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日常交际礼仪中突显高雅之风

握手的礼仪

在我国,握手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社交礼仪。但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如果掌握不好尺度,也极容易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有损于个人形象。

握手的动作简单而便捷,其中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信息——友好、客气、欢迎、礼貌、祝贺、感激、慰问、理解、信任、支持、谅解、鼓励、保重等。老朋友相互一握手,欣喜之情便会涌上心头。好伙伴分别一握手,则是珍重再会之意。

行握手礼的正确姿态动作是:

面向受礼者而立,两脚靠拢,头部微低,上体前倾约15°,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呈65°角,四指并拢,掌心微凹,自然舒缓地伸向受礼者,把住对方伸出的右手,在其手掌的较高部位轻度而结实地一握。

握手是需要双方都演示的一种礼节。双方既是施礼者,同时也是受礼者。因此,握手时的情感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基本上在同一时空中完成。

除非是年老体弱或者残疾人,总是要站着而不能坐着握手。如果你欢迎对方,应该先伸出手来。如果对方是年长者或身份高的人,应该先向他致问候,待对方伸出手来再握,即使是左撇子,也要用右手握手。不能嘴上叼着香烟或咀嚼着食物同别人握手。

握手时的力度既不能有气无力,也不能太过用力。可以用五个指头握着对方的手掌轻轻地握一两下,不要握得次数过多、握得时间过长。在握手时,宜把身体稍稍往前倾。如果对方是首次结识的一位比较年长或较有身份的人,向他微微鞠躬更好。千万记住,握手时一定要望着对方的眼睛,而不可一边握手一边向别处张望,那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行握手礼时,双方相距太近或太远都会影响动作的规范和雅观,尤其不能将对方的手拉向自己的身体。

行握手礼时,若在场人数较多要相互谦让,待一礼毕再施礼。争先恐后、同时交叉重叠握手,既不雅观又极为失礼。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好友久别重逢、双方相互间颇有好感或关系笃深、十分亲近的长幼见面等等,通常同时伸出双手行握手礼,以强化情感信息的传递效果。

双手行握手礼时,双手置于双方的手及手臂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情感信息也会不同。一般好友重逢时,彼此双手交叠握在一起,喜悦之情便汇合一处;上级对下级、长者对晚辈行礼时,上级、长者通常以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左手分别置于对方右手向上延伸各部位,即小臂、肘关节、大臂、右肩处;有时,下级、晚辈也主动与上级、长者行双手握手礼,以表达尊敬、爱戴、仰慕、感激之情。此时施礼者伸出双手一左一右与对方右手交叠,切不可依照上级、长辈施礼的动作,将左手置于对方手臂各部位或肩头,这样会显得不知高低、不分长幼,给人以自高自大、目无尊长、缺乏教养之感,会招致对方的反感,甚至厌恶。

握手总是应该得到响应的。如果是残疾人,可以伸出另外一只手或者婉谢。你若有明显的情况显示不能握手,可以解释,也可以不做解释。除非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已经伸出手来,你却毫无反应便会使对方感到难堪,那你可以说一句:“很抱歉,我不能握手,因为我患有关节炎。”另外,天气非常寒冷,而你又患了感冒或其他疾病,或者你的手脏,也可以谢绝握手。

在许多时候,针对握手对象身份的特殊性而言,握手的要求也具有其特殊性,比如:

与贵宾或与老人握手时除了要遵守上述普遍要求之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当贵宾或老人伸出手来时,你应快步趋前,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身体微微前倾,以表示尊敬。还可根据场合,边握手边问候,说些表示热烈欢迎和热情致意的话。在握手时千万不要昂首挺胸,也不要胆小畏缩。在社交场合遇到身份高的熟悉的老人,不要贸然上前打断对方的谈话或应酬活动,应在对方谈话或应酬告一段落后,再上前问候,握手致意。如果在不止一人的场合中,应遵守先贵宾、老人的一般习惯次序。

与上级或下级握手同样要遵守普遍要求,但还应注意:上下级见面,一般应由上级先伸手,下级方可与之相握。如果上级不止一人,握手顺序应由职位高的到职位低的,如职位相当则可按一般的习惯顺序,也可由一人介绍,你一一与之握手。上级与下级握手时,应热情诚恳,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冷漠无情、架子十足,或者在与下级握手后又即用手帕擦手,都是不得体或无礼的。

与女士握手比与男士握手有更多的讲究。按一般的规矩,在一般的场合,女士总是习惯于点头或者微笑,是否要握手,完全看她们个人的习惯和高兴的程度而定。如果女方愿意的话,应由她先伸出手来,男士只要轻轻一握即可。如果女方不愿意握手,她可以微微欠身鞠躬,或用点头、说客气话来代替握手。男士先伸手去和女士握手是不适宜的,否则会使对方感到尴尬。不过,若是男士已伸出手来,女士也理应有所反应,不论怎么说,漠视一个自然而友好的举动是很不礼貌的。在握手前,男士必须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而女士则可戴着手套。

介绍的礼仪

介绍是社交场合中相互了解的基本方式。通过介绍,可以缩短交往双方之间的距离,帮助彼此不熟悉的人员之间更多地沟通和更深入地了解。

在社交场合,根据不同的介绍环境和介绍条件来划分,可以将介绍分为不同的方式。

按照社交场合的正式与否来划分,可以分为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正式介绍应严格遵守介绍程序,比如,中央首长接待外宾,首先按照职务高低先向客人一一介绍陪同人员的姓名与职务,然后是来访者向东道主一一介绍随同来访人员的职务与姓名,这种外交场合的介绍非常严格,不能有一丝疏漏。又比如举行某一会议,会议举办者应按职位高低向与会者一一介绍参加会议的领导,不能有遗漏或者姓名与职务的张冠李戴。

非正式介绍比较随意。按照介绍者的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自我介绍、他人介绍和为他人做介绍。自我介绍和他人介绍,介绍者的我和被介绍者的我都处于当事人的位置。为他人做介绍,则介绍者处于当事人之外的位置。

进行正式介绍时,集体介绍一般可采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一人介绍给大家。这种方法适用于在重大的活动中对于身份高者、年长者和特邀嘉宾的介绍。比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把身边特邀嘉宾主持介绍给直播现场的朋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这位是著名演员×××,我们有幸请他(她)为我们主持节目。”介绍后,可让所有的来宾自己去结识这位被介绍者。另一种是将大家介绍给一人,这种方法适用于在非正式的社交活动中,使那些想结识更多的、自己所尊敬的人物的年轻者或身份低者满足自己交往的需求,由他人将那些身份高者、年长者介绍给自己。这种介绍也适用于正式的社交场合,某主要领导人对其特殊下属(如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者等)的接见,还适用于两个处于平等地位的交往集体的相互介绍。

商业性介绍的目的则在于通过介绍使双方相识、了解、信任之后,进而建立某种贸易性的往来关系。这种介绍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对社交性介绍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介绍中,不分男女老少,只凭社会地位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遵从社会地位高者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的原则,在任何场合,都是将社会地位低者介绍给社会地位高者。这是商业性介绍的显著特点,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介绍惯例。如介绍时可说:“张总经理,这是我的秘书方小姐,请多关照。”然后才说:“方小姐,这是××公司的张总经理。”

与一般社交性介绍不同的是,商业交往活动万不可遵循一般的介绍礼仪,当男士被介绍给比他地位低的女士时,无须起立。只有当两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同时,才遵循先介绍女士这一习惯,对这一点有必要做一定的了解。

非正式介绍时,自我介绍是交际场合中常用的一种介绍方式。在许多人交谈或聚会的场合,如果你要和一个不相识的人谈话,首先应该做自我介绍,表明自己的身份。自我介绍时,介绍者就是当事人。其基本程序是: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等,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也可先请问对方的姓名,待对方注意自己时,再简洁地介绍自己,若能找出与对方的有关相似处,则容易彼此沟通。

如果见面双方,一方是主人,一方是宾客,则作为主人一方通常应主动打招呼,以示不但知道客人来访,而且表示高兴与之会见。

在向别人做自我介绍时,表情态度要自然大方,充满自信,从而增加交往的信任感,否则,会造成沟通的障碍。目前,在西方大多数国家,自我介绍的风气已经不同程度地形成,它能打破无人介绍的僵局,显露出热情和坦率。

关于他人进行自我介绍的几个问题:

对方做自我介绍时应避免插话相问、缺乏礼貌;

不要涉及对方的敏感问题,如年龄、收入等等;

他人做自我介绍时要仔细聆听,记住对方的姓名、职业等。当他人自我介绍后,你也做相应的自我介绍,这才是礼貌的。

他人介绍,是指在社交场合由他人将你介绍给别人。由他人做介绍,自己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因此,应该站在另一位被介绍人的对面,待介绍完毕,应主动与对方握手,说声“见到您真高兴”、“认识你很幸运”等。也可递上自己的名片,并请对方多指教、多关照等。如对方愿意交谈,你应表示高兴交谈,对方让你稍等并表示歉意,你应说“没关系”,并耐心等待。

为他人做介绍时,介绍者处于当事人之外。因此,介绍之前必须了解被介绍双方各自的身份、地位,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等,如果被介绍双方虽未谋面,但已耳闻对方秉性,只要有一方对对方无甚好感,介绍就会令人尴尬。在介绍时,应坚持受到特别尊重的一方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的原则,即介绍的先后顺序应当是:先向身份高者介绍身份低者;先向年长者介绍年轻者;先向主人介绍来宾;先向女士介绍男士;先向先在场者介绍后到者。在口头表达时,先称呼身份高者、年长者、主人、女士和先在场者,再将对方介绍出来,尔后介绍先称呼的一方。

在介绍时,手势动作应文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的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切忌伸出手指指来指去,尤其对年长者、身份高者更要注意。必要时,可以说明被介绍的一方与自己的关系,为双方找一些共同的谈话材料,如双方的共同爱好、共同经历或相互感兴趣的其他事物与话题,以便双方相互了解和信任。

跳舞的礼仪

跳舞本身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形式。在社交场合,人们把舞会作为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极佳方式加以运用,既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又不失为展现各人高雅之风的机会,受高层人士的欢迎。当然,就如其他的事情要注意礼仪一样,跳舞时也有跳舞的礼仪需要我们注意。

邀请他人共舞理当彬彬有礼,被邀请者也该落落大方,这是舞蹈者良好礼仪修养与文化素质的体现。当然,在舞会上也常常出现一种情形,即被邀请者推拒他人的共舞邀请。但不论何种理由,推拒更应当注重礼仪。

一般而言,被邀请的女士最好不要随便推拒他人的邀请,如果确要推拒,则应十分有礼貌地微笑着向对方陈述推拒的理由:

“很抱歉,我有点不舒服,想休息片刻。”

“对不起,我不大会跳快步舞,请原谅。”

如果已经答应了他人的邀请,则应对再邀请者说明:“很抱歉,已经有位先生邀请了我,等下一曲,好吗?”

当下支舞曲开始后,那位邀请者再次相邀时,在确无特殊情况下,应欣然起身与其共舞,不可再次推拒,否则有出尔反尔、故意戏弄他人之嫌。

已经推拒了他人之邀,如一支舞曲未了,就不应再接受其他男士的邀请了,否则,便会被看作是对前一位邀请者的轻视和无礼。

面对两位男士的真诚邀请,最为得体的办法是以婉转的理由将两位均予谢绝。

如果男女人数相等,结伴参加舞会,相互调换舞伴会自然而和谐,并会因彼此熟识而感到融洽欢悦。此间若有其他男士邀请其中的某位女士,不可一概推拒,更不能以“你找别人吧”、“我不跟你跳,我有伴了”之类的非礼之语相向。这种生硬无礼的语言既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使人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又会因缺乏礼貌和修养而损害自己的形象。

如果是你邀请男士去的舞厅,那么,只有在他应邀同别的女士跳舞时,你才可以邀请别的男士一起跳舞。受男伴邀请参加舞会的女士可以跟别的不相识的男士跳舞,但一定要在答应之前求得男伴的许可,至于在自己单位的娱乐厅或社团俱乐部里,这方面的规矩就简单多了。

对产生的误会,一定要有礼貌地对待。如你在邀请一位男士跳舞,而旁边的一位男士误认为是在请他,于是从座位上起身。这时,你不要这样说:“我不是请你,而是请你身旁的那位。”而应当将错就错,同这位男士跳上一轮。

跳舞时一声不吭,完全沉醉在音乐之中,不能算是严重失礼,但舞伴之间若能交谈几句,则是礼貌的优良风度的表现。谈话,一般应由男的开头,而不是女的。女的可以对对方舞技说几句称赞的话,不能冷若冰霜。让人一眼看出你想和别的舞伴跳舞,但仅仅为了礼貌在应酬,这也是失礼的表现。

在饭店或舞场里邀请男士跳舞,不必做自我介绍。如果跳了好几轮,可以在跳过第三轮或第四轮后做一下自我介绍。如果你被男舞伴请到他的座位前,那么你应当跟他所有的同伴相互认识一下。

人们在不同场合会受不同因素的客观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及心理感受的外化形态,风度便是这种外化形态。舞会上的风度,主要由人们跳舞时的姿态与表情构成,最佳风度应当是:姿态优美端庄,表情明朗温和。

无论是公关性质的舞会,或者是其他社交性质的舞会,令人赏心悦目,并加以赞许的最佳舞者风度具体表现为:

舞姿端正规范、大方活泼。舞蹈时整个身体要保持平、正、直、稳,无论进退或是左右移动,都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因为如果重心不稳就会导致身体摇晃、肩膀高低不一、舞步不和谐,甚至踩了舞伴的脚,这样的舞姿不仅会影响自身形象,同时还会给舞伴带来不快的感觉和身体上的痛楚。

起舞的正确姿态应是抬头挺胸,双目平视前方,收腹,使身体重心向下垂直呈平正挺拔状。男女双方相向而立,相距20公分左右,男士向左上方伸出左手,女士向右上方伸出右手,使手臂以弧形向上与肩部呈水平线,男士掌心向上,拇指平展,将女士掌心向下的右手平平托住,而不是随便握住或捏紧。男士用右手扶着女士的腰部时,正确的手势是手掌心向下,用右手拇指背面将女士后侧腰轻轻挽住,而不是用右手整个手掌心紧贴女方后腰部。女士左手手指部分只需轻轻落在男士的右肩头即可,而不应贴在男士的后肩或是勾住对方的脖颈。

跳舞时双方的身体应保持合适的距离,距离的大小通常由舞步和跳舞双方的关系决定。

无论是哪种舞步,都有一个美的标准,那就是要求舞蹈者舞步协调、举止优雅,举手投足都要配合节奏,这样才能显现出舞蹈者的风度与神采,显现一个人的生存境界的儒雅、闲适。

拜访的礼仪

高标的生存境界,表现在任何生活小事中都应是从容、优雅的。所以,即使是一次普通的拜访都可以从各个细节中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古人云:“出门如见大宾”,即指在拜访他人时应注意自己的着装、举止、言谈等,要显得庄重得体,不失身份。因此,拜访他人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则,不可造次。

为使拜访能够顺利实现,拜访最好能事先做好准备,注意拜访时间的选择、拜访前的预约以及其他一些拜访准备工作等。

正式的拜访,时间最好能事先征得拜访对象的意见后再确定。因为,他可能是领导人,工作特别繁忙;或者是社会知名人士,需要参加众多的社会活动等,所以,做到事先预约。以免扰乱被访者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既可避免成为不速之客,也可防止扑空。如果事先已约好,就应遵守时间,准时到达。如确有意外情况发生而不能赴约或需要改期或改时间,要事先通知对方,并表示歉意。失约或迟到过多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非正式的拜访,时间最好能选择在节假日的下午或平时的晚饭以后,尽量避免在对方吃饭的时间前往,避免午休时间、临下班的时间前往。现在人们都有看电视“新闻联播”节目的习惯,因此,平时的拜访时间选择在晚七点半以后较为合适,但也不能太晚,更不要在对方临睡的时候去拜访,以免影响对方的休息,引起对方的反感与不满。

一般来说,拜访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如需要商量什么事情,拟请对方做哪些工作等,怎样交谈更为妥当,事先都要认真地设想和安排一下,尤其是拜访身份高者或年长者更要注意谈话的方式。如果有必要,也可将你登门拜访的目的委婉地告诉被访者,使得对方有一定的准备。如看望老人、病人或走亲访友、拜见上司需要哪些礼品,也要事先准备妥当,避免做无准备之事。

因为拜访者的表情、态度、谈吐和行为的优劣直接影响拜访目的的实现,因此,文明礼貌的语言和优雅得体的举止是对拜访者细节性的要求。

比如说到朋友家或拜访对象的办公室,都应事先敲门或按门铃,等到有人应声允许进入或出来迎接时方可进去,不可擅自闯入;即使门原来就敞开着,也要以其他方式告知主人有客来访。否则,会被视为缺少教养。

有时拜访者需要带一些物品或礼品,或随身带有外衣和雨具等,这些都应该搁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如无指定的地方,可在征求主人的意见后,按主人的意见放置,不可乱扔、乱放。礼品一般应该放置在较为隐蔽处。

做客时应彬彬有礼。对主人房里所有的人,无论熟悉与否,都应一一打招呼。如拜访对象是位年长或身份高者,应待主人坐下或招呼坐下以后方可坐下;对主人委派的人送上的茶水,应从座位上欠身、双手接过,并表示感谢;主人端上果食,应等到其他客人或年长者动手之后,再取之;吸烟者,应尽量克制,必须抽时,应先征得主人的同意。进门后,应按主人的指引进入某一个房间,而不应该径直走进主人的卧室;如果主人家里铺有地毯等地面装饰物,则应征求主人意见,是否换鞋后再进入。

交谈时要随机应变,视情况而定,如对方谈兴正浓,交谈时间可适当长些,反之可短些;如对方发表自己的观点,应适当插话或附和;如自己谈得太多,应注意留给对方插话或发表意见与建议的时间和机会。专程到住宅拜访与顺访和闲聊不同,一般有较强的目的性。如果请主人帮忙,应开门见山,把事情讲清楚,不要含混不清,令主人无从做起。如果主人帮忙有困难,就不能强人所难,硬逼着他人去办。

在与主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主人心不在焉,或长吁短叹,说明他心情烦躁,或有急事想办又不好意思下逐客令。这时,拜访者应适时、礼貌地提出告辞。如果主人处另有新的朋友来访,一定是有事而来,这时,即使主人谈兴正浓,也应在同新来者简单地打过招呼之后,尽快地告辞,以免妨碍他人。

但是不管拜访的目的成功与否,都应该十分注意告辞的方式。告辞之前要稳,不要显得急不可待。辞行时,应向主人及其家属和在场的客人一一握手或点头致意,主人及其他人相送应谢回。此外,如果拜访某位朋友未见到,可将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留下,以免主人回来后因不知来访者是谁而感觉不安。

以上所介绍的都是一些小细节。但一个人是否优雅得体都是从细节中表现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这些问题,培养自己高雅、从容的一面。

接待的礼仪

拜访要讲究礼仪,接待也要讲究礼仪。一个具备良好素质、风度的人,接待访客时也会显得谦逊有礼、平易近人,给人舒适安闲之感。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待客的方式、方法。以周到的接待礼仪去招待来访者,这也是高标准生存境界的一种体现形式。

假如你事先知道有客来访,就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如个人要仪容整洁大方、居室要收拾干净,招待客人的必备物品如茶叶、茶杯、开水、烟缸、毛巾等都要一一备齐并洗净。如果是在办公室或接待室接待客人,也要小做准备。

对来访客人,无论职位高低、是否熟悉,都应一视同仁,热情相迎,亲切招呼。如接待现场有家人、亲朋好友或同事,也应一一给予介绍,以表现出友好的气氛。如果客人突然造访,也要尽快整理一下房间、办公室或书桌,并对客人表示歉意。

客人到达,如果是长者、上级或平辈,应请其坐上座,主人坐在一旁陪同;如果是晚辈或下属,则请随便坐,但都应委派家人或下属送茶。茶水要浓度适中、量度适宜,一般要求在六七成杯较适宜,所谓“满酒浅茶”。端茶时,应用双手,一手握杯柄,一手托底。不可用手指捏住杯口,这样既不卫生,也显得不礼貌。交谈中间,应不时地为客人续茶。如果备有糖果,主人可亲自为客人削剥果皮纸壳,但一定要注意卫生。用点心和糖果时,主人既不可低头自吃,也不可只让客人吃而自己不吃,使得客人不好意思,这样都是失礼的。如果客人到达时正好是吃饭时间,应该请客人用餐或留餐。如果客人远道而来,则尽力安排住宿。

因为环境对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影响甚大,因此,与客人交谈时,应该注意调节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净度。夏天能选择一个有电扇或空调的环境接待客人比较合适;冬天客人的帽子、大衣脱下后应由主人接过,并挂在衣帽架上。如果来访者和家中其他人或同室的其他同事不熟,应提醒其他人最好不要在旁聆听,更不要随便插话。如无处可避,而应各做各的事,如看电视、听音乐,但一定要把音量放小,保持安静的环境。

在接待客人时,不但要讲究礼仪,还要注意不要触犯禁忌,不该发生的事,最好不让它发生。比如:

有客来访,主人蓬头垢面或室内不整;客人进门,仍“我行我素”;不把客人介绍给家里人或在场者;与客人交谈时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把客人携带的礼品当场打开、乱翻乱弄。凡此种种,都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在接待客人中应绝对避免发生。

尽管有些来访者并不受主人欢迎,但来者都是客,主人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而下逐客令,而应该采取一些合乎礼貌的做法。比如:要热情不失礼节;主人应该站在客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耐心听取对方的谈话内容,认真地分析其间的合理性;对于自己能办到的事情,应尽力而为;热情主动,要婉转不失身份;对于办不到和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应委婉拒绝,说明原因,以求客人的谅解,等等。

客人准备告辞时,适当地表示一下挽留也是不可缺失的礼仪,但不可过份。客人执意要走,一定要等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送客应送到住房门口或楼梯口,握手后,嘱咐客人慢走。对年长的客人或长辈、老上级等,住高楼房应送至楼下,住平房应送出院门,再握手道别,同时要目送客人远去。如果客人回首招呼,应举手示意或点头,直到客人不回头或见不到身影后再回来。如果是送至电梯,则要待电梯关门后再走。不要不握手道别后就走,更不要马上关上房门,并且关得很响,这样都是很失礼且没有素质的表现。

待客之道有时更不易把握。所以,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访客高兴而来,扫兴而去,以致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给人留下不良印象。

打电话的礼仪

打电话作为现代社会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广泛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虽然打电话的双方都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仍然有其应该遵循的规则和礼仪。良好的电话交流可以体现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高雅的处事风格,体现一个人生存境界的高标要求和一丝不苟的生活作风。

打电话是工作和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礼仪规则。打电话应该是有限的和得体的,应该掌握好时间,尽量在朋友的空闲时间内通话。特别是国际电话,通话的两地有时差,应尽量避免在午夜叫醒对方。给办公室里工作的朋友打电话应先询问一下对方时间是否允许,经对方许可后说话也务必注意简短。社交中的电话多是邀请通知,聚会后的致谢。事后讨论聚会虽可能是有趣的闲谈,但也要征求一下对方的意见,问清此刻闲谈是否适宜。

由于电话沟通的特殊性,电话刚接通时,对方不可能知道你的身份,你也可能不知道接听者的身份,这时就需要加以确定。

电话接通后,首先要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通话的顺利进行,更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礼貌。同时要明确对方是否是你要找的单位和个人。

对于比较熟悉或常用的电话,如果听清楚是你熟悉的声音,你可以热情地打招呼:“××,您好!”这比自报家门的效果更佳,因为除了信任感,又添加了一种亲切感。但是一定要听清楚对方的声音,如果弄错了,便会闹出不必要的误会。

利用电话作为沟通的工具,有一项基本原则务必遵守,就是无论如何要有礼貌,时刻心存“尊敬对方”的意念。电话中所使用的言辞必须特别注意,以免稍有不当,因“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而导致你的失礼。

据说麦克阿瑟将军在东京任盟国占领军统帅时,有一天一个日本内阁大臣打电话找他商量一件事。这位大臣英语说得不错,与盟总的副官交情很好,除了见到麦克阿瑟本人彬彬有礼外,对其他人也都是有说有笑的。这天他打电话到盟军总部,依照往日的习惯,麦克阿瑟的电话照例先由首席副官接听。大臣就凭了这一经验,以为对方一定是副官了,所以就说:“哈罗,早安,那太上皇在吗?”碰巧这天麦克阿瑟的办公室里没有副官,而是他亲自接听电话。

很显然,那位日本大臣的问话无疑冒犯了麦克阿瑟将军,尽管这种后果是他本人也不愿意发生的。所以在电话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口气的礼貌,说话的声调要温和、热情、愉快,不能高声大喊。有些人结束电话时,常把电话“啪”的一声扔回原处,这种做法对对方来说是极不礼貌的,就像赌气的坏孩子走出房间时愤怒地把门“砰”的甩上一样,令人极不愉快。

因为电话沟通时双方是看不见的,所以会产生极强的“视觉联想”。我们常听说类似这样的笑话:

一个诚实的保姆接听电话时,因为主人出门时吩咐过她,便实话实说:“我主人吩咐我告诉你,说他已经外出。”

对方听到保姆的回答时,一定会认为主人实际上正在家里,只是不愿意接听而已。

所以我们应该记住,电话里的一问一答和背景声音,都会引起对方敏感的联想。要利用电话进行沟通,就要注意避免引起相反的效果。

如果是商业上的沟通还应注意不要在电话中海阔天空的乱侃一气。过于冗长的乱侃是一种失礼和无素质、无修养的表现。而对付那些乱侃的人,最不失礼的挂断电话的方式应该是有理有据,不给对方难堪的方式。比如:

向对方说:“十分抱歉,还有另一位朋友约好了时间要打电话来,是否就说到这里?”还有人想出一种应付在电话中喋喋不休之士的聪明办法,即自己正在说话时把电话挂断,让对方以为电话是意外地被截断了,因为谁也不会自己打断自己的谈话。

电话沟通是一种无视觉接触的交流。交流的双方都只凭语言、音调、或者音色等声音的特质来推断彼此的情绪变化。因此,除了上述需要注意的情况之外,还要控制好自己的音调、音色等声音条件,以免让对方产生误解。

网络社交的礼仪

在当今的信息经济时代,网络沟通已与人际沟通等一样成为社会交流的主要渠道。

网络沟通方式,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电子邮件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

①电子论坛(Listen)。在电子论坛中,聚集着一群有相同兴趣的人,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交流观点,寻求帮助。电子论坛其实就是这样一组人的地址清单。如果一个人加入了某一电子论坛,该论坛所有成员讨论的信息都会转到这个人的电子信箱中,他的观点也会通过论坛转到其他成员的电子信箱。

②电子公告牌(BBS)。电子公告牌是电子论坛的扩大化,电子公告牌能将电子论坛的用户数增加到成百上千。国际互联网上的电子公告牌允许任何人张贴自己的观点,可长可短。对某个电子公告牌内容感兴趣的其他用户也可以同时张贴上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会形成对某一问题的热烈讨论。

③交谈(E-talk)服务。网络同时提供一种交谈的服务,当你键入另一用户的网络地址后,交谈服务就可以在你和该用户之间展开。你一边打字,电脑就同时把你输入的信息传给对方,有时候,你修改错误的情况也会给传过去。同时,在你的电脑上也会同时传过来对方输入的内容,也即双方的电脑屏幕都是一半操纵在自己手里,一半留给了对方。

④闲聊室。如果希望有更多的人同时交谈,请进闲聊室。闲聊室使用的是一种IRC交替闲聊系统(Internet Relay Chat)。进入IRC后,可以申请两个自己的称号,然后就可以加入大家的闲聊中了,你会收到其他IRC用户输入的每一行文字。同时,系统也会将你的发言传达给其他所有人。

由于网络交流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网络交流覆盖了许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以及教育程度不同的用户,交流中极有可能产生误解和对立。所以一些常规礼仪仍然是应该遵循的。

在国外,如果你的话全部都用大写表示,就意味着你在喊叫。如果别人这样做了,你会礼貌地请示他停止。如果他不听,你可大度一点地想:也许他的大小写转换键需要修理了。如果那是个惯犯,你不要读任何从他那里发出的邮件。如果喊叫者是你的老板,怎么处理就看你自己了。

保证你的信件不要弄错地址,私人信件尤应如此。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的一位小姐不幸爱上了英俊的男同事。由于爱情进展得不顺利,在冲动之下,小姐决定利用公司的电子邮件系统谴责男人的薄情。小姐的信写得很长,历数了男人的种种无能之处,不但在社交场合,而且在床上都令人失望。小姐随后慌乱地敲打键盘,把邮件发给了她所在的部门的所有同事,结果对双方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在谈话中听来有趣和合理的东西变成书面语就可能会显得咄咄逼人、唐突甚至粗鲁。大多数人写电子邮件时都不像写普通信件时那么认真和注意修饰。实际上,在把邮件发到互联网上之前应该好好地检查一下。与此相关,你应当认真阅读别人所写的内容,他们真正要表达的并不一定是书面上你所理解的那种意思。如果有人传给你一则令人反感的东西,那可能是个错误,或是不成功的玩笑。

不要让你的邮件显得粗俗而又无赖。这不仅不能为他人接受,而且,由于邮件是有案可查的东西,它可能会给你带来损害。在现实中,许多人因为把不该写出来的东西写出来而惹祸上身。

每个人都可能碰到连环信事件,说什么如果将自己收到的信复写几份,分别寄给10个人,多少天后你就会收到一大笔钱。看,写写信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富翁,多么滑稽可笑!如果你照做了,就只能显出你的无知和愚蠢。

利用电子邮递能做的最令人憎恶的事就是四处传递连环信。因为所有的邮递程序都有转发命令,你只要敲几下键就把连锁信寄给他人了。别这样做,往小里说它是在浪费资源,往大里说是不合法。 /64Ys8EmWEEcyEwJ0FCMjvwZuQYspemJOj34LYlJ6yWdv0zP+aCH1n77dFeOXor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