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篇 认知心理常识

错觉原理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他们让助手买来一批头奖为500万元的彩票。然后,将这些彩票以每张2元的价格卖给被试者。其中有一半的彩票是由被试者自己挑选,另一半彩票则是由卖票人挑选出来的。到了开奖前一天,心理学家们又派出一些调查人员去找那些已经买了彩票的被试者,并声称自己的朋友想要买彩票,希望他们能够转让出来。结果是:那些肯转让自己彩票的被试者中,最初买彩票时是由自己挑选的彩票平均转让的票价是800元,而那些买时是由卖票人挑选的彩票平均转让票价则是142元。

心理学家得出了以下结论:自己选彩票的人相信自己的中奖率会高一些。

心理学家进一步解释道:上述事件涉及心理学中的错觉原理。即,对于一些非常偶然的事情,人们往往会认为凭借自身的能力便可以支配,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控制错觉”。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来支配,因此,人们便会由此推彼,错误地认为,但凡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来支配,即使是偶然性的事件也不会有例外。

然而,事实上,偶然性的事件当然不是受人的能力所支配的,而是受到概率支配的。虽然,我们不能否认那些偶然性的事件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它更符合概率学的规律。生活中或是荧屏上,我们总会看到很多人在无法决断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通过扔硬币或是抓阄来决定。这种所谓的“天意”其实就是遵循着偶然性定律的。就拿扔硬币来说,你扔50次,正面和背面的概率一定非常接近。但是没有谁能够预测到底哪一次是正面,哪一次是背面,最多可以说它们的概率各有50%。谁都不能否认概率这种科学规律的存在。但是,即使有这种规律的存在,这个规律也不能帮助我们控制具体每一次的结果。

由此可见,对于上述试验中的被试者而言,无论是自己挑选的彩票,还是别人给挑选的彩票,从概率上讲,其中奖的可能性是完全一样的。其实,很多人也能从理论上理解这个道理,只是到了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就会忘记理论事实,而固执地认为自己“精心挑选”的彩票,其中奖的可能性一定会更高一些!

心理学家还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心理学家找来一批各种职业的人,并给他们每人一些钱,让他们来做掷骰子的赌博。心理学家此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人们是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大,还是在掷完骰子后没有开宝时下的赌注大。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都是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大。

问其原因,人们回答各异,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回答总结起来就是,他们之所以在掷骰子前下的赌注大,是因为他们认为在没有掷骰子前,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来使骰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转动。

心理学家说,赌博掷骰子的胜负完全决定于当时的一掷,而这一掷与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并没有什么关系。显然,决定胜负的因素完全是偶然的。但是,尽管很多人也知道自己的思维根本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理由,但是他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那样做。这也正是许多人之所以沉迷于赌博游戏中无法自拔、甚至倾家荡产都不思悔改的原因所在,这也是需要我们提高警惕的。

另外,不单是赌博的人们会受到控制错觉的引诱,平常生活工作中的人们也一样会受到控制错觉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明白,不能被控制错觉所控制,更不能因此而迷失自我。要知道,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行为都是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和训练来加以操控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能操控,倘若错误地认为我们自己能够操控一切事件,就很可能会由自信变为自负,甚至整个人变得狂妄,认为“老子无所不能”。这样的心态,显然是不利于自我提升的。

睡眠效应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喜欢某首歌,但是由于各大娱乐媒体都会对其进行介绍播放,当你走在大街上,一些临街的门脸也会播放这首歌,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也会跟着一起哼唱,甚至会在不觉间主动哼唱起那首熟悉的旋律?

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是因为心理学上的一种奇特的效应——睡眠效应在发挥着作用。本来你并不喜欢那首歌,但是你所到之处,无不播放着这首歌,这种长时间地反复播放使你逐渐适应起来,直至最后忘记了原本对它的厌烦,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其记住。这种由低可信性来源的信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说服力增大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睡眠效应”。

心理学家解释道:“低可信性来源”是指那些并不权威、看上去并不符合自己审美的人或事。这些东西本身往往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人们却总认为它是不可信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些相关信息的传播,人们又在不知不觉间会接受这些低可信性来源。

为了验证睡眠效应,心理学家霍夫兰和卫斯设计了一组系列实验:

他们找来一些大学生,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他们进行完全相同的传播,传播内容涉及4个话题。他们对第一组对象说明这些内容来自高可信性的信源,而对第二组对象却告知这些内容是来自低可信性的信源,并对每个话题的观点都使用正反两个版本。然后,心理学家分别于传播前、刚结束时和结束一个月后对这两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首先确认了被试对象对信源可信性高低的观点与研究者是一致的。随即发现,被试对象对来自低可信性信源的信息内容,被评价为“不公正”、“不合理”。但是,4周后再次调查时,却发现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传播效果降低了,而低可信性信源的效果却在上升,甚至最初的负效果正转化为延迟的正效果。

于是,霍夫兰最终的结论是,信源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在即时效果上更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逐渐缩小。也就是说,从长远看,不管受众感知的信源如何,他们从传播中得到的信息内容是一样的,信源可信性的影响仅限于受众对传播的接受动机。

睡眠效应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它十分突出的意义。很多商家会利用这个效应来进行产品促销。我们在看电视时,经常会看到那些电视购物广告,同样的解说词往往重复多达十几遍,这样的强度早已超过普通人的耐受力。虽然,鲜有人喜欢此类广告,但是此类广告在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的同时,其所宣传的商品销量却一直是有增无减。

相信大家都看过脑白金的广告,很多看了这个广告的人都觉得它恶俗而少创意,但是正是它的重复播放,使得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对“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耳熟能详,各大超市都有专柜,很多人在给人送礼品时,也的确会去选择脑白金。业内人士对该广告的评价也存在很大的争议,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它是失败的广告,因其比较恶俗,但是它的销量这个事实又证明了该广告的成功之处。

脑白金的这个广告正是利用了睡眠效应对人产生的影响。国外消费行为学家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过多地重复广告信息虽然会让受众反感,但是这种反感并不会影响到受众对该信息的记忆以及日后的商品购买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一面将会逐渐消逝,而广告信息本身却会牢牢地保持在消费者的记忆里。

据说,在国外的邮递销售或上门销售中,就有一个被称为“冷却制”的规定:即使是已经签订的购买合同,在超过一定期限后也会自动失效。该规定显然是专门用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因为,很多时候,在邮递销售或上门销售的过程中,消费者往往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他们所要购买的商品,因此可能出现盲目冲动消费的情况,一旦冷静下来,就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但是交易已成定局,因此很可能是自己后悔,甚至会发生纠纷。而“冷却制”却是针对睡眠效应的特点采取的一种对策,它给人的消费行为提供一段冷却期,待其冷静考虑后,再做决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顾客可能会从开始时认为的“很好”到后来认为一般,当然也可能会在开始时讨厌,但是后来却认为还可以。

由此可见,“冷却制”为人的理智消费提供了一个平台。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理智消费显得更加重要。平常的小打小闹诸如买件衣服、买个饰品等还不至于影响你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是买车买房这种重大决定,一定不可盲目冲动,要给自己一周至两周的冷静期,认真权衡利弊后再去行动。

除此之外,睡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也有很多妙用,我们可以用睡眠效应来影响对方。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每个人的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我们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不能以一时的眼光来看待他人,同时,也要通过时间来改变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人际交往中,如果你因一次失误而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并不表明你的形象再也无法改变,你不需要为那一次失误辩解,只要以后好好表现,接触一段时间后,你曾经留给对方的不好的印象便会有所改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如果双方在讨论中出现了僵局,那就不要死耗了,你可以建议大家先去用餐或先去休息,然后再做决定,目的就是给双方一段冷静思考的时间。在重新讨论原来的问题时,情形会相对好很多。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睡眠效应寻找新的交际突破。比如你跟某个人是第二次见面,但是第一次却并未说几句话,且距离此次见面时间已经很长了,这时对方的记忆通常是模糊的,如果你上去说一句:“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上次我们聊得很愉快。”这句话很可能会让他的记忆中真的有过“我们聊得很愉快”的痕迹,就算对方真的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记忆,他也会为自己忘记了一个曾经“与他聊得很愉快并且仍然记得他”的人而感到有一丝愧疚,如此,接下来的谈话效果或许会更好。

白居易有一句诗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形象地指出对人的观察,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的确如此,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同时也可以美化一切,它将这种美化功能赋予了睡眠效应。只要掌握了睡眠效应的妙用,消除你和陌生人之间的障碍将不再成为问题。

最后,睡眠效应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自我管理。比如,你对某个人、某件事感到十分气愤,不要当即就发脾气,告诫自己先冷静思考一下,把发脾气的时间推到明天吧,或许还没有到明天,你就已经有了比发脾气更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明天你已经认为没有发脾气的必要了。对此,美国前总统杰弗逊曾指出:“生气时,开口前先数到10,如果非常愤怒,那就先让自己数到100。”其目的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使自己的怒火平息,因为愤怒是魔鬼,它给双方带来的都是伤害,丝毫不能解决问题。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这一概念是由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在对人知觉的时候,人们常常喜欢从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像月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扩散出全部好或坏的整体印象,就像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是月亮光的扩大化或泛化一样。也就是说,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或较坏的评价。这就是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它会影响人际知觉,从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影响人的情感。例如,当你已经得知某个人具有某种突出的优点时,你就很可能会认为他其他方面也都很好,如此这般,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赋予更多好的品质;相反,倘若你已经指出这个人有着某种突出的缺点,那么,你就很可能会认为他其他方面也不会好,于是,这个人就会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我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等,就是晕轮效应作用的结果。

俄国大文豪普希金就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而吃了大苦头。

当时,有位名叫娜坦丽的女人,号称是“莫斯科第一美人”,据说普希金被其美貌所吸引,可谓一见钟情,在普希金看来,娜坦丽有如此惊人的美貌,也必然会有高尚的品格,于是,他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与娜坦丽结婚了。结果,娜坦丽并非像普希金对他的判断那样,她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对于普希金的那些华美的诗篇,她毫无兴趣。她爱慕虚荣,挥金如土,还常常要普希金陪她出席一些豪华的宴会。为此,普希金不得不丢下创作,从此没有了经济来源,但是娜坦丽依然挥霍无度,致使普希金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

普希金正是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而出现了判断上的错误,以至贻误终生。

其实,无论是求婚择偶还是识人交友,无论是任用招聘还是消费购物,都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很多商家开始利用晕轮效应的原理来打开顾客的口袋。如今的各个品牌都有其形象代言人,而这些形象代言人却不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人们在购物时总有自己的喜好,某个人因为喜欢你商品包装的颜色而买你的产品,或者因为喜欢你的广告词而买你的产品,再或者因为品牌的代言人是消费者喜好的明星,这些都会引导顾客选择你的产品。明白了顾客这种爱屋及乌心理,施以相应的对策,就能够宣传自己的产品,拓宽销路和市场。

其实这种现象不难理解。比如一个作家在还没有成名之前,他的作品读者知之甚少,但是一旦成名,不仅他的成名作会大卖,而且就连以前那些没有市场反应的作品也会被人翻出来阅读,甚至最初那些压在箱子底的稿件都不用愁发表不了,这是一种名人效应,是典型的晕轮效应的表现。名人本身不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但是其在公众中的无形影响力却是企业求之不得的。因此,许多商家都借用名人的晕轮效应来增强产品的影响力,亲近消费者的心理,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名人效应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在很久以前,人们的好恶就都被名人效应影响着。《韩非子》一书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王袍,因而全国的老百姓都穿紫衣,弄得紫布紫绢大涨价。齐桓公问管仲怎么办。管仲说:“你若要阻止这种风气,只能自己不穿,再跟别人说你讨厌紫色。”齐桓公这样做,果然没多久老百姓就都不穿紫衣服了。

其实,齐桓公本人并不精通穿衣之道,但是他之所以能够引领全国的穿衣风潮,就是因为齐桓公是名人,而且是当时齐国最大的名人。所以,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全国的老百姓对他们心中的名人有着超乎寻常的崇拜和信任,于是便有了这种君主的好恶可以左右流行趋势的现象。这就提醒我们,在穿衣购物时应当理智,不要被“名人效应”牵着鼻子走,买适合自己的物品,穿适合自己的服饰,而不是盲目效仿。

晕轮效应还影响着人际交往。有时,它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效应,比如一个诚恳谦恭的人,或许他的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是那些看到他诚恳谦恭这些优点的人,便会对其产生好感和信任。不过,毕竟晕轮效应是一种直觉化、情绪化的判断,它并非经过了人们的周密的观察和理智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当一个人被晕轮效应所左右时,就可能对人产生错误的评价。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了它的负面影响。

由上可见,晕轮效应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对其有所防范,就应该进一步了解产生该效应的原因,如此一来,我们才容易做到客观看人、理智行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产生晕轮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人的社会知觉总是受到个人“内隐人格理论”的影响,人们一旦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产生了某种倾向性的印象,就会用该印象来推断和评价这个认知对象的其他方面,因此,使得该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也反射出类似的色调。尤其是有“核心”品质存在时,人们便更加倾向于这种推论,因此使得在知觉中人们对他人的评价总是一致的,那就是:认为好者必定是十全十美的,而坏者则必定是一无是处的。

2.由于人对事物的知觉具有整体性这个特点,因此,人们在感知某个人或事物时,并不仅仅是感知其某一方面的特点,而是习惯于从整体来把握知觉对象,一旦其中一方面的特点被感知,人们便会希望由该特点联系其他相关的特点,从而形成总体的感觉。

然而,由于事物的局部和整体的联系并非都是必然的,因此,很多时候,晕轮效应下的整体感觉就会发生错误。因此,我们会听到一些夸大其词的说法,比如一个人很优秀,那么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便往往高于他自身的实际表现,这就像黑夜里我们仰望苍穹上那一轮明月时的感觉,由于月亮自身具有的亮光使得它的周围也有了光晕,而实际上,月亮的真实大小是不包括我们所看到的周围那一圈光晕的。

由此可见,晕轮效应会歪曲一个人的形象,使人际交往产生误解。特别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这种效应的消极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我们要掌握全面的信息,不要只凭一时的主观印象轻易开始或结束一段交往。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或特性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这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个体本身并不能意识到。

投射测验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测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给被试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们不受限制地随意表现他们的反应。通过对反应结果的分析,便可推断被试者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上著名的投射测验,就是罗夏墨迹测验。该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编制的,极具代表性的投射测验。它主要是通过观察被试者对一些标准化的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评估被试者所投射出来的性格特点。

罗夏先把一些墨汁滴在一张纸中央,然后将纸对折并用力挤压,使墨汁向四面八方流动,形成一种两边对称但形状不定的墨迹图形。按照此种操作,罗夏制作了很多墨迹图形,然后他把这些墨迹图形给精神病患者看,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患者对墨迹图形的反应也是不同的。然后再把这些精神病患者的反应同那些低能者、正常人和艺术家等的反应做比较,最后选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0张图形作为测验材料,逐步确定了记分方法和解释被试反应的原则。

该测验是以知觉与人格之间有某种关系的基本假说为基础的,然后又通过这个测验证实了个人对刺激的知觉反应投射出该人的人格。由于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而通常情况下,个人无法凭意识说明自己,这时,如果突然有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摆在个人面前,往往会促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这就为我们看到人的隐秘心理开了一扇窗,从而为医学上对疾病的发展做出展望,同时也为生活中我们了解不同人的精神心理状态提供了依据。

生活中投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往往会凭借自身的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征。

不少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一对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妇,只要哪顿饭有鱼,妻子都会把鱼头夹到丈夫的碗里。有一次,丈夫实在受不了了,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吃鱼的时候你都把鱼头给我。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想告诉你,我不爱吃鱼头。”妻子愣住了,原来丈夫并不爱吃鱼头,只因为自己爱吃鱼头,所以她也由己推人,以为丈夫也必定爱吃,因此,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把自己最爱吃的鱼头夹到丈夫的饭碗里。

显然是这位妻子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了丈夫身上,认为自己喜欢的丈夫必定也喜欢,自己讨厌的丈夫必定也讨厌,以致使关于“爱吃鱼头”的误会持续了几十年。

投射作用的另外一种表现是诿过于人。不少人得不到自己追求的某一种东西时,心理会有一些不安或不平,为了冲淡这种感觉,他们往往会为自己找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这时,就会贬低对方,认为并非自己追求不力、条件不够,而是因为那些事物并“不值得”自己太卖力,以此安慰自己失落的内心。

武则天做了皇帝后,曾任命杨再思担任宰相。一天杨再思在坐着轿子入朝的路上,碰见一辆载重牛车在吃力地行进。适时,因为刚刚下过雨,道路泥泞难行,筋疲力尽的牛再也拉不动车了。赶车人便用鞭子打牛,嘴里还不停地骂:“那些宰相们,调和不了阴阳,让路这么难走,让我们吃尽苦头。”杨再思听后,下轿走到赶车人跟前说:“是你的牛力气不够大,不应怪宰相。”

车子之所以被搁浅,是因为自己的牛没有力气,赶车人却并不去责备牛,反而抱怨当朝宰相不能调和阴阳,这就是投射作用中的诿过效应。这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心理防卫术,通过它,人们会原谅和宽恕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使愧疚的内心得到解脱。但是如果总是以己度人,或者总是把自身的过错归咎于他人,那就势必会妨碍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外界了,也就会影响我们发展与外界之间的关系。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投射效应,来根据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他的心理特征。

众所周知,苏联著名领导人斯大林是一个幽默而机智的人,围绕着他,也发生了很多幽默而让人有所思的事。

一次,朱可夫在走出斯大林办公室时,怒气冲冲地说:“小胡子魔鬼!”这句话被正在接待室的贝利亚听到了,于是,贝利亚赶忙跑去斯大林的办公室,把这话对斯大林说了一遍。斯大林没有说什么,只是命人把朱可夫叫了回来。斯大林问道:“朱可夫同志,你刚刚走出我办公室时说了一句‘小胡子魔鬼’,请问你是在说谁呢?”朱可夫说:“当然是希特勒了!不然,还能说谁呢,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听后点了点头,又紧接着问贝利亚:“那么贝利亚同志,请问你又是在说谁呢?”

斯大林最后一问,不仅显示了其幽默,更显示了其睿智。因为他知道正是由于贝利亚自己在心里时刻咒骂斯大林是“小胡子魔鬼”,所以当听到朱可夫说出这话时,他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朱可夫的话是针对斯大林的,并坚信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朱可夫的把柄。这就是投射效应的作用,这种效应不仅使贝利亚难以看到真实的自己,而且容易错误地判断他人,这不仅不利于同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很可能会为自己带来诸多麻烦。

还有一次,电影导演科津采夫为斯大林放映自己导演的一部电影。他很想知道斯大林对影片的评价。正当他想问的时候,发现斯大林的助手走了进来,并把一张字条交给斯大林,斯大林含糊地嘟哝了一句:“不好。”科津采夫闻听此言,马上晕了过去。斯大林看了看科津采夫,又看了看旁边的人说:“等这个可怜虫醒来后,告诉他,我是说字条‘不好’,而不是说他的影片。整个西方都对斯大林说‘不好’,可斯大林同志也并未因此而晕过去!”

电影导演显然也是受了投射效应的影响,自己因为担心斯大林会说自己的影片不好,所以听到斯大林说出“不好”二字时,便以为自己的预感真的应验了。却不知他恰恰陷入了投射效应的误区。其实陷入投射效应误区的人并非只有这些人,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受到投射效应影响,盲目地推己及人,导致很多误会发生。生活中的你我,务必要时刻注意,不要让自己被投射效应所牵绊,在对人对事上,不可主观地以自己的看法来推测他人的言行。

苏东坡效应

这是一个古代笑话:

一位差役押送一个犯了法的和尚到边疆服役。这个差役非常喜欢喝酒。但他的记性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们出发之前,都要先清点一遍东西。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接着,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又摸摸和尚的光头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这天,差役与和尚到一个客栈投店。和尚看着店里柜台上的酒坛子,感觉逃跑的机会来了。于是,和尚一个劲儿地劝差役喝酒,等他醉了,又把他的头发剃光,然后逃走了。

第二天,差役醒来后发现少了一人,大惊之下,连忙开始清点东西,等他摸到自己的光头时,转惊为喜:“太好了!和尚还在。”可是,马上他又无比困惑地问:“那我呢?我怎么不见了?我在哪里呢?”

我们一定觉得这个差役很可笑,竟然连自己都不认识了。一个理智正常的人,大概不会闹出不知“我在哪里”的笑话。其实,人要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一直在自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而存在”……这些关于自己的问题,虽然人们已经问了成百上千年,但是到如今也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正如苏东坡诗里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如此。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它的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能自悟,或者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清楚。心理学上把这种人类个体的心理现象称为“苏东坡效应”。

“苏东坡效应”不是“天外来客”,它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模糊性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比如:鸡蛋的孵化过程,当小鸡已经孵化成形但还没有啄壳而出的时候,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也不能说它就是鸡。因此,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会有概念上及思维上的模糊。

再则,由于人的思想常常带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这就使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于客观模糊性。

此外,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受到伦理、道德、意识、情操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人文领域的模糊性变得更加复杂。

一方面,人们要想对“自我”有清楚的认识有相当大的难度;另一方面,人们清楚、全面地认识自我又是必要且必须的。老子曾说:“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如果能清楚地了解自己,我们就能知道怎样扬长避短,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一个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斥,或者自高自大,或者一味自卑,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被苏东坡效应牵着鼻子走,向“自我”甘拜下风。为了克服苏东坡效应,我们应该深入“此山”中探幽微,跳到“此山”外览全景。概而言之,就是要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视角的结合点上对准“焦距”。具体地说,有如下的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1.实际成果检验法。通常来说,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与他所具备的品质性格特点是一致的。因此,以比较客观的事实作为依据来评价自我是一种可取的方法。比如:当我们自己的办公桌总是乱作一团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自己是一个没有整理习惯的人;自己总是上班迟到,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纪律性差,作息不规律……

2.比较检验法。将自己和他人比较也是认识自我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人的健康、环境、智力水平、经历等差别很大,因此,选择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参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与理想的标准进行比较,比如古今中外的典范,从与他们的比较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或者与反面标准比较,比如,有人因为早退而被罚款,而我们却从来没有被罚款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自己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

3.人际反馈法。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了解自己。有些人很喜欢我们,是喜欢我们什么?是亲切,还是幽默?同样,我们被那些人厌恶又是因为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里,获得一些比较客观的自我信息。

4.自我对话法。同自己谈话,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比如:“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那么暴躁?”

事实上,以上的每一种方法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一个人如果多用几面镜子,经常性地关注省视自我,那么对自我的认识就一定会日益清楚。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指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

巴纳姆效应

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来看看这些情况是否也与你的情况相吻合?

你很希望被他人喜欢和尊重。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着巨大的潜力,只是这些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至于你的一些缺点,通常情况下,你都可以将其克服。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你虽然表面上显得从容自信,但是其实内心还是有些焦虑不安。有时候,你会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的正确性。你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不喜欢被人限制。你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而感到自豪,你不会轻易接受他人的建议,除非他的证据十分充分。你认为不可在他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你的性格很难捉摸,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有时却内向、沉默、谨慎。你很有抱负,但是有些却往往很不现实……

倘若你发现以上这段话中,很多特征都符合你自己。那也不必感到奇怪。因为,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的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很多测试之所以让我们感觉很准,就是这种效应的作用。

从古到今,社会上都流行着算命这种风气。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他们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时,对生活的控制感也会逐渐丧失,因此,安全感也会同时减弱。一旦一个人没有了安全感,就会增强心理依赖性,这时,这个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在这种情况下,算命先生一旦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就会使求助者马上感到一种精神安慰,认为对方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因此,接下来无论算命先生再说什么,即使是无关痛痒的话,求助算命的人也会认为对方说得头头是道,从而深信不疑。

其实,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你可能不止一次发现过这样一个现象,在公共汽车上,一个人打哈欠以后,接下来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这种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会使你产生自我知觉的偏差。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检查表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与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这两份结果中,一份是参与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与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一些星座、属相等方面的测验,其结果都是一些一般性的模糊的话,符合每个人的平均心理,让你认为很像自己。就像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对自己的表演所做的评价,他说他的表演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就是因为他所表演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因此,他才能够做到“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因此,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对人的认知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可以作为人们对所要认知事物的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它的笼统性和一般性,使得很多描述似是而非,从而影响人们的真实判断。尤其是在认识自己、指导自身行为方面,巴纳姆效应更是会以假乱真,严重混淆人的视听。古希腊人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然而,直至2000多年后的今天,能够真正做到“认识自己”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多数人距离“认识自己”的目标还仍然很遥远。

爱因斯坦小时候很贪玩,也因此总是顾不上去学习,他的母亲总是再三告诫他,但是始终无济于事。直到16岁那年的一天,父亲的一番话使他彻底改变了。

那天,爱因斯坦正要去河边钓鱼玩,父亲叫住他说:“昨天我和杰克叔叔去清扫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于是杰克叔叔在前,我紧跟其后。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往上爬,下来的时候,还是杰克叔叔在前,我紧跟其后。钻出烟囱后,我们发现:杰克叔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却很干净。只是我不知道我脸色是什么情况。不过,通过看杰克叔叔的脸,我推断我的脸也一定和他的脸一样脏,于是我赶忙跑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杰克叔叔并没有去洗,因为他钻出烟囱后根本没有看自己,而是看到我很干净,于是,他就以为他自己也和我一样干净,因此我们就一起返回家来。结果,街上的人看到杰克叔叔后都快笑破肚皮了,他们甚至以为杰克叔叔是个疯子。”

听父亲说完,爱因斯坦也忍不住大笑起来。但是他发现父亲并没有笑,而是郑重其事地对他说:“我告诉你这件事,并不是单纯地要逗你一乐。而是想要你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没有谁可以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能照出自己的真实面目。倘若把别人当做自己的镜子,白痴或许会将自己照成天才的。”

是的,每个人都有一面镜子,然而,这面镜子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如果你只把别人当做你的镜子,那么,你就会陷入无知中。最好的做法是把自己当做自己的镜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旁观自我。旁观自我,顾名思义,就是将自己放在旁观者的位置来观察镜子里的那个自己。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倘若你对某件事物感觉难以理解时,不妨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旁观一下,或许你就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呢。苏东坡先生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你无法进行自我认知了,那就不妨将自身置于自身之外吧,那样,很可能就可以真正了解自己了。

刻板印象原理

一提到商人,人们便会想到“唯利是图”,一提到老鼠,人们便会想到“人人喊打”……其实“商未必就奸”,老鼠也并非人人喊打,不然,怎么会有《猫和老鼠》里讨人喜欢的小杰瑞,怎么会有米老鼠的可爱形象?这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定势,也叫做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

有这么一则笑话:

一个人初到美国,一天早晨,他去公园散步时看到一群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他便感叹道:“人家美国人真会享受生活!”后来,他又看到几个黑人也悠闲地坐在草坪上,他便感叹说:“唉!黑人失业的问题的确很严重,这些人大概都在领社会救济金过生活吧!”

笑过后,我们不禁要问:这位初到美国的人为何把同是在公园草坪上聊天的白人和黑人的生活想象得截然不同呢?其实,可以理解。我们都知道,美国存在着种族歧视,很多黑人遭遇着不平等待遇。这在世界上很多人心里已经形成了定势。因此,一想到白人,就随即想到其生活富裕悠闲,一想到黑人,就想到贫民窟和救济金。这就是一种刻板印象。

每个人都有“刻板印象”。它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即一个人在其过去已有经验的影响下,心理上通常会对某一特定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的状态,从而使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与专注性。刻板印象原理能够使人们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相当熟练,从而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它也会束缚人们的思维,使得人们总是会用常规方法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去寻求其他突破的途径,因此,有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刻板印象原理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在人际交往中同样也会出现,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关于刻板印象的实验:

心理学家把同一张照片出示给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看。不过,心理学家事先告诉第一组的学生:照片上的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告诉第二组的学生:照片上的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最后,心理学家让这两组学生分别用文字来对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进行描述。结果,第一组学生描述道:此人深陷的双眼表明其内心充满了仇恨,突出的下巴昭示着他沿着犯罪的道路越走越远的内心……第二组学生描述道:此人深陷的双眸表明其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他在求知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的意志……

同一个人,之所以会得到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仅仅是因为评价者之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有区别,而这就是刻板印象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

其实,生活中这种用一种固定化的人物形象来认知他人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说到青年人,我们会联想到活力四射、单纯幼稚、容易冲动、做事毛糙,说到老年人,我们会联想到沉稳老练、经验丰富、墨守成规,这些都是在年龄上的刻板印象;说到军人,我们会联想到威武、刚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说到知识分子,我们会联想到白白净净、戴副眼镜,这些都是在职业上的刻板印象;看到胖人,就会认为憨厚老实、性格乐观,看到瘦人,就会认为精明利索、小心眼儿,这些都是关于外貌的刻板印象;说到北方人,我们会认为他们粗犷豪放,耿直硬朗,说到南方人,我们会认为他们娇小灵活、细心能干,这些都是对不同地域的人的刻板印象……

之所以会有刻板印象形成,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与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进行深入地交流了解,而只有与其中一部分成员交往的机会,因此,人们只能通过一部分成员来推知全部的成员。这种以偏盖面的现象就是心理定势在交际方面产生的影响。由于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平常工作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因此,好多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员时,通常都会优先选择女性,因为多数人认为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相对单薄,因而入户访问相对好做些;对于入户访问的男性,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暴力、攻击性强等,容易使人增强戒备心理,因此被拒绝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女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种族、同一种职业的人,总会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刻板印象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又由于“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笼统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如此,因而倘若完全遵循刻板印象这种原则,难免会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倘若在与人交往时,总是按照心理定势来行事,则很可能会闹出那种宁可相信“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的笑话来。

按照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来分,可将刻板印象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肯定刻板印象与否定刻板印象。肯定刻板印象就是对交往对象产生好感和积极意义上的评价;而否定刻板印象则是指对交往对象产生反感和消极意义上的评价。对于肯定刻板印象,我们应保持;而对于否定刻板印象,我们务必要摒弃。因为否定刻板印象会导致产生人际交往的大敌——偏见。哈兹立特有句名言:“偏见是无知的孩子。”是的,“人”“扁”加起来为“偏”,人一旦有了偏见,就会把“人”看“扁”、看“偏”了。

偏见产生于我们长期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心理习惯即心理学上所谓的刻板印象。它影响着我们对好与恶的判断。一旦这种刻板印象成为我们和外界“对接”的第一反应,就会使彼此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并进而演化成一种对他人拒斥的“条件反射”。所以,破除交际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定势导致的偏见,是我们赢得良好印象的重要行动之一。

倘若你对别人持有偏见,则这种心理定势会影响你与他人的正常交际,而倘若他人对你持有偏见,则你在交际场上也不能很好地施展拳脚。因此,我们要学会识别各种有害的刻板印象,并破除交际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障碍,从而消除自己对别人、别人对自己的偏见。

既然刻板印象是心理问题,要克服它,就必然要从心理入手。别人对我们的偏见往往是因为我们心理折射到行为上而引起的恶果。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哪些行为是有害的,从而消除它。

在选择与人交往时,不能单纯地以自己的好恶来进行取舍,接纳与自己投脾气的,对于那些不顺自己眼的则将其拒于千里之外。如此一来,你的交际视野和交际范围会变得日益狭窄,这不但影响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还会妨碍你的性格健康成长。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人,同时也要避免自己被他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在与人交往时,要戒除傲气。不要自命不凡、一副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架势。一旦有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定势,就会给别人留下极差的印象,更不要说能赢得他人之心了。

自我参照效应

有一个樵夫的斧头丢了,他感觉是邻居偷去了。因为他发现自从自己的斧头丢失后,邻居看他的神态就很反常,一想到贼就在身边,樵夫便感到气愤和郁闷。直到有一天,他在柴房的角落里发现了自己那把丢失了很久的斧头,疑虑顿时解开。此后,他再看邻居的行为神态,就感觉邻居怎么都不像是小偷了。

表面看来,“疑人偷斧”十分荒唐,但这样的事情却不只发生在寓言故事里。

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安德鲁·杰克逊,在他的妻子去世后,他也开始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了,再加上他的朋友中已有好几个死于中风,杰克逊开始怀疑自己也必定会死于中风。因此,他一直生活在这种恐慌中。

一天,一个朋友来访,期间,两个人开始下棋。下到中途,朋友突然看见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看上去虚弱极了,脸色苍白,呼吸也很沉重,只听他说道:“它到底还是来了。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

“怎么突然下这个结论呢?”

“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下,却没有一点感觉。”

朋友听后大笑着说道:“你当然不会有感觉了,因为你刚才捏的是我的腿!”

这两个小故事从表面上看没有太大的关联,但事实上它们是有共同点的。樵夫也好,政治家也好,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是因为他们都受到了“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

所谓“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是指人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事情时,最不可能忽视或者出现遗忘。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让人看自己的两张照片,两张照片的区别是,一张是镜面照,也就是人们每天从镜子里看到的自己的形象;另一张是标准照,就是普通相片所呈现的形象。心理学家让这些人对自己的照片做出评价,结果,每个人都感觉镜面照上的那个自己要比标准照上的自己好看些。但是,当心理学家把这两张照片拿给旁人看时,旁人却会感觉标准照要更好看。

对此,心理学家解释道:由于人们所能看到的自己,都是镜面照的形象,人们几乎每天都会照镜子,因此,这种镜面形象对于他本人而言,已经很熟悉了,倒是对那些标准照里的自己的形象并不熟悉,因此,他们便认为镜面照中的自己要更好看些。同样的道理,旁人很少看到镜面里的我们,倒是对我们的现实模样更熟悉,因此,他们就会认为镜面照中的我们不如标准照中的我们好看。这就是人们受到“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而形成的习惯心理:即人的内心在面对经常面对的东西时,会产生一种知觉上的熟悉性,而这种知觉上的熟悉性会影响到个人的情感偏好,从而对熟悉的东西产生好感。

学习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比如对于新知识,如果我们所学的这些新知识同我们自身密切相关,就会提高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记忆也会很深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但是却在回忆关于自己的事情时,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有差错。

因此,也就有了“联想记忆法”。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学什么,都可以利用“自我参照效应”来帮助自己记忆,要尽可能地把新知识同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

当然了,自我参照效应的负面影响也不小,比如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那个樵夫和政治家,尤其是那个政治家,在“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下,变得忧郁重重、疑神疑鬼。这就像“医学院学生综合征”,指的是医学院的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每学到一种病症,就总是先想到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征兆,倘若恰好有那么两三点看似相符,他们就会有些不安,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已病入膏肓,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什么事。

因此,提醒大家不要走入自我参照效应的误区,别庸人自扰。

认知失调原理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都包含着各种认知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人对自我以及对外界的种种认识,其中包括信仰、态度、观念等诸多方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其著作《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当个体在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心理上的新认知与旧认知便会发生冲突,为了将这种因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尽快消除,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以下两种方式来进行自我调适:第一是否认新认知,第二是想方设法寻求更多关于新认知的讯息以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从而为新认知彻底取代旧认知找到心理上的平衡。简而言之,就是当我们的新认知同旧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心理冲突就会产生,这种心理冲突的加剧会促使我们选择放弃或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以迁就另一个认知,从而达到调和一致的目的。

在费斯廷格看来,一旦认知因素相互失调,就会引起人心理上的紧张,并因此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就是一种失调感。比如,如果一个有烟瘾的人,当他看了吸烟可能引起肺癌的研究论证后,他的心理体验就会是不愉快的。这就是因为“我吸烟成瘾”与“研究证明吸烟会引起肺癌”这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了。

费斯廷格与他的同事还做过这样一次现场调查研究:

在一次读报纸时,费斯廷格看到了一篇这样的报道,说是某个地区的宗教团体向该地区的居民宣布了上帝的意思——在一个特殊的日子,将发生一场特大洪水,这场洪水将要彻底摧毁人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看完报道,费斯廷格与他的同事们赶忙去了那个地区,他们开始观察当地的居民为了迎接那个特殊日子的到来所做的种种准备活动。然而,那一天到来后,世界依然安然无恙。这时,费斯廷格发现这里的人们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对上帝的信仰,反而更加虔诚地信奉上帝了,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积极的努力和勇敢面对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从而使得上帝改变了要毁灭这个世界的计划。

费斯廷格解释道,人们对某种目标怀着坚定的信念,并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最终发现那个目标根本没有实现,这就会引起强烈的失调感。没有人愿意接受自己的努力其实是一种徒劳,因为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这些代价是再也收不回的。因此,这种失调感便难以消除,即使是改变原本的信念,也无法消除这种“我曾为某种信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事实证明该信念并不真实”之间的失调感。于是,人们只好去寻求其他方式来实现心理上的平衡。比如他们会想方设法找出一些看起来还算合理的理由来为已存在的开脱,或者承认存在的一些小失误,但是整体的信念系统却依然是正确无误的。以这种小的让步来坚定自己原本信奉的信念,并会继续不遗余力地去宣传和维护它,企图通过该途径来减轻内心所产生的失调感。

认知失调原理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认知中。我国古人在用兵打仗时,会用“空城计”,使用“空城计”的一方,其实也是利用了认知失调原理,只不过他们自己没有这个意识罢了。进攻的一方会认为攻击对象必定是严阵以待,至少他们会提高警惕,这就是他们的旧认知——以往的经验和惯常的逻辑。但是当他们行至对方营前,却发现眼前的情况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新环境中出现的新认知,此时,新、旧两种认知的矛盾就有了冲突,因此,便出现认知失调。这时,进攻方的心理压力便会骤然增加,这种不断增加的压力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从而选择平息内心的疑惑和恐惧,而平息疑惑或恐惧的方式便是选择与原来的逻辑和行为完全相反的举动——退兵。

其实,认知失调理论远不止这点作用,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启示。比如当生活中的矛盾出现时,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就可以更智慧地处理矛盾,从而避免矛盾进一步恶化,有时甚至可能会实现双赢。

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在校时各方面都很优秀,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人才。但是,自从开始工作以后,每天都要面对一些繁琐的事务,他认为这显然是大材小用,失落感油然而生,也因此开始厌倦工作。他的上司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为了让他不再有不被重视的感觉,同时也为了验证一下他到底是否能够委以重任,就决定把公司一个项目的运作交给他负责。结果,这位研究生却因经验不足而导致项目失败,使得公司损失惨重。满怀愧疚的研究生决定辞职。在上司的办公室内,这位研究生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被责骂,相反,他却听到上司说:“公司已经用那么多钱为你增加工作经验交学费,你怎么可以说走就走呢?”这位研究生被触动了,他决定继续留下来面对现实,并且从此以后,他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对上司也十分忠诚,忠诚敬业的态度和作为,使他很快成为公司的骨干,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按照习惯性的逻辑,上司在面对下属给公司造成的巨额损失时,对下属大发雷霆也不足为奇,尽管发火并不会扭转糟糕的定局。不过,上述事例中的这位上司却并没有这么做。他不但没有加以斥责,也没有接受研究生要辞职的要求,而是表示他应该继续工作。这种做法显然顿时增加了研究生的认知失调感,从而促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观。试想,假如这位上司像大多数人通常的做法一样,对这名研究生大加指责、甚至冷嘲热讽,那么,这名研究生就会认为自己已经为自己的过错遭受到了惩罚,如此一来,他心中的认知失调感就会调和、减少,因此,相应的也就失去了改善和提升的动力,而这种结果无论是对于研究生本人还是对于公司,无疑都是最差的选择。

记忆偏差原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常有出现偏差之时,人们总是习惯以自己的方式去解释他们所经历过的人或事,并且往往区分不开那些事实上发生的事和那些经过自己推理而认为理所当然是事实的事。尤其是当同时被询问的目击者人数较多时,总有一个人的记忆是占主导地位的,他会影响甚至推翻那些性格较弱者的记忆,因为目击者记忆内容的差异会使那个不占主导地位的人动摇,甚至怀疑自己,从而失去信心,也因此会对暗示更加敏感。

有这么一个心理试验:

心理学家找来40名大学生,让他们看一本漫画书,内容是两个女人在台球室玩台球,有一个男人把其中一个玩台球的女人的钱包偷走了。这40名大学生都是被要求单独看完这本漫画书的,且规定他们不能相互交流。

心理学家事先在漫画书中做了手脚,而这40名大学生也被暗地里分成了两组,他们看到的漫画内容是有一些细微差别的,第一组的20名大学生看到的情节是钱包是被一个人单独偷走的;而第二组的大学生们看到的则是这个偷钱包的人还有一个同伙。

等大家全都看完了漫画后,心理学家首先一对一向这些大学生提问:“这个偷钱包的人是否有同伙?”40个人中有39个人给出了正确答案。然后,心理学家又开始对他们进行两个一组地提问,并且分在一组的这两个人分别是看了不同版本的两个人,也就是说,他们一个看到的是小偷有同伙,另一个看到的则是小偷没有同伙。在给出答案之前,心理学家要这两个人先讨论一下他们所看到的内容,最后,这两个人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没有同伙!

单纯地从逻辑方面说,这两个人看到的漫画情景截然不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根本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致的。但是试验结果却着实不符合逻辑,因为只有4组人的答案是这种真实的情况。而其中有15组人经过讨论后给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有8个小组的答案是没有,7个小组的答案是有。这个数据就意味着,有15个人被其同伴的看法所动摇了,放弃了自己原本的观点。

对此,心理学家不无调侃地说:“让两个人同时讲述一个故事是篡改人们记忆最强有力的方法。”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记忆自动填补那些断断续续的视觉记忆间的空白。比如,一个交通事故的目击者,如果警察问他:“白色丰田与银灰色尼桑相撞时,尼桑是否开着转弯指示灯?”这时,如果目击者根本就没有注意事故发生时相撞的两辆车的颜色,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利用从警察提问中得到的信息来为残缺的记忆进行完形填空,从而在自己的证词中也会说车的颜色是白色的或银灰色的。

另外,来自他人的暗示和诱惑也是使记忆发生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一个人的记忆而言,当他得到外界提供的某些似乎真实的信息后,就可能会使自己之前的想法发生改变,甚至还有可能使其“看到”了某些实际上并未发生过的事。

基于此理论,不少高明的法官或律师在法庭审理时,都会很警戒地对当事人或证人进行“诱导性提问”。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从理论上讲,人们是依靠听觉的、视觉的或运动的参照体系来处理信息的。但是事实上,无论哪个目击者,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对事物的看法或许都是对的,其描述角度的不同,只能反映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在观察事物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参照体系,并据此来记忆事物。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两个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是完全一样的,那恐怕也非正常现象。

陌生时长定律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和感受:当你去一个新地方时,会感觉这段路程很遥远,用去的时间也很长;可是当你在办完了事情原路返回时,你突然感觉这条路要比去时的路程近很多,用去的时间似乎也比之前少了很多。

其实路还是原来那条路,路的长度一点都没有变,改变的只是我们自身。这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将其定义为“陌生时长定律”,其内涵是:人在陌生、新奇的环境里往往会产生一种时间长、时光慢的错觉。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分析,找到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第一,人们在去陌生地方时,因为环境不熟悉,所以心里会提高警惕以应付可能发生的陌生事物和新的困难,如此一来,注意力便总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这种状态会让人留意到更多信息,印象也相对深刻很多。因此,人们会有种经历了很多事情的感觉,于是,时间长的错觉便产生了。而原路返回时,就会有种轻车熟路的感觉,因此,心理上自然会放松警惕,精神一旦放松下来后,就不会再去刻意留意观察事物了,从而使人感觉自己的经历相对简单,因此,所用的时间也变得快而短了。

第二,人们初次前往一个地方时,走在路上是盲目的,因为他们始终不知道目的地究竟还有多远,心理上对于这种未可知的路程,总会感觉遥远茫然;而原路返回时,已经能够明确目的地了,面对可知、可见的目的地,人们的渺茫感觉便一扫而光,人们对于可知、可见的目标往往会感觉比较容易达到、实现,因此就会感觉很近。

其实这种现象时刻在人们周围发生,比如你到外地出差,其实并没有几天,但是你可能会感觉已经离开自己生活、工作的城市好久了,度日如年。而你如果在你熟悉的地方待上同样的天数,你会感觉日子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另外,人的一生也符合陌生时长定律。比如,年龄均为90岁的两个人,倘若其中一个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村,每日都过着平淡而单调、与世隔绝的生活,不会获取太多的信息,因此,90年的时光会让人觉得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如果另一个人四海为家、环游各地,他所经历的陌生环境、陌生人情和风俗会让他感觉,90年的光阴如此绚丽多姿,经历的多了,自然会感觉生命延长了。

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人说“人生苦短”,其实生命是可以延长的,那就是在相同的时长里,做更多的事情,有更多的经历,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这样,我们就不会再感叹“生命苦短”了。爱迪生说:“生命如此短暂,而我要做的事情又如此多,因此我要争分夺秒。”正是因为他惜时如金,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更多的事情,接触了无数新鲜的事物,因此,在他80岁生日那天,他说自己已经135岁了。想要延长生命吗?那就努力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吧!不要总是在一个环境中待着,适当地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虽说“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但是“外面的世界还很精彩”。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桃花源中人的描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人没有经历朝代更替,没有经历世事变迁,他们虽然生活舒适安逸,但是由于从未身处陌生的环境,也没有新的消息来源,因此,相对于外界的那些经历或见识了世事的沧桑巨变的人们而言,其生命便显得有些短暂。

因此,为了更好地立足社会,也应该时刻不忘增长自己的见识,尽量多地接触新事物。新事物如同陌生的旅程,让人感觉耗时许久。倘若一味守旧而拒绝新事物,就如同你一直在走熟悉的回程,自然会感觉转瞬即逝。

这时,也许你会提出异议:按照这个定律来说,越是接触新事物,做的事情越多,就会延长时间,那为什么那么多整日无所事事的人会感叹“度日如年”,而那些日程安排得极满的人们却总是在抱怨时间不够用呢?

是的,生活中的确有太多这样的现象,表面上看来,它似乎与我们所说的“陌生时长定律”相矛盾,其实不然,整日无所事事的人在最初的时候的确会感觉自己有大把的时间,但是到了晚年回首一生时,他才会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感觉自己的生命中没有太多的经历,空虚感会油然而生,而那些有各种经历、各种爱好的人们,虽然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但是在他晚年回首自己的一生时,他有回忆不完的有趣的事情,且这些事情各不同,这时他会发现自己的一生所经历的要比有些人再活百年所经历的还要多,因此会觉得生命过得很“值”,因为他充分利用了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最大限度地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过那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生活,人生本来就长不过百年,倘若再不经历一些新鲜的事物,则百年的人生将会缩得更短。

传播扭曲定律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关于流言的故事:

春秋时代,宋国地处中原腹地,常年干旱少雨。人们灌溉田地主要是用井水。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人家,由于地里没有水井,他们每天都要用专人赶着马,到很远的河里运水回来。但这十分麻烦,而且那个运水的人除了运水之外,几乎干不了其他的农活,这太浪费人力了。于是,一家人商议后,决定自己打一口水井来解决灌溉的难题。

接着,丁氏一家人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地挖了半个多月,终于把水井打成了。取水的那一天,丁家人简直比过节还高兴,他们欢天喜地,逢人就说:“我家里打了一口井,还得了一个人哩!”其实,丁家人的意思是,因为打了一口水井,再也不用派专人去河里运水了,因此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力。

谁知有人把丁氏打井的事掐头去尾地传了出去,说:“丁家在打井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了一个人!”一时之间,整个宋国都在传“丁家从地下挖出活人”这件耸人听闻的事情。

这个谣传甚至传到了宋王的耳朵里。宋王心中疑虑到:“难道丁家真的从地底下挖出来了一个活人,那个人是神仙还是妖精呢?”于是,宋王把丁氏找来询问,经丁氏一番解释,才明白一切都只是谣传。

事情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常会被层层的扭曲,甚至最后面目全非,而且多是夸张、增值而非缩小、减值,这种现象叫做“传播扭曲”。

那么传播扭曲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口头传播存在不准确性,受个人口音和语调等因素的影响,有被误听的可能。

其次,由于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情,传播的过程中,容易按照主观意愿进行片面夸大,或者断章取义,进而造成了信息扭曲。比如,某名演员因偷税漏税而被审查,不喜欢她的人说:“早就知道她不是什么好人,这下好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非判个15年不可。”接着,下一个讨厌她的传播者可能会说:“15年太便宜她了,20年还差不多。”如此传下去,到了最后,就有可能成了这个演员“被判了无期”!

再则,流言的传播者多是无聊的人,他们为了寻求刺激或打发无聊往往就会将信息夸张化,将信息传播得耸人听闻。心理学家认为,在传播时,用夸张的表情与语言达到刺激别人的效果的行为能够给传播者带来更强烈的自我宣泄与自我实现感。

某娱乐节目曾安排嘉宾做过这么一个游戏:让几个嘉宾站成一排;接着,最左边的A向自己右边的B说句悄悄话,B再将这句话传给自己右边的C……这样依次传话,直到最后一个人;然后,最后一个人大声说出自己听到的话。结果,最后一个人说出的话与A的原话大相径庭,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变了样,令观众捧腹大笑。

这个游戏就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扭曲,流言产生过程的模拟重现。流言有一个特色,就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一直传播到面目全非。在传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增加或者减去一些内容,或多或少地将信息片面夸大,各种各样的加墨润色的形式使流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流言是人们相互传播的提不出任何可信依据的消息,是不可信的。

虽说流言不可信,但生活中,我们却经常被流言所困扰。它能给传播者、流言所指的对象,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小道消息的干扰,要学会冷静地、理智地分析判断问题,这才是对自己、对别人负责的态度。古人说:“谣言止于智者。”就让我们去当那名智者吧。

群体极化效应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中原已存在的一种倾向性由于某些因素而得到加强,使原本在群体中平平常常的一种观点或态度占据支配性地位。比如讨论就能够使群体极化现象发生,通过讨论,一方面能够使原本不认同的人变得认同;另一方面能够使认同的人更加坚信,这样就会使某种观点在群体中占据支配性地位。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以其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为群体极化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从2005年的陈易卖身救母事件,2006年2月的虐猫事件,2008年4至6月的铜须事件,到2008年8月的通缉流氓外教事件、脱衣门事件,再到“馒头事件”,网络群殴事件此起彼伏、络绎不绝,这都是群体极化的具体体现。就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对许多人而言,网络就是极端主义的温床。”

之所以这样,主要有如下3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与现实生活中的群体相比,网络群体更加非理性,更加容易激动。因此,其言辞和态度自然也就更容易走向极端。二是网络中聚集的群体,往往都是因为具有某些共性或者相同的特质而组合起来的,因而,更容易就某一态度或观点达成统一。三是个体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极端的论调,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极化。

当然,现实生活中,“群体极化”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比如,2003年的“非典”,几乎所有的人变得前所未有的恐慌,他们或躲在家里闭门不出,或盲目抢购米面油盐,或听见咳嗽就有多远躲多远,或听到“38度”就心惊肉跳、脸色惨白。

针对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心理学家们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群体极化主要是由群体所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古斯塔夫·勒庞对群体做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他发现,无论是“无名称的群体”比如街头群体等,还是“有名称的群体”比如陪审团等,都具有这些特点:与个体相比,群体的理性程度降低;群体更容易受感情因素影响,不容易从客观事实进行推理;更容易被权威左右。具备了非理性、易激动、少判断、易被左右这些特点,群体极化就比较容易了。

心理学家还指出,群体极化一般有冒险偏移和谨慎偏移两种情况。至于是向冒险偏移极化还是向谨慎偏移极化,取决于全体初始的倾向。如果全体一开始倾向于谨慎,那么结果就是更加谨慎,比如陪审团;如果全体一开始倾向于冒险,结果便是更加冒险,比如街头群体很有可能极化成黑社会组织。

群体极化具有双重的意义。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能促进群体的内部团结,增强群体凝聚力,使群体步调更加一致和谐,进而对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美国的公民权运动、反奴隶运动以及两性子权运动等。事实证明,群体极化有时的确是件好事。从消极的一面看,它也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加极端,进一步扩大和加深错误的危害。

因此,要对群体极化趋利避害,其关键在于把握好群体形成之初的属性,保证它一开始就倾向于谨慎,同时,引导它向谨慎偏移的方向发展。

群体去个性化效应

法国群体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过:“在孤身一人时,个体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去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他有这样做的冲动,也很容易克制自己。然而,当个体融入群体中时,他就会意识到群体赋予他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这足以让个体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很难抵御这种诱惑。”

古斯塔夫所描述的这种现象绝不是危言耸听。2003年7月31日,《南方周末》曾刊登了一篇关于湖南省会同县堡子村村民集体“刑讯”打死一个“贼”的报道。相信,这些村民中无论是谁,也不敢独自去将一个“贼”刑讯致死;然而“集体”刑讯却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实际上,个体单独的情况与融入群体的情况具有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群体去个性化”现象的存在。所谓去个性,也被称为“个性消失”,最早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提出的,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丧失其个体性而融合于群体当中,这时,个体自控力逐渐丧失,变现出非典型的、反规范的行为模式。

195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佩皮通和纽康姆进行了关于“去个性化”的实验。

他们将参加实验的男大学生分成2组。一组是可辨组,被试者身上戴着身份卡片,彼此之间称呼姓名,在明亮的教室里交流对于父母的不满;另一组是去个性组,被试者身着长袍,头戴面罩,只露出眼睛和鼻孔,彼此之间谁也不知道谁的身份,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进行对父母的批评。

结果表明,与可辨组相比,去个性组更加肆无忌惮地数落、批评,甚至辱骂自己的父母,将他们对自己父母的厌恶与不满都毫无顾忌地发泄出来。此外,在随后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的男大学生都表示喜欢在去个性组的条件下进行活动。

其实,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群体去个性化的事情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1931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白人和黑人之间发生了一件本来很平常的冲突,却因为群体去个性化的影响,事态发展到国家需要出动军队进行镇压的严重程度。

1967年,俄克拉荷马州的200个大学生围聚在一起,围观一个因挫折而站在楼顶要轻生的同学。这200个大学生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劝阻,而是集体起哄,喊着:“跳!跳!跳……”

结果,那个学生在大家无情的起哄声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无独有偶,2007年,成都市,一名年轻女子也试图跳楼轻生。虽然,经警方劝说了近5个小时,该女子最终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但在整个过程中,楼下众多的围观者中很多人起哄、谈笑,甚至有人急忙打电话叫朋友来看热闹。

……

这样的类似的情形生活中总是层出不穷。那么,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有什么心理根源呢?

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1.匿名性。当个体在群体中,会潜意识地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因此也自然不必承担行为的后果,所以个体会毫无顾忌地做出违反社会规范、道德习俗、甚至法律的行为。

2.责任模糊性。集体行动的责任是模糊或分散的。集体行动的主体是整个集体,而非具体的某个个人,这使得个人责任感减弱,认为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进而行为变得更粗野、放肆。

3.群体淹没性。在群体中,成员的自我、个性都被融化在群体中。渐渐的,成员的个体性越来越模糊,个人的理智等都被群体所淹没。在这种情况下,理智不再能够控制“本我”。

相反,如果个体单独行动,由于没有融入群体中,个性是凸显的,是非常容易被他人所知觉的。这种情况下,个体就会非常注意个性的意识,维护好自我形象,尽量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

研究表明,去个性化是一切不道德行为、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

生活中,我们发现大城市偷盗、抢劫等各种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率明显要比小城镇和乡村高很多,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城市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后续接触少,这使得匿名性增加,去个性化程度提高,因而犯罪率也更高。

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尔多认为:一旦去个性化开始并聚集力量,就难以逆转或是停止。因此,对群体去个性化,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在丧失个体性之前,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它的圈套中,理智地认清形势、保持对自我行为的认知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lLWonloRIOD11o5qsOcATEE2Kr80zrO2D5sNLQfkJjzh3j/Mjq0QSvykjzHLEv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