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用艺术之美点缀心灵

艺术对于欣赏者的要求

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可以欣赏艺术美的能力。因为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欣赏者而言就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欣赏能力。而欣赏能力的高低直接与个人的生存境界相接合。对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个人修养、文化素养、生活积累以及艺术的发现目光和感受力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只有生存境界相对较高的个体才能够真正领悟到艺术带来的身心愉悦和满足。而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这些要求就会更高。

比如:有些艺术工作者凭借艺术天赋的优势,或因偶然的机遇获得了技巧上的成功,但是由于缺乏文化底蕴却显得潜力难以发挥出来,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正如中国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教授以钢琴教育为例所指出的:“钢琴表演艺术所体现出的,应该是高层次的文化修养。作为钢琴家,不但要有演奏钢琴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很难想象,假若你对欧洲文化、历史一无所知,却能演奏好贝多芬、莫扎特。事实上,有的艺术系学生到了一定程度就再没有发展的余地。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基础技能不过关了,而是文化空白了,头脑空了。”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也曾深刻地指出:“技巧是一种才能,但它绝不是没有一切方面的广博知识也行的。必须去体验生活、去寻找真理,必须先有过很多锻炼、有过许多爱、受过许多苦,而同时又要不断地执拗地工作。在抽刀向敌之前,必须彻底学好剑术。一个艺术家,如果他仅仅是艺术家,不是软弱无力的庸才,便是趋于极端的狂士。”艺术作品的品位综合体现在作品的艺术境界上。艺术像金字塔,基座越宽厚,塔尖拔得越高。文化素养直接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水准,制约着由深厚文化素养所构成的精神内涵而形成的成熟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艺术才华充分发挥的后劲需要文化素养的支撑。

我们并不一定要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但一定要具备欣赏艺术的眼光和基础,积累自身的文化素养,填补生存境界中的空白。慢慢培养自己的艺术感受力。一个不具备高素养的人,无法感受到艺术之巅上那些艺术珍品的魅力。就像一个能欣赏民歌的农民却无法理解欧洲古典交响乐的精妙一样。这高雅的欣赏境界不仅与生存的物质状态有关,还与个人素养和文化修养有关,是一种高质量生存境界的典型体现。

受艺术创作和艺术思维能力的超常性所限,要求欣赏者的发现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也相对提高。因为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以社会生活为基础通过敏锐的感受力对艺术作品的原型进行了抽象化的反映。所以,能够具备欣赏能力的人才能从中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力和思想与作品的共鸣之处,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

艺术家应当具有强烈的超常的艺术感受力。这种强烈而又深刻的感受力是在观察和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具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深刻而神速、超常的体验活动,其中包含着学术界所常提到的艺术直觉或直觉能力。那么欣赏者也必须具备这样的艺术敏感性,才能真正理解艺术作品的内蕴和思想。

所谓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直接面对观察的事物和对其认识不经过惯常的逻辑思考的认识的瞬间性。它标志着艺术家艺术素养的超常水平。这种思维活动现象从表面看显得很神秘,实际上它往往是以雄厚的艺术实践经验和已经长期积存起来的艺术心理定势为前提的。在这个原有的丰厚的经验和心理定势的作用下,一遇到某个客观事物,便会立即产生对它的认识和强烈的感动,感到这里面有一种值得重视的特别的东西,并立即将其摄取到艺术思维中来。因此,具有强烈艺术直觉的感受能力,直接表现出艺术家的艺术素质的高低、深浅。所以,罗丹认为:“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就是艺术家必须具有的独特的观察能力与强烈的直觉感受能力。

所以,要欣赏艺术作品的美,必须培养自己的艺术感受力,按照艺术要求的高度要求自己。

以格调与品位辨高低

格调是艺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属性,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格调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它们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立意方面。清代张庚曾言:“盖画品高下,不在乎迹,在乎意。”对生活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作格调的高低。一般来讲,进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审美观以及创作上的社会责任感是创作高格调的艺术作品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中国历史上一直十分强调作者的思想品质对创作的直接影响,有“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之说。画品与人品、美与善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上是统一的。

艺术作品既有格调高低、雅俗之分,也有不同品位之别。这两个概念的第一个差异在于,格调是一个从作品价值的两极(如高低、雅俗)把握作品不同属性的范畴,品位则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在中国绘画理论中,把绘画作品分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或是上中下三品等,就是为了从批评的角度确立作品不同品位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特征,建立起相应的等级次序。格调与品位的第二个区别是,格调虽然与艺术表达方式相关联,但更多地涉及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品位虽然也涉及到作品的内容,但与作品的审美趣味、艺术追求和表达方式有更多的关系。艺术作品中不同品位的形成是艺术家从不同的艺术观念出发把握生活的结果。比如说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就认为逸品是那种“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的作品,而妙品则“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这也就是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与精雕细琢、严谨精细的作品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差别反映了艺术家对待世界的不同态度,对艺术的不同追求,对审美趣味的特定偏爱和喜好,由此也就形成了不同品位的艺术作品。

这里需要做些说明的是,所谓“品位”,原是矿物学上的术语,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率,含量的百分率愈高,品位愈高。近十年以来,电视、报纸、刊物等传媒频繁出现这个词,从而将其引入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领域。我们认为,评判一件艺术作品的“品位”高低,主要是看该作品中有益于提高人们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

无论格调和品位都有雅、俗、高、低之分。

那些只是迎合市俗的一般嗜好,或是以奇巧炫人耳目,仅仅满足于某种官能刺激,这样的作品就会被贬斥为庸俗浅薄;如果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形式风格上不但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并且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人的感情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这样的作品就会被社会誉为格调高雅纯正。高格调的艺术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也就是说,它能触及生活的本质,展示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给世界和人生以新的解释,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

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艺术格调统一起来,才会产生优秀的作品。形式再新颖,风格再独特,如果情调不健康,也会直接削弱作品的艺术价值。那么,相对于艺术欣赏者来说,个人的格调和品位越高,就越难以接受那些低俗浅薄的作品。因此,从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高低,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人生存境界的高低。

高境界与艺术兴趣

孔子曾把“乐”列为“六艺”之一,他认为“乐”可以陶冶人的心性,并把“乐”看作兴邦治国的重要措施。同时他还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则发展了孔子的乐教理论,对音乐教育做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荀子说:“乐者,治人之盛也。”它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充分肯定了艺术的重大作用。

艺术之美能激发人极大的生活兴趣,拓展和丰富他们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艺术的具体、鲜明、可感的形象性,能让人在审美中体会领悟社会、文化的深刻意义;艺术强烈而真挚的生活情感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审美享受;而艺术典型的、带有理想的美,有助于激发人的美好愿望和人生志向。所以,一个人对于艺术兴趣的高低体现了一个人生存境界的高低。

我们从儿童画可以看出一些儿童的心态:孩子在给老师画像时,凡是严厉的老师多被画成深颜色,而且有棱角。孩子画自己的家庭时,画面上往往孩子站在中间与父母手拉手,这一般都体现了和睦的家庭气氛,但有的画面上也会出现孩子单独站在一个角落的情景,这可能是和家长相处的时间比较少或离异家庭的孩子所做。所以,艺术是人心灵的窗口,心境的镜子。

艺术对我们的影响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因此,艺术之美对我们人格的培养,对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思维和创造性的培养,对促进左、右脑平衡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爱好艺术,他们在拥有一个科学世界的同时,也拥有一个艺术世界。

爱因斯坦的钢琴弹得非常好;达·芬奇是画家、哲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数学家苏步青是一位精于诗词书法的诗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在古青铜器、古瓷器及绘画等方面造诣很深;地质学家李四光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科学家钱学森的艺术修养很高,对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绘画、雕刻、园林等都有独特的见解……

艺术更是一种审美的需求。我们需要激情、需要梦想,需要有对未来的憧憬,艺术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带我们走进丰富的想象世界,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活跃。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中,我们的心灵会变得博大而崇高。因此,艺术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的修养,为我们创造一个和谐、安详的高质量、高标准的生存境界。

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艺术修养。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活动,如郊外野游、公园散步、游览名胜古迹、欣赏园林艺术,或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或抚琴舞墨、或体育文艺活动等。

比如,作家马烽曾撰文提到他和沙汀为了看芭蕾演出饿肚子的情形。50年代初,他们到民主德国访问,回来经过莫斯科时,打算看一场舞蹈大师乌兰诺娃表演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一打听一张票至少要30卢布,他们没有这笔钱。沙汀说:“就是饿肚子也得买张票看看,千载难逢呀!”于是他们不去餐厅吃饭,每天买些面包在房间里啃,渴了就喝点凉水。两个人整整三天没出门,只在红场散散步,终于用饿肚子的方式省下钱欣赏了那场难忘的演出。沙汀说:“看了红场和《天鹅湖》,莫斯科没白来。”

在沙老眼里,艺术更有价值,比吃饱更重要,这就是他的生活品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带给人的乐趣。

我国的传统艺术有着气、韵、神、灵的艺术之美,艺术品内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例如中国的水墨画,或挥洒自如,或稍点笔墨,或景或人,画面的空间可以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画外有画、画外有音的动感效果也很明显,加之画家的情感、思绪都融会其中,真正体现了极有韵味的“笔墨在景象之外,气韵又在笔墨之外”。

再如,中国书法也是赏心悦目的,从书法的笔迹墨端,我们可以体会到某种精神或某种个性情操和情感。

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为我们培养艺术兴趣,创设高标准的生存境界提供了足够的优势。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艺术兴趣。在生活中历练心性,让自己活得优雅、从容一点。 OIKZTIY90i4KCvja9QZMjMjgYNAFaTFfyU52hoikJPgKUmBDmbkb1X4fEfXXeF4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