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陆游其人其诗(代序)

钱仲联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也是宋代诗人中对后代影响很大的人。

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在南宋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与否的鸿沟,区分在对北方女真贵族统治集团的南侵是坚持抵抗还是主张投降,对我国的国土是主张统一还是听任分裂。陆游坚决站在抗金者一边,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扎根在现实斗争的土壤之上的。

其次是对南宋投降派的苟安偷生的愤怒鞭挞。大地主官僚所支持的南宋政权,是为了保持他们在半壁江山内对农民压迫剥削的阶级利益,不惜对敌人无耻屈膝。他们杀害和排挤了抗金的将相,自己在西湖上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在作品中,对他们作了愤怒的谴责,表现了自己“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的反投降精神。

陆游诗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了当时历史阶段的矛盾斗争。由于诗人长期的行役和更多时间的退居农村,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有较多的接触,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关怀,所以在全部作品中也包含着一部分反映阶级矛盾的作品,他明白地说出了“富豪役千奴,贫者无寸帛”(《岁暮感怀》)的悬殊生活,控诉了“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书叹》)的血腥罪行。这类作品,和杜甫、白居易、李贺、皮日休、杜荀鹤诗同类主题的精神是一致的。

此外,陆游诗中对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突出的党争问题和由此而导致的不良政治局面,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深有感触地说道,南渡以后,“党禁兴来士气孱”(《寄别李德远》其二),“党禁久不解,胡尘暗神州。修怨以稔祸,哀哉谁始谋。小人无远略,所怀在私仇”(《北岩》),都是比较正确的认识。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陆游诗的积极一面,它长远以来激动了读者的心魂。其他描写生活领域的种种见闻和经历,朋友骨肉间的情感以及山水风景等作品,佳作名篇也不少。抒情诗方面,如对故妻唐氏的悲悼,对独孤策、张演等朋友的怀念,写得真挚感人。写景诗往往能用锤炼而归于自然的笔触,捕捉形象,情景交融,突破李白、杜甫、王维、柳宗元、苏轼、黄庭坚、陈与义的樊篱而自辟境界。

陆游诗的艺术风格,具有奇秀、豪横、沉雄、雅健、空灵、超妙、淡远、明丽等各种特色,而以雄健沉郁和清新圆润两种为主。前者多体现在爱国作品方面,后者多体现在闲散作品方面。由于他摆脱了江西派的束缚,他的诗歌语言,往往能达到“文章本天成,妙手自得之”(《文章》)的自然境地。

钱仲联(1908—2003),原名萼孙,号梦苕,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26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建国后,历任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华大典·文学典》编纂委员会顾问,《全清词》编纂研究室顾问,《续修四库全书》学术顾问,《全宋诗》编委会顾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近代文学学会顾问,中国诗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委会副主任,中国韵文学会第一届副会长,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1984年获江苏省政协委员会“祖国统一、撰写文史资料工作”成绩显著奖;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二等奖,同年被江苏省教委定为普通高校优秀学术带头人;1995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96年被江苏省教委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

钱仲联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专于诗文词赋,尤其对明清诗文有较深的研究。主编有《清诗纪事》(获国家古籍整理评比和全国图书学会评比一等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国文学大辞典》等大型工具书。主要著作有《人境庐诗草笺注》、《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剑南诗稿校注》、《鲍参军集注》、《近代诗钞》等。

以上“代序”为钱先生《剑南诗稿校注·前言》,略有删节。 Xm2aJXSXLojXnlmyRRrOXMRTenk3eU809HCISdhGSQhOasz3qZGRHZxVdTlMQ2L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