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我们的语言之中,太多的“我当然”、“我没错”代替了“我想”、“我看”、“我觉得”。不要总是一意孤行地认为自己是绝对真理而别人的意见一无是处,因为那样会使我们武断。
也许你对自己的孩子非常满意,没错,看,他(她)的钢琴过了几级、成绩又那么优秀或者外语达到了什么水平,难道这些还不值得作为父母的为他(她)骄傲吗?但是,有没有发现,在孩子的同龄人之中,他(她)的目光一天天骄横起来,他(她)的影子一天天孤独起来了呢?也许你会说,“嗨,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孩子的成绩很好,特长也不错,别人的妒忌也是正常的现象嘛!”但愿你的推测是正确的吧。然而,那个关于“好蛤蜊、坏蛤蜊”的故事你还记得吗?如果我们的孩子自己是那只坏蛤蜊又怎么办呢?因此,即使你的孩子才情不凡,那么也要培养他(她)的谦虚品质,因为这会让孩子避免愚蠢的见识。不管是哪一种类的学习,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傲视他人,都不仅仅是对别人的一种伤害,更是自身停滞不前的开始。更危险的事情就不是我们可以想像的了。
弗兰克?科克有过一次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
两艘派赴集训的战舰数天来一直冒着恶劣的天气在海上航行。我在领头的一艘军舰上服务。夜幕降临之际,我正在舰桥上值班,此时团团浓雾密布天空,能见度极差,因此舰长仍然留在舰桥上关注着所有的活动。天黑后不久,舰桥一翼的监视哨报告说:“灯光!在船首右舷方位。”“那是活动的还是不动的船尾?”舰长喊道。监视哨回答:“不动,船长。”这意味着我们与那条船处在危险的相撞航线上。于是,舰长对信号兵喊道:“发信号给那条船:我们处在相撞的航线上。请将航向转20度!”信号回来了:“还是你转20度为好。”舰长说:“发信号,我是舰长,请转20度。”“我是一名二级水手,”对方回答说:“你最好转20度。”此时的舰长暴跳如雷,他怒气冲天地说:“发信号,我是军舰,将航线转20度。”闪烁着的灯光打了回来:“我是灯塔。”我们转了航向……
灯塔的故事本身很幽默,但是道理发人深省,整个故事本身就像一个富含张力的隐喻故事。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那些狂妄自大、自视不凡之辈往往就像夜行军舰一样,凭借自己的“不凡”之处,总是试图使灯塔改变航向,认为一切在自己面前“臣服”是理所应当的,不是很可笑吗?最后面对无可更改的强大真理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在真理面前改变自己,然而这个过程本身又是何其被动啊。自视不凡者正如在黑夜之中行走,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把自己和别人的实力都只估量个大概——当然,别人肯定弱,自己一定强。这是恃才自傲者永恒不变的法则。然后,他(她)们那些愚蠢的观念、意志就像微弱的灯火一样还未等到自己向往的黎明到来,就在暗夜里逐渐隐去。于是,他(她)们开始抱怨黑暗,声称自己的失败都是“时不利兮”,可是他们都忘记了一点,那就是这种黑暗正是自我愚昧的黑暗啊!
帮你的孩子走出自我愚昧
是的,你说,“我的孩子好像是有一点不合群,平常也是有一点‘牛’气。不过,那也算不上是什么自我愚昧吧。你不知道,他(她)的数学学得有多棒,连老师都说这是自己教过的最好的学生……”如果我有耐心,相信讲上一天你的嘴巴也不会觉得口渴呢!但是,时时刻刻为自己孩子骄傲的你曾经想到过吗:良好的人品和成绩之间是不能够画等号的,就像金钱与人格之间是不等关系一样。
诚然,我们无法像贴标签一样去判定哪个孩子是恃才傲物的,哪一个不是,因为如此做的结果是我们自己就先武断起来。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开放性的,就像生生不息的流水,会因为地势高下而在生命的某一瞬间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也只是暂时的。因此我们只能说,“是的,孩子,你有点恃才傲物的倾向了。”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古人用其他方式表达过这个意思。帮助孩子记录下一些错误和荣誉,内容要广泛,不要只局限于成绩。
不是要你打击孩子,而是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告诉他(她)还存在的不足,告诉他(她):“没有完善的人,只有不断完善”。
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大,但是本杰明?弗兰克林认为,处理人类自高自大这一普遍问题的惟一方法是:经常提醒自己在宇宙之中的渺小。
要指出他(她)的不足,并且表明你的态度,但是口气不必那么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