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妙语使气氛更融洽

对于某个人会说话,话说得好、说得妙的评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看,他多幽默。”“看,他一开口就妙语连篇。”话说得好,说得妙,除了知识要渊博外,更重要的是思想要深邃旷达。博识给“说得好”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而睿思则保证了其质是钻石而不是瓦砾,是珍珠而不是鱼目,令人在舒心的笑声中感受到高品位精神文化的滋润,在愉悦中认同并接受你的意见。

一个秃头者,当别人称他“理发不用钱,洗头不用汤”时,他当场变了脸,使一个原本比较轻松的环境变得紧张起来。

一位演讲的教授,也是一个秃头,他在自我介绍时说:“一位朋友称我聪明透顶,我说,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然后他指了指自己的头说:“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外表美是心灵美的反映》。”他就这样开始了演讲,整个会场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同样是秃头,同样容易受到别人的揶揄和嘲谑,为什么不同的人得到的别人的认可不同呢?其中的缘故就是没有幽默感。会说妙语的人,更容易被人接受和欢迎,气氛会更加融洽。

那么,如何在不同交际场合中巧妙地应用好妙语呢?

第一,见机取巧。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谈话而言,愉快的开头是交谈得以深入下去的关键所在。

爱丽丝太太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她已经55岁了,刚接了个新班。这个班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但对宿舍、教室的卫生不够重视。一次晚自习,爱丽丝太太来到班上,由于她刚洗过脸,并涂了一些护肤品,一进门便有一股淡淡的香气飘进教室。前排的女生立即叽叽喳喳:“爱丽丝太太多大年纪啦?还搽得香喷喷的。”爱丽丝太太一听,接过话茬:“老师芳龄55啦!你们别看我一脸的双眼皮(皱纹),我还挺爱美的!这不,晚上洗过睑,我还要涂上嫩肤霜呢。”话一出口,学生们都乐了。爱丽丝太太于是趁热打铁,把话题从爱美之心对心理健康的作用顺势转到环境之美对学习、生活及精神面貌的作用上来,直说得学生点头称是。从那以后,在教室、宿舍乱抛纸屑、果壳的人少了,学生对值日工作比以前重视多了。

学生不重视环境卫生,爱丽丝太太没有一味地批评,而是见机取巧,运用妙语把年龄说成“芳龄”,从而产生了幽默的效果。这样,一下子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不但可敬,而且可亲,从而增强了说服效果。爱丽丝太太的成功说服也告诉我们,在谈话切入正题之前构造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让谈话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往往能收到“话”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啰唆语言。巧妙地运用啰唆语言,不但能活跃谈话气氛,增强谈话的趣味,而且还可以使你随机应变,接受一些正常语言无法胜任的舌战。

在一对新人的婚礼上,宾客们指着新娘问新郎:“这位是谁呀,也不介绍介绍?”新郎略思片刻,顺口答道:“她是我丈母娘的大女儿,也是我妈妈的大儿媳妇。”两句啰唆话,说得宾客们哄堂大笑。按常理,像这样的问话,可简练地回答:“她是我妻子。”而新郎却采用啰唆语言绕了几个圈子,一下子使婚礼的气氛活跃起来。

当你处在极为窘迫的境地时,不妨啰唆几句,它可帮你摆脱困境。有对年轻夫妇,结婚几年还没有孩子,俩人都非常苦恼。有一天,他们在路上碰到老同学,说话间,老同学的儿子突然发问:“阿姨,妈妈说要把你的儿子给我作干弟弟,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干弟弟呢?”面对小朋友的问话,妻子十分为难,答吧,怎么答?不答吧,又下不了台。这时丈夫灵机一动,答道:“不在今年,就在明年,不在明年,就在后年……”几句啰唆话,不但帮妻子解了围,而且不使小朋友失望。

可见,啰唆并非是令人烦不胜烦的语言,有时候也是可以派上用场的。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来说,新郎和那位年轻丈夫把原本一二句就概括的话语,绕着弯地说出,不但活跃了气氛,还为下一步的谈话创造一个良好气氛,也使自己摆脱了困境。

第三,设置悬念。在这里,设置悬念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制造活跃气氛,利用听者的好奇心理,先说出一个发人深思或出人意料的现象、结论,设一关卡又秘而不宣,让听者自我猜测思考后才加以分析,和盘托出真情或道理的说话技巧。有一次,桂林的一位导游带了一个旅游团到北京,在参观北海时,他指着九龙壁对游客说:“我知道大家的眼力非常好,可是你们能看出哪条龙身上有块琉璃是假的吗?时间只给两分钟。”游客惊奇地“喔”了一声,高兴地跑到九龙壁前仔细辨认。他们东瞧西看,走近跑远,有的说这块,有的说那块,有的干脆说没有。在众说不一的争论声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围到了这位导游身边,请他揭开谜底。在大家的注视下,导游指着一条白龙的腹下说:“就是这块。”游客们定睛细看,齐声喊道:“原来是块木砖。”接着便纷纷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它是哪一年换的?”“皇帝为什么没有发现?”这时,这位抓住了游客心理的导游,才提高嗓门把九龙壁的年代、建筑艺术和“木砖”的轶事详细讲了一遍。客人们听着想着,随着故事情节发展,时而眉飞色舞,时而赞叹连声……导游用的就是“吊胃口”、“甩包袱”的说话技巧,既活跃了游客的游览情绪,又使讲解的内容生动活泼,还融洽了双方的感情,可谓一举数得。

古人说:“文人看山喜不平。”说话也一样,如果在交谈的叙事议论中,恰到好处地结下一个个“扣子”,即悬念,会使听者在回旋推进的言论中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因而兴味无穷。

第四,曲解原意。曲解原意这一招在人际交往中更是不可缺少的妙计,它不但能使气氛更融洽,还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近。在一个上班的早晨,王兰一走进办公室就懊丧地对同事诉说,车上挤,带的一瓶牛奶翻了,身上也弄脏了。堪称“巧说大王”的小李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王兰,这叫‘肥水不外流’,好!”一句话,办公室的人都哄堂大笑,王兰也忍俊不禁,脸上顿时阴转多云。

毛泽东也是妙语运用的典范。20世纪50年代初,中南海举行舞会,陪同主席跳舞的小崔姑娘十分紧张,舞步错乱,不时踩着主席的脚。主席看出了她的拘谨,笑着问她的年龄、婚姻。当得知她姓崔且已婚时,主席说:“那么你的丈夫一定姓张!”小崔一愣。主席笑容可掬地说:“《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不是配张生吗?”一番话,顿使小崔姑娘笑逐颜开,因为主席把自己比作倾国倾城的相府千金崔莺莺,把自己的丈夫比作诗书满腹的张君瑞,她立刻精神放松了,舞步也轻松自如了。

第五,美妙场合,巧妙说。马克先生是著名的小说家,在一次研讨会上,他做了有关小说方面的专题发言。发言中,他以一个房间的门上贴着“请勿骚扰”四个字为例,谈到语言的轻重问题。发言的当晚,他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来到门上贴有“请勿骚扰”字条的房间。一进门,他便笑着对大家说:“各位,我来骚扰大家了!”大家一见是马克先生,立即站起来说:“欢迎骚扰!欢迎骚扰!”顿时,整个房间的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小说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都觉得收获很大。之所以会取得这种效果,与马克先生营造的愉快开始有关。如果马克先生一进门说的是“各位,打扰了!”其效果肯定是大不相同的,即便是大家都很欢迎马克先生加入,气氛也只会因为马克先生加入而产生小的波动,过后便又平静如初了。“各位,我来骚扰大家了!”同样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充分显示了这位小说家的语言机智,他信手拈来,玩笑间消除了与代表之间的陌生感,拉近了他与大家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小说家面前,代表们怎会不畅所欲言呢?

谈话是需要气氛的,有时在不经意间就能产生愉快的气氛,有时需要故意营造,但无论属于哪一类,都必须做到自然,切忌生硬。聪明的谈话者往往在谈话之前就对谈话对象进行充分了解,且善于在谈话开始之前营造出和谐的交谈气氛。 2FdRIfcRyXp5txo7UZPC5aUOmjyn/MB2QRIN+CkJmibIYkv5AdaVZGs79/zQJ1I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