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学校班级管理概述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好的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而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班委会)的管理合起来,构成班级管理。

2.班级管理的原则

在学校管理中,班级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班级管理包括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还包括学生参与管理。其中,主要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班级管理原则对于建立和发展班级集体,全面实现班级目标以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班级管理原则,应该体现和反映班级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而不能与学校教育中其它的工作原则相混淆。班级管理原则,必须既有科学性,它应该是全面地而不是局部地指导班级管理工作,又有可行性和可操性,简明易记,为广大班级管理者所接受。据此,我们把班级管理原则归纳为以下几条:

全员激励原则

激励含有激发动机,形成动力的意思。它能使人产生自觉行为,形成一种推动力、自动力。所谓全员激励,是指激励全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潜能,实现个体的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贯彻全面激励原则,首先要求班级管理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情感和尺度对待每个学生。怀有同样的工作责任感,机会均等地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条件,把他们培养成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对优秀的学生,不能“一俊遮百丑”,对暂时后进的学生,不能一眼把他们看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其次,要善于用适当的班级目标激励所有成员。班级目标,是班级成员共同的期望、追求和达到的成果,它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要引导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制订班级远、中、近努力目标,以及小组、个人目标。同时,还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目标具体化并变为行动的过程。第三,要经常运用各种激励的教育方法。如“强化激励”,它是指以表扬激励为主的正强化和以批评、处罚为辅的负强化。前者是利用人的积极向上心理、荣誉感使人奋发努力,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工作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后者则是对不符合客观要求的心理或行为起抑制作用,但往往只能保持一种最低的工作效率。强化激励应以前者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

自主参与原则

这个原则是指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一旦他们真正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效率将成倍提高,班级的发展将获得强大的原动力。这一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管理原则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班级,如果只有管理者的积极性,只靠管理者单枪匹马的“管理”,没有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就难以前进,管理者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当然,我们所说的“自主参与”,是与不负责任的“放羊式”的管理,完全两码事。我们在讲自主参与的同时,强调社会主义法制,强调纪律和秩序,强调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贯彻自主参与原则要注意做到:

(1)管理者要增强民主意识,切实保障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和权利。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因此,管理者应把学生视为班级的主人,应该让全体学生进入到自己工作的决策过程当中来,无论是制定计划,贯彻执行,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要让学生参与,使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上下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主人翁的意识,才会把管理者建议完成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使命,学会做班级、学校的主人。

(2)必须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不搞一言堂,切忌家长作风。学生对自己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是不是被管理者所采纳,是影响他们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的一种重要因素。当他们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管理者的肯定并得以实施,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3)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各种组织,逐步扩大班委会等组织的权限。班级的各种组织机构的干部成员,都应该让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并授予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不要随便进行干预,当他们遇到困难,要帮助解决,但不要代替。要让他们去大胆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自己得力的助手和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

(4)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比如,设“合理化建议登记簿”,“开展合理化建议奖”等。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管结合原则

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具体地说,就是班级管理者对学生既要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教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贯彻教管结合原则,首先要求管理者应当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其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使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业、生活等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勤学习、守纪律、讲卫生、爱护公物,按时作息,……等。并要认真执行,经常检查,及时总结,进行评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是实现班级目标的一种科学的管理,也是实现班级管理达到预期效果的保证。管理者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应当注意下面几点:

(1)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制订工作,使班级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变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结合。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教、自管的主体作用,才可能使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2)所订的规章制度要明确具体,宽严恰当,便于记忆,利于执行,使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所订的规章制度要多从积极方面鼓励,避免以消极方面限制防范,不应当简单地与“禁令”、“处罚”划等号。

(4)规章制度一经制订,就要坚决执行,不能随意放松要求。

情通理达原则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班级管理说到底是对学生的管理。青少年学生具有丰富情感,对他们的管理与教育必须有感情的激发和熏陶。同时,青少年学生又是单纯幼稚的。对他们的管理与教育还必须讲道理、摆事实、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

贯彻情通理达原则,首先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人们常常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三分制度管理,七分感情管理。所谓感情管理,具体表现是四个“心”:思想上关心学生的进步,学习上细心地指导,生活上热心地照顾,遇到困难能耐心地帮助。其次要晓之以理。管理者要善于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向他们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第三,要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既不要“有理无情”,也不要“以情代理”,而是要将情理有机地“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也就是说,要管理制度上要严明,要公正,要一丝不苟,体现一种“刚性”;而在情感上则要宽和,善解人意,待人之诚,体现一种“柔性”。

平行管理原则

在班级中,除了师生之间的垂直关系外,还有同学之间的平行关系。所谓平行管理原则,是指管理者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贯彻平行管理原则的要求是:

(1)要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践证明,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可以激励和推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断进取;反之,一个不好的集体则会使学生松散疲沓,甚至相互影响,沾染各种恶习。因此要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就要耐心组织,精心培养一个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一个团结一致的由关心集体的积极分子组成的领导核心,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纪律,朝气蓬勃、团结友爱的坚强的班集体。

(2)要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和管理作用,管理者在工作中,要面向集体,通过集体,影响和教育个别学生。这就是说,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集体的目标,集体的各项要求,集体的舆论等,使之成为教育因素,激励学生向上。

(3)要加强个别教育。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强调教育集体并不否定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个别教育的好坏,也会影响集体的巩固和发展。个别教育,不是仅仅指对后进生的教育,对尖子学生也应施以个别教育。

协调一致原则

这个原则是指班级管理者主动组织协调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共同合作,步调一致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影响学生成长和班级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社会和学校。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家长的生活方式,家长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孩子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打上深深的烙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日益增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班级管理者应当广泛地联系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力量,使之密切合作,相互补充,形成对班级学生进行综合管理的合力网络。

贯彻协调一致原则,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班级管理要卓有成效,就需要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没有良好的教师集体,就不能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也就不可能把班级管理好。其次,要做好与团、队和班委会的协调工作。班上的团队组织和班委会是学生集体的核心,是班级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要争取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班级管理者应经常同学生家长和学生所在的社区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学生在家里和社区的表现,主动向家长和社区反映学生的情况,反映班级和学校工作的要求,争取他们的配合支持。

班主任是主要班级管理者。他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用自己好的榜样来影响学生。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中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才会取得班级教育管理的良好效果。

3.班级管理的内容

是指根据班级管理的对象,从哪些方面来管,或者说管些什么具体工作。有人说,班级管理工作是无底洞,事无巨细样样做,永远也做不完。这句话说明班级管理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但是,它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前提下,主要管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即学生德育的管理。班主任要加强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建立良好的班风。这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学习的管理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对学生学习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学习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分析学习质量,严格学习纪律,建立学习制度,培养学习习惯,使学生树立勤奋好学的学风。

对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管理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列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原理,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安排和学生的特点,除组织学生搞好自己的生活劳动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的管理。

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在现行教育大纲和教育计划之外,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班级课外活动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是校内课外活动的管理,二是校外活动的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的指导思想,在于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教育质量。

对学生体育、卫生的管理

班级体育、卫生的管理,包括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两项的管理。体育运动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卫生保健是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必要手段。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班主任对体育运动的管理,主要是督促学生上好体育课,组织学生参加早操、课间操和课外锻炼活动、竞赛活动等。班主任对卫生的管理,主要是教育和督促学生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组织学生做好教室、寝室和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要加强安全教育。

对教室设备的管理

教学设备是办学的物质基础,班主任对教室设备的管理,主要是对教室内的桌凳、灯光、电教设备等的管理。

总之,班级管理的内容较多,且具体。它包括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求得班级管理工作总体的最优化。

4.班级管理的机构和职责

班长

班级实行班长负责制,在班主任不在时代表班主任。负责宏观调控班级所有事务,及时收集、反映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保持工作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维护班风、学风建设,重点负责教室课堂自习的纪律。

学习委员

学习委员负责黑板小组的组建、黑板报的评比及组织学校团委组织的比赛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文艺会演等,还应协助班长主动做好围绕学习开展的各项工作,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开展,带领各科科代表做好工作,建立一个富有浓厚学习风气的班级。

文体委员

负责两操一课组织领队工作,负责协调组织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如运动会、篮球赛、排球赛、跳绳比赛、趣味赛等。

劳动委员

负责平日及大扫除的卫生工作,主要是检查、督促、把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同学清扫。

生活委员

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如班费的管理,班上的各种开支等。

寝室长

负责宿舍内的卫生和纪律,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卫生和休息环境。

课代表:各科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做到腿勤、手勤。

5.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是学生全体活动的基础,是学生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额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班级组织中存在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组织层次和工作分工。因此,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6.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活动。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作用。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使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优良的班风。

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实质上就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7.班级管理的新视角

现在许多班主任老师都致力于班级管理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为班主任老师管理好班级提供了很好的指导。虽然如此,但是目前的管理思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养新型人才的问题。

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现在班级管理研究的思路是:通过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这种思路只局限于班主任自身的发展,许多有效的管理理论只在老师中间传播,而很少扩及到班级管理的真正主人——班级干部。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错了!”

早些年,我们已经提出了班主任要从“保姆型”向“指导性”转变的理念。但班主任任然在扮演“保姆”的角色,班干仍在被动的接受指令。遗憾的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一直禁锢着我们的思想,忽略了对班干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在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资源——班委职位的浪费。中学仍然是基础教育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可塑性非常强,对学生个人的能力培养相当重要。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解开对他们的束缚,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各自的特长,展示自我风采,练就其工作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管理模式,使我的管理重心真正的从班主任转到班干部身上来。已就是:我们对班级管理的研究应该从班干部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合班干自身的管理理论方法;班干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管理素质,进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班干部由于学习的重任不可能分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班级管理,所以班级管理的理论方法不可能有班干部自己提出。而且班主任也很难做到站到班干部的角度上来研究班级管理的问题。这就我们始终没有提出一套适合班干自身管理方法的难点所在。虽然难但还是有办法的,关键在于班主人和班干部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只要有心我们一定能适时的把这套方法提出来。

并不是说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研究不对,只是认为我们应该转变一下我们研究的角度,试着从班干的角度,以提高班干的管理能力,培养适合未来需要的新型人才为目的来研究班级管理,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我们实现这个转变,中学的班级管理必然从此揭开发展的新篇章!我们现在所作的工有可能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挥洒下精彩一笔!

8.班级管理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如果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班主任则是最具有光芒的工作了。孩子们从七岁入学就开始生活在班集体中,他们在班集体生活中成长起来。由班主任带领的班集体,培养着孩子们的思想品格,陶冶他们的情感气质,养成他们的活动能力,开拓他们的知识眼界。班集体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啊!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目标。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达到班级管理这一总目标,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要培养具有良好班风的班级,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耐心诱导,严格要求。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特别是课堂纪律。小学低年级学生刚从四面八方汇合在一起,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步,他们从比较任性的孩子一下子要适应受纪律约束,对有组织的学习和活动的集体生活是不那么容易接受的。每当我接一年级新生时,都从抓好课堂纪律入手,让新生明确学习目的,自觉遵守纪律。根据《小学生守则》,让他们努力做到:

(1)上课预备铃一响,要赶快走进教室,把学习用具放在课桌上,安静等待老师来上课。

(2)坐的姿势要端正,认真听老师讲课。

(3)在课堂上要多动脑筋,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发言声音要响亮。

(4)独立完成作业,不得随意过位,不抄别人的答案。

低年级学生一般都带有娇气、幼稚、任性的特点,自理能力不强,他们好学、天真、不带有什么框框,积极要求向上。班主任就要像母亲那样,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开导他们,使他们感到班级的温暖,他们才会对学校生活发生兴趣,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在低年级树立了纪律观念,形成习惯,就为创建良好的班风作好了准备,打下了基础。进入高年级后,我在班上进行了纪律、作业、做操、值日等方面的评比和自评活动。每天在小黑板上对每个小队各方面进行评比,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在校表现手册》上进行自评。每四周进行一次总评,评出表现优秀、表现较差和有进步的同学,并颁发表扬信、批评信、进步信。力求公正客观,鼓励先进,找出不足,提出希望。这项活动激发了学生们不甘落后,勇争上进的劲头。自从学校进行课堂纪律评比活动,我所带的班级周周获得学校表扬,并被评为“课堂纪律评比优胜班级”。

其次,要在每个同学心中形成集体荣誉感。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是集体的成员,他们是在集体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个人与集体荣誉息息相关的感情。当集体荣誉感形成之后,它就会经常鼓励个人为增进集体荣誉而作更多的努力。一个集体要能前进,团结是个重要因素。一个班五十多个人,认识水平不一,性格各异,相处在一起免不了产生矛盾。注意教育学生维护班级荣誉,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把班上五十多颗心凝聚起来,让大家拧成一股绳。我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各种评比活动,在学习、清洁卫生、文体活动等方面,力争取得优良成绩。我所带班级连续两年被评为南宁市优秀班级和红旗中队,这些荣誉的取得,大大地推动了集体的进步,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另外,要培养良好的学风。学风是班风的组成部分,认真抓好学风,有利于班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良好的学风应具有学习认真,刻苦勤奋;敢想敢问,独立思考;求知欲高,不骄不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习是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各科的内容不可能都是生动有趣的。不仅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恒心,使学生认识到:时冷时热,患得患失都是有害的,只有不怕付出艰苦的劳动,学业方能长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注意经常检查,定期评比,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便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培养得力班干

班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力量。班级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取得应有的效果,在相当程度上要看班干的能力强弱和作用发挥如何。因此,我十分重视对班干的选择。培养和使用。我从这几个方面来挑选班干:一是学习态度端正;二是有为集体服务的热情。三是对问题是非界限比较清楚;四是以身作则;六是能坚持原则,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当然,在挑选班干时还要注意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比较中加以挑选,而不应苛求十全十美。

选择班干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任职后的班干加强培养教育。我发现新上任的班干工作热情高,愿意为同学服务。但在工作中自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怕麻烦,怕受约束,怕影响学习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及时对他们进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搞好班级工作,既是为同学们服务的表现,又可以学到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社会知识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并针对班干容易产生骄傲自满,自以为“全面发展,高人一等”而看不起其他同学的思想,及时对他们进行“虚心使人进步”的教育,使他们严以律己,虚心学习,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树立班干威信。

大胆放手让班干开展工作,可以使班干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增长才干。在班务工作中,我让班干“在其位,谋其政”,有职有权,凡是他们能干的事情,就不包办代替,让他们自己去干。每干一件事情,我只讲清目的要求并交待注意事项。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扶一扶,给予适当指点和帮助。比如:召开班委会、学校大队部活动的传达、清洁工作的安排及各项评比工作、“学生在校表现手册”中的小结评语等,都让班长及有关班委主持进行。由于班干在实际工作中经受了锻炼,养成了积极、自觉、主动的优良作风。上学期我班发生了三起钱物失窃的事件,班长王川、甘瑞凤马上组织召开了班委会,并筹划组织进行一次以“诚实”为主题的中队会,从串词、节目的排练到主题中队会的开展,都由他们一手完成,充分表现我班班干的团结及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开展多彩的班队活动

班级没有班队活动,就没有蓬勃的生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可以使得集体朝气活泼,充满集体向心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班级活动的特定时间,六年的班会课共有二百多个课时如果每个课时都能解决班级学生一至两个实际问题那么就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教育成果。

上好一般性的班会课固然很重要,搞好主题班会更为重要。主题班会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很强的针对性。它有利于集中力量解决班级的主要问题,宣传一个观点,歌颂一种精神或学习一项技能,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好主题会,首先要定好主题;其次是作好设计,制定方案;其三是将方案转为行动,周密地组织主题班队会;其四是检查活动效果。这一过程我自始至终都发动全班每个学生参与。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主题班队会,都要求能准确地掌握班级学生的思想脉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思想性,活动的内容注重科学性,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这才容易收到显著的效果。每当学校、少先队组织发出号召,我总是立即发动学生行动起来,做出成绩来,做出样子来。小学生上进心强,干劲大,积极的倡议容易接受,激起热情事情就办得好,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也容易形成。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在班级中具体贯彻落实。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建议和学生的成长,也是关系到学校全局的大事。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满腔的热忱,科学的方法去教书育人,努力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最佳手段,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9.构建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

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实质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级管理的效能体现为人的发展。因而,班级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而引导人的行为活动的过程。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因而,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

激励机制的构建,应该以人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为依据。行为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人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引发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当目标实现以后,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新的需要随之产生,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所谓激励实际就是处理好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借助外部的一些因素或措施作为吸引力或推动力(刺激变量),激发个体的需要和动机调动其积极性(机体变量),从而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反应变量)。显而易见,我们探讨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关键就是在有效地调控刺激变量上做文章,也就是建立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且有效的激励要素及措施。

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意义

构建激励机制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指导下的管理实践,是把学生置于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地参与,因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近景意义而言,构建并实施激励机制,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完善现代班级的管理机制,促进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通过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这已为实践所证实。

就远景意义而言,通过激励机制,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等现代观念逐渐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锻炼,进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品质得到发展,而这一切正是现代社会的人才素质的最基本内容,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

对此怎样估计也不过分。

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实施

(1)需要激励。

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因而需要激励在激励机制中是第一个要素。据多年的观察研究,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来激发其积极性。

归属需要。学生总是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如班、组的归属,这没有激励作用;有些归属需要的满足则要经过主观努力,如团、队组织的归属,某些活动小组的归属,这就具有了激励作用。我带的班上的班级文学社效果较好,多篇习作发表,因之许多学生申请加入,文学社就把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入社的前提条件,从而激发了成员全方位努力的积极性,个个品学兼优。

情感需要。学生情感需要一般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喜爱,一是希望得到同学的温暖和友谊。这两个方面情感需要的满足可以极大地唤发出积极性。我带的班上一名女生的父亲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师生一同不仅在精神上给她极大的安慰扶助,还纷纷解囊给予资助。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成为无穷的激励力量,使这名女生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可喜的成绩。

自尊需要。学生的自尊心都是很敏感很强烈的。我们应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一名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在一次谈话中说:老师,我保证我们宿舍几个人都考上重点校。过后,在一个适当场合我贴在他耳边悄悄说:你知道老师们听了你那天的话怎么看吗?老师们说,就他自己不能保自己。这一句悄悄话激发了他为维护自尊而拼搏的行动,虽然还没到毕业见分晓的时候,却已更见长进。

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推动着学生奋发努力。每个学生都有成就需要,但强弱不同,因而推动力大小不同。心理学家洛厄尔以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表明,成就需要强的被试,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而成就需要弱的被试进步就不明显。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成就需要。我班上有个学生各方面原来不错,却一度全面滑坡。经谈心了解到他的思想根源是:反正我也到不了上游,就这样了。我深入浅出地给他讲了人的大脑用进废退、人的学业不进则退的道理,最后说,你就“哪样”了?你究意该哪样,全看你自己了!这样强化了他的成就需要,他又拼搏向上了,被同学们评为阶段性拼搏状态最佳者之一,学业成绩也大幅度上升。

发展需要。马斯洛说,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学生而言,还是称为“发展需要”为妥。因为他们尚未成人,其全部行为活动的意义在于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这种需要,他们都希望在集体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不断成长。这正是班级管理者可以最广泛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根源。

(2)目标激励。

需要引发的行为活动总要指向一定目标。期望理论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式中,激发力量是个体愿为达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目标价值是个体对所要达到的目标的重视程度,期望概率是个体对行为活动能够导致目标结果的可能性的估计。这一公式表明:一个人把目标价值看得越重,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被激励的程度就越强。这为班级管理中目标激励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班主任应善于引导学生制定目标,使班级目标形成由小目标到大目标,由近景目标到远景目标的目标系统。我带的班,总是先引导学生制定“班级口号”作为班级目标,然后把这个总目标分解为不同学期的层次目标,再把学期目标分解为德、智、体等方面,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本学期的目标。这样,班级共同目标就转化成了学生的个人目标,这就使学生对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而且有了清晰而具体的把握,从而也就增强了目标的激励力量。

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时,一方面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有崇高的远景目标;另一方面应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确定近景目标,不要盲目攀高,以更好地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

(3)参与激励。

参与就是要求每个成员贡献出自己的经验、意见和办法,一起协商、切磋,以便做出最佳决策。人的本性是倾向于自主的,都有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愿望。这已为科学研究及管理实践所证实。中学时代正值人走向独立、自主的时期,参与意识尤为强烈。因而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班级管理,使之由消极的被管理者变成积极的管理者。在实践中我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发挥参与的激励作用。一方面尽最大可能让班级成员来实际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如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组建各种班级工作活动小组等,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决策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班级足球队章程”、“班级读课外书公约”等都是这样产生的。由于学生参与了班级管理,强化了主人翁精神,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4)竞争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强调的是班主任在实施管理中,既要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一个的学生个体,更要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学生群体,应该“既见树木更见森林”。这样,就会自觉地把群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化为激励要素,其中较突出的是把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化为重要的激励要素。从而,不仅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在班级中多搞些小群体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活动,从而使班级管理有更高的效能。

班级管理中竞争激励的实施应注意几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应防止任何不合理因素包括班主任的偏袒等因素的干扰。二是全员性原则,班级中学生的竞争不应只是少数拔尖“选手”的竞争,而应该是全员参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来竞争。比如只发“学习优秀奖”对大多数学生就没有激励作用,而发“学习进步奖”则对任何水平的学生都有激励作用。三是发展性原则,就是使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这与第二个原则密切相关。

(5)评价激励。

有人以两组学生为被试进行心算作业实验,对第一组只告诉他们尽量做好;对第二组则不断对他们做的结果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第二组比每一组成绩好了16.5%。这告诉我们,评价,作为一种信息反馈,对学生的行为活动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班级管理中,评价多种多样,口头的与书面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定期的和随机的,等等。总的说运用评价激励时应注意几点。一是注意评价的及时性。评价作为一种强化刺激,及时给予才有激励效能,学生学期初的一个好行为,班主任到期末才提出表扬,其强化激励作用几乎是零。因此,应特别注意多运用随机性的评价。二是注意评价的具体性。心理学家佩奇把70多个班的学生被试,每班分为三组,第一组只给甲、乙、丙、丁的等级评价,无评语,第二组除评定等级外还给予顺应评语,即按学生特点给予适当矫正和相应的好评,第三组除评定等级外给予特定评语,即每个等级的评语是事先规定的。结果表明,顺应评语激励作用最大(该组被试进步最大),特定评语次之,只给等级无评语最差。这提示我们给学生的评价应该有针对性,应是具体而生动的,不能满足于等级式的抽象而枯燥的评价。三是注意评价的肯定性。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公开表扬使学生成绩进步了的占87.5%,反而退步的只有0.15%;公开的挖苦使学生成绩进步了的占11.9%,反而退步的却占65.1%。这清楚地告诉我们,表扬、奖励等肯定性评价比批评、惩罚等否定性评价好得多。第一位班主任都不可能不用否定性评价,但每一位睿智的班主任都是善于多做肯定性评价的。四是注意评价的艺术性。一提到艺术性似乎很难把握,其实也有规律可循。比如,一项以学业成绩为内容的实验表明,私下责难使66.3%的人有所进步,仅10.7%的人有所退步,而公开挖苦之后进步的仅占11.9%,退步的却占65.1%。看来,否定性评价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讲点艺术性。在这一点我是尝到甜头的,私下的批评往往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导矫正行为,事半功倍。再如,奖品是在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发给学生,还是悄悄塞给学生了事?方式的高下之间也显出艺术性。又如,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会胜过一火车的说教,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这里也有个评价的艺术性问题。

这里想顺便说一句,对学生的操行评语也应充分看到其激励功能,从而使评语也体现出具体性、肯定性和艺术性,把评语与鉴定区别开来。

10.班级管理的制度化

班级管理主要指班主任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有意识地对班级成员、活动环境和条件等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那么应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呢?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卫生差和班干部难管理的实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具体操作中可使班级管理制度化、公开化和区域化。

成绩评比制

教师可把学生按好中差相互搭配分在四个组,测验一次评比一次,学期末对优胜组给予适当奖励。为使学生在竞争中求上进,我让他们结成“一对一”的学习对子,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鼓励,这样既转化了差生又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达到了双重目的。

纪律值周制

纪律是开展一切活动的保证。为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我实行纪律值周制,即一周换一个学生当纪律委员。由于周期短,纪律委员责任心强,对班上违纪情况抓得较严。一周内如果班上同学出现违纪情况,而纪律委员不上报,则视为本周纪律不合格,纪律委员继续值勤到合格为止。这样,基本杜绝了学生在教室内、走道上追逐打闹、说脏话的不良举止和言语,班上有了安静的学习环境。

事务处理民主集中制

班级事务纷繁复杂,不管是选班干部还是组织班级活动或是处理学生的违纪事件都应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在选班干部时,我让学生民主推荐人选,然后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得票多者当选。因为是学生自己选的班干部,学生信服,班干部管理起来比较容易。进行班级活动时我也征求学生意见,遵循小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样的活动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才有意义。对待违纪的同学应以教育为主,同时听取同学们的处理意见,让大家来帮助他改过。总之,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而应该以班级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以“公心”换“民心”,群策群力,让学生自己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人事管理循环制

为改革班级内部管理机制,我实行“班长—班干部—纪律委员—小组长—学生—班长”循环管理制。即:班长监督班干部抓好本班的学习、纪律、劳动、卫生、文体生活等各项工作;班干部在管理好自己职责内事情的同时监督值周纪律委员抓好本周纪律;纪律委员监督各小组长管理好本组的组员;小组长监督组员按时完成作业和遵守小组纪律;全体学生共同监督班长和班干部。这样环环相扣,齐抓共管,既能有效化解学生的内部矛盾,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班费管理公开化

班费的使用应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为使每个学生都明白班费开支情况,由班主任管钱学生管帐,一切开支发票归生活委员收存,学期末公布一次收支情况。这样做既方便学生查帐又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

卫生管理区域化

为使学生能在干净整齐的环境中学习,我以桌为单位,实行卫生负责制。即:同一张桌子的两个学生负责本桌四周的卫生,发现垃圾马上扫除。教室、宿舍由值日生早晚各清扫一次,值日生未擦黑板、讲桌、未抬垃圾的继续值日两天。这样卫生范围区域化,化大为小,大家相互监督,教室宿舍基本做到了“三无”,即地面无积水,桌面无灰尘,教室宿舍无垃圾,净化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作为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管理工作的班主任,他既是班集体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抓好班级管理,会对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盛田昭夫说:“管理不是独裁”;毛仲强说:“现代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一切管理的好坏,都是人所创造、影响与决定的。”“管理有法,但无定法”,只要用心就能管理好班级。

班规的制定与实施

班规是一个班上制定的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对全体学生的言行及学习有着规范性作用,科学的、合理的班规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重要保证,它相当于我们社会的法律法规。如果社会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呢?如果没有班规的约束,班集体又将是什么样呢?社会在提倡依法治国,学校在提倡依法治校,我提倡依“法”治班,这个法就是班规。那么该如何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班规并有效的实施呢?

(1)班规应一条一条的制定,定出了一条就要努力实现,并时时提醒强调,通过一段时间,让学生习以为常,养成习惯后,再制定下一条。因为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认知能力、抽象记忆能力都非常差,一下子要记那么多的条条款款,一下子要改变那么多的不良习惯,这是很难的,可以说是办不到的。有些班主任,一开学就将班规一股脑贴在墙上,让学生去学习、去实施,这有效果吗?不如贴一张白纸,制定一条写一条在上面,逐步完善。

(2)班规还应该因时、因事而定。法律法规都是针对某一个新生的事物、新生的现象而定,班规亦然。因时,就是因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如夏天就制定一些有关防溺水、防雷电的,秋天就制定一些有关防火、爱惜粮食的。因事,就是针对学生身边的偶发事件而制定。

(3)制定与实施班规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说实话,我们制定的班规、校规,从内心来讲都是为学生身心健康、安全问题及学习着想的,可是学生不这样认为,有一个学生这样认为:老师最烦,这也不准,那也不准,我们像犯人一样。由于学生有这种抱怨,你说这班规还能不能实施呢?其实学生只要你晓知之理,给他讲明白道理,这样做的危险性,那他们也就自觉遵守了。讲道理,抓学生的心理,用活生生的例子是实施与制定班规的最佳途径。

最后,谈一点“非常手段”。这是针对少数人的,班规制定后,大多数人都遵守了,只有少数几个,那就得用“非常手段”,利用达尔文的“条件反射”使之改正。但这要和“体罚”分开,大家可以参照一下《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厌恶法”。如有一个学生抽烟,经教育,他想改过,但有烟瘾,就叫他在手上套一个胶圈,想抽烟时就拉弹胶圈,久而久之,烟瘾就改过来了。用非常手段时,一定要遵循自愿的原则,并把握分寸,不要找顶帽子给自己戴着就不好玩了。

总之,班主任工作繁琐复杂,只有大家不断交流总结,时时刻刻用心,方能争创一流的班级。

11.素质教育观念下的班级管理

当前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即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班级管理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要对学生有一片爱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对学生有一片爱心。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他们懂得爱,也需要爱。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师爱当成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人这样比喻: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师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对班级后进生的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爱心的力量是巨大的。由于老师爱学生,所以学生更愿意把老师当作朋友,有了这样融洽的感情交流。教师才能更好的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

发挥班干部的骨干作用

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支柱,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得力助手。要发挥其管理和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创造一定的条件。树立班干部的威信,作为班干部应有较强的处理事情的能力,能让同学们心服口服。班干部有时也会犯错误,在处理这类事情时我们应当顾及影响,尽量私下的进行说服教育切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批评。其次,对班干部落实实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班级发展做贡献,让班干部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开展班级的工作。再次,要设法增加班干部与周围同学的相容度。班干部应报有一种为同学们服务的思想,而不能凌驾于班级之上。班干部一般由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担当,带动周围的同学共同进步。

具有合作精神

具有合作精神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方面。但现在的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特别不善于合作。教育应当体现社会这一特点。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具体的讲就是要使学生不仅有知识、能力、而且要学会关心他人与他人合作。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吸引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制定班级的管理目标时,要广泛发动学生参加。让大家都关心班集体,为班级振兴献计献策。学生一旦认识了目标,就有了实现目标的自觉性,把全班几十个学生的精力吸引到目标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他们拧成一股绳,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这样,随着目标的逐步实现,牢固的班集体也就形成了。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有多样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能搞一个模式一刀切,不能压抑学生积极主动性。只有孩子有创造性,才能够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它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在教育中把人的因素,关键是学生的因素放在首位,班级管理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0MWjjKh+1zGKJLe4cy1ZCCQp7xOBPj+0oPF+WRPb/4Fn3Cok5BCGmDuipeXXoq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