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干扰下的单向思维

一、症状思维形成于情绪对思维的干扰

理解心理障碍患者的症状思维及其形成机制,是元认知干预技术临床高效的又一个重要技术优势。所谓症状思维是指心理障碍患者由于心理障碍导致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认识评价出现异常于健康人的思维过程。例如强迫症患者在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关好门后反复10次检查门锁是否锁好,哪怕少检查一次也会担心不止,严重地心神不宁。但是在离开门口以后,患者也明明知道关门上锁用不着检查10次,最多有一次也足够了,但是,无奈一到关门场合还是要检查10次。分裂症患者在心情好、情绪稳定时也知道教室里不会有人杀害自己;但是只要紧张情绪一发作,就会自动升起有人要杀害自己的念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越想越觉得自己处境危险。这就是典型的心理障碍者的症状思维现象。

早期传统医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专业人员往往把这种异常思维现象理解为神经的器质性病变所致。甚至直到今天,许多权威的心理治疗机构由于搞不清楚这种症状思维形成于一种情绪驱动影响下的单向知识检索过程,而在诊断时经常将焦虑障碍导致的症状思维现象诊断为分裂症患者,导致许多患者无辜地背上精神病的沉重精神压力,导致小病大治,越治越重的现象屡有发生。

元认知干预技术一再强调条件性情绪反应在整个潜意识心理系统中的关键与核心作用,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当条件性情绪反应一旦形成和激活以后,便会干扰人的思维,出现所谓症状思维。而症状思维则是由于有一定强度的情绪被激活以后,会制约思维时检索知识的性质取向,进而影响思维的方向。就是这种效应导致了许多神经症、分裂症患者行为的不正常和潜意识思维的难以理喻。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对症状思维进行诊断与技术干预的方法,是彻底治愈神经症、分裂症患者的关键治疗环节之一。

二、症状思维的本质是情绪化单向思维

不同的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思维过程。普通心理学指出思维过程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等;思维也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思维还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

当代认知心理学更强调思维与知识的关系。因为离开知识研究思维对人类的意义非常有限。因此,必须从知识与思维关系的角度探索思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过程。从思维与知识关系的角度看,思维过程是程序性知识运行过程,即C-A连续表征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是元认知策略知识的运行过程,当人们反思自己时,思维就是检索知识回答当前问题的过程,在面临问题时的思维无不如此。

当代认知心理学对思维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揭示,表明人类的思维过程其实也是知识的检索过程,也有人称其为知识激活。不管怎样,人类总是必须提取自己大脑中的知识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解决当前问题的思维。

例如当一名学生面临问题需要回答时,他们必须要向大脑中进行知识检索。

1.谁能够迅速在大脑中检索到可用于解释或应对当前问题的知识,就是通常所说的思维敏捷、流畅。例如在舞台、课堂、考场、面试等场合能够在问题刚刚一呈现的瞬间立即回答,是由于回答者大脑中有良好的知识准备,至少相关知识丰富(可供选择,随着问题不断地涌进脑际)、熟练(不需要回忆、核对、提示)、清晰、稳定,而不是和其他知识混淆或若隐若现。

2.谁能够检索到更上位的更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概括知识等,就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思维深刻者往往大脑中具有较好的上位化知识,即思维时所用的知识比较抽象、概括、有一般化意义等。例如在判定一个介乎于野人与猿中间的动物究竟是人还是猿的时候,能够指出其是否“具有自觉、有计划地制造和使用工具特征”的思维,要比根据该动物的长相、身材、智慧和情感等证据做出判断的思维正确率高,其更多地使用了上位知识进行思维。

3.谁能够检索到其他人尚未检索到的知识或组合,就是表现为思维的新颖性、创新性。在明确了人类解决和回答问题思维过程的本质是检索知识过程的原理以后,再理解情绪化单向思维运行机制就比较容易了。

人类在检索知识实现思维的过程中,面对同一现象可以检索到积极的知识进行思维,也可以检索消极知识进行思维。例如一名老师在严厉批评一名学生后不久,便设法接近这名学生并发现和指出他的一个优点,还为自己刚才批评学生时的过激情绪表示歉意。有的学生就认为这位老师是位好老师,批评学生后不忘记及时地把学生的消极情绪化解掉。真是一位既细心又对学生负责、讲究工作方法和关心学生成长的好老师。也有的学生把这件事说成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假惺惺地在拉拢学生”。这两个判断性评价就是在思维过程中检索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进行思维的结果。而此时这两种学生从自己大脑中检索到什么性质的知识进行哪一种性质的思维,则完全取决于他检索知识时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种情绪积极时就检索积极知识进行思维,情绪消极时就检索消极知识进行思维的现象,就是所谓情绪化单向思维现象。

情绪化单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会见到。例如常言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即当一个人对某人产生了爱情时,就会越看越觉得这个人美丽;推而广之,当学生喜欢一位老师时,这位老师的对学生过分严厉、苛刻的缺点也会被学生视为是“严格要求、真心爱学生”的优秀品质;当一名学生不喜欢一位老师时,这位老师的对学生的尊重、民主和态度和蔼亲切的人格优点,也会被视为是“软弱无能、讨好学生”。当一名神经症患者焦虑情绪升高到一定水平时,焦虑情绪就会驱动他的思维指向过度地不放心、不安心,下班离开办公室时,明明锁好门后反复检查了多次,确实是锁好了,已经万无一失,一到家还是担心没有锁好,还要返回单位再检查一次;分裂症患者在恐惧情绪升高时,会担心在上下班的路上有人害自己。在根本没有仇人可以害自己的情况下,担心黑社会派出的杀手会认错人而误伤自己。这些严重不合逻辑的莫须有的思维过程和结果,都是在强度过高的情绪驱动下思维者自动地检索与情绪性质相一致的知识进行单向思维所致。因此,在过高的情绪状态下,人们的思维往往难以从对立的两个方向客观地认识世界上的人和事。当某一种情绪升高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的思维完全变成单向思维,难以反思。例如喜欢严厉、苛刻老师的学生极难把检索知识的方向返回到寻找严厉、苛刻会给学生带来哪些不利的知识,以及将这些知识运行在自我反思的思维过程中;被害妄想的患者难以检索出“不会有人加害自己”的知识进入思维,以进行自我反思等。

三、揭示情绪化单向思维原理重大

无论是学习障碍、神经症还是分裂症患者,他们的举止言行中的许多不可理喻的、不符合理性逻辑的思维或行为现象,基本上都是产生于条件性情绪反应驱动下的情绪化单向思维过程。如果教师、心理咨询师、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的元认知系统中有了这一知识和干预技能,实践意义将十分重大。举例如下:

第一,错误认知产生。被噩梦吓醒的人躺在床上,“感觉”好像房间里的床下、门后、窗外、卫生间……正藏着坏人,而且越想越觉得合乎逻辑,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有证据支持自己的恐惧猜测。过一段时间,待到恐惧情绪消失以后,越想刚才的那些胡思乱想、胡乱猜测,越觉得荒唐、可笑,毫无根据。这就是被噩梦吓醒者的思维在恐惧情绪驱动下,仅仅指向房间存在各种危险的知识检索,却绝不会进行反向思维,去否定房间里危险论点的知识检索。

第二,症状思维产生。强迫症患者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把门锁好了,还是有一种“不放心”的强烈感觉,非得再检查若干次不可。这种不可理喻的症状就是产生于强烈的条件性焦虑情绪反应所驱动的错误认知,在这里称作症状认知。

患神经症的学生总是觉得同学们瞧不起自己,对自己有意见,好像在背地里议论自己的错误“感觉”,其实这也是过高的焦虑情绪驱动下的一种症状性思维过程。

第三,学习障碍的认知形成。学习障碍者常常表现为学习的严重低效或低能现象,这是因为他们总是一到回忆所学知识时,就自动产生条件性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便驱动自己产生一种自己什么也没记住,什么也想不起来的错误评价,并且因此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使自己的焦虑情绪越来越高,以致产生灾难性的判断,将学习障碍症状一步步推向神经症水平。在进入元认知干预技术辅导以后,他们马上恢复信心,很快发现原来当前的作业题根本就没有那么难记、难理解、难顿悟。这一切完全是某种焦虑、失败情绪驱动下的症状思维。

第四,构成人格行为现象。个人的成见、偏见、人格行为表现等,如嫉妒、自卑、心胸狭隘、过敏、猜疑、不自信等消极人格的认知也产生于这种条件性情绪反应驱动下的情绪化单向思维。

四、要重视条件性情绪反应引起的单向思维

并不是说只有条件性情绪反应才能够干扰人们思维的知识检索取向,而是所有的情绪反应都具有这种功能。人们最熟知的认知活动引起的积极或消极情绪也是会引起这种情绪化的单向思维的。整个的认知疗法几乎都是在阐述和运用这一规律。就连学生都明白:先夸奖老师一番,当老师高兴的时候,再提意见容易被接受。这是因为学生的夸奖引起的积极情绪反应引发老师向积极方向检索知识来理解学生所提意见的内容。

一再强调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引起的情绪化单向思维,是由于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既不知道还有一个条件性的情绪反应在潜意识状态下引发人们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知识检索取向以影响思维,也不知道人们在性格、症状和种种潜意识状态下的思维、行为反应如何加以干预才会有效。这些既是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的技术突破点之一,也是元认知干预技术所以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几乎所有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现象同时也都表现为潜意识心理现象。它们究竟是神经生理现象还是心理现象?心理从来不能离开生理而独立存在;如果从人们的神经症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那么,它们应该是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过程,同时不能离开生理的内分泌及其引起的生理变化。而看到和干预后天获得的心理结构与内容,则是高效解决问题的正确切入点。因此,我们要找到、看到和解决学习障碍、神经症和分裂症背后的结构上的问题。而这些结构是指学习障碍、神经症和分裂症等几乎所有心理障碍的潜意识心理现象的因素及其结构;而潜意识现象是未被意识到的和意识到了调控不了的一种心理系统的活动过程与状态;在这一心理活动系统中所有的构成障碍因素中,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为核心、关键和杠杆解因素的。这一思路就是元认知干预技术临床效果高于传统技术的关键原因所在。 4JYQk/e0ZQkJX/Ss19/e2H5qNuXMhDFsh3WMgUnGU8oDAVTqu5ByFZiY83wZqj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