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六六部位(足掌部位)

概述

六六部位为足掌部,本部位总计17穴名,共42穴(注:穴名后括号内序号为穴位数)。

①火硬穴(2);②火主穴(2);③门金穴(2);④木斗穴(2);⑤木留穴(2);⑥六完穴(2);⑦水曲穴(2);⑧火连穴(2);⑨火菊穴(2);⑩火散穴(2);⑪水相穴(2);⑫水仙穴(2);⑬水晶穴(2);⑭花骨一穴(8);⑮花骨二穴(4);⑯花骨三穴(2);⑰花骨四穴(2)。

六六部位有一最大特点,就是大多数穴位的位置分布与十四经的某些穴位的位置相近或相同,本来这些穴位在十四经穴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穴位,所以在这里学习时,首先掌握好在十四经穴中的主治功效,再把董氏奇穴中的特殊功用记住,这样就把这些穴位基本掌握了。在董氏奇穴中的这些临床功用也贯彻到了十四经络的理论内容,学习这一章时应注意领会。

火硬穴近于行间穴,火主穴近于太冲穴,门金穴近于陷谷穴,六完穴近于侠溪穴,水曲穴近于足临泣,火连穴近于太白穴,火菊穴近于公孙穴,火散穴近于然谷穴,水相穴近于太溪穴。这些穴位的临床功效也与之相近,在学习时应按照上述所讲去领会运用,重点掌握好以下穴位即可。

①火硬穴;②火主穴;③门金穴;④木斗穴;⑤木留穴;⑥火菊穴;⑦水晶穴;⑧花骨一穴;⑨花骨三穴;⑩花骨四穴。

重要穴位的临床运用

火硬、火主穴

1.火硬穴

定位 在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足跖骨与趾骨关节5分。

解剖 心脏支神经、肝之副神经。

主治 心悸、头晕、胎衣不下、骨骼胀大、下颌痛(张口不灵)、强心(昏迷状态时使用)、子宫炎、子宫肌瘤。

取穴 当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去跖骨与趾骨关节5分处是穴。

手术 针深3~5分。

2.火主穴

定位 在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去火硬穴1寸。

解剖 心脏支神经、心脏动脉、腓骨神经支、前胫骨筋。

主治 难产、骨骼胀大、心脏引起之头痛、肝病、胃病、神经衰弱、心脏麻痹、手脚痛、子宫炎、子宫瘤(唇、咽喉肿痛、癫头痛)。

取穴 当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取之,即去火硬穴1寸处是穴。

手术 针深3~8分。治手脚痛时,左用右穴,右用左穴。

临床运用及说明

(1)二穴处于足厥阴经脉上,穴近原穴太冲和荥穴行间。其用也多有肝经循行之用,如下颌痛、唇、咽喉肿痛、非细菌性尿道炎、子宫炎、子宫肌瘤及多种妇科病皆有效,均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因肝主风,故可治头晕甚效,这是中医脏象学说之用。以上所治在临床常常用之,确具其效。

(2)根据同名经原理之用,可用于心悸、强心、心脏麻痹等病。其解剖也均为心脏支神经,对应心脏动脉。

3.门金穴

门金穴

定位 在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

解剖 短总趾伸筋,第一骨间背动脉、趾背神经、十二指肠神经、胃之支神经。

主治 肠炎、胃炎、腹部发胀及腹痛、盲肠炎。

取穴 当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连接部之前凹陷中,即与火主穴并列。

手术 用细毫针,针深5分(具有特效)。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此穴即为足阳明经之腧穴。其功用离不开足阳明经脉之特性,对消化系统主要有腹满、腹痛、腹泻、水肿、肠鸣等功效,这些临床所用皆是门金穴之主治,尤其夏天暑湿所致肠胃炎效最佳。

(2)本穴对痛经也有佳效,一般针之即效。可以单独用之,也可与内庭合用。

(3)门金穴对偏头痛也有良好的功效,尤其是痛在太阳穴处时更有特效,是为首选穴,经临床所用功效独到。当深针透达涌泉穴时,还能治疗头顶痛。

(4)对以上各项主治,笔者均有所用,疗效卓著,值得推广。

4.木斗穴

定位 在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距跖骨与趾骨关节5分。

解剖 脾神经、肝神经。

主治 脾肿大(硬块)、消化不良、肝病、疲劳、胆病、小儿麻痹。

取穴 当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去跖骨与趾骨关节5分处是穴。

手术 针深3~5分。

5.木留穴

木斗、木留穴

定位 在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连接部之直前陷凹中,跖骨与趾关节1.5寸。

解剖 肝神经、脾神经。

主治 白细胞增多、脾肿大、消化不良、肝病、胆病、小儿麻痹。

取穴 当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去木斗穴1寸处是穴。

手术 针深3~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二穴处于足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根据十四经经络循行,此处属于足阳明经脉,在这一部位仅有胃经支脉经过,但无穴位出现,二穴的发现,发挥了应有的效用,临床功用颇多。因二穴处于足阳明经脉之位置,因此主治对脾胃病,二穴应于木,故能治疗肝脏疾病。尤其对肝大、脾肿大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验于临床效果确实。在国外本穴被称为肝大新穴、脾大穴。

(2)二穴合用可治疗肢体麻木,尤其对肢体麻木部位较广,处于手肢部位时,用之疗效最佳。二穴对全身气血不通(血瘀)引起的麻木可治,对气血不足效不佳。

(3)二穴有消瘤之用,董公有病案之记载。后多有相关治疗报道,对血管瘤、脂肪瘤、癌瘤皆能治疗。但笔者对此尚无可靠的临床经验,大家可据情况试用。

(4)本穴尚有许多功效,如舌强难言、白细胞过多症、乏力、疲劳、消瘦等皆能治之,妙用多多,不胜枚举。

6.火菊穴

定位 在第一跖骨内侧,去趾骨与跖骨关节2.5寸。

解剖 心之分支神经、肾之分支神经。

主治 手发麻、心跳、头晕、脚痛、高血压、头昏脑涨、眼昏,眼皮发酸、颈项扭转不灵。

火菊穴

取穴 当第一跖骨内侧,去火连穴1寸处是穴。

手术 针深5~8分,针与跖骨成直角,沿跖骨底缘刺入。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本穴近于十四经穴中的公孙,其主治具有公孙之作用,可治疗脾胃病。

(2)本穴有交通心肾作用,所治之症多为水不济火,火亢之症。对头晕、高血压、眼皮发酸、头昏脑涨各症确有实效。临床所用多能立时取效。

7.水晶穴

定位 在内踝尖之下2寸。

解剖 子宫神经。

主治 子宫炎、子宫胀、子宫瘤、小腹气肿胀闷。

取穴 当内踝尖之直下2寸处是穴。

水晶穴

手术 针深0.5~1.0寸。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本穴处于十四经上足少阴肾经循行线上,因此具有肾经方面之功效,临床对本穴少有发挥运用。但笔者通过多次临床运用观察,取效理想。常与妇科穴、还巢穴、三阴交穴合用治疗妇科类疾患,尤其对子宫瘤、闭经疗效佳。

(2)用本穴治疗尿频、夜尿增多、前列腺疾患均有效。

(3)在董氏奇穴中常与还巢穴和妇科穴配用治疗各种妇科疾患。

8.花骨一穴

定位 在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5分1穴,又5分1穴,再5分1穴,再8分1穴,共4穴。

解剖 脾神经、肺神经、肾神经。

主治 沙眼、眼角红、眼皮炎、眼迎风流泪、怕光、眉棱骨痛、鼻骨痛、头痛、牙痛、耳鸣、耳聋。

花骨一穴

取穴 当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5分1穴,又5分1穴,再5分1穴,再8分1穴,共4穴。

手术 针深0.5~1.0寸。

临床运用及说明

(1)花骨一穴组主要治疗五官科疾病,本穴组处于足底部,针刺时特别痛,取穴也不便,相对来说就较少用,但对于常规针刺无效时可试用本穴组,在临床时常取2个穴点即可,花骨一穴对顽固性眼迎风流泪、眼干、耳鸣、耳聋有很好的功效,笔者治疗上述疾病常规用穴无效时,取之本穴组而多次获效。如曾治疗一青年男性患者,顽固性眼发痒2年余,多方治疗效不佳,来针灸治疗,经针刺治疗1周效果不理想,加用本穴组2天后获效明显。

(2)本穴组处于足厥阴肝经循行线上,因此可具有肝经之功效,对眉棱骨痛、头顶痛有效。

9.花骨三穴

花骨三、花骨四穴

定位 在足底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2寸处。

解剖 脾之神经。

主治 腰痛、坐骨神经痛、脊椎骨痛。

取穴 当足底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2寸处是穴。

手术 针深0.5~1.0寸。

10.花骨四穴

定位 在足底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1.5寸处。

解剖 肺之神经。

主治 脊椎骨痛、坐骨神经痛、小腹痛、胃痛、止血。

取穴 在足底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1.5寸是穴。

手术 针深0.5~1.0寸。

临床运用及说明

(1)花骨三穴与花骨四穴临床功效相近,常合并用之,形成倒马针法。二穴合用,治疗顽固性太阳经行坐骨神经痛作用效佳,笔者曾用此二穴治疗几例顽固性太阳经行坐骨神经痛而获佳效。故对临床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太阳经行坐骨神经痛病患,可试用此穴之效。

(2)花骨四穴可治疗四肢麻木,临床已验证,此效不虚。 WwJo0kKh6v9lmggcCFFGkQdgJUppUlnnVTxGNbgNNMY1yd4eUClPhejRAp9lB1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