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史记
司马迁

前言

有学者说,不研究《史记》,就不知中国文化从何谈起。可见,《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之书,是提高国人文化素质的必读之物。

《史记》博大精深,可谓百科全书,而其在史学与文学上的贡献尤为卓著,故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认识《史记》在我国史学发展中的地位,首先应对我国史书形成的历史作一简单追述。

春秋后期,孔子整理了《诗》、《礼》、《乐》、《易》、《春秋》,后世称为《六经》,是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从广义看,“六经皆史”,都是古代先王治国的典籍,对研究古代社会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从狭义看,其中《尚书》汇编了上古三代的历史文献,《春秋》记载了春秋一代242年的史实,二者可视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的上下篇。因此,孔子被称为文化圣人,史学鼻祖。

司马迁十分景仰孔子,曾深情地表述了自己对孔子的赞美与向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战国以来,诸侯相兼,史记放绝,孔子整理过的古代典籍已经淆乱,新增诸家文集未能整理,而战国直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史实亦未作条贯,历史呼唤新的“孔子”出现。

司马迁父子自觉地承担了传承文化、编著史书的历史重任,决心继孔子之《春秋》而撰著《史记》。可惜父亲司马谈早卒,故这一历史重任自然落在了司马迁的身上。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祖籍今陕西省韩城县。10岁诵古文,20岁壮游山河,作社会调查,34岁出使西南夷,35岁父卒,38岁作太史令,42岁开始写书,47岁因李陵案受宫刑,54岁写完《史记》,约58岁去世。《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十三世家、七十列传,共计130卷,52万字。司马迁准备30多年,写作12个春秋,才完成了这部集古今文化大成,贯中华3000年历史的通史巨著。后世仿效其体例与实录精神,断代为史发展成系列国史,史称正史,司马迁亦被称作史圣。因与孔子所处区域方位不同,二人又被称作东圣、西圣,在文化传承、史学贡献上,为后人相提并论。

具体讲司马迁在史学上的创新,可从体例创新与思想创新两方面认识。先看体例创新。

《春秋》是以时间领起史事的编年体例,属于大事记一类的记事,不易对细节、人物作详细描述。司马迁以编年体为基础,创新记事方式,突出人物记载,成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相配而成的纪传体例,大大扩展了记载的范围。如本纪以记载政权、帝王和曾号令过天下的人物为对象,多记重大事件,为全书大纲;十表配合本纪罗列细事;八书写典章制度、文化习俗;世家写诸侯、将相的世袭传承;列传叙“扶义率傥、不令己失时”的杰出人物。总体以人物传记为主,突出明主、贤君、忠臣、侠义之士的功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编纂思想。所写人物大体分作帝王类、诸侯类、一般人中的杰出者,形象地呼应了封建政体中的等级秩序,囊括了封建社会中各色人等所从事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并注意揭示出各种事物之间的彼此联系及内在规律,所以为后代王朝颁令作国史体例,随时代演进而成二十六史。这是一套完备、准确、独具权威的系列史书,首开先河的《史记》作者司马迁,当然功不可没。

再看思想创新。

司马迁在传承古代文化中,审视了前贤的思想,吸纳了诸子百家的认识,在历史观、天道观、民族观、经济思想、人生观各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当时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有积极深刻的影响。下边试作分析。

一、历史观

司马迁著史的宗旨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中“通古今之变”就是要对古今变化的历史做一次考察,探求变化的原因。其“通”,包括时间上的纵通和空间上的横通两方面。其叙3000年历史是纵通,囊括各阶层诸方面活动为横通。其“变”,则旨在通过“原始察终”的考稽,探索“成败兴坏”的原因。

五体配合展示着横通的范围,是司马迁选用纪传体例表达通变观念的外在形式。而更能体现其通变观念的则是在纵通3000年中的历史分期思想。司马迁视历史为一条流淌不息的长河,长河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阶段间以大事件作标志,而形成阶段变化的主要原因则是道德力量和政治改革的作用。

关于历史分期,孔子有过大同、小康的划分,韩非有过上古、中古、近古的说法,等等,都太笼统,没有具体化。司马迁则通过本纪、表的形式,划分了五帝、三代、春秋、战国、秦、秦楚之际和入汉以来几大阶段。按现今公认的历史分期来看,五帝之时,属于传说时代的原始社会后期。夏、商、西周三代是国家形成,进入文明时代的奴隶制社会时期。春秋即十二诸侯时期,有五霸称雄;战国即六国时期,有七雄征伐。春秋战国是以武力征战夺取天下的暴烈时代,正处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时代,秦统一天下是这一转化完成的标志,而秦楚之际则是转化的余波。入汉后的升平,则意味着封建大一统走上了巩固阶段。

司马迁虽对历史作了分期,但对当时的社会性质不会有如上清晰的认识,难得的是他对每一阶段的特点作了提示。他认为“禅让”是五帝称誉后世的美德,积德累善是夏、商、西周三代长治久安的原因,幽、厉失道是西周政权衰落的开始,而五霸、七雄实为暴力征伐时代的产物。秦国上百年的政治改革造成必胜之势,“法后王”是成功的秘诀。其对“禅让”、积德累善给以赞扬,对失道、暴力征伐给以批评,对秦的“法后王”则是从政治改革的角度予以肯定。就此可看出,司马迁是从关注道德力量和社会改革的角度来考察历史通变原因的,这是他高度重视人为作用的必然思路,是一种对历史发展动力的思考。

司马迁重视人为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人才与人心的关注上。在《刘敬叔孙通列传赞》中说:“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强调了富有智慧的人才是政权成功的保障。故在叙述秦取天下的过程中,描述了大量各色各样的人才所进行的政治改革,商鞅、张仪、魏冉、白起、范雎、吕不韦、李斯等在司马迁的笔下,都为秦的成功立了汗马功劳。司马迁为战国人物共立列传21篇,秦就占去9篇,并在《李斯列传》中将其长达近千字的《谏逐客书》全文录入,说明人才与政权成败的关系。“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楚元王世家赞》)。“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匈奴列传赞》)司马迁认为人才中至关重要的是将相之才。同时,还认为人为作用又表现在人心的归向上,他赞成“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并把这个认识贯穿在许多人物传记中,尤其是对项羽和刘邦成败的总结上。项羽暴虐,反秦过程中,一路屠杀,大失人心;刘邦宽厚,一路安抚民众,得百姓拥戴,最终取得天下。《史记》全书提示了统治者要重民、恤民、爱民以及教民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其关注人为作用,以民为本的历史观的体现。

二、天道观

“究天人之际”,指天与人的关系。这是个古老的命题,每个思想家都必须做出解释,司马迁自不例外。实际上,在“通古今之变”中,司马迁对人为作用的强调,从实质上已回答了这一问题,只是没有具体化而已。对天命鬼神的认识反映了人类抗争环境的历程。殷人凡事作占卜,认为天命鬼神主宰人世。周人虽未否定天命鬼神,但已注意到人为的作用,把二者的关系说成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相信“天道酬勤”,“唯德是辅”。春秋战国以来许多思想家对此已提出质疑,荀子甚至提出“人定胜天”的命题。司马迁吸收诸子的进步思想,对传统的天命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的辩驳。在《伯夷列传》中,他反驳了所谓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说法,认为伯夷、叔齐“积仁絜行”却饿死,颜渊好学却“糟糠不厌,而卒蚤夭”,这是天道佑善吗?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这是天道惩恶吗?他不解地说:“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而对项羽“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自辩,司马迁历数其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等等,却归罪于“天亡我”,实在是一种荒谬之说!蒙恬被赐死,认为是修长城破坏地脉所致,司马迁批评其轻百姓力,不抚恤振济伤病之民,却阿意兴功,兄弟遇诛是罪有应得,与取罪地脉有何相干呢!

就此看,司马迁是强调人为力量而不相信天命主宰的。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他不可能彻底地抛弃天命思想,其理性的光芒还没有完全照进天命的王国,局部的理性判断和整体的非理性的传统观念,还极不协调地掺和在一起,尤其在天人感应的问题上,还保留了许多神秘色彩,如通过望气、相面、斩白蛇等现象说明刘邦得天下有皇权神授的成分在。彗星出现意味着战乱,五星联珠是祥瑞之象,等等。这些神秘色彩是当时人们有限的智慧还难以完全正确解释的,再加上新生的地主阶级政权又需要为其合理性加以文饰,要求司马迁完全摆脱这种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是不现实的。而《史记》通篇以人物为中心,在建立政权中突出人为的决定作用,在具体人物的成败中批驳了天命观的荒谬,也就足以证明司马迁的天道观已有了相当的科学性和历史的进步意义了。

三、民族观

传统的“夷夏之辨”,反映了中原政权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歧视。司马迁则为匈奴、东越、南越、朝鲜、西南夷立了列传,详细记叙了他们所处地域、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与汉族交往、通婚、战争、迁徙、归附等情况,首创民族史传,使与其他传记平等并列,没有贬斥和歧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反映了历史上的民族隔阂。司马迁则用血统论将各民族均视为黄帝的后裔,是一脉相承的兄弟关系。虽然未必科学,但增强了各族之间的凝聚力,极有利于促进我国多民族一体国家的形成。至今全世界华人的宗亲情结依然浓重,司马迁奠定的民族亲情关系影响可谓深远。

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司马迁表彰了推行睦邻政策的人物。魏绛和戎属于汉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属于胡化,中华民族便是在相互融合中友好发展的,司马迁对这一类关系的揭示,深刻地影响着后世各政权对民族与邻国关系的处理,友好相处成为信条。

四、经济思想

《平准书》和《货殖列传》是司马迁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创立的经济史专篇。针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汉武帝与民争利的新经济政策,他主要谈了以下两方面。

第一,批判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活动的压制,提出要想富国富民,必须农工虞商四业并举。而四业中,“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依市门”,就个人经商而言,精熟职业的“诚一”精神是取富的正道,“奇胜”是致富的诀窍。对当时汉武帝过多干预商业活动、与民争利的商业政策给以批评与揭露,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工商业政策思想,这是十分大胆而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第二,以“稽其成败兴坏”的史家思维,为30多位商人立传,总结他们经商致富的各种经验,诸如商品保护、货物运输、价格规律、气候时令、突发机遇等等,都与商机密切相关。好的商人应是第一流的人才,他们应该具有伊尹、吕尚一样的治国谋略,孙子、吴起一样的用兵将才,商鞅变法的决断等等。没有这样的智慧、刚强、勇敢,是不会在商海中拼搏成功的。而拥有了雄厚物质财富的商人可以与王者同乐,美其名为“素封”。

司马迁所讲经商之道的语言是十分精辟的,如“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趋时若鸷鸟之发”,“贫富之道,莫之予夺,而巧者有馀,拙者不足”,“能者辐凑,不肖者互解”,“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等等,至今仍有活力。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由于与主流思想不相符合,故一直受冷落。直至近现代西方商业的理论传入中国,一些学者才给以了较多的关注。梁启超认识到,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与西士所论,有若合符,苟昌明其义而申理其业,中国商务可以起衰。前哲精意,千年湮没,致可悼也”(《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就此看,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对现在和今后的商品经济发展,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上,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人生观

司马迁以孔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为座右铭,立志著书传承文化,但李陵案的发生,使他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更加冷静地进行了人生价值的定位考虑。在《报任安书》中,他向朋友作了倾诉:“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率傥非常之人称焉。”他历数西伯文王演《周易》,孔子著《春秋》,屈原赋《离骚》,左丘写《国语》等等,都是“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思垂空文以自见”。经过衡量比较,他终于接受了耻辱的腐刑,忍受着最大的精神痛苦,终于完成了著史的伟大事业。他形容当时的精神状态是“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司马迁以自己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卓绝的奋斗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一种为事业而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积极的人生形象,而他笔下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也多为“扶义率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有为之士,弘扬着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哲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因为司马迁著史中,为后人提供了以上各种科学进步的创新思想,故使《史记》成为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才的精神食粮,因而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关于《史记》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可作辩证认识。历史贵纪实,文学重创作,二者有很大差别。但又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即史学纪实也要借助文学传神,文学创作也要以史实为依据。只有二者巧妙结合,才会有好的作品出现。《史记》就是融文史于一炉的精品。司马迁借用了许多文学手段来叙述史事,描写情节,塑造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我们仅从以下三方面作一简单分析,即可概见全貌。

第一,善序事理

《史记》最初传布于世,便受到大学问家刘向、扬雄的关注,“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汉书·司马迁传》)。班固之父班彪亦称司马迁“然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后汉书·班彪列传》)。

所谓“善序事理”,也就是指在叙事中能将其内在联系中的事理揭示出来,有着立意和章法的巧妙结合,故谓之“善”。《史记》所记人物多达4000多个,给人印象较深的约100多人,而司马迁刻意描写的多为大篇,最为精彩的有《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等。从项羽、刘邦的成败中,可以揭示出许多发人深省的事理,仅以项羽为例,司马迁主要抓住三件事表现其成功与失败,即钜鹿之战是斗力,他胜了;鸿门宴是斗智,他处下风;垓下之围写其英雄末路,死不觉悟。三段都写得精彩,不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且何以成其英雄,缘何处于下风,失人心而致败等等事理也使读者了然在胸。行文雄放流宕,以三个“无不”、三个“莫敢”活画了项羽的威猛气概;以喜爱武士的率直憨态而错失了置对手于死地的良机;以悲歌慷慨、临终不悟而渲染其末路英雄的悲哀。行文雄健,语言生动,真可谓善序事理的大手笔。

善序事理的又一手法是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在叙事中,借助他人评论,或以己意作评,会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平准书》中,对桑弘羊为汉武帝推行的兴利害民政策,是借卜式之语加以评点的:“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讲到酷吏张汤的不得人心处,则是在叙事中用“是岁也,张汤死,而民不思”。这些评点,都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深化了读者对事物的认识,而其篇后的“太史公曰”,又往往是对寓论断于叙事的总结与揭示,使通篇叙事中的事理更加明确和深化,是史学、文学、思想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史记》的文章,被称为古代散文的典范,为唐宋八大家推行古文运动的样板,正是其“善序事理”符合了“文以载道”的总体精神而被推崇的。

第二,戏剧性与悲剧情怀

司马迁在叙事中,往往选取紧张的场面、激烈的矛盾加以详细描写,使故事的情节极富戏剧性,极具吸引力。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项羽本纪》中的钜鹿救赵、鸿门宴、霸王别姬,《赵世家》中的搜孤救孤,《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刺秦王等等,其情节或剑拔弩张,惊心动魄,或一波三折,妙趣横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许多情节已被前人编写成戏曲剧目,流传后世,家喻户晓。即使现代社会,也仍有人以《史记》为题材加以创作,如《屈原》、《棠棣之花》、《胆剑篇》、《大风歌》等剧目,以其浓郁的戏剧情节感奋着世人。

也许是由于自身的坎坷经历,司马迁更锺情于写悲剧人物。《史记》全书130篇中,人物传记占112篇,其中57篇以悲剧人物的姓字标题,此外,近20篇虽不标题但写了悲剧人物。所写大大小小悲剧人物多达120余个。如项羽、韩信、黥布、廉颇、李牧、李陵、屈原、贾谊、商鞅、白起等等,他们都能扶义率傥,立功名于天下,但均以悲剧的结局告终。正如鲁迅所说“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样,司马迁用如椽的大笔书写他们有价值的业绩,以充满理解和同情的笔触刻画悲剧结局和传述他们痛苦的心声,故有学者说《史记》是一道悲剧人物的画廊,是一部悲剧故事集。但司马迁写悲剧,并不仅仅停留在悲天悯人的痛苦中,而是通过对一个个人生忧患的深切体验,达到对人类普遍命运的体认,更坚定对美与善的理想追求。因此,他为正义呐喊,为侠士讴歌,为失败的英雄流泪,为不屈不挠的人们助威。表彰与命运抗争的人生,用悲情激发出更顽强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怀,使得《史记》的悲剧情节,更具有了生命的灿烂和悲壮的美丽。

第三,个性化语言

司马迁写谁像谁,最重要的是运用了个性化的语言。项羽叱咤风云,刘邦豁达大度,吕后刚毅嫉妒,樊哙勇猛粗犷,蔺相如智勇,廉颇忠诚,等等。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正是用个性化的语言点化出了独有的性格和风貌。项羽看到秦始皇便说“彼可取而代也”,一副骄悍不屑的表情,刘邦看到则曰“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是一种羡慕向往的神态。就中见出项羽粗犷悍戾,而刘邦则对事业的成功有着谨慎的憧憬。天子为霍去病治第(建公馆),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一句豪言,吐尽英雄壮志,可以想见其为国献身的大将风范。吕不韦见子楚而说“此奇货可居”,绝对是商人的语言,故其在秦国的主政中必然是唯利是图的政客。陈涉乡人见到旧日伙伴居住在殿屋帷帐中时,惊奇地说“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夥颐”、“沉沉”均为方言土语,出自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农村人之口,十分传神,天真淳朴与亲密无间的情谊跃然纸上。

综合以上三方面,擅长阐明事理的叙事,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和充满全书的悲剧情怀,以及描摹各种人物的声色口吻而形成的个性化语言特色,是使《史记》在文学上极富艺术魅力的主要原因所在。

对《史记》的学习与研究,历来为学者所重视。汉唐时期已形成“史记学”,宋、元、明清至近现代是研究的发展时期,建国以来是深入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队伍扩大,成果递增,各院校开设《史记》课程,招收《史记》研究生、博士生,建立研究室,成立研究学会,《史记》研究进入了黄金时代。

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传统微观的文字、音韵、训诂、目录、版本以及编纂体例等的研究,发展为宏观的思想理论研究,即对历史观、天道观、民族观、经济思想、人生观等方面加以探讨。又与其他文化相联系,如与文学、经学、新闻、农业、建筑、天文以及各区域文化等作相关研究。最近有学者将对其内涵研究拓展到对其外延的研究,如从接受史的层面,即审美角度来探讨读者的价值取向。每个人或者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选择定位标准。对项羽乌江自刎一事,宋代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明处于离难中的李清照对末路英雄的苦心孤诣是理解和接受的。但晚唐诗人杜牧却认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显然不以选择死亡为上策,与杜牧明朗豪放的性格不无关系。

即此,《史记》研究的深入性已可见一斑。

《史记》在朝鲜、日本流传已达1500年之久,现代日本研究学者多达200多人,著作达680多种,其中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是继我国三家注后最大的一次整理。其他欧美各国亦有众多的《史记》爱好者与研究者。说明《史记》已成为国际上的经典名著,其广泛性亦可见一斑。

声势浩大的研究热潮正在国内展开,协作攻关是动向之一。《史记研究集成》、《史记笺证》、《史记会校、会注、会评》、《史记系列大辞典》、《司马迁与华夏文化丛书》等字数多达几百万、几千万字的大部头专著正在编纂出版中,各种类型的研讨会频频召开,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老中青队伍的形成是协作攻关的强有力支柱。

普及性工作的开展是《史记》研究热潮的动向之二。我国古代凡有建树的学者,都从小熟读《史记》,从中汲取了传统文化的营养,认识了古代先人的原貌。所以说,《史记》是中国人民的思想源泉之一。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用不同方式出版推出的少儿、青少年、中老年喜爱的《史记》读物,都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都会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现今我国各大出版社及地方出版社应社会广大群众的要求,正积极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史记》读物的出版工作,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需要。

本书选注《史记》16篇,篇幅过长的略作摘录。选注的原则有二。

第一,注意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兼备,以展现原著体例编著的原貌。其中列传在原书中所占比例就大,反映社会面最广,最能反映作者对全社会的关注,故本书所选列传的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二,是符合原著编排意图的。另外,为了帮助读者对《史记》及作者司马迁的了解,附录中收入注释了《汉书·司马迁传》中的《报任安书》一文,并收入“《史记》所记大事记”、“《史记》版本概况”、“20世纪以来《史记》研究论著参考书目”及“《史记》名言警句”(在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读者可通过此了解有关《史记》更多的资料。

第二,注释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有关古代典章制度的常识,为便于读者理解古代社会,故多所阐释。对难懂字句,作白话疏通,为不使文义中断,注释号置于句末。

本书所引《史记》正文,用中华书局1959年版的标点本做底本,以简化字排版。对原文中的古今字、通假字等按通行字作统一处理。对部分保留字体,在注释中做出说明。在段落划分及断句方面亦略有改动。成书过程中,田如意同志参与了若干注释与校对工作。注释中的错误与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崔凡芝

2008年6月

太史公自序(节选)

太史公自序(节选)

司马迁

昔在颛顼②,命南正重以司天③,北正黎以司地④。唐虞之际⑤,绍重黎之后⑥,使复典之⑦,至于夏商⑧,故重黎氏世序天地⑨。其在周⑩,程伯休甫其后也{1}。当周宣王时{1},失其守而为司马氏{1}。司马氏世典周史{1}。惠襄之间{1},司马氏去周适晋{1}。晋中军随会奔秦{1},而司马氏入少梁{1}。

①太史公自序:《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故称《太史公自序》。自序概述了司马氏世系、家学渊源、《史记》成书经过、著述动机和全书宗旨,内容丰富,学术价值很高。这篇自传体序言与《报任安书》是研究司马迁生平及创作思想的主要资料。本篇主要是自述家世、游历、学术渊源、创作宗旨、人生定位及写出130篇的序目提要。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接受了父亲兼收并蓄的学术思维方式和著史委托,受到儒家礼义思想的教化和名山大川的熏陶,决心继孔子之《春秋》而撰写《史记》,著史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本篇略去了130篇的序目提要部分。

②颛顼(zhuanxu):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号高阳氏,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按《史记·五帝本纪》的传承关系,其时代在黄帝之后,是黄帝的孙子。

③南正重:职掌天文的官员名字叫重。南正,上古官名,属天官,职掌天文,观星象,定历法。

④北正黎:职掌农事的官员名字叫黎。北正,上古官名,属地官,掌地理,负责农事。

⑤唐虞之际:尧舜之时。唐,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居于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尧是其首领。今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经学者认定为尧时遗存,至今约4600—4000年。虞,即有虞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居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西蒲州镇),舜是其首领。

⑥绍:继续,接续。重黎:上文以重、黎为二人,此以重黎为一人。《史记·楚世家》云:“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对此,清人梁玉绳《史记志疑》卷26解释说,黎之后以地官兼天官,故号重黎氏。

⑦复典之:继续负责观测管理天地的工作。典,主管。

⑧夏商:夏朝和商朝。夏,即夏后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是大禹之子启所建立,建都阳城、斟(xun,皆在今河南省登封县附近)、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等地。共传13代16王,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汤伐夏桀以后建立,建都亳(bo,今山东省曹县南),曾多次迁徙。至盘庚时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故商又称殷。共传17代31王,约当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

⑨世序天地:世代职掌天文地理。序,依次排列。此处作职掌讲。

⑩周:朝代名,武王伐纣后建立。分西周、东周。西周定都于镐(hao,今陕西省西安市以西沣河以东)。东周分春秋、战国两段。定都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西、东周共历34王,800多年。约当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256年。

{1}程伯休甫:程,古国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伯,周封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第三等。休甫,人名。程伯休甫系重黎氏的后裔。

{1}周宣王:姬静,西周第11世国君,前827—前782年在位。

{1}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失去了世序天地的职守而以司马官职为氏。据文献记载,程伯休甫是一位著名的将军,在周宣王平定徐方的战争中立有战功,故以官职赐氏姓,为司马氏。

{1}司马氏世典周史:司马氏一族,世袭了周代的史官职守。

{1}惠襄之间:周惠王姬阆(lang,前676年至前652年在位)和周襄王姬郑(前651年至前619年在位)之时。这两位国君在位期间均有王室内乱出现,惠王时为子颓作乱,襄王时为叔带作乱。说明周王室政局不稳,故有下文司马氏的离去。

{1}去周适晋:离开周到了晋国。晋,周武王时封其少子叔虞至夏墟古唐国地,后叔虞子燮父因封国在晋水边而改国号为晋,初封地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与曲沃县之间的天马—曲村之间。后为春秋五霸之一。

{1}晋中军随会奔秦:晋国的中军官随会因内乱逃跑到了秦国。随会,即士会,又称随武子、范武子、范会、士季、随季等,春秋时晋国大夫。公元前621年,晋襄公死,随会入秦国迎立公子雍。赵盾立襄公子夷皋,是为晋灵公,并发兵抵拒公子雍。随会留秦避难。后来晋国安定后,随会回到晋国做了中军统率,这里称其为“中军”,是史家追书。秦,周平王所封诸侯国,嬴姓,后赐姓赵,始封君主为秦襄公。定都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南),辖今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南端。穆公时称霸,为七雄之一。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

{1}司马氏入少梁:由于晋国内乱,司马氏避难于少梁。少梁,古梁国,公元前641年秦灭梁,改称少梁。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三家分晋时属魏国。至前328年秦人夺回,更名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是时属晋。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①,或在赵②,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③。在赵者,以传剑论显④,蒯聩其后也⑤。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⑥,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⑦,遂拔⑧,因而守之⑨。错孙靳⑩,事武安君白起{1},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1},葬于华池{1}。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1}。当始皇之时{1},蒯聩玄孙蚫为武信君将{1},而徇朝歌{1},诸侯之相王{1},王蚫于殷。汉之伐楚{1},蚫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2}。昌生无泽{2},无泽为汉市长{2}。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2},卒,皆葬高门{2}。喜生谈{2},谈为太史公{2}。

①卫:武王封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有今河南省北部与河北省南部地。后败于翟,迁都楚丘(今河南省滑县东),势力弱小,屡屡被迫迁都,公元前223年灭于秦。

②赵:三家分晋后赵氏被周王立为诸侯国,开国君主为赵烈侯,建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后迁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为战国七雄之一,疆域有今山西省中北部,河北西部,陕西东北部和河套地区。公元前222年灭于秦。

③相:辅佐国君的最高行政长官。中山:春秋时白狄别种建立的国家,又称鲜虞。初都顾(今河北省定县),后迁都灵寿(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北),在今河北省正定县东北地。作中山相的据说是司马喜(熹)。

④以传剑论显:由传述剑术理论而显名于世。传剑论者据说是司马凯。

⑤蒯聩(kuaikui):《史记正义》引如淳曰:“《刺客传》之蒯聩也。”但今本《史记·刺客列传》无蒯聩其人,与荆轲论剑者名盖聂,故疑“盖聂”是“蒯聩”之误。

⑥与张仪争论:与秦相张仪发生了争论。张仪,魏人,任秦相,封武信君,是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在秦惠王时,对先伐蜀还是先伐韩的问题,司马错与张仪发生争议。

⑦惠王:即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他在位时秦国疆土进一步扩展。由于司马错主张伐蜀,故惠王派其带兵伐蜀。蜀:古国名,在今四川省中西部。后期都城在今四川省成都市。

⑧遂拔:司马错于公元前316年攻下蜀地。拔,攻取。秦攻取蜀地后于其地置了蜀郡。

⑨因而守之:随后就做了蜀郡郡守。

⑩靳:《汉书·司马迁传》作“蕲”,二字音近互转。

{1}事:奉事。白起:秦名将,封武安君。公元前260年,白起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大破赵军,坑杀降卒40馀万。

{1}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长平之战后返回,司马靳与白起一起被君王逼令自杀,死在杜邮。杜邮,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赐死,帝王逼令臣下自杀。赐死的原因是白起不肯继续领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认为时机不成熟,忌恨白起的秦国国相范雎又加谗言,故秦昭王赐白起死,司马靳受牵连亦被赐死。

{1}华池:古地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

{1}主铁官:主管冶铸铁器的官员。

{1}始皇:即秦始皇帝嬴政,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10年在位。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

{1}武信君:陈涉手下的将领武臣,封号武信君。陈胜派他北定赵地,他又派司马(ang)带兵攻取了朝歌。

{1}徇朝歌:攻取了朝歌。朝歌,在今河南省淇县东北,曾为殷商都城。

{1}相王:互相称王。主要指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后分封了十八王一事,当时司马被封为殷王,定都朝歌。

{1}汉之伐楚:汉王刘邦攻打楚霸王项羽。这是指楚汉相争时期。此时之汉、楚指秦末起义中形成的刘邦、项羽两个军事集团。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据有巴、蜀、汉中地,建都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项羽自封西楚霸王,有原战国楚、梁之地,共九郡,定都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2}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地区。

{2}无泽:《汉书·司马迁传》作“毋泽”。“毋”与“无”通用。

{2}汉市长:汉朝都城内商市市长。此市长职责是管理市场。当时长安市设四个市长,毋泽为其中之一。

{2}五大夫:为秦汉20级封爵制的第9级。汉文帝推行卖爵制,入粟4000石(一石为120斤)可买到五大夫爵位。按《汉书·食货志》载,当时五口之家耕地百亩,中等年成可收入100石,那么4000石相当40户自耕农的全年收入。《自序》中未提及司马喜做官或有其他功劳,故他的爵位很可能是买来的,就此可知当时司马氏还属殷实之家。

{2}高门:即高门原,在今韩城市西南。

{2}谈:即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为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其所著《论六家要旨》一文,总结了先秦各家学派的主要观点,详见后文。

{2}太史公:即西汉史官太史令,此处“公”字是尊称。后文司马迁自称“太史公”,是习俗沿用。

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①,受《易》于杨何②,习道论于黄子③。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④,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⑤,乃论六家之要指曰⑥: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⑦。”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⑧。尝窃观阴阳之术⑨,大祥而众忌讳⑩,使人拘而多所畏{1};然其序四时之大顺{1},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1},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1};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1},是以其事不可遍循{1};然其强本节用{1},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1},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1};然其正名实{2},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2},赡足万物{2}。其为术也{2},因阴阳之大顺{2},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2},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2},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2},去健羡{2},绌聪明{2},释此而任术{3}。夫神大用则竭{3},形大劳则敝{3}。形神骚动{3},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①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太史公司马谈曾向唐都学习过天文学。天官,指天文星象之学。《史记·天官书》司马贞《索隐》案:“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就此看,天官学即指对天文星象运行变化加以研究的学问,如同今之天文学。不过古人想像出一种天上社会,各星辰分位任官,各司其职,形成了有序的天界秩序。天官学就是对星辰有序或“无序”运行对地上人类社会造成不同影响加以解释的学问。唐都是当时最为权威的天官学家,汉武帝时曾与司马迁等人共同制定了太初历。

②受《易》于杨何:接受过杨何讲授的《易经》学。《易》,即《易经》,又称《周易》,是经由孔子整理而传世的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杨何,字叔元,是孔子学生商瞿的第8代弟子,受《易》于田何,田何是汉初的《易经》专家。武帝元光中,官至太中大夫。

③习道论于黄子:向黄子学习过道家理论。黄子,《史记·儒林列传》称黄生。子与生俱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史失其名。黄子是当时研习道家理论的权威,景帝时为博士,主张无为,曾与《诗》学博士辕固生争论汤武革命一事,认为商汤、周武以武力弑杀君上取得政权,并不是受命于天的君主,表现了反战的思想倾向。

④建元、元封:汉武帝的第一、第六两个年号。建元在公元前140年到前135年;元封在公元前110年到前105年。建元与元封之间尚有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四个年号。此句说明司马谈任太史令长达35年之久。

⑤愍(min)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痛心学者不懂各家学说的精深意蕴而只是恪守师承而传讲错误。愍,忧伤,怜悯。达,通晓,明畅。其意,各家学说的要义。师悖,学习错误的学说。此师作学习、师承讲;悖作惑乱、相背讲。

⑥六家之要指:指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个学派学说的精要。战国时百家争鸣,六家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学派代表。当时各家均从天道观、认识论、社会伦理、政治主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学术思想和文化理论的发展。要指,即要旨,主要思想。

⑦“易大传”二句:引自《易·系辞》,原文是“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相辅相成的,司马谈以此哲理说明百家学说虽然主张不同,但都在围绕着治理天下而抒发。涂,同“途”。

⑧省:省察,精审。

⑨术:法,道,引申为学说。

⑩大祥而众忌讳:太重视吉凶征兆而颇多忌讳。大,以之为大,故译为重视。祥,吉凶之征兆,特指吉兆。忌讳,禁忌。阴阳家讲“天人感应”,有许多神秘观念,故有很多禁忌。

{1}使人拘而多所畏:使人行动拘谨,思想上过多畏惧。阴阳家每一行动都要考虑时日、方向等的限定,故多拘畏。

{1}序四时之大顺:排列一年四季运行的顺序,即按四季节令行动。

{1}博而寡要:广博而缺乏要领。

{1}尽从:全部遵从。

{1}俭:俭省,指墨家节用、节葬等主张。

{1}遍循:全部照办。循,遵循。

{1}强本节用:注重发展生产,节制用度。本,指本业,墨家之本业指耕织手工业、商业。

{1}正君臣上下之分:整肃君臣上下的职守,使等级井然。君臣上下之分,儒法两家均强调,但途径不同,儒家倡导以礼节制,法家主张以法强制。目的都是维护中央集权政治。

{1}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名家使人拘守概念而容易失去事物的本真。当时以邓析、尹文、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俭通“检”。善,此处可解作“容易”。

{2}正名实:辨正名(概念)与实(事实)之间的关系。

{2}动合无形:举动符合自然法则。无形,即道,即客观规律、法则。

{2}赡足万物:使万物丰足。

{2}其为术也:道家的学术主张是……

{2}因阴阳之大顺:顺应阴阳家强调的四时运转的顺序。

{2}撮:提取。

{2}指约而易操:道理简明,容易把握。以上所讲的学术主张,吸收各家之长,遵循自然,按实际办事,既非先秦老庄道家,亦不完全是汉初黄老之学,实则是司马氏兼收并蓄各家之长的“一家之言”。

{2}大道之要:道家最主要的思想精髓。

{2}去健羡:丢掉人的刚强和欲望。

{2}绌(chu)聪明:废弃智慧和聪明。

{3}释此而任术:舍弃这些人为的努力(指健羡和聪明)而选用顺其自然的思想。

{3}神大用则竭:精力过度使用就会衰竭。

{3}形大劳则敝:形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

{3}形神骚动:形体、精神受到扰乱,不得安宁。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①,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②,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①夫阴阳四时……则亡:这是引述阴阳家学说的意思。四时,指春夏秋冬。八位,指八卦的八个方位。十二度,即十二次。我国古代为量度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道分成十二个部分,称十二次。每次有若干星官作为标志,在古代星占术中也被用做分野的一种天空区划系统。二十四节,就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对农事活动有重大意义。教令,关于“宜”、“忌”的种种规定。

②天道之大经:自然界的主要规律。经,常道。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①。《六艺》经传以千万数②,累世不能通其学③,当年不能究其礼④,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①以《六艺》为法:把《六艺》作为经典。《六艺》即《六经》,包括《礼》、《乐》、《诗》、《易》、《春秋》。其中《乐》已失传。法,效法,取法,即当做经典。

②经传以千万数(shu):经文和传文合起来以千万计算。经,指《六经》本文,传指解经的文字。汉代经师解释经十分繁琐,例如秦延年解《尚书》“尧典”二字就写了十馀万言,所以说其“千万数”。

③累世:指一辈子。亦有讲作数世、几代的。

④当年:丁壮之年,即青春时代。亦有讲作一辈子、有生之年的。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①,采椽不刮②。食土簋③,啜土刑④,粝粱之食⑤,藜藿之羹⑥。夏日葛衣⑦,冬日鹿裘⑧。”其送死,桐棺三寸⑨,举音不尽其哀⑩。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1}。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1},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1}。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缴绕{1},使人不得反其意{1},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1},参伍不失{1},此不可不察也。

①茅茨(ci)不翦(jian):用没有修剪的茅草、芦苇来覆盖房子。翦,同“剪”。

②采椽(chuan)不刮:用没有刮削的栎(li)木做房屋的椽子。

③食土簋(gui):用土簋盛饭。簋,椭圆形的陶制罐,盛装食物的器皿。

④啜(chuo)土刑:用陶碝盛汤。啜,饮,吃。土刑,盛汤的陶制器皿。刑,同“碝”。

⑤粝(li)粱:当做粝粢(zi),粗糙的粮食。粱,精米。

⑥藜藿(huo):泛指野菜。藜,蓬类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莱,嫩叶可食。藿,豆叶。

⑦葛衣:葛布缝制的衣服。葛,一种野生植物,其纤维可织布,布质粗糙,此处指穿着简陋。精细者为丝帛,二者常相对而言说明精粗。

⑧鹿裘:鹿皮制作的皮袍子。鹿裘比之狐裘而言亦属粗陋之衣物。

⑨桐棺三寸:桐木做的三寸厚的棺材。这是墨家主张的节用薄葬理论之一。比之儒家用名贵木料做六七寸厚的棺椁而言,是属薄葬了。

⑩举音不尽其哀:哭丧不必过度哀伤。

{1}率:标准。

{1}事业:指社会的礼俗制度。不必同:不一定相同。

{1}亲亲尊尊:亲爱亲人,尊敬尊贵的人。这是儒家对君臣父子等级礼制的一种具体解释。

{1}苛察缴绕:繁琐地考究,纠缠于枝节。

{1}反其意:返回到固有的真实中。反,同“返”。

{1}控名责实:即循名责实。控,引,引申为依据,遵循。

{1}参(san)伍不失:参错交互,排比对照,即综合全面地考察。参,错杂。伍,排列。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①,其实易行②,其辞难知③。其术以虚无为本④,以因循为用⑤。无成势⑥,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⑦。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⑧。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⑨。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⑩。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1}。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1}。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1},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皍{1}。皍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1}。光耀天下,复反无名{1}。凡人所生者神也{1},所皏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1}。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1}。不先定其神〔形〕{2},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2}!

①无为、无不为:做到无为就可达到无不为。意思是顺守自然的变化,就事事都可办成。这一思想来自道家《老子》第三十七、四十八章。其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是劝君王行南面之术,即君主治国不要硬性强调民众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是要顺应其自然追求和生产规律,就会达到国泰民安。

②其实易行:道家的主张实际上是可行的。实,主张本身。

③其辞难知:表述的语言是深奥的。

④术:办法,做法。

⑤因循:遵循。此指顺乎自然。

⑥无成势: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势。即无既定的格式。

⑦故能究万物之情:所以能深究适应万物之情状。究,追究,深究,探求,此处指深究基础上的适应。情,情状,实际情况。

⑧“不为物先”三句:不走在事物的前边,也不落在事物的后边,所以能够做万物的主宰。此句意为不被物牵制,就可因物为制,把握事物的进行。

⑨“有法无法”四句:“有法无法”与“有度无度”,均指法度的设置与否;“因时为业”与“因物与合”,均指要随时事变化,顺应事物发展的秩序。

⑩时变是守:只是遵循时事的变化而变化。是“守时变”的宾语前置句。

{1}“虚者道之常也”二句:“虚无”是道的永恒规律,“因循”是治国的纲领。

{1}使各自明也:使群臣各自明了自己的职责。

{1}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际行动与言论相符者就是端正之人。端,正。

{1}(kuan):空,此指虚假。

{1}乃合大道,混混冥冥:与大道相合的,看起来混混沌沌。

{1}光耀天下,复反无名:而光明照耀天下,又返回到无名的境界。复反无名,即指复归于自然。名,指有形象的具体事物,道是无形象的东西,所以叫“无名”。这是说明无名的道生成天地万物,是为有名。但有名的事物还会循环往复,又回归于无名的道中,是一种对事物的辩证认识。

{1}凡人所生者神也:人所赖以生存的是精神。神,指精神。

{1}形神离则死:形体和精神分离,人就死亡。

{1}具:器具,此处引申为体现。

{2}定其神〔形〕:“形”字据《汉书·司马迁传》补。此句意为要稳定形与神的关系,不造成二者的分离。

{2}何由哉:从何入手呢?即“由何”的倒装句,实为介宾结构宾语前置。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①。

迁生龙门②,耕牧河山之阳③。年十岁则诵古文④。二十而南游江、淮⑤,上会稽⑥,探禹穴⑦,窥九疑⑧,浮于沅、湘⑨;北涉汶、泗⑩,讲业齐、鲁之都{1},观孔子之遗风{1},乡射邹峄{1};厄困鄱、薛、彭城{1},过梁、楚以归{1}。于是迁仕为郎中{1},奉使西征巴、蜀以南{1},南略邛、笮、昆明{1},还报命{1}。

①迁:指司马迁。司马迁生卒年失载,据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生于公元前145年,卒于公元前86年,享年约60岁。字子长。其《史记》为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因《史记》的撰著在我国历史、文学、思想史上居于重要位置,故其被推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②龙门:指以龙门古渡口为标志的龙门山地区,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县东北一带。黄河顺此渡口南流,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又有鲤鱼跳龙门之神话传说,故名曰龙门。龙门两岸之山称之为龙门山。司马迁出生在龙门山之南的韩城县芝川镇,不称韩城,不称芝川,单称生于龙门,是以奇景推重桑梓之地的一种表示。

③河山之阳: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

④古文: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书籍称古文。这是与西汉当时流行的隶书形体所写的“今文”书籍相对而言的。

⑤江、淮:长江、淮河。

⑥会稽(kuaiji):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在此山大会诸侯计功,故名。

⑦禹穴:传说禹会诸侯后崩于此山,所葬之洞穴后人称之禹穴。据传禹穴中藏有古代文献,故司马迁特来加以探察。

⑧窥(kui)九疑:考察九疑山。传说舜南巡,死后葬在九疑山,故司马迁实际是考察舜的遗迹。九疑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境内。

⑨沅(yuan)、湘:沅江、湘江。沅江,发源于贵州省,东北流经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湖南省流入洞庭湖。

⑩北涉汶、泗:向北渡过汶水、泗水。汶水、泗水均在山东省境内,古代注入淮河,今注入运河。孔子出生地就在泗水中游南岸的曲阜。

{1}讲业齐、鲁之都:在齐国都城临淄、鲁国都城曲阜讲学研究学问。临淄,原称营丘,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是春秋战国时的一大经济文化中心,学者聚会城西的稷门学馆,号称稷下学派。曲阜,即今山东省曲阜市,是孔子讲学之地,有“文教圣地”之称。

{1}观孔子遗风:考察孔子的遗风。孔子简况见《史记·孔子世家》。

{1}乡射:古代练武选贤的礼仪活动,乡官在春秋两季召集乡民于乡学饮酒射箭,课选贤才。邹(zou):古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县,是孟子的故乡。峄(yi):山名,在邹县南。秦始皇曾登山刻石颂秦德。

{1}厄困:指处境艰难困迫。鄱(po):汉县名,在今山东省滕县。薛:古地名,故城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彭城:即今江苏省徐州市,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司马迁在以上三地如何厄困,史事不详。

{1}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时,为魏国后期都城大梁。楚:泛指楚国旧地。

{1}郎中:郎官之一,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兼仪仗队,掌守宫门,出充车骑。按汉制,二千石高级官僚子弟得恩荫为郎。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任太史令仅秩六百石,司马迁能入仕为郎,是特殊恩宠。《报任安书》云“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可为注脚。郎中秩比三百石。

{1}奉使西征巴、蜀:奉命出使西征巴、蜀。巴,今重庆以东地区。蜀,今四川省成都地区。

{1}邛(qiong):今四川省西昌县东南一带。笮(zuo):今四川省邛崃山西部的汉源一带。昆明:今云南省保山、腾冲、昌宁一带。

{1}还报命:归来向朝廷复命。司马迁于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春奉命出使西南夷,传达汉武帝命令,将西南夷地区设置四郡,安排郡吏后,于元封元年(前110)春天返回复命。是时汉武帝正欲东巡泰山封禅,司马迁在洛阳赶上行进的队伍,见到了随行而病重的父亲司马谈。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①,而太史公留滞周南②,不得与从事③,故发愤且卒④。而子迁适使反⑤,见父于河洛之间⑥。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⑦。今天子接千岁之统⑧,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⑨。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⑩。幽厉之后{1},王道缺{1},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1},论《诗》、,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1}。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1},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1}。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1}!”迁俯首流涕曰{1}:“小子不敏{1},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2},弗敢阙{2}。”

①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这一年(前110)天子开始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天子,指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公元前141年到前87年在位。几乎与司马迁(前145—前86)相终始。封,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以告成功的一种宗教活动。同时,又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禅(shan)。故通常称做封禅。自秦始皇封禅后,汉初各帝忙于恢复生产和治理,到武帝时国力强盛,疆域扩大,才进行了汉家第一次告祭天地以表成功的封禅活动,因此说“始建”。

②周南:洛阳一带地方。西周初,成王使周公、召公分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而治,陕以东为周南,陕以西为召南。

③不得与从事:(太史公司马谈留滞于周南)不能参与封禅的活动。此事系指原本汉武帝曾命诸儒草拟封禅的礼仪之事,到时又罢去诸儒不用,故司马谈不能参与这次国家盛典,只好留在周南。

④发愤且卒:发泄愤懑,将要死去。

⑤适使反:恰巧出使西南夷返回来。

⑥河洛之间:即指洛阳一带。河,黄河。洛,洛河。洛河源于陕西省洛南县,经河南省入黄河。

⑦续吾祖:继续我们祖上的事业。

⑧接千岁之统:继承汉家千年的一统大业。千岁,极言立国时间将会很长。统,指王室一脉相承的系统,即一统大业。

⑨“此孝之大者”以上数句:援引自《孝经》,稍有变动。原话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⑩“以尊后稷”以上数句:讲述周代王业形成的过程。列举的人物都是对周代兴起做过贡献的历史人物。后稷为周始祖,为帝尧农师,三传至公刘。公刘九传至太王古公礏父。太王传季历,即王季。王季传周文王姬昌,姬昌传武王姬发而有天下。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年幼。由文王另一儿子周公姬旦和周之宗室召公姬辅佐大政,风教大行于天下。周公所以被称颂,正是因为其论述歌颂文王、武王的美德,宣扬周南、召南的教化,才使人懂得了太王、王季治国的思虑,推尊公刘的业绩,最终显扬尊崇了始祖后稷。

{1}幽厉:即周幽王和周厉王,西周的两个荒淫暴虐之君。周厉王姬胡,公元前878年至前842年在位,实行“专利”,又用巫“止谤”,滥杀无辜。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后死于此地。周幽王姬宫(sheng),公元前781年至前771年在位。为政荒淫,被犬戎所杀,西周亡。二王连称,幽王在前,强调幽王灭国的历史教训。幽厉之后,即为东周之世。

{1}王道缺:指文、武之道衰微。

{1}修旧起废:研究和整理旧有的典籍,振兴被废弃破坏了的礼乐。指孔子整理《六经》的工作。

{1}则之:效法它。

{1}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从鲁襄公十四年(前481)获麟至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以来约有400年。实际只有371年。云“四百”为取概数。

{1}史记放绝:史书记载丢散断绝。

{1}汝其念哉:你要记在心里啊。念,想,惦记。

{1}涕(ti):眼泪。古代用“涕”表示眼泪,用“泗”表示鼻涕。

{1}小子不敏:晚辈不聪明。小子,年幼者,后生,晚辈。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2}所次旧闻:编列的史事、旧闻掌故。

{2}阙:遗漏。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①,皐史记石室金匮之书②。五年而当太初元年③,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④,天历始改⑤,建于明堂⑥,诸神受纪⑦。

太史公曰⑧:“先人有言⑨:‘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⑩,有能绍明世{1},正《易传》,继《春秋》,本《诗》、《礼》、《乐》之际{1}?’意在斯乎{1}!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1}。”

①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这是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的事。

②(chou):引出、缀集。此处作阅读、缀集、抄撮讲。石室金匮:指国家藏书馆、档案室一类的地方。

③太初元年:即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

④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十一月的甲子日即初一是冬至。甲子,即甲子日。古人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成甲子、乙丑等,用以纪日,后来多用于纪年。朔,夏历每月初一为朔日。旦,平旦,即天明。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⑤天历始改:汉家历法开始改制。汉初承秦制,以夏历的十月为岁首。太初元年改用太初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

⑥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此次太初历是在明堂颁行的。

⑦诸神受纪:山川鬼神的祭祀都接受新历法的规定。

⑧太史公:司马迁自称。此前多尊称其父司马谈为太史公,继父接任太史令后,自此以下多自称“太史公”。故太史公为父子共称。

⑨先人:指司马谈。

⑩五百岁:按五行说,500年是个历史周期。孟子曾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说法,即历史每过500年就会有圣贤之人出现的一种宿命论说法。司马谈借用孟子这一说法来论事,实际上周公到孔子卒年(前479)已超过了500年,而孔子到司马谈卒年(前110),也只有380多年,所以是个概略的说法。

{1}绍明世:继承清明之世。

{1}正:订正,作正确解释。本:以……为本;以为依据。之际:这方面。连上句,“有能”以下至此,意为:有能够继承清明之世,订正《易传》,续写《春秋》,不失《诗》、《礼》、《乐》之本义这方面的人吗?

{1}意在斯乎:父亲的用心就在于有人能继承孔子之业啊!

{1}小子何敢让焉:小子我哪里敢推辞呢!意为司马迁认识到父亲的殷切期望,决心承担继孔子《春秋》而撰著《史记》的重任。

上大夫壶遂曰①:“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②:‘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③,诸侯害之④,大夫壅之⑤。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⑥,以为天下仪表⑦,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⑧,以达王事而已矣⑨。’子曰:‘我欲载之空言⑩,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1}。’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1},下辨人事之纪{1},别嫌疑{1},明是非,定犹豫{1},善善恶恶{1},贤贤贱不肖{1},存亡国{1},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1},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2},故长于行{2};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2},故长于风{2};《乐》乐所以立{2},故长于和{2};《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以道事{2},《诗》以达意,《易》以道化{2},《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2}。《春秋》文成数万{2},其指数千{3}。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3}。《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3},亡国五十二{3},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3}。察其所以{3},皆失其本已{3}。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3}’。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3}。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3},遭变事而不知其权{4}。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4},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4}。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4},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4},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4}。夫礼禁未然之前{4},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①壶遂:天文学家,与司马迁交好。太初元年与司马迁等人一起制定太初历。当时,壶遂任太中大夫,秩二千石,相当古制的上大夫。

②董生:即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大儒,今文经学《公羊春秋》的大师,著有《春秋繁露》及《董子文集》。

③孔子为鲁司寇: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官。司寇,西周始置之官,掌刑狱、纠察。

④诸侯害之:诸侯国的人伤害、嫉妒他。据《孔子世家》载,孔子为鲁国司寇,使鲁国大治,齐认为鲁强盛称霸,将会首先兼并齐国,于是破坏孔子与鲁君关系,逼迫孔子离开鲁国。

⑤大夫壅之:大夫们阻挠孔子用事。此指鲁国及其他诸侯国的当权卿大夫如鲁之季孙氏、楚之令尹子西等人,都对孔子有过阻挠。壅,堵塞,阻挠。

⑥是非二百四十二年:对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进行是非评断。《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总共242年,孔子修订,以微言大义对这段历史作了善恶褒贬。是非,作动词,即是则是之,非则非之。

⑦仪表:准则。

⑧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批评天子,抑退诸侯,讨伐大夫。贬、退、讨三字均同义,都是批评、贬抑、责难的意思。

⑨王事:王道。

⑩空言:指理论著述。

{1}行事:具体的历史史实。

{1}三王:指三代的开国之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武王。道:治国的主张。

{1}人事之纪:人事伦常。

{1}别嫌疑:分辨疑惑难明的事理。

{1}犹豫:迟疑不决。

{1}善善恶(wu)恶(e):亲善善人,摒弃恶人。第一个善与恶,均作动词。

{1}贤贤贱不肖:尊重贤能的人,轻视不肖的人。第一个贤字作动词。

{1}存亡国:在《春秋》一书中保留已灭亡国家的史迹。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以之说明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

{2}经纪人伦:使尊卑长幼之间的伦理关系安排有序。

{2}行:做事,行动。

{2}:同“溪”。牝(pin):雌性的鸟兽。牡(mu):雄性的鸟兽。

{2}风:同“讽”,指讽喻。

{2}《乐》乐所以立:《乐》研究快乐怎样兴起。

{2}和:和谐,协调。

{2}道事:叙述事情。道,说,讲。

{2}道化:阐明变化。

{2}莫近于《春秋》:没有比《春秋》更能切近的,指《春秋》更切合于拨乱反正的需要。

{2}文成数万:《春秋》经文长达数万字。按:《春秋》经文18000馀字,现本只有16512字。这里是指《公羊春秋》合经、传共计44748字。

{3}其指数千:褒贬的历史事例有几千。指,事例。

{3}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各国之间会盟、征伐诸种事件全写在《春秋》一书之中了。物,指事件。

{3}弑(shi)君三十六:以臣杀君的事例有36件。学者考证,应为37件。弑,以下杀上称弑。

{3}亡国五十二:被灭国家52个。学者考证,应为41个。

{3}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古代帝王都祭土神谷神,国家败亡则社稷荒废,故后世用社稷指代国家政权。

{3}所以:所以然,原因。

{3}本:根本。此指正道。

{3}渐:浸染。

{3}贼:奸臣,奸贼。

{3}经事:常事,指职事。宜:适宜,好办法。

{4}权:权变,变通。

{4}篡弑之诛:因犯篡位夺权杀父杀君之罪而被处死罪。诛,杀死。

{4}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蒙受史家口诛笔伐之文辞而不敢推卸罪名。如晋灵公不君,为赵穿所杀,太史董狐把责任推给正卿赵盾,记此事为“赵盾弑其君”加以口诛笔伐,赵盾由于失职而不敢推卸罪名。被,加于其上,蒙受,遭受。空言,本无其事,按义礼而加给的罪名,即理论上的结论。

{4}犯:指被臣下所干犯。

{4}以天下之大过予之:把“天下大过”的罪名加给他。

{4}大宗:根本。

{4}礼禁未然之前:礼的作用是禁绝坏事于未发生之前。未然,未形成,未发生。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①,当一王之法②。今夫子上遇明天子③,下得守职,万事既具④,咸各序其宜⑤,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⑥。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⑦,作《易》八卦⑧。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⑨。汤武之隆⑩,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1},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1},封禅,改正朔{1},易服色{1},受命于穆清{1},泽流罔极{1},海外殊俗{1},重译款塞{1},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1}。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2}。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2},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①垂:流传。垂空文,流传下文章。

②当一王之法:当做后代王朝统一天下的大法。当,当做。一王之法,统一天下的王法。

③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④既具:已经具备。既,已经。

⑤咸:全部。序其宜:安排有序。

⑥唯唯,否否,不然:啊啊,不不,不是这个意思。唯唯,自谦的应答词。否,即不。然,这样;不然,不是这样。

⑦伏羲(xi)至纯厚:伏羲氏时代,民风是最为纯厚的。伏羲,即伏羲氏。或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皇羲、牺皇。传说的上古圣人,人类始祖。教民结网渔猎,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传说他画了八卦,到周文王时才演为六十四卦。

⑧八卦:古代占卜所用八种基本的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成。每卦代表同一属性的若干事物。

⑨礼乐作焉:礼乐被制作出来了。

⑩汤武之隆:商汤周武最隆盛时期。汤,商朝始建国君。

{1}三代:夏、商、周三代。

{1}符瑞:上天降下的征兆。武帝所建年号往往根据符瑞改制。如建元七年(前134)有长星(彗星之属)出现,改元称元光;元朔七年(前123)获白麟,改元称元狩;元狩七年(前116)得宝鼎,改元称元鼎等,都是应符瑞之兆的,表示受命于天的意思。

{1}改正(zheng)朔:修改历法。指改用太初历之事。正,一年之始;朔,一月之始。正朔,即一年第一天开始之时。汉武帝改用太初历,以夏历正月为正,初一日平旦(天明)为朔。

{1}易服色:改换服装器物的颜色。根据“五德终始”说,秦代受水德,水色黑,故始皇诏令服色尚黑;汉代受土德,土色黄,故服色尚黄色。

{1}穆清:太虚,太清,这里指上天。

{1}泽流罔极:汉家恩德流布无边之极。

{1}海外殊俗:海外风俗不同的地方。海外与殊俗,同指与汉朝习俗不同的地区或国家。

{1}重(chong)译款塞(sai):经过几重翻译前来求通中国。重译,辗转翻译。指不同民族或国家语言不通,需要几经翻译才能通晓的情况。款塞,叩请塞门,指外族或外国前来求通中国的情况。

{1}胜道:尽说,说完。

{2}宣尽:表达完全。

{2}作:创作。

于是论次其文①。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②,幽于缧绁③。乃喟然而叹曰④:“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⑤:“夫《诗》、隐约者⑥,欲遂其志之思也⑦。昔西伯拘皒里⑧,演《周易》;孔子厄陈蔡⑨,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⑩;左丘失明,厥有国语{1};孙子膑脚,而论兵法{1};不韦迁蜀,世传《吕览》{1};韩非囚秦,《说难》、《孤愤》{1};《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1}。此人皆意有所郁结{1},不得通其道也{1},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1}。

(序目提要一至六十九,略)

①论次:按次序论述。

②七年:从太初元年下推七年是天汉三年,即公元前98年。李陵之祸:天汉二年时,李陵兵败降匈奴,司马迁因在汉武帝面前替李陵辩解而得罪下狱,天汉三年受了宫刑,详情见《报任安书》。

③幽于缧绁(leixie):拘禁在监狱里。幽,幽囚,监禁。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转指监狱。

④喟(kui)然:叹气的样子。

⑤惟:思索考虑。

⑥隐约:隐微简约,指意思看不明显,文字简短。

⑦欲遂其志之思:是想表达他心中的思虑。

⑧西伯拘(you)里:西伯文王曾被拘禁在里。西伯,即周文王。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据传文王被商纣王拘禁在里时,推演《周易》,将八卦演成六十四卦。

⑨孔子厄陈蔡:孔子曾在陈蔡之地受到困厄。哀公四年(前491),陈蔡两国因为忌恨孔子而发兵围困了正在此地游说的孔子师徒,孔子师徒粮食断绝,生活困迫,幸而被楚兵救出。

⑩屈原放逐,著《离骚》:屈原在被楚国流放逐出的情况下,写下了《离骚》长诗。屈原(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在楚国做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明法举贤,改革政治,联齐抗秦,遭到亲秦派官僚的谗毁,被顷襄王放逐,投汨罗江而死。所著《离骚》、《九章》、《天问》等,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深沉的爱国情感,对后世有极大影响,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详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丘明双目失明,乃著有《国语》。左丘,鲁国史官左丘明之省称,与孔子同时人。据传双目失明,除著有《左传》外,还著有《国语》,二书相互参校,故《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1}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孙膑被处以膑刑,而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孙膑,战国时兵家。齐国人,春秋时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孙膑才,诳其至魏,处以膑刑(剔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任齐威王军师,协助田忌大败魏军于桂陵和马陵。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1}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吕不韦迁徙到蜀地,他著的《吕览》才流传到社会上。不韦,即吕不韦(?—前235),曾任秦国宰相,秦王政十年(前237)被免职,流放蜀郡,忧惧自杀。在任时,命门下食客编成《吕氏春秋》,熔铸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为秦国的统一事业打下了舆论基础。

{1}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被秦人囚禁,写下了《说难》、《孤愤》论著。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法家代表人物。荀子的学生,著《说难》、《孤愤》、《五蠹》等10馀万言,阐发法家的治国主张,受到秦始皇的重视。入秦后遭李斯陷害,死于狱中。韩非的著述是入秦前的作品,非被囚后所著。

{1}发愤:抒发忧愤。此处指自处逆境而其志不屈,更加激扬奋发而有所作为,这里指发愤著书。

{1}郁结:郁闷仇恨,不得释然。

{1}不得通其道也:不能畅通其道。此处指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主张。

{1}“卒述陶唐”以下三句:这是交代《史记》最初的断限计划,为上起陶唐(尧),下讫麟止;后来修正为上限从黄帝开始。陶唐,尧帝的号。麟止,到获麟而止。获麟,指汉武帝元朔七年(前122)至雍获白麟,后改元元狩元年。这里是追记元狩获麟之瑞,说明《史记》停笔与《春秋》止于获麟有契合处。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①。周道废,秦拨去古文②,焚灭《诗》、,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③。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④,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⑤,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⑥,《诗》、往往间出矣⑦。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⑧,而贾生、晁错明申、商⑨,公孙弘以儒显⑩,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1}。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1}。曰:“於戏{1}!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官。至于余乎,钦念哉{1}!钦念哉!”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1},原始察终,见盛观衰{1}。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1},录秦汉,上记轩辕{1},下至于兹{1},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2}。并时异世{2},年差不明{2},作十表。礼乐损益{2},律历改易{2},兵权山川鬼神{2},天人之际{2},承敝通变{2},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2},三十辐共一毂{2},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3},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皔傥{3},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3},为《太史公书》{3}。序略{3},以拾遗补艺{3},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3},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3},副在京师{3},俟后世圣人君子{3}。第七十。

太史公曰{4}: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4},百三十篇。

①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继承了五帝的遗风,接续被中断了的三代大业。末流,末世遗风。绝业,中断了的大业。这句说明汉家使五帝三代的文化传统得到了复兴。

②拨去:除去。古文:古代文化典籍多用大篆写成,故称为古文,古文艰涩难懂,秦始皇统一文字,废去古文,改行小篆。

③玉版:刊刻文字的白石板。

④次:编次,此处作制定讲。

⑤申军法:申明军法。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载有《韩信》三篇。为章程:制定章程。章,章法,指历法,古代历法分章。程,程式,量度,指丈尺斛斗权衡等度量衡制度。

⑥叔孙通:秦博士,后从汉高祖,为汉太常,制礼义。文学彬彬稍进:品学兼优的人才渐渐被进用。文学,官名。汉朝于王国和州郡置文学官,或称文学史,或称文学掾,为后世教育官所由来。此处泛指文人学士。彬彬,文才品德兼备的情况。稍,逐渐,慢慢。

⑦间(jian)出:间或而出,即断断续续从民间出现。

⑧盖公:秦汉时胶西(郡治在今山东省高密县西南)人,精通黄老之学。曹参为齐相,拜盖公为师。曹参为丞相,推行黄老无为政治。

⑨贾生:即贾谊(前200—前168),西汉初年政论家,著《新书》10卷,评论汉初得失。晁(chao)错:汉初政治家。景帝用为御史大夫,建言割诸侯,加强中央集权。吴楚七国以诛错为名反汉,晁错被杀。申、商:申不害、商鞅。主张以法治国的政治家。

⑩公孙弘:汉代儒学博士,武帝时以对策选为第一,迁丞相,封平津侯,以生活俭朴著称,但为人阴恶,杀主父偃、徙董仲舒是其所为。

{1}靡(mi):莫,没有什么。

{1}纂(zuan):编纂,收集材料编书。即在太史令职务上做资料整理工作。

{1}於戏(wuhu):叹词,音、义同“呜呼”。

{1}钦念哉:要谨记在心啊。钦,恭敬。

{1}王迹所兴:帝王兴起的事。

{1}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追溯缘由,考察结果,从兴盛中观察其衰败,也就是说在总结历史变迁中提取规律性的认识。

{1}略推三代:大略理出三代的发展线索。

{1}轩辕:古地名(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黄帝曾居住此地,故以之为号。

{1}兹:现在,指今上汉武帝。

{2}科条:科分条列,即加以分科列目地编排。

{2}并时异世:或同时,或异世。指政权更迭,诸侯们或为同时,或为异世,头绪纷繁。

{2}年差不明:年代相差之间不清楚。

{2}损益:增减变化。此指对礼、乐的编纂。

{2}律历改易:指作《律历书》。今本分作《历书》、《律书》。《律书》补《兵书》之缺。

{2}兵权山川鬼神:指《兵书》、《河渠书》、《封禅书》所叙之事。《兵书》已佚,有关军事策略的内容在《律书》之中。

{2}天人之际: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或曰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关系,此指《天官书》。

{2}承敝通变:承其衰败,加以贯通变化。此指《平准书》,讲汉代的货币及国家经济的演变。

{2}二十八宿(xiu):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当时可见的星分为二十八组,东西南北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为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mao)、毕、觜(zi)、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为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北辰:古指北极星。

{2}三十辐(fu)共一毂(gu):三十根车辐条集归于车毂。车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

{3}辅拂(bi)股肱之臣配焉:辅佐的重要大臣与二十八宿、三十辐所起的作用相当。辅拂,又可写做辅弼,辅助的意思。以上几句说明三十世家所写的群臣都是辅佐尊崇天子的,如同众星环绕北极星、车辐支撑车毂一样。

{3}扶义(ti)傥:依仗正义做出卓越杰出事业的人。扶义,仗义。傥,形容卓异不凡。

{3}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今本《史记》字数与此有出入。除去褚少孙等补窜的45202字以外,原书字数为510454字,残缺四篇。原文流传至今的约占97%,基本保持了原貌。

{3}《太史公书》:此为《史记》原称,以太史公所记名书,如《孟子》、《荀子》等名。古代“史记”泛指史官所记,东汉桓帝演变为《史记》专称,也符合题名之义。

{3}序略:本序概述了全书史实之大略。这是指这篇《太史公自序》对全书内容作了概括。

{3}拾遗补艺:拾取遗文以补《六艺》之义。艺,指《六艺》,即《六经》。

{3}厥协《六经》异传:用此(《太史公书》)综合《六经》的不同传授。协,综合,与下文“整齐”互文,含有整理、调整、批判之义。异传,不同的传授训解,如《春秋》有三传,《诗》有齐、鲁、韩三家等情况。

{3}藏之名山:正本收藏在名山。此名山指国家图书府库。《索隐》引《穆天子传》郭璞注云:“古帝王藏策之府,则此为藏之名山是也。”

{3}副在京师:副本留在京师的家中。即抄一副本让家人保留。盖宣帝时其外孙杨恽所传布的《太史公记》即此副本。

{3}俟后世圣人君子:留待后世贤明的人来评议。

{4}太史公曰:这节文字是《太史公自序》之评赞,总括《太史公书》的最后断限和总的篇数。

{4}至太初而讫:至太初年间截止。 PpsXXWcVthZ+rcFlWPUqBqCZKFLfChHDjxNEV+LHCb1nGWh4DnsTuPbOU7jqy7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