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三三部位(小臂部位)

概述

三三部位为小臂部,本部位总计16穴名,共32穴(注:穴名后括号内序号为穴位数)。

①其门穴(2);②其角穴(2);③其正穴(2);④火串穴(2);⑤火陵穴(2);⑥火山穴(2);⑦火腑海穴(2);⑧手五金穴(2);⑨手千金穴(2);⑩肠门穴(2);⑪肝门穴(2);⑫心门穴(2);⑬人士穴(2);⑭地士穴(2);⑮天士穴(2);⑯曲陵穴(2)。

三三部位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部位之一,在这一部位有些穴位与十四经之穴位置大体相同,如火串穴与支沟穴相近,火腑海穴与手三里穴相近,曲陵穴就是尺泽穴,这些穴位的功效也与十四经之穴功效相近,当掌握了十四经穴原有的作用外,再把董氏奇穴所特有之效掌握即可。所以这些穴位在这里不再赘述,重点应掌握的是下列穴位。

①三其穴(其门、其角、其正穴);②三门穴(肠门、肝门、心门穴);③三士穴(人士、地士、天士穴)。

在这里未列出的穴位仍然仅作了解,因为这些穴位在临床中用之较少,笔者尚无更多的临床经验,所用也仅以其主治而用,故也没有引述之必要,只将3个穴位组的应用进行以下扼要整理。

重要穴位的临床运用

1.三其穴(其门、其角、其正穴)

其门穴

其门、其角、其正穴

定位 在手腕横纹后2寸处,桡骨之外侧。

解剖 此处有短伸拇筋,头静脉、桡骨动脉支、后下膊皮下神经、桡骨神经、肺之神经。

主治 妇科经脉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痔疮痛。

取穴 当桡骨之外侧,距手腕横纹后2寸处。

手术 臂侧放,针斜刺约与皮下平行,针入2~5分。

其角穴

定位 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4寸处。

解剖 此处有短伸拇筋,头静脉、桡骨动脉支、后下膊皮下神经、桡骨神经、肺之神经。

主治 妇科经脉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痔疮痛。

取穴 当桡骨之外侧,距手腕横纹4寸处是穴。

手术 臂侧放,针斜刺约与皮下平行,针入2~5分。

其正穴

定位 在桡骨之外侧,手腕横纹后6寸。

解剖 此处有短伸拇筋,头静脉、桡骨动脉支、后下膊皮下神经、桡骨神经、肺之神经。

主治 妇科经脉不调、赤白带下、大便脱肛、痔疮痛。

取穴 当桡骨之外侧,距手横纹6寸处是穴。

手术 臂侧放,针斜刺约与皮下平行,针入2~5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其门、其角、其正三穴同用,一用三针,一般不单独用针,三穴合用称为三正穴。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穴位组。

(2)其门、其角、其正三穴均位于大肠经上,因此治疗便秘甚效,尤其对顽固性便秘作用最佳,临床用之疗效确实,若加配十四经中的支沟、上巨虚、天枢等穴用之,疗效更佳,针到而无效者罕有。

(3)其门、其角、其正三穴治疗痔疮也有效,一般先于委中找瘀络刺血,再针此三穴配承山,通过临床治疗病案观察其效,治疗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对大便脱肛用之也有良好的效果。

(4)三其穴对于妇科炎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可用于赤白带下、子宫炎、尿道炎、膀胱炎等病。笔者治疗妇科炎性疾病常以本穴组为主穴而用,获得良好的临床实效。

(5)三其穴用之有通腑安脏之效,对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闭经、痤疮、腹部胀满等,用之可以调理,针之可使气机通畅而精力充沛,使腑通而脏安。

(6)三其穴的一般操作自下向上透,采用皮下针,由其门穴向其角穴扎针,由其角穴向其正穴扎针,一针接着一针。但是治疗妇科病时的操作与此不同,其操作是由大肠经横透向三焦经,以泻三焦相火,是与其不同之处,在临床操作时务必注意。

2.三门穴(肠门、肝门、心门穴)

肠门穴

定位 在尺骨之内侧,距豌豆骨3寸。

解剖 有尺骨动脉之背支及尺骨神经、肝之支神经、肾之副神经。

主治 肝炎之肠炎、头昏眼花。

取穴 手抚胸取穴,当外尺骨筋腱之侧,距腕骨3寸是穴。

手术 针深3~5分。

肝门穴

肠门、肝门、心门穴

定位 在尺骨之内侧,距豌豆骨6寸。

解剖 此处为总指伸筋,歧出 前膊骨间动脉之分支,肝支神经。

主治 急性肝炎(特效)。

取穴 手抚胸取穴,去腕后6寸,当外尺骨中部下侧是穴。

手术 毫针,针深3~5分。针下后,肝痛立消。此时将针向右旋转,胸闷解除;再向左旋转,肠痛亦解除。

心门穴

定位 在尺骨鹰嘴突起之上端,去肘尖1.5寸陷中,下尺骨内侧凹陷中,距肘尖1.5寸。

解剖 在二头膊筋间,有下尺骨副动脉、桡骨神经支,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 心脏炎、心跳胸闷、呕吐、干霍乱。

取穴 手抚胸取穴,当下尺骨内侧陷处,距肘尖1.5寸是穴。

手术 针深4~7分。

临床运用及说明

(1)此3穴均需抚胸取穴,并以30°角向上斜刺。3穴所设是以全息对应观点为思想,故分别治疗处于三焦部位之疾病。

(2)肠门穴治疗急慢性肠胃炎特效,具有调理胃肠道的作用,尤其对急性肠胃炎作用效佳。当肠门穴与肝门穴合用时,可治疗肝炎引起的腹泻,一般多以左手取穴。

(3)肝门穴是治疗急性肝炎的有效穴位,在十四经穴中无穴位与其相比拟,治肝病确实有效,被称为急性肝炎第一针。本穴配上三黄(天黄、明黄、其黄)治慢性肝炎也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取穴时多以左手为主。因急性肝炎多为急性病,并且为传染性疾病,临床治疗甚少,故尚无更多之经验,对此只为引用所言。

(4)心门穴的临床用途更加广泛,作用疗效也很佳,所以本穴在临床用之很多。可用于各种心脏病,用之均效,是笔者在临床常用之穴。还可用于膝内侧痛、腹股沟处疼痛以及尾骨尖端痛,疗效极佳,多数针之即效,是这些疾病所用之效穴。当尾骨尖端以上痛时用肺心穴治之,尾骨尖端痛时取用本穴。笔者以此为主穴治疗数例相关患者均获佳效,如治一青年女性,生育后不久即出现尾骨尖端部位疼痛,经治疗数月,疗效欠佳,来诊后以本穴为主穴治疗3次而愈。用心门穴治疗膝内侧痛、尾骨尖端痛、腹股沟处痛之作用,经临床大量相关病例的验证,疗效确实,并且多仅用此一穴一次可见显效。

3.三士穴(人士、地士、天士穴)

人士穴

人士、地士、天士穴

定位 在前臂桡骨里侧,去腕横纹4寸。

解剖 此处为桡骨近关节处之上侧,有桡骨动脉支、外膊皮下神经、桡骨神经支皮下支、肺支神经、心分支神经。

主治 气喘、手掌及手指痛、肩臂痛、背痛。

取穴 手平伸,掌心向上,从腕部横纹上行4寸,当前臂桡骨内侧是穴。

手术 针深0.5~1.0寸。

地士穴

定位 在前臂桡骨中部内缘,距人士穴3寸。

解剖 此处为肱桡骨肌内缘,屈拇长肌外缘,正中神经之分支、桡骨神经与后臂神经支分布区,有桡骨动脉、头静脉、肺支神经、心分支神经。

主治 气喘、感冒、头痛及肾亏、心脏病。

取穴 手平伸,手心向上,去腕横纹7寸,即去人士穴后3寸,当前臂桡骨内侧是穴。

手术 针深1寸治气喘、感冒、头痛及肾亏;针深1.5寸治心脏病。

天士穴

定位 在前臂桡骨之后部内侧,距地士穴3寸。

解剖 肱桡骨肌外侧,为桡骨神经、后臂神经及正中神经分布区,有桡骨动脉、头静脉、肺支神经、肾之副神经。

主治 气喘、鼻炎、臂痛、感冒、胸部发胀。

取穴 在前臂桡骨之后部内侧,距地士穴3寸是穴。

手术 针深1.5寸。

临床运用及说明

(1)人士穴、地士穴、天士穴三穴合用被称为三士穴。当取穴时手平伸,掌心侧向上。三穴的位置处于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之间,因此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与心脏疾病。

(2)三穴合用是治疗哮喘病之特效穴位组,若加配灵骨、水通、水金作用更佳,在临床用之,多数即可见显效。尤其适用于心源性哮喘,笔者对此已有数次临床实用案例。临床所用,为经络所行,易记忆与理解。

(3)当治疗肺病时要浅刺5分左右,治疗心脏疾病时要针刺到1.5寸左右。

(4)三士穴对心动过速则有很好的作用,一般有即解之效。 8bZqjCouml61q1FqxULPDlJm/OKkq75w9Jh3uhWflR+iuMeDMPKBz3/Lp6pKw8e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