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为人处世篇2

犹太人有句格言:“别人不能给你带来烦恼,你也不必自寻烦恼。”人生苦短,琐事无数,如果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无限的烦恼之中,心会疲惫,生活失色。“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世界上的一些烦恼是人为制造的,人心可以生愁、生恨、生出千丝万缕的烦恼,人们为了一些琐事与欲望而黯然伤神、劳筋伤骨、日渐憔悴。

所以,犹太拉比告诉人们,不要被烦恼所累,应该懂得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这也体现了犹太人的一种生活智慧。

古代有一位国王,他每天都在寻找快乐,但是他从来没有感受过快乐,他整天神情沮丧、闷闷不乐。大臣们历经千辛万苦、费尽百番周折,终于有一天为他找到了一位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樵夫。国王看着眼前这位衣衫褴褛的樵夫,非常好奇,他问:“你为何每天都很快乐?”樵夫坦然一笑:“我曾经因为没有鞋穿而烦恼沮丧,但是当我看到没有双脚的人依然开心快乐时,我便不再难过、伤心!”听完樵夫的话,国王顿悟,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快乐是生活赐予的,谁都可以拥有,但却不是俯拾皆是。要想活得快乐,就不要抱怨,不要沮丧,轻松一些,洒脱一些。快乐是可以创造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幸福的。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要想活得快乐,就要学会把琐事赶跑,把痛苦转化为上进的动力,只要去寻找,就会发现快乐的源泉。

犹太智慧借鉴:

点滴晨露可以带来黎明的希望,丝缕春风可以送来温和的抚慰。拥有快乐,平淡的人生便会充实起来。其实,人生的幸福随处可得,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捕捉幸福的心灵。其实,快乐是一种心态,是懂得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不要怨天尤人,或者总是感到不满足。

13、学会原谅别人的过失

人们常常能够原谅自己,而不愿意原谅他人,就如同一个人会忽视自己身上的重病,却会介意他人身上轻微的疾病。既然能够原谅自己,就应该学会原谅别人。

——犹太智语

一天,一位犹太妈妈带着儿子去看望一位老朋友。公共汽车上的人特别多,拥挤不堪,这位妈妈和她的儿子只能站在座位中间的过道上。到了下一个站台,一位背着两个大包的年轻人吃力地上了车,接着就往里走,并索性把大包往肩上一甩,正好打到这位犹太妈妈的身上。儿子非常担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有没有伤着你啊?”妈妈微笑着摇了摇头,可儿子并没有打算就此罢休,他怒视着那位年轻人,恨恨地对他说:“你怎么不小心点,要是把我妈妈撞伤了,我可饶不了你!”

妈妈连忙拉了拉儿子,和善地说道:“这位大哥哥又不是有意的,可不许这么对人家说话。”这时,这位年轻人赶忙向犹太妈妈表示歉意,说自己拎着这两个大包已经好久了,想扛一会儿,结果一不小心就打到了她。这时儿子沉默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犹太妈妈和平常一样准时地去学校接儿子回家,当儿子从校园里跑出来后,犹太妈妈发现儿子的手流血了,并且血还在不停地往外渗。犹太妈妈心疼地把儿子的手包扎好后,就到老师那里询问情况,可老师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她的儿子并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老师。

回到家后,妈妈问起了这件事,儿子面带微笑地对妈妈说:“不要紧的,妈妈,不用担心,我的手是一位小朋友不小心给弄伤的,知道自己犯了错,他已经很内疚了,要是我再把这事告诉老师,他不是更内疚吗?我有点不忍心。”

儿子记住了妈妈在公共汽车上原谅别人的行为,他很快便学会了原谅同学,有这样的孩子,犹太妈妈自然感到很欣慰。

有人形象地把生活担子比做两个箩筐,前面的箩筐里装着别人的过失,后面的箩筐里装着自己的过失。于是,一旦与自己相处的人有了过失,人们往往能够迅速地发现;自己有了过失,由于不轻易回头,过失就在自己的不知不觉中被忽略了,即使偶尔转过头去看一下,也是视而不见,或者很轻易地原谅了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一生之中,要面对很多事情,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所有事情做得很完美。也许正因为存在着这种情况,当自己有了过失后便会安慰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认为偶尔犯一次错误是很正常的,然后就会把自己的过失抛诸脑后,不去想犯下的过失需不需要弥补,怎样才能弥补,而是听之任之,随其自由发展。于是,当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后,自己的内心便久久不能平静,要么认为别人对自己有成见,因此对别人怀恨在心;要么为了维护心目中所谓的“尊严”,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以颠倒是非的方法让别人“知难而退”。就这样,自己就成了自己过失的保护伞和避风港。

来温太太的儿女都结婚了,当别人和她谈起她的女儿时,她会欣喜地说:“哦,她生活得很好,感谢上帝赐给她一个好丈夫。她的丈夫从来不让她干活,她可以一直躺在床上休息,女佣会将早餐小心翼翼地端到她的床边。下午,她可以去逛街,四五点钟的时候,便可以坐在家里悠闲地喝着鸡尾酒。她的打扮很时髦,让人羡慕。能嫁到这样的好人家,真是好运气。”

当别人谈起她的儿子时,她开始抱怨了:“我可怜的儿子,他的运气可不如我的女儿。他娶了一个虚荣的女孩,她简直让人无法忍受!每天,她都很晚起床,还得有人把早饭给她送到床头,她什么都不想做,逛街倒是挺擅长的,她总是把丈夫辛苦挣得的钱随意挥霍掉,她总是买那些昂贵的衣服,甚至回到家里,什么活也不干,只会喝鸡尾酒。这样的妻子,我都不知道我的儿子是怎样忍受的。”

来温太太对人不对己的评论显示出她只能包容自己女儿的放纵生活,却容不下儿媳过着与女儿同样的生活。

一个人对自己总是无比的宽容,当心中有愧时,总是能够找出种种理由,在心中暗暗地为自己讨公道。一个人若是想原谅自己,总是能够从记忆的表面或深处找到许多为自己开脱的理由,于是,这样一想,他如释重负,心中不再有任何的内疚,哪怕他做出的事情多么令人难以忍受。

可是,当别人有了过失时,自己总是耿耿于怀,特别是他人的过失直接影响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时,自己更会怒不可遏地指责他人。有些人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全力维护自己,生怕自己受一点点伤害。

学一学犹太人乐于原谅他人过失的大度吧,多一份宽容,便多一份坦然。给别人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当别人有错误时,要学会理解别人的感受,当别人产生内疚时,可以试着去加以安慰,采取合适的方式让对方减少内疚。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原谅别人,正巧又遇到一个极爱面子的人,那么,一场口舌大战很有可能要爆发了。

能够轻易地原谅自己的过失,就应该试着去原谅别人的过失。一个不会原谅别人的人,是一个不懂得沟通的人,是一个不擅长交往的人。因为,不会原谅别人的人,他始终不能够也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他不了解别人的感受,怎么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不善于与人沟通便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发展。犹太人曾四处流浪,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很快就会与周围的人熟悉起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能够容忍别人的一些过失与不满。

犹太智慧借鉴:

如果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周围的人自然会觉得你是一个温和的人,是一个能为别人着想的人。长此以往,你的宽容将会为你赢得越来越多的朋友,你也会每天生活在快乐之中。

第二章不要被陋习绊倒

犹太民族是一个注重个人修养的民族。犹太人认为,个人修养的好坏可以从其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出来,恰当的语言行为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犹太人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提高个人修养以及加强人际交往的方法。

1、自卑是心灵的牢笼

自贬身价的同时,别人开始轻视你了。

——犹太智语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犹太人总是能够正视自己,并且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因此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能力,从来不会妄自菲薄。他们认为,一个自贬身价的人是一个瞧不起自己的人,是一个容易被众人轻视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有出息。

为了谋生,一个贫苦的犹太人来到了被称为“满地是黄金”的纽约。当驻足街头时,他发现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与他想象中的情景大相径庭。几天过后,他没有找到工作。迫于生计,他开始贩卖一些小东西,比如针线、玩具等。为了能生活得更好,他一边做着小本买卖,一边找工作。

一次,一个犹太教堂招聘打杂的,他匆忙去应聘。

考核者瞟了他一眼,问道:“我们对来此应聘的人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具备英语读写能力,请问先生,你行吗?”

他回答:“抱歉,我没有这种能力。”

考核者直截了当地说:“纽约可不同于别处,即使是个杂役,也应该掌握英语。对不起,先生,请你另谋高就。”

他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开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凭着自己的不断努力,他后来成为了一个富有的人,并开始投资金融业。

一次,为了做成一笔生意,他去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行长给他递上一支笔,请他填写贷款单。他尴尬地表示: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行长不无惊羡地说:“您在不会读写的情况下,竟然能使生意蒸蒸日上,如果具有了读写能力,您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啊!”“的确,如果学会了读写,我可能永远是一个犹太教堂的杂役。”他默默地想着。

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没有因为教堂考核者的拒绝和自己缺乏英语读写能力而放弃生活的勇气,他用自己的生活方法改变了一生。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会把自己的不足无限地夸大,因此自暴自弃。有些人擅长发现别人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并且能够把自己的短处恰如其分地和别人的长处相比,相形见绌是必然结果。有些人能够以犀利眼光,不失时机地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便觉得与自己交往的每一个人都非常优秀。于是,在他们的头脑中会产生一种错觉: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当自卑感占据人的心灵以后,人就会变得缩手缩脚,不敢轻易去做任何事情。因为自卑让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总怕自己做不好。然而,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惧怕失败,不愿意去尝试,不愿意向前迈步,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亲手把自己埋葬。没有人去同情你,可怜你,因为机会已经给了你,是你自己缺乏勇气,不敢表现。

自卑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表现。人们本来可以轻松地生活,可以轻松地过着舒心的日子,可是,自卑却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心头之上,于是人们的心灵总是在超负荷地运转,不断地受到磨损进而萎缩。周围的一切在自卑者的眼中都黯淡无光、毫无生机。此时,自卑者的心灵犹如一根浸没在深水之中的蜡烛,永远不能够被激情和奋斗的火焰点燃,成功之花也永远不会在生活中绽放。

强烈的自卑感会把人的聪明才智残酷地扼杀掉,让人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出头之日。有的人本来可以凭借个人优势好好地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妙,可是,自卑感把人的心灵给紧紧地束缚住了,它仿佛一个昏暗的牢笼,限制了人们的发展自由;它又如同一个厚实而坚硬的茧,把人的能力深深地包裹住,然后随它自生自灭。

自卑者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他们的行为有时令人难以理解,他们不思进取,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发呆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别人看来,人生短暂,可是,在他们眼中,人生是多么漫长和乏味!

不仅如此,长期的自卑感容易让人染上抑郁症。患上抑郁症的人,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会在胡思乱想中白白浪费掉宝贵的时光。

美国总统林肯有着一张丑陋的脸,他的丑陋常常成为与他对立的政客们讥笑和谩骂的话柄。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而自卑或以牙还牙,而是微笑地应对这些不礼貌的人,他说:“先生,你应该感到很荣幸,因为你将会因骂过一位优秀的人物而被很多人认识。”

无独有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长相有些奇特。一次,一位年轻人抱着他出生不久的小儿子来拜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把脸凑了过去。当小孩看到他那张奇怪的脸时,竟“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爱因斯坦没有介意,他摸了摸婴儿的脑袋,幽默地对婴儿说道:“可爱的孩子,你把你对我的真实看法告诉了我。”

人可以有缺点,但是人不可以有自卑心理。如果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且不放弃努力的信念,丑小鸭也能够变成金凤凰;但是一个人如果因自卑而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质,这样的人终究不会取得很大成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养了好几头羊,这些羊有着雪一样白的皮毛,惟有一只羊除外,它的皮毛却像炭一样黑。白羊让农夫赏心悦目,而这只黑羊却遭到了主人的反感。

主人的偏见和白羊的讥笑让这只黑羊深感自卑,当白羊们在一起玩乐的时候,它离得远远的,默默地注视着它们。

一天,茫茫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农夫的羊在离家较远处的山上吃草。很快,整个大地裹上了银装。农夫焦急地寻找着他的羊,但是,眼前是一片白色世界,根本无法发现羊的踪迹。农夫艰难地寻觅着,他看到了一个黑点,然后跑了过去。农夫找到了自己的羊群,他看到的黑点就是这只黑羊。虽然黑羊不好看,但是在羊群性命攸关的时刻,它却发挥了巨大作用。

犹太人说:“自贬身价的同时,别人就开始轻视你了”。所以,若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首先要爱惜自己,珍视自己,经常给自己鼓劲,千万不要掉进自卑的沼泽,无法自拔。

犹太智慧借鉴:

上帝在一些方面亏待了人们,他总会在另外一些方面给与补偿。远离自卑吧,在羡慕别人的同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充分地运用它们,在自己的人生蓝图上画上精彩的一笔。

2、不要让虚荣偷走你的心

人被夸奖时都会高兴,因为从古到今,人就是虚荣海里的鱼。有时候,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令别人难堪。

——犹太智语

犹太人对虚荣理解得比较透彻,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虚荣之心,有虚荣之心并不是一件坏事,在一定程度上它会使人上进。可是,过分地爱慕虚荣将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在为人处世中,犹太人很擅长利用别人的虚荣心去恭维别人,他们的恭维手段堪称高明。他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容貌、打扮、行为等各个方面去适度地恭维别人,深深地打动被恭维者的心。别人恭维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乐意接受,但是,当别人带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恭维时,他们就会立刻警觉起来,不会被别人的花言巧语冲昏头脑。

在夸耀他人的时候,犹太人有独到的见解:夸耀时要注意被夸耀的对象,尽量夸奖愚钝的人,但对贤明的人,不能这样,只需点到为止。它和医生的配药相悖,医生会给病重的人加大药量,给患小病的人开小药方。

虚荣之心,人皆有之。一只狐狸遇到了一头骡子,狐狸以前并没有见过骡子。骡子的长相很快引起了它的好奇心。

狐狸对骡子说道:“你长得实在太漂亮了,你的眼睛多么明亮,你的耳朵多么修长,真让人羡慕,请问你是谁的后代?”

骡子思索了一会儿,自豪地回答道:“我的叔叔可威风了,他的脖子周围覆盖着长长的鬃毛,他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的身材魁梧高大,他的鸣叫声让人生畏。并且,他走路的样子很潇洒,跑起来浑身充满力量,他陪着国王征战沙场,勇猛地冲向敌军,让敌人害怕……这就是我的家谱。”

骡子没有正面回答狐狸的问题,而是把自己的叔叔夸耀了一番,它活灵活现地凸显了自己的虚荣心理。

犹太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小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次,大卫的爸妈去街上买东西,顺便把大卫带上了。他们在街上闲逛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大卫应接不暇,当他们走过一家商场时,大卫看到了一双外观精美但价格昂贵的鞋子,他的脚步再也不想往前迈,痴痴地看着这双鞋。于是,他求爸妈给他买下这双鞋,因为他觉得这样的鞋穿在脚上一定很漂亮。父亲只是摇了摇头,拉起大卫就走。

可大卫并没有死心,他索性坐在地上,然后大哭起来。父亲无奈,只好给他买下这双鞋,不过父亲要他保证,既然是他自己要买的鞋,拿回家就得穿。

大卫高兴地把这双漂亮的鞋子拿回家,迫不及待地穿上了。这是一双木鞋,大卫穿着它,走起路来特别不自在,并且随便一动,木鞋就会发出很大的响声。这双鞋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大卫后悔了,他常常责怪自己,因为自己的虚荣让父亲花高价买了一双不适合自己的鞋子,而且还给自己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其实,父亲不想给大卫买鞋的理由也在此。父亲知道了他的苦处,没有逼他继续穿木鞋。大卫把这双木鞋挂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他要让自己记住:以后再也不要任性,不要爱慕虚荣,否则,受苦的只有自己。

“好为人师”是虚荣的表现。随着“英雄”、“勇士”、“贤者”、“才子”等这些荣誉桂冠的出现,虚荣便占据了部分人的心灵。虚荣是荣誉的附属品,有荣誉的地方,虚荣便会来捧场,虚荣心是荣誉感的一种畸变。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虚荣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受到别人恭维时,有些人便沾沾自喜,然后为了回报恭维者,自己也会赞赏对方的优点,双方都为对方的夸耀而眉开眼笑,大有“相见恨晚”、“英雄识英雄”的味道,气氛非常融洽。虽然大家都知道虚荣是虚假的荣誉,但很少有人面对虚荣时能做到无动于衷,有爱听者,就有巧夸者。

爱听恭维话只是爱慕虚荣众多现象中的一种。有的人因爱慕虚荣,不管自己的经济实力一味地跟随潮流,不断地与别人攀比。无论市场上有什么新产品出现,不论是否适合自己,都会不惜代价把它买回来。他们的确得到了别人羡慕的目光,但是,想到自己欠下的债务,则又是另一番滋味。与此类似的事情很多,比如,硬着头皮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请人到豪华的宾馆用餐;为了让头发具有层次感,从本来就不多的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去烫发,然后靠面包度日;为了让自己光彩照人,买时髦的衣服打扮自己,于是,自己成了外表上的富翁,饮食方面的乞丐。

有些人过度爱慕虚荣,甚至会把虚荣看成自己的自尊。一旦有人揭露了他的虚荣,他便认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备感屈辱,对别人横加指责。为了维护那看似自尊的虚荣,会说出可笑之话,做出可笑之事,这种情况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发展。

为人处世中,请记住犹太人的忠告:不要让虚荣偷走你的心。

犹太智慧借鉴:

既然虚荣存在于人的心灵,就应该驾驭它,把它作为一种动力,推动人们前进,而不能让虚荣控制了人的心灵,使人变得肤浅、幼稚、可笑。

3、嫉妒会腐烂身心

嫉妒与私心形影不离,有嫉妒的地方,私心同样存在。

——犹太智语

犹太人认为,一味地嫉妒只会郁郁寡欢,使身体远离健康,况且,嫉妒不会使人有丝毫的进步,反而会腐蚀人的心灵,妨碍他们努力进取。所以,不要嫉妒别人。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古时候,有个农夫养了一头驴和一头羊。

驴经常干重活,主人自然对它照顾备至。因此,驴吃的比羊要好。羊的内心产生了妒嫉,它不满主人的偏心,想找机会报复驴。

一天,羊对驴说:“可怜的兄弟,主人对你太苛刻了,总让你干重活。如果你假装跌倒,主人就会以为你身体不适,不再让你受累,你也能乘机多休息几天。”

驴觉得羊的主意不错,就按照羊的办法装着跌倒了,不幸的是,驴被地上的硬物给刮伤了。看到主人焦急和痛苦的表情,羊别提有多高兴了。为了给驴治伤,农夫找来兽医。兽医告诉农夫:割一个羊肺,然后把羊肺敷在驴的伤口上。

于是,羊被杀掉了,而驴伤好后又开始干活了。

这则故事中的羊就是因为妒嫉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犹太人认为,嫉妒与私心形影不离,有嫉妒的地方,私心同样存在;有私心的地方,嫉妒也会捧场。嫉妒心强的人,是自私的人。一旦有人在某方面超过了他,他就会忐忑不安,因为在他的心里,自己优越于别人是一种满足,他不希望这种满足被破坏。于是,一股无名的怒火会在他的心中熊熊燃起,怨恨也会随之而来。在别人未察觉的情况下,他已经默默地把别人当作了自己的敌人。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于是,人人都可能成为他嫉妒的对象,他就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之中一天天消沉下去,身心日渐憔悴。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庞涓和孙膑之间发生的故事就可以充分地说明嫉妒的害处。

庞涓和孙膑都是鬼谷子先生的弟子,他们关系很好,二人随后结为兄弟。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王求贤若渴,以荣华富贵吸引有才能的人。庞涓离开老师,来到魏国,最后做了魏国的大将。他极力向魏王推荐孙膑,孙膑来到魏国后,不久便显露锋芒,得到魏王的赏识。此时,庞涓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孙膑,怕他影响自己的发展。于是,他施用手段,诬陷孙膑谋反。由于证据确凿,孙膑无法为自己辩白。庞涓以酷刑使孙膑致残,并在孙膑脸上刺字,他想使孙膑既不能行走,又见不得人。

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救助下来到齐国,为齐国效力。

一旦强烈的嫉妒心理占据了人的心灵,人们会采用发泄的方式让自己的畸形心态得以平衡,比如庞涓。他很容易地联想到让他们产生嫉妒心的人。那一刻,难以克制的羞愧感、愤怒抑或怨恨一同向他袭来,他再也不能忍受了,他爆发了。在他爆发的同时,孙膑无缘无故受到了很大伤害。

现实中,有的人嫉妒别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或是家里特别富有,甚至别人的英俊抑或有一副强健的体魄等。他们总是不知道运用宝贵的时间去开发自己,为自己创造幸福,而是得不偿失地去阻止和妨碍别人的幸福。

在为人处世中,应该抛弃嫉妒的心理,当别人比自己强时,可以去羡慕别人,但绝不能让羡慕向嫉妒转化,要把羡慕化作动力,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而不是不顾一切地去嫉妒别人。嫉妒是没有用的,一个人即使嫉妒心再强,也无法从中得到任何益处,有的只是无尽的烦恼,折磨自己或者害死自己。

有了嫉妒倾向,该怎么办呢?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1)学会转移注意力

当别人引起你的嫉妒时,试着通过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淡化嫉妒,同时让自己不再难受,比如听听音乐,看看散文,打打篮球等等。

(2)正确地估量自己

与自己亲密交往的朋友可能会成为自己嫉妒的对象,当朋友优越于自己时,要正确地估计自我能力,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的同时,要谦虚地向朋友学习。

(3)改善自己的品行

充分提高自己对嫉妒的认识程度,明白嫉妒造成的危害。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多反省自己,对于善意的建议,仔细思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嫉妒如同双刃剑,在刺伤了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犹太人认为,当别人的幸福和自己的不幸都在折磨着自己脆弱的心时,人的身心即将腐烂。

犹太智慧借鉴:

嫉妒对身心健康没有好处,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心灵的洁净,尽快抛弃嫉妒吧。

4、不做有耳朵的聋子

我们之所以有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巴,是因为上帝希望我们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听别人讲话,剩下的时间自己再来讲话。聋子因为能够阅读书籍,所以不能算聋,不肯接受别人意见的人才是真正的聋子。

——犹太智语

犹太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非常善于倾听。他们认为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礼貌行为,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犹太民族也是一个谦虚的民族,犹太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薄弱环节。于是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犹太人总能够找来家庭成员或者犹太组织中的成员,为自己出谋划策,然后自己再仔细斟酌,解决问题。他们不拒绝任何人的意见,只要你是善意的。他们相信,即使是在穷人的衣衫里面也藏着智慧的珍珠。

犹太人奇劳登是一位著名的汽车推销员,因为不注意倾听,他遭遇过很多次失败。

一次,奇劳登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终于说服一位客户购买他推销的汽车。为商讨价格,奇劳登把客户领到自己的办公室。路上,他们聊了起来。

客户提到了他的儿子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并立志成为律师。奇劳登附和着夸了夸客户的儿子,客户继续自豪地说道:“我的儿子是不是很厉害?他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他的聪明才智。”

奇劳登心不在焉地说道:“他的成绩一定很好,在班上应该很优秀。”客户随口而出:“那是自然的,他是最棒的。”“他以后有什么打算?”奇劳登又附和了一句,并径直往办公室走去。

但气氛紧张了起来,客户愤怒了:“我已经告诉你了,我儿子以后要做律师!”说完这句话,客户转身离开了,奇劳登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后来,这位客户没有买奇劳登推销的汽车。

以后的推销过程中,奇劳登吸取了这次的教训。慢慢地,他收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倾听是有效沟通、促进交往的一种方式。犹太人把倾听作为一种与人沟通的艺术。犹太人把倾听的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要集中注意力,一个不用心听别人讲话的人,是一个不会让对方坦言相对的人。即使身边比较嘈杂,或许有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生,也应该静下心来注意倾听对方的话。此时,可以通过看着对方的眼睛来集中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对方所谈的内容。当他征求你的意见时,你才不会因为走神而不能回答对方,以至于造成双方的尴尬。

其次,在倾听对方讲话的时候,不要总是以一副漠然的表情面对对方。既然愿意分享对方的故事,就应该表现出热情。否则,对方会明显地感到你的陌生,认为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你听。当你做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时,结果就不一样了。对方将会认为你是一个贴心的人,从而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你。此时的你,虽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耐心地倾听,但是你已经得到了一个朋友。

再次,倾听的过程中,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话。一个急于倾诉的人,他此时只想把自己心中的话统统地讲出来,让自己放松、安静下来。此时的你,做好一个好听众便是你的本分,没有必要去打断对方。不过,当他问你的时候,你可以说一些适当的话来回答他。

另外,倾听不仅仅指静听别人倾诉衷肠,还可以拓展范围,进一步延伸,倾听不仅有助于从别人提出的意见中得到启示,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或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

纵观历史,多少君主因为拒纳贤言而导致统治出现种种危机,更甚者,百姓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怨声载道;多少将领因为不听谋士的建议而一意孤行,虽身先士卒,勇猛无比,却最终战死沙场,部下死伤无数,寒月之下尽是累累白骨。但是,又有多少君主因为广开言路使得国运昌盛,百姓安家乐业;多少将领因为采纳建议而屡屡出奇制胜,杀敌无数,令敌人心惊胆战,望风而逃。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自以为是,过于自负,总认为自己能够妥善处理好任何一件事情。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要么不屑一顾,要么表面接受,然后依然我行我素。这里提到的意见,有工作上的建议,比如,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怎样才能够和同事关系融洽;怎样应对突发事件等等。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建议,比如,怎样做才不会影响到他人,怎样做才能够让人对你有好感等等。

每一个人在各自的生活领域中,或许都有过失败与成功的经历,但是最后凭着自己的洞察力和仔细思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果别人给你提出善意的意见,无论是赞同你的还是否定你的,要欣然接受。不过,人们往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一旦有人与自己的想法相悖,便会感到不高兴。其实,这种心理不利于人际交往。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说明你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错,这是你的优势,你可以让它继续发展下去。可是,当别人反对你时,说明在某个方面你做得不够好,如果你把耳朵堵得紧紧的,你就不可能去改变自己,让与你相处的人感到满意。时间一长,你的缺点就掩盖住了你的优点。因此,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即使不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也得做到让多数人满意。

犹太智慧借鉴:

认真地倾听别人的讲话,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既有利于与他人交往,也会使自己不断进步。

5、造谣者有着罪恶的舌头

不要到处散播谣言,因为谣言是带有三个叉的舌头,它会伤害三个人:传播谣言的人,听到谣言的人和被谣言中伤的人。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他们知道搞好团结的因素有很多,而谣言则是团结的大敌,有了谣言,和谐的局面就有可能被打破。

犹太社会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安宁的小城镇里面,有一位嘴巴闲不住的女人。她特别擅长在别人背后说闲话,她整天东家长西家短地唠叨个没完,仿佛上帝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她搬弄是非的,她的长舌不仅让普通人痛恨,而且让一些爱嚼舌头的姑姑婆婆们都难以接受。凭着这一“特长”,这个女人在镇上“小有名气”。

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她说的话,只是给她提一下意见,让她以后注意点。可是她却置之不理,反而变本加厉,无论什么事情,经过她的口舌“加工”,都会让人暴跳如雷,火冒三丈。可见她已经将自己的口舌功夫练得炉火纯青,可以称得上是达到了一定的“造诣”。

渐渐地,人们愈发不能忍受这个造谣生事的女人了,他们一起来到拉比的住处,愤懑地诉说了这个女人的卑劣行为。

拉比听完这些人的不满后,让他们先回家歇着,并告诉大家他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等人们走后,拉比把那个让人痛恨的长舌女人找来了,他问她为什么总爱在人们中间散播谣言。

这个可恶的女人并没有感到一丝内疚,反而若无其事地回答拉比:“我所说的话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只不过这些事实太枯燥,我索性给它加些调料,让事实更加生动,要是让我给别人单单讲述这枯燥的事情,我才没兴致呢。不过,我的话是有点多,可让我少说话,我是很难办到的。”

拉比思索了片刻,然后走进内室,他拿出来了一个封了口的大袋子。他对这个女人说:“你拿着这个袋子,然后去广场,到了广场之后,就把这个袋子打开,然后沿着回家的路,边走边把袋子里的东西放在路边。等到回家后,你就转过头,从家里再往广场走去,边走边把从这个袋子里拿出的东西重新放进这个袋子里。”

这个女人接过袋子后,就径直往广场走去。袋子很轻,她几乎不需要用什么力气就可以轻松地把它拎起来。很快,她到了广场,按照拉比的吩咐,打开了袋子,原来里面装的全是羽毛。

这天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上飘浮着几朵洁白的云彩,风轻柔地吹着。这个女人开始了她的工作。她一边往家里走着,一边把这柔软而又毫无分量的羽毛放在路边,当她走到家的时候,袋子里的羽毛已经全被她放在了路旁。

她转过身,不紧不慢地拾起羽毛来。风虽然柔和,可还是有足够的力量把这轻轻的羽毛吹散的,好多羽毛不知道飞到了什么地方,只有极少的一部分羽毛零零落落地在路边躺着。这个女人带着拾到的羽毛回到了拉比的住处,她把拾羽毛的经过告诉了拉比。

拉比以严厉的口吻对这个女人说道:“这个结果在我预料之中。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说出的话就像这被风吹散的羽毛。管不住自己的舌头,谣言就会悄悄从嘴边溜走,它只会被到处传播而无法回收。”

这个故事带有寓意性地说明了造谣的害处,谣言就好比羽毛,它虽然没有分量,却能够传播很远。一旦传出去,就无法再收回。散播谣言的过程中,别人会受到伤害,自己也会因此被人隔离,失去了宝贵的人际关系。

谣言的力量很大,有时候会大到让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地步。这并不是虚夸声势,“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危害性还不够大吗?知道了谣言的危害后,就应该杜绝造谣。人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而良好的个人修养是不会与造谣为伍的;另外,当一些流言蜚语传入我们的耳朵时,我们不应该盲目听信,而应该冷静地分析这些言论的准确性。其实,有些谣言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千万不要有冒失行为。即使谣言关系到自己的名誉,也不能轻举妄动,“流言止于智者”,如果能够坦然面对,时间定会将它冲刷殆尽;还有,在同别人聊天或谈论什么问题时,尽量避免讨论第三者。就是有必要提及,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实事求是,一定不要添油加醋。

犹太智慧借鉴:

造谣或散播谣言的人是令人痛恨的。他的行为会让人讨厌甚至愤恨。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口舌,不要胡乱造谣,要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6、不要轻易动怒

不轻易动怒的人算是聪明人。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重视团结,他们强调“以和为贵”,他们不会轻易动怒,因为,在犹太人眼里,动怒不仅会让别人难堪,还会丢掉自己的风度。犹太人觉得生活本来就不容易,没有什么事情值得自己去生气或大发脾气。

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犹太故事很耐人寻味:

两个犹太人经常争吵,谁都不愿意让步,并且他们总爱打赌。一次,他们二人又遇到了一起。

一个人说:“我们拉比的脾气特别好,他不会向任何人发怒。”另一个人立即反驳:“鬼才会相信你的话,上帝有时候还发发脾气呢。”“不相信是吧,敢不敢和我打赌,谁输了就付给对方400元。”

另一个人就是不服输,非要去试一试。他来到拉比的住处,此时,天已经快黑了,拉比正在忙着打扫庭院。

他敲开了拉比的院门,拉比放下手中的活儿,起身迎接,并问道:“孩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这个人说道:“是的,我有些问题没弄明白,得向你请教。”

“那你就问吧。”拉比和蔼地说。他便问:“为什么非洲人的脚板跟我们不一样?”拉比说:“他们居住在潮湿的沼泽中,为了生活,他们需要经常在水里找食物,时间一长,他们的脚板就变得平平的了。”

这个人离开了,不大一会儿,他又敲起了拉比的大门:“拉比在吗?”

拉比再次放下手中的活儿,走了出来,依旧和蔼地说:“孩子,你还有事情吗?”

“我还需要问你几个问题。”

“那你问吧。”

“塔德莫瑞特人的眼睛为何看不清东西?”

“塔德莫瑞特人住在沙漠里,沙漠里的风沙特别大,他们的眼睛总会流眼泪,慢慢地,他们的视力就下降了,因此就看不清东西了。”

这个人得到了答案,他再次离开,这时的天已经黑了,温度也有所下降。

可是,正当拉比要吃饭的时候,这个人又来了,拉比披了件外套,把这个人请了进来,与他对坐着问道:“你是不是还有问题要问啊?”

“天啊,你一直都是这样回答别人的问题吗?以色列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像你这样的人了!”然后,他继续问道:“为什么巴勒斯坦人的头是圆的?”

“孩子,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在巴勒斯坦,接生婆的技术比较熟练,婴儿一出生便得到了很好的照料,接生婆把婴儿放在摇篮里,有利于头皮的摩擦,所以巴勒斯坦人的头是圆的。”

“你为什么要这样,你就不会发火吗?你知不知道,因为你,我要白白付出400元啊!”

“你丢掉400元总比拉比发怒要好。”拉比平静地说道。

拉比的故事讲述的就是犹太人不易动怒的事实。

愤怒是一种情绪,是一个人遇到让自己不满的事情时的一种过激表现。当一个人的忍耐达到一定限度时,便会义愤填膺,怒发冲冠,有人甚至因愤怒过度,而吐血身亡。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令自己不满意的事情。

无论是自己遇到的还是听别人说到的,有些事情总会让人生气与愤怒。人是有感情的,每个正常的人都有喜怒哀乐。既然人有愤怒的感情,就有能力、有权利发怒,这一点谁也不可否认。

可是,虽然人会表达愤怒,但不能无节制、不分程度地发怒。不轻易发怒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不轻易发怒的人让人尊敬,让人钦佩。犹太人认为,不轻易发怒的人是聪明的人。

在为人处世中,有时因为某些事情而发怒,把心中的愤懑不加掩饰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或许能够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可是,问题还是没有因为你的愤怒而得到解决,而是更加复杂化。生活中,往往有人会不加考虑,遇到不痛快的事情便大发雷霆,等到自己清醒后,又后悔不已,或觉得是在跟自己生气,或觉得无意中得罪了朋友。跟自己斗气还好,不会损失什么东西,作为女孩子,买一大包零食,吃完了也就没事了;要是得罪了朋友,那可就惨了,必须花时间去弥补、巩固两个人的友谊。

当然,一味地忍让也并非良策,有些时候,我们还是得愤怒,正义的愤怒是一种力量,它能让坏人改过自新。

让我们不轻易动怒,轻易动怒有害无益。

犹太智慧借鉴:

一个不轻易动怒的人,是一个易于亲近的人。在控制自己感情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修养,获得了他人的尊重。

7、管好自己的舌头

会说话的舌头带来和平。

——犹太智语

虽然犹太民族是一个动荡的民族,可是,他们每到一处,总会采用恰当的方式让自己所处环境的气氛变得和谐一些。他们认为,巧妙地使用语言是众多缓和气氛的方法中较好的一种。

有这样一则犹太故事:

一个拉比的妻子以泼辣闻名于远近。她对这位被众人尊敬的拉比的挑剔总是没完没了。拉比总是以沉默相对,不去理会她的无理取闹。

终于有一天,拉比在沉默中爆发了,并且有力地反驳了妻子。

这时候,他的一个信徒正好经过,问道:“拉比,你难道放弃忍耐了吗?”

拉比无奈地说:“我原本不想和她吵的,但我的沉默不语使她更加吵闹……”

这位拉比很会说话,他的巧妙应对不仅没使自己在信徒面前丢脸,而且也表达了对妻子的忍耐。

下面有两个关于使用恰当的语言缓解气氛的故事:

故事一:

有一位严肃的语文老师,他非常不喜欢调皮的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只要有人敢捣乱,他要么在全班同学面前予以批评,要么给予一定的处罚,比如抄课文。好几个爱捣乱的学生对他恨之入骨,因为他们觉得老师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

在一次课堂上,这位老师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被一个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发现了,他感谢上帝给他一次复仇的机会,于是,他清理了一下喉咙,大声指出了老师的错误。

他想让老师难堪,没想到老师并没有发怒,而是平和地说道:“平时你总是调皮,不爱听讲,今天你竟能发现别人都没有发现的错误。挺厉害的嘛!”

老师的一句话消除了这位学生的报复心理,一股自豪感涌上心头。他忽然觉得老师并不是那么令人讨厌。

故事二:

一架远航班机终于飞到了目的地,乘客们开始做下飞机的准备。

此时,机务人员通过扬声器宣布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鉴于机场的拥挤情况,本机考虑推迟一小时降落,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请大家多多体谅。和谐的气氛一下子被打乱了,乘客们开始抱怨,吵闹,整个机舱一片混乱。

几分钟过后,机务人员再次宣布:本航班晚点时间缩短到40分钟。机舱气氛得到明显的缓解。

又过了几分钟,扬声器又传来消息:晚点时间继续缩短。乘客们此时好像忘记了自己的不满,他们不再抱怨,而是高兴地拍手庆祝。

巧妙的语言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在这两个故事中都明显地体现出来了:老师一句恰到好处的表扬,改变了学生对他的看法,让这个学生感觉到了老师受人尊敬之处;机务人员抓住乘客的焦急心理,用“缩短”这样的话语让乘客把烦躁转化为高兴。

这里有两个有关美国总统的典型例证:

其一:二战期间,为了商讨反对法西斯事宜,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见面了。他们共同研究了对日本、意大利以及德国作战的详细计划,但最终由于两国各自的利益关系,双方没有达成协议,二人不欢而散。

一次,丘吉尔吃完晚饭后,来到罗斯福居住的地方。他没有让工作人员向罗斯福通告,直接走了进去。此时,罗斯福刚刚洗完澡,还未来得及穿衣服,一丝不挂的罗斯福就这样和丘吉尔对站着。罗斯福稍作停顿,继而哈哈大笑道:“丘吉尔首相,我罗斯福代表美国毫不保留地向你们大英帝国全面开放啊!”

罗斯福总统的一句话便把尴尬气氛弄得活跃起来,同时,也为两国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二:里根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曾到加拿大进行访问。在访问加拿大的过程中,里根发表过多次演说。可是,每当他演说时,总有反美的游行队伍来示威。为此,当时担任加拿大总理的皮埃尔·特鲁多非常难堪却又无可奈何。里根知道他的难处,毫不在意地对皮埃尔说:“这种事情在美国也很常见,这些人一定是专程从美国来到贵国的,可能想让我感受一下宾至如归的味道。”里根的一句话让皮埃尔不再感到尴尬,心情顿时轻松了不少。

还有关于他的另一件事情:迫于形势,里根决定制造B—1轰炸机,当时在国内遭到很多人反对。面对反对者,里根没有以势压人,他礼貌地说:“我原本不知道B—1是一种飞机,一直以为它只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维生素呢。我们的部队一定也需要一些必需的东西,你们认为呢?”里根的话让反对者们无言以对,也没有人再强烈反对他制造B—1轰炸机的计划了。

罗斯福总统和里根总统带有睿智的话语使紧张尴尬的气氛得到缓和,可见二位总统的语言技巧非同一般。

犹太人认为,会说话的舌头可以给人带来和平。由此可见,犹太人对待说话的重视程度。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从而造成一种紧张或尴尬的气氛,比如,因为工作方面的问题,遭到老板声色俱厉地批评;与妻子的意见有分歧,引起妻子的愤怒;公共场合下,看见了别人处于尴尬之中;同事之间发生了小矛盾,而你也在场等等,这个时候,要巧妙地使用你的“舌头”,发挥语言的重要作用,打破这些紧张甚至令人感到窒息的气氛,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

犹太智慧借鉴: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尴尬窘迫的事情。这时候,积极思考,运用灵活的语言能够使局面变得缓和。

8、不要嘲笑敌人的摔跤

在敌人摔倒的时候,不要幸灾乐祸。如果不把伤害过你的人作为敌人,他就会成为你的朋友。化敌为友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人。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的历史充满了辛酸与血泪,如果把所有的仇恨记住,犹太民族可能不堪重负。生活中,即使有人对他们极度不满或充满仇恨,他们也会谅解并接受这些曾经伤害过他们的人。在这些人处于困难的时候,犹太人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犹太人清楚,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是谁,都会遇到困难,即使是自己的敌人。在敌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幸灾乐祸,而要给予适当的帮助,敌人也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犹太民族流传这样一则以德报怨的故事:

古时候的以色列人来自12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祖先,他们的祖先是12个同父异母的兄弟,雅各便是这12个部落祖先的共同父亲。

约瑟夫是雅各的一个儿子,由于他聪明乖巧,深得雅各的宠爱。其他的兄长对他充满了妒嫉和怨恨,在他年少的时候,这些兄长偷偷地把他卖到了埃及。在埃及,约瑟夫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工作,逐渐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他结束了奴隶生活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最后在埃及担任了首相,手握大权。这些年,他与他的兄长们一直没有往来。

有一年,约瑟夫的家乡闹饥荒,饿死者不计其数,约瑟夫的兄长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带着仆人,一路乞讨来到了埃及。约瑟夫见到了他的兄长——这些曾经和他在一起生活并把他卖为奴隶的狠毒的人。十几年的光景过去了,约瑟夫的兄长根本认不出他的样子,他们并不知道站在他们眼前的这位首相就是约瑟夫。

此时,约瑟夫的心情百感交集,他把那些仆人打发走,只留下他的兄长。他缓和了一下心情,开始和他的兄长讲话:“我是约瑟夫,十几年没见到父亲了,他还好吗……”这些兄长们听到这些感人的话语,几乎不敢相信自己面前的埃及首相竟是曾经被他们卖为奴隶的弟弟。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离我近一些,”约瑟夫命令式地说道,他们不敢反抗,顺从地向前走了几步,“你们把我卖到了埃及,还记得吗?”威风凛凛的弟弟声色俱厉的话把他们吓得魂不附体,颤抖不止,没有一个人敢回答。

约瑟夫继续说道:“不过,你们现在不必谴责自己。你们把我卖到埃及也许是上帝的旨意。上帝知道家乡在以后的几年中要发生饥荒,让我先来到埃及。当你们遇难的时候,我就可以救助你们。上帝让我成为了埃及的首相,负责掌管这里的一切。”

约瑟夫没有因为仇恨而惩罚这些残忍的兄长,而是以上帝的名义宽恕了他们,并愿意帮助他们度过灾荒,由此可见他的宽容待人的胸怀与以德报怨的大度。

还有一个与此类似的故事:一个富翁在晚年时候突然患了重病,他知道自己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他有三个儿子,只能让其中的一个儿子继承他的财产。究竟把财产交给谁?富翁告诉他的三个儿子:出去闯荡,一年之后,谁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有资格继承他的财产。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三个儿子从不同的地方返回家中,富翁让他们把各自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讲给他听。大儿子告诉父亲:路上,他遇到一个陌生人,他们虽然萍水相逢,但那位陌生人却对他非常信任,让他帮忙保管一袋金币。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长时间,陌生人竟意外地死亡,他埋葬了陌生人,并把金币如数奉还给陌生人的家人。二儿子讲述了自己感到最有意义的事:在旅途中,他走过一个村落,碰巧一个小孩掉进了水里,四周没有人,眼看孩子就要溺水身亡。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河中,把小孩救起。三儿子觉得一路上没什么特别经历,不过还是记得一件事情: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恶人,由于觊觎他的金钱,总在寻找机会杀害他。一天,他来到了悬崖边,这个恶人正在崖边的树下睡觉。他本可以把恶人推下悬崖,可想了想,还是把这个恶人叫醒了,并告诉恶人,在悬崖边睡觉是很危险的。富翁听了三个儿子的故事,对他们说道:“诚实和见义勇为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格,不能称之为高尚,以德报怨,宽恕仇人,乃高尚之举。小儿子可以继承我的财产。”

一人难调百口,做饭如此,做人亦如此。任何人做任何一件事情,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毕竟,个人的想法和看法是无法统一的。其中,难免有人会不满意,甚至对你的做法非常反感。遇到这样的情况,难免有人互不相让,要么公开对垒,形成僵持的局面;要么当时不表示敌意,然后寻找机会对那些表示不满的人进行打击和报复,这样的做法欠妥。

举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一个人刚来到一个地方从事某一职业时,一切都像通往这里的路那么陌生,他只是按照公司的规定做着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这时候,有同事在背后议论他,因为外地来的陌生人总是能够让人感到新奇,这是人的共性。有人会对他产生好感,这当然不错,但也有人会对他感到不满,因为有些人往往是凭第一印象给人打分的。于是,有人肯定他,也有人否定他。这时侯应该怎么办呢?不如先保持沉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自己的确是一个容易相处而待人友好的人,同事们会慢慢地接受自己的。因此,不用去计较刚来的时候谁对自己怎么样,更不要想着以后怎么去报复别人。

一个人不应该害怕别人的指责和埋怨,别人的指责和埋怨说明了还有人记得你。但不要误解,以这样的想法支撑自己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做一个好人,时间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它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一段时间的结束,标志着一个人的一段经历告一段落,通过他的表现,人们会对他的形象了解得更加全面。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像犹太人那样,不要幸灾乐祸,要学会以德报怨。当一直对你不满甚至心怀仇恨的人遇到困难时,你不应该高兴,诅咒他恶有恶报,甚至还可以去帮助他。如果此时你幸灾乐祸,那么只会加深他对你的敌意,在以后的交往中,大家会更加难以相处;如果此时你雪中送炭,他定会深深记得,说不准他还会为自己过去的不友好向你表示歉意,随后不再找你麻烦。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即使是你的敌人,他也会心怀内疚,对你的愤恨也会有所减轻,几次雪中送炭后,你与他化干戈为玉帛,何乐而不为?

因此,在为人处世中,不要嘲笑敌人的摔跤,要学一学犹太人以德报怨的宽容与大度,这样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犹太智慧借鉴: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的人,是一个可以团结所有人的人,是一个强大的人,也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9、吝啬和贪婪是生活的牢笼

放在钱柜里的金钱只会吸引所有者无意义的注意力,如同萤火虫的微光只会暴露自己。

——犹太智语

犹太人视吝啬和贪婪为毒药,他们认为吝啬和贪婪是一种恶习,一旦沾染上,不仅会让人失去自由的生活,还会让人变得卑鄙无耻,遭人唾弃。

一个犹太人虽然非常富有,但是他特别吝啬。

有一次,这个富翁得了一场重病,医生没有办法治好他,几天后,他就离开了人世。他的灵魂从体内爬出来以后,在另一个世界游荡。

突然,魔鬼出现了,紧紧抓住了他。然后,他被魔鬼带到了地狱。

地狱里的那些人正受着煎熬,他不想自己的来世如此痛苦,大叫起来:“你们放开我,我不应该下地狱,天堂才是我要到的地方!”

魔鬼听了他愤怒的话语,蔑视地对他说:“在人间做过善事的人,死后才能够上天堂,可你一件善事都没做过,地狱就是你的归宿。”

他乞求道:“生前,我做过善事。”

魔鬼们想听听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善行。

他说道:“十几年前,一个穷人来到我家门口,我给过他一个钱币。不信的话,你们可以查一查。”

魔鬼们顿时没了办法,于是他们派人去向上帝征求意见。

上帝听了使者的话后,生气地对使者说:“把一个钱币还给那个吝啬鬼,然后把他送进地狱!”

富翁过分吝啬,连上帝都不饶恕他,所以,他死后只能进地狱。

吝啬和贪婪是一对孪生兄弟,吝啬和贪婪是某类人聚财的特殊方式,这类人对金钱有着一种狂热的爱。他们往往欲壑难填,会不断地去谋取个人利益;他们成了金钱、财富的奴隶;看到金钱,他们会欣喜若狂。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会为钱活着。于是,他们会不择手段地聚财、敛财,不断地把钱往自己的口袋里装,同时,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财富外流,他们贪得无厌,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看来,不需要花钱的地方,他们会尽量省着,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才会心疼地拿出一二个子儿来救救急。

有人对他们的这种“抠门”行为感到不满,于是讽刺他们:这种人啊,在大街上都不愿放屁,因为虽是污浊之气,却可以留着回去吹灯。生活当中,他们不愧为“物尽其用”的高手,更不用说拿出自己的钱财去捐助慈善事业了。又有人说了:要是真让他们捐钱,他们的感冒不用花钱治了,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流汗了!

吝啬和贪婪的人总是生活在忧虑和遗憾之中。钱是他们的唯一,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当他们出去聚财的时候,心中难免会担心有盗贼入室,或是家中失火,或是家人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用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另外,由于他们的特殊本能,他们总是能够同时发现挣钱的机会,可自己又不会分身术,因此无法抓住这么多机会,心中常有遗憾。

吝啬贪婪者在自己有难的时候会深感孤独和悲伤。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吝啬贪婪者也不例外,由于他们的自私和没有人情味,没有人愿意同情、帮助他们。可是,他们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关怀和安慰,但是,没有付出,便无法得到收获。吝啬和贪婪使他们只能孤单地在角落里独自品尝着自己带来的痛苦。

在为人处世中,吝啬和贪婪会带来不幸。吝啬和贪婪来源于“欲”,有“欲”之人,当别人想利用他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投其所好”,然后以此为借口,通过各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此时,吝啬贪婪之人已落入他人的陷阱。

犹太智慧借鉴:

摒弃吝啬和贪婪,不要被金钱所俘虏,过一种自在的生活。钱能换来生存保障,钱能解决很多问题,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也不要把金钱作为衡量事业成功的唯一标准,因为,它买不到高尚的品行、宽容的胸怀和自由的生活。

10、不要忘记答应别人的事情

人与神签订了契约,于是,为了履行契约,人就存在了。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是一个信守承诺的民族,犹太人的这种美德不仅在商业活动中表现突出,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但是他们不会轻易地向人承诺,他们只会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才许下诺言,并最终实现自己的诺言。即使因为没有考虑周全而许下对自己不利的承诺,他们也会遵守。

一位犹太商人同时与雇工和他工厂附近一家的商店的老板达成了协议:每个星期,雇工从商店领取与工资等价的物品,店主再和商人结账。

协议定下的第一周,雇工便找到了这位犹太商人,并告诉他:那家商店的店主拒绝他从那里拿东西,只有用现金才能买到东西。因此,这位雇工要求商人把现金付给自己。于是,商人把工资发给了这位雇工。

可是没过多久,店主也跑来和商人结账了,他说的与雇工叙述的截然相反:雇工已经从他那领了物品。

这时,犹太商人摸不着头脑。后来,调查才发现,是雇工钻了空子,既拿了钱又拿了东西。他知道,自己与雇工、店主都有协议,但雇工和店主之间没有协议。因为有约在先,他把店主的账结了。

犹太人把遵守诺言作为为人处世中必须信守的规则。

美国一家公司曾向一位犹太生产商订购了一批货物,并与这位犹太人商定了交货日期。为了能够如期交货,犹太商人必须提前一个月从所在港口运出货物。

但是,意外发生了,美国公司订购的这批货物没有及时赶制出来。犹太商人感到很为难,但是他没有找借口以得到美国公司的谅解。货物赶制出来之后,为了不耽误交货时期,犹太商人选择了空运。结果,美国公司如期收到了货物,虽然这位犹太商人损失了一大笔钱却维护了自己的信用。

说出自己的承诺很容易,但是兑现自己的承诺却并非易事。实现承诺的人是一个守信的人,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当一个朋友起初和你关系融洽,后来却对你爱理不理,这时候,就得检讨一下自己了。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有原因的,与其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不如先检讨自己,检讨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对,是否有失言的地方。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每天匆匆忙忙地工作,偶尔闲下来和朋友聊聊天,这是一种放松的好方式,于是大家就聊起来了。本来双方谈得比较投机,为了增进感情,有人承诺为对方做某件事。由于是随口说出的话,又是一个小小的承诺,承诺者有时不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甚至会把这个小小的承诺抛到脑后。然而,听者有意,而且会铭记于心,毕竟,有人承诺为自己做点什么,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自己都是高兴的。于是,便会默默地等着,等着承诺者实现自己的诺言。可是,他等待的结果却是失望,虽然承诺者的许诺对自己来说,可有可无,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多多少少会让自己的心情有所波动。可见,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小的承诺却给他人带来了影响,如果不去履行诺言,不仅影响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影响了彼此的交往。

有时,承诺者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不会给他人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任何人都是有一定度量的,对方可以理解承诺者的难处与疏忽。可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轻易承诺,把承诺当作了习惯,然后又每每忘记履行,一次次地食言,让对方一次次失望。此时,双方的关系就会出现危机。

当承诺变成了一种习惯,又不能付诸行动的时候,承诺便成了一句空话。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愿意和你打交道的人越来越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承诺也有如此效果。如果你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承诺,言出必行,那么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因为朋友之间是需要以信赖为基础的,你的守信正是你值得信赖的保证。

要想做到这些,重要的一点是,慎重承诺,言出必行。

(1)所承诺的事情对自己来说,是力所能及的

如果凭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某件事情,比如,朋友向你借钱,可是你当时拿不出他需要的数目,这时候,不要碍于面子而满口答应了朋友,而要实话实说,可以少借给他一些。这样,朋友也会理解你,知道你尽力了,便不再埋怨你。如果你硬撑着满口答应朋友,到最后,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不能满足朋友的要求,让双方都为此难堪。当然,这里举的是有关借钱的例子,由于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大家都比较注重,能够这样做。但换作其他,也应该这样。

(2)一旦许下承诺,就要认真做好

尽管有时许下了承诺后,因为情况变化的缘故,便很难按照承诺行事,可是因为你已经有言在先,别人等待你的表现,你还须尽力去办。此时,你若不实现承诺,就可能会失去了做人的信用。

所以,为人处世中,不要忘记答应别人的事情。

犹太智慧借鉴:

守信是人们提倡的一项基本的做人原则。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办到。不过得注意:答应别人之前,先要想清楚,千万不能只说不做。

11、人是平等的,切勿以自我为中心

小孩会认为自己很重要,不成熟的大人也是这么想的。其实,即使你不存在,太阳也会从东升起,从西落下。

——犹太智语

犹太人有这样一个信念:上帝只造了一个亚当,然后以亚当为模,创造出整个人类。上帝以亚当为模创造人类就是让人们明白,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谁也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或别人比自己优越,谁也不要吹嘘自己,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人尊贵。因此,在犹太人的眼中,人人都是平等的。

基辛格在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位对基辛格非常崇拜的年轻人给他寄来了一块上等的布料,以表自己的崇敬之情。另外,这位崇拜者告诉基辛格,这匹布料刚好够做一套男装,希望基辛格在空闲时到裁缝店用这块布料为自己定做一套男装,基辛格欣然接受了这块布料和这位年轻人的建议。

伦敦的服装设计在当时很有盛名。一个多月后,基辛格带着布料来到了伦敦,他找到了一家很有名气的裁缝店,要求店里的裁缝为他制做一套高档的服装。裁缝看了看基辛格,又看了看他带来的布料后,很抱歉地告诉基辛格:他带来的布料不够做一套男装。基辛格很失望,带着布料回到了他的寓所。离开伦敦以后,基辛格又接着访问了巴黎和罗马,在访问期间,基辛格仍然抽出时间去当地的裁缝店为自己做衣服。他既不想辜负那位年轻人的一片殷勤,又不想浪费这么好的一块布料。可是,基辛格得到的回答无异于伦敦裁缝店里的那位裁缝的回答。

又过了几个月,基辛格来到以色列的一个城市访问,仍然带着他的布料。百忙之余,他又来到了一家裁缝店,这家店的裁缝认真地量下了基辛格的身材,然后又把布量了量,很自然地说道:“您的布料足够给你做一套合身的衣服,并且还能剩下一些,可以再给您做些其他的衣服,只要您愿意。”

听了裁缝的这番话,基辛格异常吃惊,他把自己去其他裁缝店做衣服的经历告诉了这位裁缝,想问问裁缝有什么看法。这位犹太裁缝想了想,然后随和地说道:“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了,先生。对伦敦、罗马、巴黎和其他很多地方的人来说,您或许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他们的眼中,您是非常尊贵的。可是,在我们的眼中,尽管您非常有名,我们对您还是像对待我们周围的人一样。”

正因为犹太人的心中有这样的信念,他们总是按照平等的方式去与外界交往。于是,一旦有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甚至目中无人时,其他犹太人会不约而同地远离他、孤立他。

巴黎的凯旋门所处的位置,被人们称做“世界的中心”,凯旋门正下方的广场如同太阳,而与广场相连的道路,又如同太阳的光芒,呈放射状向远处延伸。当人们站在广场时,或许会感觉到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拿破仑曾经就把巴黎当作世界的中心,把自己作为整个人类的中心,他希望凭借自己的意志统治全世界,让所有人俯首称臣,结果悲剧产生了。这或许是最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者的下场。

有些儿童生活在溺爱之中,家人总是围着他转。于是,他觉得自己是家庭的中心,自己开心了,全家人都会高兴;自己生气了,全家人都不快乐,他在家庭中是最重要的。可是,独立生活在社会上的成人毕竟不是儿童,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在为人处世中则会受阻。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可能不会亲口对别人说自己是何等的重要,但是,他们的行为和举止却处处流露出自傲、自负的感觉。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和身边的人交往,他认为周围的人都应该为自己服务,自己是一支红花,而别人只配作陪衬他的绿叶。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总是以邻为壑,保全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他总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为自己优先考虑,不去考虑自己做的事情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后果。如果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久而久之,没有人愿意再和你往来。

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坏处。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海面上,风正猛烈地吹着。海水在风的推动下,不断扑打着岸边的石壁。

一只体格健壮的鸟看了看海,又看了看身边的三个孩子。它要带着它们飞过宽阔的海面,去寻找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可是,路途遥远,它不能一次就把三个孩子都带过海去。

它背着第一只小鸟飞上了海面。忽然,狂风无情地吹了过来,它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不让小鸟受惊。然后,它问小鸟:“我的孩子,父亲为了你不顾一切与狂风作斗争,你也看见了。长大以后,你会像我对你这样对待我吗?”

小鸟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要我安全了,以后你要我怎么做都可以。”父亲把它丢进了大海。

它返回岸边,背着第二只小鸟过海。它问了同样的问题,这只小鸟的回答与第一只小鸟大同小异,父亲同样把它丢进了海里。

最后,它带着第三只小鸟飞越海面,它又问了同一个问题。小鸟想了想,回答说:“无私的父亲,为了我们能够活下去,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当我长大后,如果我不照顾你,那是我的不对。可是,我不敢保证我会像您照顾我那样周到地照顾您。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会像你对我那样对待它们。”

父亲不再说什么,它展翅高飞,把小鸟带到了大海的彼岸。

前两只小鸟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结果父亲把它们扔下了海;而第三只小鸟却首先考虑到父亲,然后才说到自己,父亲认为它是值得救的。

犹太智慧借鉴:

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也是心与心交流的过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最终会失去身边的朋友。有这种不良倾向的人,应该注意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

第三章警惕不明白的事情

犹太民族是一个深谙人际交往之道的民族,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必须学会与各个地方的人打交道。在交往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交际技巧,这不仅体现了犹太人高超的处世智慧,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犹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1、只有自己最可信

只有自己才可信。确定一个朋友之前,得先考验他,然后再去信赖他。

——犹太智语

一天,一个慈善组织的捐赠募员在一个小镇上挨家挨户地收集救济品。

天黑了,一个好心人让这位募员在他家住宿。第二天一大早,募员就出去做事了。募员走后,户主发现他携带的箱子上锁了,便在这个箱子上又加了一把锁。

晚上,募员回来了。他问户主:“你为什么把我的箱子锁上了?”

“你的箱子是自己锁的啊,你上锁干吗?”户主反问道。

“是这样的。住在陌生人家里……要是有人拿我东西……我得防着点……”募员尴尬地回答道。

“不好意思……我也这样想……家里有陌生人……如果有人从我家里拿东西往箱子里放……” bQZj9Ua+/5wkNQ6elaibyeKsKk0Rv+45k+AQ4G62MfP0m/O05tmsy8XhjKKuwn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