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神农架杂交野人之谜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次对神农架的考察活动规模较大,参加考察的人员多达110人,其中解放军侦察人员50多人,各类专业人员20多人,实际考察面积达1500平方千米,考察路线全长近6000千米,其规模即使在世界“野人”考察史上也不多见。遗憾的是,除去疑为“野人”的一些间接证据外,并未能找到实证“野人”在这一地区存在的过硬证据。

此后十几年,神农架“野人”考察活动除去少数人小规模地进行外,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下属的“中国珍稀动植物科学考察队”组建,并再次进入神农架进行多学科考察。引发这次科考的动因是1993年传出10位科技人员在神农架见到3个“野人”的事件。但这次考察依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神农架“野人”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成为热点,除这次考察激起的热情外,还和被报刊爆炒的一件“新闻”有一定关系。1997年突然传出在湖北长阳某地发现一个畸形人,据说是其母被“野人”掳去后生下的“杂交后代”。此人已于1989年去世,其尸首被送到科学院进行鉴定时,证明这畸型人实为“小脑症”患者,根本不是什么“野人”的“杂交后代”。

到目前为止,收集到的被疑为“野人”的直接材料只有毛发、手脚标本和头骨等。科学的判断理应来自对客观实体的研究,但这决不意味着,在缺乏实证的情况下不能作某些科学上的推断。通过40年来的追踪与探索,能得到什么结论呢?“野人”究竟是什么?它真的存在吗?在众多目击与遭遇“野人”的事例中,除去那些因明显夸大、渲染而失真,甚至有意或无意的捏造外,多数情况是目击者处于精神紧张和恐慌状态,或距离甚远和能见度较低,误将某些已知的动物看成“野人”;或是根本就不认识某些动物而将其错当做“野人”。其中涉及到的动物有猴类(金丝猴、猕猴、短尾猴)、熊类(黑熊、棕熊)、苏门羚(神农架地区群众称为“林中羊”)等。

将猴类特别是短尾猴误做“野人”的例子屡见不鲜。1985年,前“野人考察研究会”在湖南新宁高价购到一头“毛公”后如获至宝,大肆宣扬捉到活“野人”,结果是一场闹剧,“毛公”原为短尾猴。《遂昌县志》中曾记载古代有一种叫“援”的动物,称“援似猴,大而黑”,实际上也是一种短尾猴。《黄山志》上亦有“猩猩”一说,认为猩猩是出现的“野人”,其实就是黄山短尾猴。所以国内不少地方出现的所谓小型“野人”,可能都是短尾猴造成的错觉。

将熊当做“野人”也不乏其例。科学家在神农架考察时,曾对打死“野人”的事例查访落实,发现打死的是黑熊。1961年1月在云南励腊密林中见到“野人”母子的一位小学教员事后也否认自己见到“野人”,认为是黑熊。所以在中国部分大型“野人”中,熊是占相当比例的。

尽管对“野人”的存在基本上持怀疑态度,但科学家依然相信,在人迹罕至之处不能完全排除“野人”存在的可能性,至少还有5%的证据有待我们去澄清,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的探讨。 4AfYQWTsmp3vYQIDgC4M7S82qEVDK16cah3NxurzetlXhYH6200VXLfXuuMxxX5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