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真菌病害

一、叶部病害

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玉米产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玉米大斑病在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南冷凉山区曾一度流行,一般年份减产20%左右,严重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以上。

玉米大斑病严重发生,造成下部叶片枯死

病原菌

大斑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

大斑病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被划分成2个专化型,即玉米专化型和高粱专化型。目前,国外根据在Ht单基因抗性品系上病斑反应型已鉴定出5个生理小种,国内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较为复杂。

玉米大斑病典型症状

症状特点

大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但多见于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发生严重。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叶鞘和苞叶也可受害。一般先从植株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但也有从植株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该病最显著特点是叶片上形成大型梭状(纺锤形)病斑,一般长5~10cm,宽1cm左右,严重的可达长15~20cm,宽2~3cm。病斑呈青灰色至黄褐色,但病斑的大小、形状、颜色因品种抗病性不同而异。在感病品种上,病斑大而多,斑面有明显的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互连合成更大斑块,使叶片枯死;在抗病品种上,病斑小而少,或产生褪绿病斑,外具黄色晕圈,其扩展受到一定限制。近年的田间调查表明,许多品种的病斑类型正在发生变化,病斑长度常常达到30~40cm。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种子或厩肥中越冬。翌年菌丝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同越冬的分生孢子一起借风雨和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侵入后7~10d即出现病斑,在潮湿情况下可反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多年连作、不深翻地,病原菌基数大,发病重;地势低洼的地块发病较重。

在菌源量持续增加、栽培品种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轻重的决定因素。温暖高湿有助于病害的发生。拔节到出穗期间,若降雨集中,田间湿度大,气温适宜,可造成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耐病品种是防治玉米大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大斑病的玉米杂交种有丹玉39、丹玉29、东单60、农大108、屯玉28和农大95等。

②合理轮作,适时早播,收获后及时清除地面病株残体。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肥,及时追喇叭口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

③药剂防治。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福美双及速克灵复方药剂、50%甲基硫菌灵、75%百菌清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倍液等对大斑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于玉米抽雄前后使用,连喷2~3次。

2.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又名“斑点病”、“南方叶枯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中国温暖湿润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外感病自交系的不断引进和感病杂交种的推广,发病愈加严重,目前是黄、淮海和西南地区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广西、陕西、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等省市区,中等发生年份减产10%左右,严重发生时可减产30%左右。

玉米小斑病严重发生,造成下部叶片枯

病原菌

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Nisikado et Miyake)Shoemaker。

玉米小斑病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可区分为T、O和C3个生理小种。T小种和C小种分别对T型和C型细胞质玉米具有强毒力,O小种对不同细胞质玉米的毒力无专化性。目前,我国O小种出现频率高,分布广,为优势小种。

症状特点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病菌主要侵染叶片,还可侵染玉米茎部和果穗的苞叶、籽粒等部位。病斑大小为(5~10)mm×(3~4)mm,因品种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①病斑椭圆形或近长方形,多限于叶脉之间,黄褐色,边缘褐色或紫褐色,多数病斑连片以后病叶变黄枯死;②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较大,不受叶脉限制,灰色或黄褐色,边缘褐色或无明显边缘,有的后期稍有轮纹,苗期发病时,病斑周围或两端形成暗绿色浸润区,病斑数量多时叶片很快萎蔫死亡;③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斑点,病斑一般不扩大,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极少,通常在抗病品种上出现。

玉米小斑病症状(前期)

玉米小斑病症状(后期)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带菌种子也可导致幼苗发病。越冬病原菌翌年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在一个生长季节,病菌可反复侵染。玉米小斑病最初在植株的下部叶片上发生,先逐步向周围的植株扩展(水平扩展),然后再向植株上部的叶片扩展(垂直扩展)。7、8月份雨量、雨日、温湿度是影响夏玉米小斑病发生轻重的决定因素。26~29℃,多雨潮湿天气有利于小斑病发生;另外,密植、晚播地块发病重。小斑病比大斑病需要更高的温度条件,所以两种病害主要发生地区有所不同。目前小斑病除东北地区以外,在我国华北及南方地区发生普遍。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种有中单2号、陕单9号、原单4号、吉单101、鲁单50、农大108、鲁单999、济单7、登海9、东单60、鲁单981、豫玉18和登海11等。

②高温沤肥,施足底肥,增施磷肥,重施喇叭口肥;土壤深耕,及时中耕;摘除植株下部病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降低菌源数量。

③玉米抽穗前后,病情扩散前开始喷药防治,喷药前先摘除底部病叶。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和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发病严重时连续防治2~3次。

3.玉米圆斑病

玉米圆斑病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一度成为影响吉林省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90年代分别在台湾、浙江、河北、黑龙江、陕西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发现此病,但由于抗病品种的应用,此病发生不重,但在个别自交系上发生较重,发病轻的地块发病率为20%~30%,发病重的地块发病率高达70%。

病原菌

圆斑离蠕孢菌Bipolaris zeicola(G.L.Stout)Shoemaker,有性态为炭色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carbonum Nelson。

病原菌存在生理分化,在我国发现3个生理小种,各小种产生的症状稍有不同:1号小种能在感病的玉米品种上引起大的卵圆形坏死斑;2号小种在玉米叶片上产生枯黄的小型斑点;3号小种无寄主专化性,对绝大多数的玉米品种有致病性,产生狭长的条形斑。

症状特点

病菌危害玉米叶片、叶鞘、花丝、果穗和种子。苗期发病较轻,拔节抽穗前只侵染玉米的叶片,发病盛期是8月下旬,主要侵害果穗、叶片和苞叶,也可以侵染叶鞘。病斑初呈水浸状淡绿色小点,以后扩大会合成长条斑或卵形斑点,有同心轮纹,中央淡褐色,边缘深褐色,并有黄色晕圈。果穗被害时从苞叶开始发病,逐渐向果穗内部蔓延,籽粒和穗轴炭化变黑,籽粒干缩,果穗变形弯曲凹陷。一般果穗的中部和顶尖被害较多,基部被害较少,籽粒间有黑色菌丝层,感病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

玉米圆斑病症状——果穗(董

玉米圆斑病症状——条形斑(董怀玉提供)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和果穗上越冬,翌年随气流、雨水传播,侵染叶片,先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在玉米生长期内病菌可以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展。温度和湿度对玉米圆斑病发生和流行最为重要,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苗期发病轻,8月下旬进入雨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圆斑病发病盛期。据调查,在果穗发病盛期,田间相对湿度达85%以上时,病菌通过风力传播,经5~7d下风头植株叶片、苞叶就会感病,产生许多病斑。另外,增施农家肥地块发病轻,单施化肥地块发病重,低洼地块湿度大,发病略重。

防治方法

①适当晚播,实行轮作,减少感病自交系的种植面积,秋收后彻底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减少土壤中越冬菌源。

②药剂防治:当玉米吐丝盛期,喷施25%粉锈宁500~600倍液、75%百菌清400~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5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喷药部位以果穗为主,兼顾中下部叶片,一般发生年份打1次药即可,严重年份喷2次,每次间隔3~5d。

4.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辽宁丹东地区首次发现此病。近年来,在吉林、辽宁、河北东部和山东中东部地区偏重发生,已成为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其中在辽宁局部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发生最为严重,许多品种的穗部以下叶片布满病斑,导致叶片枯死,一些感病品种中上部叶片也提前枯死,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目前,云南省玉米灰斑病发生严重。

玉米灰斑病严重发生,造成下部叶片枯死

玉米灰斑病症状

病原菌

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et Daniels。

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 Crous et Braun。

症状特点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产生淡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展为灰褐色、灰色至黄褐色的长条斑,与叶脉平行延伸,常呈矩形。病斑中间灰色,边缘有褐色线,病斑大小(0.5~3)mm×(0.5~20)mm,到中后期病斑连片,叶片变黄枯死。通常在叶片两面均可产生灰色霉层。

玉米灰斑病的病斑发展缓慢,需要2~3周时间才能发展到典型的长矩形病斑。病原菌初期侵染在透射光下能观察到针尖大小的斑点,大约经过2周,小病斑逐渐伸长,发展成条斑,最终形成灰色或灰褐色长矩形病斑。

玉米受害后主要有7种病斑反应类型:RH型(长矩形具褪绿晕圈病斑)、RN型(长矩形无褪绿晕圈病斑)、IRH型(不规则形具褪绿晕圈病斑)、IRN型(不规则形无褪绿晕圈病斑)、SH型(斑点形具褪绿晕圈病斑)、RI型(长矩形与不规则形混合病斑)和RS型(长矩形与斑点形混合病斑)。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越冬的病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到植株上。当年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进行重复侵染。植株从下部衰老叶片开始发病,随着叶片逐渐成熟衰老,病原菌侵染也随之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侵入后菌丝扩展受叶脉限制形成长而窄的平行病斑。夏季降雨量大、降雨早、空气相对湿度大的情况,病害发生时间较早;否则,发病时间晚。

防治方法

①推广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灰斑病最有效的措施,抗病杂交种有丹玉13、丹玉14、丹玉16、沈试30、辽9505、沈9728、辽306、丹3079等。

②清理田间病残体,实行深翻,降低病原菌越冬基数,减少初侵染来源;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轮作倒茬。

③在玉米开花受粉后或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等药剂,每间隔7~10d防治1次,连续用药2~3次。

5.玉米弯孢叶斑病

玉米弯孢叶斑病,又称“拟眼斑病”。近年来,该病在山西、陕西、北京、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四川等地均有发生,成为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发病害,局部地区发生严重。

病原菌

引起该病的是弯孢霉属的多个种,在我国主要为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

玉米弯孢叶斑病典型病斑

玉米弯孢叶斑病感病类型病斑

玉米弯孢叶斑病抗病类型病斑

玉米弯孢叶斑病症状(叶部)

玉米弯孢叶斑病严重发生,叶片布满黄色小点

症状特点

该病在玉米成株期发生,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透明斑点,后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心呈苍白色,边缘黄褐或红褐色,外围具黄色晕圈,病斑大小一般为(0.5~3.0)mm×(0.5~2.0)mm,最大可达5.0mm×3.0mm。在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面均可产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以背面为多,呈灰黑色霉状物。植株抽雄后病害迅速扩展蔓延,发病严重时植株布满病斑,导致叶片枯死。品种抗性不同而症状表现不同,感病品种病斑较大,扩展快,叶片上密布病斑,多数病斑连合后叶片提前枯死;抗病品种病斑小而少,扩展慢,多为褪绿半透明斑点。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当气候条件适合,菌丝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湿度适合,便可萌发侵入,5~10d后可在叶片上产生病斑,随后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又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病害发生轻重与气象条件、品种抗性及栽培措施关系密切,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低洼积水田和连作田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①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豫12、冀单22、丹玉13、农大108、豫玉22号、鲁单50、郑单14、中原单32、丹933、沈单10、沈试30、丹619、瓦试12、瓦试15、瓦试18、铁单19等品种抗病性较强,品种间应轮换种植。

②玉米收获后,对发病地块的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或消灭初侵染菌源。

③增施有机肥,适时早播,合理密植,适时追肥浇水,有条件地区可实行轮作。

④药剂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调查叶片是否有病斑,田间病株率达10%时,要及时进行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1000倍液、40%福美砷5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喷雾,间隔5~7d喷1次,连续2~3次。

6.玉米普通锈病

玉米锈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中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广泛分布于华南、西南、华北、东北、华东以及西北等地区。近年来,玉米锈病在我国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和山东等省的一些地区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地块玉米叶片布满锈病孢子堆,导致玉米叶片干枯死亡,局部地块绝收。

玉米锈病症状(夏孢子堆)

玉米锈病症状(冬孢子堆)

病原菌

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ien。

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球状,具细刺。冬孢子裸露时黑褐色。

症状特点

病菌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偶尔危害玉米苞叶和叶鞘。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乳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形成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疱斑,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分布于叶片的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后散出夏孢子。后期病斑形成黑色疱斑,即冬孢子堆。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更严重时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冬季温暖地区夏孢子也可越冬。越冬后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为初侵染源,随气流远距离传播的南方夏孢子也是北方锈病发生的菌源。病菌产生的夏孢子借风雨传播可引起再侵染,田间发病时,从植株顶部开始向下扩展。气温适中(16~23℃),多雨潮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②加强栽培管理,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降低菌源基数。对已发病的植株早期拔除,带出玉米地销毁,以减少病菌孢子的传播蔓延。

③药剂防治:当田间病叶率达6%时,应大面积施药防治。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常规喷雾,10~15d喷1次,连续2~3次。

7.玉米南方锈病

南方锈病属于局部发生病害,但近年来逐渐向北推移,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玉米南方锈病发生严重时,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灌浆不足,籽粒秕,造成减产或失去商品价值。

病原菌

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

夏孢子金黄色,卵圆形;冬孢子黄褐色,常呈梭角状,顶端部分加厚不明显。

玉米南方锈病症状(叶片)

玉米南方锈病严重发生,叶片布满铁锈色粉状物

症状特点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严重时苞叶和雄花也受害。发病初期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出现针尖般大小的褪绿斑点,以后斑点渐呈疱疹状隆起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细密地散生于叶片的两面,通常以叶表居多,近圆形至卵圆形,直径0.1~0.3mm,初期覆盖着一层灰白色的寄主表皮,表皮破裂后呈粉状,橙色到肉桂褐色。玉米生长的末期,在叶片的背面,尤其是在靠近叶鞘或中脉及其附近,形成细小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稍隆起,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1~0.5mm,棕褐色或近于黑色,长期埋生于寄主的表皮下。

发病规律

除台湾外,国内其他玉米产区均未发现有南方型锈病性孢子、锈孢子和冬孢子存在,因此南方锈病以外来菌源——初侵染源夏孢子形式侵染。玉米全生育期均可以感病,苗期和孕穗期发病最重。浙江地区,夏孢子初见期在7月中旬,如春玉米后期发病面积大,则夏孢子高峰出现早,会对夏、秋玉米苗期造成侵染;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之间一般都有1~2个夏孢子发生高峰,是影响夏、秋玉米发病的重要菌源,此时空中孢子量的多少,能直接影响发病的轻重。从空中夏孢子高峰出现到田间产生相应的病情增长高峰,其间隔期平均14d左右,与田间不同生育期接种潜育期为8~13d的结论基本相吻合;空中夏孢子高峰出现越早,田间锈病盛发期也越早,夏孢子量越多,田间发病越严重。夏秋玉米早播发病重,并有随玉米播种期推迟而病情明显减轻的趋势,南方型锈病主要危害夏、秋玉米,一般春玉米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也要到春玉米乳熟后期,对玉米产量几乎没有影响。影响南方型锈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是温度和露水,最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6~28℃,日平均气温低于22℃或高于33℃,都不利于锈病的流行;山区或半山区等雾露重的地区,尤其适宜南方锈病的流行。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自交系齐319具有单基因控制的高抗南方锈病性状。另外,杂交种如农大108、鲁单50、京杂6号、中单2号、鲁单981、临奥1号、奥16和冀单29等对南方锈病具有较好的抗性。

②合理密植,适当早播,配方施肥,避免氮素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喷施玉米健壮素等叶面营养剂也可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③种子包衣: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g或2%立克锈可湿性粉剂50g分别拌50kg种子。

④在田间出现锈病发生中心的情况下,可用化学药剂实行药剂保护封锁,防止病害扩散蔓延,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连喷2~3次即可控制病害,抓住苗期和孕穗期用药。

8.玉米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在国内外玉米生产中时有发生,一般损失不大。但近年来,该病在华北地区和黄淮流域的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以及南方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危害逐年加重,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个别年份,褐斑病在玉米制种田爆发流行,重病地块甚至可引起毁种。

玉米褐斑病症状

病原菌

玉蜀黍节壶菌Physoderma maydis Miyabe。

病菌的休眠孢子生于寄主体内,近椭圆至卵圆形,深褐色,膜厚而光滑,一侧稍扁平。

症状特点

褐斑病菌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脉和叶鞘。田间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整株黄点型和局部褐斑病。整株黄点型一般是整株叶片发病,叶片上出现密集及大小分布较均匀的小黄点,使叶片和植株呈现失绿发黄,密集的小黄点老熟后变成褐色的孢子堆,发病植株轻者结棒小,产量低,严重者不结棒;局部褐斑型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发生在叶鞘,叶主脉上病斑呈现黑褐色,大小如黄豆粒,有时连成大斑块,成熟病斑变成褐色的孢子堆,内有休眠孢子。

发病规律

玉米褐斑病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显症高峰,8~10片叶时易感病,12片叶以后发病轻。该病以休眠孢子囊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第二年随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到合适条件萌发产生大量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叶片表面上的水滴中游动,并形成侵染丝,侵害玉米叶片和叶鞘。玉米生长中后期,温度较高(23~30℃)、湿度较大(相对湿度在85%以上),且阴雨日较多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尤其是连续出现夜间下雨、白天晴天的天气易发病。一般连作地块和低洼潮湿地块发病较重,土壤瘠薄和缺肥地块较肥沃地块病害发生严重。播种密度大、长势弱的田块发病严重,秸秆还田地块发病严重。其中,施用未腐熟的秸秆是导致近年来黄淮海地区褐斑病发生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实行轮作,收获后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及时深翻,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若田间病害发生较重时,切忌将秸秆还田或用病残体沤肥,对病残体要进行深埋处理或用病残体沤制的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②药剂防治:当田间发病率达到5%~7%,且气候条件适宜病害发生时,应立即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治。在玉米4~5片叶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1500倍液喷雾,药剂防治在玉米7叶期以前进行。在药液中适当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类等肥料进行叶面施肥,可促进玉米健壮,提高玉米抗病能力。

9.玉米干腐病

玉米干腐病主要分布于辽宁、云南、贵州、广东、陕西、湖北和四川等省,是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河北、江西和天津等省市的补充检疫对象。

病原菌

玉蜀黍壳色二孢菌Diplodia zeae Schw.。

症状特点

干腐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生育后期发生较重。病菌主要为害果穗和茎秆,也可以侵染叶片、叶鞘和幼苗。玉米播种后,遇上适宜的发病条件,病菌迅速繁殖侵染种胚,种子外部出现灰白色霉层,受害重的种子不能萌发;幼苗受害后,幼芽和根部长有白色菌丝层,并发生褐色干缩病斑,后期病斑上有黑色小点。三叶期前病株表现为矮小瘦弱,根系较少,根呈浅褐色,地上部叶鞘枯烂,茎秆易折断,叶色淡黄,少数叶片上有褐色条状小斑。茎秆被害,多在植株近基部4~5节或病穗附近的茎秆节间产生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的斑块,严重时病节髓部碎裂,组织腐败,极易倒折,在节部与节间产生大量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果穗被害,穗轴空松,全穗籽粒变为暗褐色,粒间常有大量白色的菌丝体。病穗与苞叶之间也长满白色菌丝体,以致苞叶与果穗粘连,不易剥离。感染较晚较轻的果穗,在贮藏过程中也会逐渐加重,引起霉烂。由于玉米干腐病的发病高峰期在玉米的成熟期,易与植株自然衰老及其他玉米病虫害相混淆。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带病种子远距离传播是该病传入新区的主要途径,病残体则是病区重要的初侵染来源。播种带病种子可以引起苗枯,如遇低温、多雨、寡照的恶劣天气,种子发芽及出苗速度慢,幼苗长势弱,其抗病能力降低,有利于干腐病菌侵染或重复侵染玉米幼苗,则苗期干腐病就重。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的分生孢子器,条件适宜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发病。在田间条件下,侵染和发病高峰期出现在果穗成熟期及以后阶段,延迟收获会加重发病。玉米成熟期连续降雨,特别是早期干旱,吐丝后2~3周又遇高温多湿天气,病害更易流行。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对国外引种实施严格检疫,严格控制国内带病种子及作为包装材料的茎秆残体的调运。

②种子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2h,浸种后用清水冲洗即可播种。

③加强生产田和制种田的田间管理,实行2~3年轮作,及时清除当年田间病株残体,降低病菌再侵染的概率。

④药剂防治:选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对玉米基部进行浇灌。如遇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则在天气转好后及时喷药控制病害。

10.玉米北方炭疽病

北方炭疽病也称“眼斑病”,此病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和云南等省,辽宁部分地区发病较重。该病常常与弯孢叶斑病混合发生,在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块,甚至可以绝收。

病原菌

玉蜀黍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zeae(Narita et Hiratsuka)Dingley。

玉米北方炭疽病症状(徐秀德提供)

症状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叶鞘及苞叶。初期病斑水渍状,后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或矩圆形,大小为(0.5~2)mm×(0.5~1.5)mm。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鲜黄色的狭窄晕环,目观如鸟眼状,故有“眼斑病”之称。发病严重时病斑会合成片,使叶片局部或全部逐渐枯死,在抗性品种上病斑为褐色小点。北方炭疽病还可侵染叶片中脉,病斑在叶片背面中脉上多为褐色矩圆形,大小为(0.5~1.5)mm×(2~3)mm,多个病斑会合时使中脉变褐色。而病斑正面中脉为淡褐色,由弯孢菌所引致的拟眼斑病在中脉上未见此症状表现,这是北方炭疽病与弯孢叶斑病症状的区别之处。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高粱叶片及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但种子带菌率一般较低,越冬后病残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冷凉潮湿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①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铁单9、丹3068、沈试31、农大108、辽原1、辽单24和辽单25等品种对北方炭疽病抗性较好。

②加强田间管理,玉米中后期及时追肥,提高植株抗性。实行轮作,秋收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11.玉米炭疽病

玉米炭疽病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等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病已成为美国的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19%~37%的产量损失,该病广泛分布于中国各玉米产区。

病原菌

病原菌为禾生刺盘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Ces.)Wilson。

症状特点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引起种苗萎蔫、茎腐、顶腐、根腐、叶枯、顶枯及粒腐等症状,但通常把出苗后子叶及成株期叶部斑枯型症状称为炭疽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中后期植株中、下部的叶片上,初期为水渍状病斑,半透明,圆形至不规则形,后变为梭形,(2~4)mm×(1~2)mm,中央淡褐色,边缘深褐色,着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可会合成大的斑块,甚至占叶面积一半以上,使叶片枯死。该病也可发生在叶鞘上,病斑较大,椭圆形,颜色稍浅。

玉米炭疽病症状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在分生孢子盘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到叶片上,直接从表皮或气孔侵入。该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苗期和成株期均感病。

防治方法

①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②加强栽培管理:轮作,清洁田园,深埋或烧毁病残体,合理施肥,提高抗病性。

③化学防治: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12.玉米顶腐病

玉米顶腐病造成的植株枯死

玉米顶腐病最早在辽宁省阜新地区被发现,随后甘肃、山东、吉林和黑龙江等地也陆续发现此病;近年来,玉米顶腐病在北方春玉米区发生较为严重。田间一般发病率为5%~50%,在严重发病地区,40%以上发病植株不能结实,颗粒无收;30%感病植株尽管能抽雄结穗,但单果穗小,籽粒不饱满,其他虽能正常结实,但产量却低于正常植株。

病原菌

亚黏团镰孢菌Fusarium(Wollenweber et Reink)Nelson,Toussoum et Marasas。

症状特点

玉米顶腐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苗期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条斑,叶片畸形、皱缩和扭曲,重病株枯萎或死亡;成株期被侵染后表现为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矮化,顶部叶片也会出现短小,组织残缺或皱褶、扭曲等现象,茎基部节间短,常有似虫蛀孔道状开裂,纵切面可见褐变;轻度感病者,植株后期可抽雄结穗,但雌穗小,多不结实。玉米顶腐病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某些症状特点与玉米某些生理病害、虫害如玉米丝黑穗病和疯顶病的苗期症状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

玉米顶腐病症状

因玉米顶腐病症状容易与其他病害混淆,田间诊断要依据叶片边缘出现刀刻状缺刻或叶缘呈黄亮色褪绿及病叶撕裂等特异性特征加以区分。顶腐病茎叶扭曲呈鞭状或缠绕呈弓状易与疯顶病混淆,疯顶病缠绕成鞭状的叶片组织常肿胀增生,而非撕裂或缺刻状;茎部腐烂又容易与玉米茎腐病混淆,玉米茎腐病常造成基部1~3节维管束腐烂,组织软化,叶片呈灰绿色或黄枯色萎蔫,顶腐病从茎基部至穗位节均产生腐烂,茎组织变脆。

发病规律

玉米顶腐病为土壤传播病害,但种子带菌可以进行远距离传播。玉米顶腐病菌除侵染玉米外,还可侵染高粱、苏丹草、谷子、小麦、水稻和珍珠粟等禾本科作物,以及狗尾草和马唐草等杂草。春季播种后遭遇低温,玉米幼苗长势减弱,出苗缓慢,病害较重,造成苗期死苗;7月遇多雨寡照,潮湿闷热天气,发病重;低洼地、土壤黏重地块发病重,特别是水改旱的地块发病较重,而山坡地和高岗地块发病轻。

防治方法

①选育抗病品种,目前还未发现免疫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可以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来控制病害的发生,龙丹8、龙丹23和东农250等抗性较好。

②加强栽培管理,在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时,追施氮肥,也可叶面喷施锌肥和生长调节剂,提高抗逆能力。

③化学防治:药剂拌种,用98%恶霉灵1∶200拌种,降低苗期发病率;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加硫酸锌肥;58%甲霜灵·锰锌300倍液加配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或对水灌心防治。

13.玉米鞘腐病

玉米鞘腐病是近年来我国东北春玉米区新发生的一种病害。病菌主要为害玉米叶鞘,在玉米生育后期为害严重,使受害叶鞘产生黑褐色腐烂状。近年来,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不同年份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同程度产量损失。

病原菌

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Mats.)Nirenberg。

症状特点

鞘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籽粒形成至灌浆充实期。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病害主要发生于叶鞘部位,形成不规则褐色腐烂状病斑,病斑初为椭圆形或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直径可达50mm以上,多个病斑会合常常形成黑褐色不规则斑块,蔓延至整个叶鞘,致叶鞘干腐。叶鞘背面褐变重于叶鞘正面,田间偶见病斑中心部位产生粉白色霉层(病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部分症状与褐斑、圆斑和纹枯病相似。

玉米鞘腐病症状

发病规律

玉米鞘腐病在我国春玉米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在辽宁省田间调查发现东部山区发病严重,中、北部发病偏重,辽西地区较轻,这可能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

防治方法

玉米品种间发病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玉米自交系发病重于杂交种。目前该病在我国属新发生病害,并有加重危害趋势,故应积极开展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的深入研究。

14.玉米苗枯病

苗枯病是玉米苗期重要病害,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和东北春玉米区。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重病地块发病率高达50%以上,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近年来,该病在南方一些省份发生也比较严重。尤其在轻碱瘠薄或土壤板结地块,当春季低温多雨发病尤为严重,对玉米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病原菌

引起玉米苗枯病的病原菌较多,主要有镰孢菌、炭黑蠕孢菌、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等,其中镰孢菌是主要病原菌。

症状特点

苗枯病的发生及症状主要表现在玉米苗期,二叶一心期便可以显症。第一和第二片叶尖处黄化,并逐渐向叶片中部发展;整株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或明显矮化,叶片萎蔫或黄化。病株拔出后可见种子根或根尖处发生褐变后扩展成一段或整个根系变成褐或棕褐色,继而侵染中胚轴,使之细缩或呈水浸状褐变;根系受害通常表现为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或仅有少量次生根,根系变黑褐色,并在茎的第一节间形成坏死环,引起茎基水渍状腐烂,使茎基部节间极易出现整齐断裂;叶片变黄,叶缘呈枯焦状,心叶卷曲易折,以后自下而上叶片逐渐干枯,叶鞘也变褐色撕裂。观察苗枯病症状时仅注意地上部症状是不够的,因为地下害虫对根系的危害也能造成地上部萎蔫、黄化,所以要注意病苗根部有无虫伤,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发病规律

玉米苗枯病是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病害,种子带菌也可传播。镰孢菌通常以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存活和越冬;炭黑蠕孢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病菌借雨水或土壤中水分传播,病菌菌丝一旦侵入寄主,即在皮层的薄壁组织中快速定殖和扩展,在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种子带菌成为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中种子带菌以轮枝镰孢菌为最高(60%),其次为炭黑蠕孢菌和禾谷镰孢菌。春季的温湿度与病害轻重关系密切,长期的低温高湿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沙土、轻碱或板结、通气性差和偏施氮肥的土壤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抗病杂交种有登海9、掖单19、掖单22、掖单2、登海6、郑单518、郑单18、郑单958、郑单15、农大108、沈玉17和沈玉18等。由于该病是典型的土壤传播病害,所以应避免种植在发病重的地区。

②种子处理:播前1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40min,晾干后播种,或用2%福尔马林溶液浸种3h,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或温汤55℃浸种5~10min。

③加强栽培管理: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深耕灭茬,促进病残体分解,抑制病原菌繁殖,减少土壤带菌量。轮作倒茬,合理安排茬口,与非玉米茬作物轮作,减少土壤中残留的镰孢菌量,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

④化学防治:在苗枯病发病初期应及时用药,控制病情的扩展。可选择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恶菌灵和三唑酮等药剂,600~800倍液进行施药,重点对苗基部进行喷雾或灌根处理,每隔5~7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并且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15.玉米链格孢菌叶斑病

玉米链格孢菌叶斑病属于我国局部玉米产区发生的新病害,是典型的气传病害。

病原菌

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Kunze:Fr)Wiltshire。

症状特点

链格孢菌叶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初期病部呈现褪绿色水渍状小圆斑点,逐渐扩展成椭圆形至近圆形、长条形的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至枯白色,边缘红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一般(6~13)mm×(4~8)mm大小,有时长度超过20mm,宽度10~15mm。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两面长出黑色霉层,有些病斑中间破裂穿孔,严重时整株叶片布满病斑,呈撕裂状干枯坏死。

发病规律

该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土壤中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由于该菌寄生性不强,寄主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在其他寄主上形成的分生孢子,也是玉米生育期中该病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源。

由于病菌对品种选择性不强,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病。阴雨连绵、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整个生育期中,苗期发病较轻,大喇叭口期后发病较重。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差的田块易发病;地势低洼,田间湿度大的冷浸田及排灌不好的积水田也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旺,田间郁闭、通风透光条件差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由于该病属于局部发生的新病害,目前应加强田间管理,实施农业防治措施,进一步鉴定抗病种质资源。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7~10d喷1次,连续2~3次。

二、根茎部病害

1.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在西南春玉米区和辽宁省的大连、丹东地区纹枯病是当地玉米主要病害。玉米纹枯病的蔓延速度快,一般发病率在40%,严重时发病率达70%。由于该病危害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秆,引起茎基腐败,破坏疏导组织,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纹枯病造成茎秆折倒

玉米纹枯病症状(苞叶)

玉米纹枯病症状(叶鞘)

玉米纹枯病症状(叶片)

病原菌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玉蜀黍丝核菌R.zeae Voorhees和禾谷丝核菌R.cerealis Vander Hoeven,其中立枯丝核菌是引起我国玉米纹枯病的最主要致病菌。

症状特点

玉米纹枯病发生部位主要是叶鞘,其次是叶片、果穗和苞叶。最初多由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后侵染叶片并向上蔓延。病斑开始为水浸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常多个病斑扩大会合成云纹状斑块,包围整个叶鞘,使叶鞘腐败,并引起叶枯,严重时使茎秆组织解体,造成倒伏;果穗受害,苞叶上同样产生褐色云纹状病斑,内部籽粒、穗轴均变为褐色腐烂;茎秆被害病斑褐色,形状不规则,后期露出纤维素。环境潮湿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褐色不规则颗粒状菌核,成熟的菌核极易脱离寄主,遗落田间。

玉米纹枯病症状——初期叶鞘症状

玉米纹枯病症状——茎部产生菌核

玉米纹枯病症状——穗部产生菌核

发病规律

玉米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均可以发生,主要发生在籽粒形成和灌浆期。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杂草和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温湿度适合后,菌核萌发侵入叶鞘内,发病后,可反复再侵染。玉米植株相互接触和雨水反溅是主要传染途径。玉米纹枯病流行还与气候、品种、种植密度、肥水条件和地势等因素有关,其中气候因素对玉米纹枯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玉米纹枯病发生的最低温度13~15℃,最适温度20~26℃,最高温度29~30℃。病害发生期内,雨日多、湿度高,病情发展快,而少雨低湿则明显抑制病害发展。

防治方法

①减少菌源:将带有菌核病残体的表土层翻压在活土以下或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菌源;因病菌寄主范围较广,避免与高粱、谷子、麦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及时剥去基部感病叶鞘和摘除病叶,防止病害继续扩大蔓延。

②农业措施:选择播期,尽可能避免病害的发生高峰期与雨季相遇;注意均衡施肥,防止后期脱肥,避免偏施氮肥,适量增施钾肥;注意及时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

③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④化学防治:50%井冈霉素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的适期应掌握在病害进入盛发期前,受害叶鞘位较低时进行喷雾法防治;还可采用点喇叭口法,具体方法如下:20%井冈霉素,用量为3kg/hm 2 ,拌过筛无菌细土300kg,于发病始期点入玉米“喇叭口”内,防效可达80%以上。

2.玉米全蚀病

1986年,国内首次报道了在辽宁省发现侵染小麦引起全蚀病的病原菌禾顶囊壳菌能严重危害玉米,引起玉米根系腐烂,植株早衰,导致全蚀病。1990—1994年,全蚀病在山东省的夏玉米上严重发生,减产7.0%~35.9%。

病原菌

全蚀病菌是禾顶囊壳菌玉米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x.et Ol⁃ivier var.maydis Yao,Wang et Zhu。

症状特点

病害初期叶尖和叶缘变黄,慢慢向叶基和中脉扩展,随着玉米生长,叶片自下而上变为黄褐色枯死,严重时茎秆松软,根系呈栗褐色腐烂,易折断倒伏。收获后,褐色菌丝在根组织内继续发展并集结,使根皮变黑发亮,并向根基延伸,形成典型的“黑膏药”和“黑脚”症状。剥开茎基表皮内侧,可见小黑点。

发病规律

病根茬内菌丝是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菌自苗期种子根侵入,侵染时间较长,侵入后病菌不断地向次生根蔓延,使根皮变色,在玉米灌浆乳熟期次生根不再生,地上植株开始显症,根系坏死1/2时,植株叶片枯死到中部,收获前后在早衰的植株上形成子囊壳。玉米收割后,病菌转入腐生生活,根茬组织内菌丝逐渐转变为粗壮褐色休眠菌丝越冬。高温多雨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①该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应种植抗、耐病品种。沈单7、铁单8、掖单4、掖单13等品种较抗病。

②合理施肥,配合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氮、磷、钾肥,防病效果较好。

③加强田间管理,翻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与豆类、薯类、棉花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尽量不与高粱、谷子等作物轮作。

④化学防治:速保利和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量的0.2%~0.3%拌种,效果较好。玉米种衣剂含多菌灵、吠喃丹等杀菌杀虫剂,能刺激幼苗生长,并兼治地下害虫,对全蚀病也有一定效果。

3.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又称“茎基腐病”、“青枯病”,是世界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茎腐病如在籽粒生理成熟之前发生,影响玉米灌浆,导致籽粒不实,形成轻穗,直接影响产量;如果病害发生较晚,虽对灌浆的影响较小,但是降低茎秆的机械强度,导致茎秆破裂,严重倒折,使穗落地发生腐烂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病原菌

玉米茎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引起茎腐病的病原菌有20余种,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病原菌种类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有三大类:镰孢菌侵染、腐霉菌侵染、腐霉菌和镰孢菌复合侵染。镰孢菌主要种类有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和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Sacc.)Ni⁃renberg,腐霉菌主要种类为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 Matthews。

症状特点

病菌主要侵染玉米根系和茎基1~3节,使其腐烂。田间症状主要有急性型和普通型。急性型又称青枯型,多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遇乍雨乍晴的天气,发病速度快,通常在1~2d内全株迅速失水枯萎,似开水烫,呈灰绿色青枯状,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已变褐色,最后导致水渍状坏死,果穗下垂;普通型又称黄枯型,多在连续阴雨天发生,一般5~10d全株才表现症状,整株叶片自下端开始依次黄枯,有时也呈现水烫状青黄枯,茎基初呈褐色水渍状斑,表皮失水轻微皱缩,进而变软成条纹凹陷,严重者叶片全部黄枯,根坏死,果穗下垂,茎基髓部中空,极易折倒。

玉米茎腐症——急性型青枯

玉米茎腐病——慢性黄枯型

玉米茎腐病髓部症状

玉米茎腐病发病部位产生粉红

玉米茎腐病严重发生,造成茎秆折倒

发病规律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病原菌以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镰孢菌主要侵染胚根,腐霉菌主要侵染次生根和须根。玉米品种间抗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般感病品种发病高峰从散粉盛期开始,而抗病品种则从灌浆期开始。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玉米黄熟期病株率高于乳熟中期,乳熟中期又高于灌浆期。一般来说,中晚熟品种较抗病。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与雨水关系最大。玉米生长中后期遇久旱,而乳熟末期至蜡熟期雨水偏多,雨后突然转晴,发病迅速而严重,常在1~2d之内全株叶片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其症状全部呈现急性型。而在玉米生育后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则田间病株发生少,其症状多属普通型。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由于茎腐病多发生在生育后期,因此采用种衣剂效果不理想,选育和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是防治茎腐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病杂交种有丹玉16、农大60、沈试29、铁单8、沈单5等。

②农业防治措施:调整播期,适期晚播;及时清理田间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来源;同时实行玉米和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防止土壤病原菌积累;降低种植密度,增加田间通透性,适当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③化学防治:目前没有特效的化学药剂,但采用满适金或生物型种衣剂ZSB可降低发病率。

三、穗部病害

1.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我国春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北各玉米主产区。

病原菌

病原菌为丝孢堆黑粉菌玉米专化型Sporisorium reilianum(Kühn)Landon et Full.f.sp.zeae。

玉米丝黑穗病症状——雄穗(早期)

症状特点

玉米丝黑穗病属于幼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有的植株苗期即可显症,表现出矮缩丛生、黄条形、顶叶扭曲等特异症状。成株期只在果穗和雄穗上表现典型症状,当雄穗的侵染只限于个别小穗时,表现为枝状;当整个雄穗被侵染时,表现为叶状。有的果穗小花过度生长呈肉质根状,形似“刺猬头”。后期雄穗可形成病瘿,病瘿内充满孢子堆。如果雌穗感染,则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苞。在生育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孢子,黑粉黏结成块,不易飞散,内部夹杂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这是丝黑穗病菌的典型特征。

发病规律

玉米丝黑穗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菌瘿释放出的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主要的初侵染源,也可通过牲畜消化后的带菌粪肥和带菌种子传播。病害发生的轻重与土壤中冬孢子的数量密切相关。该菌属系统侵染,从种子萌发到七叶期均可以侵染玉米幼根和幼芽,其中以胚芽侵染为主,分生区为有效侵染点,侵染高峰期是临近出苗至三叶期。病菌进入生长点后随着植株生长而生长,最后于成熟期侵染穗部成为黑粉。连作、耕作粗放、覆土过厚、土壤干燥均有利于侵染发病。东北地区春季低温,种子不易萌发,延长了与病菌接触时间,玉米丝黑穗病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良种: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吉单180、四单19、吉单156、铁单10、铁单16、丹玉39和丹2151抗病性较好。

玉米丝黑穗病症状——雄穗(晚期)

玉米丝黑穗病症状(苗期)

玉米丝黑穗病症状——雌穗

②药剂防治:玉米丝黑穗以土传为主,只有苗期的初侵染而无再侵染,采用含相应杀菌剂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是有效的措施。用含有烯唑醇和三唑醇的多元复配的种衣剂拌种,或用立克秀、腈菌唑、速保利等药剂拌种,对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都有显著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低温或播深超过3cm时,烯唑醇类种衣剂易产生药害;粉锈宁和速保利只能用于干籽直播地区,不能用在催芽播种的地区,以免出现药害。

③加强栽培管理:厩肥或堆肥,必须充分腐熟后再施用。秋季进行深翻土壤,把散在土壤地表上的菌源深埋在地下,减少病菌来源。

2.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瘤黑粉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分布于温暖干燥地区。目前,玉米瘤黑粉病是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地区主要病害之一,也是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新品种审定时必须由指定单位进行抗性评价的病害。通常,只要发病就会造成植株矮小,果穗籽粒小且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病原菌

病原菌为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DC.)Corda,异名Ustilago zeae(Beckm.)Unger,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但在我国尚缺乏研究。

症状特点

最显著的特征是病菌通过伤口侵染植株的所有地上部分,产生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菌瘿。苗期多在幼苗基部或根茎交界处产生菌瘿,造成幼苗扭曲抽缩,叶鞘及心叶破裂紊乱,严重的造成早枯。植株在拔节前后感病,叶片或叶鞘上可出现菌瘿,叶片上的较小,多如豆粒大小,常从叶片基部向上成串密生。雌穗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瘿,严重的全穗变成较大的肿瘤。菌瘿外包有由寄主表皮组织形成的薄膜,未成熟时呈白色发亮或淡红色,有光泽,内部含有白色松软组织,受轻压常有液体流出,随着冬孢子的形成而呈现灰白色或黑色。病瘤直径一般为3~15cm。当菌瘿成熟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即冬孢子(或称厚垣孢子)。若细胞迅速成熟,菌瘿的发育受阻而出现小而硬的形态,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冬孢子。一般同一植株上可多处生瘤,有的在同一位置有数个病瘤堆聚在一起。受害的植株茎秆多扭曲,变得矮小,果穗变小甚至空秆。

玉米瘤黑粉病症状(茎秆)

玉米瘤黑粉病症状(雌穗)

玉米瘤黑粉病症状(雄穗)

玉米瘤黑粉病症状(叶片)

玉米瘤黑粉病症状(雌穗)

发病规律

瘤黑粉菌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发病。冬孢子在田间土壤、地表和病残体上以及混在粪肥中越冬,这些带菌的土壤和病残体均可成为初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对该病的远距离传播有一定作用。越冬的冬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萌发并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经由伤口侵入。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抽穗期前后1个月内为玉米瘤黑粉病的盛发期。高温多湿及暴风雨造成损伤有利于病害发生,一般马齿型品种较硬粒型品种抗病,早熟种较晚熟种发病轻,甜玉米易感病,果穗苞叶紧密、苞叶长而厚的较抗病,而苞叶短小、包裹不严的则感病,而且春播比夏播易感病。

防治方法

①选用优良抗病品种:目前尚未有免疫品种,但品种间的抗性差异明显。农大60、嫩单3号、辽原1号、海玉8号、吉双07、吉单101、中单2号等抗性较好。

②农业防治措施:进行秋深翻整地,把地面上的菌源深埋地下,减少初侵染源,同时病瘤必须及时割除,避免用病株沤肥,粪肥要充分腐熟;注意防虫,减少伤口,降低病原菌的侵染机会。

③化学防治:由于玉米瘤黑粉病初侵染时间长,而药剂残效期短,所喷药剂防治该病效果不很理想,但采用种子处理方式可降低发病率。可以采用5%粉锈宁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4%。颗粒剂防治效果最好,在玉米心叶末期撒施烯唑醇与辛硫磷复配颗粒剂,对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螟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玉米穗腐病

穗腐病是广泛分布于世界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由多种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穗腐病不仅造成果穗和籽粒霉烂,降低产量和营养价值,且有些病原菌在寄主代谢过程中产生毒素等有害物质,直接危害人畜健康。

病原菌

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Sacc.)Nirenberg、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 Schwabe、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et Thom、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Link:Fr.、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Fries等多种病原菌。

症状特点

镰孢穗腐病:果穗和籽粒均受害,果穗顶部首先发病,花丝腐烂,苞叶被病菌侵染后穗尖褪绿青枯,果穗局部或全部变色,出现粉红色霉层,病穗无光泽,病粒呈红褐色,粘连在一起贴于果穗易剥离。

赤霉穗腐病:症状表现为在果穗顶部产生淡红色霉层,除非是在生长季节侵染,否则很难侵染整个穗部,如果侵染早,整个穗部都会腐烂,上面覆盖浅粉红色的菌丝层,苞叶紧贴着穗,苞叶和果柄覆盖着暗绿色子囊壳。

青霉穗腐病:主要发生在受到机械损伤,害虫或鸟等为害的果穗上,在籽粒上或籽粒间产生青绿色或绿褐色霉状物,多发生在穗的尖端。侵入种胚的籽粒做种子时,发芽后导致幼苗萎凋。

玉米穗腐病症状(木霉)

玉米穗腐病症状(镰孢菌)

玉米穗腐病症状(青霉)

玉米穗腐病症状(圆斑病菌)

木霉穗腐病:表现为在发病籽粒上或籽粒间产生暗绿色至暗浅蓝色霉层,经常包裹整个果穗。

发病规律

病菌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侵染源。在温湿度条件适合时,开始侵染;受鸟类、害虫啄食造成穗部伤口,易发生穗腐病。因此田间湿度及虫害的发生程度对该病的发生影响最大。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田间品种抗性呈现明显差异,选择抗病良种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

②加强田间管理:栽培密度不宜过高,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促进早熟;在蜡熟前期或中期剥开果穗1/2长的苞叶晾晒,以改善果穗的透气性,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展;早收获,早晾晒,早脱粒;注意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③化学防治:生长期结合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和其他害虫时,喷施农药进行防治。 HmCNfb7XOqbePxUeZA/9ZnI41HF6X5N0PMrZmR9/U2C0cwkzB/tHwLLmRWBeOK8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