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善于藏拙万事顺

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无垢性品》

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做人难,做一个善于藏拙的人更难,难于从躁动的情绪和欲望中稳定心态;藏拙是一种修为,是一种对人生的理解,必须把自己调整到以一个合理的心态去踏踏实实做人。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值得人们好好品味的内容。

首先,在行为上要藏拙,“才大不可气粗,居高不可自傲”。做人不能太精明,例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乐极生悲。

其次,在心态上要藏拙,不要锋芒毕露,不要恃才傲物,要知道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

第三,在姿态上要藏拙,“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毛羽不丰时,要懂得让步;时机未成熟时,要挺住。所谓“高处不胜寒”,藏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第四,在言辞上要藏拙,说话时莫逞一时口舌之快,不可伤害他人自尊,不要揭人伤疤,得意而不忘形,要知道祸从口出,没必要自惹麻烦。

藏拙,不是指低声下气,奴颜婢膝,而是指要始终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分子,使自身融入到大众中去,融入到社会中去,不追名逐利,不自命不凡,为人处事不张扬。

没有人不期望自己有更多的朋友,没有人不期望自己得到更多尊重,没有人不期望自己成就更多事业,没有人不期望自己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与人相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要你稍微有点处理不当,就很有可能招来不少麻烦。轻者,工作不愉快;重者,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艺术中,藏拙相当重要,特别是在与小人的相处中,更加重要。

学会藏拙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浪费在无谓的人际斗争中,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也要学会保留,学会隐藏,学会克制,这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能量的内敛。不招人嫌、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嫉妒、无声无息地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不要抱怨自己的功绩成了别人的功德,不要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不要自视清高,不要招摇过市,那是一种肤浅的行为。我们要相信:我们还有很多不懂的,不懂的比懂的多;我们同样要相信:世界上厉害的人比不如我们的人多。

作为年轻人,有冲劲,敢闯敢拼确实不错,但是什么事情都要有度,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论,凡事都是过犹不及,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冷静,做人要藏拙。藏拙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不要想着自己什么时候都是焦点,都是明星,有时候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韬光养晦的人更合适。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富兰克林年轻时,去一位老前辈的家中做客,昂首挺胸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进门,“嘭”地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记住了,也成功了。

藏拙,是一种品格,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姿态,一种风度,更是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容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坚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而藏拙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藏拙,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藏拙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哲学。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或多或少受到过这一哲学思想的启示。 1Okg1+gvlnM+1CYlRAimE9XmMYEyvxBphVLr1eBnRhjNm7rozCQFBlmJZNoWli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