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起源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

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

从现有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则出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箭镞,甚至还有铜钺、铜斧等。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大部分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在部落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近则使用棍棒、刀斧、长予,凡是能用于捕斗搏击的任何生产工具都成为战斗的武器。据史籍记载,大禹时期三苗部族多次反叛,征伐多次未能使之降服。后来,禹停止进攻,让士兵持斧和盾进行操练,请三苗部族的人观看这种“千戚舞”以显示武力雄厚,三苗部族从此臣服。这是原始社会一次盛大的武术自卫演练。古代的“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社会的战争实践向人们提出了军事技能的要求。于是人们不断地总结从战争实践中获得的攻防技能和经验。并代代相传。

传说炎黄时代,东方有个以野牛为族徽的蚩尤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别善于徒搏角抵(摔跌)。他们头戴牛角或剑戟样的装束,当与人交斗时,除用拳打、脚踢外,最善抓扭对方,用头顶触对方,使之不敢接近。后人称其为“蚩尤戏”。蚩尤的角抵是一种徒手搏斗,包含赐、打、摔、抵、拿等多种方法,既可用于战场,又可用于平时演练,对后世对抗性项目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历代武术发展概况

原始的生产、生存活动中,逐步形成徒手或持械的格斗技术,从而演变成近代的体育运动,在世界各个地域的人类活动中都曾出现,如击剑、泰国拳等。但从原始格斗术发展成击舞一体,内外兼修的武术形式,则是由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而成的。

1. 商周时期。商周时期(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256年),车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车战所需的射御技术和使用矛、戈、戟等长兵的技艺就成为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同时,拳搏与角力也是军事训练与选拔武士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一定的竞赛制度。当时,舞、武不分,合而为一,称为“武舞”。它是将用于实战格杀的经验按一定程式来演练,是古代武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由支离破碎向系统化演进的象征,也是武术套路的雏形。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军事战争逐步由车战为主变为步骑为主,使得兵器和武艺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变化。这对士卒的选择与训练更加严格,促进了军事武艺的发展。同时,具有表演性、竞赛性与娱乐性的竞技较为盛行,以击剑为最,武术的功能向多样化发展。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军事武艺逐步流入民间,其技击技巧以个体性为基础,在个体性前提下武术技艺向多样化发展。随着武术的多功能发展及技术日趋完善,从实践中来的武术理论开始形成。如《吴越春秋》记载的越女论剑,理法深奥、论述精辟至今未失光彩。武术功能、技艺的多样化,以及武术理论的出现标志着武术体系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

3. 秦、汉、三国时期。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80年)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有较多武术著作问世,如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收入了《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武术流派雏形开始出现,如曹丕在《典论·自序》中谈到剑术已有“法”,而且各异,便证实了流派的形成;刀已基本取代了剑在军事上的地位,而剑却在非军事用途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汉代刀剑之术以及相扑、角抵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东传日本。

4. 两晋南北朝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公元589年),武术在与文化的交融中逐渐与养生相结合。然而由于玄学盛行,追求炼丹与长生不老,其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的发展。

5.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唐代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开始实行武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武举制的创立无疑激发了更多人的习武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对唐代尚武任侠之风的盛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大推进了武术的繁荣发展。

6.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以民间结社组织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如“英略社”、“弓箭社”、“相扑社”等。“社”的形成,为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宋代城市发达,在一些娱乐性的群众游艺场所如“瓦舍”、“勾栏”中出现了大量以武卖艺为职业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不仅有单练还有对练,极大地促进了套子武艺向表演化方向的发展。

7.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了大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自明代以来,以戚继光、程宗猷、茅元仪为代表,对宋以来的武艺在技法、战术和教学训练方面总结出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何良臣的《阵记》都总结出拳术是学习器械的基础等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法则,并且明确提出了武术的健身强身功效。在清代,武术与道教养生、内丹术和导引术进一步结合,并逐步形成为武术内功。在此基础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一批注重内练的新拳种出现并迅速发展。此后,冷兵器在军事上的地位明显消退,由于武术具有健身、防身、自卫的功效,所以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传统文化的养料,丰富锻炼形式,升华技法理论,在不失攻防内涵的前提下,沿着体育方向不断发展。

8.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中华民族积弱积贫,社会各界提倡国粹体育的呼声高涨,中国传统的武术为国人重新认识,一些以研究武术和开展武术活动为主旨的新兴社团纷纷建立。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就是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并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进行了拳术、长兵、短兵、散手和摔跤等比赛;此外,还组织过一些规模较大的武术表演活动,如1929年的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及1936年的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等。与此同时,受西方先进体育教育经验的影响,武术进入了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堂;武术的研究也逐步开展,一些武术论著先后出现,如武术史学家唐豪的《少林武当考》、《内家拳研究》、徐致一的《太极拳浅说》等,都开始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武术。武术在民国时期有了极大的演变与发展。

9. 新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运动发展非常迅速。

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1953年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并组织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和一大批长拳类拳、械套路。这些套路成为在群众和学校中普及武术的基本教材,促进了技术规格的统一。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并于同年起草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定了拳、刀、枪、剑、棍五种竞赛规定套路。这推进了武术训练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促进了武术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国家体委统一指导下,各地相继建立了各种武术组织,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的武术活动网。武术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组织不健全等原因,建国后不久武术界也出现过一些混乱现象。在1955年对武术运动“整理研究”的方针指导下,武术运动发展比较谨慎。后来的十年动乱对武术运动的发展更是一次严酷的摧残,致使许多拳种和流派出现消退和失传的趋向。与此同时,竞技武术由于过分追求空中动作和艺术效果,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武术的风格特点与套路结构,没有真正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武术运动带来了新的生机。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在随后几年对武术的调查研究和挖掘整理中,查明了全国“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达129个。这项挖掘工作对武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武术会议。会议总结了三十几年来武术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武术的方针任务和措施,为武术工作指明了方向。其后,各种武术组织蓬勃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各种形式的武术馆、站、社、校就有一万多个,各种形式的辅导站、教拳点数以万计,全国参加武校活动的群众约6000万人。国家体委还于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评选“武术之乡”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群众性武术活动的开展。武术运动进入大、中、小学课堂,走进军营、农村的武术活动也日益活跃。不少地方甚至“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积极开发武术资源,如1988年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国际武术节,就是融体育、文化、贸易、旅游于一体的国际盛会,展示了武术丰富的内涵和迷人的魅力。本着“积极、稳妥”的精神,散打运动通过十年定点试验,于1989年也被批准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使武术的攻防格斗技术在比赛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为了适应“全民健身”的需求,1994年,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出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并于1998年正式全面启动。与此同时,武术的学术研究也蒸蒸日上。自1987年首届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后,每年都有这样的一次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理论研究广泛而深入地开展。

最令人可喜的是,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于1996年正式批准体育学设立武术学科专业方向博士学位点。这标志着武术作为一门学科已迈入学术领域的研究殿堂,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它与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以及社会体育专业并列为体育学科的五大专业门类。可以相信,今后武术运动必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发展

把武术推向世界,扩大中华武术在海外的影响,这对显示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力量,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1960年,中国武术队出访了前捷克斯洛伐克,揭开了武术对外交流的序幕。随后,国家和地方曾多次派武术团、队到国外表演访问,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作出了贡献。这些活动无疑对扩大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武术真正走上国际化进程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武术国际化进程

1982年底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了“武术要开展国际交流,积极稳步地向国外推广”的指示和号召,加速了武术运动的国际化进程。1985年是武术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体委将武术推向世界的决策;8月,在古城西安第一次正式举办了武术国际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自此,国际武术运动走上了有组织的阶段。

1987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开始成为正式的国际比赛项目。1988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而使武术由单项的国际比赛变成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经过五年的研讨与筹备,在世界各洲际武术联合会成立的基础上,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于1991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1994年,国际武联被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正式接纳入会,从而进一步确立了武术比赛的国际体育地位。目前,国际武联已拥有77个会员国,该组织已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承认,并已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希望将武术列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在武术运动向世界推广之际,它所根植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认识和喜爱。在首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论文报告会上,有21位中外代表分别从文化的深层,诸如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养生等方面对武术的丰富内涵和多功能价值进行了科学探讨。“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武术已经成为沟通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运动项目,武术必将为丰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有益的贡献,更好地造福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 9UewTXl6uKe6X6ePq2y8NStD9liDc2ZEGqD8ERlNfxrnLbnAogOIkPAo+8A60u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