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孙中山以天下为公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幼年时家境贫困,在辛劳苦难的童年,他亲眼看到清朝的差役来到翠亨村催粮逼税,村里的三家富户虐待打骂奴婢……这是为什么?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传统习俗,使他那幼小的心灵萌发出愤慨和不平。19 世纪 60 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不久,翠亨村里有一位曾经跟洪秀全打过清军的老兵,名叫冯爽观,他十分喜欢孙中山这个孩子,常常把太平天国的故事讲给孙中山听。8 岁的孙中山听到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殉难这些革命逸闻后,无限景仰太平天国的先烈们,革命的种子,从小便在孙中山的心里培下了。1886 年,他进入广州博济医校就读,1887 年转入西医书院,在这里,他可以自由地表白政治见解。毕业后,孙中山先后在澳门、广州开业行医,他医术精湛,不久就成为知名的良医。孙中山借行医为掩护,结识了一批爱国青年,共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开始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1894 年 11 月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经孙中山组织在檀香山正式成立,入会的誓词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个纲领的雏型。1895 年,兴中会发动的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成了被通缉的流浪者。困难可以激发先驱者的智慧,挫折只会坚定革命家的决心。1905 年,孙中山倡议将分散的团体统一起来,8 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并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政治思想,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一生不懈的努力,终于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立下不朽的功勋。

1911 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 年 1 月 1 日,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他正式宣誓就职。

地位虽然变了,但他仍然甘当人民公仆,力主天下为公。他是艰苦朴素的表率,廉洁奉公的楷模。他的衣食住行,一点也不搞特殊。他把总统府设在旧两江总督衙门。他的办公室是普通平房。负责总务的同志,要给他添置一张沙发,他坚决拒绝,严肃地说:“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艰苦朴素!”总务没有办法,只好给他置一把藤椅。当时政府官员,除食宿由临时政府供给以外,每人每月只发给军用券 30 元。孙中山先生从不例外。

有人推荐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出任广东省都督,孙中山坚决反对。他说:“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然余今日却要避亲了。因兄不胜都督之职,恐贻国民之大事,误我革命之前程。”他又面见大哥,说:“大哥忠于国民革命,毫不吝惜钱财,多次资助国民革命军,弟铭记于心,革命党人亦不会忘记!兄无出任都督之才略,万望不要出任!”孙眉点头称是。

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北洋军伐袁世凯篡夺。在内外压力下,孙中山不得不让步,仅仅干了三个月,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在艰难的处境中,孙中山表示,只要此身尚存,此心不变,决心“再举革命”。

1920 年 11 月,孙中山在广州重组护法军政府,并于 1921 年 5 月就任非常大总统。就在他准备挥师北伐之际,新军阀陈炯明突然叛变,炮轰总统府。

孙中山穿出叛军包围后,登上军舰,率领海军和部分陆军部队,向陈炯明叛军进击。孙中山自己所乘的永丰舰走在战斗的最前列。

叛军得到帝国主义的帮助,用鱼雷、大炮向孙中山的座舰猛攻。形势十分危急。根据各舰舰长会议的决定,孙中山只得暂时离开广东。孙中山临行前,对部下将士说:“只要我呼吸一刻没有停止,依然要坚持革命,决不放松。建立民主国家的责任,仍然在我们大家的肩上,切不可轻易抛弃,辜负了我们当初的志愿!”

孙中山回到上海,有好几千代表冒着暴风雪,到码头上欢迎。孙中山发表宣言,报告陈炯明叛变的经过。他严正地指出:“凡是忠于民国的,就是我们的朋友,不忠于民国的,就是我们的敌人。大义所在,定用全力来奋斗。不顾危难,不怕暴力,一定要完成中华民国的建设,使全国人民都蒙受福利!”

为什么一次决斗争,结果却一次次失败?一系列问题不断困扰着孙中山。他探索着,苦苦地思虑着,陷入了徬徨苦闷之中。

孙中山在绝望中,受到了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开始了他晚年的大跃进,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光荣的新阶段。

1923 年初,孙中山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宣言》和《孙文越飞宣言》,决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中国国民党成为革命各阶级的联盟。在 1924年 1 月于广州召开的由孙中山亲自领导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接受共产党人的建议,对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个问题的原则和纲领)重新作了解释,旧三民主义从此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多年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孙中山积劳成疾,而身患肝癌,到天津时已卧床不起,于 1925 年 3 月 12 日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念念不忘地嘱咐着:“和平、奋斗、救中国……”还发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号召,激励人民继续前进。

孙中山的一生留下的个人财产只有三样:一是生前的衣物;二是 2000 多本书籍;三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为他集资购买的一所住宅。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不愧为天下为公的楷模。在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园,耸立着中山陵墓,陵墓正门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这四个大字,正是孙中山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eTyJ68mZ4pNJHhN7rzz9AiPbREs+UmBG90wf2anR+UURWE2M0/w09Yb8o12weG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