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柬埔寨舞蹈,柬埔寨最早称之“扶南”,在我国唐代宫廷燕乐中就有“扶南乐”,说明柬埔寨与我国交往的悠久历史。“扶南乐”是柬埔寨带有印度佛教色彩的宗教乐舞。扶南,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强国,它的疆土比东南亚其他地区要大,经济贸易、文化艺术都比较发达。它首先接受了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吸收了印度和中国乐舞,经过消化整理,根据本民族特点又创作出新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如“木杵舞”表现柬埔寨人民的劳动生活;“昌扬舞”,对人物和动物的模拟舞蹈,还有节日里表演的舞蹈,这些舞蹈为柬埔寨宫廷乐舞提供了表现素材。
柬埔寨舞蹈分两大类:一是接受印度影响的宫廷古典舞蹈,一是民间舞。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是木杵舞,表演者用木杵敲击石臼发出有节奏声响的歌舞。
柬埔寨的基本舞蹈姿态是:重心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半脚掌着地在一旁,手臂富有棱角、曲线,舞蹈充满婉约、细腻、柔韧、纤巧的韵味。
柬埔寨的舞蹈特征是:含蓄、高贵、娟雅、稳重。舞蹈风格形成于公元9世纪吴哥王朝。吴哥王朝是由扶南北部高棉人在吴哥地区建立的国家。当时的吴哥王朝是一个政权稳固,贸易繁荣的经济大国。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高棉人建立了自己的文化,12—13世纪是古柬埔寨国家的辉煌时期,也是其文化的极盛时期,吴哥王朝在吴哥地区建立了大量的婆罗门教与佛教混合的庙宇和宝塔,每个塔尖上均刻有凝视四方、微笑的巨人脸,巨人头顶一朵莲花,它充分反映了古柬埔寨的时代精神,柬埔寨的传统舞蹈体现了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一直保存并且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