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一套解决心理难题的高效干预技术

一、我们先解决了学习障碍、神经症等心理难题

说元认知干预技术是高效技术,首先在于它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一直解决不好的一系列心理难题。举例如下:

(一)元认知干预技术高效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问题

学生学习障碍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升学率竞争严重的国度里,它更是普遍性的心理难题。在中国,几乎每一名有升学考试任务的中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年龄段从大学生、中学生到小学生,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凡是本人有努力地好好学习的决心,一到真正学习时就想学学不进,想记记不住,做其他事情时都眼疾手快,敏捷伶俐,一到学习时就表现出许多毛病来,出现拖拉、磨蹭、疲惫、厌倦、低效等种种现象,几乎都是以学习障碍为主的心理问题。这类学生一般都是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者。学习障碍是普通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它是至今连美国都解决不了的一种心理障碍。例如美国纽约州教育局至今面对学习障碍学生无可奈何,采用特殊教育的方法,即拨出约占教育经费的五分之一,用来聘任大批的特殊教育教师,每位老师每次只教3~5名学生,而如此昂贵的成本,效果并不明显。

在中国,这种障碍现象早在1998年,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发者就已经在技术上、理论上成功地彻底解决。如今,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障碍学生,都能够做到只要学生本人有要解决问题动机,便可立竿见影地消除学习障碍。而且在2009年,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们就应邀先后进驻武汉钢城十六中学、广西百色田东高级中学、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等,对每一名考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现象进行彻底处理,导致考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突破性提升。在辽宁师范大学将解决好学习障碍和神经症的学生的状态称作“三想三能”,即想学能学进,想做能做到,想放能放下。

后来,在这批研究生们自己创立了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时,还担负起与国内、国外心理学同行合作研究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工作任务。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比美国人领先了一大步。

(二)神经症、分裂障碍的彻底治愈

由于西方医学在炎症治疗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和辉煌成就,包括政府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定势,认为神经症、分裂症自然也应该由医院来治疗。而由于医学界的无能为力,最终称神经症、分裂障碍等为心理的癌症,即神经症和分裂障碍在全世界都是难以彻底治愈的心理障碍。虽然有药物治愈患者的现象,仍然解决不了停药后复发的难题,即使终身服药治疗,大多数患者功能恢复仍然不佳。

而这些问题早在1997年以前在鞍山师范学院时就已经找到了高效、彻底根治的技术途径。后来在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又经过了8年临床实验以后,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们普遍使用新技术治愈神经症和分裂症。2010年以后,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校外技术服务人员在校外创立了专门治疗学习障碍、神经症和分裂症等所有心理障碍的专业机构—中国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及其心理技术咨询中心。元认知干预技术有了自己的职业化、专业化心理咨询治疗的技术队伍。这支专业队伍在反思、提炼与总结当年治疗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对重症患者实施二疗程、多疗程、治愈后远程跟踪辅导、亲子治疗等多种方法。学习障碍、神经症和分裂症总体治愈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原来他们还不轻易接待分裂障碍患者,现在基本上可以接待绝大多数轻度的、初发的与需要愈后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原来诊断评估标准认为是无法治愈的,现在也有了治愈的办法。

(三)人类个性改变难的问题

个性(也译作人格,即Personality)改变难的问题,即个性心理学所说的“个性的稳定性”问题。中国民间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西方心理学家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把成年人的个性比喻为“就像斑马身上的条纹一样不可改变”。

元认知干预技术因为找到了人类个性形成的潜意识心理成分及其结构关系,因此改变一些个性品质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正是因为有了快速改变个性的技术,才会有彻底治愈神经症、分裂症的事实发生。因为彻底、永久治愈神经症、分裂症的治疗必须以人格的高效重新塑造为根本条件。而元认知干预技术之所以能够彻底地解决某些关键的人格特质,是因为元认知干预技术在诊断期间能够较清晰地看清该人某种人格特质背后的结构,只要改变这些结构中的某一个因素项,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某些个性特质的重新塑造的直接后果,是患者人格变得优秀。而一旦人格优秀者其智慧品质也随之优秀。所有治愈神经症、分裂症和解决学习障碍的人都会有一项共同的收获—人格比以前大为改变,会变得明显地优秀甚至是崇高。

(四)学习天才生形成的心理机制与后天培养问题

学习困难生和学习天才生究竟是怎样在后天形成的,能否通过一种高效的心理干预技术加以改变或培养?

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全世界难得公论的大难题。在元认知干预技术时代将变得不再难解释和解决。因为学习障碍学生的心理结构被澄清以后,每一位学生消除学习障碍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消除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焦虑痛苦体验,以及这种痛苦体验衍生出来的磨蹭、拖拉、懒惰、厌倦、分心等症状的过程;而这一治疗过程的本质其实是在学生大脑中重新建构一种“一到学习情境就能体验到轻松、愉悦,甚至是兴奋的积极的激情状态”的过程。这一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必然会衍生一种学习时专心致志、高度集中、思维敏捷等高效学习行为表现。因此,诊断和治疗学习障碍的过程,同时也是塑造学习行为和成绩优秀学生的过程。因此说,学习障碍难题被攻破了,培养学习天才生的难题也便顺理成章地解决了。

学习行为和成绩都优秀的学生的心理结构中,除了学习状态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以外,其个性因素也十分重要和关键。这一点又和我们治愈神经症和分裂症时的培养优秀人格过程相一致。随着培养优秀人格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培养学习行为和成绩都优秀学生的技术也就自然形成和被普遍应用。这就是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中学为什么坚持把向海内外华人介绍他们在全校开展技术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片的题目定为《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的原因。因为他们切身体会到了在学校实施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围绕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进行的治疗各类心理障碍的过程,在本质上不是心理治疗过程,而是培养、塑造优秀学生的过程。

元认知干预技术高效也表现为功能广谱性。在解决生活习惯、社交能力、专业发展、职业胜任、环境适应、重大任务和重大目标前胜任等问题时,也是极其高效的。

二、为什么发达国家科学界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常言说尺长寸短,各具千秋。发达国家的医学、医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取得的优于其他国家的先进成果,有时也恰好造成他们思维上的经验定势,导致在心理学等复杂领域的巨大误区或局限。像学习障碍这样本身并不复杂的问题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长期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和这些在国家科学界曾取得巨大成功密切相关。

例如在美国,有专门研究和解决学习障碍问题的“学习障碍全国委员会”;而在学习障碍全国委员会中一定是这个国家里极有威望的相关专家居领导地位。1988年,该委员会对学习障碍现象的定义是“学习障碍系一个通称不同学习异常的名词,其包括在听、说、写、推理、数学等方面的获得和使用上出现明显困难者,这种异常是个人内在因素引起的,一般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这种学习障碍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有些人有自律行为、社会知觉、人际互动的问题,同时有学习障碍的出现,但这些问题本身并不能单独构成学习障碍。虽然学习障碍可能和其他障碍同时出现,例如感官缺陷、智能不足、严重困扰等,或有外在因素介入,例如文化差异、不当教学等,但这些障碍或外在因素并非导致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

很显然,他们国家研究学习障碍问题被交给了在科学领域具有更高威信的医学生理学或神经生理学家们。因此,他们把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归结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权威的巨大影响力决定了这些发达国家的人们深信学习障碍的答案就在神经生理学中,只要科学界一天不能从神经细胞中找到解决“功能失调”的病灶和解决方法,学习障碍就一天不能得到解决。

同时,发达国家的这些观念几乎在左右着全世界对学习障碍诊断治疗研究者的思路。我国学者也因此认为,正常儿童与学习困难儿童之间某些神经功能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各种学习困难儿童的内部差异。学习困难儿童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作业。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不成熟有关。许多专家把研究的注意力指向“语言IQ和操作IQ的高低,数学学业不良或语文学业不良,阅读的好坏以及是否有注意缺陷等”。 这些可以通过神经心理学上的测量方法与技术来发现。如有的学习困难生较多地使用大脑右半球,而较少使用左半球,这些学生在完成与语言有关的任务时,多会发生困难,如阅读、拼写、记忆、数学运算、作文、排序以及社会性交谈等。由于大脑左半球的优势性在于语言能力,所以,好的学习者,其大脑左半球的优势性对其语言方面的成就是很重要的。相反,阅读能力差的学习者的左半球语言加工能力和字词识别能力远远差于优秀的阅读者。而另一些学习困难生则可能过多地使用大脑左半球,导致他们在视知觉技能和获得图像能力上的缺陷,如识记象形字符、拼写不规则词、逻辑性推理、构思文章、恰当地把握社会性知识、控制某种情感、严密的数学推理、有条件地记笔记等能力。

学习障碍和神经症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心理障碍现象。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就坚定地认为:治疗神经症的答案不在医学,而是心理学。但是,心理学长期处于不能和医学生理学或神经生理学竞争的地位,加之学派林立和主流的科学心理学又远离实际问题的解决,把主要精力都用于模仿物理学研究范式,所得结论对人类意义极其有限,自然远远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像学习障碍这样的重大问题在发达国家迟迟得不到解决,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于是,几乎全世界都在等待医学界持躯体观的研究者们终有一天找到学习障碍者和神经症患者身上异常的细胞。

假如一百年前的弗洛伊德的预言是正确的,那么,也就是说,全人类在弗洛伊德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却连正确解决学习障碍和神经症的基本道路都没有找到。而元认知干预技术较大范围地应用于解决学习障碍和神经症的实践表明,弗洛伊德的预言的确是正确的。

三、我国以往的研究为什么也未取得实质进展?

躯体观学派没有解决学习障碍问题,对学习障碍持心理观的人们也没有解决学习障碍问题。我国对学习障碍问题解决持心理观的教育界、心理学界人士总体上倾向于把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归因于心理因素,即归因于能力、技能、动机或兴趣等心理因素。例如我国特殊教育界某些权威学者认为:“学习障碍是指一个人获得或者运用听、说、读、写、推理、计算的能力方面存在明显困难。由于这些能力的欠缺就造成儿童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的问题。” 这是一种对表面现象的概括和分析,即认为是由于能力不足导致了功课成绩低下。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其能力的不足呢?一般认为是:

第一,由于各种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所致,包括不合适的认知发展过程;非言语及言语思维上的失调等。

第二,基本学习技能失调包括听技能失调,说与读的技能失调,写技能失调,拼的技能失调,计算技能失调等。

第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未能形成;情绪与情感方面存在问题;个性与性格方面,如自信心;意志品质等存在问题,如急躁和粗心;适应能力差等。

这些研究失于罗列现象,对问题形成的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作用程度等理解失于肤浅,距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仍然十分遥远。

我国普通教育研究领域,也有一些学者站在普通教育工作的视角研究学习障碍问题,也表现出大量地罗列学习障碍的现象、表现以及形成原因的表面化归纳和罗列分析中。例如有些知名的学习障碍研究者几乎罗列出影响学生学习的全部因素—学生的智力、能力、意志、情感、动机、兴趣、性格、理想、信念、知识、技能、练习、生活方式、学习时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既然知道了这么多的因素,为什么还是没有提出高效解决学习障碍问题的高效答案呢?这里存在两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此类研究罗列了大量影响学习障碍的因素,而且看起来这些因素又确实与学习障碍有关,为什么还是没有得出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呢?研究者没有更进一步地想到,在这些因素中可能缺少了哪个或哪些起更为关键作用的因素。现在反思起来,就是在这些因素中,没有提及学习障碍者的潜意识心理因素。人类的学习障碍行为是由意识到的和意识不到的两大类因素构成的,我们只看得见思想意识方面的因素,而对潜意识方面的因素视而不见;而学习障碍、神经症、分裂障碍等又都是以潜意识心理因素为主导因素的障碍,自然难以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罗列出这么多的心理因素中,彼此之间无轻无重,无主无次,也看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是什么,自然也没有多大意义。最终尽管在问题陈述时使用了许多心理学概念,而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仍然停留在普通教师的工作经验、视角与方法,表面性地回答此类问题,最终难以找到高效解决学习障碍问题的突破点,不能够形成高效的方法体系。 Yj344gj0Z/ApAfcvdl49vc8kFVCV52GyUej8qI0wfECNBC7Z+zUM8RkzEZk5kF4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