一来,却增添了拜上帝会和洪秀全的高大形象。正如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在《太平天国起义记》所说,自砸烂甘王庙后,“洪秀全声誉大起,信徒之数加增更速。”
两个月后,冯云山带同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去砸烂雷王庙。他们选择雷王庙祭祀时,手持刀棍冲进庙堂。冯云山故意发问:“菩萨的胡须是怎样来的?”有人回答:“是生成的。”冯云山说:“不对,是安装上去的。”说着。他跳上案桌,就把菩萨的胡须扯了下来,又把偶像打碎在地。
冯云山等人砸碎雷王庙神像后,鼓舞了更多人的勇气,强化了对上帝会的信任,但也得罪了地方豪绅。因为雷王庙庙董是石人村王作新,王作新当然生恨,跳出来找冯云山倒算。
萧朝贵代天兄传言,要会众深信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要站稳立场,坚持到底,“跑路跑到尾,莫转左转右也”
早在冯云山进入紫荆山区在大冲设馆做塾师时,他因为有学问,引得附近一些读书人前来拜访,其中也有石人村地主王作新和他的堂兄、侄子,他们也常来书馆一起吟诗应酬。
冯云山是很有远见的人,为了能考虑有个安稳之处。他没有采取过激的做法,在书馆正堂还设立过孔子牌位,并在牌位两侧,写了一副对联:
泗水文章流四水;
尼山木铎振荆山。
过了些日子,他见拜上帝会工作开展顺利,踌躇满志,又兴致勃勃地写下了一副对联:
暂借荆山栖彩凤;
聊将紫水活蛟龙。
他把这副对联贴在书馆正门上。
王作新看见了,认为冯云山的口气大,有造反思想,这时正逢冯云山等人砸了雷王庙,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由此以为找到了理由,立即带同团练逮捕了冯云山。卢六闻讯,带同拜上帝会众,中途夺回了冯云山;王作新就直往桂平县衙控告冯云山“迷惑乡里,结盟聚会”,“践踏社稷神明”,要求严拿正办。桂平知县王烈惩于当时社会动荡,就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此事不了了之。王作新见状告未准,干脆再次纠集团练,将冯云山和卢六同时抓走,押送到大湟江巡检司王基处,王基受贿,又将他俩送到桂平县衙。
冯云山被捕后,正在贵县龙山的洪秀全,立即赶回紫荆山,设法营救。他考虑很久,决定到广州请美国传教士罗孝全,通过罗孝全向两广总督耆英说明“拜上帝”无罪要求释放“因信教而入狱之两友”。
1848年4月,洪秀全赶到广州,他在罗孝全处住了三个月。罗孝全并不热心于营救冯云山,而耆英也不在广州,这样希望采用以自上而下的通天办法是完全落空了。
冯云山、卢六关进牢狱,坚强不屈。不久,卢六病死。他是太平天国建立前第一个杀身成仁的人物。在天京失陷前夕,他被追封为嘏王。
在狱中,冯云山反控王作新,“恃衿横嚼,架题寻害”,给桂平知县送诗三首,呈求伸雪:一首揭露王作新凶恶成性,陷害好人的阴谋;一首申辩己冤;一首说明人人当拜上帝的道理。冯云山是才学俱优的多面手,在狱中他还创制了一部《天历》。后来它就成为太平天国颁布通行的《天历》。《天历》一年三百六十六日,一年十二个月,单月三十一日,双月三十日;一年二十四节气,每月一节、一气,月首为节,月中为气。每年正月初一元旦为立春,为一年春季的第一天;四月初一日为立夏,为一年夏季的第一天;七月初一日为立秋,为一年秋季的第一天;十月初一日为立冬,为一年冬季的第一天,四季分明,对于农业劳动,相当便利。
平在山拜上帝会众,因冯云山在狱,洪秀全赴广州,群龙无主,人心有所涣散。就在这关键时刻,杨秀清挺身而出,他采取了当时民间流传的“降僮”术,团结会众,教育会众。
所谓“降僮”,就是假托鬼神降附人身传言。从事这项职业的假托者代鬼神向人们传言;传言时,假托者像煞有鬼神附身,扮演得如醉如痴,胡说八道。南方客家人居住地区多有流行这种陋习。
1848年4月6日,平在山拜上帝会众举行拜会时,杨秀清突然装疯卖傻,制造新的造神运动,说是天父下凡紫荆山,开始了第一次附身传言。此后,他根据不同时空的需要,又多次扮演代所谓天父传言,要大众不要为妖言所惑,要遵守天父之命,坚定不移地信仰拜上帝教;放胆紧跟“万国之王”洪秀全。杨秀清还将从洪秀全、冯云山处听来的“基督降世替人赎罪,代世人受苦难”的教义。为自己发明了替世人“赎病”法。《天情道理书》说,“世人尚不知敬拜天父,并不知真主所在,仍然叛逆天父,理宜大降瘟疫,病死天下之人。而天父又大发仁慈,不忍凡间人民尽遭病死,顾特差东王下凡,代世赎之”。他装得不吃不睡,口哑耳聋,宁愿自己受苦,以求他人健康。这种莫名其妙舍身为他、毫不利己的精神,在缺乏文化、没有科学的封闭山区,确实是很能感动贫苦大众的。这样他的威望更高了。他的代天父传言,也使拜上帝会众坚定意志。团结一致,它的功能在当时是难以评估的。
半年后,即10月5日,萧朝贵也假托天兄耶稣附身传言。萧朝贵的传言,要会众深信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要站稳立场,坚持到底,“跑路跑到尾,莫转左转右也”。
此后,杨秀清和萧朝贵就成为所谓天父、天兄的正宗代言人,频繁地向洪秀全和其他高层次成员传达、输送来自“上天”的最高指示,也就是他们自己所执著的意愿和思想。
萧朝贵也真够聪明了,乘着借天兄传言,说洪秀全是“太阳”,他的妻子们是大小“月亮”
1848年10月,冯云山走出了桂平监狱。
杨秀清、萧朝贵为核心的平在山烧炭工,即使非常贫苦,但为了能营救冯云山出狱,各人还是从自己微薄收入里挤出一点钱,集腋成裘,筹集了—笔数目不小的银子,这就是太平天国史上常提及的“科炭”钱,交由当过讼师的拜上帝会成员的黄玉昆,向衙门行贿。桂平知县于是从轻发落,判定冯云山为无业游民,送解原籍花县管制了事。于是派了两名差役解押冯云山返回广东。途中,冯云山以他的才智,宣传拜上帝会同衣同食的好宗旨,揭露衙门腐败,规劝两个差役改邪归正。这两个差役深受感动,竟要冯云山带同一起上紫荆山,参加拜上帝会。他俩的名字没有留下来,但这段故事却写进了太平天国官书,供全军全民诵读。
冯云山回到紫荆山,还来不及过问杨秀清、萧朝贵代天父、天兄附身传言的极为新奇情事,就启程上广东找洪秀全。冯云山刚走不久,洪秀全回到紫荆山,得悉冯云山东返,他就留在紫荆山。
这时洪秀全已知悉杨秀清代天父附身传言事,而且亲临其境,接受他的传言,眼见杨秀清以他在平在山的群众领袖威望,代天父传言使拜上帝会众有了牢固的精神支柱,重新奠定和强化了公众对天父和拜上帝会的信任,特别是第一次宣布洪秀全是“万国真主”,承认和支持洪秀全为最高领导人,并且昭示了建立拜上帝会的目的,是要打天下,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
杨秀清对洪秀全的尊重和推崇,又能获得与洪秀全思维认同,言从心声,这使洪秀全很是高兴。
因为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起到更大的教育和团结会众作用,也是唯一能为天父传播最高指示的代言人,洪秀全毫不迟疑带头接受,承认他是合法的、正宗的。也因为有杨秀清随时随地的代天父作传言,洪秀全也不再借做梦上天聆听天父传言了。若干年后,为了纪念杨秀清代天父传言,洪秀全还把他首次代天父传言的这天,作为国定节日,即“爷降节”,有诗为证:“三月初三爷降节,天国迩来是一家”。
杨秀清通过借天父附身传言,从此地位骤变,他在名义上仅次于洪秀全,而实际上却是政治领袖和宗教领袖。
半年后的一天,萧朝贵突然在某次集会上神知不清,装疯卖傻,说是天兄耶稣附身传言。萧朝贵的传言是为巩固洪秀全最高领袖的定位,当时洪秀全回紫荆山不久,即和所谓附萧朝贵身的天兄作了一番就高层次人事安排的神与人的有趣答问:
天王曰:“天兄,太平时军师是谁乎?”
天兄曰:“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俱是军师也。洪秀全胞弟,日头是尔,月亮是尔妻子。冯云山有三个星出身,杨秀清亦有三个星,萧朝贵有二个星。杨秀清、萧朝贵他二人是双凤朝阳也。即番郭(国)亦有一个军师。”
天王曰:“他姓什么?”
天兄曰:“姓蔡。”
天王曰:“既来中国否?”
天王曰:“目下还在番郭(国)也。”(《天父天兄圣旨》)
萧朝贵在对话中,借天兄传言有意将洪秀全说成是“太阳”,他的妻子是“月亮”。所以后来洪秀全乃以“天王洪日”自喻,即天王是洪太阳;妻子名为“月宫”,正宫是正月宫、又正月宫,偏宫是副月宫、又副月宫,此外的几十个妻子都称为小月宫。月宫,即月亮。她们也都绕着洪太阳转。如此称呼,真也是中华独一、前无古人了的。
传言为洪秀全安排了几位军师。他从旧例,仍将最早在紫荆山传播道理的冯云山放在第一位,是三星级军师;杨秀清名列于后;萧朝贵更后,且是二星级军师。此后萧朝贵又多次借天兄传言,继续强化洪秀全最高领袖的定位它是不允怀疑和动摇的;联系到洪秀全认定萧妻杨宣娇为妹,则很可视为,这是洪秀全的反弹,联合平在山会众的另一领袖萧朝贵,与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抗衡,由此淡化杨秀清至高无上的传言绝对地位。
洪秀全对萧朝贵的行为是很感激的,后来就把萧朝贵首次代天兄传言的这天,命名为“哥降节”。并说:九月初九哥降节,靠哥脱罪记当初。他对萧朝贵很有由衷之情,当萧战死后,还把萧作为勇敢善战的最佳模式,要人人向他学习。爱屋及乌,萧朝贵和杨宣娇生的宝贝儿子、袭爵幼西王的萧有和,也备加宠信。太平天国晚期,湘军死困天京时,萧有和已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了,略懂人事,洪秀全就委以军国大事,还规定,凡是上奏一切内外本章,都得钤以幼西王金印,自己方可过目。因此李秀成说:“我天王是一重幼西王萧有和。”“一重”就是“第一重用”;又说,天王还曾口谕:“幼西王出令,有不遵幼西王令者合朝诛之”(《李秀成供词》)。
同患难易。此时此刻,洪秀全和杨、萧是步调一致的同路人,可以并肩为兄弟、战友,但聪明的洪秀全理应清楚,“皇上帝”是他创造、发现的,这些烧炭工能懂什么,他们说的天话,其实是鬼话。但为了既得利益,以求得拜上帝会成员认同,即使如冯云山那样有点创造思维因子的知识分子,也是要装得诚惶诚恐、深信不疑,而不愿点穿的。洪秀全当也作如是观。
1849年3月,洪秀全又赴广东。当时紫荆山等拜上帝教地区,已经开炉铸铁,磨刀霍霍,洪秀全选择在此时回乡,根据天兄附身的萧朝贵和他谈话,似乎在起义时,要争取像罗孝全这类外国传教士支持;但从后来迹象看来,洪秀全的用意是找冯云山策划起义及人事领导权事。
在花县家乡,洪秀全将他认同杨秀清为天父传言、萧朝贵为天兄传言事说与冯云山,并取得他的共识。冯云山可能这时已将完成《太平天日》;《太平天日》维妙维肖地写了洪秀全得梦上天,天父派他坐镇“小天堂”,为“天下万国真主”;他梦醒后就说:“朕是太平天子,斩邪留正。”
《太平天日》的下限只写到1847年杨秀清代天父传言前夕,文中没有杨秀清、萧朝贵名字。它主要是叙说旧事,说洪秀全当天王的君权神授,他人无以替代。取名《太平天日》,日者,就是太阳,即是为洪秀全作前传。它写的洪秀全此时虽还未走上神坛,却已是那么光芒万丈了。带着某种目的,为活着的人,又是为尊者写传,它必然多掺有水份,这也是难免的。
同年7月,洪秀全、冯云山带着《太平天日》回到紫荆山,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了。
洪秀全说天父上帝也有大小老婆,只有他和耶稣、杨秀清乃是大老婆圣母玛利亚所生
星火燎大原。1849年以紫荆山平在山为核心的拜上帝会圈,已经扩大到整个山区内外,贵县、桂平、平南、博白、武宣和广东信宜等地都分别建有拜上帝会组织,并出现一批领袖式人物。
其中贵县龙山地区是石达开和秦日纲。
石达开也是客家人,世代业农。石达开没有功名,但喜读书,据说在十二岁时就喜欢读《孙子兵法》了,长大后仗义疏财,人称为“小宋公明”。他大概是1847年冬与洪秀全相识的。石达开身材高大,黑面高颧,微髭多发。目光炯炯,颇有神采。相传洪秀全初访石达开,路过石龙圩,在粉摊用餐时,同桌有位相貌堂堂的青年人,就问:“你是哪里人?”答道:“奇石那邦村。”洪秀全高兴地说:“好极了,我正想到奇石去。”对方发问:“你赴奇石那邦村做什么?”洪秀全说:要去寻访一位叫石达开的英雄豪杰。那人听了很高兴,但不露声色,只是说:“我也要去找石达开,跟我去就是了。”两人来到那邦村石达开家,洪秀全方才知道此人就是石达开,惊喜交集,两人相见恨晚,酒逢知己,作了长时间的夜谈。当时石达开还只有十八岁,要比洪秀全年小十六岁,他们堪称是忘年交。
秦日纲也是贵县人,有说他在龙山银矿当过矿工,是矿工的首领,龙山矿工有一千多人,几乎都是拜上帝会成员。金田起义后,都跟着走了,矿区也就报废。秦日纲身材魁梧、面长有髭、攒眉巨口。他很早就参加了拜上帝会,但成为核心成员要迟些。
在桂平金田村的韦昌辉和平南山人村的胡以晃成为拜上帝会成员更要迟些。犹如积薪,他们都是后来者居上的。
韦昌辉是在1849年初参加拜上帝会的。
当时拜上帝会准备武装起义,缺乏充沛的财力,杨秀清、萧朝贵等就积极物色在地方有影响有钱财又能支持拜上帝会的财主。
最合符理想的就是韦昌辉。
韦昌辉父亲玢是当地知名度很高的暴发户,他家每年可收入稻谷六万斤,再加上高利贷、小生意和季节性榨油业和牛贩等等,每年的收入是很富裕的。可是韦家在金田是寒门,不是望族,被本地地主瞧不起,玠虽让韦昌辉读书,盼望中举,改换门庭;但韦昌辉屡次应试,连秀才也没有得到,于是出钱捐纳了个监生,但他家仍受到欺凌。相传韦昌辉捐得监生,挂“成均进士”匾,与他家有仇的谢姓地主乘夜将匾上“成均”二字削去,翌日还当着众人面指责僭妄,并把匾打掉;韦家妇女外出挑水,故意叫她们是“进士夫人”,借以取笑。韦家受辱于家乡,丢尽了面子,于是举族参加拜上帝会。
胡以晃是武秀才,家是大地主。他曾到省城桂林应试武举考试,武艺高超,但在最后一场比试弓箭时,用力过猛,竟将硬弓拉断,手臂扭伤,而名落孙山。他落选后,常受仇家卓某奚落嘲笑。卓某是与官府有往来的土豪。一天,胡以晃骑马路过卓家,被拉下马来,推进牛圈,枷住脖子,给他剃了一个阴阳头。胡以晃深受侮辱,就全家参加了拜上帝会。
韦昌辉和胡以晃等参加拜上帝会后,就慷慨地拿出所有的家财,提供给拜上帝会购置军备物质,他们还分别在自己村子里打造各式兵器,如传统的刀枪等冷兵器。当时韦昌辉大宅就开了十二座铁炉炼铁,日则打耕具,夜间铸造兵器,并把铸好的刀枪等,沉于村子后的犀牛潭里,在起义时才托说是上帝所赐打捞上来。
韦昌辉和胡以晃很快就成为拜上帝会重要成员,韦昌辉甚至被萧朝贵借天兄传言说成是天父的又一个儿子。
一个所谓天父上帝在人间的“小家庭”出现了。原来按洪秀全最早设计,天父只有两子,大哥耶稣,他是天弟,尔后始将杨宣娇纳入为“天妹”。这时,就按凡间年断论辈定位,洪秀全仍是天父第二子,以下是第三子冯云山,第四子杨秀清,第五子韦昌辉,第六女杨宣娇,第七子石达开;萧朝贵称“帝婿”。
后来在冯云山、萧朝贵死后,杨秀清举足轻重、威望直上,洪秀全又编造了天父在天堂也有大小老婆,只有耶稣和他以及杨秀清,乃是大老婆,即圣母玛利亚所生育,其余诸子女都是小老婆所生的。
太平天国诞生前的领导核心集团终于出现了。
这个集团的组成者虽都是广西山区走出来的失意读书人、文盲和半文盲,但他们充满朝气,将以战斗的精神,去开辟新天新地新世界,创建人间的“小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