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一一部位(手指部位)

概述

一一部位为手指部,本部位总计27穴名,共104穴(注:穴名后括号内的序号为穴位数)。

①大间穴(2);②小间穴(2);③浮间穴(2);④外间穴(2);⑤中间穴(2);⑥还巢穴(2);⑦指驷马穴(6);⑧指五金/指千金(4);⑨心膝穴(4);⑩木火穴(2);⑪肺心穴(4);⑫二角明穴(4);⑬胆穴(4);⑭指三重(6);⑮指肾穴(6);⑯火膝穴(2);⑰木穴(4);⑱脾肿穴(4);⑲心常穴(4);⑳木炎穴(4);㉑三眼穴(2);㉒复原穴(6):㉓眼黄穴(2);㉔妇科穴(4);㉕止涎穴(4);㉖制污穴(6);㉗五虎穴(10)。

一一部位是董氏奇穴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临床常用的穴位,要求重点掌握。需掌握的穴位较多,主要应掌握以下穴位。

①五间穴(大间、小间、中间、外间、浮间);②还巢穴;③妇科穴;④心膝穴;⑤木火穴;⑥肺心穴;⑦二角明穴;⑧胆穴;⑨木穴;⑩心常穴;⑪木炎穴;⑫制污穴;⑬五虎穴。

未列出的穴位仅作大体了解,临床运用较少,笔者对此也无更多的经验所谈,故只将临床用之较多、临床疗效肯定的穴位加以分析说明,以下将重要穴位的临床运用进行扼要整理。

重要穴位的临床运用

1.五间穴(大间、小间、中间、浮间、外间穴)

大间穴

定位 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向大指外开3分。

解剖 桡骨神经之皮下支,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 心脏病、膝盖痛、小肠疝气(尤具特效)、眼角痛、睾丸坠痛、手指麻木。

取穴 平卧,手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向大指3分是穴。

手术 5分针,正下1分属心脏分支经,正下~2.02.5分属大小肠经。

小间穴

定位 食指第一节外上方,距大间穴高2分。

解剖 桡骨神经之皮下支,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 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心跳、膝盖痛、小肠气、疝气、眼角痛。

取穴 平卧,手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外上方,距大间穴上2分是穴。

手术 5分针,正下1分属心脏分支神经,正下1.0~2.5分属肺分支神经。

中间穴

定位 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解剖 桡骨神经之皮下支、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 心跳、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疝气。

取穴 手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是穴。

手术 针深1.0~2.5分。

浮间穴

定位 食指第二节中央外开2分,在第三节横纹上1/3处。

解剖 桡骨神经之皮下支、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 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 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偏向桡侧)2分,在第三节横纹上1/3处是穴。

手术 针深1~2分。

外间穴

定位 食指第二节正中线外开2分,在第三节横纹下1/3处。

解剖 桡骨神经之皮下支、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 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 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线外开(偏向桡侧)2分,在第三节横纹下1/3处是穴。

手术 5分针,针深2.0~2.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五间穴这5个穴是治疗疝气的有效穴位。大间、小间、外间、中间四穴同用,是治疗疝气之特效穴(是疝气的有效成方),一般单侧取穴即可,左右两侧交替取穴用之,当针刺治疗疝气时要求针深2.5分左右,过浅效不佳。本穴组尤对寒疝作用佳,若久年疝气在此处无反应点者,疗效欠佳。临床常加配十四经的相关穴位(多以肝经与脾经穴位常用),疗效更佳。其治疗理论是透过“肝与大肠通”。因为5穴在大肠经上,从疝气的病机来看,病在脏则在心,其用在肝,治疗小肠疝气、睾丸偏坠当然有效。

(2)选上述5穴加配相关穴位治疗肠炎有效。

(3)用大间、小间、中间,治疗膝痛,用本穴组治疗膝痛不分经不论病性,均可治疗。

(4)浮间配外间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炎。

(5)小间穴清肺热之咳吐黄痰疗效佳,笔者多次用之效果满意。如曾治疗一青年男性患者,咳吐黄痰重,用药效不佳,仅针刺本穴一次立见大效。用中间穴能治疗心绞痛,需针2分深。

2.还巢穴

定位 在无名指中节外侧(偏向尺侧)正中央点是穴。

解剖 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 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预防流产。

还巢穴

取穴 当无名指外侧(偏向尺侧)正中央点是穴。

手术 针深1~3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本穴是治疗妇科病的要穴,多与妇科穴合用,很少单独取穴,二穴常交替用针。尤其对不孕症作用好,因此与妇科穴合用称为送子观音穴。

(2)还巢穴对子宫肌瘤效佳,对囊性、初发、直径小于6厘米的好治,当超过6厘米的肌瘤针灸难以奏效,对肌壁间肌瘤疗效欠佳。

(3)本穴对子宫不正疗效佳,多配妇科穴、阳池穴、三阴交、中极穴合用。

(4)还巢穴对前列腺疾患也有一定的疗效,用于早期患者。

(5)还巢穴在《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中又称为凰巢穴,并且还有凤巢穴,本穴在无名指中节(手心向下)桡侧,主治同还巢穴;在胡文智编写的书中有还巢穴,还有凤巢一、二、三穴。因笔者在临床中很少用到这些穴位,疗效如何尚难肯定,故仍以还巢穴用之。

3.妇科穴

定位 在大指(背)第一节之外侧(即尺侧),赤白肉际。

妇科穴

解剖 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

主治 子宫炎、子宫痛(急性慢性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白带、偏头痛、胸痛、头顶痛。

取穴 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偏向尺侧)3分,距前横纹1/3处1穴,距该横纹2/3处1穴,共2穴。

手术 5分针,针深2分,一用两针。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本穴是治疗妇科病的常用要穴,可用于各种妇科病,多与还巢穴同用,也常单独用之。本穴取穴方便,疗效肯定,是妇科病的首选穴,有妇科病第一穴之称。

(2)用妇科穴治经痛作用甚效,不论经前、月经来潮时,还是月经结束后的经痛皆效。

(3)用妇科穴为主穴治疗不孕症甚效,故有送子观音穴之称。

(4)妇科穴是治疗妇科病的特效穴,疗效确实,常配用还巢穴、水晶穴、三阴交、姐妹一、姐妹二穴用于相关疾病。

心膝穴

4.心膝穴

定位 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两侧。

解剖 正中神经(即脊椎神经),心脏分支神经。

主治 膝盖痛、肩胛痛。

取穴 当中指背第二节两侧之中央点,共2穴。

手术 针深0.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心膝穴是治疗膝痛的常用穴,常与胆穴合用之,尤其对骨质增生引发的膝痛疗效最好,对软组织之类引发的疼痛效差。对膝部无力、膝部冷痛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疼痛在肝经部位者用之最佳,在董氏针灸中,除了心膝穴可以治疗此类疼痛外,还有火膝穴、木火穴、人宗穴。木火

木火穴

(2)心膝穴对胸椎部位的疼痛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5.木火穴

定位 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解剖 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 半身不遂。

取穴 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

手术 横针皮下0.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木火穴用于四肢发凉有效,尤其对下肢发凉作用更效。

(2)本穴是治疗半身不遂的特效穴,临床取用的是健侧木火穴。在取用时一般先取本穴,起针后再针其他穴位。

(3)对小腿肚胀痛有效。

(4)本穴的取用有一定的要求,第一次限用5分钟(也可以7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时间依次递减,5天后限用3分钟,又5天后限用1分钟。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本穴的操作是皮下针,向小指的方向横刺。

(5)有些董氏奇穴书上把木火穴定在食指、无名指、小指、中指各一穴,通过本穴的运用原理来看,这种取穴需进一步商榷,故临床仍要以本穴的原定穴为主。

6.肺心穴

肺心穴

定位 在中指背第二节中央线。

解剖 正中神经,心脏及肺分支神经。

主治 脊椎骨疼痛、脖颈痛、小腿胀疼。

取穴 当中指背第二节中央线,距上、下横纹1/3各1穴,共2穴。

手术 横针皮下0.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本穴可治疗颈项痛、胸椎痛、下肢小腿胀痛,主要用于心火和肺气不足而致的患者。

(2)用之本穴治疗尾椎部位疼痛则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尾椎尖端痛则用心门穴,还可用于髂后上棘两侧的疼痛。

(3)针刺本穴仍是皮下针,向小指方向横刺。

7.二角明穴

二角明穴

定位 在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解剖 桡尺交叉神经,肾神经。

主治 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

取穴 当中指第一节中央线,距两指间上、下1/3处各取1穴,共2穴。

手术 横针皮下0.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本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则有良好的疗效,是董氏奇穴中治疗腰扭伤常用穴位,多配火串穴用之。

(2)二角明穴对肾虚性腰痛有效,疼痛部位以脊柱两侧至腰眼穴为主,多是劳损性疾患。笔者曾治疗此部位疼痛的一名患者,用他穴治疗效不佳,用此穴治疗立见其效。

(3)本穴对眉棱骨痛、鼻骨痛有佳效,临床用之确有实效。

(4)本穴的针刺方法同肺心穴,皮下针,向小指方向横刺。

8.胆穴

胆穴

定位 在中指背第一节中点两侧,计2个穴点。

解剖 桡尺神经皮下支、胆神经。

主治 心惊、小儿夜哭。

取穴 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2穴。

手术 以三棱针扎出血。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本穴治疗小儿夜啼则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可按揉,也可点刺放血。有人将此穴直接称之为夜哭穴,笔者的学生有多个用本穴治疗小儿夜哭而获奇效的治验。

(2)本穴也能治疗善忘,尤适宜于心胆气虚证者。

(3)胆穴与心膝穴合用可治疗膝痛,尤其对膝关节增生而引发的膝痛作用好。

9.木穴(又名手感冒穴)

定位 在掌面食指第一节之内侧(即尺侧)距中线2分处。

解剖 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 肝火旺、脾气躁。眼发干、流泪、发汗、止汗、出汗感冒、皮肤病、手掌皮肤硬化(鹅掌风)、角化不全(手掌心脱皮)。

取穴 当掌面食指之内侧(即尺侧)距中央线2分之直线上,上穴在第二节横纹上部1/3,下穴在第二节横纹下1/3,共2穴。

手术 针深0.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本穴又名手感冒穴,对感冒引发的流涕(无论清涕、黄涕)均有显效,并且针之即效,笔者用之治疗此症状患者数例,均即显奇效,但对其他感冒症状疗效则不佳。

(2)治疗手皮肤病作用好,常与指驷马穴合用,尤其对手掌干裂,手掌心脱皮疗效甚佳,顽固性患者加配劳宫、八邪更显奇效。

(3)用之本穴还可治疗眼睛发干,眼易流泪,经临床多次用之验证,疗效确实。对面瘫患者所引发的流泪仍然有效。

(4)木穴有疏肝解郁之效,对肝胆火旺之证用之有很好的疗效,凡肝胆火旺者皆是本穴主治。对改善暴躁之性格之效确实,故有“温柔穴”之称。

(5)在本穴部位找瘀络点刺出血,治疗胁痛、胃肠胀气效果很好。

10.心常穴

定位 在掌面中指第一节之中线外开(偏向尺侧)2分处,两指节距离上、下1/3处各取1穴,计有2穴点。

解剖 正中神经、心脏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心跳、心脏病、心脏性之风湿病。

取穴 当掌面中指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偏向尺侧)2分,距第二节横纹上、下1/3处各1穴,共2穴。

手术 针深0.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心常穴

(1)本穴对心悸及心动过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用心常配小间穴治疗咳嗽有效,尤其对心脏病患者伴有咳嗽时更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

(3)用心常穴配灵骨、大白为治疗主穴,治肺癌、肺气肿则有很好的疗效,对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有即时疗效。笔者对肺癌治疗仅有2例病案,对缓解症状缓解病痛确有良好的作用。

11.木炎穴

木炎穴

定位 在掌面无名指第二节中央线外开(偏向尺侧)2分处,指节间距离上、下1/3各1穴,计有2穴点。

解剖 尺神经、肝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 肝炎、肝肿大、肝硬化。

取穴 在掌面无名指第二节中央线外开(偏向尺侧)2分,距第二节横纹上、下1/3处各1穴,共2穴。

手术 针深0.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用木炎穴可治疗肝胆疾病,不论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疾病皆效,尤对肝火旺之症效佳。对患者的口苦、易怒、烦躁之症用之即解。笔者以此穴治疗口苦之症状患者数例。均速见其效。

12.制污穴

制污穴

定位 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解剖 桡神经浅支。

主治 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

取穴 当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

手术 以三棱针扎出黑血者当时见效。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本穴主要是点刺放血,在此处找瘀络刺出黑血而起效,后又在此处分出3穴点,可针之,但临床上仍然以找瘀络刺血为主。

(2)一般伤口处不愈合,流水不止,针之则有特效。笔者曾用本穴一次治愈顽固褥疮患者2例。曾有数例患者见证了本穴的功效性。如治1例中风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有一久治不愈的伤口,经一次制污穴点刺而愈。

(3)对烧烫伤、化脓性中耳炎、带状疱疹、牙龈脓肿破溃、甲沟炎等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在临床上多以刺血用之,再配用外三关扎针,效果更加理想。刺血时,一般每周2次。但要注意的是因糖尿病而引发的伤口不愈合用本穴则无更好的疗效。

13.五虎穴

五虎穴

定位 在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即桡侧),两指纹中自上而下每2分1穴,依次分为5个穴点。

解剖 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脾神经。

主治 治全身骨肿、踝扭伤且肿、脚跟痛、手指痛、头顶痛、膝后痛。

取穴 当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即桡侧),每2分1穴,共5穴。

手术 针深2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五穴各有其功用,五虎一穴治疗手指痛;五虎三穴治疗足趾痛;五虎二穴加强五虎一穴与五虎三穴的临床效果,形成倒马针法;五虎四穴治疗足背痛;五虎五穴治疗足跟痛,五虎四穴与五虎五穴常合用之,形成倒马针法,相互加强效果。

(2)用五虎一穴配五虎二穴治疗手指腱鞘炎则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若加配天皇穴、肾关穴(均健侧)用之,作用更佳。

(3)治疗内踝损伤,针五虎三穴与五虎四穴配中白、下白则有显效;当外踝扭伤时加配上白穴。

(4)5穴合用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标本兼治之功。

(5)用五虎二穴、五虎三穴不仅治疗一般脚趾痛,对痛风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尤其对急性痛风作用好,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多配以局部点刺放血及火针治疗。 z64waHzZkDqwqQf/R3NTOg2GaqTVwt/CpEZgjmHv0JjfkjgywY06gi4ell0C/E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