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柯
埃德加·爱伦·坡出生于19世纪初,只活了40岁,便于1849年离开了人世间。但他这40年,可以用“惊涛骇浪”来形容毫不为过。他娶了自己的侄女为妻;与其他作家大打出手,整天醉眼朦胧。
爱伦·坡生活的地方,是美国重要的文学中心地带:巴尔的摩、费城、纽约和波士顿。他干过杂志编辑,当过文学评论者,也给一些大学上过课。他最感兴趣的是英国惊悚小说、歌德体诗歌,同时又热衷于向美国读者介绍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并不停地进行文学评论。爱伦·坡成为美国19世纪文学领域里最活跃也十分重要的人物。当然,一提到19世纪,人们自然会想起一些伟大的名字,如爱默生、梭罗、霍桑、梅尔维尔以及惠特曼等人。正是这些人试图摆脱头顶上的英国文学传统的阴影,并试图走出一条美国式的文学道路来。而爱伦·坡直到20世纪下半叶,才被公认为对“美国文艺复兴”起到重要作用。
翻开爱伦·坡的作品,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留有悲剧的情愫。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他3岁刚过,就亲眼看到自己的妈妈在肺痨病痛的折磨中死去的全过程。后来,他被父母生前好友收养。但养母的身体也一直很糟糕,他能感受得到养母的病痛,一如体会自己亲生母亲的致命病痛带来的苦痛。而他与养父的关系则变得十分紧张。养父是个情绪多变、性情乖戾的人。后来爱伦·坡上了大学,但养父只供养他两个学期,就拒绝再支付后来的学费了,他只好辍学。爱伦·坡还有个坏毛病:嗜赌,这使得他深陷债务危机之中。整个前半生,他养成了一种人生观: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自己则是无辜的。这种人生观使他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他于是认定,养父不过就是个名称罢了,养父根本就不能起到父亲的作用。而这种观点,一直影响他的几乎所有的作品。
爱伦·坡后来应征入伍,但没些时候,他便从部队里出来了。为了谋生,他进入杂志领域。他凭着自己的能说会道,居然说服了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主编,让自己当上了某杂志的编辑。这一职业使得他有了后来文学作品得以发表的空间。他好好地利用了这一职位。他撰写文章,激烈地抨击商业竞争对手,并顺势抨击他不喜欢的著名诗人朗费罗。不过很快,他便失宠,于是,职位丢失了,但他已经很有名气。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办一家自己的杂志,直到临近死亡,他一直坚信,是别人偷走了他实现这一梦想的元素。
爱伦·坡以文学评论家姿态驰骋于美国文学领域。不过,令他一夜成名的,却不是他的文学评论作品,而是他的诗作:“The Raven”(此诗作为第一首诗被收录在“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五辑《爱伦·坡诗歌全集》之中)。后来,他陆续发表了很多诗作。而最令读者动容的诗作当数“安娜贝尔莉”。这次,“最经典英语文库”重点推出了这一诗作。
此外,本书中还收录了爱伦·坡的唯一的诗歌体剧本。读者只要拥有此书,就可以把爱伦·坡的全部诗作都收入进来。
总之,爱伦·坡在中国读者眼中并不是陌生的。上世纪80年代,有很多中国学者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或介绍或翻译爱伦·坡的作品。但要不折不扣地理解爱伦·坡,还得看原汁原味的爱伦·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