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一路风雨走过来——犹太人的生存智慧

犹太民族不但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而且还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他们没有家园,流离失所,安宁与幸福对犹太人来说只是昙花一现。相反,苦难、迫害、残杀几乎将他们的生命之火灭绝。

但是他们却以顽强的毅力,过人的勇气,超人的智慧,战胜了一切灾难,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建立了美满的家园,成就了辉煌的事业。

1、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为什么只让透过黑暗的部分看东西?因为人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塔木德》。

大约从《圣经》诞生的时候开始,犹太人就遭受着无数的劫难,尽管如此,仍没有扭曲他们坚强不屈的性格。在犹太人眼中,苦难也好像一笔财富,只要有一线希望,就永不放弃,因为他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在经历苦难时,他们顽强地承受着、忍耐着,他们怀着希望,等待着机会,寻找生存的空间。

在迦太基的一家博物馆,有一幅特殊的画,画名为“将军”。画上是一个人和一个魔鬼在下棋。这幅画很奇特,引人深思。图画中的人用尽了所有的智慧在与魔鬼奋力拼杀。

这盘棋,象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比赛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胜过对方,双方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令人遗憾的是,棋局出现了不妙的局面:魔鬼将了人类一军,人类眼看就要输了。

有位犹太人来这里参观,看到这幅画时,激动地站在画前不肯离去,嘴里蹦出这样一句话:“魔鬼怎么能将人的军,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

犹太人又看了许久,突然眼睛一亮,欣喜若狂地大叫:“还有希望,还有一招……”

的确如此,魔鬼经常使人类濒于毁灭的边缘,但是,人类总会有最后的一招,而这招正是起死回生的一招,人类生存的希望就在这里。看似绝望的棋局还有解救办法,也就是说,人类还有一步好棋能走,走了这一步,人类就能战胜魔鬼。生存的天平,会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倾向一方。只要增大希望的分量,就能继续生存下去,就可以使天平的指针倾向于人类。

犹太人正是凭借着这种生存意志,在世界各地辗转迁移。犹太人对苦难的忍耐力是罕见的,他们就像弹簧一样对压力有着极大的韧性。他们认为只有饱尝苦难和贫穷的人,才能摘取生活甜美的果实。

可以说,犹太人的历史是从无尽的迫害中走过来的,就像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所写,夏洛克在法庭上控诉当时社会对犹太人不公正的待遇:

“他(安东尼奥)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元钱的生意,讥笑我的亏损,挖空我的盈余,侮辱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教徒,那基督徒应该怎样?报仇呀。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犹太人应该怎样?报仇呀。你们已把残酷的手段教给我,我一定会照你们的教训实行。而且还要加倍奉还哩。”

犹太人正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才锻造出了坚强的民族性格。按照犹太人的观念来说,痛苦愈深,人愈坚强。而且,他们在磨难、离散和流浪的生存历史中发展起来的民族性格,是犹太民族得以继续生存、延续的不灭精神。

二战时,德国对犹太人实施非人性的统治,目的就是把他们斩尽杀绝。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犹太人,一家5口为了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只好躲在一间仓库的小阁楼上,生活全靠朋友们接济。

每当纳粹巡逻队或者不怀好意的市民走近仓库时,他们就吓得屏声敛气,一点声音都不敢出。时间一长,他们完全学会了用动作来相互传达意思。

为了生存,父母和叔叔要轮流外出寻找食物和水。3个月后的一天,母亲外出觅食未归,关心他们的人说:“你们的母亲肯定是被德国人抓走了。”又过了两个月,父亲又一去不回,没过多久,叔叔也在外出寻找食物时给德国人抓走。

三个大人相继死去,孩子们更加小心了,每当仓库附近有风吹草动的声音,姐姐就赶紧掩住弟弟的嘴。姐弟俩相依为命,度过了一个多月时光,后来姐姐外出又没有回来。从此以后,凡听到异样的声音,弟弟就会努力掩住自己的嘴巴,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最终,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了下来。

“有彩虹就有希望,每经历一场暴风雨后,天空便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犹太人存活下来的信念,也是如今世界上仍有许多犹太人留存下来的真正原因。因此,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们永不绝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为希望而忍耐。

《塔木德》中说:“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为什么只让透过黑暗的部分看东西?因为人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人生也是从苦难和黑暗开始,最后才获得幸福和光明的。犹太人的苦难向人们证实了一个问题:不要害怕痛苦,要在痛苦中生存下去,因为一个人只有痛苦到了极点,才能品尝到甜美的果实。

2、忍耐也是一种美

每当灾难来临,以色列人总是最先察觉;而当幸运来临,以色列人总是最后感知——《塔木德》。

忍耐也是一种生存方法,《塔木德》中就有许多关于忍耐的故事,犹太史上最伟大的希雷尔拉比就非常善于忍耐:

希雷尔拉比是一个忍耐力极强的人。

一次,有两个年轻人打赌,如果谁能让希雷尔拉比发怒,谁就可以赢400元钱。这天刚好是安息日前夜,希雷尔拉比正在洗头。

这时,有个人来敲门,并大声喊道:“希雷尔,希雷尔在家吗?”

希雷尔拉比忙用毛巾包好头,出门见是个年轻人,问道:“孩子,你有什么事吗?”

“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年轻人说。

“那就请讲吧,孩子。”希雷尔拉比说。

“为什么巴比伦人的头是圆的?”年轻人问道。

“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在于巴比伦人缺乏熟练的产婆。”希雷尔拉比回答。

那个年轻人听完就走了。没过多久,这个年轻人又来了,大声喊道:“希雷尔,希雷尔在家吗?”

希雷尔拉比连忙又包好头,走出门来问道:“孩子,你有什么事吗?”

“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这个年轻人说。

“那就请讲吧,孩子。”希雷尔拉比说。

“为什么帕尔米拉地方的居民都长烂眼睛?”那人问道。

“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他们生活在沙尘飞扬的地区。”希雷尔拉比回答。

这个年轻人听完后没走,又说道:“我还有许多问题要问,但我怕惹您生气。”

希雷尔拉比干脆把身上都裹好,坐下来说:“年轻人,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吧。”

“你就是那个被人们称为以色列亲王的希雷尔吗?”

“不错。”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但愿以色列不要有太多像你这样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为了你,我输掉了400元钱。”

希雷尔问明情况后,对他说:“年轻人记住了,希雷尔是值得你为他输掉400元钱的,即使再加400元钱也不算多,不过希雷尔是肯定不会发火的。”

由此可见犹太人的忍耐力之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他们常常表现得从容自信,练就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素质,能忍一切不可忍之事。

在犹太人心目中,忍耐不可耻,一个人越有耐力,别人越尊重他,忍耐已被犹太人看作是一种美德了。

3、竞争越烈,斗志越高

生命有限,时光荏苒,只有奋斗不已,方能生生不息——《塔木德》。

犹太人认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为了生存,就要竞争,自己和别人竞争,同时也是在和自己竞争,一个人虽然能够掌控自己,却控制不了时间,因此,时间只属于永不停息奔跑的人。所以,他们为了生活忙碌着,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如果停止奔跑,就可能被别人甩在身后,更可能因此而失掉积极进取的斗志,最终被社会淘汰出局。

有这样一个故事:

荷兰的渔民出海去捕捉沙丁鱼,捕到后将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如果鱼仍然活着的话,就能卖个很高的价钱。但是,沙丁鱼很难运输,容易在抵达港口前就死掉。于是,渔民们千方百计地要让鱼活着回海港。

可是,除了一艘渔船外,其他渔船的种种努力都是白费的,沙丁鱼到达港口前还是死掉了。而那艘渔船的船长却一直不公开他的秘密,直到他死了以后,人们去参观他的鱼槽,秘密才被揭开:鱼槽里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

为什么在沙丁鱼槽中加入一条鲶鱼,就能让沙丁鱼活下去呢?原来,鲶鱼放进鱼槽内,由于环境陌生,便不安地四处游动,处处挑起摩擦,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另类”,自然就紧张起来,于是便不停地游动。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被运到了港口。

这就是“鲶鱼效应”。它告诉人们,只有不停地游动,生命才会顽强地保持下去。只有不停地奋斗,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有位记者问一位著名的登山家:“你已经是登山者中最成功的一位了,为何还要去登那座无人敢登的山?”那位著名的登山家回答说:“因为山就在那儿。”

的确,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停地奔跑,就在于向更高的山峰发起冲锋。只有不停地奋斗,主动出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人才会为自己赢得主动,才会在人生和事业当中常变常新、不断向前。如果沉醉于一时的成功或安于一时的快活而不思进取,最终会落后于别人,一无所获。

犹太人流浪漂泊的历史际遇更让人们看到,尽管他们受尽了歧视和迫害,但他们从来不消极悲观,而是积极进取,不停地奋斗。他们有极强的时间观念,认为消沉和坐以待毙不但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更会白白浪费掉有限的宝贵时间,使可能的财富和机会白白地丢失。

经常运动的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在长距离越野中,如果中途停了下来,休息一下再起跑的话,就会感到浑身无力,如果你一直跑下来,面对越来越近的目标,你就会浑身充满力量。人就是这样,只有在不断地奔跑中才会有成绩、有目标、有斗志。

4、做最后的努力

笑对苦难,它最终也将会向你露出微笑——《塔木德》。

成功是每个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然而成功似乎并不服从某个人的意愿而去垂青他。一个人可以没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但是他需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一个人可以没有各种熟人关系,但是他需要有一副真诚的态度,真诚的人给人以可靠和信赖感,能真正得到有益的帮助。

一个人可以暂时没有机会,但是他需要有一份安宁的心情,能够安心地继续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因为偶然的机会常常隐含着一些必然的联系,如果能坚持与继续,不断前进,那么机会总是会伴随在左右。

在犹太典籍《塔木德》中有一则名叫“飞马腾空”的故事: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犹太人因惹怒了国王而被判死刑,这个人向国王请求饶恕一命,他说:“您只要给我一年的时间,我就能让您最心爱的马飞上天空。如果过了一年,您的马不能飞上天空的话,我宁愿被处死刑,绝不会有半点怨言。”

国王想了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个人回到牢房之后,另一位囚犯很不解地说:“你这不是信口胡说吗,马怎么能飞上天空呢?”

这个犹太人却说:“一年之内,也许国王会病死,也许我会病死,说不定那匹马会意外地死去。总之,在这一年之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所以只要有一年的时间,没准儿马真的能飞上天空!”

大概没有人会相信马能飞上天,但这个犹太人却异想天开,想出了一个“飞马腾空”的故事。在紧要关头做了最后的努力,为自已赢得了机会。

正如那个犹太人所讲,一年之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什么事都没发生,这个犹太人还是多活了一年,这就是犹太人的乐观精神。

犹太人虽然历经艰难困苦,但他们对未来生活始终充满着憧憬,他们可以在别人觉得不可能的地方找出可能,让不可思议的事情变为现实。

5、凝聚的力量

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犹太法典》。

犹太人十分注重自己周围的环境,他们认为这是生存的基础。

犹太人对自己身边的人非常关注,团结互助的观念已深深的根植于犹太人心中。他们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犹太人每次筹集向国王交纳的税款时,富人往往主动地替穷人把税款交上,接济贫穷在犹太人中蔚然成风。哪怕是家无三餐的穷苦犹太人,也都保存着一个存钱的小盒子,准备施舍给比他们更穷的人家。

上帝为什么在创世纪的时候只造了一个亚当呢?这种问题流传了许多年,也有了太多的解释,但只有犹太民族的解释最为独特。犹太典籍《塔木德》是这样解释的:“神在开始时,为什么只创造一个人呢?因为当初只造出一个人,那么溯源而上,每个人都会发觉大家都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所以,也就不会有这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说法了,因为大家都是从同一个亚当那里繁衍下来的。”

既然是一个祖先就都不是外人,理当团结互助,这就是犹太人的团结意识。有了这种团结意识,他们遇事从不会感到孤单,很自然的结合在一起,因为他们相信凝聚的力量。

6、帮助别人等于在帮助自己

不要鄙视任何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可以在有钱和有时间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犹太智语。

犹太人认为: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在一些犹太社团,都设有一种“吃饭日”的制度。每个礼拜里,穷苦的犹太学生分别到不同的犹太人家中去吃饭,以便使这些穷苦的学生能够安心读书。

犹太社团里有固定的慈善机构,这些慈善机构都是靠着富裕的犹太人捐助来维持的。

富裕的犹太人帮助穷苦犹太人的方式是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贷款,或接受他作为商业伙伴,或帮助他找到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总而言之,使他能够无需别人帮助就能维持生活。

犹太人之间的相互帮助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从内心深处帮助自己的同胞,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同胞。有位犹太拉比说:“要想测知你是否真心敬爱神,只要看你是否爱你的朋友就知道了。”

古代犹太人在神庙中有若干个小房间,称之为“静室”或“禁声室”。犹太人把他们为穷人准备的东西秘密地放在里面,穷人们来到这里就秘密地得到帮助,让给予者不知道给的是谁,接受者不知道是谁给的。

在施舍时,犹太人很注重并允许穷困的人在接受帮助时保持尊严。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所做的捐赠中,还有许多是匿名的。

犹太的法律规定,富人要留下一定量的庄稼、葡萄或是橄榄让穷人来拿。在收获季节掉在地上的几捆小麦,或几堆玉米属于穷人,而长在地边的庄稼也属于穷人。相互帮助成为他们的生存法则和经久不衰的民族意识。

犹太人之间的这种团结和帮助,让其他民族非常嫉妒,有人问犹太人为什么要这样相互帮助,犹太人会回答:“我们自己不相互帮助,难道还等别人帮助我们吗?”正是依靠这种团结互助,犹太人在历经追杀、迫害、侮辱之后,反而更加繁荣兴旺,在生存的恶风险浪中幸存下来。

7、化敌为友,择人交友

谁是最强大的人?化敌为友的人——《塔木德》。

犹太人认为,谅解和接受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是最好的待人之道,这样双方之间都会得到回报。所以犹太拉比高度赞美那些受到侮辱却不侮辱别人的人,听到诽谤却不反击的人。

今天的犹太人非常重视团结,东欧一些国家的犹太社团成员为了消除相互之间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隔阂,在赎罪日前夕做礼拜时,往往真诚地向相遇者打招呼,说声“请宽恕我”。

这个时候,那个人一定会全神贯注地听完他的话,然后立即回答:“我宽恕你。”他也要向对方寻求宽恕。这种方式成为犹太人中一条不成文的法律,即便是社团的首领和德高望重的长者也不例外。有些时候,如果两个犹太人误会太深,以至于碰在一起也视而不见,互相躲避,那么最好的调节方法是双方都很熟的老人主动上前,打破僵局,使其中一方首先开口。这样做,至少会使他们相互平息怒气,甚至有可能握手言和。

对于朋友,更要团结。千百年来,犹太人备受迫害和欺辱,但是他们能够从事物的正反方面看待福祸关系,相信一切的好是因为曾经的错。所以犹太人对待朋友以真诚为本。

犹太人把朋友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像面包的朋友,这种朋友是必须需要的;第二类是像菜的朋友,这种朋友是偶尔来一次的;最后一类是像病的朋友,这种朋友是一定要避开的。因为“跟狗玩,就会有跳蚤上身”。可见,择友重要。

8、知识的力量

即使最聪明的智者也要永远学习——犹太智语。

“知”就是知道,“识”就是识别、见识;“知”是获得资讯,“识”是运用资讯,对某一事物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判断、把握和认识,即新知。“办大事由于才,而成大事却由于识。”有知才有识,而识又决定了知的发挥程度和数量。

如果说创新是成功的常青树,那么知识就是滋养长青树的长流水。

如果说潜能是创造力的根基,那么知识就是潜能的主要内容。

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里写道:“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知识的宝藏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就越大。此外,如果具有有关学科或者边缘学科的广博知识,那么,独创的见解就更可能产生。”

犹太人有着“杂学博士”的称号,和他们在谈判的时候,他们讲话头头是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精彩,所谈内容左右逢源,似乎世界上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有个日本人在和犹太人谈判之后,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那个犹太人太厉害了,那天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一直是他在不停地说。他给我的印象好极了,他穿着很整洁,讲话极有道理,条理极为清晰,态度又极为谦和,他的谈话让我那样地神往,我简直不想说任何话,而只是愿意听他来讲。你和他交谈越多,你就越会佩服他的学识渊博了,他谈政治、论经济、说军事、讲历史,还滔滔不绝地聊体育、娱乐、时事,真是天文地理无不涉猎,似乎天下没有他不通晓的道理。尤其是吃饭的时候,他的话语更是滔滔不绝,让你大开眼界。”

有位犹太人应邀出席英国的金融会议,在苏格兰参会期间,一天晚餐后外出散步,走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不禁触景生情,乘着酒兴吟诵了英国诗人史考特的诗,英国人听后大为叹服,认为该先生学识渊博,对他另眼相看,最后在谈判桌上犹太人自然赢得了不少好处。

犹太人由于自身的水平比较高,他们不喜欢和见识浅薄、教育水平低下的人交往,他们说:“在玫瑰花丛的人身上充满馨香”,因而喜欢和学识渊博的人交往,他们之间可以经常讨论学习,相得益彰。

正因为拥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他们才具有高智商的头脑。从而在生意场中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能赚钱的根本保证,也是商人的基本素质。

学识渊博的人可以放眼世界,他们站在经营大师们的肩膀上俯瞰脚下的财富。知识丰富的人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世界巨富们那里,学习他们最为精髓的赚钱秘诀。而学识浅薄的人无论是自己的见识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可能低于学识渊博的人,他们在长期的商业活动中很难长久地站稳脚跟。

犹太人把知识视为财富,认为“知识可以不被抢夺且可以随身带走,知识就是力量”。犹太人重视知识,目的在于使自己能在竞争的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自己民族的力量。

9、“勤”必有所获

成功和失败都是习惯——犹太谚语。

犹太人认为,勤勉和成功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一般来说,勤勉造就成功,而懒惰却足以毁掉一个资质非凡的人。虽然勤奋并不一定能成功,但无论如何也要勤奋,因为这是走向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俗语说:“成事在人”,细细想来,发人深省。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付出,就会有相应的成就回报你。如果以勤付出,回报你的,也必将是相连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事在勤”实不为过。

其实,勤勉或懒惰本不是一个人的本性,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辛勤地工作,也很少有人是天生的懒虫,大多数人的勤勉或懒惰都是习性所致。此外,孩童时期的家庭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也都有很大的影响。勤勉有两种:一种是外力强迫的勤勉;另一种是自愿的勤勉。

犹太人认为外力是强迫的劳动,一旦外力消失,这种勤勉就会荡然无存。自愿的辛勤,较易产生出自己的东西,从而逐步培养自己,久而久之,就能打造一个完完整整的自我。

《塔木德》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哈德良皇帝看见一个老头正在勤奋地种植无花果树。他问老头:“你想享受你劳动带来的果实吗?”

老头说:“假使我活不到吃无花果的时候,也没什么,我的子孙们将会吃到,也许上帝会特赦我。”

“请记住,老人家,如果你得到了上帝的特赦吃到这树的果实,那你一定告诉我。”哈德良皇帝说。

时间过得很快,果树在老头的有生之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老头十分高兴,装了满满一篮子无花果来见哈德良皇帝。并且说道:“我就是你看见过的那个种无花果树的老头,这些果实是我劳动的成果。”

哈德良皇帝让他坐在金椅子上,把他的篮子装满了黄金。皇帝的仆人反对说:“您想给一个犹太老头那么多荣幸吗?”

哈德良皇帝却说:“上帝给勤奋的人以荣誉,难道我就不能做同样的事吗?”

哈德良皇帝说得很对,对于勤奋的人,上帝总是给他最高的荣誉和奖赏,对于那些懒惰的人,上帝不会给他们任何的礼物。懒情的人一生无所事事,他们的一生也必将是一无所获。他们只能在空虚的生活和无尽的悔恨中度过一生。

勤奋是一笔价值远远超过金子的财富。金子虽然珍贵,假如坐吃山空,总会有用完的一天,惟有勤劳才是永不枯竭的财源,这一点,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勤能使人走向成功。聪明的人,勤而努力就能成功;愚笨的人,如果能以勤为本,笨鸟先飞,同样是赢家。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你打开了一扇门,同时就要给你关上一扇窗。你应该记住,勤奋实际上是弥补自己某一方面缺陷的良药。

10、忘我的工作是对上帝最好的报答

“适度的享乐,适度的工作”才是丰满、充实而又有意义的生活——犹太格言。

最无聊的事莫过于无所事事,最愉快的事是人们在不停地忙工作。

犹太人崇尚工作,整天清闲、无所事事、到处游走,这是让他们觉得最难受的事情。而整天勤勉甚至紧张的工作才是他们喜欢的。

犹太人认为,懒惰使人一事无成,上帝和人们都奖赏勤勉的人。因此,犹太人的生存之法是养成每天都工作的习惯。

电报业巨子萨尔诺夫小的时候,家里十分清贫,读小学的时候,就不得不利用放学时间及假日做工,挣点钱贴补家用。当他小学快毕业时,父亲又因为长年辛苦而积劳成疾,过早地去世了,没有办法他只好辍学做了童工。15岁他就开始步入了社会,并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他一边赚取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一边开始自学。

几经周折后,他在一家邮电局找到一份送电报的工作。他工作异常辛苦,一天要送20份电报,为了一份电报,有时候要跑上几英里路。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两三点了,他又累又饿,几乎不能再多走一步路了。吃完一点儿饭他就赶紧睡觉,为了多送几份电报,他又不得不在早晨五六点钟的时候赶到电报大楼。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于是,他开始学习当时几乎没有几个人掌握的国际莫尔斯电码的操作方法。

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要学习这样的先进技术,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由于他惊人的决心和毅力居然学会了这项高难度的技术,于是他被破格提升为报务员。

在公司的研究所,他完成了电气工程学专业,成为当时世界功率最强的电台——马可尼无线电公司的收发报员。在1912年4月震惊世界的大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时候,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收到沉船信息的人。他连续72个小时守在电报机旁,不间断地收传信息。

长期的电报工作让他敏锐地发现,无线电技术的市场化具有广阔的前景,公司认为他具备了经理人的思维,于是在他30岁的那年,提升他为无线电公司的总经理。他这样卓越的成绩,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这些都要归功于他那种顽强坚韧的工作态度。

实际上,所有人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经过超人的、顽强的奋斗,一般性的奋斗是很难成功的。

犹太大亨洛克菲勒工作异常地勤奋,他常常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有的时候,甚至一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他的一生中平均每周工作76个小时,经常是别人下班了,他还在工作。

他说:“如果什么都不想干,那一天工作8个小时就可以了,可是你如果想干点什么,那么别人下班的时候,正是你工作的开始。”

别人说他怎么能一天工作20个小时,他却说:“一天工作20个小时怎么可以,我需要一天工作48个小时。”人们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在忙于工作,于是人们说洛克菲勒只有睡觉和吃饭的时候不谈工作。他这样忘我的工作,自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努力的民族之一,这种顽强的精神不知道成就了多少犹太富翁,这些杰出人物无不具备这样顽强忘我的奋斗精神。犹太人似乎是一群从来不知道疲倦的辛勤工作者,他们可以长期地忍辱负重地工作而没有丝毫怨言。

在这些巨富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他们一般都可以长期默默地埋头工作而不为外人所知晓,人们似乎早已经忘记了他们,而他们也似乎和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系,最终有一天,他们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社会不是享乐的天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人才云集,竞争对手强大。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竞争又时刻令人体会到一种莫大的压力,潜移默化地催人上进。

11、金钱——犹太人的护身符

钱不是罪恶,也不是诅咒,它在祝福着人们——《塔木德》。

金钱给人类以光明,金钱给万物以温暖;金钱让说坏话的人舌头发直,金钱让举起屠刀的人呆立发愣;金钱给神购买了礼物,敲开了神那紧闭的门。

对人而言,赚钱始终只是一种手段。那么,赚钱的目的何在呢?这成了我们时常追问的问题。

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原因,犹太人的命运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保证基本的生存权利,犹太人动用了最有效的武器——金钱。在遭受异族排挤时,在面临反犹分子的血腥杀戮时,他们不止一次地捧出了“钱”。这时,我们或许能明白犹太人不惜一切赚钱的真正原因。在一些人眼中,赚钱只是为了游戏或者享乐,而他们,却是为了生存。

在很早的时候,犹太人就发现了这样的事实:金钱是全部生活的源泉。犹太人在历史上,数次惨遭灭国之祸,他们被迫流亡到世界各地。但是无论到哪里,犹太人要想在当地生存就必须要缴纳各种高额的税金和说不清楚的捐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制于他们所纳的捐税。信奉同一宗教的人一起祈祷要纳税,结婚要纳税,生孩子要纳税,连给死者举行葬礼也要纳税。他们稍有疑义,别人就说他们是吝啬鬼,假如他们少缴了什么税金,立即就会遭到驱逐和屠杀。

没有国家、没有政府,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没有一种力量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流浪到各地,可以说没有权力,没有地位,没有尊严,但是他们有钱,有了钱,他们在统治者眼里就有了价值,也就获得了自己生存的条件。

金钱让当地的人们不敢小看他们,也让当地的政府对他们恭敬。一位观察家在他的著作里这样写道:“犹太人实际上的政治权力和观念上的政治权力之间的矛盾也是政治与金钱势力之间的矛盾。虽然在观念上,政治权力凌驾于金钱权利之上,其实前者却是后者的奴隶。”

金钱让世间的权势们都匍匐在它的脚下,让犹太人真正地得以站立起来,重新获得世人对他们的尊敬。在这种情况下,获取钱财成了犹太人的一种反射式行动,就像手还未碰上眼珠,眼睛就必须先行合上那样的一种天然本能。

犹太人只好想尽一切办法来发财,让自己变得有钱。因此,他们对钱的崇拜达到了极端的地步。对于犹太人来说,钱居于生死之间,在他们的生活当中,钱居于中心地位。

犹太人因为金钱获得了保护和安全,但是也因为他们实在是富可敌国,遭到了世人的嫉妒和仇视,他们只好再次拼命的赚钱来获取更大的保护。为了获取更多的钱,他们不得不让自己赚钱的能力越来越精湛,随着理财、生财、发财的本领越来越高,他们也就变得越来越富有。

12、经济决定生存

有经验的人就是一个小先知——犹太格言。

犹太人不仅善于用金钱自保,并且强烈的民族感也使他们善于用金钱保护自己的同胞。

在埃塞俄比亚有一处黑人犹太人居住区,他们自称“贝特以色列”,也就是“以色列之家”的意思。以色列有意让这些埃塞俄比亚犹太人返回家园,但埃塞俄比亚政府不肯放犹太人出境。没办法,以色列政府设法打通了埃塞俄比亚邻国苏丹的关系,让这部分犹太同胞先通过边境到苏丹,然后再由苏丹返回以色列。

但是,当时苏丹政府是敌视以色列的,为了让苏丹同意以色列接回埃塞俄比亚犹太人,以色列政府采用了赎买的方式。以色列以大约3000美元一人的费用,向苏丹支付了大约6000万美元的赎金。这部分资金的来源同样是世界各地犹太人的捐款。

这次解救行动被称为“摩西行动”,约有1万多名犹太人被接回以色列。由于行动是在苏丹政府默许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不能做得过于公开。

在历史上,金钱曾多次充当了犹太人的“保护神”。17世纪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荷兰已经摆脱了西班牙的军事政治统治,同时,也摆脱了宗教的干涉和纷争。商业发展得很快,它的资本总额比当时欧洲其他所有国家的资本总额还要多。

1654年9月,一艘名为“五月花”的航船由巴西抵达新阿姆斯特丹。这个地方属于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前哨阵地。

“五月花”号为北美带来了第一个犹太人团体——23个祖籍荷兰的犹太人,这些犹太人为了逃避异端的审判来到新阿姆斯特丹。当他们筋疲力尽的抵达目的地时,由于宗教偏见,当地的行政长官彼得·施托伊弗桑特不允许他们上岸留在当地,并呈请荷兰西印度公司批准驱逐这些犹太人。

令施托伊弗桑特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的荷兰已不是中世纪的荷兰,犹太人也不是过去那种毫无权力任人宰割的犹太人了。这批新来的犹太人一方面拒理力争,一方面抓紧与荷兰西印度公司的犹太股东联系。这些犹太股东,就是施托伊弗桑特的“雇主”。

在他们的干预下,施托伊弗桑特不得不收回成命,准许这些犹太人留下,但提出了一个条件:犹太人中的穷人不得给行政区或公司增加任何负担,应由他们自己设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条件对犹太人来说毫无意义,因为犹太人自浪迹天涯以来就没有向基督教会乞讨过,他们能够照顾好自己。这些犹太人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并且建立了北美洲第一个犹太社团。

直到今天,犹太人对金钱的崇拜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注重。金钱继续对他们产生着磁石般的吸引,因为他们知道一个简单的事实:获取经济成功已经成为一条生存的基本法则,要生存就必须发达。

13、用智慧延续自己的民族

拉比们规定,遇到地震、惊雷、风暴和闪电时,应该这样祷告:“赞美您,主啊,我们的上帝,宇宙的主宰。您的力量充盈了世界。”——《塔木德》。

犹太人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民族,不过智慧这个概念模糊,到底智慧是什么,解释可能各有千秋。

犹太教流传了几千年,它没有给世人留下什么值得骄傲的宫殿或建筑,也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名篇和佳作,它惟一留下的就是智慧,智慧是一切文明的根源。犹太人就是凭借着这些智慧在流浪迁徙中没有灭绝,反而在世界各个领域做出了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不了解犹太人,就不了解世界。”犹太人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有人说:“三个犹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决定世界。”

对于犹太人的富有,有这样一个经典的说法: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又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人这样的优秀,让世人为之惊叹,这样一个优秀的民族,引起了世人普遍的兴趣。

当然,犹太人最让人折服的是他们惊人的富有和奇异的赚钱能力。犹太民族像谜一样,他们虽然是世界上的少数人,但是却控制着世界上庞大的资产;他们遭受了千年的迫害追杀、备受打击、四处流浪却惊人的富有;他们独立慎行,行为思考让人觉得神秘莫测;他们没有什么资本,但却始终处于金钱的顶峰。

多少年来,犹太人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犹太人拥有的巨额财富产生浓厚的兴趣。

基督教的牧师诋毁他们,说犹太人是金钱魔鬼;一些不学无术的贵族和王侯们为了得到犹太人的金钱,处心积虑却毫无办法;反犹太主义者对犹太人所掌握的庞大金钱更是暴跳如雷而又一筹莫展。犹太人对自己所掌握的巨大财富讳莫如深。他们的发财秘密从来不传。

这就是智慧的犹太人,他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体现着精明与智慧,这也是犹太民族历经追杀迫害而得以生生不息的原因。

14、犹太教——犹太人生存的精神之柱

凡是胸怀大志的人,最后总是会有所成就的——《塔木德》。

在世界众多民族中,为什么惟独犹太人是财富的象征呢?这就不能不提到他们的宗教——犹太教。

可以说犹太教是一本财富的圣经,很早就引领犹太人逐渐走上了发家的道路。是犹太教培养了犹太人财富的头脑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让犹太人完全具备了经商的全部素质,一旦得到机会,他们便从一名不文迅速地富有起来。尤其是金钱成为社会主宰力量的时候,犹太教里面的千年智慧为犹太人日后成为商业巨子奠定了基础。

犹太教上说,犹太人是上帝的“特选之民”,由于是上帝挑选出来的,因而犹太人具有极高的素质,拥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他们对自己也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的成功能够超越其他民族。“凡是胸怀大志的人,最后总是会有所成就的。”《塔木德》这样告诫犹太人应该有抱负和雄心。

犹太教一直在鼓励人应该注意发展自己的能力,强调个人的能力胜过一切,拒绝抹杀个性,他们主张运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他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甚至认为个人的能力可以影响和改变世界。

《塔木德》里就有这样的故事:

有两个人,一位是以家世为荣的富足年轻人,另一位则是贫穷的牧羊人。那位富有的年轻人非常自豪,把祖先的荣耀和自己的富有向牧羊人炫耀了一番后,得意地看着牧羊人。

牧羊人哈哈一笑说:“你是那位伟大祖先的后代啊!不过你要知道,你可能是你们家族的最后一个人,而我肯定是我们家族的第一个人。”

这个牧羊人就是不看重传统的典型,他不为传统的背景和势力所束缚,他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他要推翻前人带给后人的影响,去创建一个由自己主宰的新天地。

这就是犹太精神。他们敢想敢干,崇尚自由,反对一切守旧的东西,更不会为一些僵化的观念和传统的做法所拘束。年老的拉比总是鼓励年轻人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即使是冒险也是值得的。犹太教鼓励人们冒险,如著名的探险家哥伦布,他的先人就是犹太人。为了生存,他表面上信奉基督教,骨子里则是犹太人的观念。

一位犹太银行家的儿子取得博士学位后,改信了基督教。这件事深深地刺伤了银行家的心,好在两个孙子经常来看他,他才略有些宽慰。

一天,银行家看到两个孙子在玩纸牌,便问两个小家伙在玩什么游戏。

“我们在玩银行家的游戏。”孙子不假思索地说。

银行家一听,非常高兴:“孙子身上流的仍然是我的血脉!”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为了自己的发展,有些犹太人虽然加入了基督教,但是他们喜欢金钱、崇尚金钱的习惯却丝毫也没有改变。

一个人想学习《塔木德》,但他觉得《塔木德》的内容特别枯燥难懂,便打算放弃这件事,于是他找到拉比诉说了自己的苦衷。

拉比把这个人请到了一个房间,房间正中悬挂着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水果。拉比对这个人说:“你想吃水果吗?如果想吃,就把这个篮子摘下来。”可是屋子里没有梯子也没有可以踩踏的东西,根本够不到这么高的水果篮子。这个人惶惑地看着拉比。

拉比问他:“如果真的够不到这个篮子,那么是谁把它挂上去的呢?”他还是不理解,拉比只好说:“《塔木德》虽然难懂,但还是有人理解它,既然有人能写出来,那么为什么你不能理解它呢。”

其实有许多东西是简单的,只是人为地把它复杂了,只要你掌握其中主要的一些规则,就可以了。

犹太人的思想极其开放,他们甚至没有国家、种族和地域等等的限制。

就这样,犹太人在犹太教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行走四方,从来不知疲倦,从来不知满足。

15、民族信仰的领航者

人是可爱的,因为他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塔木德》。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值得信仰的人物。因此,这些人是一个民族特征的体现,是一个民族性格的标榜。作为把自己喻为“神的仆人”的犹太人更是如此。

在犹太人心中,拉比是至高无上的圣者,是上帝的代表和使者,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拉比来自古代犹太教中,在犹太教中把精通经典律法的学者,称之为拉比,拉比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并主持宗教仪式。

其实,在犹太社会中,拉比身兼数职,传道、教学、咨询、评判等都是他们的职责,是享有崇高地位的精神领袖。

在罗马人统治犹太人时期,罗马统治者极端地仇视犹太人。为了毁灭犹太民族,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例如封锁学校、禁止做礼拜、焚烧书籍、禁止犹太人的各项庆典、禁止培育拉比等等。

罗马统治者发出布告,如果有人参加拉比的任命仪式,不管是任命的一方还是被任命的一方,都将被判处死刑。举行这种仪式的城市村庄,也将遭到毁灭。

这是罗马统治者采取的各种压迫手段中最极端最残忍的一种。没有人愿意背负毁灭城市、乡镇的责任,所以这种手段在一段时间内确实起到了恐吓的作用。

犹太人并没有就此屈服,因为对犹太人而言,没有拉比,就等于社会宣告瓦解。拉比是犹太民族的领导者,代表犹太人社会中的一切权威。如果没有了精神领袖,没有了社会事物的解决人,犹太民族必会陷入诚惶诚恐的慌乱中。

有位德高望重的拉比看破了罗马统治者的险恶阴谋,于是率领他最可靠的5个弟子,溜出城市,来到荒无人烟的两座大山之间。因为在这样的地方,可以避开罗马人的视线,万一被罗马人捉住也只有自己受到刑罚,不会导致整座城市受毁。

这位杰出的拉比和他的5个弟子们在这个距离城镇很远的地方停下来,他任命了他的5个弟子为新拉比。

但是,他们的活动还是被罗马人知道了,于是派军队来抓捕他们。老拉比说:“我活了这么大的年纪,死而无憾。你们必须尽快逃走,因为有好多事业等着你们去继承并发扬光大!”

5位新拉比听从老拉比的话,都安全地逃走了,最后只有年迈的老拉比被罗马人抓住了,恼怒的罗马人把老拉比凌迟处死。

老拉比死了,但是5个年轻的新拉比继承了他的事业。老拉比虽死,但是犹太人的精神生活却复活了。

在犹太人心目中,雅基巴拉比是最受人尊敬的拉比。他是一位为国家、为正义捐躯的民族英雄。

雅基巴原来只是一个仆人,替一位有万贯家财的大富翁干活。他爱上了富翁的女儿,后来两人不顾家庭的阻挠,结为夫妻,富翁暴怒之下,与女儿断绝了关系。

雅基巴没有文化,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妻子深情地对他说:“我惟一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学习文化知识。”在妻子的鼓励下,雅基巴远走他乡踏上了求学之路。

经过十几年的潜心苦读,雅基巴终于成了渊博的学者,赢得了众人的推崇与爱戴,并且承担了《犹太法典》最初的编辑工作。

雅基巴曾研究过医学及天文学,并通晓多国语言,学问广博精深,他曾代表犹太人多次出使罗马。

公元132年,为反抗罗马的残暴统治,犹太人揭竿而起,举行起义。雅基巴正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不幸的是,起义最终被罗马帝国的统治者镇压下去了。

情况危急时刻,雅基巴对他的弟子及所有犹太同胞讲了这样一则寓意深远的故事:

有只狐狸在河边漫步,忽然发现河中有一条鱼惊慌不安地游来游去,狐狸非常奇怪,便问鱼儿:“小鱼儿,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不安呢?”

鱼儿说:“我担心随时会遭受鱼网的捞捕呀!”

狐狸笑着说:“这好办,既然你害怕鱼网,那你到岸上来吧。在岸上,我会保护你,你就不用再担心鱼网捕到你了!”

鱼儿听完,冷笑道:“狐狸呀,都夸你聪明绝顶,看来他们都搞错了,你实在愚笨。在我们习惯已久的水里都必须承担被捕的风险,若是到了岸上,我们将会遭受何种危险,难道你不清楚吗?”

犹太人认为,学问就是水,鱼如果离开水而上岸,惟有死路一条。无论有何种危险,鱼都不会离开水,同样无论遭受何等不公平的待遇,犹太人都不能远离研究学习之路。这便是雅基巴至死仍奉守的主张。通过这个故事,他向犹太人指明了一条失败后如何斗争、如何前行的道路。

没多久,雅基巴拉比便被捕入狱,押往罗马。为了泄恨,罗马统治者决定对雅基巴处以严酷的烤刑,并以此震慑犹太人。

由于雅基巴是犹太人的精神领袖,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在行刑当天,罗马司令官也亲临刑场。当时太阳刚刚升起,正是做早晨祈祷的时刻,这位伟大的拉比在被通红的铁块炙烤全身时,仍然虔诚而平静地进行祈祷。

此情此景,令罗马司令官惊讶不已,他问这位拉比:“你现在身受如此痛楚的极刑,难道还不忘祈祷吗?”

雅基巴平静地回答:“我敬爱神,所以我不会错过任何一次与神交流的机会,尤其是现在,我十分喜悦地发现我对神是如此地忠诚,至死仍能与神交流,所以我将无所遗憾。”

说完这几句话之后,伟大的拉比雅基巴便在朝阳的照耀下慢慢地倒下去了。

犹太人的杰出智慧就是因为拥有了智慧绝伦的拉比们。犹太精神不灭,与拉比们的功劳分不开,犹太人的心灵不死,是拉比精神指引的结果,犹太教最后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正是犹太拉比用上帝之言广为传播的结果。

尽管拉比们经历了犹太社会不同的动荡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事件,但他们的精神却超越了各自的时代和历史事件,打造并完成了共同的宗教原则和伦理规范。这对犹太教有着积极、永恒的意义。

无论苦难与快乐,犹太人始终团结在拉比的周围,用真理去战胜谬误,用屈辱去谋求生存。因此犹太人被追杀后能重新聚集,生生不息,不断壮大。

犹太拉比们在用自己的智慧启迪着伟大的犹太民族。在拯救宗教、发展宗教的同时,形成了犹太民族特有的生存智慧。

16、最具权威的《犹太法典》

《犹太法典》护卫着犹太人,使他们继续生存发展,免遭亡族的厄运——犹太格言。

犹太人能够历经坎坷而民族不散,最终繁荣兴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他们有一部牵引犹太人灵魂的典籍——《犹太法典》。千百年来,《犹太法典》把犹太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犹太教这株大树越长越大。

《犹太法典》(Talmud),又称《塔木德》,意思是“伟大的学问研究”,是一部支撑犹太民族5000年生存不息的宝典。

《犹太法典》共有20卷,约有250万字,是一部内容极其广泛的法典。《犹太法典》不是一本古板说教式的学术集子,而是一部热烈深情地表现犹太人心目中真、善、美的文学著作。

《犹太法典》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它是由上千名学者,花了整整十几年的工夫,把公元前500年至公元近千年的圣哲之言进行整理、编纂成册的,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头绪纷纭,大至宗教、律法、民俗、伦理、医学、迷信,小到饮食起居、洗浴穿衣等无所不含。这本书渗透到犹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直至现在仍未改变。

这部典籍代表了几千年来犹太民族智慧的精华,也是犹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之一。

《犹太法典》并非一本纯粹的法典,但犹太法律的精髓却尽出于此;它不是一部历史,却在谈史;它不是人物志,却叙述了许多人物的故事;它不是一部百科全书,却包罗万象,真正孕育了西方文明的模式。

另外,《犹太法典》中还记载了很多典故和诗歌。总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难题都能在《犹太法典》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对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犹太法典》就是他们的精神纽带。

《犹太法典》源自《旧约·圣经》,它以《旧约·圣经》的箴言为开端,用神话故事、诗歌、寓言等展开叙述。如果说《旧约·圣经》是一部永恒的经典,那么《犹太法典》则是犹太人的日常生活伴侣。所以,与其说它是古犹太人的思想,不如说是对《旧约·圣经》的补充与完善。

《犹太法典》在成书之前,靠口头授课的方式,由教师或拉比传授给学生,所以,典籍大多采用了问答式的体例。

由于《犹太法典》内容非常庞杂,为了防止典籍的精华被遗忘,犹太人将各地的传承者召集在一起。那些头脑敏锐、思路缜密的传承者不在被邀之列,为的是防止他们在传述时,掺入自己的主观意见,因为这些会破坏圣哲们的原意。

后来,许多地方都在编辑整理口耳相传的犹太法典,所以出现了两个版本,即《巴比伦塔木德》和《巴勒斯坦塔木德》。其中,《巴比伦塔木德》更受犹太人重视,认为它最具权威性。所以,人们说起《犹太法典》时,往往是指《巴比伦塔木德》。

《犹太法典》在世界广泛流传,大约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尤其是犹太人几乎人手一册,从生到死一直研读,迄今为止内容仍在不断增加。《犹太法典》的新版本问世时,最后一页必定是张白纸,意思是希望圣贤之士继续添写。

《犹太法典》就是犹太人的精神支柱。犹太民族历经迫害追杀,惟有《旧约·圣经》和《犹太法典》是他们不灭的灵魂。就像是上帝的旨意,指引苦难的犹太人一次又一次走向希望,也使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紧紧结合在一起,为了生存,不屈不挠地进行抗争。

犹太人虽然寄人篱下,却从不抛弃传统的生活规范和道德文化,这是不争的事实。《犹太法典》是犹太人生命的一部分。与其说犹太人用生命保护了他们的法典,使它延续不断,倒不如说《犹太法典》指引着犹太人,使他们继续生存发展、免遭灭亡的厄运。

直到今天,《犹太法典》仍被不少犹太人视为最可贵的圣物。他们把它当作心灵的避难所和生活的慰藉。

《犹太法典》纵然博大精深,但由于是集合许多人的智慧写成,后人需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学,才能领会其内涵并受益终生。 KuY3SMULG+6j1agm7Mb1Hz10ZYluvK5AfBsPdzEVnoIDx+6tJgMEwsctM143o0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