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色彩的基础理论

什么是色彩?色彩是一种最直接的语言,它能使人产生情感上的联想,震撼人的心灵,让人感受到色彩为人们带来的喜悦、忧伤、宁静。正如英国画家罗斯金描绘的那样,色彩能在人们心中唤起永恒的慰藉欢乐,色彩在最珍贵的作品中、最驰名的符号里、最完美的印章上大放光芒。色彩无处不在,它不仅与人的生命有关,与天空的光线有关,而且与大地的纯净和明艳有关。

色彩的成因主要是源于光的作用。光让我们感受到瑰丽的色彩世界,光决定了我们的视觉对自然界的感知,没有了光线,色与形在我们的视觉中便消失了。绘画中运用的一切有关色彩的法则都是自然规律的反映。

一、色彩基础

1.三原色

指红、黄、蓝三色。它们是其他任何颜色都调和不出来的颜色,而这三种颜色却可以调和出任何颜色,因此又被人称为“母色”。

三原色

2.间色

指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调和而产生的颜色,如橙、绿、紫。

间色

3.复色

原色与间色、间色与间色相调和而产生的颜色。

4.补色

一种原色与其他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间色互为补色,如红与绿(黄+蓝),蓝与橙(黄+红),黄与紫(红+蓝)。复色间也可以互为补色,补色也常被称为对比色。

补色

5.极色

指不具有任何色彩倾向的黑、白二色。黑色独立于彩色之外而存在,在色彩调配时加以适量的黑色或白色,可以起到降低或提高色彩明度的作用。

色环

二、色彩三要素

1.色相

即色彩的相貌,是色彩的颜色特征,如红、橙、黄、绿、蓝、紫均为不同的色相。

2.色性

指色彩的冷暖,如红、橙、黄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一色系被人称为“暖色”,而蓝、绿、紫给人们的是一种清凉的感受,这一色系被称为“冷色”。同一色系也有冷暖之分,如色彩的明暗或深浅。

3.色度

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颜色的纯度取决于含其他色素的多少,含得越多,色彩越灰越混浊,纯度也就越低。

明度: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

(1)固有色:通常指物体本身固有的颜色,在光的作用下,任何物体都有各自的颜色,但固有的光色才使它具有固有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照下,物体的固有色也会产生变异。

(2)光源色:指不同发光物体所具有的不同的色调光色,如:白炽灯、日光灯、晨光、夕阳含有不同的色彩倾向,物体接受不同色调光源的照射,其色彩就会有明显的差别。

(3)环境色:也称为条件色。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一个受光物体必然会折射周围物体的颜色(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

固有色给人的感受是相对客观存在的。光源色是重要的,难以把握,不同色相的光源照射在物体之上,会形成不同的色彩关系。固有色与环境色也会因光源色的变化产生很大变化。在写生中,物体的不同固有色给人最直接的感受,但由于光源、环境等因素,真正的固有色成分已经很少了。同一环境的物体也会因光的折射作用相互影响,作用于背光处。它们之间相互辉映,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气氛。

在绘画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感受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对物象颜色所起的作用,这对提高我们的色彩感受力、在色彩写生中把握与表现物象的色彩非常有效。我们要善于总结规律,这样才不会在繁杂斑斓的色彩世界里迷失自己。

水粉静物写生一般在室内进行,受到偏冷的天光影响,所以物体受到偏冷光源照射,物体的受光面就倾向冷色,而物体的暗部就会偏暖。相反,当光源色偏暖时,物体暗部就会偏冷。

在写生中,对色彩关系的把握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结果会对画面起破坏作用。如有的同学过分强调固有色而忽视了环境的影响,色彩就会显得孤立,缺少色彩感。有的过分强调了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忽视或改变了固有色,画面就会感觉到“脏”、“花”,所以,建立精确的色彩关系,培养色彩的感受能力,对画好水粉静物画极为重要。

(4)色彩关系规律:

物象的亮部色彩:光源色+固有色。

物象的高光色彩:固有色。

物象的暗部色彩:固有色+环境色。

物象的反光色彩:环境色较明显,一般颜色倾向于距反光面最近的物体颜色。

色彩的冷暖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而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处理所有的画面冷暖关系。 V29Zv0m32JLLzDt9ZvVBLBDIkYUjZB6j0u2q4vQuNBx6SqcdeZ2QO2LCGeMx8Q6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