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情绪心理常识

天气定律

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遇到阴雨天时情绪低落,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就会心情舒畅。这种心情的变化,并非简单的多愁善感所能解释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严寒地区的人们,在冬季时,情绪会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忧郁和低落时刻围绕着他们,此外,这里的人们还会出现容易疲劳、嗜睡、喜爱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现象。心理学家解释说,出现这种现象,与当地当时缺少阳光有很大关系。这种心情随天气状况的改变而不同的现象被称为天气定律。

很多精神治疗专家也对此定律深有体会,他们发现:大多数人的情绪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天气的影响,尤其是出现坏天气时,人们的反应会更强烈,具体表现为:虚弱、失眠、健忘、恐惧、忧虑、冒汗、偏头痛、神经质、易激动、无食欲、眼冒金星、身心疲倦、神经过敏、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肠胃功能紊乱等亚健康症状。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其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这种暖流的流动使得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也变成了暖水域,从而导致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这种气候现象也对人类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项调查显示:1982~1983年间,因厄尔尼诺现象的存在,使得当时全球大约有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并且精神病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至38%,与此同时,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而这些数字不断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应对全球气候异常和天气的灾难。

法国曾发生过因阴雨连绵的天气迟迟没有停止,而导致很多人患上抑郁症的事情。针对这些抑郁症患者发病的原因,法国当地的很多治疗机构创造性地采用人造阳光治疗法,这种用光照来治疗那些急于想看到阳光的病人的方法,疗效十分显著。

环境心理学家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很多暴力行为都受到温度的影响。比如,夏日的高温就会使暴力行为增加。不过,并不是温度越高,暴力行为就越惊人,当温度达到一定点以后再升高时,就会让人昏昏欲睡了。

另外,温度也会影响人际交往,心理学家让被试者分别处于高温的室内和常温的室内,然后让他们评价他人,结果显示,处于高温室内的被试者比在常温室内的被试者,更容易对他人做出不友好的评价。

心理学的另一项研究表明,把类似于太阳光的紫外线加入日光灯中,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比如,如果让自闭症患者在光线较充足的地方生活,其自闭行为就会减少很多,并且还会积极参与与他人互动的行为。而长期生活在阴暗的角落,则会造成人视觉上的疲劳,还会有头痛、反胃、忧郁等不良的行为反应。心理学家还发现,人们在太阳光下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他们在日光灯下的工作效率。

同一种天气特征持续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气候。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同一个地区的人,往往会有性格上的共性,这种现象与这些人所在地区的气候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多少人能够不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影响。比如,长期在热带地区生活的人,性格相对会暴躁易怒;在寒带生活的人,却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在气候湿润、万物生机盎然的水乡生活的人,大都多情,且反应机敏;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大都性格粗犷豪放;在山区生活的人大都性格率直……

天气定律的这些特征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秋高气爽的气候被认为是最适合创作的气候,而长期处于15~18℃环境中的人们,往往头脑比较发达,其文学艺术成就也相对突出。

霍桑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霍桑效应”,有人称之为“宣泄效应”或者“实验者效应”。

霍桑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郊外的一家生产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这家工厂的设备先进,各种生活和娱乐设施十分完备,员工的社会福利也做得非常不错。但是,令厂长不解的是,在这样优越的工作条件下,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却长期低下。

面对这个奇怪的现象,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专家小组(包括心理学专家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

研究初期,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上,他们把工厂员工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对工作条件进行各种改变,观察员工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

结果,不管将工作条件变差还是变好,实验组生产效率都上升,而且工作条件维持不变的控制组工作效率也增加。这样的结果完全反映不出工作条件的好坏对生产效率有直接影响。

很快,实验研究进行到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实验领导者是哈佛大学的梅奥教授,由他来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梅奥教授挑选了“继电器装配组”的6个女工作为实验对象,然后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实验观察。

首先,女工们被要求在一个一般的车间里工作两个星期,便于专家测出她们的正常生产效率。

接着,尝试对女工做以下改变,并观察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

1.将女工的薪水依赖于车间整体产量的工资支付方法,改为依赖于个人产量。

2.在工作中,安排女工们上午、下午各休息一次,每次5分钟。

3.把女工们的休息时间从5分钟延长到10分钟。

4.把休息次数从上午、下午各一次增加到一天6次。

5.公司为女工提供一顿简单的午餐。

6.允许女工们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提前半小时下班。

7.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

8.前面所做的变化全部取消,重新回到实验最初的时候。

结果显示,女工们始终保持了高产量,而工作的积极性也始终呈上升趋势。即使当最后她们的一切优待被取消之后,她们的生产效率也没有下降。

整个实验过程中,许多因素都变化了,但是女工们的生产效率却表现得相当稳定,也就是说,必然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在维持着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几经思考后,梅奥教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女工们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工们被挑选出来,并被研究人员所关注着,从而觉得自己对于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使女工们得到了社会角度方面的激励,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随后,在此基础上,专家们又展开了一次涉及面更广、为期更长的“谈话实验”。

在谈话实验中,专家们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

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厂管理、福利等方面的意见,不过生产效率没有什么明显提高。

后来,专家们将以提纲为基础的问答谈话方式改为由员工们自由抒发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同时,原来一个专家同多个员工的谈话方式变成了一个专家同一个员工的单独谈话。在谈话过程中,专家要耐心倾听、认真记录员工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不得反驳和训斥。

在为期两年的实验周期里,专家们前前后后与工人谈话的总数达到了两万余人次。而这一次,整个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专家们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某个人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或者心情畅快地做事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霍桑效应”。

人不单纯只是“经济人”,并不只受经济利益驱动;还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一员,来自社会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同样能够给人以强大的动力支持。这也就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提倡领导要多和下属谈话沟通的原因。在谈话沟通的过程中,下属感到被关注,同时,还发泄了心中的不满情绪,也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样,下属就会有一个积极舒畅的心情,所以工作干劲高涨、工作效率提高。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来看,善意的谎言和夸奖能够从正面激励一个人,甚至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一所学校,在孩子们入学时,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按照测试的结果将学生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

然而,一次校务例行检查时发现,由于失误,一年之前入学的一批学生的测验结果被颠倒了,即一些测验成绩不好的孩子被分到了重点班,而入学测验成绩好的孩子被分到了普通班。

那么,他们的成绩又是如何的呢?重点班里的“笨孩子”们成绩普遍要比普通班里的“天才”们优异许多。

心理学家做出的解释是: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做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外界的关注加上自我的心理暗示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满足不了的意愿,也会因此产生不满、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这时,我们千万不要压抑,而是要把它们宣泄出来,这对我们自己的身心发展和事业发展都非常有利。这是“霍桑效应”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的启示。

在日本松下公司,所有分厂里都设有吸烟室,里面摆放着一个松下幸之助的人体模型。如果员工对公司感到不满,就可以在吸烟室里用竹竿随意抽打“他”,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等员工发泄够了,停手了,喇叭里会自动响起松下幸之助的声音,他说:“干事情可以有分歧,但记住,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即让自己生活更美满,公司更具竞争力,日本更繁荣、强盛、和睦。从今起,这绝不再是幻觉!我们朝着这个目标一起努力!”此外,松下对每个厂的负责人也提出了一定要与员工沟通,以确保员工能够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的要求。

显然,松下深谙“霍桑效应”的奥妙,才打造出了一个高效率的成功的企业团队。

那么,我们呢?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和关注,因为那会带给一个人莫大的帮助。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去获得别人的关注,即使不能,我们也要学着自己关注自己,因为关注能给我们的成功提供强大的力量;而对于那些避无可避的消极情绪,也一定要发泄疏导,不能压抑它们,防止它们成为我们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

情绪效应

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做了一个实验,他让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和一个整天郁郁寡欢的人待在同一个房间里。结果发现,不到半个小时,这个乐观的人也变得愁眉苦脸起来。随后,加利·斯梅尔又做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只要20分钟,一个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绪的传染,而那些敏感、富有同情心的人,则更容易被坏情绪感染。情绪的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事实上,情绪会通过人的姿态、表情、语言进行传递,并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他人。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情绪效应。坏情绪给他人带来消极影响,好情绪则带来积极影响。

曾经有个人做了一个心理实验:

在路边摊的桌子上放10美分硬币,让来就餐的人捡到这“意外之财”,然后,等他们离开的时候,故意从他们身边经过,掉落东西。看看有多少人会帮忙捡起来。

结果证明,有88%以上的人会帮忙捡起。那么,如果没有那“10美分”的前奏曲,结果又如何呢?调查显示,没有在摊前捡到钱的人当中,只有7%的人帮助捡起落下的东西。

这个7%与88%的对比实验,说明人如果具有好心情,那么更倾向于积极的行为。

由此可见,好情绪有利于人际交往,而坏情绪则不利于人际交往。换言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时机。

一般来说,与人交往当然选择双方的情绪都好的时候最为适宜。然而,总会出现其中一方或者双方情绪都不好,但又必须要交往的情况,那么,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对方情绪欠佳,那么我们就先用自己的好情绪去感染他,用自己的微笑把我们的良好情绪传递给他。

旅店业巨子希尔顿将“今天你微笑了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路走来,他用自己的微笑感染了许多人。今天,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依然微笑着,他始终坚信“当你给世界一个微笑,世界也会还你一个微笑”。

的确,微笑是非常具有感染力的。它所传递的是一种善意、愉悦,能让人有如沐春风般的感觉,因此,它对消除彼此的隔阂、缩短彼此的距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人际交往中让人无往而不胜的高招。不过,在运用微笑传情达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小技巧:

1.要自信地微笑。微笑是为了给对方以乐观向上、自信的印象,希望对方信任自己。因此,在微笑之前,我们必须自信。这样的微笑才更富有感染力。

2.要笑得自然。微笑需要发自内心才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美好、得体。如果“皮笑肉不笑”,难免适得其反,让人觉得虚伪,进而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

3.要笑得真诚。真诚的微笑才能让人内心感到温暖,才能引起对方的共鸣,加深彼此的友情。千万不要脸上挂着微笑,心里却在诅咒对方。事实上,人的直觉非常敏锐,对方完全能够判断出你的微笑是否真诚。缺少了真诚的微笑会引起人的反感,甚至敌意。

4.微笑要看场合。在一些比较庄严的场合,比如追悼会,或者非常正式而重要的会议,微笑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招人厌恶的。当我们与人谈论一个严肃的话题,或者向对方传达一个不幸的消息时,又或者是对方的不快是缘于我们时,也是不应该微笑的。

5.微笑的程度要合适。我们倡导多微笑,因为微笑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节,更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但如果时时刻刻都在微笑,微笑得放肆、过分、没有节制,就会有失身份,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

6.微笑的对象要合适。微笑也是有感情的,往往我们心里带着怎样的感情,微笑就带有怎样的感情。当我们心里充满对长辈的尊重时,微笑就会是尊重、真诚的;当我们心中充满对孩子的关怀时,微笑就会是关切的;当我们心里赏识对方时,微笑就会是认可的……因此,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应使用不同含义的微笑,传达不同的感情。

善用微笑的力量,我们可以使对方的心情好起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氛围。当然,在彼此心情都好时,微笑则会锦上添花。然而,如果是自己情绪不好时,就不要主动去与人交往了。因为,坏情绪相对于好情绪而言,具有更强的传染力。如果让我们的坏情绪把本来开开心心的对方拖下了水,很有可能对方以后就不愿意再与我们有所来往了。所以,当自己情绪不好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是第一时间要做的事。心理学家就调节情绪问题给出了以下一些参考方法:

1.找出使自己情绪不好的原因,努力排除它。当情绪不好的时候,问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事情困扰了我?”“这件事真的有那么重要,它值得我如此伤神吗?”“即使它真的很重要,我如此伤神,对事情会有所帮助吗?”“如果没有,那我为什么还在这里伤神,而不是行动起来,做些什么来改善情况呢?”……保持健康的心态去积极面对,然后用实际行动排除掉那些烦扰你的事情,释放自己的心灵,才是治本之法。

2.用自我暗示法调节情绪。如果收到别人的称赞和鼓励,我们的心情往往就会很好。然而,与其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称赞和鼓励,不如自己主动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对自己说:“我是最坚强的!”或者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都是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调节情绪。

3.用行动转移法调节情绪。心情开始不好的时候,就让自己忙起来,使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法。

4.用适当的方式来宣泄。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应当有节制地发泄,比如:向亲友倾诉自己的委屈和不快,求得他们的安慰和开导;抑或是去KTV大声唱歌,宣泄心中的郁闷等,这都能起到缓解不良情绪的效果。

5.学会幽默。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当我们情绪不佳时,先幽自己一默,比如,自言自语地说:“看,上帝还真是宠爱我,又拿这些恼人的事来考验我了,只是上帝何时才能发给我‘合格证’呢?”

此外,人的生理情况也能影响到情绪,因此,为了拥有一份好心情,我们应该遵循这些特定的生理规律:

1.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才能拥有乐观的心态,才能抵御坏心情来袭。

2.合理饮食。只有通过合理的饮食,才能保证大脑所需的营养充足,才能使大脑“不闹情绪”。

3.经常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会自动产生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激素,让人快乐起来。当我们利用这些方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后,我们就能够用自己的好情绪去感染人、去与人交往了。

此外,我们要切记的是,如果两个人的情绪都不好,千万不要试着去交流沟通。因为,坏情绪是绝对沟通不出好结果的。不妨先留出时间让彼此冷静一下,等到彼此都调节好情绪以后,再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与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齐氏效应

心理学中所说的“齐氏效应”,是指人们因工作压力而导致的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它来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的一个实验——“困惑情境”实验。齐加尼克找来一批被试者,并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然后要求他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因被打扰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齐加尼克则毫不干预,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结果是,虽然这两组被试者在接受任务时都呈现一种紧张状态,但是,那些顺利完成任务者的紧张状态却逐渐消失了;而那些未能完成任务者的紧张状态却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依然被那些尚未完成的事情困扰着。这后一种情况便被称为“齐氏效应”,也叫“齐加尼克效应”。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接受一项任务时,就随之产生了一定的紧张心理,这种紧张心理只有在任务完成后才会彻底解除。倘若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心理将持续不变。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师傅正在传授徒弟射箭的技巧。

师傅问:“你的臂力强吗?”

“当然了!七石的弓(古代以石论弓的强度),我常把弓拉满几时辰都不放。”言语间自豪之情难以掩饰。

“很好!现在我要你把箭射出去!看看你能射多远!”师傅说道。

信心百倍的徒弟忙用自己拉满的七石的弓将箭射了出去。

师傅看后,也跟着射出一箭,用的是自己六石的弓,但是却比徒弟射得远很多。

看着徒弟惊讶的表情,师傅开口了:“强弓要虚的时候多,满的时候少,才能维持弹性,成为强弓。倘若弦总是被拉得很紧,就不可能射出有力的箭了。”

原来,箭射得是否足够远,并不单单倚靠弓的强度。绷得越紧的弦就越容易断。人的精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一味将自己置身于紧张的学习、工作中而没有丝毫休息的时间,忽略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承受压力,那就得不偿失了,甚至会本末倒置。

如今,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量的快速增长,我们所要承担的工作量以及要学习的知识量也相应地大大增加,工作节奏、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心理负荷更是日益加重。学生学习紧张,运动员训练紧张,职场人员工作紧张……这个社会上的人们几乎都难以避免“齐氏效应”的困扰。很多时候,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或尚未完成的工作,会如影随形。

其实,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是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的,这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因为,适度的紧张可以集中人的注意力,帮助人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常说万事过犹不及,倘若过度紧张了,就可能会因此导致失误和失败。人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浑身肌肉收缩,呼吸局促,心跳加快,思维也会停滞。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大脑一片空白。这种状态下,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好的效果。考试时如果过于紧张,不仅会影响答题速度,还会影响做题的正确率,百米冲刺中如果过于紧张,不仅不会让你跑得更快,还很可能导致你迈不动双脚。

另外,人如果长期、反复地处于超强度的紧张状态中,就容易急躁、激动、恼怒,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这不仅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同时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放松状态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力。当你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听音乐的时候,似乎一心在享受着音乐中美妙的旋律,不在理解和记忆上特别用力,这就是放松状态。在放松的状态时,人的状态能发挥得最好,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人自身的潜力才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也能让我们惊讶地发现自己平常所不了解的潜力。

放松状态也叫“假消极状态”。这种表面的放松和消极是一种假象,而在这一假象下大量的心理过程在正常展开。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浮现,个人情绪在起伏……而在这放松状态下展开的心理过程丝毫不使人感到疲劳。在这种完全放松、精力充沛的精神状态下,一个人的记忆力最强,思维能力最佳,潜能发挥最完全。

紧张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有时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那么如何消除紧张的心理情绪呢?我们可以按照心理专家的建议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平衡心态,放下压力。很多时候,同场竞技的对手与你实力相当,这个时候,谁能胜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压力会让人无所适从,使人在关键时刻不能正常发挥。唯有心态平和了,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色。

2.要学会自我接受。当你感到紧张时,不要与这种不安的情绪对抗,而是体验它、接受它,然后做几个深呼吸,并持续一段时间,你的紧张心理就会有所缓解。

同时,用积极的态度鼓励自己:“如果我感到紧张,那我确实就是紧张。但我不能因害怕而无所作为。”甚至你可以预见自己可能遇到的最坏结果,从而可以正视并接受它,这样可以帮助你从自我烦恼的意识中摆脱出来。在完全接受了它以后,你会发现你的害怕心理有时会彻底消失,有时只是减少。但是无论如何,相对以前而言,你会渐渐轻松一些。

3.做好充分的准备。坎贝尔说,他主持节目时永远不会慌乱,他的秘诀是做好准备工作。他认为,在准备过程中汲取资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准备工作这个行动,并且知道自己已花了时间做准备工作。因做足准备工作而产生的信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自己真的有信心。

4.以自嘲保全面子。惠普公司的前任女掌门人奥菲利亚在一次重要的谈判中,扣子掉了一粒,衣服不慎裂开了,这让自己和对方都很尴尬,于是她便开了个玩笑:“时代的跃变要求我们跑步前进,当我想解开衣服奔跑时,发现自己没穿运动短裤。好吧,让我们赶紧结束眼下的谈判,好让我回家换装。”谈判很圆满地结束了。可见,巧妙的自嘲可以让自己摆脱困境,更能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当然,造成紧张的原因有时候是多方面的,而不是某一种影响。而我们的应对方法也要因情况制宜,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心态摆放平和,放轻松一些,在你放松自己的时候,也许一切就OK了!

颜色定律

19世纪中叶后,心理学便从哲学转入了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也更加关注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他们通过多次试验明确地提出了“颜色定律”。即各种颜色都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心理学家在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后发现,通常情况下,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因此,红色能够让人感到快乐、充满热情,使人能够拥有振奋激昂的情绪和饱满浓烈的情感;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因此,蓝色会让人感觉安宁、凉爽、舒适,使人心胸平和;黄色给人快乐,让人感觉明亮,因此受到黄色感染的人往往兴高采烈,喜悦非凡;绿色昭示着和平,因此使人感觉安定、恬静、温和;灰色给人郁闷、空虚之感;黑色则让人感觉庄重、悲哀或沮丧;白色让人感觉到纯洁、素雅与轻快……

据说在一个国家曾有一座黑色的大桥,不知为什么,每年都会有一些人在这座桥上自杀。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学家建议把这座桥涂成天蓝色,结果,自从桥由黑色变为天蓝色后,自杀的人数明显减少了。后来,在心理学家的再次建议下,桥又被改涂成粉红色,从此,这座桥上再也没有发生过自杀现象。

我们暂且不去探求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黑色给人一种沉重之感,从而使人痛苦、绝望的心情加重,因此很可能会把原本就已经心情绝望、濒临死亡的人进一步推向死亡。而天蓝色和粉红色却往往让人感觉轻松而愉悦,使人心胸开阔,满怀希望,因此,绝望的情绪便不容易产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忧郁或备感压力的时候喜欢去一个空旷的地方仰望天空,或是跑去看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并非单纯地因为蓝天和碧海的广阔,还因为它们天然的色彩能够让人神清气爽。

其实颜色定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心情无时无刻不在被不同的颜色所影响。比如我们在选择服饰的颜色时会考虑到当时的心情,我们当然也可以通过别人服饰的颜色来推测他们的心情。由此可见,颜色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很多时候,医学上应用颜色定律来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戴上烟色眼镜会使高血压病人血压下降;利用红色和蓝色来加快血液循环;利用白色的墙壁来使病人心情安定,甚至有的病房墙壁还会被涂刷成淡蓝色、淡绿色或淡黄色,这些颜色也都有助于病人尽快康复。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颜色还能够影响脑电波。比如: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而对蓝色的反应则是放松。实验证明,人在红色的房间里脉搏会跳得很快,在黄色的房间里脉搏便会趋于正常,而在蓝色的房间里脉搏则会明显减慢。另外,法国的生理学家也通过实验发现:在红色光的照射下,人手的握力会比平常时增强一倍,而如果是在橙黄色光的照射下,人手的握力就会比平常增强百分之五十。

这也是颜色影响人的生理的一些表现。

由于颜色本身对人的情绪和生理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尽量利用颜色定律来保持或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大体上来说,颜色可以分为冷色与暖色两类。波长较长的光都会有暖和感,比如红光和橙、黄色光等;而波长短的光则会让人有寒冷感,比如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因此,在炎热的夏日,为了让室内有相对凉爽的感觉,最好不要开白炽灯,不得不开灯的时候,选择打开日光灯会好一些。在寒冷的冬天,室内的暖色系窗帘就会让人有一种暖和感。

在促销活动中,如果在夏日进行冷饮或冷食的促销,最好在其包装上使用冷色,这会在视觉上引起人们对这些食物产生冰冷或凉爽之感,从而达到更好的促销效果。

另外,冷色与暖色除了给人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之外,还会给人们其他方面的感受,比如湿度感、重量感、密度感、透明感、进退感等。通常情况下,冷色显湿润,暖色偏干燥;冷色偏轻,暖色偏重;冷色让人感觉有些稀薄,暖色让人感觉密度强;冷色更具透明感,而暖色的透明感则相对较弱;冷色让人产生距离,暖色则会给人迫近感……

正是因为冷暖色会给人宽窄感,我们才有了穿深色衣服(如黑色)显瘦、穿浅色衣服(如白色)显胖的经验,从而使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选择不同色系的服饰搭配,力求弱化不足、突显优势;同样,也是因为颜色的这些特点,才使得人们在布置自己的空间时有了灵感,比如要把狭窄的空间变得宽敞,就可以在相对细长的空间两壁涂上暖色,而相对很近的两壁涂上冷色,如此一来,由于暖色给人的迫近感而使得相对细长的两壁拉近距离,而与此同时,由于冷色给人的距离感而使得相对贴近的两壁彼此远离,从而让这个空间给人一种更接近方形的错觉。

其实,颜色定律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这些,生活中,只要我们熟知了这些颜色会对人的情绪、生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颜色,从而让我们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完美的形象、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舒适的环境。

环境与心理

在一片原始大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善于飞腾、跳跃的灵猿。它们在森林里的那些又粗又直的乔木之间轻盈敏捷地攀缘、跳跃,一根藤蔓就可以让它们荡秋千。它们的身体十分灵巧,行踪无定,因此,即使是猎人对它们也无可奈何。

心理学家将这群灵猿赶到一片生长着长刺的拓树、满身棘刺的酸枣、味道甚苦的枳树的灌木林中,发现这些原本灵活的灵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因为它们无树可攀,无枝可跳,由于这里荆棘丛生,稍有行动,就会被繁枝利刺扎得疼痛难忍,这使得灵猿们善于腾跃的本领无法施展。因此,它们只能小心谨慎地在林间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战战兢兢地爬行,心情紧张,以致浑身直打哆嗦。

同样的一群灵猿,它们的筋骨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在乔木林和灌木丛中的表现有着天壤之别呢?答案是环境的改变使它们无法充分施展自身攀缘腾越的本领。

人类也会如此,当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某种不合适的物理变化,就可能使我们感到不适,也会因此影响我们能力和水平的正常发挥。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高考前学生们会根据高考的时间来提前很长时间调整自己的作息,以避免真正考试的时候不适应环境;运动会时东道主一方的运动员往往相比其他地方的运动员要轻松些,这也是因为东道主运动员身处的比赛环境是自己熟悉的环境,他们因此感到舒适而轻松。

科学家对处于拥挤环境中的动物进行尸体解剖发现,过度拥挤对它们造成了明显的生理损害。人类是动物的一种,对处于拥挤情境中的人类所做的观察与调查研究,也证明了相同的结果。空间的需要在动物中表现得和人类一样强烈。

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而扰乱了正常的行为。由于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不受别人的干扰,不受别人的监督,不用提防别人,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状态当然很放松。而周围的人如果过多,则使我们无法实现这些要求。

在人口高密度区,人们为了保持心灵上的这种空间和自由,只能用冷漠来排斥他人,使他人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比小城镇的人更缺乏体谅。而且,城市居民还比较孤僻和沉默寡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次数与种类,要比郊区少得多。他们不愿意向陌生人微笑或说话,在危难时,不太愿意帮助别人。

一个短期的研究中,把被试者置于过度拥挤的实验条件下。结果表明:

在一间高密度和高温的房间里,陌生人到来会遭到敌视;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迹象(适用于男性);在模拟审讯中发出苛刻的言辞(适用于男性);几乎不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表现出焦虑增高的迹象。

我们自己也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每天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当汽车上人特别挤时,人很容易精神紧张。在拥挤的人群中,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要提防扒手,还要小心被人踩到脚,可能还要忍受一些难闻的气味……这些都让我们很难放松。

另外,人口的密度与人类的异常行为也有关联。犯罪学家通过研究证明,犯罪与人口密度往往成正比:城市中心的犯罪率始终比郊外高。同样,在人口高密度的地区,经常发生故意破坏文化艺术的行为和青少年犯罪。

有一次旧金山大堵车,堵的时间很长,突然有个人跳下车来,拿出手枪一路打过去,打死了12个无辜的司机。事后警方发现,这个人以前没有任何暴力行为的纪录,他只是工作压力过大,而拥挤的道路不仅使他无法压制内心的烦躁,反而加剧了这种烦躁,最终酿成惨剧。

心理疾病与人口密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城市中,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最高,当转向人口密度较稀薄的郊外时,心理疾病发生率逐渐下降。

过度拥挤还与死亡率高度相关。有个研究调查了某个国家的监狱体系和精神病院,证明死亡率随人口的增长而上升,随着人口的减少而下降。

另外,心理学观点还认为,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是指波形量非周期性变化或超过85~95分贝的不规则声音。但在现实中,这个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欢快的锣鼓声、口号声、大喊大叫、鞭炮声,尽管超过85分贝,甚至有的也无规律,但不会引起参与者与欣赏者的心理烦躁。这是因为参与者和欣赏者当时有一种心理宣泄的需要而喜欢或能够接受这种声音。

反过来,即使低于85分贝的声音,如果不成规律,比如鸡鸣狗叫,对某些人来说,也形成了噪音。有人爱养蝈蝈,其阵发性的叫声对某些人来说是噪音,对另一些人却像催眠曲。

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噪音广泛地危害人的生理机能,如耳聋、睡眠障碍、植物性神精功能紊乱、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管痉挛、胃功能紊乱、胃液分泌异常、食欲下降、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机能紊乱和月经失调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说说噪音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

噪音可以引起人们的烦躁不安、心情变坏、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影响休息和造成睡眠障碍等现象,这就是噪音定律。噪音有时会形成对别人的强烈的情绪干扰,甚至使人方寸大乱。许多作家之所以喜欢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去写作,就是为了躲避城里密集的噪音。

心理研究表明,环境的物理因素可以左右处于某种环境中的人的情绪,而一个人的情绪又会影响到他对置于同一环境中的其他人的评价。良好的物理环境会使人心存善良,引导被试者对观察目标做出善意的评价;而不良的物理环境会使人产生攻击性心态,导致被试者对观察目标做出恶意的评价。

由此看来,如何合理地设置舒适的生活环境的物理因素是很重要的。比如空调能够保持室内的温度,内室墙壁的颜色、地板的颜色与质地、室内的光线、椅子的质地、家具的大小与摆设、窗外的风景、环境音乐等因素,都会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给生活空间营造一种舒适的氛围,可以让人在经过一天的工作奔波后,能够充分放松,愉悦身心,从而减轻工作奔波的疲劳,摆脱生活琐事的烦恼,享受宁静的生活。

卡瑞尔公式

卡瑞尔年轻时在纽约州布法罗城的布法罗铸造公司工作。有一天,他接到一个通知,通知要求他必须到密苏里州水晶城的匹兹堡玻璃公司——一座花费好几百万美元建造的工厂去安装一架瓦斯清洁机,清除瓦斯燃烧时产生的杂质,避免损伤引擎。这种瓦斯清洁方法是一个创新,在这之前只试过一次,并且当时的情况大不相同。一到密苏里州水晶城,卡瑞尔就投入到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未曾预想到的困难。经过一番调试,机器终于可以使用了,但效果却并不像他们所保证的那样。

卡瑞尔对于自己的失败感到十分震惊,他感觉就像有人在他头上重重地打了一拳一样。有好一阵子,卡瑞尔担忧得简直无法入睡。他日夜都在想此事,不过他知道忧虑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便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接受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这一方法共有三步:

第一步,不是害怕而是诚恳地分析整个情况,然后找出一旦失败后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况——肯定不会有人把我关起来或把我枪毙。不错,我很可能会因此而丢掉工作,也可能我的老板不得不拆掉整个机器,使投进去的两万美元泡汤。

第二步,既然已经找出了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就让自己在必要时去接受。告诉自己,这次失败是自己人生的一个很大的污点,我很可能被炒鱿鱼,不过,就算是这样,我还是能够再找到一份差事。当然,事情可能比这更糟。至于我的老板们,他们也知道目前是在试验一种清除瓦斯的新方法,而假若这种实验要花他们两万美元,他们也可以承担。他们可以把这个账算在研究费上,因为这只是一次试验。

第三步,从此以后,我就可以平静地把时间和精力都拿来改善我已经接受的那种最坏情况。

在确定了这三步以后,卡瑞尔不再整日担忧了,他全心投入到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工作中。通过一番努力,他发现,如果再花几千美元加装一些设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结果,按照这个办法做后,他成功了。公司不但没有损失那两万美元,还赚了两万美元。

假如当时卡瑞尔只顾担心,估计就不会做到这一点了。忧虑能够摧毁人集中精力的能力。它一旦产生,就会使人的思想到处乱转,从而丧失做出决定的能力。而一旦我们强迫自己做最坏的打算,并且在心理上先接受,我们就可以衡量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从而消除顾虑,投入全身心去解决问题。而这个时候,往往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法。

上述针对顾虑的三步便是卡瑞尔公式。这个公式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都有体现。据说有这么一则既幽默又充满智慧的美国征兵启事,其内容也体现了卡瑞尔公式。启事是这样写的:

来当兵吧!当兵并不可怕,它无非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不上前线,如果是不上前线,那还怕什么?而上前线后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不受伤,如果是不受伤,那又有什么好怕的?受伤也有两种可能:受轻伤或受重伤,如果是受一点轻伤,有什么好怕的?重伤也有两种:可治愈的或不可治愈的,如果可治愈,还有什么好怕的?而如果无法治愈就更不可怕了,因为可能已经死了。

据说,这则征兵启事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美国的年轻人纷纷踊跃入伍参战。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征兵启事的内容向人们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信息,让人感觉到了轻松,因此放弃了种种顾虑。这也体现了卡瑞尔公式所要传达的信息: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考虑一下事情最糟糕时的状态,并试着去接受这种状态,如此便会使自己的内心不再顾虑重重,就能够放手去做。而这时,成功的概率会变得很高。

俄国作家契诃夫也是一位对人的心理有深刻研究的出色医生,他曾在自己的一篇短文中说:“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想‘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是的,很多客观存在的事情往往并不是最糟的。当你仔细想时,你会发现,即使自己处于那种最糟的环境中,也是不得不接受的,因此,眼前的状况会给你优越感,让你感觉到幸福。

正如卡瑞尔所说:“唯有强迫自己面对最糟糕的情况,在精神上首先接受了这种最糟糕的情况以后,才会使我们集中精力去设法改善那种糟糕的状况。”

如果你也遇到了一些烦恼,那就按照卡瑞尔公式的三步来做吧:

第一,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

第二,从内心上接受这个最糟糕的情况。

第三,积极冷静地寻找改善最糟情况的方法。

心理摆效应

人的情绪常常是时好时坏、时阴时晴、有爱有恨、有喜有悲、有乐有苦……就像钟摆一样,总在不停地左右摇晃。

生活中,大家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刚得到升职或加薪的消息,心花怒放,高兴无比,可是回到家,冷静下来以后,忽然觉得这根本没有什么可高兴的,甚至开始为以后的工作感到担忧烦心;参加朋友聚会时,激动不已、口若悬河,可是当人散场后,却感到特别的冷清寂寞……我们的心情时常会从“沸点”降到“零点”,而且越是高兴,往往就会越悲伤。其实,这是人的心理的一种正常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摆效应”。

心理学家通常把情绪分为正负两极,引起人们兴奋的是正极,导致人们失落的是负极。

他们认为,当外界事物对人的心理进行刺激时,人的心理状态会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两极分化的特点。每一种情绪都有层次等级之分,比如:高兴、比较高兴、非常高兴;而且每一种情绪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心理状态,比如喜悦的对立心理状态是忧伤。人的情绪就像钟摆一样,外界刺激使它向正极摆得越厉害,那么,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它也会越厉害地向负极摆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心情会从“沸点“降到”零点”,而且越快乐,随后就会越悲伤。

“心理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是好是坏,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调控、利用它。

关颖珊是一位华裔花样滑冰的高手,有“冰上玉蝴蝶”的美誉。

在2002年冬奥会上,她踌躇满志地参加了比赛,她要拿冠军,她就是冲着这个来的。然而,或许是由于太想拿第一了,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她的手脚并没有完全放开,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她的总积分仅排在第三位。在最后的自选曲项目上,她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稳妥,保住自己季军的位置;一是冒险尝试自己从未尝试的高难度,成功了就是冠军,失败了就名落孙山。

关颖珊选择了后者。她想要的是第一名,而第三名和名落孙山对她而言没有什么区别。由于那是自己从未尝试过的难度,因此,她自己也认为成功率相当低。正是由于这种没有希望的希望反而让她把之前的心理压力完全抛开,以轻松无比的心态在4分钟的长曲中,结合了最高难度的三周跳,并且还大胆地连跳了两次。最后,她反败为胜地取得了冠军。

是的,她成功了。本是极度压抑的情绪,释放后,变成了极大的正极情绪,将她往冠军的领奖台上重重地推了一把。这就是“心理摆效应”为人所激发出来的潜能。

由此可见,当人处于层次极高的负面情绪的时候,要么被压垮,要么把负面情绪释放出来,让它摆到高层次的正极情绪那边,激发出自身的潜能,去创造奇迹。同样的,如果我们过于兴奋,随后,我们就有可能饱受负极情绪之苦。

2004年,在希腊雅典奥运会的男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上,彭勃和王克楠的分数遥遥领先,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他们的最后一跳出现失误,冠军也是跑不了的。然而,大概是因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王克楠心理压力较大,他最后一跳竟然直接从板上摔进了水里。而熊倪称这种失误是一个跳水运动员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心理摆”,王克楠最终“乐极生悲”,与金牌失之交臂,也为自己的运动员生涯留下了无可挽回的遗憾。

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对于坏情绪,我们要进行宣泄释放,让它摆到好情绪那一边去;对于好情绪,我们要警惕“乐极生悲”。换言之,我们要注意培养稳定情绪的心理,所谓稳定情绪的心理,是指经常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梳理,最终形成一种好情绪。针对情绪管理问题,心理学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理智对情绪的调控作用。碰到快乐兴奋的事情,应该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不要得意忘形,进而乐极生悲;碰到不高兴的事情,要把注意力转入能平和心境或振奋精神的事情和活动中。

2.要学会体验各种生活状态的不同乐趣。激荡人心的活动,固然能让人热烈奔放;但是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却能让人享受悠然自得的宁静;而挫折也可以把人磨炼得更加坚强……每一种生活状态,都有它不同的生活情趣,都能够让人有所得。

3.向朋友倾诉。学着把幸福、痛苦,快乐、悲伤都与亲友一起分享,这样不但有助于我们保持理性稳定的情绪,而且会让幸福更加有韵味,让痛苦减轻。

4.“装出”一份好心情。心理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总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那么这种情绪就十之八九真的会到来。伪装好心情是赶走坏情绪的好方法。

5.回忆美好时光。回忆过往的好时光,能够让我们重新记起好情绪给我们的感觉,进而在心里一遍遍演练好情绪,然后让它真的到来。

6.听听喜欢的音乐。有很多研究资料都表明,音乐能改善人的情绪。音乐是心情的阳台,轻松、欢快的音乐总能感染我们,让我们忘记紧张和烦忧。当然,选择音乐应该选择那些积极的。

7.该发泄时就发泄。趁身旁无人时哭上几声,或拍打一下桌椅,跺一跺脚,又或者去无人的地方喊叫,都能够平复我们的坏心情,让心情变得好起来。坏情绪和洪水一样,治理它,疏导好过压抑。

培养稳定的情绪,是我们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良好前提与基础。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控制好“心理摆效应”,是一个人的气度、涵养、胸怀和毅力的表现,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体现。

潜意识与心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在攻读精神病学博士的年轻小伙子维克多·弗兰克被关进了德国纳粹集中营。在这里,维克多·弗兰克每天都会看到一些因不堪忍受集中营里暗无天日的生活和非人性的残酷折磨而发疯甚至宁愿结束自己生命的人。维克多·弗兰克也很恐惧,但是他尽最大的努力强迫自己不去看更不去想那些可怕的事,而是努力地回忆曾经拥有过的美好生活。那种生活里有绿草如茵的学校,有妈妈烘烤的香味扑鼻的曲奇饼,有漂亮活泼的情人……他甚至强迫自己去刻意地幻想他有朝一日走出纳粹集中营后的生活。他想象着自己走出集中营后会幸运临头,会创造奇迹……

就这样,维克多·弗兰克无时无刻不在幻想,从此,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忧心忡忡了,甚至他的脸上会洋溢着笑容。

最终,维克多·弗兰克脚步轻盈地走出了集中营,亲友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在维克多·弗兰克的脸上看到的是神采奕奕,而不是饱受折磨后的疲惫、痛苦和恐惧。

维克多·弗兰克之所以能够快乐地走出集中营,正是因为他在集中营中一直利用自己的潜意识来作用自己的内心。他时刻给自己暗示,他拥有过并必将再次拥有美好的生活。这种潜意识让他变得充满了希望。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再抱有任何希望的时候,这个人就真的办不成此事了。希望是一个人活着的动力,有希望的人才有活下去的勇气。心理学上讲,人体如同一个大的化工厂,你有什么样的心情,身体就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合成。保持好的心情对身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拥有一份好心情,经常想象生活的美好,想象未来人生的幸福,再大的伤痛都不会把你打倒。

当一个人看不到生活里的阳光,就会变得苍白无力,但是如果你相信生活的每个角落里即将要有阳光洒下,备受苦难折磨时也能变得乐观。但是只有乐观还不够,还要学会坚强,学会如何用乐观去承受痛苦,并打倒痛苦。就像心理学家所说的:“每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需要乐观、勇气和坚强。但是,生活的阳光不光是由这三样东西组成的,我们要不断寻找新的阳光,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

说到这里,就不难理解什么是潜意识了。简单地说,潜意识就是当你看见某件事时,你的身体会自动自觉产生行动,比如你看见一个杯子从桌子上掉了下来,你会不经过思考,而马上伸手将其接住。

人的潜意识往往会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它通过作用于一个人的心理,而影响一个人的状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不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那么,即使他有很强的实力和能力,他也都很难取得成功。在竞争对手面前,如果你增加了心理压力,失去了取胜的信心,那么,你就很可能成为失败者,不过打败你的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你自己。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男单决赛在我国选手容国团与匈牙利老将西多之间进行。

中国有句古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在当时,容国团与西多均为世界上一流的乒乓球运动员,而容国团本人最怯西多。因为,两个人曾经多次交过手,每次交手都是容国团屈居其后。在几天前的团体赛上,容国团就与西多相遇了,而且又无例外地以0∶2战败。一次次的交手失败,使得容国团更加胆怯。因此,此次男单决赛还没有开始,容国团就已经忐忑不安了。

显然,倘若容国团以这种心理状态去参加对决,则谁胜谁败将不再会有太大疑问。中国乒乓球队的团长陈先与副团长张钧汉都发觉了容国团的这种心理状态,因此他们在经过一番研究后,果断决定:决赛时,由运动员杨瑞华任容国团的场外指导,而当时中国乒乓球队的教练是傅其芳。乒乓球队的领导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杨瑞华在与西多的多次交手中从未输过一次。前几天的团体赛上,他依然是以2∶0战胜了西多。容国团得知杨瑞华做场外指导后,心里便踏实了很多。

比赛开始后,西多很快便胜了第一局,原以为胜券在握的西多在中间休息换场地时,突然发现容国团的场外指导不是傅其芳,而是每次交手都会战胜自己的杨瑞华,一下子,西多开始紧张起来,甚至都没有听进去自己的教练的话。他的眼睛始终盯着杨瑞华,试图看出他对容国团做什么手势。新一局的对决开始后,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西多显得焦虑不安,阵脚大乱,而容国团却变得越来越在状态,结果连胜3局,最终以3∶1夺冠。

比赛结束了,但是留给人的思考却并未就此结束。可以说,容国团和西多的实力不相上下,或者说西多的实力要略胜一筹。但是,稍占上风的西多却最终败给了荣国团,这就不能以单纯的实力来解释了。其实,这是一场心理战。中国代表团的领导们正是抓住了西多对杨瑞华的恐惧心理,用杨瑞华做场外指导来对西多展开心理攻势,结果使得西多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节节败退。其实,西多的对手是容国团,而容国团在此之前从未赢过西多。西多之所以最终败给了容国团,是因为他在自己从未战胜过的对手面前失去了心理平衡。这就是所谓的“潜意识”在作怪。西多曾一次次地败给杨瑞华,因此他对杨瑞华本能地产生一种否定性的情绪体验,正是这种实际上起作用的刺激,在他不知不觉中促使他产生了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恰恰是他败给了自己从未败给过的对手的原因。反过来,就容国团而言,在得知自己即将与自己从未战胜过的对手争夺男单的冠军时,他也很紧张,“潜意识”告诉他,他无法战胜即将交手的西多。然而,当他得知自己的场外指导是西多的克星杨瑞华时,心里的那块石头就落了地。又是“潜意识”告诉他,西多是无法战胜杨瑞华的。而杨瑞华来为自己做指导,自己必然也会间接成为西多的克星,于是信心大增。胜券在握的心理使得容国团沉着自信,也能够机智巧妙地应对各种球。容国团的表现使得西多在潜意识中更加坚信了自己很难战胜对方的心理,因此愈加慌乱。结果,容国团赢得了我国乒乓球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

弗洛伊德说:“人的心理活动的意识部分是飘浮在海面冰山上的小小山尖,而潜意识部分则是在水下看不见的巨大山体。”由此可见,潜意识对人的心理的重要性。的确如此,潜意识就像一个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士兵,而某种想法就像是上级下达的一道命令。一旦命令发出,士兵便会无条件地服从。当然了,它只是一味地服从命令,而不去分辨命令的好坏。对于好的想法,潜意识会马上执行,坏的想法也不例外。就像上文中的容国团和西多,两个人的潜意识都无条件地执行了各自的想法,积极地使用这一规律的容国团给自己带来了自信、沉着、机智和胜利,而消极地使用这一规律的西多则给自己带来了沮丧、焦躁、慌乱和失败。

心理学家说,人的潜意识是其情感的发源地。倘若这个人想的都是好事情,则好事情便会找上来;而倘若这个人想的都是不好的事情,则就会遇到坏事情的麻烦。这就是一个人心理的工作方式。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的习惯思维方式是和谐的、具有建设性的,那么,我们就会经历健康、成功和一切美好的事情。因此,我们应该知道如何使用我们的心灵。

时间错觉定律

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别人要他把复杂的相对论简洁明了地解释给大家时,爱因斯坦说:“比如你正在与一位漂亮的女士坐在一起,这个时候即使你已经坐了两个小时了,你仍然会感觉好像只坐了一分钟;而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你却坐在炽热的火炉旁,那么,这时即使你只坐了一分钟,你也会感觉好像是坐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解释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相对论,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他的解释却真实地概括了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那就是对时间的错觉。时间本身是有其客观长度的,然而,在人们心里,时间又有一个相对的长度,而这个相对长度往往与客观长度有出入。这取决于人心理的主观性。人的心理变化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情绪和心态作用下,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便会表现出一种过快或是过慢的状态,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时间错觉”。

的确如此,与漂亮的女士聊天,无疑是甜蜜的体验,没有人不渴望这种甜蜜能长时间持续下去;而炎热的夏天坐在炽热的火炉边,分分秒秒都是一种煎熬,每个人都会盼着这种情况马上终止。也许正是由于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情况的比较,使我们产生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时间错觉。我们常说的“春宵苦短”、“度日如年”,便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那么,人们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感觉时间过得快,什么情况下又感觉时间过得慢呢?

通常情况是这样的,当人们做那些内容丰富有趣的事情时,会感觉很愉快,这时,也会感觉时光飞逝;反之,则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是因为对于那些美好有趣的事情,我们都希望它停留的时间长些,因为有了这种“恨不能长久”的情绪,才会感觉它转瞬即逝;而对于那些厌倦恐惧的事情,人们总是盼望它早些过去,然而,越是希望它过得快,就越是会感觉分分秒秒都如此漫长。

在一些访谈类节目里,我们常常会听到那些遭遇大的灾难的人们回忆自己身陷险境时的感受,他们会说“那是我生命中最长的三分钟”或“我从来没有发现一分钟会是那么漫长”……这就是恐惧给人们制造的巨大的时间错觉。

一名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曾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时间错觉感受。

他回忆说:“1945年3月,我们的潜水艇在中南半岛附近6英尺的海下。不久,雷达上显示一支日本舰队向我们驶来,其中包括一艘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霄舰。我们连续发射了五枚鱼雷,都没能击中目标。突然那艘布霄舰径直朝我们开来。在我们还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时,6枚深水炸弹就在我们四周炸开了,巨大的爆炸将我们直压海底。尽管如此,深水炸弹依然不停地投下来,爆炸持续了整整15个小时,我的心悬在嗓子眼,几乎无法呼吸,我认为我们死定了!直到那艘布霄舰把它所有的炸弹用完了才离开。而那极其平常的15个小时,在那时却让我感觉足足有1500万年。”

的确如此,在灾难和困境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

另外,时间错觉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人们往往会感觉到前慢后快。比如,一个星期,周一、周二的时候我们会感觉这一周才刚刚开始,何时才能到周末。等周三一结束,我们就会一下子感觉看到了希望,认为一眨眼的工夫就到周末了。同样,一个假期,前半段时间相对后半段时间而言,总是感觉漫长,而一旦时间过半,便会感觉越来越快。

所以才会有人说:“年怕中秋日怕午,星期就怕礼拜三。”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在一段时间的前期,我们会感觉后面的时间还很多,因此就不着急,也就感到时间慢;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便会感到时间已所剩不多,内心就会开始着急了,也就会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在童年时代,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如此慢,有首歌不是这么唱吗:“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这是因为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但是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当我们突然间意识到开始“奔三”,或者当我们已经由“而立”到了“不惑之年”,我们会发觉时间就这样转眼过去了。我们希望它慢下来,因为我们开始意识到时间不那么多了,越是如此就越着急,越着急就越是会感慨“人生苦短”。

这首唱遍大街小巷的《童年》实在是很好地体现了时间错觉定律,“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我们是有切身体会的,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会想四年的时间该怎么熬过去啊,可是就在我们认为难熬的下一刻,我们却发现即将面临毕业了。

其实,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错觉,我们都应该明白:时间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充裕。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珍惜它。

疼痛麻木定律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在一次战斗中,关羽臂上中了毒箭。华佗前来为其治疗。当时,在不进行麻醉的情况下,给手臂实施手术,往往是将手臂固定在铁环中,然后再找来厚厚的被子蒙住伤者的头部以减轻手术的疼痛。但是关羽却不愿意用这种方法,他命人做好饭菜、摆上酒席,并叫来马良下棋,在吃喝、说笑、对弈的过程中,就让华佗对其手臂进行了手术。割皮肉,挤毒血,然后再用刀刮去骨上的毒质,最后上药,再缝好伤口。

整个过程,旁边无人敢直视,甚至很多人都捂着自己的眼睛。但是关羽却丝毫没有表现出疼痛的样子,他纵情酒菜、谈笑风生、聚精会神地下棋,让人惊叹不已。众人纷纷认为关羽不愧为英雄豪杰。

的确不可否认,关羽是个好汉,但是他的忍耐并非众人想象的那样无人能及。对于疼痛,关羽并非麻木不仁,在处理疼痛时,他也并非是咬牙死扛,而是用了一种转移自身注意力的方法,来忽略疼痛。这种方法其实是心理学上常讲的疼痛麻木定律。众人之所以惊讶于关羽的忍耐力和意志力,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尚未听说过这个心理学的概念而已。

现代心理学和医学研究发现,疼痛并不完全是由人的身体引起的,之所以会产生疼痛,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疼痛是人们的身体感觉与他们自身对这些感觉的心理反应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种知觉。而心理反应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将疼痛的强度夸大或缩小。这也跟人的注意力有关,无论是谁,其注意力都是有选择的,如果对这方面关注多了,对另一方面的关注自然就少了,完全关注这一方面了,当然就会完全忽略另一方面。关羽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喝酒吃肉、说笑下棋这方面,忽略因手术带来的疼痛,因此,他也就不会感觉到疼痛那么难以忍受了。

其实,很多时候,这种定律在小孩身上体现得较多,比如蹒跚学步的小孩一下子摔倒,头上磕了个包,或是手面被蹭破皮儿,在小孩因疼痛而哭嚎时,大人往往会找来一种小孩爱吃的食物、一件小孩感兴趣的玩具,或马上指引小孩去做一种他很喜欢做的游戏等,这时效果往往很明显,尽管眼里还含着泪花,但是小孩已经开始笑了。

其实这时并不是小孩的疼痛真的完全消失了,只不过是大人找来了另一种让他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从而忽略了疼痛。

看体育比赛时,我们也能经常看到一些拳击选手、足球运动员们在比赛的过程中会受伤,但是,很多人都并未因那些伤痛停止比赛,这些人中有的可以忍受已经受的伤痛,坚持继续比赛,而有的人在比赛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受伤了。这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活动需要高度的和持久的注意,稍有分神,可能就会导致失败,想要胜出的意志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太多的除比赛获胜以外的其他事宜,包括伤痛。因此,他们能够把注意力从疼痛上转移开来。

另外,心理学家和医学研究者还发现,很多时候,情绪的差别也会影响到个体对疼痛的感觉。比如,当人心情高兴时,就很可能会觉得疼痛无足轻重,因此,不觉得它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相反,当人心情低沉时,很小的疼痛也可能会被夸大,甚至会认为这是给自己造成痛苦的根源。

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医生发现,很多在前线受伤严重的士兵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时,他们并不要求止痛。而就伤口的客观情况而言,医生知道,这些士兵肯定是会感觉到疼痛的。但是为什么他们会拒绝止痛呢?

在与很多士兵相处的一段日子里,医生发现这些士兵的精神状态普遍都很好。后来,他得知这些伤员都认为自己能够幸免于死在战场上,并且还能够得到医生的精心治疗、护士的精心照顾,而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他们认为,疗伤期间,他们不会再染指战场,死亡的威胁也得以避免。因此,在他们看来,这点小伤根本算不了什么,愉悦的心情足以驱散伤口的疼痛。这无疑是心理作用的结果。与之相反,在很多平民医院里,很多伤者会在手术前后要求用止痛药,尽管有很多人所体会到的手术带来的疼痛远远不及那些士兵的伤痛。

根据疼痛麻木定律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比如当你心情郁闷时,你可以努力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使自己忙碌起来,这样,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要做的事情上,从而忽略那些烦心事。

心理疲劳定律

很多时候,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那些成功人士看上去并无特殊之处,他们既不是精通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也不是有着三头六臂的哪吒三太子,但是,他们为何能够做那么多的工作,取得那么多骄人的成绩呢?

有个人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去向巴菲特请教成功之道,结果,得到的回答是:“我想我们两个人并无差别。但是如果你非要找出一个差别来,我想,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倘若你此次要我给你忠告,我想这就是我能给你的最好的忠告了。”

从巴菲特的话中,我们可以暂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人在智力上的差别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之所以有些人成功了,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这些人大多热爱他们的工作。”

对于这个结论,我们还不知道它有多少合理性,因此也暂时不做考虑,先来看看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不容易产生疲劳感。很多人之所以会感到疲倦,很大程度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也就是“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像生理疲劳那样容易理解,因为生理疲劳相对直观,其主要体现为人的体力或脑力的下降,进而使得工作效率也跟着下降。关于这些,人们往往能直接体验到,并能够确定自己已经疲劳了。而心理疲劳就没有这么容易被感觉到了。就连心理学家们也不能完全把握,因为心理疲劳往往会同生理疲劳掺杂在一起,在认识及描述其外在表现和内在机制时,存在很大的困难。不过,有一些方面还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心理疲劳通常有以下表现:

思想紧张、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行动吃力,当然最主要的表现是指情绪浮躁、忧虑、倦怠、厌烦、淡漠等现象。另外,心理疲劳者除了像生理疲劳者那样会有感知敏度减弱的现象外,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即对某些刺激非常敏感,如饥饿、姿势不舒服、睡意等。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造成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上的劳累,即对工作感到厌倦。这种工作效率的下降,并不是指没有体力和精力继续工作了,而是不想做了。这种情况在脑力劳动者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通常,在进行了一定时间的脑力劳动后,就会有心烦意乱的感觉,不想再继续做下去了。但是反观自己,也并非疲劳不堪,只是不想做了。这就是一种厌倦感,一种心理疲劳。

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有这样的特点,长时间地做同一件事,往往会感到厌倦而不爱做。比如拿学习来说,如果长期看一种科目的书籍,就会感觉厌烦,而如果把这段时间分别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来分别看不同科目的书,人的头脑就往往不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从而得以使大脑长时间保持比较活跃的状态。

当然了,引起心理疲劳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在一场以体力较量为主的比赛中,比赛的双方在决出胜负以后,其体力上的消耗差别并不很大,但是胜方却远远没有负方感觉那么疲劳。究其原因,跟是否受到鼓舞有很大关系。比如在长跑比赛中,第一名运动员往往在闯过线后还有精力去沿着跑道跑好远,向现场的观众挥手致意。

抛开个人的体能差异不说,单就长跑这项运动而言,能够坚持跑完,就已经把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获胜者也不例外,他的体能也一样消耗了很多,但是之所以在很多选手都倒在地上或疲态尽露的时候,他却依然能够坚持跑向四周的观众,支撑他的是受到鼓舞的状态。全场响起的掌声使得胜者自豪感油然而生,因此情绪激昂,心理疲劳便被受到鼓舞的心强压下去了,甚至连体力疲劳都好像已经恢复了一样。而没有获胜的那些选手则会感到懊丧,多方的压力一起袭来,因此更加无精打采,同时比赛中的疲劳会进一步加剧。

另外,产生心理疲劳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便是焦虑。比如非常担心自己是否能做好一项工作。这种极度担心的情绪会给人带来很大程度的情绪能量浪费,从而产生疲劳之感。

其实,引起心理疲劳的因素远不止这几种,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消极”。比如常见的消极情绪还有优柔寡断、心浮气躁、无能为力、心烦意乱等,这些都会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会导致身体疲劳加剧,从而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因此,为了打破心理疲劳,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让消极的情绪远离自己,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轻松而愉悦,工作起来也才会有用不完的力气。

“习得性无助”效应

一个人,如果总是遭遇拒绝,就会在情感上受挫,从而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困扰,倘若无法尽快从这种困扰中抽出身来,就往往会陷入沮丧和无助中,以至于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而这种无助的情绪还可能迅速地扩散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是“习得性无助”效应。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放弃的反应,是由于失败的次数太多,使得大脑产生“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的想法演变而来的放弃行为。

1975年,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实验,验证了这个效应。

塞利格曼把狗关在一只装有蜂鸣器的笼子里,每当蜂鸣器响起来时,赛利格曼就用不足以致命的电流电击这条狗,刚开始时,这条狗根本无法忍受,往往被电得上蹿下跳,只是,无论它怎么蹦跳,都无法躲避电击,因此,每每电击来临,它只有痛苦抽搐。后来,塞利格曼在蜂鸣器响之前先把笼子的门打开了,并且在蜂鸣器响过之后也未立刻对狗施加电击。然而,笼子里的这条狗并没有从开着的笼门走出来,更奇怪的是,它还在那里等待痛苦的降临,甚至未等电击出现,就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和颤抖。

塞利格曼解释说,这条狗之所以会有这种表现,就是因为它在试验的初期就形成了一种无助感。一次次地挣扎后却依然未能摆脱痛苦,让它意识到,电击是由外界所掌控的,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阻止电击的到来。于是便产生了一种无助感,并且把这种无助感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行为。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处于“习得性无助”状态,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们屡战屡败。一次次的失败后,他们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不敢再尝试,曾经追求成功的那股热情也荡然无存,因此,成功的标准一再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倘若原有的一切限制消失了,他们也不敢或者说是根本没有意识再去尝试挑战新的高度,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自我设定的成功高度了。

也就是说,“习得性无助”效应会使人们产生这样一些心理现象:认知缺失、动机水平下降、情绪不适应等。而这些现象的出现,显然阻碍了人们自我提升的进程。

要阻止这种效应发生作用。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破除自我设限的习惯。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原来限制你成功的条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知道什么时候,那种条件限制就变成了一扇虚掩的门。而此时,突破那扇虚掩的门已经不是困难,困难的是我们需要突破自己固有的观念,也就是我们长期形成的无助感的心理障碍。

196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墨西哥举行,参加百米赛跑的美国选手吉·海因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当他看到运动场上的记分牌打出9.95秒的字样后,他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海因斯的这个动作通过电视网络被许多人看到了。只是由于当时他的身边没有话筒,所以,没人知道海因斯到底说了句什么话。

一位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回放奥运会的资料片时,又重新关注到海因斯那句自言自语的话。于是他去采访海因斯。当被问及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跑夺冠后,看到记分牌上记录的数字后自言自语的那句话时,海因斯竟然有些记不起来了,他甚至否认自己当时说过话。直到戴维·帕尔把当时的录像放给海因斯看,海因斯才说:“原来你说这里。难道你没听见吗?我说:‘上帝!那扇门原来没有关。’”

海因斯进一步解释说:“自从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成绩之后,医学界断言人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当我看到记分牌上显示的9.95秒的数字后,我很惊讶,原来医学界断言的10秒极限只是一扇虚掩着的门,它并未关上。”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那些条件限制其实只是一种自我设限。这种自我设限就是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人们一旦有了习得性无助感,就会产生一种对自己的才智、外表、创意、体力、技巧等方面的否定观念,而这种否定观念的真正危险之处就在于它会阻挠人们获得成功的期望。

我们都知道,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人如果开始怀疑自己,那么,其负面信念就会进一步强化,使得人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找出种种借口,诸如“知识太少”“经验不足”等。这些借口无疑是十分消极的,会死命地拖住我们的后腿。

其实,失败与挫折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心如死灰,精神崩溃。如果当我们身处失意的逆境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使自己尽快从失意的泥沼中解脱出来,那么就可能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春风得意者。

人们一般认为,把经历过的写下来,有助于宣泄不良情绪以及抚平创伤,但是一项由英国格拉斯哥喀里多尼安大学的伊莱思·邓肯和斯塔福德郡大学的戴维·谢菲尔德主持的调查表明:经常写日记的人的心理健康比不写日记的人更糟。

而且从统计学上来说,这一点也表现得很显著,受影响最严重的恰是那些曾经记录过创伤经历的写日记的人,他们对头痛或者其他类似症状是最敏感的。

邓肯认为,这是由于写日记的人要经常咀嚼他们的不幸和挫折,总是忘不掉,而不是将情绪一次性地宣泄并从创伤中解脱出来,因此形成了更深的挫折感和更深的失败感,导致很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人们常常把“好了伤疤忘了疼”当做一种负面的行为和品格加以批判。但实际上,对于那些曾经遭遇打击和挫折的人来说,忘记过去的不幸与伤痛,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迎接未来。这比时时抚摸着伤疤垂泪更容易复原,也更容易成功。

“叶克斯—道森”定律

夏朝时,有一个叫后羿的名射手,他不但百发百中,而且立射、跪射、骑射等样样精通,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都称他为“神箭手”。

后来,夏王偶然间听说了后羿的本领,就把后羿召入宫中,要他表演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夏王命人把后羿带到御花园的一个空地上,指着百步之外的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说:“如果你能射中靶心,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镒;如果射不中,就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心想着:“可千万要射中,射中了就富贵,射不中就倾家荡产。”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他的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站到合适的位置,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然而,不知什么缘故,平日里不在话下的靶心,现在却变得格外遥远。他深吸一口气,又提醒自己一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知心里越来越浮躁,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急促。

最后,他还是松开了弦,箭“唰”地一声飞了出去,却离靶心还有几分远。后羿也只得悻悻地离开了皇宫。

从未失过手的后羿为什么会失手呢?其实,在一颗平常心之下,后羿自然可以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然而,在夏王的赏罚之下,后羿失去了平常之心,压力过大,影响了发挥。

美国管理学家卢因说过:“对目标追求过度,可能对行动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一面是万两黄金的诱惑,一面是失去千户封地的危险,这样的得失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实在太大,大到不容任何人忽视,因此后羿才会失手。

实际上,后羿的失手可以用心理学理论中的“叶克斯—道森定律”来解释。所谓“叶克斯—道森定律”是指压力与行为效果之间存在着一种“倒U型”关系,适度的压力水平能够使行为效果达到顶峰状态,过小或过大的压力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

1908年,心理学家叶克斯和道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和个体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对应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型”曲线。换言之,当工作难度提高时,个体焦虑水平也会增加,进而带动个体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的增强,此时焦虑水平能够对效率起到促进作用;当焦虑水平为中等时,能力发挥的效率最高;而当焦虑水平超过了一定限度时,过强的焦虑造成个体的心理负担,进而对能力的发挥又会产生阻碍作用,使效率降低。

生活中,我们不乏这样的经历。学生常常是越重大的考试,越有失水准;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高失误率等。一般来说,心理学家把“测试焦虑”分为低、中、高三级水平:当人的情绪过于放松,丝毫也不紧张时,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往往很低;人的情绪比较紧张但又不过度时,行为效率最高;当情绪过度紧张,行为效率又会降低。因此,我们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张弛有度。对事情要重视,但又不可看得过重。

心理学家指出,当我们过于放松时,一定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起来重视它;当我们过于紧张时,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方法来缓解:

1.深呼吸法。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闭起眼睛,全身放松地站着深呼吸,同时默数“1—2—3”,吸气要深、满,吐气要慢、匀。

2.扮鬼脸法。对着镜子扮各种各样的鬼脸:歪嘴扭唇、抬鼻斜眼都可以。一方面可以放松面部肌肉,另一方面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3.精神胜利法。告诉自己:“我是最优秀的,如果我都不行,那么,别人肯定也不行。”

4.临场活动法。科学研究表明,紧张情绪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而原地走动、小跑、摇摆、踢腿等活动可以释放紧张情绪产生的热量,缓解紧张的情绪。

5.闭目养神法。闭目,舌抵上腭,经鼻吸气,安定神情。

6.凝视法。一直观察某个物体,细心分析、琢磨它的颜色、形状等,这样可以将注意力从让我们紧张的事情上转移开。

7.消遣法。夸张、逗趣的漫画,悠扬的音乐,让人爆笑的影视作品等,都可以使人心情开朗、情绪高涨,重新获取优越感,恢复自信心。

8.自我暗示法。告诉自己:“我准备得很充分,一定可以成功!”“紧张和担心都是无谓的,毫无意义!”

9.类比法。观察周围人的状态,从紧张的人身上寻找心理平衡,从不紧张的人身上感染从容镇定的情绪。

10.联想法。紧张时,回想那些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功,想想令人惬意的景象,比如:蓝天、白云、微风、流水等。

11.系统脱敏法。将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害怕承受的后果一一列在白纸上,然后将它们按照程度进行排序,接着从程度最浅的开始,对害怕的后果,告诉自己“即使那样,天也不会塌”;对自己期望达到的,告诉自己“即使不能,像现在这样也不差”。

总之,我们对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发挥水平的期待应该是适度的,尤其是重大行动之际,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目标的相对难度来调整心理状态。 ojKtKYiIr6p2wOfVdo/qreClmcKdhbNy4w8kCw1WEw6UZEYNUTblJYul2Rsfhp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