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篇:确立人生目标

我们为什么活着?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或许没有几个人这样问过自己。当你把这样的问题搞明白之后,可能生活会是另一番模样。

古希腊彼德斯说过:“一个人要有人生目标,否则精力纯属浪费。”

古罗马塞纳卡这样看待人生与目标:“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奋斗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得以跟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1.激发目标

凡是想创造成功人生的人就一定要记住:命运是你自己创造的,谁也决定不了。

没有目标的人生不能成功,如同没有空气的人无法存活一样。

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帝,也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的命运就是由你自己创造的。

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领导。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设计的第一步无疑应是为自己找一个明确的目标。

目标是一种目的,一种意向,是一个引导着我们不断奋斗的梦。目标不是模糊的意念“我希望我能”,而清晰的信念“我要那么做”。

有目标的人,勇往直前;没有目标的人,犹如水上的浮萍,东漂西荡,不知何去何从,自然一无所获。

目标一如空气,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补给。没有目标的人生不能成功,如同没有空气的人无法存活一样。

据一些社会学家分析说,每100个人中有97个人不满意他们的世界,但他们心中又缺乏一个他们所喜欢的世界的清晰图样。许多人一生胸怀不满,奋争,但最终仍是一事无成,大概就是缘于这个原因吧。

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激发一个人身上的潜在才智。这些才智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只是一直未被激发出来罢了。

(1)创造性的见识;

(2)自制能力预算时间和金钱;

(3)集中注意力;

(4)正确的思考;

(5)个人的首创精神;

(6)热情;

(7)自制能力。

下面看一看上述这些才智是如何被激发和应用的。

琼尼,一名熟练的照相师在阅读完《80天周游世界》时,他的想象力被激发了,他决心用80美元周游世界。琼尼坚信他的目的都是能够达到的,如果我有诚意和信心的话。也就是说,如果我从我所处的地方出发,我就能达到我所想要达到的地方。

于是琼尼从他的衣袋里拿出自来水笔,在一张便条上列出了他可能要面临的问题,并记下了每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最终做出了决定后,他就行动了起来:

(1)和菲利普斯医药公司签订了一个合同,保证为它提供他,所要旅行的国家的土壤样品。

(2)获得了一张司机执照和一套地图,以保证提供关于中东道路情况的报告作业回报。

(3)准备了一个青年旅馆会籍。

(4)设法弄到海员文件。

(5)获得了纽约公安部门的关于他无犯罪记录的证明。

(6)与一个货运航空公司达成协议,该公司同意他搭飞机越过大西洋,只要他答允拍摄照片供公司宣传之用。当这个26岁的青年完成了上述计划时,他就在皮夹里装了80美元乘飞机离开了纽约市。他此行的目的是用80美元周游世界。

下面是他的一些经历:

(1)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岛一家酒吧吃了早餐。他是怎样付餐费的呢?他给厨房的炊事员照了相,他们都很高兴。

(2)在爱尔兰的草行市花4.80美元买了四条美国纸烟。那时在许多国家里纸烟和纸币作交易媒介物是同样便利的。

(3)从巴黎到了维也纳,费用是一条纸烟。

(4)从维也纳乘火车,越过阿尔卑斯山,到达瑞士,给列车员四包纸烟。

(5)乘公共汽车到达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给叙利亚的一位警察照了相,这位警察为此感到十分自豪,便命令一辆公共车免费为他服务。

(6)给伊拉克的长途运输公司的经理和职员照了一张相,这使他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

(7)在吉隆坡,一家豪华宾馆的主人把他当作国王一样招待,因为他提供了那个主人所需要的信息,一个特殊地区的详细情况和一套地图。

(8)作为“和平号”轮船的一名水手,他从日本到了旧金山。

最后琼尼用了84天达到了他的目的——80美元周游世界。

让我们重复一遍,一切成就的起点,是目标的确定。记住这句话,并且问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很多人把别人的成功看作是运气,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为命运不好。唯心主义者就认为,人的命天注定,这就让很多人放弃了努力,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上天,这样的人活在世上只是走了一个过场,没有过自己的生活。

凡是想创造成功人生的人就一定要记住:命运是你自己创造的,谁也决定不了。

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帝,也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的命运就是由你自己创造的。

八岁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上个脆弱胆小的男孩,脸上总是显露着惊惧的表情。他呼吸就像喘气一样,在学校里,如果喊他起来背诵课文,他就会两腿发软,颤抖不已!回答得含混不清,然后就颓丧地坐下来,脸色难看极了。

可是,罗斯福最后终于摆脱了消极心理的影响,为自己订立了目标: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为伟大的人。

他的缺陷促使他更努力地去奋斗,他并不因为同伴对他的嘲笑便降低了勇气,他把喘气的习惯变成了一种坚定的嘶声,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颤抖而克服恐惧。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凭着对自己未来的心理暗示,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努力奋斗,罗斯福最后终于当上了美国总统。

假如罗斯福只是看到自己身体的缺陷,不去订立目标,那么,他就可能一生不会有什么作为。如果他没有用一种心理暗示来激励自己,那么,他就不会有战胜自己缺陷的勇气和力量。

他不因为自己的缺陷而自卑,反而加以利用,变其为资本,变为扶梯而爬到成功的顶峰。

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他有明确的奋斗标,想成为伟大的人物,使他激发起了积极的心态,正是这种积极的心态,使他从不幸的环境中找到了成功的秘诀。

有一句话收得很好:“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领导。”这句话告诉我们,因为我们是自己心态的主宰,所以,自然就会变成命运的主宰。态度会决定我们未来的机遇,这是一个真理。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那么你就会产生无穷的动力,推动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明白了你的命运就来自于你的奋斗目标,就会给自己一个希望,就不会祈求上帝给你好运,想要好运,就在你的内心祈祷,你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做个伟大的人。只要你这样想这样做,你就一定会像你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2.订立目标的好处

如果你知道你需要什么,你就会有一种倾向:试图走上正确的轨道,奔向正确的方向。于是你开始行动了。

目标确立以后,你对一些机会变得敏锐了。这些机会将帮助你达到目标。

你对你的目标思考得愈多,你会愈有热情,你的愿望也就变成热烈的愿望。

一个人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很难,它甚至会包含一些痛苦的自我直白。但无论要花费什么样的努力,它都是值得的,因为只要确立了你的奋斗目标,你就能得到许多好处:

第一,你的目标确立以后,你的下意识心理开始遵循一条普遍的规律,进行工作。这条普遍的规律就是:“人能设想和相信什么,人就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完成什么。”如果你预想出你的目的地,你的下意识心理就会受到这种自我暗示的影响。

第二,如果你知道你需要什么,你就会有一种倾向:试图走上正确的轨道,奔向正确的方向。于是你开始行动了。

第三,目标确立以后,你对一些机会变得敏锐了。这些机会将帮助你达到目标。你知道你想要什么,你很容易察觉到这些机会。

第四,当完成了前三步以后,你的工作变得有乐趣了。你因受到激励而愿付出代价。你能够预算好时间和金钱了。你对你的目标思考得愈多,你会愈有热情,你的愿望也就变成热烈的愿望。

这四种好处可以用日本报业家直彦井的经历来说明。直彦井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娱乐性杂志《名流》的创办者。他小的时候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总有一天,他要创办一种杂志,由于他一直持有这个明确的目标,他抓住了一个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他看到一个人打开一包纸烟,从中抽出一张纸条,随即把它扔到地方。直彦井弯下腰去拾起这张纸条,那上面印着一个著名女演员的照片。在这幅照片下面印有一句话: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烟草公司敦促买烟者收集一套照片。直彦井把这个纸片翻过来,注意到它的面竟然完全是空白。

像往常一样,直彦井感到这儿有一个机会。他推断:如果把附装在烟盒子仍印有照片的纸片充分利用起来,在它空白的那一面印上照片上的人物的小传,这种照片的价值就可大大提高。

于是,他就去找印刷这种纸烟附件的平板画公司,向这个公司的经理说明他的想法。这位经理立即说道:“如果你给我写100个名人小传,每篇100字,我将每篇付给你100日元,请你给我送来一张名人的名单,并把它分类,你知道,可分为总统、将军、演员、作家等等。”

这就是直彦井最早的写作任务。他的小传需要量与日俱增,以至他得请人帮忙。他于是要求他的弟弟帮忙!每篇50日元。不久,直彦井还请了5名新闻记者帮忙写作小传,以供应一些平板画印刷厂,直彦井竟成了编者。

现在我们明白了确立目标的重要性了,那么,诸位的具体目标又是什么呢?成功的政治家?成功的商人?还是其他?这些都无关紧要,关键在于我们有了适合自己的明确的目标。

除了要有目标,人生的设计还有赖于我们的努力,努力地去实现它。

为了实现目标,为了实现我们的人生设计,良好可行的计划是必要的。

树立目标实际上就是计算你的时间的分配形式,这涉及三个步骤:

(1)制定各种目标

(2)订出一个实现那些目标的计划

(3)计算出你的时间,以确保计划的实现

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为达到其目标的基本计划由三个简单部分构成:

(1)尊重个人,不管他是顾客、雇员、还是供应商

(2)追求产品优质

(3)对顾客的出色服务

同时,目标的制定不必详尽,只要现实即可。摩托罗拉公司有几个基本目标:

(1)至少跟上通讯业的发展;

(2)成为同行业中成本最低的公司;

(3)维持高额利润

以下是一个简单易行的个人成功计划指南,请先参考以下三个步骤:

(1)确实回答以下问题:我这一生想有什么成就?我想做什么?什么才让我满足?

(2)将未来分成三个部分——工作、家庭、社会上一来看,如此划分将使你不致混淆,避免冲突,并易看清整个画面。

(3)将计划分成两部分:十年计划和30天计划。

十年计划指南:

第一,工作:

①我想要多少薪水?

②我想要担任什么样的职位?

③我想要多大的权力?

④我想要什么样的威望?

第二,家庭:

①我想过什么样水准的生活?

②我想住什么样的房子?

③我想渡什么样的假?

④我希望给孩子什么样的财力支持?

第三,社会:

①我想有什么样的朋友?

②我想加入什么样的社团?

③我想当什么样的社区领袖?

④我想达到什么样的理想?

当你策划未来时,别怕计划太过于崇高,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全看他对未来的憧憬有多少。

以下是在一位小工厂老板所写“生活计划”中,逐字选录出来的。仔细读,看看他怎么预见他“家”的样子。当他写出这些时,仿佛身临其境。

我对家的目标,是在海边拥有一块房产。房子是典型的“乡间别墅”型,两层楼、白柱。我们会用篱笆围起,既然我和太太都喜欢狗,我们将在房后建一个狗窝。在前面,我们要建条蜿蜒的车道,两旁种树陪衬。

“房子并不只是吃饭睡觉的地方,我要赋予他生命。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上帝,我们将定期当教堂。十年后,我希望,我有能力带我的家人环游世界。我希望在孩子们结婚等原因分散前,达成这个愿望。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一次走那么多地方,我会把它分成四、五次,每年去几个地方。当然这个‘家’计划是否能够实现,全看我‘工作’计划的表现。为了实现这些,我必须更加努力。”

这个计划是五年前写的,那时候!他拥有一个专门生产玩具的工厂,现拥有三个,他已买有18亩的海边地,他正朝他的目标渐进。

30天计划是配合十年计划而制定的。你可以利用下面的格式作为指南。在每个标题下记下你以后30天预备做的事,然后30天到了,检查你的进展,再定另外30天的目标。记住,持久做好每件“小事”,才能达成你的大目标。

30天计划指南:

第一,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①拖延事情

②消极的想法

③看电视时间超过60分钟

④说人闲话

第二,养成一些好习惯:

①每早严格检查自己的仪容

②前一晚计划好翌日的工作

③尽可能的夸赞别人

第三,以下这些方面增强我的脑力:

①每星期拔出两个小时时间,阅读有关我本行的专业杂志。

②读一本励志的书

③交三位新朋友

④每日做20分钟静思

3.有多大的目标能成多大的事业

伟人心中有志向,凡人心中有愿望。

高尚的目标能切实地保持,就是高尚的事业。

大目标使人的生活就是干事业,小目标使人的生活仅是过日子。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伟大的目标。

一个想当元帅的士兵,虽然不一定就能当元帅;但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则永远不可能当上元帅。

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并非是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没有目标的人。

确立了目标的人,有人成功了,有人未成功,有人大成功,有人小成功。这与目标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

目标大,就是空间大时间长,也就是胸怀大志,有战略眼光;而小目标,一般只解决眼前问题。正所谓伟人心中有志向,凡人心中有愿望。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高尚的目标能切实地保持,就是高尚的事业。”大目标使人的生活就是干事业,小目标使人的生活仅是过日子。

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很尖刻地区分了两种人,即“吃饭为了活着”和“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伟大的目标。所谓伟大的目标,无非就是要做大事,考虑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在更大的范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在更大的空间时间里产生更大的影响。

伟大的目标要求你解决大问题,为很多人服务,也就要求你要有大本领,要有异乎寻常的知识、技能、胸襟和魄力。在达成伟大目标的过程中,必然还要顾全大局,超越个人得失,作出常人难以接受的重大牺牲。

当你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实现伟大目标,为众多人服务取得成效后,自然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崇敬——你便逐渐伟大起来。

我国传统文化,常用“志当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鲲鹏之志”等词句,形容和鼓励人要有大志。

历史的经验已经说明,有多大的目标能成多大的事业。三国就是一个好例子。

三国时天下纷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当初有实力“竞标”的主要是这几个人:曹操、刘备、孙权、袁绍、刘表。

曹操的目标是:一统天下,坐领江山。他自称“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

刘备的目标是: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他在三顾茅庐时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志向比曹操略差些,但也算得上盖世英雄。

孙权的目标是:承父兄基业,守住江东,司机夺取天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人民富庶,足与魏、蜀鼎立。

反观河北袁绍就差多了。他本身出自四世三公,起点高,名声大,拥数十万之众,谋臣无数,战将如云,也曾有兴汉灭贼之志,但徒有虚名,属“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之辈,被称为“羊质虎皮”、“凤毛鸡胆”,为后世唾笑。还有刘表,领荆襄之地,地沃利广,豪杰众多,但胸无大志,日光短浅,甘为井底之蛙,本有进取中原的绝好机遇,但他却以“吾坐据九郡足矣,岂可别图?”而自足。

这其中,以曹操的目标最远大,当然是曹操建功最多。

正如史官赞诗所言:“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子孙。”

当然,这些都是极其特殊的例子,当然不能拿这些目标来要求所有的人,但是,对常人而言,目标远大一些,对成功总是有益无害。

首先,目标远大,才能充分发掘你的潜能。

人不可能取得自己所不企求的成就。一个想当元帅的士兵,虽然不一定就能当元帅;但一个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则永远不可能当上元帅。

高尔基说:“目标愈高远,人的进步愈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确定只走10公里路程,走到七八公里处便会因松懈而感到很累,因为目标快到了;但如果要求走20公里,那么,在七八公里处,正是斗志昂扬之时。

比如射箭,有经验的射手都知道,要想射中靶心决不能瞄准把心,而要瞄准靶心以上的位置。这就是“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仅得其下”的道理。

歌德说:“就最高目标本身来说,即使没有达到,也比那完全达到了的较低目标更有价值。”

目标必须给心智留有较大的空间,我们才不会因自我设限而窒息,才可以追求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其次,远大的目标,产生远见。

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并非是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没有目标的人。只有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事物,才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目标,是看到并非摆在眼前的东西的能力。目标指看到别人未看到的重大意义的能力,是看到机会的能力。

作家乔治·巴纳说:“目标是在心中浮现的将来的事物可能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图画。”

不管做什么都要有自己的远大目标和自己的愿望:我要飞多高,我能飞多远,我要飞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能做到?我怎样才能做到?

只要心中有了一幅宏图,你就会从一个成就走向另一个成就。把身边的物质条件作为跳板,跳向更高、更好、更令人快慰的境界。

没有长期的目标,便会有短期的挫折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目标越远大,意志才会越坚强。绝没有无缘无故的坚韧不拔。

没有远大的目标,一生只能做别人的陪衬和附庸。没有远大的目标,就没有动力。

4.美好的看待生活

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

人类要努力劳作,但劳作本身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生活得写意”。一方面勤奋工作,一方面使生活充满乐趣,这才是和谐的人生。

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

学会享受生活吧,真正去领会生活的诗意、生活的无穷乐趣,这样我们工作起来,学习起来,也就会感到更有意义。

你会生活吗?

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大自然的形形色色,包括遥远的星系,久远的化石……

此外还有诗歌,音乐,沉思,友情,谈天,读书,体育运动,喜庆的节日……

甚至工作和学习本身也可以成为享受,如果我们不是太急功近利,不是单单为着一己的利益,我们的辛苦劳作也会变成一种乐趣。

现代社会,充满着竞争,充满着机会。我们不停地开发新产品,我们不停地扩大着市场。我们的眼睛盯死了瞬息万变的股市行情,我们的耳朵时时留意着有用的信息。我们在商务谈判中耗去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我们在策划广告方案中熬过了一夜又一夜……我们梦想着一夜暴富,我们渴望着一朝成名。我们的的确确忘了世界上还有好山水、好风景、好书籍等着我们去欣赏。我们成了经济动物。

我们过的是一种健全的生活吗?难道功名、财富就是生活的全部内容?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停下匆匆的步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

林语堂也持同样看法,他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

明人陆绍珩曾经说过:世路中人,或图功名,或治生产,尽自正经,争奈天地间好风月、好山水、好书籍,了不相涉,岂非枉却一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世上的人,有的追求功名,有的从事经济,虽然都是在做正当的事情,但人们却一点儿也不关心天地间的好风景、好山水、好书籍,好像都与己无关,这岂不是白过了一生?

用这段话对照一下今天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会发现,古人的感慨似乎就是针对我们而发的。

让我们把眼光从“图功名”“治生产”上稍稍挪开,去关注一下路边正在吐绿的树木,窗台上正在吐蕊的花朵。夜里,不妨暂时推开桌上的功课,去沐浴一下璀璨的星光。假日,也可同三五好友一道,来一次自行车旅游……

据说恺撒与亚历山大就是在战事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正当的生活乐趣。他们认为,享受生活乐趣是自己正常的活动,而战事才是非常的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认为,他们持这种看法是明智的。“这不是要使精神松懈,而是使之增强,因为要让激烈的活动、艰苦的思索服从于日常生活习惯,那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的。”蒙田还提出:“我们的责任是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去编书;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序,而不是去打仗、去扩张领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得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在繁华的伦敦市,我是一个小小的职员。”生活于18——19世纪间的英国散文家兰姆在《退休者》一文中,描写了自己对当时“囚禁”般的公司工作的深恶痛绝:“我这个人似乎与写字台结成一体了,连我的灵魂也变成了木头。”他认为,“人一旦事务缠身,便失其灵性”。在兰姆稍后的英国作家乔治·吉辛更是对假日大唱赞歌:“我们的休息日总有一种特殊的神圣性。让每周中有这么一个整天,脱离世上的粗俗生活,超越于通常忧乐之上,这种想法虽然带有宗教狂热,却仍富有福惠;星期天总是把很多好处带给大多数人,对于少数人它更意味着灵魂修养的生活。”他甚至说:“如果星期天的这一作用在我们之中消失了,那对我们的国家,就更糟糕了。”

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创造财富,发展经济,这当然是正经的事。享受生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衣食无虞,才能谈得上文化和艺术。饿着肚子,是无法去细细欣赏山灵水秀的,更莫说是寻觅那诗意。所以,人类要努力劳作。但劳作本身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生活得写意”。一方面勤奋工作,一方面使生活充满乐趣,这才是和谐的人生。

我们说享受生活,不是说要去花天酒地,也不是要去过懒汉的生活。曾有一则笑话,讲二人谈生活愿望,一个人说:“我平生不足的就是吃饭睡觉。有一天得志了,我就吃饱了便睡,睡足了又吃。”另一人说:“我和你不同,我要吃了又吃,哪有功夫睡呀。”这哪是“享受生活”,实在是糟蹋生活。

享受生活,是要努力去丰富生活的内容,努力去提升生活的质量,愉快地工作,也愉快地休闲。散步,登山,滑雪,垂钓,或干脆就是坐在草地或海滩上晒太阳。在做这一切时,使杂务中断,使烦忧消散,使灵性回归,使亲伦重现。用乔治·吉辛的话说,是过一种“灵魂修养的生活”。

爱因斯坦刻苦地攀登科学高峰,他也没忘了时时拉拉小提琴,让心灵沉浸在美妙的音乐里。毛泽东一生戎马倥偬,日理万机,仍会忙里偷闲,去江河游泳,和大自然亲近。陈毅国务繁忙,却总要抽空下下围棋,领略黑白世界的妙趣。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研究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他用专门的设备为蜂鸟拍照。他的蜂鸟著作被称为自然丛书中的精品……他们工作着,也享受着生活。

我们现在开始有了更多的假期,双休日,春节、五一、国庆的长假,还有其他一些节日,以及单位给职工的休假,我们的休息日算下来也委实不少了。但这一切来得似乎太快了一些,我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受着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心底深处还摆不脱“逸怡即怠惰”的阴影。不少人觉得无事可干,除了打打麻将,吃吃喝喝,好像再没有乐趣可言。也有人去旅游,但那近乎“花钱买罪受”,挤火车、挤景点,山上不见风景,只有人。这一点上,有些像兰姆笔下19世纪初时的英国:到了星期天,由于积习使然,简直丧失了享受自由的能力,不知道怎样才能高高兴兴把这一个没着没落的闲日子打发掉。这一天,就是那些郊游的人也不见得能过得多么舒服。

其实,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美好的,都有与生俱来的欢乐和希望。

5.让自己的生活空间永远充实

时间就是永恒,人们荒废时间就是荒废永恒。

正确使用时间,适当利用时间,是最紧急的一件事,也是最刺激的现实。

裴多菲所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我们决不会有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拥有,而且一直、总是有着所有能够拥有的时间。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珍惜时间,他常常说:我从不以为半个小时是微不足道的。

当我们成年开始工作时,就憎恶懒惰。常常这样想:时间就是永恒,人们荒废时间就是荒废永恒。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美好东西,也许时间就是我们拥有的唯一美好的东西;让我们别荒废它吧……谁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呢?

时间!然而,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我们诞生,我们活着,我们死去,并且认为这一切都是按时发生的,仿佛时间是某种巨大、崇高、宽广和深邃的东西;仿佛它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天体,包容着一切发光的世界,包含着生命和死亡,而这个地球像是蓝色的大海,无数的鱼在其中相聚相依,同泳同游。我们把已经做过的一切叫做过去;把正在做的一切叫做现在;而我们将要或试图去做的一切则称之为未来。

而所有这一切都在我们身内,不在我们身外。过去了的存贮在我们的记忆中,现在正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而将要来的则包容在我们的希望和期待之中。

我们总是在期待着什么!我们的生命就是在期待中耗费掉了;我要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期待。我们认为某个时刻将会到来,而且一定会到来,那时我们的期待将会实现。在某种情况下,满是和实现我们的希望似乎依赖于时间,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付了坚定地相信并且确认,时间依赖于我们,而我们并不能使它缩短或是延长。

我们把时间分为时代、世纪、年代,并给这些虚构的划分取上名字,把它们看作是某种真实的存在于它们自身之内并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的某种东西。我们相信我们真正量度了时间,而实际上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不存在什么东西;在我们的书籍之外也不存在什么东西,在书中我们写下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谬见和我们的空虚的言词。时间在其自身中什么也不是;它不是实在,不是实体,而是人的思想、观念,书中的一个词,石头上的一道刻痕。

时间是造成一切事物的神秘原料,有了它一切都可能;无它,则凡事不可能。时间的供应是每日的奇迹,若仔细检视它,便会发现它是真正使人叹为观止的东西。

早上醒来,你已经开始了二十四小时。这二十四小时全是你的,是最贵重的财产……你必需依赖每天这二十四小时的时间而活。你必需利用它来纺出健康、欢乐、金钱、满意、尊敬,与你永恒灵魂的开展。正确使用它,适当利用它,是最紧急的一件事,也是最刺激的现实。一切皆依凭于此,你的快乐……也依凭于此。

我们决不会有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拥有,而且一直、总是有着所有能够拥有的时间。

福建省优秀共产党林炳熙上上众多优秀知识分子中的普通一员,一个参加工作25年的人,竟累计上班时间却达到45年,并因工作延误就诊,最终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此,《光明日报》于1996年9月1日作为题为《永不停息的追求》的专题报道。

这里,我们采撷林炳熙生活中折射出他生命原色的几朵浪花,或许对我们思考人生有一些启迪。

林炳熙生前是福州市建委计划科科长、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场道部经理。他从离开校门踏上社会的第一天起,就把用知识报国作为其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准则。数十年来,林炳熙一直坚持每天早上6时~6时30分学英语,晚上21时~22时学俄语,22时~24时学习专业技术,无论是在热浪灼人的三伏天,还是在寒风凛冽的隆冬季节,都从未间隔过,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头上还戴着听英语的耳机。多年来,他抄录的资料和笔记多达300万字。正是这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使他获得了知识的丰厚回报。在工作中,他运用所学知识,在道路建设中摸索运用了“吸泥捧冲法”和“新井点施工法”,先后为福州市道路建设节约费用达3000万元,尤其是他的一项合理化建议,为长乐国防机场一下节约施工费用上千万元,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对于林炳熙的死,人们持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林炳熙真傻,傻得连命都不要了,不值得;也有人认为,林炳熙虽然死得可惜,但死得其所,我们党和国家就需要倡导这样的奉献精神;还有人认为林炳熙完全可以公私兼顾,大可不必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于国于己于家都是损失。青年朋友,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呢?

林炳熙之所以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崇高价值,根本的就在于他的创造性劳动和献身精神为社会、为他人作出了超乎常人的巨大贡献。惟其如此,社会对他的这种高尚行为也相应地给予了充分的承认和尊重,如他被提拔为部门的负责人,并多次被评为省、市和单位先进个人,就是这种承认和尊重的最好说明。

当然,林炳熙同志英年早逝,无论对党、国家、社会,还是对家庭都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令人深感惋惜。但就其人生价值而言,他的死重如泰山,其人生是辉煌而有价值的。正如匈牙利爱国诗人、民族英雄裴多菲所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6.总有理由要生活

人生决不仅仅是一种作为生活的存在,它是一些莫测变幻的,也不是一股不息的奔流。

不要枉费生命,要少追求物质,多追求理想。因为只有理想才赋予人生的意义,只有理想才使生活具有永恒的价值。

执著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这一理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

这种教诲确是不易领受的。尤其当我们正年轻的时候,满以为这个世界将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满以为我们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业一定会成功。而生活的现实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的面前,于是,这第二条真理虽是缓慢的,但也是确凿无疑的显现出来。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经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只是在失去娘胎的保护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后又要进一系列的学校学习,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结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我们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精力逐渐的衰退;最后,我们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们过去的一切生活都将化为乌有。

但是,我们为何还要臣服于生活的这种自相矛盾呢?明明知道不能将美永久保持,可我们为何还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呢?我们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早已不可企及,可为何还要使自己的心充满爱恋呢?

人生决不仅仅是一种作为生活的存在,它是一些莫测变幻的,也不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们建造的东西将会留存永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永远的生存。我们所造就的美,并不随我们的湮没而泯灭。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亡,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则将与时俱在,永存而不朽。

不要枉费生命,要少追求物质,多追求理想。因为只有理想才赋予人生的意义,只有理想才使生活具有永恒的价值。

世界歌坛巨星胡利奥·伊格莱西亚斯如果不是因为他有自信,有勇气,有坚强的意志,胡利奥在今天可能只是一个无名的残疾人。使他走上成功之路的正是他失去的健康,他在一次汽车失事伤残。

1963年9月,在他20岁生日前不久,胡利奥和三个朋友开车沿近郊公路回马德里的家去。那时已过午夜,他年轻冒失,从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驶进一个U形急转弯。汽车滑到路边碎石上,翻落田里,幸好没有重伤,至少当时看上去是这样。那时胡利奥是马德里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但爱好足球,他身高1.78米,体重78公斤,是个有名的马德里足球队初级组很有前途的门将。

翻车事故后不久,胡利奥开始感觉胸腔及两肋时有短暂锐利的刺痛。痛时浑身发抖,喘不过气来。他父亲是医生,感觉不妙,带他到市内各诊所及医院的专家处求医。x光摄影找不出病因,有的医生诊断他有根神经受挤压,有的医生则说完全是心理作用。

11月某夜,他喷嚏扭动了身体,一阵剧痛,当场昏倒不省人事。x光又照不出毛病。但是到了新年元旦时,疼痛一直不止。他的体重减少了,只有48公斤,卧床不起。经常通宵不眠,咬唇抱膝而坐。他弟弟卡洛斯回忆说:“我们眼看着一个精力充沛的运动员逐渐瘦弱下去。”

1964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胡利奥的父亲请了马德里5位最有名的医学专家,包括神经外科医生,在他儿子的床前会诊。他含泪问道:“我儿子究竟得了什么病?”经过1小时的商讨后,马内拉医生宣布他们的一致意见:毛病一定是在脊柱里。

当夜胡里奥的膀胱功能停止,那是瘫痪的最初征兆。第二天早晨,他被送进医院,已是患截瘫的病人。检查脊柱的结果显示有一个肿瘤。医生说,可能因车祸严重受伤而加速其成长.这个非癌性的肿瘤包住了第七个脊柱造成瘫痪。经过手术割除后他出院回家,腰部以下仍然不能动,这种病情的前途不大乐观。他可能在几年后恢复少许活动力,但将终生残废。

然而,谁也没料到这个青年的坚定决心。依照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指示,胡利奥练习由脑对每一个脚趾发出命令。他日夜不断地轻声唱道:“动啊,该死的!”但没有一个脚趾能动的。他说:“我就像快要沉没的船上的报务员,不断拍发没有回音的电报。”

做完手术两个月后,妈妈、爸爸和弟弟突然听到胡利奥大叫:“大家都快来!”他们跑到他房里,见他欣喜若狂地指着脚,高兴地说:“快看!”大脚趾往下轻轻的动着,一下、二下、三下……从那时起,胡利奥坚信他可以完全康复。

但康复的进度很慢,运动也很吃力,有个护士知道他有时会感到懊丧,便送给他一把廉价的吉它,让他弹吉它来消遣。他仰卧床上,两臂的动作也不太协调,弹起来很不方便。但他把吉它柄对着天花板直放胸口,随着拔弦,弦声使它暂忘焦急烦恼,他开始渐渐低哼曲子,然后羞怯地试着唱一两句。唱出的歌觉很好听,他大为高兴。

手术后四个月,胡利奥站在地板上,抓住公寓狭窄过道中特别装置的扶手,气喘吁吁,努力练习举步。他父亲怕他太吃力,劝他休息。他说:“爸爸,我必须练。”

他做到了。经过90分钟的努力,胡利奥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他每天的目标是比前一天多走一步,而且总能达到自标。为了加强体力,他每天在过道中不断爬行四、五个小时,夏天在他家的海滨别墅中,他撑着拐杖在沙滩上走,每天早晨又在地中海中筋疲力尽地游泳三、四个小时。到那年秋季,他进步到可以使用手杖。再过几个月,手杖也不用了,他每天步行达10公里。

胡利奥的身体状况不断有进展,1968年春季他毕业于法学院,有意进入外交界。那时,音乐仍只是消遣。但他根据自己长期孤独地与瘫痪作斗争的经历,写出了他的第一首歌《生命照常进行》:真朋友很少,得意时人都来颂扬,失意时,你就知道,好朋友还在,别的全走了。同年7月,在西班牙最重要的流行歌曲比赛——每年一届的西班牙民歌节中,他怀着疑惧心情出场,唱出这首歌,荣膺冠军,西班牙顿时少了一块外交材料,多了一名歌手。这首歌风行全国,也成为以他对瘫痪的搏斗为题材的一部西班牙电影的片名。他担任这部影片的主角,一跃而为电影明星。

胡利奥昔日的瘫痪已成过去,没留下不良后果。他回忆往日的苦境,觉得因祸得福。“我在音乐方面所得的成就完全由于那次苦难。”他现在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而且名利双丰收。正足以证明他在第一首歌《生命照常进行》中所唱的:

总有理由要生活,

有理由要奋斗。

7.理想不是空想

想不是空想,在订立目标时,要切合实际、结合自身情况,把目标订立在自身能力的范畴之内。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的理想就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而不是个人天马行空的想像自己的未来。

人在这个社会里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必须是自己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个分子,把自己溶进这个社会里,然后你就会想像你将是个什么样的人。

选择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

人生活在世上总有一个生活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人的理想。

但理想不是空想,在订立目标时,要切合实际、结合自身情况,把目标订立在自身能力的范畴之内。

一说理想,人们会马上想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不错,我们从小树立的理想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但是这个理想是全人类的理想,要全人类共同去奋斗。而我们个人首先要谋求自己的生存、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只有个人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才能够为全人类的最高理想作出贡献。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的理想就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而不是个人天马行空的想像自己的未来。人在这个社会里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必须是自己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个分子,把自己溶进这个社会里,然后你就会想像你将是个什么样的人。

西安音乐台的主持人刘智,在一篇文章中是这样形容他的理想:鱼的希望在于水。

他这样写道:

我曾经希望自己是一名海军战士,这似乎是70年代的俗套。可是我至少从5岁起就将当一名解放军战士的理想具体到海军,并且坚持了13年。高考落榜外加一场大病粉碎了我的“希望”。我伤心欲绝,在一片洁白的病房里默默流泪,悼念那个离我愈来愈远的湛蓝色梦想。

就像从海里捕到的一条鱼,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我拿着父亲单位劳动服务公司开出的“待业证”,被结结实实地摔到岸上,那是1988年,崔健的摇滚歌曲《一无所有》风行全国。我给人押过出租车、卖过色拉油、干过地产施工监理、跑过钢材业务……一辆破自行车陪我度过两年风餐露宿、昏天黑地、没有口粮、没有“希望”的日子。干活、赚钱、再干活、再赚钱,我咬紧牙关,像鱼一样在岸上等待一条河或者一个雨季的来临,把希望寄托于水。有一次我揣着一个月的工资和女朋友在一家冷饮屋玩浪漫,突然很激动地指着窗外不太亮的月亮说:“等着吧,我要在30岁的时候拥有一艘自己的游艇,无拘无束地去环游世界。”那个女朋友后来嫁人了,嫁给一个做办公用品、鲜花礼品的商人,她曾经送给我一只礼品小船,上书“一帆风顺”。

之后,又交了两个女朋友:眼看都过30了,第三个女友却以不求上进为理由离开我。

1996年是我的人生转折点,我加入西安音乐台。5年了,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也是咬牙坚持。在外地求学打工的西安人说:“刘智呀,一出车站,听见《幸运降落伞》里你的声音,就知道家真的到了。”

有人说:“70年代出生的人,是没有坐标、没有理想、尴尬的一代人。”乍一听,我想起那部老电影的名字“一条没有航向的河流”。但是,只要有希望,你就会给自己预先埋下幸福的种子。于是,有勇气去爱、去理解、去尝试、去感谢,甚至与自己的生命快乐地握手言和。

刘智小时候的理想是不切实际的一种空想,虽然,高考失败和疾病使刘智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通过上大学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刘智在生活中始终没有放弃希望,追求成功,终于在音乐台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如鱼得水。

理想是一种科学的预示,就在于它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社会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来的。清华大学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自我设计四步曲》的文章,很具体地谈了自己的理想设计过程,兹录如下。

自从很小的时候,我知道了人生下来,然后再死去,一切一切又都消失了,似乎有点神秘,又有点儿可怕。进而又想,速由生到死的过程有什么意思呢?现在我是三年级的大学生了。知道这便是所谓人生价值。从产生那个念头到现在,实际上已在朦胧中思索了十几年了:

(1)树立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一位大学教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饥饿和母亲的泪水伴他度过了艰辛的童年。进城读中学时,车站总有一大群乞丐、盲人,凄婉哀怨的笛声至今犹在耳边。他把带在身上的几斤粮票放在这些人的破铁盒里,咬紧牙走向汽车。路上,他望着车窗外萧条的农村和辛劳的乡亲,心里充满灼痛和渴望。父母和老师当然不会相信他能当呼风唤雨的政治家。他被分在理科班。还说这样才真正对社会有好处。

他们当时不会拿人生价值的理论来说服他,但他们凭直觉和经验所作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马克思、毛泽东有他们特定的时代,而他的时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限制我们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的,已经不是根本的社会制度不合理,而主要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充分,某些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等等。”党已经开始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正在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努力。父母、老师他们正是从这里出发为他选择专业的。树立顺应时代潮流的理想,是实现我的人生价值的第一步,做了一名大学教师。

(2)按社会的需要设计自己。一个人要求社会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而社会的发展又要求个人服从社会的需要,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一位辅导员老师是学无线电的,他也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就,但他现在做学生工作,整天忙忙碌碌,穿着邋邋遢遢,活像传说中的陈景润。很多毕业生的总结都说自己学会了做人,在政治思想方面有极大的进步。这包括着多少人的牺牲,浸润着多少人的心血啊!为社会的需要设计自己、牺牲自己,辅导员作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榜样。

(3)找好自己的位置。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找到个人在社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正确位置。这不可能是“你想怎样就怎样”。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清楚地体会到这种社会性和历史性。小说《南方的岸》中,社会和历史把知识青年杨纪安排到海南岛,在那里生存、进取、恋爱,当他乘回城之风回到繁华的广州时,发现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于是又重新田到海南岛。作者没有直接回答送个“什么”,笔者理解,杨纪安去的正是他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如果没有十年动乱,他或许是城里的工人或大学生,但如今社会和历史把他的位置安排在海南,在那里有实现他人生价值的一切。海南对于他和他对海南同样是非常需要的。

(4)个人的奋斗和社会的力量。归根结底,实现和提高人生的价值还要靠坚韧不拔地奋斗。毛泽东同志说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古今中外无数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的人!都经过艰苦的劳动。干事业没有捷径,更不能投机取巧!个人的力量在社会中又怎样发挥作用呢?一位老教授曾经说过:“个人终究会衰老消亡,而千万人的事业是永存的!”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尚且这样看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何况我们这些学业未成的晚辈呢?社会由千千万万的个人组成,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其中是必需的,又是微乎其微的。只有投身于广大的人民之中,与人民的力量组成强大的合力,微弱的!力量才会显示出其作用和价值。

其实人的理想都是从空洞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年龄的增长,理想也就由一种朦胧的意识变为一种科学的预想。正是这种预想使人最终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8.为自己的目标定位

想着成功,成功影响就会在内心形成。在雄心勃勃的推动力下,你可以控制环境,创造人生。

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使理想在现实条件下可能实现,就会给人带来快乐幸福。

适合自己的目标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和国家的需要前提下制定出来,是可以达到的目标。

适合自己的目标,也不是降低自己的追求,而是把自己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

人的构想使自己的生活有了目标,这个目标就使得你现在的生活变得有了意义,也使得你的未来变得一片光明。一人的一生就是朝着这个目标,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圣经》上说:“人想什么便像什么。”这就是说,人的思想、言行,都是由他下意识的目标暗示决定的,他想什么脑子里就会形成一幅图画,这幅图画就会引导他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世界知名的布道家贝尔博士说:“想着成功,成功影响就会在内心形成。在雄心勃勃的推动力下,你可以控制环境,创造人生。”由于人的内心构想是人生的设计蓝图,与人的现在和未来都有重大的影响,每一个人都会希望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美好的蓝图,像一幅完美无缺的图画,比任何一位艺术大师笔下的杰作都更加出色美丽。但是有些人想得太好了,以至于难以实现,于是便会产生失望和悲观。所以,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使理想在现实条件下可能实现,就会给人带来快乐幸福。

什么样的目标是适合自己的目标呢?清华大学的一位学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是这样制定它的奋斗目标的:

我在高考前一年就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奋斗方向了,由于当时报纸上正报道世界将发生能源危机,通过考虑和选择,我确定了把能源科学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另外,我一向注意文理并重。我的数理化成绩在高中时并不是拔尖的,所以才适合于搞那些多学科综合的边沿科学。而能源科学正符合了这一要求。那时候我对能源科学的兴趣已相当高。找课外阅读时注意搜集有关材料。等离子体、阳能利用新方法、电节水用氢气代替汽油等能源方面的新设想对我产生了相当大的吸引力。

我还记得有一部电视剧叫做《雪花轻轻的飘》给我的印象很深,其主要原因就是剧中主人公是一个在能源方面自学成才的青年。能源科学毕竟范围很大,因此,我选择了具体的奋斗目标,一个是太阳能利用,这是很自然想到的;另一个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就是水利。家乡的水资源丰富。我高一时到学校附近的大水库参观过。

后来,我又在省报上了解到,一位清华水利系毕业生怎样在建设、管理那个大水库中作出了贡献。这使我对水利建设者产生了敬佩,也增加了我对水剂的兴趣。填高考志愿时,才了解到清华在广西招生最多的也正是水利系。我第一志愿填的是水利系,第二志愿走工程力学。后者与太阳能利用有关。结果我被水利系录用。因我对太阳能利用同水资源开发同样感兴趣,所以当我知道不能搞太阳能利用时还有些难过呢。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许多邻居都说我不该报水利系,认为水利没有什么可学的。对此我不置可否,一笑置之。人,应该有所追求,而自己追求的东西不能要求别人都理解。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我深深地了解到农村是多么需要科学文化知识。

近几年来,大多数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我了解到,就是那些物质水平较高的地方又建起了庙堂,精神文化生活依然是贫乏。许多小学生初小还没有毕业就退学回家劳动了。一方面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另一个方面又产生新的文盲、科盲。对此,找不能视而不见。如果能用由己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消除祖国土地上的贫穷、愚昧无知等现象,这将是最大的快乐。我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去埋怨专业的好坏,我只担心将来能不能参加南水北调等大工程,能不能参加家乡的红水河开发规划。我知道我的事业需要我为之奋斗终身。我知道现在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将来的事业打好基础。因此,将近一年来找对学习是重视的,认真对待的。而且也开始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在数学分析学习中我注意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上学期数学分析考试最后一道较难的题目,我要求自己能解决,而且确实也做到了。从上学期开始,我注意阅读参考书,培养自己阅读参考资料的能力。清华历来主张给学生以“猎枪”,而不仅仅是给“干粮”。我们呢,往往认识不到“猎枪”比“干粮”更重要,而喜欢比较“实惠”的“干粮”。

我认为,只有掌握了“猎枪”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岗位上有用武之地。否则,“干粮”吃完了,又该怎么办呢?现在,党要求我们成为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拓型人才。我们这一代正赶上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使中华腾飞的好时候,想像将要压在我们青年人肩上的担子是多么重,我真觉着自己力量微薄,能力欠缺……

这位大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需要制定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就会化为具体的动力,使他为此而奋斗。

适合自己的目标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和国家的需要前提下制定出来,是可以达到的目标。不是空想,不是信口开河,空想因为无法实现,会使人陷入悲观;而适合自己的目标,就会有具体的实施办法,而就会给人产生希望,使人越干越有劲,越活越年轻。适合自己的目标,也不是降低自己的追求,而是把自己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规划自己的生活。

一个中学生在暑假里打工,觉得自己适合做生意,于是就不再继续上学。要去做生意,这就是把自己的目标降低了,就是只从眼前利益出发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的,而忽视了人的长远发展目标了。

人的能力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能力的不断提高;就会觉得原来的目标定得太小了,因为你自己发展了,目标也就要随着调整。如果一个人停止学习,他的能力也会随之下降,那么,他原来与之相适应的目标也就会显得难以实现了。所以,适合自己的目标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每个人在实际生活申不断地适应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力求使人生的内在潜能得到最大的实现。

所以,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人生也就是在这种不断变化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的。

9.理想与现实的沟通

不管你的长远理想多么宏伟,如果你不会谋求眼前利益,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如果一个人只想着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目标,那么他也不会有多大的前途。

一个人最理想的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眼前的工作可能不适合你的发展,你就要把它当作一个过渡期,一旦发现有你自己发展前途的事情出现,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的工作,去追求你的事业。

生存是第一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需要和最高需要。

人在生活中首先要谋求生存,不会生活就不会有发展,也就不会实现自己的人生自标。所以,不管你的长远理想多么宏伟,如果你不会谋求眼前利益,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想着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目标,那么他也不会有多大的前途。他就像一只忙忙碌碌的蜜蜂,一年到头,东奔西走,不知道生活的快乐,也不知道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人苦命。如果你的年龄是十八岁以下,那么你可能即将作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项决定——这两项决定将深深地改变你的一生;这两项决定对你的幸福、你的收入、你的健康,可能有深远的影响;这两项决定可能造就你,也可能毁了你。这两项决定就是你的眼前利益,解决了眼前利益,才能为你的长远利益奠定基础。很多人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两个眼前利益,导致了终生失败。

这两个重大决定是什么

第一,你将如何谋生?

第二,你将选择谁来做你的孩子的父亲或母亲?

这两项决定,通常都像赌博。哈里·艾默生·佛斯迪克在他的《透视的力量》一书中说:“每位男孩在选择如何度过一个假期时,都是赌徒。他必须以他的日子作赌注。”

但是这两项眼前利益却不能赌,因为谁也赌不起。所以找一个谋生的饭碗与找一个理想的伴侣,就是一个人走向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你才能进一步实现你的梦想。首先如何找到你谋生的饭碗呢?现在找工作是最难的事情了,要找到自己喜欢干的工作那就更难了。不光中国人多岗位少,世界范围内也如此。美国家庭产品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艾德纳卡尔夫人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大悲剧就是,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他们想真正做些什么。我想,一个人若只从他的工作中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真是最可怜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是很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只要有工资就行。所以,难怪有那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野心勃勃,不可一世,充满玫瑰般的美梦,但是到了四十岁以后,却一事无成,痛苦沮丧,甚至神经崩溃。所以,为了长远的目标,你在选择眼前利益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菲尔·强森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儿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但菲尔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懒懒散散的,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则一概不管。有时候,他干脆“缺席”了。他父亲十分伤心,认为养了一个没有野心而不求上进的儿子,觉得在他的员工面前丢尽了脸。

有一天,菲尔告诉他父亲,他希望做个机械工人——到一家机械厂工作。什么?一切从头开始?这位老人十分惊讶。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去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时间更长。但他竟然快乐的在工作中吹起口哨。他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而当他在1944年去世时,已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如果他当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亲死后上上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菲尔·强森如果满足于父亲给他的现成的家业,就从这个眼前利益出发,去干洗衣店的工作,那么就不会实现他自己的长远目标,他就会成为千千万万的小小洗衣店的老板,就算经营得还可以养活自己的话。菲尔·强森没有受眼前利益的驱使,他志不在此,志在高远,所以,他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于是他成功了。

一个人最理想的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但是这样的事情很少。很多人都要经过一段痛苦的时间之后,才能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一致。菲尔·强森是在痛苦的斗争之后,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关键就是要把握住自己,不要为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目标。是鱼,就要找到能养活自己的水,不要呆在岸上干涸而死。眼前利益必须服从长远利益,必须为长远的自标服务。

什么是人的长远目标呢?

长远目标就是你最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来讲,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你的事业到达什么程度?

第二,你的家庭发展到什么境界?

第三,你的荣誉到达什么高度?

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三个目标而奋斗。现在你就要想好,你怎么才能把眼前利益和这三个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你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你自己的实际水平和主观愿望作出决定。你的一生就从这个决定开始。眼前利益的出发点就是你首先要能够生存,要首先保证你的衣食住行不受影响。这就是说,你先要找到一份工作,使你能够生存下来,然后才有可能实现你的长远目标。

眼前的工作可能不适合你的发展,你就要把它当作一个过渡期,一旦发现有你自己发展前途的事情出现,就要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的工作,去追求你的事业。这里决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犹豫,还要克服惰性,有些人就是这样,一旦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干起来了,就不愿意放弃,即使觉得不适合自己,也就委屈自己,认命了,这样,你就是自己放弃了自己的长远目标,就等于宣告了自己人生的结束。所以,眼前利益永远只能作为一个跳板,你是要借此跳上龙门的,而不是就此了结一生的;生存是第一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需要和最高需要。

10.不要轻易放弃

既然理想已经确立,应该全力去拼搏,你的一生就是为此而已。

每个人都想做一件事,向往成功,但是真正能够做成一件事,使自己成功的人实在不多。只有那些意志坚强的人,那些遇到困难绝不轻言放弃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立即行动的能力和善于安排行动计划的能力对个人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这种能力,纵使你的目标再好!最终也难以达成。

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决心与意志,战胜了对手,也战胜了自己。绝不轻言放弃,是对人的意志的考验。

目标一旦明确就要开始行动,而且要锲而不舍。

德田先生是在日本大阪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时确定了要上大阪大学医学系学习的。这上目标定下来之后,他就立刻付诸实践。

当天下午,他就到北野高中联系转学事宜,却没有成功,他没有放弃,第二天他又到今宫高中联系,结果联系成了,他马上:回家向父亲表明转学的事,很高兴,征得同意,实现了他的第二个目标。

德田是一个认准了目标就一往直前的人,大阪大学医学系毕业以后,他当上了医生。

在医院工作期间,德田对医疗界的弊端感触尤为深刻。他认为要想改革日本医疗事业的现状,就必须建立不受宗派势力支配的新型医院,并以此体现医疗的真正作用。

于是,德田先生决定自己办医院。目标一定下来,他就立刻行动起来。他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抵押品和保证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是,德田先生没有被困难吓住,空手开始了奋斗。

1971年1月,德田先生开始有了正式创办医院的设想,从那时起,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建筑用地的调查,德田不仅从数字上掌握了大阪的单位人口与诊疗所及病床的比例、急救车的市郊出动率、住宅患者的循环周期等实际状况,而且还认真地听取了居民的呼声。

通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阪府管辖的松原市与大东市是医疗网点最稀少的两个地区。最后他把交通较为方便的松原市定为第一院址,开始征寻地皮。为此,他利用值夜班后的休息日和下班后的时间到处奔走。到了5月份,他在靠近铁南大阪线的河内天美车站的对面找到了一处非常适宜的地皮。这不是准备出售的土地,而是一块卷心菜地。它位于铁路沿线,而且离火车站很近,人们在火车站就可以看见这个地方。作为医院的地址,条件很好,土地的主人也很通情达理,愿意把土地卖给他做医院。

可是,德田就连买地的定金都没有,现在最紧要的问题就是筹措资金。在德田的建院计划里,地皮、建筑、设备、医疗器械等在内,预算总额为1.6亿日元。可是德田既没有私人资金,也没有可抵押的东西,连个有钱的保证人也没有。他到银行贷款,没有人贷给他。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银行只把钱借给有钱人,它不给没钱人提供贷款。怎么办?如果贷不到款,虽然好不容易得到卷心菜田主人的照顾,一切还将化为泡影。“我要办医院,我要办医院”,德田一边想,一边从这家银行跑到那家银行,四处奔波。可哪家银行都不愿为他贷款。德田深感徒劳,但他想到或许有一家银行会贷款给他。于是他就抱着上线希望详详细细地拟定了一份建院所需1.6亿日元资金的收支计划,一直忙到深夜。

可能,也许是德田诚心感动了天地了吧。8月的一天,当他无意中翻开报纸时,突然有一则消息跳入了他的眼帘,内容是关于“尼克松冲击”问题,仿佛只是这则消息使用特大铅字排印似的,它紧紧地吸引着他的视线。报纸上说,这个“尼克松冲击”将使金融也发生急剧变化,用户对资金的需求,可望有所缓和。由于设备过剩,大企业不大可能继续向银行借款,银行方面认为将资金借给中小企业不大保险,这样一来,贷款的对象就会大大减少。“这是个极好机会!”于是德田又开始每天去银行,连新设的支行都找遍了。因为新设的这行业较少,说不定对德田的话感兴趣。德田终于在新设的支行中,找到了一家似乎有点指望的银行。他立即把建院的收支计划递了过去。在计划里不仅注明了单位人口所需床位数,包括现有床位数、不足床位数、外地患者住院人数,还注明了请求保险单的单价、设备、偿还等筹款项,连当地居民生活的生活状况也写得详细具体。“就是银行调查也没有这么详细的。”对于德田那详尽的资料,银行方面也感到惊讶。因为对方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在德田那份随手提出的计划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绰绰有余。也许是同意这份计划吧,关于贷款的交涉进展的颇为顺利。也就是说,那时,德田抱着一线希望,毫不灰心地制定的计划起了作用。到了这年年底,德田终于得到了购买地皮用的1800万日元的贷款。

毫无疑问,假如当初德田凭着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断定:“我没有私人资金,银行决不会贷款给像我这样的人。”“至少等我把私人资金储到三分之一以后再同银行进步交涉,只能把设想先搞到这儿为止了。”如果这样考虑的话,恐怕直到10年后的今天,医院也一定是建立不起来的。

正因为德田立即付诸行动,所以仅用了上年时间就达到了目标。打定主意之后,德田就立即行动,边实践边吸收有关知识。这些知识是他亲身体验过的,所以它才在创建医院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自古以来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往往是身体力行过程中的失败。行动起来以后,如果感到不妥,人们就会想别的方法继续干下去,这与取得成功有关。

毫无疑问,德田先生是一个有极强行动能力的人,正是这种能力促使了他在事业上的成功。立即行动的能力和善于安排行动计划的能力对个人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这种能力,纵使你的目标再好!最终也难以达成。

总结一下,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

(2)按计划行动。

(3)要有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

(4)把生命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事业上。

(5)充满自信。

既然理想已经确立,应该全力去拼搏,你的一生就是为此而已。

但是每一位想要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客观的,也有主观上的。有陷阱,也有诱惑。艰险使人畏惧,享受使人懒惰。

任何一个障碍都可能使你无法越过,使你的理想成为泡影。每个人都想做一件事,向往成功,但是真正能够做成一件事,使自己成功的人实在不多。只有那些意志坚强的人,那些遇到困难绝不轻言放弃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著名的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就是一位认准了目标就绝不轻言放弃的人。他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有着超人的意志和毅力。曼德拉出身于滕希人王族。他的父亲是滕希人大酋长的首席顾问,按照他父亲和大酋长的意愿,是要把他培养成酋长。

在他22岁时,他认识到自己要被培养为酋长,而他却已下定决心决不做统治压迫民族的事。他逃跑了,他以此来拒绝将来担任酋长,他梦想成为一名律师。对他的政治态度影响极深的是他在约翰内斯堡的日子,在这个城市生存的熔炉里,他看到了白人和黑人生活的鲜明对照。白人生活在宽阔的市郊,到处是繁荣兴盛的景象。可是非洲人——“土著人”却被限制在许多“郊区土著人乡镇”和城市贫民窟里,这里居住拥挤,条件极差,还不断地受到警察的搜查。

黑人严峻的生活环境和被曼德拉称为“疯狂的政策”的种族隔离,使曼德拉开始了一生为黑人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曼德拉参与“青年联盟”,领导全国蔑视运动,组织黑人进行对白人的斗争。

1952年,曼德拉因领导全国蔑视种族隔离制度而被捕入狱;获释后,他继续坚持斗争,他多次被捕。1962年,他以莫须有的“叛国罪”而被判为终生监禁,面对监禁,他说:“在监狱中受煎熬与监狱外相比算不了什么。我们的人民正在监狱外受难,但是光受难还不够,我们必须斗争。”他没有妥协,没有退缩,在狱中坚持斗争。他拒绝南非当局提出的释放条件一一只要放弃斗争就给他自由,他说:“我的自由同南非人的自由在一起。”

曼德拉,曾被南非当局监禁28年,但他对理想的追求矢志不移。他以非凡的经历,传奇的色彩,顽强的意志,超人的魅力,成为南非黑人民族解放的象征,为全世界所瞩目和尊敬。

曼德拉本可以担任酋长,可以做律师而享受好生活。而他却把南非黑人的民族解放斗争当作终生的事业,这种无限的忠诚给了他奋斗的勇气,也使他在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曼德拉时理想是崇高的,实现这个理想更是困难重重,然而,曼德拉经历了那么多的折磨和苦难,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信念,他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决心与意志,正是这一点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自己。绝不轻言放弃,是对人的意志的考验,而人的意志之所以能够坚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自己的理想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是崇高而伟大的。

(2)自己的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是可以实现的。

(3)自己的理想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正是这些原因使人能够产生顽强的意志力量,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直到胜利。

11.人生在于不断的拼搏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他自己能够做成一件从未被他人所做过的事时,他永远不会做成它。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不相信自己,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以为别人总比自己强。殊不知,别人是最靠不住的,唯一靠得住的就是你自己,是你的勤奋与努力。

海伦·凯勒:“当你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你翱翔的时候,你是不应该爬行的。”

达尔文认为:“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勤奋的人。”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得好,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有的人成功寄望于幸运,这是幼稚的。

命运如同一颗麦粒,有三种不同的道路。一颗麦粒可能被装进袋子,堆在货架上,等着喂猪;也可能被磨成面粉,做成面包;还可能撒在土壤里,让它生长,直到每颗麦粒组成金黄色的麦穗,再展示它又一次的生命辉煌。

人和麦粒唯一的不同在于:麦粒无法选择是变得闪烁还是做成面包,或者种植生长。而自我有选择的自由!你不会让生命腐烂,也不会让它在失败、绝望的岩石下磨碎,任人摆布。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他自己能够做成一件从未被他人所做过的事时,他永远不会做成它。

你能觉悟到外力之不足,而把一切都依赖于你自己内在的能力时,不要怀疑你自己的见解!信任你自己,表现你的个性。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它能使一个人的行为更加有效。

首先,自身素质是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积极的自我意识包含着对自身素质的清醒认识,对自身素质的有意识运用能促进自我的发展,拿破仑就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最出色的军事家的素质”,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

如果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那么他的成效是低微的。试想:如果偏让数学家用严密的、无懈可击的逻辑思维来写诗,而让诗人用奔放热情的形象思维来演算,那岂不让人啼笑皆非?

其次,积极的动机对行为有推进作用。积极的自我意识还包含“我将要成为怎样的人”的最终目标,这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如海伦·凯勒所说的那样:“当你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你翱翔的时候,你是不应该爬行的。”在确立目标之后,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努力,任何一行的天地里都有掌声和鲜花在等着你!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不相信自己,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以为别人总比自己强。殊不知,别人是最靠不住的,唯一靠得住的就是你自己,是你的勤奋与努力。勤奋是把握命运的第一把钥匙。懒惰、等待是命运的终点,毕竟天上不会掉下陷饼。勤俭自有冲天力,舍此便为地狱门。

当理想在你身上实现时,世人会惊叹你的伟大。然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勤奋,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是拥抱好运的通途。因此,当你完成一件事时,你要再接再厉。因为超越别人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超越自己。

魏拉夫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问题,他就是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态度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在他的指挥下,无人管理的自动售货机使得可口可乐上紧了发条,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许,有人会认为是幸运女神对魏拉夫的偏爱,事实并不是这样。

1923年,一个在可口可乐公司经营史上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人物魏拉夫,坐上了总经理的宝座。这位第七任总经理一改传统的经营方式,提出了一个具有创世纪性的经营观念封“无论任何时间,无论任何地点,无论气候的冷暖,只要……”这一神奇的被经济学家称之为点石成金的黄金规则,奠定了可口可乐这座巨型帝王大厦的基础,成为可口可乐这个帝王手中紧握的魔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魏拉夫严格整顿各部门,增设了国际开发部,并在7年后建立了CCEC公司。这个属于可口可乐的子公司成了可口可乐开发海外市场的据点。此后,一把把标有可口可乐的太阳伞,犹如蒲公英一样,飘满了全世界的各个街巷海滩边。

1939年,也就是在魏拉夫退出一线准备提任董事长之前,他的可口可乐管理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在他的工作忙碌中到来了。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经济一团混乱,欧、亚、非三大板块的战火虽没危及美洲大陆,然而这场灾难的战争早已使众多企业王国毁于一旦。魏拉夫却凭着他不懈的努力及踏实的敬业精神点石成金,化灾难为神话,没有使可口可乐黯然失色,反而让它更醒目地成为胜利的象征。

在通过出入白宫及国会大厦的一系列公关活动后,他所自豪的可口可乐!成了一种庄严的象征,成为年轻的美国士兵的军需品,等价于子弹和枪炮。国防部特意宣布,只要有美军驻扎的地方,就必须要有规律的休息,就必须使士兵喝到5美元一瓶的可口可乐。这样一来,可口可乐使得严格的民用消费生产限制对其非但不起作用,反而像打了一剂强心针,远远甩开与它竞争的任何对手,创下50亿瓶的战略记录,高居榜首。

有人认为,成功在于天才。其实,天才与勤奋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天才,首先是勤奋的人。我们承认人们的天赋有差别,但是,能够成为天才,关键在于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没有勤奋就没有成功,这就正如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能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你要想取得成功,那就要变得勤奋起来。你要想与幸运握手,那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得好,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有的人成功寄望于幸运,这是幼稚的。

达尔文认为:“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勤奋的人。”

英国作家勤考克说:“我相信幸运,而且我发现,我工作愈认真,我们运气愈好。”

这是说,幸运也是特别偏爱勤奋的人,它与勤奋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可否认有人也许凭运气能谋得一份好差事,但却不能凭运气保持它。有了良好的机遇,如果不勤奋努力,这机会迟早也会溜走。

古代波斯文学家萨迪在他的名诗《蔷薇园》中这样写道:“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巾,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

1881年2月4日,伏罗希洛夫出生在上个铁路工人与一个磨农民结合的家庭里。尽管他的父母辛勤耕作,但仍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伏罗希洛夫从小就饱尝了沙皇专制制度下的辛酸和苦难。当身体孱弱的父亲失业后,伏罗希洛夫便和姐姐四处乞讨;在六、七岁就去矿上当童工,每天挣回十个卢比。

家境虽穷,他却是个求知欲极强的孩子,非常渴望读书。1893年,当他家所住的瓦西利耶夫卡村开办一所两年制学校时,这个13岁的男孩才第一次坐到了课桌旁。在学校,他总是兴致勃勃,勤奋、有条理。他才思敏捷,学习进展很快。为了能继续上学,他上边学习,一边帮助母亲,受雇到地主家干农活。

两年后他结束了瓦西利耶夫小学的学习。由于家境每况愈下,再也无力支付那点微薄的读书费用,为了生计,只好进了顿涅茨克尤里耶夫卡冶金公司的一家大工厂。他被当作一个有文化的人,做了办公室文员。后来又被分配到电工车间,他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他开始阅读有关电工技,术方面的专门著作。不久,他便了解了法拉第、安培、瓦特、欧姆、爱迪生等对电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的事迹。

他好学不倦,富有正义感而又平易近人的品质使他不断结识许多新朋友。伏罗希洛夫后来写道:“我们白天黑夜都愿在车间度过。……要是没有书,没有朋友,我简直活不下去。他们的快乐和不幸,越来越贴近我的心。”富有正义感为人使年轻的伏罗希洛夫越来越成为工厂和市内的显赫人物,他在青年工人中的威信也随之越来越高。

青年们经常的聚会,受到了当地警察局“千里眼”的监视。很快,厂警便指控伏罗希洛夫“不尊重警察”,无视厂警,将他逮捕。第二天,他被释放了。从此后,他就经常不断地遭到迫害。他没有被吓倒,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1889年,伏罗希洛夫参加了阿尔切夫斯克市的第一社会民主小组,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小组成员们在确定的日子里举行秘密聚会,力求弄懂为什么劳动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怎样才能找到使他们过美好生活的道路。伏罗希洛夫被卡尔·马克思的政治观点所吸引,开始阅读当时能在书籍和报纸杂志中找到有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所有文章。他把他所读到的一切讲给同志们。

一次,有人送给他一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他读后十分振奋,他特别感兴趣的是作者笔下的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工人阶级。他一次又一次反复阅读着。在聚会时便和同志们列举工人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分析。

在书中,他们汲取了斗争的力量,获得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他们开始非常耐心地向工人们解释在小组学习中所懂得的一切,尽力使工友们相信,工人们必须坚决勇敢,有组织地行动,顽强地相互支持,工厂当局就不能不考虑工人们提出的正义要求。

正如他写道:“我不信上帝,但我感激自己的命运,因为降临到我头上的那条道路,正是我有幸走过来的道路。再也没有比工人和革命士兵的事业更崇高的了!”伏罗希洛夫这位年轻的工人布尔什维克,坚定地走上了自觉为人民的事业而斗争的道路。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他从工作战斗队的组织者,克甘斯克第一支社会主义游击队的年青委员和指挥员到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和元帅;从沙皇制度下的一名普通地下布尔什维克,成长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他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光荣的道路。

人生之途,短暂而又漫长,莫让年华付水流。倘若停下脚步,去哀叹人生,诅咒命运,即使将开启命运的金钥匙交给你,也难以打开好运的大门。手上紧握勤俭这把钥匙,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命运女神自然会向你靠拢,你自然会享受成功的喜悦,退一万步说,即使不成功,也于心无愧,没有枉费人生。 RwJYZV/3rRN3EhN48GDchEjOOz+wMSdxUwYQorh0av1nL4AS8XNniq1F/cxMl64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