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以个人的诗作而得到大文学家称号的第一人。他的诗作开始了由集体歌唱的《诗》三百篇以来个人创作的新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屈原以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同情,以自己坚贞高洁的情操,特别是以他那支如椽巨笔所写下的光辉诗篇,对后世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对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特别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辞与《诗经·国风》交相辉映,共同形成了中国诗歌创作中的“风骚”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于屈原的作品,《汉书·艺文志》所记录的共有 25 篇,但没有具体篇目。在目前比较通用的王逸《楚辞章句》中,明确标出为屈原所作的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共 26篇。这里,除《渔父》和《大招》还有一些疑问外,其余 24 篇都应是屈原所作。我们评价屈原和他的作品,主要也正是从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手法出发。

屈原和他的诗作所以受到历代人民的景仰、崇敬和喜爱,首先来源于他本人和他诗作中表现的强烈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感情。

屈原作为一个中国人,他所热爱的自然是哺育他生存、成长的中国。但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定的战乱的时代,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便带有那个时代的鲜明特点。由于当时七个诸侯国并峙争雄,而胜败存亡又直接关系到各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每一位爱国主义者都理所当然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国家首先富强起来,成为统一中华民族的决定力量。屈原的祖国楚国地域广大,经济文化发达,实力很雄厚,本是具备这种统一中国的条件的,“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当时人和后代人都不止一次提到这种结局。屈原更是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作为楚国的宗室,更作为一位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必然力图促进和推动自己的祖国振兴富强,再进而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这种带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于屈原一生的全部政治活动中,并在他的光辉辞作中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

但是,在当时楚国国内政治力量对比中,反动、腐朽的政治力量大大超过以屈原为代表的进步力量,所以,屈原一贯坚持的对内实行法制、选贤任能;对外联齐抗秦的正确主张终于被摒弃,而屈原本人也被疏远、放逐,到自杀殉国。历史已经证明,屈原所代表的坚持革新进步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中是具有极深刻的进步意义的,而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建筑在这一积极、进步的政治主张之上的。当他看清这种主张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也决不改变自己的信念,决不向反动的旧势力妥协投降。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他悲剧的一生,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千古以来进步文人志士歌颂的对象和效法的榜样。屈原及其辞作在中国爱国主义历史中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屈原的辞作除了充满深刻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外,在其创作形式和方法上也以自己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屈原的辞作中大量采用了比兴手法,这是屈原作品的一大特色。所谓比兴,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以彼物引起所想象之物。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形象思维的表现手法,是早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已大量应用过的。屈原在自己的辞作中更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将《诗经》中使用过的比兴材料,如草木、昆虫、鸟兽风雨、雷电等都赋予了活的生命,使它们具有与人相同的感情、信念、意志,从而用以寄托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正如太史公在《史记·屈原列传》中称赞的:“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其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政治内容,通过美与丑、香草与茅艾等形象反映在辞作中,给人以形象的教育和感染。

第二,屈原的辞作以火热炽烈的感情,新奇大胆的幻想,灿烂漪丽的神话传说,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以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为主要创作特征的第一位大文学家。他的代表作《离骚》更集中而突出地表现了这种浪漫主义色彩。

屈原在他辞作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的想象力、壮丽的色彩,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对我国文学史上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我国先秦时期由《诗经》和屈原楚辞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已成为二千多年来我国文学创作的基本和主要风格,为历代优秀的文学家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rd1Y1jK2t1d3OLAntxKfq+iqdTnTHYztzr//vmUgPTiu2SlsVQE+8orNThGmtc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