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习惯之一:积极主动别指望谁能推你走(1)

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不仅能主动反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或惹人讨厌,只是不逃避自己要开创前途的责任。

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本身有天壤之别,尤其再配合人性的聪明才智,差距就更远了。想要生命的产能与产出平衡,进而追求圆满人生,主动精神实在不可缺少。

1、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能改变自己的世界

《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里的“变”,正是指自己“变”——调整自己的心态。

如果你开始调整表情,诸事面带微笑。进行了这个调整之后,与社会交换的信息就改变了,你和周边的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变化。

改变自己,实质就是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改变自己,先要改变心态,唯有心态观念转变,你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没有一个成功人士是墨守成规的,他们无时不刻的在变,他们的变主要是心态在变。因为只有变化才有新的希望。

列夫·托尔斯泰说:“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但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

人是社会系统的一员,是人类社会这个大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人的位置取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又决定于人所处的状态,即与周围系统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方式和量。

人有很多状态,不同的状态带来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结果,同时也就决定了你与社会的关系,即确定了你的位置。

状态主要表现为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

当你调整状态,改变自己时,你与世界交换的物质、能量、信息必然发生变化,你与他人的关系就变了,你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时,社会系统也必然要作出反应以适应新的关系——你的改变。世界,就这样被“改变”了。

比如你在生活中经常愁眉苦脸,这一定代表了你现在的位置和与世界的某种既定关系。如果你开始调整表情,诸事面带微笑。进行了这个调整之后,与世社会交换的信息就改变了,你和周边的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微笑使你在社会中增加人缘和机会,这些机会必然使得你在社会中的位置发生变化,你会感到:世界变了!

美国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真正以友谊待人的态度,引起对方友谊反应的比率高达60%至90%。领导此项研究的博士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这句话大致是不会错的。”

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里那个主人公冉阿·让,本是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但穷困潦倒,度日艰难。为了不让家人挨饿,迫于无奈,他偷了一个面包,被当场抓获,判定为“贼”,锒铛入狱。

出狱后,到处找不到工作,饱受世俗的冷落与耻笑。从此,他真的成了一个贼,顺手牵羊,偷鸡摸狗。

警察一直都在追踪他,想方设法要拿到他犯罪的证据,把他再次送进监狱。他却一次又一次逃脱了。

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他饥寒交迫,昏倒在路上,被一个神父救起。神父把他带回教堂给吃给住,但他在神父睡着后,却把神父房里的所有银器席卷一空。因为他已认定自己是坏人,就应该干坏事。不想,在逃跑途中,被警察逮个正着,这次可谓人脏俱获。

当警察押着冉阿·让到教堂,让神父认定失窃物品时,冉阿·让绝望地想:

“完了,这一辈子只能在监狱里度过了!”

谁知神父却温和地对警察说:

“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他的。他走得太急,还有一件更名贵的银烛台也忘了拿,我这就去取来”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警察走后,神父对冉阿·让说: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重新开始吧!”

从此,冉阿·让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努力工作,积极上进。后来,他成功了,毕生都在救济穷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说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别人,别人就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你。

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临。两国夙有敌意,在边境上各设界亭(哨所)。两边的亭卒在各自的地界里都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国的亭卒懒惰,不锄不浇,瓜秧又瘦又弱,目不忍睹。

人比人,气死人。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在一天晚上,乘月黑风高,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都扯断。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非常气愤,报告给县令宋就,说我们要以牙还牙,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

宋就说:“楚亭陶人这种行为当然不对。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就更不对,那样未免太狭隘、太小器了。你们照我的吩咐去做,从今天开始,每晚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也长得好。而且,这样做一定不要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后觉得有理,就照办了。

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而且是梁亭的人在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

楚国的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敬佩,于是上报楚王。楚王深感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以示歉意。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邻邦。

《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里的“变”,正是指自己“变”——调整自己的状态(心态、生态、行态)。

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他们会变,不失时机的变。社会生活是客观发展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社会生活,但你可以改变你自己。改变自己,先要改变心态,唯有心态观念转变,你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改变自己,实质就是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2.行动,行动,行动

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唯有行动才能使你成功。

永远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动让你更成功,而不是你知道多少。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只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价值。”这就是成功人士的秘诀!

在成功人士眼中,思想与行动同等重要。如果你每天都在想着做什么,而不付诸于实际行动,那只能是空想,永远也不会成功。

德谟斯特斯是古希腊的雄辩家,有人问他雄辩之术的首要是什么?

他说:“行动。”

第二点呢?“行动。”

第三点呢?“仍然是行动。”

人有两种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

我们读过这样一则古文:“蜀之鄙有二僧。”

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光说不动是达不到目的的。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成功开始于心态,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是够的动力。

有一个雅典人没有口才,可是非常勇敢。有一天开大会,许多人做了精彩的长篇演说,许诺说要办许多大事。轮到这个人发言,他站起来,费了好大劲只说出一句话:“大家说的事情……我都要做!”

永远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动让你更成功,而不是你知道多少。所有的知识必须化为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唯有行动才能使你成功。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一切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

有一篇仅几百字的短文,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言都把它翻译出来过。仅纽约中央车站就将它印了150万分,分送给路人。

日俄战争的时候,每一个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相信这是一件法宝,就把它译成日文。干是在天皇的命令下,日本政府的每位公务员、军人和老百姓,都拥有这篇短文。

目前,这篇《把信带给加西亚》已被印了亿万份,在全世界广泛流传,这对有史以来的任何作者来说,都是无法打破的纪录。

这篇短文的原作者是EebertHubbard,文章最先出现在1899年的Philitinc杂志,后来被收录在戴尔·卡耐基的一本书中——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

“‘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质袋子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以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

“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

“‘他在什么地方?’‘他是谁?’‘还活着吗?’‘怎样去?’‘为什么要找他?’‘那是我的事吗?’‘报酬如何?’”

——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坚决的行动!

“只有行动赋予生命以力量。”

罗文为德谟斯特斯、克雷洛夫、拿破仑的话作了最好的注脚。人是自己行为的总和。是行动最终体现了人的价值。

又据说,在美国一个小城的广场上,塑着一个老人的铜像。他既不是什么名人,也没有任何辉煌的业绩和惊人的举动。他只是该城一个餐馆端菜送水的普通服务员。但他对客人无微不至的服务,令人们永生难忘——他是一个聋子!

他一生从没有说过一句表白的话,也没有听过一句赞美之辞,他只能凭“行动”二字,使平凡的人生永垂不朽!

“只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价值。”这就是成功人士的秘诀!

3.不能与不为

要想成功,首先要分清不能与不为。

不能与不为有着本质的区别,成功人士面前没有不为。

成功人士的成功,有些时候是不能与不为的关系。什么是不能与不为呢?

对于移泰山和折树枝的典故大概人们都清楚;孟子对此有精辟的解释,他认为,我移不了泰山,是真话,因为没有人能做得了这件事,这就叫“不能”;而我折不了树枝,则是假话,因为基本上成年人都能做得了这件事,而是不愿去做,这就叫“不为”。

当把“不能”与“不为”弄懂之后,就好办了,“不能”固然不可能,但“不为”则可以为,只是方法心态的问题。

我国汉代著名学者承宫出生在一个穷苦贫寒之家。父母一年辛劳忙碌,全家人只能勉强糊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终日挣扎在温饱线上。

承宫七岁那年,该读书了,但他只能眼巴巴望着左邻右舍的孩子欢天喜地进学堂,而他却不能,饭都吃不饱,父母哪来钱供他上学呢?

为这事,他不知偷偷哭过多少回。

不久,同村的学者徐子盛先生开办了一所乡村学堂。承宫每次路过学堂,只敢望几眼学堂大门,竖起耳朵偷听一会儿里面的读书声,然后就赶紧离开。渐渐地,承宫在学堂附近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后竟不由自主地来到学堂门口,偷听先生讲课,听学童读书。

终于有一天,徐子盛先生发现了他。当得知事情原由后,将小承宫领进了学堂。

从此,承宫就被收留在徐先生门下。他一边帮老师做杂活,一边随课听讲,并抓紧一切空余时间读书。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数年后,承宫读遍了先生的所有藏书,并写得一手好文章,远近闻名。

承宫最后成了一名在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的学者而名垂青史。

也许有人会说,承宫是小时候就发生了转变,如果已经成年,那现在还管用吗?有一句话叫“过去不等于未来”其实,这句话是永恒的。一切都是重新做起,一切都还来得及。只是“为”与“不为”的问题,只要起步,永远都不算晚!成语“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便是一例。

吕蒙是三国时东吴将领,英勇善战。虽然深得周输、孙权器重,但吕蒙十五六岁即从军打仗,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学问。为此,鲁肃很看不起他,认为吕蒙不过草莽之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足与谋事。吕蒙自认低人一等,也不爱读书,不思进取。

有一次,孙权派吕蒙去镇守一个重地,临行前嘱咐他说:

“你现在很年轻,应该多读些史书、兵书,懂的知识多了,才能不断进步。”

吕蒙一听,忙说:

“我带兵打仗忙得很,哪有时间学习呀!”

孙权听了批评他说:

“你这样就不对了。我主管国家大事,比你忙得多,可仍然抽出时间读书,收获很大。汉光武帝带兵打仗,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手不释卷,你为什么就不能刻苦读书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十分惭愧,从此后便开始发愤读书,利用军旅闲暇,遍读诗、书、史及兵法战策,如饥似渴。功夫不负苦心人,渐渐的,吕蒙官职不断升高,当上了偏将军,还做了寻阳令。

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驻防陆口。大军路过吕蒙驻地时,—谋士建议鲁肃说:

“吕将军功名日高,您不应待慢他,最好去看看。”

鲁肃也想探个究竟,便去拜会吕蒙。

吕蒙设宴热情款待鲁肃。席间吕蒙请教鲁肃说:

“大都督受朝廷重托,驻防陆口,与关羽为邻,不知有何良谋以防不测,能否让晚辈长点见识?”

鲁肃随口应道:“这事到时候再说嘛……”

吕蒙正色道:

“这样恐怕不行。当今吴蜀虽已联盟,但关羽如同熊虎,险恶异常,怎能没有预谋,作好准备呢?对此,晚辈我倒有些考虑,愿意奉献给您作个参考。”

吕蒙干是献上五条计策,见解独到精妙,全面深刻。

鲁肃听罢又惊又喜,立即起身走到吕蒙身旁,抚拍其背,赞叹道:

“真没想到,你的才智进步如此之快……我以前只知道你一介武夫,现在看来,你的学识也十分广博啊,远非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笑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从此,鲁肃对吕蒙关爱有加,俩人成了好朋友。吕蒙通过努力学习和实战,终成一代名将而享誉天下。

千百年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之所以成为一句成语,就说明人们对“不能与不为”的普遍认同,只要去做就会成功。不能与不为有着本质的区别,成功人士面前没有不为。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这一观念真正用在自己身上。

4.采取主动

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或惹人讨厌,只是不逃避为自己要开创前途的责任。

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不仅能主动反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

太多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事实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争取而来的。

要求责任感并非贬抑,反而是一种肯定。

凡事采取主动的人必定是一名对自己事业的热忱者。热忱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的感觉和兴趣。没有热忱,肯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会尽心尽责,不会精益求精。

成功在于积极主动,成功人士从来都是这样。

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不仅能主动反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

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或惹人讨厌,只是不逃避为自己要开创前途的责任。

美国超级潜能大师斯蒂芬·柯维经常劝导有意更上一层楼的人,加倍积极进取,不妨做爱好和能力的测验,研究适合从事的行业。甚至设法打听试图加人的机构正面临何种难题,然后以有效的表达方式,向对方证明自己能够协助他们解决问题。这叫做“顾问式销售”,是事业成功的主要诀窍之一。

通常前来咨询的人都不否认,这么做的确大有助于求职、晋升,只是一般人都找出各种借口,不肯采取必要的步骤,主动开创机会。

“怎么打听某行业或某家公司的困境呢?谁肯帮我?”

“我不知该到哪儿去做爱好和能力的测验。”

“我想不出来该如何表现自己。”

太多人只是坐等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相助,事实上,好工作都是靠自己争取而来的。试想,在一个团体里,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责任,别让别人替他设法收拾残局。即使年纪还小的孩子,也照样要求他们:“自己想办法。”那会又是一番怎样的结果!

要求责任感并非贬抑,反而是一种肯定。主动是人的天性,尊重这种天性,至少可提供对方一面镜子,以便清晰且未扭曲地反映自我。

由于个人的成熟度不同,对尚处于情绪依赖阶段的人,不必期望太高。但至少可创造有利的气氛,逐渐培养他的责任感。

凡事采取主动的人必定是一名对自己事业的热忱者。热忱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的感觉和兴趣。没有热忱,肯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会尽心尽责,不会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为过于冷漠,对工作缺乏认真,干到哪儿算到哪儿,因此不能赢得尊重,更谈不上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了。拯救自己的人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热忱。多一份热忱,就会多一份收获。

一个寒冷的晚上,25的名青年男女涌进了纽约市宾夕尼亚体育馆的大舞厅。六点半,大厅内已座无虚席了,到了八时,大厅被挤得满满当当。

这些人劳累了一天,他们晚上来这儿干什么?

有政治家演说吗?还是时装表演?

不是的。这些男人和女人前来是为了倾听最新、最实用的课程《有效地讲话并在工作中影响他人》的第一讲,这是由“戴尔·卡耐基言语技巧和人际关系协会”举办的课程。

与此同时,人们正在争相传阅戴尔·卡耐基的《影响力的本质》一书。

在其后的24年里,纽约市每天都要开设这些课程,听卡耐基演讲和接受该课程培训的人多达15万,甚至连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麦道公司等一些保守的公司也派出管理人员接受培训。

戴尔·卡耐基获得了巨大的拯救自己的人。

有人问卡耐基,他是如何获得拯救自己的人的。他微笑着说:“除了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我热爱我的听众。”

卡耐基表现了他的热忱。

热忱是发自内心的激情,如果一个人身上激情洋溢,那么他就是有吸引力的。

卡耐基的拯救自己的人来自热情的追求,卡耐基的课程也把热忱作为最基本的一课。他用他的热忱感染着他的学生。

卡耐基在课堂上比较喜欢这样一句名言:“我愈老愈能感觉到热忱的感染力,拯救自己的人和失败的人在能力上差别并不大,但正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相近,热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热忱的人有信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

卡耐基在他的备忘录中这样写道:“我说的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本质,它深入到人的内心,任何不是发自内心的热情,都是虚伪的表现……只要你充满了对别人的爱,你就会兴奋,你的眼睛,你的大脑,甚至你的灵魂都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可以感染别人,鼓舞别人。”

卡耐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讲授他的课程的。

维利是一家公司的职员,虽然他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却不能让人喜欢他。

为此,维利非常苦恼,所以他来向卡耐基请教。

“卡耐基先生,我在演讲中也爱来点小幽默,虽然能引起听众发笑,却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该怎么做呢?”

“问题就在这里,”卡耐基深沉地说,“你应该表现出你的热忱,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好的效果了。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的那些小笑话只能让人感到你很滑稽。不要再讲你的小笑话了,拿出你的真诚和热忱来,你会成为拯救自己的人的。真情比技巧更加管用,请记住这一点。”维利在以后的演讲中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卡耐基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很好的例子运用在了他的讲课当中,最后他总结道:

“记得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艾德勒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作《哪种生活对你最有意义》。其中有一段话给我的影响很深。”请记住这几句话:

“不关心别人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最大,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也最大,正是这种人导致了人类的种种失败。’”

“你们大概不是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举几个例子来看吧。”

“西奥多·罗斯福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他获得了惊人的声誉。”

“即使在家里,他的仆人都很热爱他,”他的贴身男仆安德烈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安德烈的妻子问罗斯福总统野鸭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一生都没离开过华盛顿,她没机会到野外去看野禽。罗斯福总统耐心地向她描述野鸭的模样和习性。安德烈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离罗斯福总统的住处很近。”

“第二天,安德烈房里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老罗斯福的声音,那声音告诉安德烈的妻子,他们房子外面的大片草地上就有只野鸭。”

“安德烈的妻子看见了对面房屋窗户里罗斯福微笑的面庞。”

卡耐基向他的听众微微一笑,继续道:“像这样的人,人们又怎能不热爱他呢?”

“还有一次,塔夫脱总统夫妇外出时,老罗斯福拜访了白官,他没有去客厅,也没有去接待室,而是去了厨房。他友好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嗨,桃瑞斯,最近很忙是吗?’、‘杰克,胃口还好吗?我想你是离不开酒瓶的,什么时候我们喝一杯?’”

“就这样,他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后来,在白宫服务了三十年的厨师史密斯含着热泪说:‘罗斯福总统是那样热情,那样关心人,这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你看,这就是热忱的力量,这就是积极主动的力量。”

卡耐基是成功者,他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但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热忱、主动、积极。在成功人士的字典里,会经常看到这几个字。

5.化消极为积极

消极的心态常常妨碍人们形成进取之心,而一个人是否有进取之心决定了他确定和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否则就会成为平庸之徒。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观念有问题。遇到因难,他们只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

要改变失败的命运,就要改变消极错误的心态。

成功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的消极心态。这种心态常常把我们吓倒。

恐惧衍生于无知。

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有天壤之别,如果你想成功就该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想要生命的产能与产出平衡,进而追求圆满人生,主动精神实在不可缺少。其实,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以积极主动的精神为后盾。你所做的一切都仰赖你积极主动,如果你消极等待,你就会受制于人,一旦受制于人,发展与机会便不会降临。

消极的心态常常妨碍人们形成进取之心,而一个人是否有进取之心决定了他确定和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否则就会成为平庸之徒。因此,应该学会走出消极的心态!成功人士就更应该克服消极心态的束缚。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艰难、猥琐。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观念有问题。遇到因难,他们只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干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因难,怀着挑战的意识,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爱迪生试验失败几千次,从不退缩,最终成功地创造了照亮世界的电灯。

成功人士从成功中获得更多的信心,失败者从失败中得到更多的害怕和借口,积极行动的积累,可以造就伟大的成功;消极言行的累积,足以让人万劫不复。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明白以下问题:

(1)成功只在一念之间

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心态尤其是关键时候的心态,我们就会发现“一念之差”导致惊人的不同。

在推销员中,广泛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结果发大财而回。

这就是一念之差导致的天壤之别。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打赤脚的非洲人,由于一念之差,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信心满怀,大获全胜。

要改变失败的命运,就要改变消极错误的心态。永远记住一念之差决定成败。

卡耐基曾讲过一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启发: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是华氏一百二十五度。她没有人可谈天,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太难过了,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人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常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她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成功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的消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常常把我们吓倒。要想成功卓越,必须牢固树立积极成功的心态,彻底清除消极失败的心态。

自卑症、借口症、恐惧和忧虑症是消极失败心态几种具体表现,其他消极失败心态的表现在悲观、压抑、偏见、固执、僵化,自我意识太强,过分追求十全十美,一蹴而就的心理,急躁、不讲方法的蛮干,冲动心理,畏难而退的心理,内疚悔恨,沮丧泄气,愤怒嫉恨……它真是太多了。

这些消极心态常常不请自入,光顾我们的头脑。它们像毒菌一样侵害我们的心灵。如果不加抵制,它们便会迅速繁殖扩散,使我们整个人生走向消极和失败。

长期受多种消极心态影响的人,几乎像得了癌症一样,有内而外,都表现出“我不能!”“我不行”“我不要”等无能的癌症症状。

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常常是消极心态的受害者。

那么,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消极心态呢?

问得好。你可以进一步问:有没有对策对付这些消极心态呢?

当我们能较清醒地思考上面两个问题的时候,消极心态就开始害怕我们了,它要准备逃遁了。只要我们找出造成消极心态的原因。就不难找出对策。有了对策,消极心态就会被我们控制而不是控制我们,就会被我们清除消灭而不是侵害消灭我们。

让我们试着从消极心态形成的较普遍原因、相应对策与心理训练的角度,探讨控制和清除消极心态的问题。

由于这种种的社会消极因素,极大地影响和干扰人们的思想心态,挫伤许多人的信心,使相当多的人滋生出种种的消极思想和心态,不少人以各种消极的心态来麻醉自己,麻醉他人。

(2)借口症的虚假和危害

社会中因各种借口造成的消极心态,就像瘟疫一样毒害着我们的灵魂,并且互相感染和影响,极大地阻碍着人们正常潜能的发挥,使许多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世。

然而,正像任何传染病都可以治疗一样,“借口症”这个心态病也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办法之一就是用事实将借口的理由——驳倒,使它没有脸面没有理由在我们心中立足。

我们来看看几个常见的借口是如何的荒谬。

年龄借口——前几天我在街上偶然碰见一位少年时代的同乡,十几年未见面,大家都大为感慨,于是亲切地聊起来。然而,使我惊愕的是,他竟说自己已经“老”了。“现在只是为了孩子赚钱,还有十几年就要退休养老了,没有其他想法了。”

老天,他才三十五六岁!怎么就等待退休养老呢?

怪不得我们这个社会有那么多失败者,他们不努力去追求成功,却随意找借口,迎接和等待人生的失败。

我的这位朋友,在少年时代是一个中等偏上智力水平的人,在我的记忆中,他样样比我强。家境不错,父亲是国家干部,母亲也有工作,在那小地方、那年月可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从交谈中,我知道了他现在的一些情况。他在某国营公司当职员,当过兵,老婆在机关工作,有一个男孩在读小学。在当今中国,他是一个拥有三口之家的典型男子。按说他现在最具有条件去设立某个目标,努力攀登。遗憾的是,他竟然放弃了一切追求。年龄的借口和其他的交谈都显露了他消极失败的心态。三十五六岁就说“老”了。事实恰恰相反,三十五六岁的人生是最有作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因吸收广泛的生活养料而比较成熟,比较容易认识和把握自己与社会。

许多大成功者,大都是在三十至六十岁的年龄阶段完成的。王光兴初任饮料厂厂长时已四十岁,任罐头厂厂时已四十六岁。北京天安制药集团总裁吕克键,四十九岁才开始辞职创业。山东乳山百万富翁养蚶专家辛启泰,五十岁才从海边滩涂上寻找成功之路。四川“蚊帐大王”“杨百万”六十六岁才从摆小摊开始做生意。美国前总统里根73岁还参加竞选。

据拿破仑·希尔对2500人进行分析,反映出很少有人在40岁以前取得事业上的大成功。美国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40岁还没有迈出成功的重要步伐。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在取得巨大成功之时,已过40岁。希尔本人出版第一本成功学著作时已是45岁,之后他为成功事业还工作奋斗了42年,当他80岁的时候还在出书。

当然,现代社会发展比较迅速,四十岁之前成功的例子已比比皆是(这也说明“我还年轻”的借口同样站不住脚)。由于各人的条件、目标、成功的内容和起始点不同,四十岁后成功的例子也仍然相当普遍。

年龄,决不能成为不成功的借口。

教育和文凭的借口——“我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我没有文凭。”这是不少人常用的借口。事实上学习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教育、文凭教育,仅仅是千万条求知途径中的一种。其实,从学校的书本上学东西,常常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教育来自社会大学和自学。

我们看看那些成功人物的教育与文凭情况:王光兴,初中文凭;“果喜集团”总裁张果喜小学文凭;亿万富翁治秃专家赵章光高中文凭;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13岁开始工作,几乎没接受什么正规教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高中辍学;日本松下幸之助小学四年级的学历;香港富商李嘉诚初中两年的学历……这些成功者的知识与能力全靠自学而来。

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对成功有帮助(可惜的是,有无数受到良好教育,获高等学历文凭的人同样平庸无所作为),没有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没有文凭的人,只要愿意,自学永远不晚。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人补习教育和各种职业培训,为成人自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资金借口——“我没有资金,所以我不能成功……”

事实是,有资金可以帮助我们成功,但没有资金,只要想办法同样可以创业赚钱,同样可以成功。当代中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几乎全是白手起家的。国外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到处可见。其实,资金来源途径很多:积少成多地积累,大雪球是从小雪球滚成的;向亲朋好友借钱集资;寻找一个能生财的门路;或抓住机会找银行贷款;或找有钱单位和个人合伙;集资入股……许多做大生意的人,都不是靠自己个人的资金,而是充分利用了银行、信用社以及社会闲散资金。本节策略将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论证。

下面举一个利用大脑的聪明才智仅用2000元建起一座现代化的百货中心的故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读者不但也可以找出许多没有资金创大业的他人的例子来,而且还可以自己想出一两个没有资金也能创业赚钱的方案来。

广州华隆公司年轻的总裁卢俊雄是如何利用智慧,只用2000元便建起一座“城市百货中心”的呢?这座“中心”占地1400平方米。位于广州市商业闹市,有中央空调,挟手电梯,豪华装饰。建成这么一座现代化百货中心,至少也得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资金,2000元建起来,岂不是天方夜谭吗?其实这里的奥妙一揭便破:他将这座百货中心划分为220多个局部单位(摊位)每个单位一次收10年租金5万元,每年退还其中的10%,还包括利息,另外每个单位每月收取比市价低三分这二的管理费。这样优惠的条件,使得这座待建的百货中心成为人们争相租赁的抢手货,220多个单位二十几天便全部租出去,获得租金一千多万元而卢俊雄只在报上花费2000元的招租广告费。

失败者大都喜欢找借口,成功者却大都拒绝找借口,向一切可以作为借口的原因或困难挑战。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下身瘫痪,他是最有资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从来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

此外,还有“运气”借口,“健康”借口,“出身”借口,“人际关系”借口等等。希尔在他的《思考致富》里将一位个性分析专家编的借口表列出来,竟然有五十多个。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是全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

(3)消除恐惧与忧虑

恐惧与忧虑,人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程度轻微,我们可能看不出它们的危害。实际上任何恐惧和忧虑都会侵蚀破坏我们的积极心态,妨碍我们的行为果断。只有当我们战胜恐惧,战胜忧虑,并利用它们为我们成功服务,恐惧和忧虑便可以变害为利。比如我们担心失败,但我们有信心战胜恐惧与忧虑,我们作更大的努力,采取更细致妥善的规划、谋略和行动去争取成功,这样我们就控制了恐惧和忧虑。

不受控制的恐惧和忧虑对我们危害很大,它会扰乱我们的心理平衡,并导致某些生理问题,如忧郁、失眠、神经衰弱、阳萎等等。严重的恐惧和忧虑,会使人理智混乱,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病态。长期的恐惧和忧虑会使一个优秀的人变成一个平庸无能的失败者。

只有战胜恐惧和忧虑,我们才能平安、幸福、成功卓越。

面对恐惧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请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恐惧衍生于无知。”这是卡耐基引用一位大哲学家的话。这话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恐惧和忧虑:你担心害怕什么,你就采取行动了解它。

看清它的本来面目,然后用行动击溃它,战而胜之。但是必须借助积极成功的心态来武装自己:我要战胜它!我能战胜它!我一定能战胜它!成功积极的心态使人坚强无比,可以克服任何恐惧。

初学跳水的人,站在高高的跳台上,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恐惧。如果你心怀积极成功的心态: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跳水运动员,我一定能战胜害怕,然后勇敢地采取行动:跳!你便战胜了恐惧。当你熟悉了跳水的整个过程后,你就再也不会为跳水而恐惧忧虑了。因为你知道了,原来跳水并不可怕。

第二,不要说“人言可畏”

人们常常害怕流言,不但忧虑而且恐惧。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人家会怎么说呀!”“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千夫所指,无疾而亡!”这些都似乎说明人的言论确实令人害怕,我们似乎只好恐惧忧虑了。

流言为什么令人害怕呢?主要原因大概是流言可能会使我们失去面子、失去自尊,受到攻击,受到威胁等等。注意,这里是用“可能会”三字,事实上并非如此。

就我们内心来说,除非自己不相信自己,谁能不经我们同意就打倒我们呢?请仔细品味这句话的意思。

流言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基于正确客观的,一种是以讹传讹的误会,一种是恶意的挑畔中伤,夸大事实的诽谤。后一种流言,其实反映了传播流言者的消极心态及虚弱和害怕。持积极心态的成功者是不会去中伤诽谤他人的。

不管哪种流言,其实都不可怕。林肯任美国总统期间,曾受到许多流言的攻击。如果害怕这些流言,他这个总统就不要当了。他是如何可对待人言的呢?“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就无关紧要了,如果结课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了。”“我尽我所知的最好办法去做——也尽我所能去做。而我将亠直这样把事情做完。”

害怕流言毫无作用,唯有尽力去做,去行动,才是战胜流言恐惧的最佳办法。美国名将麦克阿瑟和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曾把林肯上述名言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舌头长在别人嘴里,笔杆握在别人手上。别人爱怎么说,我们是无法控制的,但是,脑袋长在自己头上,我们可以控制我们自己的心态反应,可以控制我们的行为方式。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提高素质,掌握人性的弱点和与人交往的技巧,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成功卓越,这就是对一切流言的最好回答。

当流言影响我们成功怎么办?那就采取行动——策略指导下的行动。对流言最元价值的反应就是恐惧和忧虑。而恐惧和忧虑本身才真正伤害我们自己。

社会上有种现象很可笑:你无能,什么事都不作,人家要说你。你追求成功卓越,人家也要说你,甚至找岔子说你。从我们自身的利益来说,成功卓越会带给我们财富的幸福,即然流言始终存在,与其忍受人家说你无所事事,倒不如让人批评你追求成功。

流言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不走自己的路。任何恐惧和忧虑都不能改变现实,只能给我们增添麻烦、压力和障碍。采取行动,恐惧和忧虑就会怕你。

其实任何恐惧和忧虑都可以采取分析的方法,让恐惧优虑显得可笑和多余。不过彻底战胜和清除恐惧和忧虑还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行动。假如你担心害怕去公开谈话或演讲,唯一克服这种恐惧的办法就是去进行公开谈话或演讲实践。

卡耐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通过协助人们公开谈话,帮助人们战胜恐惧,增强信心。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改变了心态,改善了人生。因为一个人一旦能克服在一群人面前发表公开谈话的恐惧,那么他也容易克服其他场合下的恐惧。

这个课程的具体做法是:帮助学员认识公开谈话的实质和特点以及技巧,帮助学员认识到害怕公开谈话的原困是因为淮备不好和缺乏经验,然后鼓励学员改变心态,以积极肯定的方式鼓励和协助学员在安全的环境下上讲台进行反复的练习,直至能够自信地发表公开谈话。获得成功经验后原先的恐惧便自然而然地被战胜了。你也由此极大地增强了克服因难的勇气和信心。

由于忧虑是一种慢性恐惧症,因人而异涉及的具体问题较多,有不少专著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及《快乐的人生》是两本指导克服忧虑的非常出色的书。这里简单介绍其中的一些克服忧虑的原则:

用铁门把过去和未来隔断,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解决忧虑的基本公式:

(1)你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2)如果你必须接受的话,就准备接受它。

(3)然后很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忧虑的人要让自己保持心净。

看看以前的记录、平均率,不要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担忧。

经常休息,防止疲劳造成的忧虑。

克服忧虑,抓住三个要点:一是认清忧虑的危害,忧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浪费时间,伤害自己的自信。二是对所忧虑的事情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采取行动。人一旦采取行动,忧虑就会不战而败。对于忧虑的人,工作是一种良药。

(4)从消极情绪中跳出来

一个人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积极的成功心态教育(有相当多的人通常得不到这种正确的心态教育),则这个人只好在社会大染缸里沉浮,听任命运与机遇的摆布,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样,消极的东西就很容易感染他。

长期生活在以消极失败心态为主的社会里的人,不管他阅历多么丰富,都难以摆脱消极心态的影响,很可能成为消极心态的带菌者和传播者:“我的经历证明……不可能,不要白费功夫。”“世道就这样,我们是不能改变的。”

长期没有或很少有成功经验的人,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提高,因而对许多事情,包括对自己都认识不清,把握不住,也难免心生消极并传播开来。“太难了,我试过,不行。”一旦有人行了,难免心生嫉妒,产生消极心态,并表露播散开来。“那不过是机遇而已。”和这种人交往很容易感染消极心态。

经历过多失败,又没有找到正确客观的原困,也没得到合适的帮助指点,可能就会滑向消极:“我说过,人是不能相信的。相信人你就倒霉。”“努力有什么用?还是需要后台。我就努力过,可结果呢?”有这种想法的人,说明他已经被消极情绪控制了。这时他应当找到相应的对策努力从里面挣脱出来。

下面是一些挣脱消极情绪的方法:

(1)认识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可能是不健全的,可能存在相当多的消极因素。应该依靠自己,提高分析辨别能力,择善而从之。教育与训练决不能被动地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

(2)提高辨别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能力,关键在于多学习,观察成功卓越人物的思想,心态和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成功经历和成功技巧(本书是介绍成功人物和成功知识的书籍之一)。同时对照生活中的失败平庸者,观察思考他们的心态与行为,想想他们为什么会失败?把成功卓越人物与失败平庸者的心态进行对照比较,可使你洞察是非,增强抵制消极失败心态的能力。

(3)增加个人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4)只以成功者为榜样,不向失败者学习。尽可能选择具有积极氛围的环境,选择积极乐观的朋友。回避细菌感染,是保持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方法。

(5)你想改变消极环境,你必须先提高自己,建立牢固的自信心基础。当今社会有一种好现象:大量青壮年农民离开落后贫穷的土地到沿海发达地区去打工。不少有志气的人经过几年打工训练,赚了钱,又学了本事,回到家乡办企业。先离开消极环境,救出自己,树立牢固的成功积极心态后,再去影响和改造那消极的环境,这也是落后地区社会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

(6)对照成功的知识,接受成功训练,从小事开始,增加成功的实际体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7)进行提高自信心的训练,增强免疫消极心态的能力。

一个人若有消极思想作崇,内心就会沉寂畏缩,热情被压抑在心中,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自怨自艾,这样的人怎么能成就一番事业呢?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发现有消极情绪就努力消除它,充实自己的内心,发挥自身的精神力量。这样,你才能做成大事!

6.十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

十个空洞的幻想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

我们总是在憧憬,有计划而不去执行,其结果只能是一无所有。成功,一定是敢想,而且更是敢做!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许多成功人士在工作中都是充满活力,他们以常人罕见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工作,为自己执着追求的事业献身。

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往往都能干出辉煌的事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样是一流的实业家。

蒙田曾指出,那些真正的哲人、圣者,“如果他们在探求真理方面很伟大的话,他们在行动上也一定很伟大……”

成功人士的最大特点是敢想敢做,敢想可以使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度,也可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敢想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行动就是力量。惟有行动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十个空洞的幻想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我们总是在憧憬,有计划而不去执行,其结果只能是一无所有。成功,一定是敢想,而且更是敢做!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许多成功人士在工作中都是充满活力,他们以常人罕见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工作,为自己执着追求的事业献身。

才能和本领只会属于那些辛勤工作的人,权力和荣耀也只会属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总是无能之辈。正是那些十分勤劳和努力的人们在管理、统治这个世界。没有哪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不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

路易十四认为,“国王只有辛勤劳动才能管理好国家。”

英国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克拉伦登在讲到英国国会领袖之一、税务专家汉普登时说:“他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即便最辛苦、最繁重的工作也压不倒他,他总是把最重的担子压在自己身上。他总是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去尽职尽责,懒惰、闲散在他身上都不见踪影。”面对极为繁重的工作,汉普登从不抱怨。有一次,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的生活就是辛勤工作。几年来,我一直尽力为国家、为国王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不敢松懈……我无法来孝敬自己亲爱的父母亲,甚至连写一封信的时间都没有。”

在废除谷物法的运动中,英国政治家、下院议员科布登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自己“像一匹马一样,狂奔不已,没有片刻休息。”

布菜汉姆勋爵是有名的工作狂,他充满着无限的工作热情,总有使不完的精力。无论什么事情,不干则已,一干起来,他就非达到目的不可。他这种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帕默斯顿勋爵也是这样,到了老年,他非但没有稍减自己的工作热情,而且比青壮年时期更加卖力。他永远保持着风趣幽默的特色,始终对工作充满火一般的激情,工作对于他来说不但不是什么负担,而是土种乐趣。他常常说,一到办公室看到有许多事情要做,他就感到无限欣慰。“工作就是健康,工作使人充实。”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爱尔维修甚至认为,正因为人们空虚、无聊,人们才变得无比残忍、缺乏人性。为了使自己逃避无聊和空虚,他总是积极地投人工作,把自己的身心都投人到人类进步事业中去。

多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老老实实地干自己的事情,这只会激活人身上内在的活力,只会使人增长才干,更加热爱生活。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找到幸福。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原则。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肃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品德和教养是一个人胜任自己工作的基本条件。

同样,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往往都能干出辉煌的事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样是一流的实业家。这种严格的科学训练包括勤奋的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实业家所必备的素质。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往往善于审时度势,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因此他们往往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凡事能先发制人,夺人先机。

受过严格训练的年轻人往往十分勤奋、专心,善于接受新知识,他们注重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因此,他们往往比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更为敏捷,更具有智谋,更具有胆识。

蒙田曾指出,那些真正的哲人、圣者,“如果他们在探求真理方面很伟大的话,他们在行动上也一定很伟大……无论举出什么样的证据和例子,我们都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是那样崇高,他们的心灵是那样充实,他们的灵魂是那样高洁,他们就像是知识的海洋……这些基者、智者高高地在太空中邀游,他们的身心都似乎在遇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

“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死死地固守书本,整天苦思冥想,年久月长,形成了爱想像的习惯,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反而会十分被动;因为他不能适应生活、没有生活能力。善于思考、会做学问是一回事;会生活、会处理实际生活问题又是一回事。

那种认为会读书、有知识就自然会生活、自然是驾驭世事的能手,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许多人静坐书斋,洋洋万言信手拈来,但他们提出来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行不通。书本与生活是有距离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人才是有用之人。

思想家们往往遇事都深思熟虑,而实践家遇事总是先试、先干。这两种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风格真是迥然不同:善于思考的人总是显得优柔寡断,因为他们总是习惯于考虑事情的方方面面、仔细权衡利弊得失、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而那些实践家根本不会去这样思考,他们不会去从事什么逻辑推理,一旦得出确定结论之后,他们即刻就付诸实施,因此,他们总显得雷厉风行。”

7.摆脱自我限制

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只是代表过去,未来只能靠现在来决定。

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成功了,并不代表还会成功;过去失败了,也不代表未来就要失败。

站在现在,我们不能够把握过去,我们只能够抓住现在,希望未来。

彻底摆脱掉自我限制的阴影,过去的都过去了,关键是未来。过去决定了现在,而不能决定未来,只有现在的作为及选择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

成功人士善于摆脱自我限制。什么是自我限制呢?

我们先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有一种虫儿叫跳蚤,是跳高能手。如果把它放在桌子上,用手一拍,它可以跳很高,高度能是自己身高的百倍以上,这在动物界是屈指可数的。后来,科学家经过试验证明,这个跳高能手却不会跳了。

科学家们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使跳蚤跳动。第一次跳蚤就碰到了玻璃罩。这样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改变了自己能够跳起的高度来适应新环境,每次跳起的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科学家们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又经过数次碰壁之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无法再跳了,只好在桌子上爬行。经过一段时间,科学家把玻璃罩拿走了,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跳蚤”变成“爬虫”了。

“跳蚤”变成“爬虫”,并不是因为它已经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遭受挫折之后学乖了,习惯了,最后麻木了。最可悲的地方就是:虽然玻璃罩已经不存在,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的限制已经深深地刻在它那十分有限的潜意识里,反映在它的心灵上。

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经历与此极为相似。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比如父母、老师等太多的批评、打击或遭受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就被“自我设限”压制和封杀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他们就会对失败惶恐不安,对失败习以为常,逐渐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障碍。

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主见。随之,与生俱来的胆量之灯就这样过早熄灭了。 fON/E7PCIzOdsKqvDmcMoqlzK/cJW9lb7835Vno8PNXq/6XAfxVOGO/SM42iGIT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