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习惯1
纠正孩子厌学的坏习惯

孩子厌学并不可怕,关键是父母要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变孩子厌学为爱学、乐学是完全可能的。

王志敬今年10岁了,才上小学二年级。并不是因为他头脑笨,而是因为他经常逃学,功课完成不了,成绩一塌糊涂,父母无奈,只好让他留级。因为王志敬厌学,父母苦恼不已,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讲,厌学是腐蚀学生心灵的蛀虫。一个学生如果长期缺乏学习热情,没完没了地感到精神疲倦,最终会使他对一切学习活动兴味索然,从而出现逃学或者其他一些问题。

中小学阶段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呢?这需要从外部和内在两个方面去分析原因。

1.外部的原因

其一,学习活动的重复、单调和乏味。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重复、乏味的刺激易引起人们的疲劳和厌烦感。缺乏生机、灵活和变通的学习生活,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某些教师的教学无方,常导致此种情况的产生。

其二,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不求进取、读不读书无所谓的不健康思想还在腐蚀着部分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这对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要求是不相吻合的,必须坚决予以摒弃。

2.内在的原因

厌学情绪最主要是由内在原因引起的。这些内在原因有:

其一,缺乏求知欲望。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对知识有所期待、有所希望、有所追求的话,他就会常常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对学习就不至于有厌烦情绪。在知识的餐桌面前,求学心切的人,总是如饥似渴,百吃不厌。反之,对学习无所期待、无所追求的人,才会把学习当作负担。

其二,缺乏动力。自以为上大学无望,混张初中毕业证或者高中毕业证就行了。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明显缺乏动力,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无论学什么都无精打采,难以激发兴趣。

其三,学习方法欠妥。由于学法不当,虽刻苦学习,却收效甚微。比如,不注意用脑卫生,学习上长期“单打一”,缺乏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死记硬背)等等,自然不会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其四,学习上缺乏成就感。大凡厌学的同学,学习成绩都不理想,每次学习结果所得到的反馈都是消极的。长期得不到嘉奖或同学、老师、家长的肯定与赞赏,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由于每个孩子产生厌学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不尽相同,所以父母对矫正孩子厌学的对策也不能完全一样。

如何矫正孩子的厌学情绪呢?

首先,要针对孩子厌学的具体原因加以具体分析,采取具体的对策。比如,有的孩子产生厌学主要是家庭气氛不和,家庭环境不良,家长行为存在严重问题。父母就应从孩子的前途出发,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改善家庭的不良环境和家庭气氛,给予孩子温暖和理解,渐渐改变孩子的厌学状况,纠正孩子的厌学问题。

其次,从一般原则来讲,只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

有些孩子厌学是认为学习是苦差事,很没劲。要解决这些孩子的学习动机问题,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要有正确的看法和评价,要用具体的实例说明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将来能为社会做贡献。要向孩子说清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把这些道理讲细讲透讲清,对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会有帮助。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解决孩子厌学的重要方法。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自己爱学的科目入手,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

不少厌学的孩子学习方法不对头,他们既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主动学别的同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在题海面前束手无策,产生厌烦学习的情绪。各门课的学习方法不同,家长帮助孩子从具体的学习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有了正确的方法,效率就会提高,也会培养起学习兴趣来。 qLCBZSSrr4GZTniBj4jQOJhllIGyZiBm7m+uWxAL9hoH9uONuRVl/o4MBqDf8tj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